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3 关系: 博士,希伯来大学,康奈尔大学,以色列奖,以色列科學與人文學院,介观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熱電效應,特拉维夫,魏茨曼研究所,臺拉維夫大學,欧洲文理学院,沃爾夫物理學獎。
- 以色列物理学家
- 以色列科学与人文科学院院士
- 以色列科學家小作品
- 物理學家小作品
- 猶太物理學家
- 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校友
- 魏茨曼科學研究學院教師
博士
博士是教育機構授予的最高一級學位。如某科系哲學博士、理學博士、文學博士、教育博士、工商管理博士、管理博士。日常生活中博士學位會與姓氏相結合而被稱為某博士。而博士英文同醫生一樣是Doctor。基本上博士論文必須包含該領域創新又有深度的內容,並通過同行學者審查方能取得博士學位。 然而,醫學博士及法律博士雖稱作「博士」,這不是一般所指的學術型「博士學位」,然而在美國與PhD博士學位具備同等地位(部分國家則視為類碩士學位)。 中国古代的“博士”指专门精通某一门学问或传授经学的官名(例如漢武帝時的五经博士)。 後來衍生為對特定的某一種專門職業精通的人,比如“茶博士”、“酒博士”等,類似近代對於服務業跟製造業師傅的稱呼。.
查看 约瑟夫·阿马里和博士
希伯来大学
#重定向 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
康奈尔大学
康乃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 )是一所位于美国纽约州伊萨卡的私立研究型大学,另有两所分校位于纽约市和卡塔尔教育城,是著名的常春藤盟校成员。 康奈尔大学由埃兹拉·康奈尔和安德鲁·迪克森·怀特于1865年所建立,為八个常春藤盟校中唯一一所在美国独立战争后创办的。康奈尔大学男女同校,不分信仰和种族皆可入學。自学校成立伊始,其创始人就期待将康大辦成一所全科型的新式大学,教授内容从文学名著至自然科学,自理论研究擴及实际应用,无所不包。此一理念最终成为康奈尔的校训:「我將创办一所任何人在此都能获得所有学科教育的学府」。 康奈尔大学有七个本科生学院和七个研究生学院,每个学院都自主--订学术计划。2001年,康奈尔在卡塔尔建立了一所新的医学院,并宣示:「藉由教育明日的領導者與拓展知識的新領域來服務社會」。 目前康奈尔的校友逾24萬名,先后有超過40位师生获頒诺贝尔奖。科學研究是康奈尔的興學方針,在2004年7月至2005年6月之间的财政年度中,共有5.613亿美元被应用於各項领域的研究。.
以色列奖
以色列奖是以色列的一个奖项,奖励多种领域的贡献。颁奖每年举办一次,典礼于以色列独立日在耶路撒冷举行,以色列国家元首亲自参加。获奖者名单于颁奖日几个月前公布。首届以色列奖于1953年在教育部长Ben-Zion Dinur的建议下颁发,他自己于1958年和1973年获得此奖。以色列奖颁发对象是以色列公民,需在获奖前定居以色列三年以上,但特殊情况下亦可颁给居住在以色列的外国公民。以色列的每个居民可推荐另一位候选人参选。获奖者是由委员会选出的。2008年奖金为75000新谢克尔。.
查看 约瑟夫·阿马里和以色列奖
以色列科學與人文學院
以色列科學與人文學院(Israel Academy of Sciences and Humanities; האקדמיה הלאומית הישראלית למדעים; أكاديمية إسرائيل للعلوم والإنسانيات)位於耶路撒冷。.
介观物理学
介观物理学是物理学中一个新的分支学科。“介观(mesoscopic)”这个词汇,由Van Kampen于1981年所创,指的是介乎于微观和宏观之间的尺度。介观物理学所研究的物质尺度和纳米科技的研究尺度有很大重合,所以这一领域的研究常被称为“介观物理和纳米科技”。介观的特征尺度为:10-9~10-7m。.
凝聚态物理学
凝聚态物理学專門研究物质凝聚相的物理性质。该领域的研究者力图通过物理学定律来解释凝聚相物质的行为。其中,量子力学、电磁学以及统计力学的相关定律对于该领域尤为重要。 固相以及液相是人们最为熟悉的凝聚相。除了这两种相之外,凝聚相还包括一些特定的物质在低温条件下的超导相、自旋有关的铁磁相及反铁磁相、超低温原子系统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相等等。对于凝聚态的研究包括通过实验手段测定物质的各种性质,以及利用理论方法发展数学模型以深入理解这些物质的物理行为。 由于尚有大量的系统及现象亟待研究,凝聚态物理学成为了目前物理学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仅在美国,该领域的研究者就占到该国物理学者整体的近三分之一,凝聚态物理学部也是美国物理学会最大的部门。此外,该领域还与化学,材料科学以及纳米技术等学科领域交叉,并与原子物理学以及生物物理学等物理学分支紧密相关。该领域研究者在理论研究中所采用的一些概念与方法也适用于粒子物理学及核物理学等领域。 晶体学、冶金学、弹性力学以及磁学等等起初是各自独立的学科领域。这些学科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被物理学家统合为固体物理学。时间进入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有关液体物理性质的研究也被纳入其中,形成凝聚态物理学这一新学科。据物理学家菲利普·安德森所述,术语“凝聚态物理学”是他和首创。1967年,他们把位于卡文迪许实验室的研究组名称由“固体理论”改为“凝聚态理论”。二人觉得原来的名称并没有涵盖液体及等方面研究。但是,“凝聚态”这一术语此前已在欧洲学界出现,只是由他们普及而已。较为著名的例子是施普林格公司于1963年创建的期刊《凝聚态物理学》(Physics of Condensed Matter)。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资金环境以及各国政府采取的冷战政策促使相关领域物理学家接纳了“凝聚态物理学”这一术语。他们认为这一术语相对于“固体物理学”而言更为突出了固体、液体、等离子体以及其他复杂物质研究之间的共通性。这些研究与金属和半导体在工业上的应用息息相关。贝尔实验室是最早开展凝聚态物理学研究项目的研究机构之一。 “凝聚态”这一术语在更早的文献中即已出现。例如,在1947年出版的由雅科夫·弗伦克尔撰写的专著《液体动力学理论》(Kinetic theory of liquids)的绪论中,他提出:“液体动力学理论日后也将发展为固体动力学理论的推广与延伸。实际上,更为正确的做法或许是将液体与固体统归为‘--’。”.
熱電效應
热电效应(Thermoelectric effect)是一個由温差产生电压的直接转换,且反之亦然。简单的放置一个热电装置,当他们的两端有温差时会产生一个电压,而当一个电压施加于其上,他也会产生一个温差。这个效应可以用来产生电能、测量温度,冷却或加热物体。因为这个加热或制冷的方向决定于施加的电压,热电装置让温度控制变得非常容易。 一般来说,热电效应这个术语包含了三个分别经定义过的效应,赛贝克效应(Seebeck effect,由Thomas Johann Seebeck发现 。)、帕尔帖效应(Peltier effect,由Jean-Charles Peltier发现。),与汤姆森效应(Thomson effect,由威廉·汤姆孙发现)。在很多教科书上,热电效应也被称为帕尔帖-塞贝克效应(Peltier–Seebeck effect)。它同时由法国物理学家讓·查爾斯·佩爾蒂(Jean Charles Athanase Peltier)与爱沙尼亚裔德國物理学家 (Thomas Johann Seebeck)分別独立发现。 还有一个术语叫焦耳加热,也就是說當一个电压通过一个阻抗物质上,即會產生熱,它是多少有关系的,尽管它不是一个普通的热电效应术语(由於热电裝置的非理想性,它通常被視為一個產生損耗的機制)。帕尔帖-塞贝克效应与汤姆孙效应是可逆的,但是焦耳加热不可逆。.
查看 约瑟夫·阿马里和熱電效應
特拉维夫
特拉维夫—雅法(תֵּל־אָבִיב-יָפוֹ,拉丁化:Tel Aviv-Yafo,تَلْ أَبِيبْ يَافَا),通常简称为特拉维夫,或譯臺拉維夫,是以色列第二大城市,也是国际社会普遍承认的以色列首都(外交机構驻在特拉维夫,以色列法定和实际首都及政府所在地是耶路撒冷,但仅获美国等少数国家承认)。人口38.25万,主要为犹太人,阿拉伯人則占总人口的4%。 特拉维夫濱臨東地中海,市区面积51.76平方公里;以特拉维夫为中心的但城鎮群有巴特亚姆、霍隆、拉马特甘、佩塔提克瓦、里雄莱锡安、拉马特沙龙、赫兹利亚等城市。2005年統計,有人口304万,是以色列最大的都會区,是该国人口最稠密的地带,也是以色列的经济枢纽。特拉维夫被认为已逐步成为世界级城市,并被列为中东生活费用最昂贵的大城市。 特拉维夫市最初创建于1909年,是由一批犹太移民为逃避邻近古老的港口城市雅法昂贵的房价而兴建,逐渐地,特拉维夫的发展超过了以阿拉伯裔为主的雅法。在以色列建国两年以后的1950年,特拉维夫和雅法两市合并成立特拉维夫-雅法市。今天,特拉维夫被认为是以色列最為國際化的經濟中心,以及所谓“硅溪”(希伯来语:וואדי הסיליקון;英语:Silicon Wadi)地区的心脏。该市具有活跃、摩登、世界主义的特征,被公认是以色列的文化之都。2003年,该市以包豪斯建筑铸成的特拉维夫白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
查看 约瑟夫·阿马里和特拉维夫
魏茨曼研究所
#重定向 魏茨曼科學研究學院.
臺拉維夫大學
特拉維夫大學(אוניברסיטת תל־אביב;Tel Aviv University),簡稱為TAU,是一所以色列國立大學,校址位於以色列第二大城、第一大都會之心-臺拉維夫;至2006年為止,臺拉維夫大學學生總數有29,000名。.
欧洲文理学院
欧洲文理学院(European College of Liberal Arts )是一所位于德国柏林的非盈利高等学院。1999年Stephan Gutzeit以非盈利组织机构的方式创造了欧洲文理学院,Erika Anita Kiss为首位院长。Peter Hajnal与Thomas Norgaard自2003年起接任该校的课程项目。.
沃爾夫物理學獎
沃爾夫物理學獎(Wolf Prize in Physics)是以色列沃爾夫基金會每年一次(雖然有些年度並無獲獎者)授予傑出物理人士的一個獎項,是沃爾夫獎六個獎項之一,自1978年以來開始頒發。沃爾夫物理學獎經常被認為是諾貝爾物理學獎以外,物理學界最重要的獎項之一。許多沃爾夫物理學獎得主也曾經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直到目前為止,吳健雄為唯一一位女性得主,也是唯一一位華裔得主。.
另见
以色列物理学家
以色列科学与人文科学院院士
- 丹·谢赫特曼
- 亚基尔·阿哈罗诺夫
- 以色列科學與人文學院
- 伊加尔·雅丁
- 伊弗雷姆·卡齐尔
- 埃尔赫南·赫尔普曼
- 大衛·卡日丹
- 朱利奥·拉卡
- 納森·羅森
- 约瑟夫·阿马里
- 罗伯特·约翰·奥曼
- 迈克尔·塞拉
- 阿哈龙·拉津
- 阿夫拉姆·赫什科
- 阿米尔·伯努利
- 阿达·约纳特
- 阿迪·萨莫尔
- 阿里埃勒·鲁宾斯坦
- 阿龙·切哈诺沃
- 雅各布·托曼
- 雅各布·貝肯斯坦
- 霍华德·锡达
- 马丁·布伯
以色列科學家小作品
- 约瑟夫·阿马里
- 莫德采·米爾格若姆
物理學家小作品
- 倪維斗 (台灣)
- 卡爾·魏森貝格
- 吴有训
- 周培源
- 威廉·拉里塔
- 拉乌尔·皮克泰
- 朱利斯·外斯
- 李雅達
- 林嚴雄
- 林清凉
- 母国光
- 王鼎盛
- 約瑟夫·科澤尼
- 约瑟夫·阿马里
- 罗曼·贾基夫
- 艾瑞克·波森
- 荒田吉明
- 莫德采·米爾格若姆
- 莱昂·罗森菲尔德
- 菊池正士
- 谢心澄
- 谢绳武
- 顾秉林
- 黄昆
- 龍宛虹
猶太物理學家
- 丹·谢赫特曼
- 乔治·夏帕克
- 亚历山大·阿希耶泽尔
- 亚基尔·阿哈罗诺夫
- 伊利亚·弗兰克
- 伊利亚·普里高津
- 列夫·朗道
- 利奧波德·英費爾德
- 加博尔·德奈什
- 加布里埃尔·李普曼
- 史蒂文·温伯格
- 史蒂芬·沃爾夫勒姆
- 叶夫根尼·利夫希茨
- 图利奥·列维-齐维塔
- 塞尔日·阿罗什
- 塞尔焦·富比尼
- 奥托·弗里施
- 奧斯卡·克萊因
- 尼尔斯·玻尔
- 布赖恩·约瑟夫森
- 布鲁诺·罗西
- 弗朗索瓦·恩格勒
- 朱利奥·拉卡
- 汉斯·贝特
- 沃夫岡·潤德勒
- 海因里希·馬格努斯
- 约瑟夫·罗特布拉特
- 约瑟夫·阿马里
- 罗伯特·奥本海默
- 羅伯特·埃姆登
- 茨维·皮兰
- 莉泽·迈特纳
- 莫德采·米爾格若姆
- 莱昂·罗森菲尔德
- 西摩·本泽
- 费利克斯·布洛赫
- 路易斯·斯洛廷
- 迈克尔·贝里
- 阿纳托尔·亚伯拉罕
- 马克斯·玻恩
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校友
- 丹·帕吉斯
- 丹尼尔·阚
- 亚伯拉罕·B·约书亚
- 亚历山大·派因斯
- 伊加尔·雅丁
- 伊弗雷姆·卡齐尔
- 伊扎克·纳冯
- 埃胡德·奥尔默特
- 埃胡德·巴拉克
- 大卫·格罗斯曼
- 大衛·李維
- 娜塔莉·波特曼
- 摩西·卡察夫
- 约书亚·凯纳兹
- 约瑟夫·阿马里
- 茨维·皮兰
- 莫德采·米爾格若姆
- 裘蒂·馬格內斯
- 诺姆·尼散
- 达利娅·伊奇克
- 迈克尔·塞拉
- 迪娜·杜伯倫
- 阿里埃勒·沙龙
- 魯里埃爾·魯比尼
- 齐夫·埃尔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