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歌羅西書

指数 歌羅西書

歌罗西书(ΠΡΟΣ ΚΟΛΟΣΣΑΕΙΣ)是使徒保罗写给公元1世纪位于罗马帝国亚细亚行省的歌罗西的基督徒的一封书信。这封书信是新約圣经全书中第12本书。成书时间大约在公元60年-61年,当时使徒保罗正在罗马的监狱中。不过对此有学者不认同,认为是使徒保罗在以弗所坐监时所写的,如著名的新约学者N.T.Wright。 《歌罗西书》主題:基督─包羅萬有、在萬有中居首位、作神的奧祕與化身,作教會的頭與成分,作聖徒的業分、生命、成分、盼望,並作一切正面事物的實體。.

23 关系: 基督徒奴隶制度妻子安那托利亞丈夫以弗所保罗信仰信念圣经和合本修订版元首祷告綿羊罗马羅馬帝國異端監獄聖經現代中文譯本草原自由人老底嘉提摩太溫泉

基督徒

基督徒(Christian)是對基督宗教信徒(教徒)的稱呼,泛指相信耶穌是基督和神的儿子及跟從其教導的人,現泛指基督宗教教會的成員,包括天主教信徒、正教會信徒、新教信徒、獨立教會信徒在內的基督教各宗派人士,部分信奉基督教但不加入任何基督教教派的信徒,亦可被稱或自稱為基督徒。因歷史發展的緣故,漢語語境所稱的「基督徒」有時指新教信徒。此名稱出自《新約聖經》,當時其著作所用的通用希臘語將基督徒稱為「」(),意思是“基督的人”。 「基督徒」一詞多次出現在《新約聖經》的書信部分,例如在與:從安提阿的教會聚集起首,他們被稱為基督徒;及後,希律·亞基帕曾對保羅表示,「保羅少許的說話,便叫亞基帕作基督徒嗎!」。《彼得前書》裡,彼得把「基督徒」與「受苦」連在一起,也指出「基督徒受苦,不是羞恥,而是榮耀上帝的事」。在保羅傳教時代,基督徒較常以「聖徒」自稱。聖經提到耶穌給基督徒的大使命,「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或作給他們施洗歸於父子聖靈的名〕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

新!!: 歌羅西書和基督徒 · 查看更多 »

奴隶制度

奴隶制為奴隶主拥有奴隶的制度,奴隶視為是奴隶主的財產,沒有自己的人格、自由、權利,可以買賣,且奴隶主可強迫奴隶无报酬工作,且无人身自由。如果人類社會中大部分物质生产领域劳动者主要是奴隶,馬克思主義將這種社会稱為奴隶社会。 古希臘、古埃及、罗马帝国、古巴比伦、南北战争以前的美国南方,以及以前一些英国、法国、俄国的殖民地都有奴隶制。历史上,绝大多数国家和社会都曾经认可制度性奴隶制;在近代,奴隶制被所有国家废除,但是即使如此,沒有合約精神的勞動關係仍然存在,债奴、契约劳工、农奴、被俘家仆、被收养为奴的儿童、童兵、强迫婚姻依然广泛存在。现在奴隶制度在世界各国都是非法的,但估计世界上仍有二千七百万人是事實上的奴隶,毛里塔尼亚是最后宣布废奴的行政地区(1981/2007),但是根据估算约有10%-20%的人口依然为奴。 奴隶制的出现早于成文记录,在许多文明中广泛存在。当今很多奴隶是债奴,主要分布在南亚,是由于债务缠身所致,很多甚至世代为奴。人口贩卖主要是指代强迫妇女和儿童进入色情行业工作。.

新!!: 歌羅西書和奴隶制度 · 查看更多 »

妻子

妻,是婚姻中對女性配偶的稱謂,与夫相对应。.

新!!: 歌羅西書和妻子 · 查看更多 »

安那托利亞

安那托利亞(Anadolu;希腊语:ανατολή;阿拉米语:ܐܢܛܘܠܝܐ;亚美尼亚语:Անատոլիա),又名小亞細亞(Küçük Asya;Asia Minor),是亞洲西南部的一個半島,位於黑海和地中海之間。 現時安那托利亞的全境屬於土耳其的控制下,也是土耳其大部分的領土疆域。但爭取獨立的庫爾德斯坦宣稱擁有該半島的部份主權。.

新!!: 歌羅西書和安那托利亞 · 查看更多 »

丈夫

丈夫,是男女婚姻中對男性的稱謂,与妻子相对应。古代妻子对自己配偶又称夫婿、夫君、相公、官人,臺灣話則稱翁婿(臺灣話讀「ㄤ」(ang /ɑŋ/),字用「翁」)、頭家、夫婿。外子则是妻子对他人称自己丈夫;而一般对他人丈夫则尊称为先生;現代社會夫婦會昵称丈夫为「老公」,昵称妻子为「老婆」,不過「老公(嫪ㄌㄠˋ公)」一詞在清朝是對太監的蔑稱,故並非所有人都會使用「老公」來稱呼。 臺灣話稱丈夫叫頭仔又稱「ㄤ」婿,夫妻稱「ㄤ」某。書寫成「翁婿」才是正確的 ;用「尪」、「尪某」、「尪婿」是錯誤的用法。「尪」指的是骨骼彎曲的疾病及瘦弱之意;呂氏春秋「季春紀」:「辛水所多疽與痤人,苦水所多尪與傴人。」高誘注:「尪,突胸仰向疾也。」;蘇軾上宋神宗皇帝書:「世有尪羸而壽考,亦有盛壯而暴亡。」 。臺語的用法,「尪」指的是人偶、靈媒、巫婆。.

新!!: 歌羅西書和丈夫 · 查看更多 »

以弗所

以弗所又译愛菲索斯或艾菲索斯(Ἔφεσος;Ephesus;Efes)是古希腊人在小亚细亚建立的一个大城市,位于加斯他河注入爱琴海的河口(今天属于土耳其)。最初由雅典殖民者建立。傳說圣母玛利亚终老于此。以弗所废墟是土耳其一个著名的旅游点,特别为到土耳其旅游的人开辟从库萨达斯港的游船航线。.

新!!: 歌羅西書和以弗所 · 查看更多 »

保罗

保罗可以指:.

新!!: 歌羅西書和保罗 · 查看更多 »

信仰

信仰(英語:faith),從人的角度來說,是指對於人、事物、神、宗教以及各種意識形態的教條或教導、對於 那沒有經驗證據的觀點,抱有信心和信任。faith.

新!!: 歌羅西書和信仰 · 查看更多 »

信念

信念(英语:belief),信念是个人判断和选择事物真伪的思想意识,信念的正确与否取决于个人的见识。信念因人而异,例如,宗教信仰(faith)和价值观念。与反应个人能力的信心(英文:confidence)不同,信念反应了个人见识的思想意识,而信心反应了个人能力的心理状态,信心的有无取决于自己或者别人的能力,信心源于信念。.

新!!: 歌羅西書和信念 · 查看更多 »

圣经和合本修订版

圣经和合本修订版(Revised Chinese Union Version,縮寫:RCUV)为一本针对和合本进行修订而成的中文圣经译本,由三十多位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台湾、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等地的华人圣经学者耗时27年修订而成,于2010年完成修订工作并出版新旧约全书。该修订版秉承「不為修訂而修訂」及「盡量少改」的原则,忠於原文,力求保持和合本的风格,尽量保留信徒熟知的金句。.

新!!: 歌羅西書和圣经和合本修订版 · 查看更多 »

元首

元首可以指:.

新!!: 歌羅西書和元首 · 查看更多 »

祷告

禱告,或称祈祷,是主動和上帝(天主)、神靈或靈性的個體溝通來讚美、祈求、懺悔或者表達自己的思想或願景的行為。.

新!!: 歌羅西書和祷告 · 查看更多 »

綿羊

綿羊(英語:Sheep,学名:Ovis aries)亦稱為家羊或白羊,屬哺乳綱偶蹄目牛科羊亞科,是一種四足反芻哺乳動物,也是世界上數量最多的羊種,共計超過十億。 大部份人類居住的地方都進行過牧羊,這也是許多文明的基本要素。現在為澳洲、紐西蘭、南美洲中部及南部,以及不列顛群島的重要產業之一。 羊原產於歐洲及亞洲,可能是摩弗倫羊(又名歐洲盤羊)的後裔。牠是最早被人類馴服為農業用途的動物之一,產物包括羊毛、羊肉和羊乳,其中羊毛是最普遍的動物纖維。羊有時也育作羊皮用途,或作為科學實驗中的模式生物。.

新!!: 歌羅西書和綿羊 · 查看更多 »

罗马

羅馬(Roma)是意大利首都及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是世界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古羅馬文明的發祥地,因建城歷史悠久並保存大量古蹟而被暱稱為「永恆之城」。其位於意大利半島中西部,台伯河下游平原地的七座小山丘上,市中心面積有1200多平方公里。羅馬同時是全世界天主教會的中樞,擁有700多座教堂與修道院、7所天主教大學,市內的梵蒂岡城是罗马主教即天主教会教宗及聖座的駐地。羅馬與佛羅倫斯同為義大利文藝復興中心,現今仍保存有相當豐富的文藝復興與巴洛克風貌;1980年,羅馬的歷史城區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新!!: 歌羅西書和罗马 · 查看更多 »

羅馬帝國

羅馬帝國(Imperium Rōmānum,;通用希腊语和中古希腊语:Βασιλεία τῶν Ῥωμαίων, 转写:)是上古時期的一個文明帝國,承接着先前的羅馬共和國。中國史書稱為「大秦」或「扶菻」。 前44年,羅馬共和國將領凯撒成爲終身獨裁官,象征着共和制的結束;至前27年,屋大維成爲奧古斯都,象征着羅馬帝國的開端。其首府羅馬城在公元前100年至公元400年這段時期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直至公元500年其遷都至拜占庭(又稱君士坦丁堡、新羅馬),該城才隨之取代羅馬城成爲世界最大城市,帝國人口亦增長到五千至九千萬,大約是當時世界總人口的约20% 罗马帝国可分为前期(前27年—200年)、中期(200年—395年)和後期〔395年—1204年/1453年〕三个阶段。 羅馬共和國末年,政局由于一連串的內戰和政治角力變得非常不穩定。公元前44年,共和國將領凯撒被元老院封爲終身獨裁官後不久,便遭到刺殺身亡。直至公元前31年,屋大維在亚克兴角战役擊敗對手马克·安东尼和女王克娄巴特拉七世,吞并埃及托勒密王国後,共和國的政局仍然不明朗。至公元前27年,元老院放棄共和制,賜君權及奧古斯都頭銜予屋大維,這象征着羅馬共和國的終結。這時元老院仍然存在,但大權已掌握在屋大維手中。最初幾位皇帝都以「第一公民」自居。 屋大維征战的勝利擴張了帝国的領土。立國之初的兩個世紀,帝國的政局有着前所未見的穩定,這段時期被稱爲「羅馬治世」。直到公元41年,帝国第三位皇帝卡里古拉被刺身亡後,元老院曾经考虑恢復共和政制,但罗马禁卫军架空元老院,遂立克劳狄一世爲帝。克劳狄一世在位期間,帝国繼屋大維後首次征战不列颠尼亞。公元68年,克劳狄一世的繼位者尼祿在兵變中自殺身亡,帝国遭遇一連串短暫的內戰,同時猶太地區更爆发第一次起義,這段時期曾经有四位軍團將領稱帝。維斯帕先在公元69年戰勝其他將領,建立弗拉维王朝。其繼位者提图斯,在公元79年維蘇威火山爆发後開放斗兽场。提图斯只短暫在位两年,便由其兄弟图密善繼位爲帝国第11位皇帝。图密善最后亦遭到刺殺身亡。元老院後來封涅尔瓦爲皇帝,這亦是羅馬五贤帝之首,開辟一段長達八十多年的政局穩定時期。罗马第13位皇帝图拉真是羅馬五贤帝之中的第二位,他在位時見證帝國的最大版圖。 康茂德在位時,帝国開始出现衰退之兆。公元192年康茂德被刺殺身亡,觸發五帝之年,有五人同時稱帝,分别是佩蒂纳克斯、尤利安努斯、奈哲尔、阿尔拜努斯和塞普蒂米乌斯·塞维鲁,事件最後由塞普蒂米乌斯·塞维鲁取得勝利。公元235年皇帝亚历山大·塞维鲁被刺殺身亡,導致三世纪危机,這段時期短短50年之內有26人被元老院封爲皇帝。直至戴克里先在位時創立四帝共治,帝國才全面恢复穩定,這段時期一共有四位皇帝共同統治羅馬帝国。這種制度並不能維持下去,很快便招致內戰。內戰最終由君士坦丁一世勝出,成爲帝国的唯一統治者。後來君士坦丁一世遷都至拜占庭,並命名為新羅馬,但史家更喜歡以其名字―君士坦丁稱之爲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堡自此之後一直是帝國的首都,一直到其終結。君士坦丁一世亦于313年將基督教(后成為天主教会)合法化,並由狄奧西亞一世將基督教定為國教,基督教從而成爲西方世界的主要宗教。 這時的羅馬帝國仍然是世界上的強權,並與其東面安息帝国的繼承者波斯帝國互相抗衡,持續着一個世紀的紛爭。狄奥多西一世是最後一位統治一個完整的羅馬帝國的皇帝,隨後帝國的領土因濫權、內戰、野蛮人入侵、軍事改革和經濟衰退等負面因素被日益蚕食,這時的羅馬帝國實際上已完全分裂成東西兩部份,自此之後再没有被統一過。公元410年及公元455年,西面的羅馬城相繼被西哥德人和汪達爾人等日爾曼部族入侵,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皇帝罗慕路斯·奥古斯都路斯被奥多亚塞废黜,這象征着西罗马帝国的終結。但是,由於罗慕路斯·奥古斯都路斯從未被東罗马帝国所承认,所以嚴格上來説,只有在西罗马帝国上一位皇帝尼波斯在公元480年去世後,才可以正式爲罗马帝国在西歐的統治劃上句號。而東罗马帝国則一直存在至1453年,君士坦丁堡被土耳其人攻陷、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戰死爲止。史学家會称东罗马帝国爲拜占庭帝国。 羅馬帝國是世界歷史上其中一個最偉大的帝國,無論經濟、文化、政治和軍事上的成就都達到很高的水平。羅馬帝國存在將近一千五百年,帝国的疆域在图拉真在位末年(117年)達到全盛,控制着大约五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統治着七千萬的人口,這相當於當時世界總人口的百分之二十一。羅馬帝國幅原遼闊,而且國祚長久,使拉丁希腊的语言、文化、宗教、發明、建築、哲學、法律及政府模式對後世的影響相當深遠。歐洲在整個中世纪時期,有數次對羅馬帝國的復辟,這包括拉丁帝國,以及神聖羅馬帝國。文艺复兴而後的歐洲帝國主義的興起,更使希腊、羅馬、猶太和基督教的文化向全世界傳播開去,對現代社會文明的發展有着重要影响。.

新!!: 歌羅西書和羅馬帝國 · 查看更多 »

異端

端,指不屬於主流思想的思維派別,通常具有負面含意,意稱指著正宗以外的旁門左道,而非正當的當下之普及、普遍,不被大眾所認同的「異類」。但也可能指說不重要的流派,不該被需要的,不被需要的,不應該存在世上的思想或事物,稱之為異端。 異端一詞常被用在於宗教中使用,指非正統信仰之間,稱呼外來的宗教為「異教」,而那些異類教徒大多泛指多為不同信仰的非主流人士,極為少數人一派。異端常常被主流人士排擠,他們大多是被主流教者為了保存宗教主旨的教義純潔性,與正當性,優越且完整性,正統的繼承者,而往往推向谷底深淵,不信教者,不同教者是往往是被排他主義者拿來做攻擊、揶揄、投射、等肅清抹滅的對象。.

新!!: 歌羅西書和異端 · 查看更多 »

監獄

監獄,中國歷史古代稱囹圄,是拘禁囚犯的場所。 在美国,有部分监狱是私营的。如美国感化公司。.

新!!: 歌羅西書和監獄 · 查看更多 »

聖經現代中文譯本

代中文譯本(Today's Chinese Version,縮寫为TCV),是聯合聖經公會於1979年出版的《聖經》汉语译本,又於1997年又參考教牧之意見,出版《現代中文譯本修訂版》。它主要對象是剛接觸《聖經》的讀者。此譯本的翻譯工作開始於1971年,由許牧世教授、駱維仁博士、周聯華博士、王成章博士和焦明女士等人所翻譯。 聯合聖經公會鑑於華人最常用的《聖經和合本》的一些字句,對於某些讀者(尤其是初信或教外的)而言暗晦難明、生硬拗口,甚至容易造成誤解;這是由於《和合本》的語言屬於白話文運動的早期,許多語詞用法已與現代汉语白話文的使用習慣有不少差距。此外,《和合本》是以1885年出版的《英國修訂本》(English Revised Version) 為翻譯藍本, 並參考《詹姆士王欽定本》(King James Version),而不是直接從希伯來文或希臘文的原文翻譯;如此從英文二次轉譯的過程中,難免出現錯譯或漏譯的情形。再者,當時《和合本》根據的原文抄本,無論從數量或素質而言都不能與現存的抄本與考古資料相比。因應不少教內有識人士呼籲重譯聖經的聲音,聯合聖經公會遂決定推出符合現代白話文,通順易懂、又具時代特色的新版《聖經》。.

新!!: 歌羅西書和聖經現代中文譯本 · 查看更多 »

草原

草原,是以草本植物為主,可為家畜、野生動物提供生存場所的地區。 天山草原, 是屬於草原地帶。 這個草原的地勢平坦空曠,氣候較乾燥,雨量較少。.

新!!: 歌羅西書和草原 · 查看更多 »

自由人

自由人可以指:.

新!!: 歌羅西書和自由人 · 查看更多 »

老底嘉

老底嘉(希腊语:; Laodicea ad Lycum)是弗里吉亚的古代都市(也归属于卡里亚和吕底亚),兴建於安纳托利亚的呂卡士河(Lycus)河畔,靠近现代土耳其代尼兹利省的村庄Eskihisar。.

新!!: 歌羅西書和老底嘉 · 查看更多 »

提摩太

提摩太 是圣经使徒行傳中记载的一位1世纪使徒。希腊语名字的意思是敬畏或荣耀上帝的人。圣经中记载他长期和使徒保罗在希腊和小亚细亚从事传道活动,后来负责以弗所会众的事务。.

新!!: 歌羅西書和提摩太 · 查看更多 »

溫泉

溫泉(hot spring)是一種由地下自然湧出的泉水,其水溫較環境年平均溫高攝氏5度,或華氏10度以上。在學術上,湧出地表的泉水溫度高於當地的地下水溫者,即可稱為溫泉。溫泉的形成是泉水從地殼升上來的地下水經由地熱加熱而產生。地殼上有很多地方偏佈地熱溫泉。某些溫泉的水溫是適合人們泡澡,如果太熱的溫泉若浸泡可能會造成燙傷或死亡。.

新!!: 歌羅西書和溫泉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哥羅森書致科羅西人書适羅斯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