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艾迪绥

指数 艾迪绥

艾迪绥(Mary Ann Aldersey,1797年6月24日-1868年),第一位来华基督教女传教士,在浙江宁波创办了中国第一所教会女子学校(即日后甬江女子中学的前身)。 艾迪绥出生于英格兰东南部埃塞克斯郡Chigwell Row富裕的非国教家庭,父亲约瑟夫是当地文具批发商,母亲名叫伊丽莎白。当马礼逊在1824年到1826年回国休假时,艾迪绥向他学习中文,准备参加传教行列。但是在1832年,她的嫂子去世,迫使她担负起照顾她兄弟理查德在伦敦的子女的责任。在这期间,她的朋友玛丽娅·纽厄尔(1827年作为伦敦会传教士前往马六甲,并嫁给传教士郭实腊)鼓励她加入传教行行列。 1837年,艾迪绥作为独立传教士,前往爪哇苏腊巴亚,受到德国平信徒传道人约翰尼斯 Emde (1774-1859) 和他的爪哇妻子的欢迎。她开始学习马来语,并开始向当地华侨传教。在那里为华人女孩开办了一所学校。1843年,她将学校迁往新开放的中国港口城市宁波,该校被称为“宁波女塾”,她在那里工作直到1861年。 她从未加入任何差会,但与伦敦会保持密切联系。学校同事中有些是说汉语的传教士的女儿;至少4人成为传教士的妻子,其中包括Burella Hunter Dyer ,嫁给了后来圣公会主教包尔腾John Shaw Burdon;Maria Dyer,在1857年违背艾迪绥的意愿嫁给了内地会创始人戴德生。另一位女学生Mary Ann Leisk成了华北主教William Russell的妻子。 1861年,艾迪绥宣布退休,将学校交给英国圣公会,前往南澳大利亚的McLaren Vale,和她兄弟一家住在一起。她在那里参与创办了三桥(Tsong Gyiaou)学校。1868年,她在南澳大利亚的McLaren Vale去世。同年,三桥学校扩建为一所女子寄宿学校(今南区战争纪念医院的一部分)。 A Category:英国人 Category:1797年出生 Category:1868年逝世.

目录

  1. 11 关系: 伦敦会包尔腾爪哇岛甬江女子中学马六甲马礼逊郭士立英格蘭教會泗水 (印尼)戴德生海外基督使團

  2. 1797年出生
  3. 倫敦人

伦敦会

#重定向 倫敦傳道會.

查看 艾迪绥和伦敦会

包尔腾

包尔腾(John Shaw Burdon,)是一位英国圣公会来华传教士,1874年-1897年任香港維多利亞教區第三任主教及聖保羅書院校長。 包尔腾出生于苏格兰格拉斯哥,23岁进入圣公会传教学院,于1853年被派往中国上海,次年由施美夫主教按立为牧师。他曾访问太平天国。1857年与Burella Dyer结婚,与戴德生成为连襟。不过次年她就因霍乱在上海去世。1862年調北京,在英国使馆内建立了一个小教堂,同年6月11日,同文馆开学,聘请包尔腾担任英文教师。 1874年4月,包尔腾回英国,在蘭柏被祝聖為維多利亞教區主教,年末前往香港,12月13日抵港,在香港聖約翰座堂行就任。1876年和1878年,包尔腾巡视福建省和日本教务,福建是維多利亞教區教务最发达的部分。1883年在福州成立真学书院(今施埔堂)。20世纪初单独设立教区,在日本访问了东京、长崎和大阪等地的圣公会教堂。此外,圣公会也传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江門、大良、鶴山,羅定,恩平,香山及黃埔;并派遣传教士远赴粤西的北海开辟新传教基地。1897年辞去主教职务,在欧洲旅行并写作。1907年在Royston去世,年81岁。.

查看 艾迪绥和包尔腾

爪哇岛

哇岛的地图(18世纪初) 爪哇島(Jawa;爪哇字母:ꦗꦮ;巽他语:ᮏᮝ;Java),位於印度尼西亚,南临印度洋,北面爪哇海,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則位于爪哇西北。 爪哇岛是世界上人口最多,也是人口密度最高的島嶼之一,全島面積126,700平方公里,人口1億4100萬(2015年),行政區人口1億4500萬,比日本全國人口多出約1700萬,而且還在上升中,密度則高達每平方公里1,121人,是世界前十密度最高的地方。.

查看 艾迪绥和爪哇岛

甬江女子中学

江女子中学是中国浙江省宁波市曾经的一所女子学校。学校前身为英国人创办于1844年的宁波学塾,为中国第一所女子学校。1923年,学校定名为私立甬江女子中学,4年后由中方校董会接管。1958年,学校更名为宁波市第六中学并实施男女同校,20世纪90年代更名为甬江职业高级中学。 甬江女子中学位于战船街的教学楼现为宁波教育博物馆所在地,2017年1月成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查看 艾迪绥和甬江女子中学

马六甲

六甲,Melaka,爪夷文:,Malaca),簡稱甲州,是马来西亚的一个州,在马来半岛南部,濒临马六甲海峡,首府马六甲市,有古城之称。马六甲州面积1,650平方公里,人口约73万。 古时明史记载為满剌加,被葡萄牙侵占后,改称馬六甲。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8年7月7日的加拿大魁北克当地时间上午9时30分(大马时间9时30分)召开的世界文化遗产大会,宣布马六甲市正式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查看 艾迪绥和马六甲

马礼逊

逊(Robert Morrison,),英格蘭出生的蘇格蘭传教士。清嘉庆十二年(1807)受倫敦傳道會派遣来华传教,到达广州,是外国来华的第一个基督新教传教士,在英国东印度公司任职25年。他在广州做了大量文化工作,包括了第一个把《圣经》全文翻译成中文并予以出版;独自编撰了中国第一部《华英字典》,编写了《中国一览》、《广东省土语字汇》(1828年)等近代早期中西文化交流方面的重要作品。他為第一个华人基督新教教徒蔡高施洗,按立了第一名华人牧师梁发。他和米怜等在马六甲创办了英华书院、中文月刊《察世俗每月统计传》与英文刊物《印度支那拾锦》,在澳門出版中文報刊《雜聞篇》。英华书院是近代传教士开办的第一所中文学校,马礼逊曾任该院牧师。曾协助麦涤逊创办了在中国出版的第一份英文报——《广州记录报》。1834年過世,葬於澳門舊基督教墳場。.

查看 艾迪绥和马礼逊

郭士立

郭士立(Karl Friedrich August Gützlaff,),自称郭实猎、郭士立,又被译为郭实腊,是普鲁士来华新教传教士,曾任香港英治時期的高級官員撫華道。.

查看 艾迪绥和郭士立

英格蘭教會

英格蘭教會(Church of England),或譯為英格蘭國教會、英国国教会、英格蘭聖公會,是聖公宗的教會之一,16世纪由英格兰君主亨利八世时期开始由托馬斯·克蘭麥、理查德·胡克等改革家们改革并作为英格兰的国教。教会的辖区是今天英国(联合王国)中的英格兰地區,不包括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後者分归苏格兰圣公会、威尔士教会与爱尔兰教会管理。 英格兰教会的最高主教为坎特伯雷大主教,副手是约克大主教。此外英國君王擁有英格蘭教會最高領袖(Supreme Governor of the Church of England)的頭銜。.

查看 艾迪绥和英格蘭教會

泗水 (印尼)

泗水(印尼语:Surabaya),音译苏腊巴亚,是印尼第二大城市,位於爪哇島东北角,臨馬都拉海峽和泗水海峡,与马都拉岛相望,也是東爪哇省首府。泗水,爪哇语苏腊巴亚(Surabaya),原意是鯊魚鳄鱼,因此地原为荒凉的沼泽而名。华人感其拗口,先谐成“泗里木”,再进一步雅化便成道地的汉名“泗水”。.

查看 艾迪绥和泗水 (印尼)

戴德生

戴德生(James Hudson Taylor,),英國基督教新教來華傳教士,中國內地會(今)創辦人。戴德生在華51年。他創立的差會(傳道會)差派了超過800名傳教士及建立了125間學校,並在中國帶領一萬八千人歸信基督教,在十八省成立了三百多所由五百多位本地助理參與的傳教站(stations of work)。 戴德生以他對中國文化的敏銳,對傳教的熱忱而聞名。他也在只有很少的傳教士穿唐裝的時代已穿起中國服裝。在他領導下,內地會成為一個突出的非宗派差會,從所有基督教團體和勞工階層、單身女性、不同國籍的個人吸納成員。由於內地會的反鴉片貿易運動,戴德生被西方視為19世紀以來最矚目的來華歐洲人。歷史學者褟嘉路得(Ruth Tucker)總結其一生:.

查看 艾迪绥和戴德生

海外基督使團

海外基督使团(The Overseas Missionary Fellowship或OMF International)是一个基督教新教的差会;它的前身是1865年由英國傳教士戴德生创办的中國內地會(China Inland Mission,CIM),1964年改稱現名。 1854年,戴德生作为郭实腊的中国传教会传道人,首次从英国来到中国,先在上海、汕头等地传教,1857年定居宁波,并成立“宁波差会”。1860年他回到英国,兩年後(1862年)在布萊頓招募到宁波差会第一位志愿者宓道生,并派往宁波。1865年6月25日,戴德生将宁波差会改名为「中國內地會」(本文簡稱「內地會」),并确立其宣教方針,就是要召募一批可以遷往中國內陸地區長期工作的傳教士,將基督教信仰傳入中國内地;內地會的总部最初在杭州,1890年迁至上海,慢慢把宣教工作深入中國內陸,最遠抵达新疆迪化(今乌鲁木齐),直到1950年代才在東西方冷戰的政治背景下撤出中国。 1964年內地會更名為海外基督使团,持續向亞洲17亿的非基督徒人口传扬福音;現時海外基督使团有大約一千名宣教士,來自日本、韩国、台湾、菲律宾、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巴基斯坦及香港等地。.

查看 艾迪绥和海外基督使團

另见

1797年出生

倫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