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艾拉克

指数 艾拉克

艾拉克(Ellac,)是一位匈人君主,453年至454年在位。他是阿提拉的长子。其名字可能来源于突厥语“ellig”,意思是“统治者”。 阿提拉死后,艾拉克继位。他仅仅统治了两年,在位期间各异族附庸纷纷反叛。454年,艾拉克在潘诺尼亚平原与日耳曼叛军交战,大败阵亡。其弟邓吉西克继位。 Category:匈人.

目录

  1. 6 关系: 匈人突厥语阿提拉邓吉西克潘诺尼亚日耳曼

  2. 454年逝世

匈人

匈人是一個古代生活在歐亞大陸的遊牧民族。他們在4世紀西遷到了東歐,並入侵東、西羅馬帝國。歐洲的古文獻對此一民族及其在歐洲的事蹟有若干敘述。5世纪末时,匈人国家逐渐瓦解并从历史消失。匈人自东向西的进攻引发了欧洲民族大迁徙,最終導致西羅馬帝國滅亡,对欧洲的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18世纪以来部分学者认为匈人就是中国史书中的匈奴人,但匈人和古代位於中国大陸的匈奴人是否有血緣關係或系同一民族尚无定论。近年来使用DNA等测试手段,也未能解答这一问题。懷疑這兩個民族係出同源的主要原因是:北匈奴西遷和三百年後在歐洲出現的匈人時間上的吻合,「匈奴」的「匈」跟「匈人」的發音「Huns」,音韻上的接近,中國記載匈奴滅奄蔡而歐洲也記載匈人滅阿蘭王國(古稱奄蔡),最早期的匈人屬蒙古人種,與匈奴相同,而後期的匈人應屬於圖蘭人種(歐亞混血)。.

查看 艾拉克和匈人

突厥语

在许多语言中,突厥语与土耳其语是同一个词,但在中文语境下是两个不同的词汇。突厥语可以指:.

查看 艾拉克和突厥语

阿提拉

阿提拉(Attila,),一譯亞提拉,古代欧亚大陆匈人最为人熟知的领袖和皇帝,史学家称之为「上帝之鞭」,曾多次率领大军入侵東羅馬帝国及西羅馬帝国,並對兩國構成極大的威胁。他曾率領軍隊兩次入侵巴爾幹半島,包圍君士坦丁堡;亦曾遠征至高盧(今法國)的奧爾良地區,最後終於在沙隆戰役被逼停止向西進軍。然而後來他卻攻向意大利,並於公元452年把當時西羅馬帝国首都拉文納攻陷,趕走了皇帝瓦倫丁尼安三世,使西羅馬帝国名存實亡。 由448年至452年,匈人帝国在阿提拉的带领下,疆土到了盛极的地步:东起自咸海,西至大西洋海岸;南起自多瑙河,北至波罗的海。在这广大区域的一带附属国,都有自己的国王和部落酋长,平日向阿提拉称臣纳贡,战时出兵参战。在阿提拉死後,他的帝国迅速瓦解消失,使他在歐洲歷史中更富傳奇性。在西歐,他被視為殘暴及搶奪的象徵,但同時相對地亦有歷史記載形容他是一個偉大的皇帝,尤見於古北歐的薩迦文獻記載中。.

查看 艾拉克和阿提拉

邓吉西克

邓吉西克(Δεγγιζίχ,Dengizich;)是一位匈人君主。他是阿提拉的次子。“邓吉西克”在古代突厥语中意思是“小海洋”,与蒙古语“成吉思”的语意相同。 在阿卡齐尔部落首领卡拉达齐逝世后,邓吉西克被阿提拉任命为该部落首领,据守乌克兰草原一带。454年,艾拉克阵亡,匈人帝国瓦解,异族附庸纷纷反叛,潘诺尼亚被东哥特人占据。463年,邓吉西克率军绕过斯皮德人的领地,突袭潘诺尼亚,驱逐了东哥特人,恢复匈人帝国。 468年,匈人势力被东哥特人逐出潘诺尼亚,邓吉西克被迫率部众沿多瑙河南下,攻打東羅馬帝国。途中遭東羅馬军队伏击阵亡,其首级送往君士坦丁堡示众。 Category:匈人.

查看 艾拉克和邓吉西克

潘诺尼亚

潘诺尼亚(Pannonia)是中欧的一个历史地名,大致相当于今日匈牙利西部、奥地利东部、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黑和塞尔维亚北部(伏伊伏丁那)。在1~4世纪,这里是罗马帝国的一个行省。省治布达佩斯。 潘诺尼亚约在前35年~前14年被罗马人征服,并划为一个行省。433年罗马军团撤出,并被割让给匈人阿提拉之后,潘诺尼亚行省不再存在。896年,这里曾成为阿尔帕德大公领导下的匈牙利人(马扎尔人)侵袭欧洲的基地。 现在中欧的大平原潘诺尼亚平原的名字即得自罗马行省潘诺尼亚。 Category:罗马帝国行省 Category:匈牙利歷史 Category:奧地利歷史 Category:塞尔维亚历史 Category:克罗地亚历史 Category:斯洛文尼亚历史.

查看 艾拉克和潘诺尼亚

日耳曼

日耳曼可以指:.

查看 艾拉克和日耳曼

另见

454年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