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山南西道節度使

指数 山南西道節度使

山南西道節度使,又稱興元節度使,為唐朝、五代山南西道地方的藩鎮節度使、宋代節度使之一。.

103 关系: 劉承勳卢钧南宋南唐后唐同光壁州天复 (唐朝)天祐 (唐朝)太平兴国孟知祥孙简宝应 (年号)宋史宋太宗宋太祖宋朝封敖山南西道巴州 (四川)上元 (唐肅宗)乾德 (北宋)乾元 (唐朝)广德五代十国令狐楚建中 (唐朝)張筠徐彦若後蜀後漢團練使利州区刘禹锡唐代宗唐德宗唐僖宗唐肅宗唐朝唐昭宗光化光啟前蜀王宗王延政王建 (前蜀)王起王涯王源中王昭遠...王思同烏重胤节度使顧祖禹裴度觀察使读史方舆纪要鳳州賈耽資治通鑒趙宗儒趙德芳趙德昭鹿晏弘胡三省郭崇韬興州興元興元府蓬州鄭澣至德 (唐朝)至道集州通州 (四川)陕西省柳仲郢柳晟李宗閔李德裕李勉李固言李继密李瑀李載義李茂庄李茂貞李抱玉梁州楊守亮權德輿武定軍節度使洋州淳化 (北宋)渠州清泰溫造朱温新唐書文州文彥博文德 (唐朝)景福 (唐朝) 扩展索引 (53 更多) »

劉承勳

刘承勋(),后汉高祖刘知远幼子。 后汉建立授刘承勋右卫大将军。兄长刘承祐嗣位为隐帝,加刘承勋检校太尉、同平章事,遥领兴元府尹,改名刘勋。不久他代替侯益为开封府尹,进位检校太师、兼侍中。乾祐三年(950年)冬十一月,隐帝被杀,军人--立刘承勋为嗣。当时刘承勋病重,大臣、诸将请候刘承勋起居,太后令人用卧榻抬着他出来见人,诸将一见,知道刘承勋不能痊愈,所以议立刘知远养子也是刘知远亲侄的刘赟。后周广顺元年(951年)春,刘承勋卒。周太祖郭威下诏封为陈王。.

新!!: 山南西道節度使和劉承勳 · 查看更多 »

卢钧

卢钧(),字子和,唐代诗人,祖籍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徙居京兆蓝田(今陕西蓝田)。出自范阳卢氏北祖大房,卢计子。.

新!!: 山南西道節度使和卢钧 · 查看更多 »

南宋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中国宋朝的其中一个時期,與北宋合稱「兩宋」。北宋以开封被金人攻入及佔領而结束,1127年6月12日,宋徽宗第九子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是为宋高宗,改元建炎。因宋朝的五行德運為「火」,改元「建炎」意味著重建王朝的火德。 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為都城,史称南宋,以别于北宋。绍兴和议后,大部分時間与金朝东沿淮水(今淮河),西以大散关为界。南宋与金朝、西辽、大理国、西夏、吐蕃及13世纪初兴起的蒙古帝国/元朝为并存政权,直至1279年亡于元朝,共152年。 南宋由于军事实力始终不敌金国,统治范围被迫限于秦岭淮河線以南地区,與金国长期军事对峙,但是亦刺激了南宋發展经济、手工业、航運贸易、武器制造及科技。.

新!!: 山南西道節度使和南宋 · 查看更多 »

南唐

南唐(937年-975年)是五代十國的十國之一,定都金陵,歷時39年,有先主李昪、中主李璟和後主李煜三位帝王。.

新!!: 山南西道節度使和南唐 · 查看更多 »

后唐

后唐(923年-937年)是中國五代時期的政權之一。923年,唐朝的赐姓宗室李存勖消灭後梁,聲稱重建唐朝。後為石敬瑭勾結契丹入侵而滅亡。後唐的建立至其亡國歷時十四年。史学家為了區別由李淵所建立的唐朝,因而稱之為後唐。在魏州(河北大名县西)称帝,国号为唐,不久迁都洛阳。 另外,雖然后唐統治者的祖源是沙陀族,但當時的後唐統治的是漢族地帶,後唐也被稱為「漢國」。.

新!!: 山南西道節度使和后唐 · 查看更多 »

同光

同光(923年四月-926年四月)是后唐开国皇帝李存勗的年号,也是李存勗使用过的唯一的一个年号。计时4年。闽太祖王審知用此年号(923年四月-925年);荆南武信王高季兴亦用此年号(924年三月-926年四月)。 清代的同治、光緒兩朝,亦常被合稱為同光,如同光體、同光中興。.

新!!: 山南西道節度使和同光 · 查看更多 »

壁州

壁州,又有作璧州,中国唐朝时设置的州。 武德八年(625年),分巴、集二州置,治所在诺水县(天宝初年改名通江县)。“以县西一里壁山为名”(《太平寰宇记》)。户万三千三百六十八,口五万四千七百五十七。下辖五县。天宝元年(742年)改为始宁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壁州。辖境相当今四川省通江县和万源市部分地区。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废入巴州。.

新!!: 山南西道節度使和壁州 · 查看更多 »

天复 (唐朝)

天復(901年四月-904年闰四月,907年九月)是唐昭宗的年號,共计4年。 902年三月开始,楊行密被封为吴王,南吴太祖楊行密作为唐朝的藩臣,用天復年号到904年闰四月唐昭宗改元时。 蜀王王建不承认唐昭宗迁都洛阳后改元的天祐年号,继续使用天复年号。在907年九月王建即位为前蜀高祖皇帝,依然用此年号(天復七年),908年才改元。 晋王李克用认为天祐是朱温所改,不承认其为唐朝年号,继续奉天复年号。907年,朱温篡唐,改元开平。李克用奉唐正朔,复称天祐四年。 岐王李茂贞亦用天复年号,直至天复二十二年(922年)才改称天祐十九年。.

新!!: 山南西道節度使和天复 (唐朝) · 查看更多 »

天祐 (唐朝)

天祐(904年-924年)是唐昭宗李晔开始使用的年號,天祐元年八月唐哀帝李柷即位沿用。四年三月李柷禅位于朱温(904年闰四月-907年三月)。共计4年。之后河东、凤翔、淮南仍称天祐年号,碑刻中有用至天祐二十年。 孙光宪《续通历》记载哀帝之后朱温又拥立濮王,改元天寿,然后禅位。这种说法与正史不合,李崇智认为这是传闻谬误。 前蜀王建、南汉刘隐、南吴、晋李克用、岐李茂贞、吴越錢鏐等割据政权仍行唐天祐年号。 南吴太祖楊行密从904年开始用唐昭宗天祐年号。天祐二年十一月南吳烈宗楊渥即位继续沿用,天祐五年五月(908年)南吴高祖杨隆演即位继续沿用到919年。 吴越太祖錢鏐907年五月用该年号一个月。.

新!!: 山南西道節度使和天祐 (唐朝) · 查看更多 »

太平兴国

太平兴国(976年-984年)是北宋君主宋太宗趙光義的一個年號,共計近8年。吳越忠懿王钱俶亦用该年号纪年(976年十二月-978年五月) 。.

新!!: 山南西道節度使和太平兴国 · 查看更多 »

孟知祥

後蜀高祖孟知祥()字保胤,邢州龙冈(今河北邢台市西南)人。后唐太祖李克用婿。他是五代十国时期后蜀開國皇帝(934年在位),在位不到1年,享壽61岁。.

新!!: 山南西道節度使和孟知祥 · 查看更多 »

孙简

孙简(),字恒中。今东昌府区沙镇人。 孙逖的曾孙,孙公器之三子。母河東裴氏。元和初年進士。曾任左司、吏部郎中,由谏议大夫知制诰,後來擔任中书舍人。歷官同州刺史、陕虢观察使,與李商隐不合,诗人辞官,不久,朝廷命姚合接替孫簡,李商隐被留任。841年,升任河中节度使。会昌年間,历兴元、宣武节度使。官至兵部尚书。享年八十二歲。 娶武元衡之女為元配。繼室夫人李氏。有九子:孫景蒙、孫绎(孫簡墓誌記「景章」)、孫谠、孫景裕、孫纾、孫徽、孫絿、孫继(孫簡墓誌記「幼實」)、孫弘怵(《新唐書》漏);另有六女。.

新!!: 山南西道節度使和孙简 · 查看更多 »

宝应 (年号)

寳應(762年四月—763年六月)是唐肅宗的年號,共计2年。 宝应元年四月十六日乙丑改元,并恢复寅正。(参看上元)。四月二十日唐代宗即位沿用。.

新!!: 山南西道節度使和宝应 (年号) · 查看更多 »

宋史

《宋史》是二十四史中篇帙最為浩繁的史書,於元末至正三年(1343年)由丞相脱脱和阿鲁图先后主持,與《辽史》、《金史》同時修撰。1977年,中華書局出版《宋史》標點校勘本。.

新!!: 山南西道節度使和宋史 · 查看更多 »

宋太宗

宋太宗趙炅(),北宋第二位皇帝(976年11月15日~997年5月8日在位),在位21年,享年58岁。趙弘殷第三子,是北宋開國君主宋太祖趙匡胤的胞弟。本名趙匡義,字廷宜,其兄长赵匡胤登基後為避諱,改名趙光義,即位時又改名趙炅(音炯)。 宋太宗文治有為,但不善武功。于太平兴国三年(978年)迫使吴越“纳土”;之后又灭亡五代十国最后一个割据政权北汉。次年(979年)宋太宗趙光義移师幽州,试图一举收复燕云十六州,在高粱河(今北京西直门外)展开激战,宋军大败,宋太宗被耶律休哥射伤,乘驴车逃走。他两度伐辽失败。980年又试图兼併交趾,但惨败,使交趾(越南)最终得以保持独立地位。.

新!!: 山南西道節度使和宋太宗 · 查看更多 »

宋太祖

#重定向 赵匡胤.

新!!: 山南西道節度使和宋太祖 · 查看更多 »

宋朝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根据首都及疆域的变迁,可再分為北宋與南宋,合稱兩宋,國祚共319年。因国君姓赵,又为區别于南北朝时期之南朝宋,故亦称“赵宋”。又因五德終始說,宋朝为火德,故又别称“火宋”、“炎宋”。北方政權辽国和金国以宋朝位处其南方,称其为“南朝”,并自诩为“北朝”,西夏又因宋朝位于其东南,特称其为“东朝”。 公元960年,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奪後周帝位而改元自立,是為宋太祖,史稱北宋。建國之初,太祖由陈桥兵变意识到武人操政之危险,为防止他人效仿自己兵变夺取皇权,通过杯酒释兵权將兵權歸於中央,并置转运使将地方财富集中至中央,又命诸州县各选所部兵士,才力武力殊绝者送都下,其老弱者始留州,地方兵力亦收归中央,采取重文抑武的國策,採取調將指揮制。這一國策影響所及深遠,导致北宋自初立之後頻頻不敵北方外患,对辽朝、西夏用兵屢遭挫敗。 公元1127年,金兵侵略北宋,发生靖康之難,徽、欽宗二帝皆被金兵掳去,北宋滅亡。其後,宋室赵構南下稱帝,是為宋高宗,經過一連串戰爭後,定都杭州临安,史称“南宋”。南宋在公元1141年與金達成紹興和議,以秦岭淮河为界,此後維持至江南偏安統治的局面。公元1276年,都城临安陷落,南宋大部分領土落入元朝手中。惟残余势力陆秀夫、文天祥和张世杰等人陆续拥立端宗赵昰、帝昺继续抵抗元朝。公元1279年,崖山海战宋军全军覆灭,宋末帝赵昺随大臣陆秀夫跳海殉国,南宋正式灭亡。 终宋一代没有严重的宦官干政和地方割据,大部分時期皇帝均控制政局,沒有出現唐朝中晚期時皇帝被宦官控制的局面。史學家陈寅恪言:「华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西方與日本史學界認為宋朝是中國歷史上的文艺复兴與經濟革命的時代。 宋朝經濟高度發達,中國歷史學家邓广铭和漆侠認為宋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经济与文化教育最繁荣的时代,唐宋八大家六位出自宋朝,儒學复兴,社会上弥漫尊师重道之风;商業經濟發達,科技發展非常進步(詳見宋朝科技),四大發明在宋代也得到了改良;在政治上相对开明,對忤旨或黨爭失勢的刑罰極少;宋太祖立下祖訓要求其子孫不得殺害文人及上書諫議之人,文人的地位在宋代得到提升,有說法認為是「皇帝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時代。.

新!!: 山南西道節度使和宋朝 · 查看更多 »

封敖

封敖,字碩夫。渤海蓚人。唐朝官员。 祖先是冀州蓨(今河北省景縣境)人。元和十年(815年)進士,被裴堪聘為幕僚,轉右拾遺。会昌初年,以左司员外郎被召为翰林学士,知制诰,再升迁御史中丞。太和年間官拜中书舍人。大中十一年(857年),官拜太常卿。後任淄青、平卢、兴元節度使。终官尚书右仆射。有子封舜卿、孫女封絢。.

新!!: 山南西道節度使和封敖 · 查看更多 »

山南西道

山南西道是唐朝的一个道。开元十五道之一,位置在秦岭以南,剑门关以北。相当于今天的陕西省南部,四川省北部。开元时期,分山南道为山南东道和山南西道。安史之乱後,山南西道的治所梁州(汉中)升格为兴元府,山南西道节度使因此又称兴元节度使。.

新!!: 山南西道節度使和山南西道 · 查看更多 »

巴州 (四川)

巴州,中国西魏到北宋设置一个州,治所在今四川省巴中市。 延昌三年(514年),北魏設置。隋朝,設置巴州下轄6郡、9县。開皇(583年3年)改为万州。大業元年(605年)与蓬州統合,管轄13郡、16县。大業三年(607年)行郡制,改为清化郡,管轄14县,户一万六千五百三十九。 唐朝巴州属于山南道、山南西道,户三万二百一十,口九万一千五十七。下辖九县。五代十国巴州属于前蜀、后蜀。北宋巴州属于利州路。南宋巴州属于利州东路。元朝巴州属于四川行省广元路。明朝巴州属于四川承宣布政使司保宁府。清朝巴州属于四川省保宁府。民国2年(1913年),巴州改为巴中县,属四川北道(治今阆中市)。.

新!!: 山南西道節度使和巴州 (四川) · 查看更多 »

上元 (唐肅宗)

上元(760年閏四月-761年九月)是唐肅宗的年號,共计2年。 上元二年九月二十一日去年号,明年只称元年,以建子之月为岁首。.

新!!: 山南西道節度使和上元 (唐肅宗) · 查看更多 »

乾德 (北宋)

乾德(963年十一月-968年十一月)是北宋太祖赵匡胤的年号,也是北宋的第二个年号。共计6年。南唐后主李煜、吳越忠懿王钱俶用该年号纪年李崇智,中国历代年号考,中华书局,2004年12月,145,148 ISBN 7101025129。 乾德三年冬,北宋灭后蜀,得一镜,背后竟刻有「乾德四年」的字样。赵匡胤见後大惊,问赵普,现在才乾德三年,怎会有乾德四年?赵普不能答。赵匡胤又问范质,范质说前蜀王衍也有乾德年号。赵匡胤叹道宰相需用读书人。.

新!!: 山南西道節度使和乾德 (北宋) · 查看更多 »

乾元 (唐朝)

乾元(758年二月-760年閏四月)是唐肅宗的年号,共计三年。 乾元元年二月复载为年。(参看天寶、至德)元年七月发行乾元重宝。.

新!!: 山南西道節度使和乾元 (唐朝) · 查看更多 »

广德

广德可以指:.

新!!: 山南西道節度使和广德 · 查看更多 »

五代十国

五代十國(907年-979年),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時期,自唐朝滅亡開始,至宋朝統一中國本土為止。五代十國本質上是唐末藩鎮割據和唐朝后期政治的延續。唐朝滅亡後,各地藩鎮紛紛自立為國,其中位在華北地區,軍力強盛的藩鎮國家即五代,有些還是沙陀族所建立。五代雖然实力強大,但無力控制整个中國本土,只是藩鎮型的朝廷。而其他割據一方的藩鎮,有些自立為帝,有些奉中原王朝為正朔,其中十個國齡較長、國力較強的統稱為十國。本時期時常發生地方實力派叛變奪位的情况,使得戰亂不止,統治者多重武輕文。中國的內亂,也帶給契丹國南侵的機會,遼朝得以建立。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的重要时期,其间河西和交趾地區逐渐离心,交趾(越南)最终脱离中国独立。 從唐朝滅亡至北宋建立半個多世紀期間,中原地區依次出現梁、唐、晉、漢與周五個朝代,史稱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907年梁王朱溫篡唐建立後梁,这是五代十國的开始。晉王李克用之子李存勗滅后梁,建國後唐。後唐之后五代君王均出自李克用的子孫與部屬。後唐歷經後唐明宗的擴張與整頓,國力強盛,但发生內亂後,被河東節度使石敬瑭引契丹軍攻滅,後晉建立。不久契晉關係惡化,契丹軍南下滅後晉,建立遼朝。同时后晉河東節度使劉知遠在太原府稱帝建立後漢,收復中原。後漢樞密使郭威篡后汉建後周,後周世宗柴荣苦心經營,使后周隱隱有一統天下的希望,但柴荣在北伐燕云十六州时不幸病亡。後周随后被殿前司都點檢趙匡胤所篡,五代結束。 十國方面,江南以吳國最強,而後被齊王李昪篡位,建國南唐,其次有吳越與閩國等。湖廣则被荊南、楚國與南漢等占据。南唐國力最強,先後攻滅閩國、楚國,但多次用兵使得國力衰退,曾被後周所敗。蜀地有前蜀、後蜀,國家富強,是僅次於南唐的強國。北漢是惟一在北方的十國,是後漢劉氏後裔所建。趙匡胤建立宋朝(史稱北宋)後,與其弟宋太宗相繼掃蕩其他中原諸國及地區,最後於979年統一中國本土地區,十國結束。 五代十國大體上延續唐朝后期的政治體制,但是以「使」名官者很多。其中五代的變化很多,官職廢置不常,主要設有主管行政的三省六部、主管財政的三司與主管軍事的樞密院,這個制度後由宋朝繼承。十國雖然其中一些政权臣服於五代,但是其政治架構大致上与五代等同。由於地方節度使不受管制,時常背叛中央,所以朝廷紛紛加強禁軍軍力以壓制地方實力派。為了抵制五代以来的武人干政现象,宋朝采取強幹弱枝政策。外交方面,唐朝時胡漢融合,外族陸續入住中國四周。唐朝崩潰進入五代十國後,出現一些外族國家,如沙陀建立五代後唐、後晉與後漢等。契丹先建立契丹國,南下滅後晉後建立遼朝。其他還有党項的定難軍,於北宋時建國西夏。這些都对宋朝的國際局勢造成深遠影響。 由于北方戰亂、外族入侵與天災不斷,南方十國在人口、經濟、文化與科技方面皆勝於北方五代。這也是華南經濟再度勝過華北的時刻,此後这一局面再也沒有逆轉。十國為擴展經濟,重視興修水利與經濟作物,发展貿易業、茶葉、紡織,錢塘江海塘也是在這個時期興建。由於關中經濟崩潰,五代大多定都于隋唐大運河的樞紐開封,都城的因素與燕雲十六州被外族統治影響宋朝的軍事與經濟。文化方面,本時期是詞發展的關鍵時期,禪宗也在本時期進入全興期。五代推行雕版印刷《九經》,保存許多儒學經典。繪畫方面,不論南方北方都有獨到之處。.

新!!: 山南西道節度使和五代十国 · 查看更多 »

令狐楚

令狐楚(),字壳士,宜州华原(今陕西耀县)人,中国唐朝政治家、文学家、诗人,隋朝桂州总管十七州诸军事、武康郡公令狐熙的后裔。.

新!!: 山南西道節度使和令狐楚 · 查看更多 »

建中 (唐朝)

建中(780年正月—783年十二月)是唐德宗的年號,共计4年。.

新!!: 山南西道節度使和建中 (唐朝) · 查看更多 »

張筠

張筠,浙江省嚴州府建德縣人,清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 光緒九年(1883年),参加癸未科殿試,登進士二甲53名。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緒十二年四月,散館,授翰林院編修。.

新!!: 山南西道節度使和張筠 · 查看更多 »

徐彦若

徐彦若(),字俞之,封齐国公,唐朝官员,唐昭宗年间为宰相。.

新!!: 山南西道節度使和徐彦若 · 查看更多 »

後蜀

後蜀(934年-965年,又稱孟蜀)是中國歷史上的十國之一,其疆域较前蜀而言要小,其中后蜀的疆域东线和北线最为显著。东由襄樊退至重庆一带,北也由甘陕退到广元。.

新!!: 山南西道節度使和後蜀 · 查看更多 »

後漢

後漢()是五代十國的第四個朝代,同时也是最后一个由沙陀人建立的中原王朝。亦称刘汉。後漢承自後晉,根據五行相生的順序,後晉的「金」德之後是「水」德,因此後漢以「水」為王朝德運。.

新!!: 山南西道節度使和後漢 · 查看更多 »

團練使

團練使,全名团练守捉使,唐代官制,负责一方團練(自衛隊)的軍事官职。.

新!!: 山南西道節度使和團練使 · 查看更多 »

利州区

利州区是中国四川省广元市所辖的一个市辖区。总面积1492平方公里,人口约53万人。利州区原名市中区,2007年3月13日,市中区更名为利州区。.

新!!: 山南西道節度使和利州区 · 查看更多 »

刘禹锡

刘禹锡(),河南洛阳人,字梦得,祖先来自北方,自言出于中山(今河北省定州市)(又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唐朝著名诗人,中唐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因曾任太子宾客,故称刘宾客,晚年曾加检校礼部尚书、秘书监等虚衔,故又称秘书刘尚书。.

新!!: 山南西道節度使和刘禹锡 · 查看更多 »

唐代宗

唐代宗李豫(),唐肃宗李亨的嫡长子。初名俶,小名大收,原封广平郡王,後改封廣平王、楚王、成王,天可汗,唐朝第11代皇帝(不计武则天),在位17年(762年5月18日-779年6月10日)。.

新!!: 山南西道節度使和唐代宗 · 查看更多 »

唐德宗

唐德宗李适()(),唐代宗與睿真皇后所生的长子,唐朝第12代皇帝(除去武则天以外),779年6月12日―805年2月25日在位,在位26年,享壽62岁。谥号为神武孝文皇帝。.

新!!: 山南西道節度使和唐德宗 · 查看更多 »

唐僖宗

唐僖宗李儇(;),唐朝第21代皇帝(除去武则天以外)。唐懿宗第五子,初名俨。873年-888年在位,在位15年,得年27岁,死后谥号为惠圣恭定孝皇帝。唐朝皇帝中出逃时间最长的一位,在位年间有8年不在京师长安。.

新!!: 山南西道節度使和唐僖宗 · 查看更多 »

唐肅宗

唐肃宗李亨(),唐玄宗第三子,母杨贵嫔,唐朝第10代皇帝(不計武则天),756年8月12日—762年5月16日在位,在位6年。在位期間,是唐朝安史之亂時期。.

新!!: 山南西道節度使和唐肅宗 · 查看更多 »

唐朝

唐朝(),中國朝代,國祚共历289年,21位皇帝。由唐高祖李淵所建立,與隋朝合稱隋唐。唐室出身自關隴世族,先祖李虎在南北朝的西魏是八柱国之一,封为唐国公。其後代李淵為隋朝晋阳(在今山西太原西南)留守,在隋末民變時出兵入關中以爭奪天下,於618年受隋恭帝楊侑禪位,在唐朝統一戰爭中統一天下。唐朝定都長安(今陕西省西安市)。并设东都洛陽、北都晋阳等陪都。 唐朝歷史可以概略分成數個時期,大致上以安史之亂為界。初唐時國力強盛,李淵建立唐朝,是為唐高祖,王子李世民以玄武門之變,殺死兄李建成、弟李元吉,逼迫高祖內禪帝位,即為唐太宗,是唐朝多次首都兵變的開端。太宗一手將唐朝帶向盛世,擊敗強敵东突厥,受尊為「天可汗」,成就貞觀之治。唐高宗時期击败西突厥、高句麗等強敵,建立永徽之治,把唐朝版圖擴到最大。高宗去世後,其皇后武后先後擁立兒子中宗和睿宗當傀儡,最後於690年廢睿宗自立為皇帝,改國號曰「周」,即武周,人稱「武則天」,而此時女主政治也達到高峰。直到705年中宗因神龍革命而復辟,唐朝國號得以恢復。但接著還有韋后專權,之後宗室李隆基與其姑姑太平公主共同發起唐隆之變,才掃蕩韋氏勢力,結束自從中宗復辟後朝政紊亂的情況。李隆基也實際掌權,成為日後的唐玄宗。玄宗即位後便發動先天之變,賜死太平公主,結束數十年來的女主政治與百年來的政變時代,進入盛唐時期,是唐朝的第二高峰與轉折,開元時期唐玄宗革除前朝弊端,政治開明,威服四周國家,史稱開元盛世。到天寶時期,政治逐漸混亂,於755年爆發安史之亂,唐朝極盛而衰。中唐時,唐朝受到河朔三鎮、吐蕃的侵擾、宦官專權與牛李黨爭等內憂外患的影響而衰退。其間雖然有唐憲宗的元和中興、唐武宗的會昌中興與唐宣宗的大中之治,但是都未能根治唐朝的內憂外患。在晚唐時因為政治腐敗,爆發唐末民變,其中黃巢之亂破壞江南經濟,使唐朝經濟完全瓦解,导致全国性的藩鎮割據,唐室最後被藩鎮朱全忠控制。他迫使唐昭宗迁都洛阳,並於907年逼唐哀帝禅位,唐亡,共289年。朱全忠建國梁,史称后梁,进入五代十国时期。 唐朝的疆域廣大,但時常變動,630年就超过隋朝极盛时的版图。唐朝也是自秦汉以来,第一个不使用前朝所筑长城及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其鼎盛时期為7世纪,當時中亚的綠洲地帶受唐朝支配。其最大範圍南至罗伏州(今越南河静)、北括玄阙州(今俄罗斯安加拉河流域)、西及安息州(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东临哥勿州(今吉林通化)的辽阔疆域,国土面积达1076万平方公里。中唐後漠北、西域的領地相繼失去,到晚唐時衰退到等同中國本部的大小,但仍然保有河套地區及河西走廊。天宝十三年(754年)户口统计为五千二百八十八万四百八十八人,不过许多学者考虑到当时统计不严,存在大量没有计入统计的瞒报户口,此外还有隐户、佃农、奴婢、士兵、僧道等人群不纳入户口统计,故大多数学者认为唐朝人口峰值在八千万左右。此时,长安辖区人口估算在200万人左右,而市区则是100万人。 唐朝全盛时在文化、科技、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达到很高的成就。在中国历史上有大量的科技发明,四大发明之中有两个即火药和印刷术都诞生于唐朝。其政治為三省六部制,前期中央權力在皇帝與宰相,到後期變成皇帝與宦官。同隋朝推行科舉制度,使得晉朝南朝的世族制度不再興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状元、三元及第,都诞生于唐朝,即622年状元孙伏伽(一说651年的颜康成)。軍事制度前期採用府兵制,軍力強盛,多次擊敗外族。後期則出現節度使(藩鎮)的軍政制度,割據一方,到唐朝後期還出現四十八個藩鎮。唐朝是当时世界的强国之首,與突厥、高句丽、吐蕃、大食爭奪四方霸權。藉由羈縻制度控制回紇、契丹等等北方各族,还调度漠北地区的突厥诸部军队攻打西突厥、高句丽,並且讓南诏、高昌、龟兹、粟特、吐蕃、新罗、渤海国和日本等國家吸收唐朝的文化與政治體制。唐朝的經濟富盛,結合華北、關中與江南的經濟,到後期更加依重江南赋税。土地、盐铁與赋税制度隨著社会改變而改革,由均田制與租庸調制轉向兩稅制,並且增加許多雜稅。其中兩稅制影響中國後半期的賦稅制度。唐朝文化兼容並蓄,接納各個民族與宗教,進行交流融合,成為開放的國際文化。其文學發展達到高峰,以詩最為興盛。當時有詩仙李白、詩聖杜甫等人,以及推行古文運動的韓愈,其史書與傳奇(小說的前身)也十分發達。由於吸收西域特徵與宗教色彩,唐朝藝術與前後朝代都迥然不同,其壁畫、雕刻、書法與音樂都很發達。唐朝声誉远及海外,其歷史地位深重,到明清時期海外多称中国人为“唐人”。.

新!!: 山南西道節度使和唐朝 · 查看更多 »

唐昭宗

唐昭宗李晔(),姓李諱晔,原名--,即位後改名為敏,又改名曄。是唐朝第22代皇帝(除去武则天以外),888年-904年在位,在位16年,享年38岁。他是唐懿宗第七子、唐僖宗的弟弟。在位年间曾三次出逃京师长安,最终为朱全忠部所弑。 Category:李姓.

新!!: 山南西道節度使和唐昭宗 · 查看更多 »

光化

光化(898年八月至901年三月)是唐昭宗的年號。.

新!!: 山南西道節度使和光化 · 查看更多 »

光啟

光啟(885年三月至888年正月)是唐僖宗的年號,共计4年。.

新!!: 山南西道節度使和光啟 · 查看更多 »

前蜀

前蜀(907年—925年),是中国五代十国时期由王建建立的政权,十国之一。前蜀疆域辽阔,东控荆襄,南通南诏,西达维州(今四川理县),北过秦州(今甘肃天水),占领了今天四川、湖北、陕西以及甘肃大部,贵州全部以及云南部分地区,方圆数千里。 前蜀是唐朝的“蜀王”、西川节度使王建在成都建立的,早在891年,王建就开始统辖全川。903年,唐昭宗封王建为蜀王。唐哀帝天祐四年(907年),王建不服后梁统治,建国号“蜀”,史称“前蜀”,定都成都。917年,行刘备在成都称汉故事,改国号为汉,次年又恢复国号蜀。 王氏父子共统治两川35年。前蜀初年,王建励精图治,开拓疆土,兴修水利,注重农桑,实行“与民休息”的政策。在没有战争的情况下,在拥有沃地千里、丰饶五谷的成都平原的情况下,前蜀的经济、文化、军事大大的发展,成为了当时的一个强国。可是王建死后,继承人王衍奢侈无度,残暴昏庸,后唐趁机伐蜀,蜀军溃败,成都沦陷,前蜀灭亡。 今日成都前蜀永陵(王建墓)規模頗可觀。.

新!!: 山南西道節度使和前蜀 · 查看更多 »

王宗

王宗(),新朝宗室,西汉外戚,王莽之孫,王宇第四子,母呂宽之妹。 汉平帝元始三年(公元3年),王宇、呂宽希望王莽迎汉平帝母中山太后到長安,王莽将王宇下狱,命他服毒自杀。王宇妻呂氏怀孕,王莽待王宗出生後,杀死呂氏。王宗初名王会宗,王莽禁二字名時,改名王宗。始初元年(公元8年),王莽交还了新都国,文武官员又建议赐封王莽的孙子王宗当新都侯。九月,王莽的母亲功显君去世。让新都侯王宗为丧主,由他守三年的丧服。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王莽建立新朝,封王宇子六人:王千为功隆公,王寿为功明公,王吉为功成公,王宗为功崇公,王世为功昭公,王利为功著公。王宗的姐姐王妨嫁给衛将軍王興为妻,另一个姐妹嫁给孺子婴。天鳳五年(18年),王宗穿着天子的衣服,戴着天子的冠冕,给自己画了一幅像。自己作为皇帝后继者刻了三枚印章,和合浦流放的呂宽一族秘密联络,被发觉,王宗自杀。王莽恢复王宗的原名王会宗,谥号功崇繆伯,爵位降格。.

新!!: 山南西道節度使和王宗 · 查看更多 »

王延政

閩天德帝王延政(閩東語:Uòng Iòng-céng;), 五代時期閩國君主王審知的第十三子,人稱十三郎。王延翰、王延鈞、王延羲之弟,王延羲在位時任建州刺史。.

新!!: 山南西道節度使和王延政 · 查看更多 »

王建 (前蜀)

前蜀高祖王建(),字光圖,五代十國时期前蜀開國皇帝(907年—918年在位),许州舞阳(今河南舞阳)人。.

新!!: 山南西道節度使和王建 (前蜀) · 查看更多 »

王起

王起(),字举之,行十一。唐代律赋作家,祖籍太原(今山西太原西南),徙居扬州(今江苏扬州)。出自太原王氏,揚州都督府倉曹參軍王恕之子,王播之弟。.

新!!: 山南西道節度使和王起 · 查看更多 »

王涯

王涯(),字广津,唐太原(今太原)人。 生年不详,父王晃,官温州(今浙江温州)刺史。王涯是唐德宗贞元八年(792年)进士,调蓝田尉。宪宗時,贬虢州司马,再徙袁州刺史。王涯與妻情笃,“不蓄妓妾”。唐文宗太和七年(833年),官至宰相兼任江南榷茶使,太和九年(835年)十月颁令榷茶,受至朝野極大之反對,不久乃止。太和九年(835年)十一月二十一日甘露之變事敗,王涯逃至永昌里茶肆,为禁兵所擒,受刑之下供称意欲推翻文宗改立郑注为帝。被腰斬于子城西南隅独柳树下,全族被滅,詩人卢仝(號玉川子)因前晚與王涯一起喝酒,亦被殺。百姓因榷茶之故怨恨王涯,在他被押赴刑场时向他投掷瓦块石头。王涯家富,被抄家劫掠数日,家里仍然有很多卖官得来的艺术珍品。 宋代史学家司马光在所著《资治通鉴》中如是评价贾餗和王涯之死:“当时的评论家都说王涯和贾餗善文学,有名声,并不知道李训、郑注的图谋,横遭灭族之祸。他们为此气愤,哀叹他们死得冤枉。臣不以为然。社稷危亡,却不去匡正,当宰相有什么用!王、贾安于高位,享受财富和荣耀,同时李、郑这样的小人用尽奸险手段谋取将相之位。王、贾和他们比肩,不以为耻;国家面临危亡,他们不以为忧。他们苟且偷安,日复一日,自以为得保身良策,无人能及。如果人人为此且无灾祸,奸臣谁不愿意如此呢?一旦灾难降临,就不免家破人亡。这是上天要族诛他们,而非仇士良(宦官头领之一)!” 长子王孟堅,工部郎中、集賢院學士;次子王仲翔,太常博士。均因甘露之变牵连而被灭家。侄孙王羽等逃奔昭义节度使刘从谏。后刘从谏侄刘稹败死,王羽等也被杀。女婿渭南尉、集贤校理窦紃因是故宰相窦易直之子,没有被宦官杀害,贬循州司户参军。 《全唐詩》錄王涯詩作一卷。.

新!!: 山南西道節度使和王涯 · 查看更多 »

王源中

王源中(),字正蒙,雍州咸阳人,武则天宰相王方庆的玄孙。 嗜酒貪杯,唐憲宗元和二年(807年)丁亥科狀元。同榜有白行簡等。唐文宗曾赐他两大盘酒,一飲而盡。累遷左補闕,轉任戶部郎中、侍郎。出任山南西道節度使,終官刑部侍郎。卒於唐文宗開成三年(838年)。 子王擢(字岩臣)、王应、王叔凤、王叔鸾。.

新!!: 山南西道節度使和王源中 · 查看更多 »

王昭遠

王昭遠,益州成都人。 幼孤貧,本是無賴,少時為孟昶侍從,好說大話、善於逢迎,為孟昶所重,官夔州宁江军节度。孟昶母常告訴他,昭远不可用,昶不聽,不久又兼领山南西道节度、同平章事。 乾德二年(964年),宋廷派忠武節度使王全斌、武信節度使崔彥進、樞密副使王仁贍、寧江節度使劉光義、樞密承旨曹彬等六萬人伐蜀。孟昶命昭远为西南行营都统,率兵拒战。昭远三战三败,逃至利州(四川省广元市),焚毀桔柏津的橋樑,又逃至漢原坡(四川省劍閣縣東北),留下部將鎮守剑门(四川省广元市剑门),劍門自古為天險之地,王全斌等以銳兵奮擊,攻克。趙崇韜对宋军进行攻击,而王昭远却坐在胡床上无法起身。再投奔东川(四川省三台县)時,躲入民舍,為宋軍所俘。宋太祖授为左领军卫大将军。王昭遠好讀兵書,手執鐵如意,常以诸葛亮自喻,法曹彭灋(法)戲稱之“帶汁諸葛亮”(汁是指眼淚)。.

新!!: 山南西道節度使和王昭遠 · 查看更多 »

王思同

王思同(《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六《旧五代史》卷六十五《资治通鉴》卷二百七十九),五代十国时期后唐及其前身晋国将军。应顺元年(934年),皇帝李从厚养兄李从珂反叛,王思同受命镇压,但很快被击败并在未得李从珂许可的情况下被处决。.

新!!: 山南西道節度使和王思同 · 查看更多 »

烏重胤

乌重胤(),字保君,封张掖郡公,后进为邠国公,谥懿穆。唐朝将领、使相。.

新!!: 山南西道節度使和烏重胤 · 查看更多 »

节度使

节度使,中國、越南、朝鮮古代軍事將領,因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故称。後來在中國和越南成為地方军政长官,簡稱節度、節使、節帥。唐代驻守於各道的武将称为都督,都督带使持節的称為节度使。一般情況下也時常稱持節的各鎮守軍官,如觀察使、招討使和安撫使等為節度使。.

新!!: 山南西道節度使和节度使 · 查看更多 »

顧祖禹

顧祖禹(),字端五,又字復初,號景範,又稱宛溪。江蘇無錫人。.

新!!: 山南西道節度使和顧祖禹 · 查看更多 »

裴度

裴度(),字中立,河东闻喜县(今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人,出自河东裴氏东眷裴。中晚唐時宪宗、穆宗、敬宗、文宗四朝重臣。.

新!!: 山南西道節度使和裴度 · 查看更多 »

觀察使

觀察使,中國古代官名,原稱採訪使,別稱觀察、廉車正使、廉車、廉使、廉查。唐玄宗設,原為一種監察官,近於御史,後變成軍事、行政的官職。後人雅稱明清的道員為觀察使。.

新!!: 山南西道節度使和觀察使 · 查看更多 »

读史方舆纪要

《读史方舆纪要》,历史地理著作。原名《二十一史方舆纪要》。清顾祖禹撰于顺治、康熙年间,历时二十年。全书共一百三十卷,附《舆地要览》4卷。.

新!!: 山南西道節度使和读史方舆纪要 · 查看更多 »

鳳州

鳳州,中国从南北朝到明朝时存在的州,治所在今陕西省凤县。 前身是北魏孝昌年間(525年-528年)設置的南岐州。553年,西魏改称鳳州。隋朝建立,鳳州管轄2郡4县。大業元年(605年),废康州,鳳州管轄5县。大業3年(607年),郡制施行,鳳州改称河池郡,下轄4县。唐朝再改为鳳州,属山南西道,管辖4县。天宝、至德年间一度为河池郡。前蜀为武兴节度使的治所。北宋属秦凤路,南宋属利州路,管辖3县。元朝属陕西行省兴元路。明朝洪武七年(1374年)七月凤州降为鳳县。 Category:西魏的州 Category:北周的州 Category:隋朝的州 Category:唐朝的州 Category:五代十国的州 Category:宋朝的州 Category:元朝的州 Category:明朝的州 Category:陕西的州 Category:宝鸡行政区划史 Category:553年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1374年废除的行政区划.

新!!: 山南西道節度使和鳳州 · 查看更多 »

賈耽

賈耽(),字敦詩,滄州南皮(今河北省滄州市南皮縣)人。中国唐朝官員,仕至尚書左僕射、知政事。博學好古,尤以精通地理學著稱於世。.

新!!: 山南西道節度使和賈耽 · 查看更多 »

資治通鑒

《資治通鍳》,簡稱「通鑑/通鍳」,是北宋司馬光所主編的一本長篇編年體史書,共294--,三百萬字,耗時19年。記載的歷史由周威烈王二十三年(西元前403年)三家分晋(战国时代)寫起,一直到五代的後周世宗顯德六年(西元959年)--淮南,計跨16個朝代,包括秦、漢、晉、隋、唐統一王朝和戰國七雄、曹魏蜀漢東吳三國、五胡十六國、南北朝、五代十國等等其他政權,共1362年的逐年記載詳細歷史。它是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國史書中有重要的地位。.

新!!: 山南西道節度使和資治通鑒 · 查看更多 »

趙宗儒

趙宗儒(),字秉文,唐代鄧州穰縣(今河南南阳)人。唐德宗时任宰相。.

新!!: 山南西道節度使和趙宗儒 · 查看更多 »

趙德芳

趙德芳(),宋太祖四子,是宋真宗的堂兄,母亲不詳,或为王皇后。其三叔宋太宗繼位後被封為興元尹。英年早逝,死因不詳,追封楚王,諡康惠,後改封秦王。.

新!!: 山南西道節度使和趙德芳 · 查看更多 »

趙德昭

趙德昭(),字日新,宋朝开国皇帝宋太祖次子,母亲贺夫人,趙德芳兄,封武功郡王。被叔父宋太宗赵光义所迫,自殺。死后先後被追封為魏王、吳王、越王(宋太宗时)、燕王(宋徽宗时),谥号“懿”。其九世孫為宋理宗,十世孫為宋度宗,十一世孫為宋末三幼主。趙德昭亦是朝鮮半島白川趙氏的始祖。.

新!!: 山南西道節度使和趙德昭 · 查看更多 »

鹿晏弘

鹿晏弘(),许州人,唐末將領,楊復光屬下。.

新!!: 山南西道節度使和鹿晏弘 · 查看更多 »

胡三省

胡三省(),原名滿孫,字身之,又字景參,號梅澗,寧海中胡村人,中国南宋末年、元代初年历史学家,浙东史学派代表人物之一。著有《竹素園集》一百卷及《江東十鑑》、《四城賦》,然已散迭不可得見,今存《资治通鉴音注》294卷,《通鉴释文辩误》12卷。.

新!!: 山南西道節度使和胡三省 · 查看更多 »

郭崇韬

郭崇韜(約865年),字安時,代州(今山西代縣)人。後唐侍中、成德節度使,討伐前蜀有功,卻因與後唐莊宗刘皇后不和而被族滅,時人以為冤。.

新!!: 山南西道節度使和郭崇韬 · 查看更多 »

興州

兴州,中国古代的州。 西魏废帝二年(553年),西魏改东益州设置兴州。治所在汉曲县(隋朝之后改名顺政县,今陕西省略阳县)。辖区约今陕西省略阳县等地。其后缩小。南宋绍兴年间为利州西路的治所,宋宁宗开禧三年(1207年)兴州改名沔州。 Category:西魏的州 Category:北周的州 Category:隋朝的州 Category:唐朝的州 Category:五代十国的州 Category:宋朝的州 Category:陕西的州 Category:汉中行政区划史 Category:略阳县.

新!!: 山南西道節度使和興州 · 查看更多 »

興元

興元(784年正月—十二月)是唐德宗的年號,共计1年。.

新!!: 山南西道節度使和興元 · 查看更多 »

興元府

興元府,中国古代的府。 唐德宗興元元年(784年)升梁州为興元府,府治所在南郑县(今陕西省汉中市),为今陕西城固以西的汉水流域。唐朝为山南西道的治所。五代十国興元府属于前蜀、后蜀。宋朝时为利州路的治所。元朝改为興元路,隶于陕西行中书省。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興元路改为汉中府。 Category:唐朝的府 Category:五代十国的府 Category:宋朝的府 Category:陕西的府 Category:汉中行政区划史 Category:780年代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13世纪废除的行政区划.

新!!: 山南西道節度使和興元府 · 查看更多 »

蓬州

蓬州,中国古代的州。 北周天和四年(569年)分巴、隆二州置。“因蓬山以为名”(《太平寰宇记》)。治所在安固县(今四川省营山县东北)。隋朝大业初废。唐朝武德元年(618年),又分巴、渠、隆三州复置。开元二十九年(741年)移治大寅县(广德初改名蓬池县,今仪陇县南)。天宝元年(742年)改为咸安郡,至德二载(757年)改为蓬山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蓬州。辖境相当今四川省仪陇县及营山、渠县两县部分地区。 宋朝时属利州路。元朝时属顺庆路。至元中移治相如县(今蓬安县)。明朝时属顺庆府。洪武四年(1371年),废相如县入州。清朝时不领县。1913年改为蓬安县。 Category:北周的州 Category:隋朝的州 Category:唐朝的州 Category:五代十国的州 Category:宋朝的州 Category:元朝的州 Category:明朝的州 Category:清朝的州 Category:四川的州 Category:南充行政区划史 Category:达州行政区划史 Category:560年代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1913年废除的行政区划.

新!!: 山南西道節度使和蓬州 · 查看更多 »

鄭澣

鄭--(),本名鄭涵,因避唐文宗諱,故改之,滎陽人。 宰相鄭餘慶之子。平時以儉素自居,貞元十年進士(794年),長慶年間累遷中書舍人。文宗時拜刑部尚書。充官山南西道節度使。大和四年(830年)朝廷用為戶部尚書,不及就任而卒。贈尚書右僕射。諡曰宣。.

新!!: 山南西道節度使和鄭澣 · 查看更多 »

至德 (唐朝)

至德(756年七月—758年二月)是唐肅宗的年号,共计3年。 至德期间称年为载。(参看天寶).

新!!: 山南西道節度使和至德 (唐朝) · 查看更多 »

至道

至道(995年—997年)是宋太宗的最后一个年号,北宋使用这个年号共3年,有指最好的学说、道德或政治制度的意思。 至道三年三月宋真宗即位沿用。.

新!!: 山南西道節度使和至道 · 查看更多 »

集州

集州,可以指:.

新!!: 山南西道節度使和集州 · 查看更多 »

通州 (四川)

#重定向 通州 (西魏).

新!!: 山南西道節度使和通州 (四川) · 查看更多 »

陕西省

陕西,简称陕或秦,又称三秦,是中国西北地区的省份,现为西北地区工农业最发达的省份,处于黄河中游,是现今中国地理版图的中心。省会是中国著名古都西安。.

新!!: 山南西道節度使和陕西省 · 查看更多 »

柳仲郢

柳仲郢,字谕蒙,京兆府华原县(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东南)人。唐朝官员。 柳公绰之子。幼年好学,其母韓氏(韓皋之女)乃以熊膽製成藥丸,使他夜晚讀書時咀嚼,以苦提神,方能在夜裡看書能看更久。元和末中进士,为校书郎。得牛僧孺賞識,入為監察御史,遷戶部尚書。会昌五年(845年),任京兆尹。咸通五年(864年),官至天平节度使。好手抄六經,又抄司馬遷、班固、范曄的史書,家藏書萬卷。曾為其妹撰并書墓誌銘 。 娶韦贯之女。子柳璞、柳珪、柳璧、柳玭。.

新!!: 山南西道節度使和柳仲郢 · 查看更多 »

柳晟

柳晟,唐代外戚、官员。出自河东柳氏。 唐肃宗章敬皇后吴氏的外孙,唐代宗的外甥。母和政公主,父亲太仆卿、驸马都尉柳潭。柳晟少年和太子、诸王同砚席、学习诗书,初试太常卿。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年),泾原兵变,朱泚作乱,攻入长安。柳晟跟随唐德宗到奉天(今陕西省乾县),自请入京师游说朱泚,被囚。柳晟孔武有力,在狱中穿凿破墙逃归行在,迁将作少监。元和初年,检校工部尚书、山南西道节度使。充当入回纥策立使。终位左金吾卫大将军。元和十三年(818年)柳晟卒,赠太子太保。.

新!!: 山南西道節度使和柳晟 · 查看更多 »

李宗閔

李宗閔(),字損之。鄭王李元懿之後。.

新!!: 山南西道節度使和李宗閔 · 查看更多 »

李德裕

李德裕(),字文饒,趙州贊皇縣(今属河北省)人,唐朝宰相、詩人,爵至衛國公,因此又號李衛公。唐憲宗元和宰相李吉甫之子。中晚唐牛李党争中李党的領袖人物。.

新!!: 山南西道節度使和李德裕 · 查看更多 »

李勉

李勉(),字玄卿。唐朝宗室、官员。 曾祖李元懿為唐高祖李淵第十三子。父李择言,曾为汉、褒、相、岐四州刺史。李勉幼通經史,沉雅清峻,官至開封尉。安史之亂時,随唐肃宗来到灵武,拜监察御史。入朝為太常少卿。因不附和李辅国,出为汾州、虢州刺史。大历二年(767年),入朝拜为京兆尹兼御史大夫。與鱼朝恩不和,不久罷官。大历四年,任除广州刺史兼岭南节度观察使。大历十年(775年),内召为工部尚书。大历十一年(776年),汴宋留后田神玉逝世后,下诏命李勉为汴州刺史、汴宋节度使,未行。第二年,复诏李勉为汴宋节度使,移理汴州。 779年,唐德宗登基,加检校吏部尚书,寻加平章事。建中元年(780年),检校左仆射,充河南汴宋滑亳河阳等道都统,余如故。建中四年(783年),李希烈反,李勉守汴州城数月,无外援,南奔宋州。李勉回朝,素服请罪,优诏复其位。 贞元元年(785年)盧杞徙澧州(今湖南澧縣)。德宗謂李勉曰:「眾人皆言盧杞奸邪,朕何不知!卿如其狀乎?」李勉謂德宗曰:「眾人皆言盧杞奸邪,而陛下獨不知。此所以為奸邪也。」李勉累次上表辞位,遂罢知政事,加太子太保。贞元四年(788年),病逝,年七十二,追赠太傅,諡貞簡。 四子:李纘、李縝、李緯、兵部員外郎李约。.

新!!: 山南西道節度使和李勉 · 查看更多 »

李固言

李固言(),字仲樞,趙郡(今河北趙縣)人。唐朝官员,追赠太尉。 生於唐德宗建中二年(782年),元和六年(811年)首次科舉未中,在洛陽時有算命師告之:“紗籠中人,不用相問。”元和七年(812年)壬辰科狀元。太和初年,累官至户部郎中、知台杂。太和四年,李宗闵为宰相,任命他为给事中。六年,李固言迁工部侍郎,七年四月,转为尚书左丞(或作尚书右丞《新唐书· 列传第一百七》),奉诏定左右仆射上事仪注。 太和八年,李德裕辅政,李固言贬为华州刺史。不久李宗闵复用,召为吏部侍郎。第二年五月,进御史大夫。六月,李宗闵获罪,李训选李固言为门下侍郎、平章事(或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不久加崇文馆大学士。李训实际上厌恶李固言与李宗闵为朋党。九月,以兵部尚书出为兴元节度使(即山南西道节度使)。甘露之变后,唐文宗复召为平章事,仍判户部事。 开成二年(837年),寻进阶金紫光禄大夫,判户部事。其年十月,以门下侍郎、平章事出为成都尹、剑南西川节度使,代杨嗣复。唐文宗下令李固言复官门下侍郎。上表辞去门下侍郎,乃检校尚书左仆射。 840年,唐武宗登基,授尚书右仆射,当时崔珙、陈夷行以仆射的官职为宰相。所以李固言改检校司空兼太子少师,领河中节度使。以旧疾复发为少师,迁东都留守。武宗一朝,又任兵部、户部尚书。唐宣宗初年,还任尚书右仆射。累授检校司徒、东都留守、东畿汝都防御使。后以太子太傅官职分司东都。卒於唐懿宗大中十四年(860年),年七十八,追赠太尉。 二子:李懽,河南功曹參軍;李悦。.

新!!: 山南西道節度使和李固言 · 查看更多 »

李继密

李继密(),唐朝末年军阀凤翔节度使李茂贞养子,本名王万弘,一作王万洪。 唐昭宗大顺年间(890年—891年),李继密为陇州刺史。郑璘《授李继密山南西道节度使制》景福元年(892年),李茂贞自任山南西道节度使,逐山南西道节度使杨守亮,以李继密守山南西道军部兴元。李茂贞被任为山南西道节度使,不肯受任,八月,表请李继密权知兴元府事,十一月,昭宗任命之。 二年(893年),西川节度使王建与东川留后顾彦晖有隙,李茂贞意欲拉拢顾彦晖依附自己,上奏朝廷任顾彦晖为节度使,又派李继密救顾彦晖,但王建在利州打败东川、凤翔联军,顾彦晖为了求和而与李茂贞绝交,王建撤军。同年,李继密改武定节度使。乾宁二年(895年),李茂贞再派李继密引军救顾彦晖,但最终顾彦晖仍被王建所败而自杀。 光化元年(898年),李继密再被任为山南西道节度使、权知河阳节度使观察留后、特进、检校司徒、兼御史大夫、上柱国、随郡开国子,食五百户。 后唐昭宗被宦官劫持到凤翔,天复二年(902年)八月,王建以勤王为名派王宗涤出兵五万借道于兴元,实为攻打,李继密派兵戍三泉以拒之。西川前锋将王宗播攻之不克,退保山寨,在亲吏柳修业激励下率众奋战破金牛、黑水、西县、褒城四寨,又攻马盘寨,李继密战败奔回汉中,西川军乘胜追杀至城下,王宗涤率众先登,遂克汉中,李继密被俘请降,被迁于西川军部成都,所部兵三万、骑五千都被王宗涤所得。王建说:“李继密助李茂贞作乱三辅,是唐朝的罪人,但因为他投降了,不忍杀。”复其原本姓名王万弘,不时召见。诸将侮辱他。王万弘终日纵酒,俳优艺人之流也嘲笑他。王万弘忧愤难忍,喝醉后投池水而死。.

新!!: 山南西道節度使和李继密 · 查看更多 »

李瑀

李瑀,唐朝宗室,唐睿宗的孙子,宁王李成器的儿子。 李瑀早有材望,仪表堂堂。始封陇西郡公。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后,随唐玄宗幸蜀,至河池郡,封汉中王,仍加银青光禄大夫、汉中郡太守,山南西道防御使。杀杨国忠子殿中少监杨晓。 乾元初年(758年),宁国公主下嫁回纥,唐肃宗诏李瑀以特进、太常卿持节册拜回纥英武威远可汗。李瑀也知音律,曾经早朝过永兴里,听闻笛音,对左右说:“是太常工乎?”回答:“然。”他日认识了这个笛工,问:“为什么躺卧着吹奏呢?”笛工惊恐致歉。又听康昆仑奏琵琶,说:“琵声多,琶声少,是未可弹五十四丝大弦也。”音乐家把自下逆鼓叫做琵,自上顺鼓叫做琶。唐肃宗下诏收群臣家中之马助战,李瑀与魏少游等不同意。唐肃宗怒,贬他为蓬州长史。死后赠太子太师,谥号宣。 子太常博士、太子中舍人李梢,李梢子李景俭。.

新!!: 山南西道節度使和李瑀 · 查看更多 »

李載義

李載義(),本名李再义,字方穀,封武威郡王,唐朝宗室,826年—831年间控制卢龙并任卢龙节度使,实质独立于朝廷,他在藩鎮時尊敬天子唐文宗、且又参与了对叛将李同捷的讨伐,所以当他被杨志诚兵变驱逐后,朝廷仍任他为节度使,在另两镇任职。.

新!!: 山南西道節度使和李載義 · 查看更多 »

李茂庄

李茂庄(),深州博野(今河北蠡县)人。唐朝末年军事人物。 李茂庄本姓宋,生年不详,仅知不迟于其弟宋文通的生年856年。祖父宋铎,祖母张氏,父宋端。宋文通母卢氏,未详是否李茂庄母。唐僖宗光启三年(887年),宋文通因功被赐名李茂贞,列入宗室属籍,李茂庄可能也在此时被赐姓名。约文德元年(888年)至龙纪元年(889年),李茂庄被任为匡国军节度使。约大顺元年(890年),任天雄军节度使。 唐昭宗景福元年(892年)正月,时任凤翔节度使李茂贞、静难节度使王行瑜、镇国军节度使韩建、匡国军节度使王行约、李茂庄上言称山南西道节度使杨守亮窝藏自己的养堂伯、先前背叛昭宗的前当权宦官杨复恭,请求出军讨伐,自备供军粮料,并请求加李茂贞山南西道诏讨使。朝议认为一旦李茂贞得到山南西道就不可控制,下诏和解,诸镇都不听,李茂贞、王行瑜等擅自出兵。二月,昭宗加李茂贞山南西道招讨使。八月,杨守亮兵败出奔。李茂贞从此兼并相邻藩镇并在势力范围内表自己的亲族、养子为节度使、刺史,朝廷不能制。 二年(893年)七月,李茂庄被加同平章事。 约乾宁元年(894年)离任。约二年(895年)任山南西道节度使。 光化元年(898年)五月前,李茂庄卒于山南节度观察处置等使、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傅、兼侍中、兴元尹任上,唐昭宗派官员册赠他为太师。 Category:李姓 Category:宋姓 Category:保定人 Category:山南西道节度使 Category:唐朝赐姓名者 Category:匡国军节度使 Category:唐朝同平章事 Category:唐朝开府仪同三司.

新!!: 山南西道節度使和李茂庄 · 查看更多 »

李茂貞

李茂貞(),原名宋文通,深州博野(今河北蠡縣)人。唐末藩鎮之一,五代時期岐國君主。.

新!!: 山南西道節度使和李茂貞 · 查看更多 »

李抱玉

李抱玉(),河西武威(甘肃武威)人。本名安重璋,唐肃宗赐姓李氏,唐玄宗為其改名抱玉。.

新!!: 山南西道節度使和李抱玉 · 查看更多 »

梁州

#重定向 梁州 (古代).

新!!: 山南西道節度使和梁州 · 查看更多 »

楊守亮

楊守亮(),本姓訾,唐朝軍事人物。 楊復光之養子,改姓楊,早年為扈蹕都將,官至山南西道節度使,全靠養伯楊復恭提拔。景福元年(892年),楊守亮與西川節度使王建在四川東部交戰,史稱梓州之戰。大顺二年(891年),楊復恭失勢,十一月八日,昭宗令天威都将李顺节等人逮捕杨复恭。张绾、楊守信奮死抵抗,九日禁軍刘崇望前兵增援,杨复恭趁混亂之際前去興元依靠守亮。靜難節度使王行瑜,鎮國節度使韓建,同州節度使王行約,秦州節度使李茂莊,爭先上書,說楊守亮藏匿楊復恭。唐昭宗命李茂貞為招討使,与邠宁节度使王行瑜合力進取興元。李茂貞攻取興元,楊守亮同楊復恭、楊守信、楊守貞等人奔逃閬州。乾寧元年(894年)七月,杨守亮欲投奔河东节度使李克用,至华州,被韓建擒获。楊復恭跟韓建不和,對其辱罵,韓建大怒,將杨复恭、杨守亮一行人押解至長安。杨守亮请求活着被解送长安,希望能通过陈述先人功绩得免死,韩建答应,以槛车解送杨守亮,押送官吏用布帛绑缚他,用球堵住他的嘴。昭宗御延喜楼审问,杨守亮不能说话只能颔首,左右说杨守亮是服罪了,于是杨复恭、杨守亮等被执献太庙,斩于独柳下,枭首于市。.

新!!: 山南西道節度使和楊守亮 · 查看更多 »

權德輿

權德輿(),字載之,天水略陽(今甘肅秦安)人。 祖輩遷居潤州(今鎮江)丹徒。權皐之子。四歲能詩,七歲隨父寓居陽羨(今宜興),不到二十歲即以文章著稱,韩洄、李兼、杜佑、裴胄爭先聘請。德宗好文,聞其才,召為太常博士,改左補闕。贞元十年(794年)改起居舍人,知制诰;憲宗元和初,歷兵部、吏部侍郎,官至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後與李吉甫不合,為山南西道節度使。元和年間被譽為“縉紳羽儀”。著有《權文公文集》。《四庫全書》收《權文公詩集》十卷。.

新!!: 山南西道節度使和權德輿 · 查看更多 »

武定軍節度使

武定軍節度使,唐朝唐僖宗光启元年(885年)置武定軍,治洋州(今陕西洋县)。唐昭宗大顺二年(891年)武定軍節度增領阶州、扶州。景福元年(892年)武定軍節度增領閬州、果州二州。同年以閬州隸龍劍節度使。光化元年(898年)增領蓬州、壁州二州。天復中屬於王建。宋亦置武定军节度,改稱武康军。金朝废除。.

新!!: 山南西道節度使和武定軍節度使 · 查看更多 »

洋州

洋州,中国南北朝时设置的州。 西魏废帝置,治所在丰宁县(今陕西省西乡县西)。 隋朝大业初废。唐朝武德元年(618年)复置,治西乡县(今陕西省西乡县)。辖境约今西乡、洋县、镇巴、佛坪等县地。天宝元年(742年)改为洋川郡,十五年移治兴道县(今陕西省洋县)。乾元元年(758年)复为洋州。五代蜀改为源州。北宋复名洋州。元朝至元二年(1265年)废兴道县入州。明朝洪武三年(1370年)降州为县。 Category:西魏的州 Category:北周的州 Category:隋朝的州 Category:唐朝的州 Category:五代十国的州 Category:宋朝的州 Category:元朝的州 Category:明朝的州 Category:陕西的州 Category:汉中行政区划史.

新!!: 山南西道節度使和洋州 · 查看更多 »

淳化 (北宋)

#重定向 淳化 (年号).

新!!: 山南西道節度使和淳化 (北宋) · 查看更多 »

渠州

渠州,中国古代的州。 梁大同三年(537年)置(《太平寰宇记》);一说大通三年(529年)置(《太平御览》引《舆地志》)。隋朝大业三年(607年)改为宕渠郡。唐朝武德元年(618年)复为渠州。天宝元年(742年)改为潾山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渠州。治所在流江县(今四川省渠县)。辖境相当今四川渠县、大竹、邻水、广安等县市地。北宋开宝二年(969年)分置广安军,辖境略小。南宋辖境又增大。两宋先后属梓州路及潼川府路。元属顺庆路。明朝洪武初年,废流江县入州,九年(1376年)降为县。.

新!!: 山南西道節度使和渠州 · 查看更多 »

清泰

清泰(934年四月—936年闰十一月)是后唐末帝李從珂的年号,共计三年。吳越世宗錢元瓘、楚文昭王馬希範、荆南文獻王高從誨用此年号(934年四月-936年闰十一月)。.

新!!: 山南西道節度使和清泰 · 查看更多 »

溫造

温造(),字簡輿,并州祁县(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唐朝官员。 五世祖温大雅,官至礼部尚书。祖父温景倩,任南鄭令,父亲溫輔國,官至太常丞。温造生於永泰元年(765年),年少時酷爱读书,不喜試吏,自負節概,早年隱居王屋,以漁釣為樂。寿州刺史张建封聘為幕僚,又以侄女嫁之,曾出使幽州。後隐居东都。 长庆元年(821年),出任京兆司錄參軍,很快的又轉任殿中侍御史。不久,因與諫議大夫李景儉飲酒,李景儉“醉酒罵宰相”,温造受累,出任郎州(今湖南桃源以東的沅江流域)刺史。在郎州任上,開鑿後渠97里,灌田2000頃。民獲其利,稱之為“右史渠”。後入京为侍御史,迁左司郎中,又官拜御史中丞。大和四年(830年),平定兴元军兵變。大和五年(831年)四月,改任兵部侍郎。大和九年(835年),改任礼部尚书,是年六月卒。有子溫璋。.

新!!: 山南西道節度使和溫造 · 查看更多 »

朱温

梁太祖朱温()五代時期後梁開國皇帝,曾参与黄巢之亂,后降唐为将,唐僖宗賜名朱全忠。但又密谋杀害唐昭宗,立唐哀帝,后废哀帝自立,建立“后梁”,称帝后改名朱晃。晚年大肆荒淫,強姦兒媳。後為三子朱友珪所殺,終年61歲。.

新!!: 山南西道節度使和朱温 · 查看更多 »

新唐書

#重定向 新唐书.

新!!: 山南西道節度使和新唐書 · 查看更多 »

文州

文州可以指:.

新!!: 山南西道節度使和文州 · 查看更多 »

文彥博

文彥博(),字寬夫,號伊叟,汾州介休城關文家莊(今山西省介休市城區文家莊)人,北宋著名宰相。文彦博歷仕仁、英、神、哲四帝,出將入相,有五十年之久。任職期間,秉公執法,世人尊稱為賢相。曾成功地抵禦了西夏的入侵。宰相期間,大膽提出裁軍八萬之主張,為精兵簡政,減輕人民負擔。晚年皈依佛法。.

新!!: 山南西道節度使和文彥博 · 查看更多 »

文德 (唐朝)

文德(888年二月至十二月)是唐僖宗的年號,共计1年。 文德元年三月唐昭宗李晔即位沿用。.

新!!: 山南西道節度使和文德 (唐朝) · 查看更多 »

景福 (唐朝)

景福(892年正月至893年十二月)是唐昭宗的第三个年號,唐朝使用这个年号共两年。.

新!!: 山南西道節度使和景福 (唐朝)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山南節度使山南西節度山南西道節度興元節度使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