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红色中国网

指数 红色中国网

红色中国网是建立于2011年前后的中文左翼网站,2017年后被防火长城屏蔽。.

目录

  1. 8 关系: 中国共产党重庆市委员会乌有之乡张宏良修正主义國家主義防火长城薄熙来民族主義

中国共产党重庆市委员会

中国共产党重庆市委员会(简称中共重庆市委)成立于1949年5月,是中国共产党在重庆市的领导机关,由中国共产党重庆市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并在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执行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指示和中国共产党重庆市代表大会的决议,领导重庆市的工作,定期向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1997年12月,中国共产党重庆市委员会为新的重庆直辖市的最高党政机构。现任市委书记由原贵州省委书记陈敏尔担任。.

查看 红色中国网和中国共产党重庆市委员会

乌有之乡

乌有之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个极左翼的中国民族主义及毛泽东思想政经评论网站。該站于2003年由北京乌有之乡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开设,创办人包括范景刚、韩德强等人。网站在2012年4月12日曾被中国当局關閉,后重新开始运营。网站反对中国在改革开放后采取的新自由主义经济,认为毛泽东思想更适应中国发展。.

查看 红色中国网和乌有之乡

张宏良

张宏良()山东济南人,时事评论家。乌有之乡的主要撰稿人之一,中国进步青年网,2009-06-09.

查看 红色中国网和张宏良

修正主义

修正主义可以指:.

查看 红色中国网和修正主义

國家主義

國家主義()在政治学中是一種提倡政府(或国家)在某种程度上主導及控制经济或/和社会政策的意识形态,可以以很多形式存在。国家主义反对自由主义及國際主义。 由於國家主義意識的凝聚,使國家政府認為其國力凌駕於其他國家之上,並且將主要重心放在宣揚自身文化及追求自身利益,而非其他國家或超國家組織的文化與利益。如果是指一人對國家的熱愛以及為國家利益所付出的奉獻,則稱為「愛國主義」。經濟國家主義则鼓吹國家在經濟運行中佔有主要和指揮地位,其方式包括通過國有企業或其他政府機構直接參與,或通過計畫經濟間接實現。 國家主義的兩個高潮是採行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的法西斯主義、納粹德國的納粹主義和蘇聯為代表的共產主義,但在世界各國均有不同程度的存在。許多欧洲國家採用了混合經濟體制(10-45%的公有制),在新加坡,60%的國內生產總值來自於政府相關企業。在中國大陸,80%的國內生產總值來自於国有企業。.

查看 红色中国网和國家主義

防火长城

防火长城(Great Firewall (of China),常用简称:GFW,中文也称中国国家防火墙,中国大陆民众俗称墙、防火墙、功夫网等等),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其互联网边界审查系统(包括相关行政审查系统)的统称。此系统起步于1998年,其英文名称得自于2002年5月17日Charles R.

查看 红色中国网和防火长城

薄熙来

薄熙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中国共产党前副国级领导人。山西省定襄县人,生于北京市,中共元老薄一波次子。中共第十六、十七届中央委员,第十七届中央政治局委员,2012年9月被开除党籍。 薄熙来历任大连市市长、中共大连市委书记、辽宁省省长,2002年进京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部长。2007年离开北京,担任中共重庆市委书记等职务。但受王立军事件影响,2012年3月15日,薄熙来被解除中共重慶市委書記職務,同年4月10日被停止中共中央委员和政治局委员职务,接受中共中央纪委调查,并于同年9月28日被开除党籍、公职并以其涉嫌犯罪问题及犯罪问题线索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同年10月26日,薄熙来的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职务被重庆市人大常委会罢免。同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决定对薄熙来立案侦查并采取强制措施。 2013年7月25日,济南市人民检察院向山东省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就薄熙来涉嫌受贿、贪污、滥用职权一案提起公诉。2013年8月22日8时30分,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第五法庭公开开庭审理薄熙来受贿、贪污、滥用职权一案,庭审首日,薄熙来对检察院的受贿、贪污指控予以否认 。2013年9月22日,薄熙来被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以受贿罪、贪污罪、滥用职权罪判处无期徒刑。2013年10月8日,中国官方媒体披露薄熙来在上诉期限内不服判决,提出上诉,薄熙来案正式进入二审。2013年10月25日上午,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对薄熙来受贿、贪污、滥用职权案二审公开宣判,裁定驳回上诉,维持一审无期徒刑判决。.

查看 红色中国网和薄熙来

民族主義

民族主義(Nationalism),亦稱國族主義或國民主義,為包含民族、人種與國家三種認同在內的意識形態,民族主義者(Nationalist)主張在(各民族和人种)意識形態相互認同前提条件下以拥有相同国籍的民族共同體為人類群體生活之「基本單位」,以作為形塑特定文化與政治主張之理念基礎。具體的說,其主張為:民族為「國家存續之唯一合法基礎」,以及「各民族有自決建國之權」。過去民族主義大多強調民族共同體,而最近則著重於由國家或政府陳述的文化或政治共同體。 民族主義亦特指民族獨立運動之意識型態,即以民族之名義作出文化與政治主張,如今通常用以敘述英格蘭;民族主義也同時被稱為凝聚民族共同體的學說。民族主義的兩種度量標準(與相異的方法論)為本尼迪克特·安德森之《想像的共同體》(Imagined Communities)以及之《民族主義:現代化五途》(Nationalism: Five Roads to Modernity)。 民族主義者以明確的準則為基礎界定民族,以自其他民族區別,並據以判定「孰為民族之一員」。其準則可包含共同的語言、文化以及價值取向。民族之「認同」與以上兩者以及族群上之「歸屬感」皆有相關。民族主義者視民族性為排他且非自主,也就是不像其他自主性團體般可自由加入。 在十九世紀之前人們有鄉土性、區域性、文化價值或宗教性的效忠,但無現代國家觀念;直到以民族主義的國家概念興起後,徹底改變了現代國家的結構主流。 十九世紀後,因民族國家已成為國家結構的主流,民族主義對世界歷史和地緣政治影響巨大。世界上绝大多數人口都生活在──至少是名義上的──民族國家之中,民族國家之目的在確保民族存續,保持身份認同,並提供民族文化與社會性格可支配的地域。民族國家大多訴諸文化與歷史神話以自證其存續與「合法性」(legitimacy)。 民族主義者認可「非民族國家」的存在,其實,早期的民族主義運動往往是針對帝國,諸如奧匈帝國之類。梵蒂岡是為了天主教会的領導權,而非民族,所存在的主權國家;而伊斯蘭教徒尋求於全球各地所建立的哈里發為另一個非民族國家的例子。 具民族認同,並以民族國家為合法性基礎的任何人皆可稱之為「民族主義者」。依此理念,大多數成年人皆為「消極性的民族主義者」。然而,如今所謂之「民族主義」一詞涉及以政治活動(或涉及軍事)支持民族主義者的主張,其中或包含分離主義、民族統一主義以及軍國主義,在極端的情況下甚至包含「種族清洗」。政治學上(以及媒體)傾向注意這些極端類型的民族主義。.

查看 红色中国网和民族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