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粵劇演出地點列表

指数 粵劇演出地點列表

以下為部份主要粵劇演出地點列表:.

目录

  1. 25 关系: 十八甫太平戲院 (廣州)太平戲院 (香港)广州市利舞臺戲院啟德遊樂場先施皇都戲院粵劇荔園西堤西九大戲棚香港高山劇場高陞戲院葵青劇院长堤永樂戲院油麻地戲院澳門澳門文化中心戲曲中心新加坡新光戲院普慶戲院

十八甫

十八甫位于中国广州市荔湾区西关,是广州一处重要的地名。为明朝发展起来的沿西濠西岸及下西关涌(大观河)两岸18条商业繁盛的街圩,是西关最早的商业区。现时十八甫大部分已成为民居,只有上、下九路和第十甫路仍是广州西侧的中心商业区。舊時洋人稱十八甫街做Howqua Street(浩官街),因為伍浩官乃當時行主,同洋人做生意,而他又住在十八甫。 现存十八甫的街道名称有:十八甫路、十八甫西路、十八甫南路、十八甫北路和十八甫新街。.

查看 粵劇演出地點列表和十八甫

太平戲院 (廣州)

太平戲院,又稱太平大戲院,是曾存在於廣東省廣州市的一間戲院,於1921年間由時廣州商團中人所辦,位置在城西豐寧路西瓜園(今人民中路南方娛樂總會)。其是仿照上海大舞台戲院,設立有活動戲臺,每一幕完後可將戲臺轉動,省卻落幕後佈景之煩。觀眾以此為廣州前所未有而趨之若鶩,戲班亦鍾情於此演出。1925年,馬師曾的大羅天班在這裡演出過《苦鳳鶯憐》、《佳偶兵戎》和《狸貓換太子》等。 太平戲院以演粵劇為主,也上演過話劇。當時為惠福(警察)分局管轄辖,坐位等次六等,日场正午十二时,票价一毫半至一元四毫,夜场下午七时(逢星期六下午八时),二毫至三元。抗戰爆發後,太平戲院上演大型歷史劇《黃花崗》,廣東話劇界的“三大小生”(李門、張村、卓文彬)與“三大名旦”(梁綺、阮琪、鄺清輝)都在戲中擔任要角,演出大獲成功,被全城熱議。 可惜該院地點當時非繁盛之處,又屢遭軍隊借駐,故營業日漸不景。其活動舞臺又因設計不合理致使用不方便,亦於1936年廢棄,徐燕琳 《岭南文史》2010年第1期 。.

查看 粵劇演出地點列表和太平戲院 (廣州)

太平戲院 (香港)

太平戲院是香港19世紀最早的戲院,建於1890年以前,位於石塘咀德輔道西。整間戲院可容納近1000人,分前、中、後座,兩層超等及包廂。東主為源杏翹。位於西環德輔道西402-404號,現址為創業商場。.

查看 粵劇演出地點列表和太平戲院 (香港)

广州市

广州市(Canton,),简称穗或广,别称羊城,为广东省省会。广州于1921年正式设市,開創中國市政建制,現在是副省級市。廣州是国家中心城市、华南地区的经济、文化、科技和教育中心及交通枢纽,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联合作战指挥部所在地。2010年亞洲運動會在廣州舉行。 广州擁有2200年以上歷史,古代广州水网密布,水城历史悠久于威尼斯,河道在清代后由于城建变迁而逐渐泯没。为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中国南方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对外通商口岸,也是全国首批对外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之一,世界著名的港口城市之一。广州港是中国大陆第五大港口,世界第八大港口。由于经济水平发达、发展程度优秀,广州与北京、上海、深圳并称为中国内地四大一线城市。据联合国《2016年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报告》显示,广州人类发展指数蝉联中国大陆35个主要城市第一。 广州地处华南,广东省的东南部,珠江三角洲中北缘,西江、北江、东江三江汇合处,濒临南海,东连东莞市和惠州市博罗、龙门两县,西邻佛山市的三水、南海和顺德三区,北靠清远市的市区和佛冈县及韶关市的新丰县,南接中山市,毗邻香港、澳門特别行政区,地理位置优越,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之一,被称为中国的「南大门」。.

查看 粵劇演出地點列表和广州市

利舞臺戲院

利舞臺原是香港一間著名戲院,位於銅鑼灣波斯富街99號,即波斯富街與霎東街交界,面向禮頓道。主要用作粵劇、歌劇及演唱會等表演,及放映電影等用途,曾經是香港的高尚娛樂表演場地。利舞台在1991年拆卸,重建成利舞臺廣場。.

查看 粵劇演出地點列表和利舞臺戲院

啟德遊樂場

啟德遊樂場(1965年1月31日—1982年4月)是香港一個已拆卸的主題公園,位於九龍新蒲崗彩虹道,於1965年1月31日開幕,至1982年4月正式關閉。.

查看 粵劇演出地點列表和啟德遊樂場

先施

先施(Sincere,)是香港第一間華資百貨公司,1900年1月8日由在澳洲开果栏致富的香山(今广东中山)籍华侨馬應彪創辦,是香港早年規模最大的百貨公司,亦為香港零售業創下多項創舉。先施的名字取自四書《中庸》篇「先施以誠」(原文:“經營之道,必先以誠施於人,而取信於人”)。先施的少東馬文輝是主張脫離英國政府殖民,香港民主運動與香港自治運動和香港獨立運動等活動的重要人物。.

查看 粵劇演出地點列表和先施

皇都戲院

皇都戲院(State Theatre),全名皇都戲院大廈(State Theatre Building),是香港島東區北角英皇道的一座舊單幢式大廈,佔地逾35,000方呎,於1959年落成,基座曾設一家戲院。大廈前身為1952年建成的璇宮戲院。由建築師劉新科及1950年的香港測量師學會主席George.W.

查看 粵劇演出地點列表和皇都戲院

粵劇

粵劇,又稱大戲或者廣東大戲,源自南戲,自明朝嘉靖年間開始在廣東、廣西出現,是糅合唱做唸打、樂師配樂、戲臺服飾、抽象形體等等的表演藝術。粵劇每一個行當都有各自獨特的服飾打扮。粵劇名列於2006年5月20日公布的第一批518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內。2009年9月30日,粵劇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肯定,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粵劇是省港澳地區的艺术瑰宝,隨著華人的移民及其對粵劇的喜愛和傳唱,被傳播到世界各地。.

查看 粵劇演出地點列表和粵劇

荔園

荔園遊樂場(原名荔枝園,簡稱荔園;Lai Chi Kok Amusement Park,現稱Lai Yuen),原址位於荔枝角灣,1949年4月16日開業,曾是香港規模最大型的遊樂場。最初設有三個山泉游泳池,水源經兩重沙漏消毒,並有濱海泳場1961年,邱德根購入荔園,增設「宋城」,該景點入場費為港幣5角,成人、小童同價。1997年3月31日晚上,荔園與「宋城」一併結業。 現址已發展為荔欣苑、華荔邨和盈暉臺,地址為新界下葵涌九華徑。.

查看 粵劇演出地點列表和荔園

西堤

西堤可以指:.

查看 粵劇演出地點列表和西堤

西九大戲棚

西九大戲棚(West Kowloon Bamboo Theatre)是香港西九文化區管理局於西九文化區興建戲曲中心的選址所舉辦的臨時文化節目,也是該管理局舉辦的首個文化節目。2012年年初,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舉辦西九大戲棚時旨在推廣粵劇文化;及後鑑於反應熱烈,於2013年起再每年舉辦,於該年起,除了粵劇表演,戲棚內亦加入現代音樂及中國舞蹈演出,並且增加年宵市集,讓無法購票入場的公眾亦可以參與活動。.

查看 粵劇演出地點列表和西九大戲棚

香港

香港(簡稱港,雅稱香江;Hong Kong,縮寫作 HK、HKG)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特別行政區之一,位於南海北岸、珠江口東側,北接廣東省深圳市,西面與鄰近的澳門特別行政區相距63公里,其餘兩面與南海鄰接。 全境由香港島、九龍和新界組成,其中香港島北為最發達地區;地理環境上則由九龍半島等大陸土地、以及263個島嶼構成「島嶼」以超過500平方米面积為標準,根據地政總署測繪處:,人口約741萬人(2017年底)。 1842年,大清國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永久割讓香港島;後再簽訂《北京條約》和《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分別割讓九龍和租借新界,這些由英國統治的地區構成現今香港的治理範圍。二戰期間,香港曾被日本佔領約三年零八個月。1997年7月1日,香港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國,並成立香港特別行政區,實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僅有國防、外交事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轄。 香港開埠前,未計九龍和新界,香港島已經是一個有數千人口的小島。英國人看中維多利亞港是一個水深港闊、四季不結冰,而且不在地震帶的天然良港。1842年,大清國在鴉片戰爭中戰敗後,分階段割讓和租借香港土地予英國,英國人開始統治及發展香港,使香港從一個荒蕪、地瘠山多且天然資源缺乏的小漁村,逐漸發展成一個轉口港,成為歐洲各國商船向中國進行鴉片及其他商品貿易的樞紐,而且不受清朝末年的亂局影響。同時,孫中山在香港先後成立興中會和同盟會,為後來推翻大清打下基礎。 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攻佔香港,佔領持續三年零八個月。1945年,日本投降,香港重光,英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香港基於殖民地身份和地理環境下,又一次避免受到中國長期戰亂影響;太平天國、軍閥割據、國共內戰、阶级鬥争、大跃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期間,大量中國難民逃港。香港在1970年代经济起飞,逐步發展成亞太地區之國際大都會及國際金融中心,獲譽為亞洲四小龍和紐倫港之一。根據《中英聯合聲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從1997年7月1日起在香港實行「一國兩制」的基本國策,《香港基本法》說明香港不實行社會主義,保持原有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除國防和外交由中國中央政府管理,香港實行高度自治,香港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終審權以及參與國際事務的權利。然而,近年香港人對特區政府及中國政府的信任度每況愈下,其高壓權威亦令「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及「一國兩制」遭到部份人士質疑。 香港是全球具有重要地位、以工商業為主的現代化國際金融、服務業及航運中心,連續24年蟬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並以優良治安、廉潔社會、簡單稅制和健全的普通法制度而聞名於世,香港廉政公署,2016年12月1日,香港政府新聞網,2017年2月16日,因此有「東方之珠」的美譽。「亞洲國際都會」則為官方定位的香港品牌。香港同時為全球其中一個最安全、經濟最發達、生活水平最高、競爭力最高、最適宜居住Gulliver.

查看 粵劇演出地點列表和香港

高山劇場

山劇場是香港的一個劇場,以粵劇表演為主,位於九龍城區老龍坑高山道公園內,地址高山道77號,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 高山劇場於1983年3月落成啟用,原為半露天式劇場,設有3000個座位。因其設計經常受到惡劣天氣及噪音影響,遂於1994年夏季起展開了多項改善工程,主要將原有的劇場改建為全天候室內劇場,並改善舞台設備和加添排練室、會議室等設施。改善後的場館於1996年10月23日重新開放,劇院座位1031個(堂座916個,樓座115個)。其除了是難得一見的粵劇表演場地外,每逢元宵節和中秋節,均會連同高山道公園舉行大型綵燈會。 高山劇場於2008至2009年度進行擴建工程,將高山道公園的四個網球場改建為高山劇場附屬大樓;大樓樓高五層,內設置一個設有600個座位的中型劇場、活動室、排演室及排唱室等。而三樓設天台綠化帶,設有步行徑、休憩長椅及蔭棚。新翼於2014年10月31日隆重開幕。 到2017年9月9日,位於三樓的粵劇教育及資訊中心開幕,逢星期一、三至日及公眾假期的不同時段對外開放。.

查看 粵劇演出地點列表和高山劇場

高陞戲院

陞戲院,是香港開埠初期的舞台戲院,為當時富商李陞的產業,在1890年間建成,至1973年拆卸,位於皇后大道西117號,現址為僑發大廈。.

查看 粵劇演出地點列表和高陞戲院

葵青劇院

葵青劇院(Kwai Tsing Theatre)是香港新界葵青區的一座劇院,位於葵涌興寧路12號,葵芳港鐵站對面。劇院於1996年動工興建,耗資約4億7000萬港元,於1999年11月18日由臨時區域市政局主席劉皇發主持正式開幕,現為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轄下的新界區5個主要演藝場地之一,亦為新界南及新九龍北部最主要的表演場地。劇院建築的外表由幾個弧形組成,圓滑的曲牆和其他平直的牆壁,合成一個有機建築群,標誌著本土藝術的多元化特色。劇院的主要表演場地包括演藝廳,是專為解決香港久缺中型表演場地而設計。劇院尚有展覽場地、排演和演講室,提供多樣化的設施,以迎合藝術工作者的需要。.

查看 粵劇演出地點列表和葵青劇院

长堤

長堤可以指:.

查看 粵劇演出地點列表和长堤

永樂戲院

永樂戲院(Cinema Alegria)是澳門現存歷史最悠久的戲院,位於鏡湖馬路蓮溪廟前。分為三院,共有1,160座位。.

查看 粵劇演出地點列表和永樂戲院

油麻地戲院

油麻地戲院(Yau Ma Tei Theatre)位於香港九龍油麻地,窩打老道和新填地街交界,是香港現存唯一一座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建成的電影院、戲院,有「五大戲院」之一的稱號。戲院於2007年被列作第二級歷史建築物,獲得建築署修復和活化為戲曲活動中心,於2012年7月月中重開。.

查看 粵劇演出地點列表和油麻地戲院

澳門

澳門(Macau;Macao),簡稱澳,古稱濠鏡澳,或稱濠江、海鏡、鏡海、媽港、梳打埠,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特别行政区之一,位於南海北岸、以及珠江口西側,北接廣東省珠海市,東面與鄰近的香港相距63公里,其餘兩面與南海鄰接。 澳門全境由澳門半島、氹仔以及路環三個區域所組成,2000年後氹仔與路環之間開發出以賭業為主的路氹城區域:澳門半島是澳門發展的核心,其東北面一小部份陸地與中国大陸連接,氹仔和路環原本分別為兩座離島,後來連陸而成為了路氹城。 澳門是歐洲國家在東亞的第一塊、也是最後一塊屬地。澳門自秦始皇三征嶺南後屬中國版圖,從明朝中葉的1557年開始被葡萄牙人租借,但明朝设置官府管理。直至1887年,葡萄牙與清朝簽訂有效期為40年的《中葡和好通商條約》(至1928年期滿失效)後,澳門成為葡萄牙殖民地。1980年代,葡萄牙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共同探討澳門前途問題,其後於1987年簽署《中葡聯合聲明》,葡萄牙根据声明於1999年12月20日將澳門主權移交中國,實行一國兩制,享有「澳人治澳、高度自治」權利。 澳門為獨立之經濟體,其中旅遊業與博彩業為重要產業,尤其主權移交後開放賭權,現在發展為「世界上第一大賭城」。澳門為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每平方公里人口超過2萬。2015年澳門的人均本地生產總值依國際匯率爲78,586美元,名列世界第三。澳門2015年人均国民总收入依购买力平价爲102,480美元,名列世界第三。.

查看 粵劇演出地點列表和澳門

澳門文化中心

澳門文化中心標誌 澳門文化中心(Centro Cultural de Macau,Macao Cultural Centre)位於澳門半島大堂區新口岸新填海區孫逸仙大馬路,是澳門特別行政區一個大型表演場地,為澳門唯一的國際級文化藝術表演場地。澳門文化中心的建築工程於1998年竣工,並由葡萄牙總統桑帕約於1999年3月19日揭幕並投入使用。它是每年澳門國際音樂節、澳門藝術節的主要節目表演場地。 澳門文化中心.

查看 粵劇演出地點列表和澳門文化中心

戲曲中心

戲曲中心(英文:Xiqu Centre),別稱「西九東大門」,是香港一所戲曲表演場地,位於九龍西九文化區廣東道與柯士甸道西交界。戲曲中心將會是西九文化區首座落成的項目,佔地13,800平方米,於2013年9月24日動工,預計於2018年竣工,第四季開幕。.

查看 粵劇演出地點列表和戲曲中心

新加坡

新加坡共和国(Republic of Singapore;Republik Singapura;சிங்கப்பூர் குடியரச),通称新加坡,又稱為新嘉坡、星架坡、星--加坡、星洲、星島、星國、狮城、坡岛、猩咖波、石叻、叻埠、昭南等,是东南亚中南半岛南端的一个城邦岛国,它不只是一個城市,同時也是一個國家。该国位于马来半岛南端,扼守马六甲海峡最南端出口,其南面有新加坡海峡与印尼相隔,北面有柔佛海峡与西马来西亚相隔,并以新柔长堤與第二通道等這兩座橋梁相连於新马两岸之间。新加坡的国土除了新加坡本岛之外,还包括周围数岛,新加坡最大的外島為德光島。自新加坡独立以来,大规模的填海已经为新加坡增加了23%的面积,相等于130平方公里。 1819年,任职于英國不列颠东印度公司的斯坦福·莱佛士与柔佛苏丹签订条约,获准在新加坡建立交易站和殖民地,经莱佛士的努力,逐渐发展成繁荣的轉口港。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新加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一直是大英帝国在东南亚最重要的戰略据点。1942年至1945年间,新加坡曾被日本占領三年半之久,其后回归英国管理,並從海峽殖民地獨立出來,1959年成立自治邦,1963年加入馬來西亞成為—個州,稱為新加坡州(簡稱星州)。1965年8月9日,新加坡退出馬來西亞并独立建国。 自1965年独立后,新加坡從一窮二白中,依靠着国际贸易和人力资本的操作,迅速转变成为富裕的亞洲四小龍之一,同時憑藉著地理優勢,新加坡也是亚洲重要的金融、服务和航运中心之一。教育素質良好的國民也是亞洲政治和科學文化的紐帶,大多数的新加坡人都通晓至少两种语言,分别是英语以及自己的母语。新加坡是个多元文化种族的社會,也是全球最国际化的国家之一,所以主要由亞洲人組成的新加坡並非為單一民族國家,而是和一部分馬來人及印度人所組成的移民国家,其中漢人文化以福建移民為大宗。。在国内居住的居民有38%为永久居民、持有工作簽证的外籍劳工以及持有学生簽证的学生,建筑业和服务业的外劳比例分別为80%和50%。整個城市在绿化和保洁方面效果显著,故有花园城市之美称。.

查看 粵劇演出地點列表和新加坡

新光戲院

新光戲院大劇場(英文:Sunbeam Theatre)前身是新光戲院,是香港一間著名的戲院,位於香港島北角英皇道423號僑輝大廈,於1972年開幕,為香港少數現存的大型粵劇表演場地。.

查看 粵劇演出地點列表和新光戲院

普慶戲院

普慶戲院(英文:Astor Theatre)是香港九龍區一間曾經存在過的戲院,位於油麻地甘肅街和彌敦道的交界(門牌地址是彌敦道380號)。 普慶戲院的歷史相當悠久,早在1930年代就開始服務九龍區的市民。普慶戲院也曾是一個多元化的娛樂表演場地,在北角英皇道的新光戲院尚未落成時(1970年代之前),普慶戲院是當年港九僅有數間兼做粵劇表演的戲院之一(其餘包括香港銅鑼灣利舞臺、西環太平戲院及荔枝角的百麗殿舞台等)。 普慶戲院自二十世紀三十年代至廿一世紀初結業為止,曾多次重建,1987年10月普慶戲院拆卸改建成逸東酒店及普慶廣場,普慶戲院在改建後普慶廣場內以迷你戲院繼續營運,至2000年代初香港電影市道式微時黯然結業。但不少人以普慶戲院拆卸改建的1987年為普慶戲院正式結業的年份。。.

查看 粵劇演出地點列表和普慶戲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