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高雄市文化中心

指数 高雄市文化中心

市文化中心(舊名高雄市立中正文化中心)位於高雄市苓雅區五福一路,佔地約十三甲餘(13公頃)。正門對面為高雄市立五福國民中學;高雄師範大學和平校區則位在其東面。此文化中心同時也是高雄市政府文化局的辦公地點。.

30 关系: 去蔣化十二項建設五福路 (高雄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和平路 (高雄市)公顷甲 (單位)違建街头艺人高雄市高雄市公共腳踏車租賃系統高雄市公車高雄市立五福國民中學高雄市議員列表高雄市苓雅區四維國民小學高雄市文化資產列表高雄市政府高雄市政府文化局高雄燈會藝術節高雄捷運高雄捷運橘線跨年日蔣中正苓雅區林德官桃園市文化中心站 (高雄市)愛河慈湖 (桃園)

去蔣化

去蔣化,为一系列改變或移除昔日蔣中正或蔣經國執政時期的痕跡,尤其是針對蔣中正的紀念痕跡,主要由民主進步黨推動。2007年起,執政黨民主進步黨展開一連串舉動,認為蔣要為二二八事件及其後屠殺台灣人(指該事件後期的清鄉行動)和後期白色恐怖負責,認為應該去蔣化,進而要求中華民國國軍移除營區蔣氏銅像,以及進一步拆除臺北市中正紀念堂圍牆,「去蔣化」的另一層理由是否定獨裁及威權的執政正當性,等同轉型正義的一環。由於民進黨在執政後期才大力進行去蔣化,被中國國民黨批評是政治清算,記錄抹煞國民黨在台灣的歷史和貢獻。 大规模的去蔣化運動發生在臺灣2000年民主進步黨首次贏得中央政府的執政權之後。此運動主要針對的是蔣中正,其原因在於蔣中正及主政時期的中華民國政府,對人權压制的情況较苛刻;雖然蔣經國的影響痕跡也在改變之列,但是由於蔣經國的評價較其父好,再加上蔣經國去世後,政府幾乎沒有在公共場合建立關於蔣經國的象徵物,因此去蔣化主要是針對蔣中正進行。 中國大陸於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共也藉「以蔣中正為首的國民黨政府曾經迫害人民」之理由實施過類似的行動。措施包括将中正路全部更名,借以废除对蒋中正的个人崇拜。.

新!!: 高雄市文化中心和去蔣化 · 查看更多 »

十二項建設

十二項建設指的是台灣在第七期經建計畫期間除十大建設外展開的12項重大建設,建設期間涵蓋1980年至1985年。十大建設與十二項建設都是以基本建設為主,但十大建設較重視重工業的發展,十二項建設則加入農業、文化、區域發展等方面的計畫。 十二大建設內容共有:.

新!!: 高雄市文化中心和十二項建設 · 查看更多 »

坪(píng、坪/tsubo、평/pyeong),源于日本传统计量系统尺貫法的面積單位,主要用於計算房屋、建築用地之面積,主要应用于日本、臺灣和朝鮮半島。在明治时期的中,1坪被定义为400/121平方米。1坪为边长为6日尺(1)的正方形的面积,约为3.305 785 124平方米。.

新!!: 高雄市文化中心和坪 · 查看更多 »

五福路 (高雄市)

五福路(Wufu Rd.)是高雄市區重要的東西向道路,全線共分為四個部份。起端始於中正路與凱旋路口,末端抵鼓山一路,其中,中山路口至中華圓環屬台17線。由於五福路是往來高雄市區和鹽埕區、壽山及哈瑪星的必經道路,再加上其開發歷史十分早(始開發於1895年),因此很早就成為了高雄市著名的商業街道。最近五福路更由於位於其上的諸多景點(如中央公園、新堀江商圈、城市光廊、高雄市文化中心等)而成為高雄市重要的觀光道路。.

新!!: 高雄市文化中心和五福路 (高雄市) · 查看更多 »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簡稱高師大或高雄師大,共擁有和平校區和燕巢校區兩個校區,前身為1967年創立的臺灣省立高雄師範學院,臺灣三所師範大學之一,以培育中等學校師資為首要辦學目標,南部的中學教師甄試,亦長期委由高師大命題。.

新!!: 高雄市文化中心和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 查看更多 »

和平路 (高雄市)

和平路(Heping Rd.)為高雄市連結三民區、新興區、苓雅區及前鎮區的南北向重要道路,本道路共分成兩個部分,沿途經過高雄市文化中心、高雄師範大學。北起建國一路口,南至一心一路口,續行籬仔內路往東可接班超路至鳳山區五甲。.

新!!: 高雄市文化中心和和平路 (高雄市) · 查看更多 »

公顷

公顷(hectare)为面积的公制单位(国际单位),為國際單位制並用單位之一。國際上,縮寫為ha;在中国大陆的法定缩写为h㎡。一塊面積一公頃的土地,大約與標準足球場近似,此外,公頃也稱為(HA)。.

新!!: 高雄市文化中心和公顷 · 查看更多 »

甲 (單位)

(源自akker的發音)是臺灣農民計算田地面積之單位,換算成公制1甲為0.9699公頃,合2933.99904坪。 甲這個單位,源於荷蘭東印度公司統治臺灣時期。臺灣省文獻委員會出版《臺灣省通志稿 卷三》,引用《赤崁樓筆談》:自紅夷至台,十飲之地,名為一甲。 根據張光裕編《臺語音外來語辭典》,甲應源於「阿甲」,荷蘭語「akker(田園之意)」,臺灣閩南人以臺灣話取其尾音。1甲为625平方戈(即边长25戈的正方形面积),1戈約为2.5弓,1弓为5营造尺(1营造尺约合32公分)。 在臺灣荷西殖民時期,甲就是土地的面积单位。 鄭氏王朝和清治时期也沿用了这一制度,但開墾者多使用犁為單位,一犁約等於五甲。 臺湾日本殖民时期之后,逐渐采用甲和日制单位坪通用。 中華民國政府統治臺灣後,公家文書,如土地所有權狀(地契)等,全面採用公制之度量衡,面积单位改为「平方公尺」和「公顷」。但民間在习惯上,一般都使用「坪」和「甲」来表示面积,其中「坪」多用于城市、房屋面积,「甲」多用于农地和山坡地。.

新!!: 高雄市文化中心和甲 (單位) · 查看更多 »

違建

#重定向 僭建.

新!!: 高雄市文化中心和違建 · 查看更多 »

街头艺人

街头艺人,指在公共场所为公众表演拿手绝活的艺人,包括在街头表演的音乐家、画家、行为艺术家等。街頭藝人的表演形式繁多,例如歌唱、舞蹈、偶戲、口技、默劇、乐器演奏,畫画,杂耍表演、說書等等。 在世界上许多大城市都有街头艺人的表演。 他们的表演又被称为街头艺术或街頭表演。 街頭藝人與傳統藝術表演者有別,後者如電影明星、電視演員、歌星、歌劇家等,會出現於室內場地。 而街頭藝人表演的場地是免費的,未必得到政府認許,經常會被以防礙交通、製造噪音為由予以開罰。.

新!!: 高雄市文化中心和街头艺人 · 查看更多 »

高雄市

市是中華民國的直轄市,臺灣三大都市之一,位於臺灣西南部。其轄域東北至中央山脈及玉山主峰,西南至南海上之南沙太平島、中洲島、東沙群島。順時針方向與臺南市及嘉義縣、南投縣、花蓮縣、臺東縣、屏東縣、澎湖縣(隔海鄰接)等縣市相鄰。面積達2,952平方公里;設籍人口277.4萬人,為臺灣人口排名第三的城市。高雄市自19世紀末開港,舊稱「打狗」,是高雄「たかお」(Takao)的日文發音,來自於竹林的平埔語Takou音譯近似於閩南語的「打狗」,於是漢人便以「打狗」稱之。日治時代發展為重工業林立的港埠城市與軍事要地,素有「港都」之稱,並在20世紀中葉後成為臺灣南部政治和經濟及交通中樞,並於2018年4月28日成為中華民國海洋委員會的所在地,為臺北地區以外第一個設立中央部會的地區。.

新!!: 高雄市文化中心和高雄市 · 查看更多 »

高雄市公共腳踏車租賃系統

市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CityBike),是臺灣高雄市的接駁型公共腳踏車租賃系統,為全臺第一座啟用的都會網絡型公共腳踏車自動化租賃系統,由高雄市政府環境保護局建置及負責,於2009年3月1日正式啟用,採甲地租、乙地還。起初由統立開發得標經營,出租美利達工業為高雄市所專門訂做的腳踏車;2011年轉由高雄捷運公司經營,以「Love & Life傳遞城市新幸福」、「鐵馬環道」作為宣傳標語及標誌;租借方式採用中控臺過卡設計,與臺北、新北、桃園、臺中、彰化YouBike系統所採用的停車柱取車租借方式不同。2013年5月,使用人次累計正式突破200萬人次。2013年12月4日正式以「CityBike」作為對外的服務品牌名稱。2015年10月汰換車輛,優世麥自行車1400輛。目前在高雄市各區提供約3000輛腳踏車、283個租賃站(2017年9月)點供租用。預計2017年底擴充至300站營運。.

新!!: 高雄市文化中心和高雄市公共腳踏車租賃系統 · 查看更多 »

高雄市公車

市市區公車是由高雄市政府交通局作為監理機關的汽車客運服務,於民國103年(2014年)年底,共計有208條公車路線,其中44條是高雄捷運接駁公車路線(紅線34條、橘線10條)。208條公車路線的組成包含了民國99年(2010年)12月25日,高雄縣市合併前即已存在的高雄市市區公車路線和原高雄縣市區公車路線,合併後交通部公路總局高雄區監理所依公路法移撥為「高雄市市區公車」路線的原公路客運路線以及高雄縣市合併後高雄市政府交通局新闢或整併的市區公車路線。 目前高雄市市區公車,由以下7家民營汽車客運業者提供服務:.

新!!: 高雄市文化中心和高雄市公車 · 查看更多 »

高雄市立五福國民中學

市立五福國民中學,簡稱五福國中,是高雄市一所國民中學,創立於1966年3月21日,當時建立了高雄市最後一所初中——高雄市立第十二初級中學,由時任高雄市市長的陳啟川動土奠基,黃孝棪任首任校長。五育(德、智、體、群、美)均衡,為當時高雄「三五七」名校(三民國中、五福國中、七賢國中)之一,隨市中心轉移,「三民」及「七賢」也逐漸沒落,至今只有五福國中留下「名校」的稱號。 近年來,由高雄市政府教育局定為健康促進學校性教育種子學校。同時也是高雄市政府教育局之「高雄市國民教育輔導團自然科研習中心」的所在地。.

新!!: 高雄市文化中心和高雄市立五福國民中學 · 查看更多 »

高雄市議員列表

市議員列表名列現任於高雄市議會的議員,如下:.

新!!: 高雄市文化中心和高雄市議員列表 · 查看更多 »

高雄市苓雅區四維國民小學

市苓雅區四維國民小學(Kaohsiung Municipal Sih-wei Primary School,英語縮寫成SWPS,簡稱四維國小、四維)。.

新!!: 高雄市文化中心和高雄市苓雅區四維國民小學 · 查看更多 »

高雄市文化資產列表

#重定向 高雄市文化資產.

新!!: 高雄市文化中心和高雄市文化資產列表 · 查看更多 »

高雄市政府

市政府是中華民國高雄市的最高行政機關,在中華民國政府架構中屬於直轄市政府位階,由行政院直接監督。.

新!!: 高雄市文化中心和高雄市政府 · 查看更多 »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市政府文化局(Bureau of Cultural Affairs, Kaohsiung City Government),是高雄市政府所屬的一級機關,為高雄市專門負責文化事務的機構,於2003年1月1日成立。2010年12月25日高雄縣市合併,原高雄縣政府文化局與原高雄市政府文化局業務合併成立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新!!: 高雄市文化中心和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 查看更多 »

高雄燈會藝術節

會藝術節(英語:Kaohsiung Lantern Festival)由高雄市政府主辦,於元宵節期間舉行大型燈會活動。2001年臺灣燈會在高雄市愛河舉辦,作為第一次在首都臺北市以外的地方舉辦的地點之後,愛河畔的高雄燈會便成為了傳統。2008年,高雄燈會主場域由愛河延伸至愛灣,高雄燈會海上煙火更成為全世界獨一無二結合「陸、海、空」三種方式欣賞的「4D」煙火秀。高雄燈會並與臺灣燈會、臺北燈節並稱為臺灣三大燈會,活動通常為期半個月,便成為全臺最久的燈會。自縣市合併後,2011年起燈區範圍更延伸至岡山、旗山、佛光山。.

新!!: 高雄市文化中心和高雄燈會藝術節 · 查看更多 »

高雄捷運

都會區大眾捷運系統,簡稱高雄捷運、高捷,為中華民國第二座投入營運的-zh-hant:大眾捷運系統;zh-hans:城市轨道交通系统;zh-tw:大眾捷運系統;zh-hk:城市軌道交通系統;zh-sg:城市轨道交通系统;zh-mo:城市軌道交通系統;-、首座機場聯絡軌道系統,以高雄市區為中心,並向高雄市的郊區提供服務,同時也是高雄國際機場的機場聯絡軌道系統,而計畫中的延伸路線亦涵蓋台南市、屏東縣部分地區。本系統於1980年代開始討論規劃興建,1998年行政院決定以民間興建營運後轉移模式辦理初期路網,1999年經高雄市政府甄選後由高雄捷運公司負責興建捷運紅線、橘線,並於2008年3月9日開始正式通車營運。高雄市政府捷運工程局則只負責路線規劃與興建監督,不負責興建。 高雄捷運初期高運量系統總經費為新台幣1813.79億元,其中政府出資83.19%(計1508.89億元),民間出資16.81%(計304.9億元,其中198億元向銀行團聯貸取得)。政府出資部分中央政府補助約1191億元,高雄市政府(縣市改制前)負擔約286億元,而高雄縣政府(縣市改制前)負擔約32億元。與臺北捷運營運模式不同之處在於,路線的興建與通車後的營運,皆由以民間興建營運後轉移模式(BOT)組成的「高雄捷運股份有限公司」負責,其興建、營運特許期限共36年(由簽約起算而非營運起算),高捷公司需負擔鉅額的折舊攤提及利息費用,營運5年以來,虧損嚴重,瀕臨破產邊緣,以致須於2012年9月函請高雄市政府修改BOT合約,並在各車站爭取額外收入和實施削減成本的措施。此外興建捷運當時政府亦提供三大土地開發案,來作為交換條件,以增加民間參與誘因。 修約後,高雄捷運財務漸有改善,於2017年1月,宣布2016年盈餘7400萬元,為首度盈餘,除了運量增加,平均每日達17.2萬人次外,多角化經營也是原因,將南機廠租給大魯閣草衙道,大寮主機廠部份土地作為享溫馨囍宴會館及舊振南觀光工廠,並成功打造動漫角色-高捷少女,甚至跨足4G通訊電纜租賃,皆有助於營收。 高捷初期以地下路線為主,紅線的橋頭火車站到世運站間則是為高架段;至於紅線的南岡山站、橘線的大寮站則為平面路線,和新建的環狀輕軌相似。未來高捷擴充現階段已整併其中三條輕軌路線成為黃線並送審中。目前共有三條路線營運中,分別是紅線、橘線和環狀輕軌,其規劃為高運量系統、輕軌運輸系統,累積運量已於2016年12月底突破4億7000萬人次。.

新!!: 高雄市文化中心和高雄捷運 · 查看更多 »

高雄捷運橘線

捷運橘線 (簡稱橘線) 是高雄市高雄捷運首期兩條路線中的東西向路線,另一條是南北向的高雄捷運紅線,兩線於市中心中山、中正路交叉處地下的美麗島站交會,乘客可在此於兩線間轉乘。 橘線西起中山大學附近的西子灣站,沿途經哈瑪星、愛河、中正路、大港埔圓環(美麗島站)、文化中心、高雄交流道、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鳳山市區、大東文化藝術中心及鳳山國中至終點大寮站,全線除大寮站為地面車站外其餘皆為地下車站。 橘線原規劃設置愛河站(O3),但因高雄市政府遷至的苓雅區(今四維行政中心),及高雄地下街因火警而關閉,加上西子灣站 (O1) 及 鹽埕埔 (O2) 因土質原因東移設站地點,與愛河站過近,故取消設站。最初的橘線西端曾考慮在中山大學內設站,後因地質問題以及中山大學不同意下而縮短至哈瑪星,但站名仍使用原本的西子灣而沒改成哈瑪星;東端原只到鳳山國中站與大東站之間的黃埔公園,而機廠設於今之衛武營都會公園,但後考量到機廠設於市區過於浪費,而將路線東延至大寮,並將機廠改至現址。 橘線全線皆是以高運量建設,但考慮營運初期運量不高,目前暫時以中運量1組3節營運,待紅橘線日運量達45萬人次之標準,才會提升至高運量2組6節的模式營運。.

新!!: 高雄市文化中心和高雄捷運橘線 · 查看更多 »

跨年日

元旦前夕是元旦前一天的夜晚,不少國家均有於跨年日舉行迎接新年的活動,而由跨年日橫跨至元旦的慶祝活動稱為--或--。元旦前夕是在陽曆或新曆的12月31日,農曆除夕則在農曆十二月二十九或三十。近年來流行於元旦前夕進行跨年節日倒數,以慶祝新的一年的來臨。很多西方國家也稱元旦前一天為聖西爾維斯特日。 元旦前夕活動在很多國家會被視為與元旦不同的節慶。於21世紀的西方文化,最流行的慶祝活動是橫跨午夜的派對,多數亦會開香檳作為慶祝。 此外,很多大城市於元旦前夕的午夜設有大型煙花匯演作為慶祝。元旦前夕在澳大利亚、阿根廷、巴西、墨西哥、希臘、新西蘭、菲律賓及委內瑞拉被列為公眾假期。.

新!!: 高雄市文化中心和跨年日 · 查看更多 »

蔣中正

蔣中正,原名瑞元,譜名周泰,學名志清,後改名中正,字介石,浙江奉化人。中国大陆多称其字介石。中國政治人物,军事家。蔣任中華民國自行憲起的第一至第五任總統,並連續當選中國國民黨總裁。此外歷任黃埔軍校校長、國民革命軍總司令、國民政府主席、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行政院院長、中華民國特級上將,及二次大戰時期盟軍中國戰區最高統帥等職。蔣中正是繼孫中山後,中華民國及中國國民黨歷史上的重要領導者之一。 蔣早年于保定全國陸軍速成學堂第一期肄業,考送日本振武學校,高田野炮兵第十三團士官候補生;1907年加入中國同盟會,1930年10月受基督新教洗禮。他参加孙中山中华革命党,参与創建黄埔军校,逐步成为中国国民党核心人物。1926年7月國民革命軍誓師北伐,蔣任總司令,推翻北洋政府,名义上统一全中国,建設黃金十年。蔣統率军民抗击日本軍國主義,最终中国抗日战争胜利,中華民国成为五大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之一;战后主持制定中华民国宪法,实行宪政,成立國民大會并当选为第一任行憲後中華民國总统。在第二次国共内战中,中共解放军佔領中国大陆,蔣和中华民国政府軍民撤退至台澎金馬。在台期间,蔣實施台灣省戒嚴令,继续连任总统並实行中國國民黨一黨執政,且一直主张反攻大陆、反共复国,直至1975年去世。 蔣是20世紀重要的世界領袖,他統領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中國戰場以及冷戰中的兩岸國共對抗,影響中國近代史和東亞史發展。.

新!!: 高雄市文化中心和蔣中正 · 查看更多 »

苓雅區

苓雅區為臺灣高雄市一市轄區,位於市內西南部,市中心中部,北臨三民區,西北連新興區、前金區,西隔愛河與鹽埕區、鼓山區為界,南接前鎮區,東鄰鳳山區,是高雄市政府四維行政中心的所在地。 本區地勢平坦,氣候屬熱帶季風氣候,產業以工商業為主,高雄地標高雄85大樓亦位於本區。.

新!!: 高雄市文化中心和苓雅區 · 查看更多 »

林德官

林德官是台灣高雄市苓雅區的一個地區;在地政上為地籍區劃,稱林德官段。.

新!!: 高雄市文化中心和林德官 · 查看更多 »

桃園市

桃園市是臺灣的直轄市,位於臺灣本島西北部的都市,屬於「首都生活圈」、「桃竹苗生活圈」的一員,在部分商業投資中,也被認為是大台北地區的組成之一。桃園市全市面積1,220平方公里,設籍人口220.2萬人,其西面臺灣海峽、東臨臺灣省宜蘭縣、北接新北市、南與臺灣省新竹縣為界。活動人口約250萬人、外籍居民約12萬人,是中華民國設籍人口第五多的直轄市。 桃園市的核心區為桃園區與中壢區,並依族群分布及生活圈分為北桃園和南桃園。北桃園屬於首都生活圈,南桃園則是屬於桃竹苗生活圈 。由於毗鄰臺北都會區及多項重大公共建設、投資皆位於桃園,再加上擁有臺灣規模最大的國際機場,使得桃園市近年來發展迅速,吸引大量外縣市人口移入、形成桃園中壢都會區。桃園呈現為閩、客、原住民族等多族群融合之貌,也因為工業發達,同時也是臺灣引入來自東南亞外籍勞工人數最多的直轄市,同時也是越南裔新住民最多的城市。.

新!!: 高雄市文化中心和桃園市 · 查看更多 »

文化中心站 (高雄市)

#重定向 文化中心站 (臺灣).

新!!: 高雄市文化中心和文化中心站 (高雄市) · 查看更多 »

愛河

愛河,古名打狗川、高雄川、一號運河,是一條位在臺灣高雄市境內的運河和小型河川,也是臺灣少數以「河」為名的河川,源於高雄市仁武區八卦寮,流經高雄市中心後於高雄港出海。經長期改造後,現已成為高雄市重要旅遊景點,尤其是河畔的夜景。曾在2001年和2002年兩次作為臺灣燈會主場地;也是之後高雄燈會藝術節的舉辦地點。除了固定的節慶,河畔也有常態性的街頭表演和舞台表演。.

新!!: 高雄市文化中心和愛河 · 查看更多 »

慈湖 (桃園)

慈湖位於臺灣桃園市大溪區,因狀如牛角形,原名牛角湳埤,又名新埤,早期是三層台地地區的重要水源。慈湖發源於白石山上的小溪澗,溪水先導入位於慈湖上游狹長的後慈湖,再溢流經過一條名為「龍過脈」的彎曲田壟流入慈湖。蔣中正早年到大溪、復興渡假,見此地之湖光山色彷彿故鄉奉化縣溪口鎮之景色,蔣中正為追思其母王太夫人,故將此地改名為慈湖。.

新!!: 高雄市文化中心和慈湖 (桃園)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至德堂至善廳高雄中正文化中心高雄市立中正文化中心高雄市立文化中心高雄至德堂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