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罗伯特议事规则

指数 罗伯特议事规则

《罗伯特议事规则》(Robert's Rules of Order,RONR)是一本由美國將領亨利·馬丁·羅伯特於1876年出版的手冊,蒐集並改編美國國會的議事程序,使之普及於美國民間組織,也是目前美國最廣為使用的。《羅伯特議事規則》歷經百年修改,最新版本(第11版)於2011年發行,由丹尼爾·希柏德(Daniel E. Seabold)、薩謬爾·葛柏(Shmuel Gerber)等議事學者參與修訂。 《罗伯特议事规则》本质上属于对社团和会议进行有效率的民主化运营的操作手册,可以为制度设计提供一套编码,可以为不同群体间交换意见、达成和谐提供约定俗成的语法。.

6 关系: 主席亨利·馬丁·羅伯特美国众议院美国国会議事程序民權初步

主席

主席(Chairperson/President)一般指一個機構或委員會內的領袖,根據機構的類型有多種不同稱謂,如會長、議長、委員長、理事長等,副職一般稱「副主席」。公司的負責人(董事長)又可以稱「董事會主席」。有些國家的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或政黨領袖也會稱為主席。.

新!!: 罗伯特议事规则和主席 · 查看更多 »

亨利·馬丁·羅伯特

亨利·馬丁·羅伯特(Henry Martyn Robert,)是一位美國陸軍,曾參與豬戰與南北戰爭,也是《羅伯特議事規則》的作者。他撰寫的《羅伯特議事規則》廣為美國各級組織採用為議事程序,確立美國組織的議事規則。 羅伯特生於美國南卡羅萊納州傑斯帕縣,後舉家搬遷至俄亥俄州,原因是他的牧師父親約瑟夫·湯瑪士·羅伯特(Joseph Thomas Robert)堅決反對奴隸制;約瑟夫·羅伯特後為莫爾豪斯學院校長,至今該校仍有一棟宿舍以他的名字命名。亨利·羅伯特長大後離開俄亥俄州,前往紐約州就讀西點軍校,1875年畢業,之後就成為一位工兵。 豬戰期間,他在將軍指揮下於上修築防禦工事。南北戰爭期間,他被調派進美國陸軍工程兵團,協防華盛頓特區與幾座新英格蘭地區港口。1867年至1871年間,他在擔任陸軍工程師,用兩年時間治理奧勒岡及華盛頓州地區河川,用六年時間擴建格林貝、北威斯康辛及密西根州的港口。其後又參與改建歐斯維格、費城、長島海灣的港口,與坎伯蘭河及田納西河上的水閘與水壩。1897年至1901年間調往西南指揮部,開始研究如河濬深密西西比河上的。 1897年至1901年間,羅伯特出任工程師委員會(Board of Engineers)主席,該委員會曾在後參與修建加爾維斯敦市的海堤,1901年4月30日升為准將,且被委派為陸軍工程兵團首席工程師。羅伯特在1901年5月2日退伍。 亨利·羅伯特在1923年5月11日逝世於紐約州霍內爾,其後下葬於阿靈頓國家公墓。 羅伯特最著名的成就是撰寫《議事規則袖珍手冊》(Pocket Manual of Rules of Order for Deliberative Assemblies),簡稱為《羅伯特議事規則》,初版發行於1876年,參考美國眾議院議事程序,整理成民間團體也可用的議事規則。羅伯特撰寫此書的動機來自某次由他擔任主席的教會會議;位於麻塞諸塞州新伯福威廉街149號的第一浸信會教會,當時正因廢奴主義陷入激烈辯論。羅伯特的那場會議失敗了,於是下定決心要學習議事程序。他出版《羅伯特議事規則》時,從未預期這本書會成為日後美國國會、各州議會與其它各種美國組織的議事規範。.

新!!: 罗伯特议事规则和亨利·馬丁·羅伯特 · 查看更多 »

美国众议院

美利堅合眾國眾議院(United States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為美國國會兩院之一,另一院為參議院。美國各州在眾議院中拥有的席位比例以人口為基準,但至少會有一名議員。 院內議員總數經法律明定為435名。眾議員任期兩年,无连任限制。眾議院議長由眾议员选举产生,傳統上為多数党之領導人。然而多數黨領袖另由該多數黨於院內之第二重要議員擔任。據美國總統繼位條例,眾議院議長繼任總統之順序仅次於兼任参议院议长的副总统,為政壇上第三重要的領袖人物。 兩院制國會的起源是因為建國者希望擁有一個貼近且跟隨民意公論的“人民議院”,代表各州政府、以制衡不太受大众情绪干扰的參議院。憲法規定法案須經兩院批准方能通過。 眾議院一般被認為較參議院更具黨派色彩。憲法制定者中有很多人企圖讓參議院(1914年前是由州議會選舉)成為眾議院(公民直選)的制衡機構。於是“建議與同意”權(如批准條約的權力)授權僅由參議院單獨行使。眾議院也有其獨有的權力:倡議歲入法案之權、彈劾政府官員、以及在選舉人團僵持不下時選舉總統。然而,所有這些權力都可由參議院制衡(counter-check)。參議院一般較眾議院及眾議員更具威望。參議員任期較長、人數較少、且(多數情況下)較眾議員代表更多的選民。 眾議院會議廳位於首都華盛頓特區的國會山莊南翼。參議院在同一建築物的北翼開會。.

新!!: 罗伯特议事规则和美国众议院 · 查看更多 »

美国国会

美国国会(United States Congress)是《美国宪法》规定的立法机構,位於國會大廈。根据《美国宪法》,美国是一个三权分立的国家,其中立法权力归国会;行政权力归美国总统;司法权力归美国联邦法院。国会由經直接選舉產生的參議院议员與眾議院议员组成,每个议员代表其选区内的选民,但是作为一个整体,国会议员代表整个国家的选民,通过立法来规范政府與人民的行为。.

新!!: 罗伯特议事规则和美国国会 · 查看更多 »

議事程序

議事程序(parliamentary procedure),又稱議事法、會議規範等,是在民主、平等、自由、法治精神下,為幫助合議性團體與會者以有效率的方法做出決策,而設定的基本會議規則。研究議事程序的學問,稱為「議事學」;研究議事程序,並編寫為規範的書籍,稱為。現代議事程序的基本內涵,是成員發言權利自由平等、主席(議長)公正中立、服從多數且尊重少數的原則上;以此精神,建立公認的議事程序,幫助團體有效率地做出決策。 從各國國會、地方議會、行政部門會議、國際會議(例如聯合國大會),到一般民間團體、組織、公司的會議,都自有一套帶有地方特色或組織屬性的議事程序;但其程序規則來源,大致上有七種:憲法規定、法律規定、議定規則、司法判例、議事學著作、會議規範、習慣與慣例。其中,民間組織、團體及公司通常採用後三者,即使用已編定之會議規則,或奉行該組織既有的會議習慣;而政府單位及立法機構,則大多有法律或行政命令規範如何議事。 帶有民主主義、自由主義和法治精神的議事程序,最初始於英國國會,而後普及全球。現代英國國會建立前,雖有古希臘的雅典民主、羅馬共和國的人民大會,或各種基於皇權或王權統治需要而召開的國政會議,例如古中國的朝議;但其內涵皆與現代民主、自由、平等、法治精神相去甚遠。1801年,美國第三任總統湯瑪斯·傑佛遜任美國參議院院長時,參考英美兩國議事慣例,撰寫《》,首開成文議事規範濫觴,受歷屆美國國會用為程序;75年後,1876年,美國陸軍准將亨利·馬丁·羅伯特整理編寫美國眾議院議事規則與慣例,出版《羅伯特議事規則》,提供民間團體使用,成為通行現代議事程序的國家、地區中,最廣為使用的民間議事規範。.

新!!: 罗伯特议事规则和議事程序 · 查看更多 »

民權初步

《民權初步》,是孫中山《建國方略》三書之一,合訂成一冊列為「社會建設」。.

新!!: 罗伯特议事规则和民權初步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羅伯特議事規則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