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大夏 (舞蹈)
《大夏》是夏朝禹時期最具有代表性的樂舞。 據聞堯帝在位時,洪水氾濫,民不聊生,禹的父親鯀被四岳推選領導治水,堯便派鯀去治水。鯀受命治理洪水水患,使用障水法,就是在岸邊設置河堤。但水卻越淹越高。鯀歷時九年,終究未能平息洪水災禍。後來,堯將帝位禪讓給舜,鯀便被舜處死(一說流放)。 之後,禹便繼任父親的治水工作。他汲取了鯀治水失敗的教訓,改用疏導法治理水患。經過十三年的治理,終於疏通九河。在治水的過程之中,禹也促進了各部落族人的團結。禹因治水有功,舜便將帝位禪讓給禹。由禹開始,史稱夏朝。 百姓為了歡慶治水的勝利,便開始歌頌禹治水的功績,並舉行盛大的慶典活動。而在慶典中所表演的樂舞,就是《大夏》。這還有另一種說法:即禹繼位之後,便命令大臣皋陶製作《夏籥》九樂章,以此來宣揚自己治水的功績。 《大夏》用籥伴奏,故亦稱《夏籥》。又因樂舞共分九成(即九段),所以也稱《夏籥九成》。「籥」字由最初的甲骨文研究顯示,它大概是用兩根竹管所製成的一種樂器。古人用繩子將兩根竹子捆在一起,管子上端有吹孔,可以吹奏發出聲音。一件籥可以吹出兩個音符,據說是「排簫」的前身。 根據《禮記‧祭統》和《禮記‧明堂位》的記載,周朝時期仍有《大夏》的表演。周朝時期的《大夏》,舞者由六十四人所組成,每八人站成一行,稱為「一佾」,共八行,所以稱為「八佾」。舞者的頭上戴著皮製帽子,上半身裸露,下半身穿著白色短裙。右手持羽毛,左手持籥,一邊歌唱,一邊奏樂,一邊舞蹈。是一種盛大的場面,表現出粗獷和質樸的味道。商周兩代,君王一直命人表演《大夏》,用以祭祀山川。 ©本文參考書籍《中國古代音樂舞蹈史話》張以慰著/北京大學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主編/大象出版社 category:夏朝 category:大夏 category:禹 category:中國舞.
查看 籥和大夏 (舞蹈)
尚书
尚書可以指:.
查看 籥和尚书
中國
中國是位於東亞的國家或地理區域,此名稱最早见于西周,用來指以洛陽盆地為中心的中原地區,與四夷相對,之後逐漸用來指稱從夏朝起延續傳承至今的各政權。其疆域隨著歷史演變而有所增減,但大多不脫以中原王朝根基所在的汉地九州為中心。民族構成上以漢族為主體,文化上透過歷代王朝政權與周邊各民族政權的交流與征戰,而融入不少周邊民族的文化。現今國際上廣泛承認代表中國的政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國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 新石器时期,中原地区开始出现聚落组织;公元前27世纪左右出现方国,以共主為首的制度;前20世纪开始,古代中国进入世袭的封建皇朝阶段;公元前2世紀,秦滅六國,完成中國第一次大一統。此後幾千年來,中國的政治制度以半傳統的夏代為基礎的世襲君主制以朝代更換政權運作。此後经多次擴大,破裂,重組,朝代更迭,經過數次统一与分裂交替进行。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後,中國废除君主制,实行共和制,清朝被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取代。1945年第二次國共內戰爆發後,中國共產黨逐漸控制中國的大部分領土,最終於1949年10月1日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形成了中华民国與中华人民共和国双方相隔台灣海峽对峙的局面;惟做為國際關係核心場域的聯合國系統內,中華民國政府仍持擁有中國代表權,直到1971年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通過後,才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完全取代。 中國經濟曾经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周期通常与王朝的兴衰与更替相對應。中國經濟史可分为几个階段:第一階段為遠古至西晉末年,其中以三國孫吳時轉變較大;第二階段為東晉至北宋末年,其中以唐安史之亂劃分為前後;第三階段為南宋建立至鴉片戰爭張家駒,《兩宋經濟重心的南移》,湖北人民出版社,1957年。工业革命後,西方國家的工業成品,無論在數量和質量上,相較於當時中国純手工業經濟出産的商品,佔有壓倒性的優勢。而且,由于明清兩代以來,中國對外政策趨於保守,並對外實行海禁,使得西方工業化的影响步伐在中国国門前站住了腳,中国在19世紀末以前,一直沒有很好地進行工業化,經濟遂落後於西方。1978年改革開放施行後,中国经济發展迅速,對世界經濟的影響也日漸顯著。 中国文化歷經上千年的歷史演變,是各區域、各民族古代文化長期相互交流、借鉴、融合的結果。其中汉文化对日本、朝鮮半島和东南亚有深远影响,形成漢字文化圈。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有国乐、相声、戏曲、书法、国画、文學、陶瓷藝術、雕刻等,传统娱乐活动有象棋、围棋、麻将、中国武术等。茶、酒、菜和筷子等为中国的特色饮食文化,春节(舊曆新年)、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冬至等为传统节日。中国传统上是一个儒学国家,以夏历为历法,以五伦为道德准则。春秋时期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开始办私塾培养人才,汉朝时采用察举推选政府官员,隋朝起实行科举在平民中选拔人才。此外,中国歷朝歷代都设有史官,因此保存有十分详尽的历史资料,如《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等。古代中國在科學領域上有豐厚的成就。.
查看 籥和中國
禹
禹,远古时期中国神话人物,姒姓,夏-后-氏,传说名文命,後世尊稱为大禹,是黃帝軒轅氏玄孫,因在大禹治水中成功治理洪水之患的故事而广为人知。传说中,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的开创者,定都于安邑(今山西夏县)。禹在尧时被封为夏伯,因又史称伯禹、夏禹。.
查看 籥和禹
诗经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溯自西元前11到前6世纪,原本叫《诗》,共有诗歌305首(除此之外还有6篇有题目无内容,即有目无辞,称为笙诗六篇,题目分别是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和由仪),又称《诗三百》。从汉朝起儒家将其奉为经典,遂也称之谓《诗经》,而正式使用《诗经》一名,应该起于南宋初年。早期诗经版本众多,其中最为著名也是流传至今的,是汉朝毛亨、毛苌注释的《诗经》,因此该版本又称为《毛诗》。《诗经》中的诗的作者,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其所涉及的地域,主要是黄河流域,西起山西和甘肃东部,北到河北省西南,东至山东,向南也远及江汉流域。.
查看 籥和诗经
龠部
部,為漢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個部首中的第二百一十四個(十七劃唯一的部首)。就繁體和簡體中文中,龠部歸於十七劃部首。龠部只以右方為部字。且無其他部首可用者將部首歸為龠部。.
查看 籥和龠部
排簫
排簫是中國古代一種吹奏樂器,與編鐘、編磬均是上古時期中國重要的樂器。從春秋到秦漢的排簫在民間廣泛流傳,在漢代音樂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但這樂器隨後失傳,直到近代被重新製造。韓國的簫(소)正是從排簫演變過來,並用於祭祠儀式上。在歷史上,它的名字分別有底簫、雅簫、頌簫、舜簫、參差、鳳翼、短簫、雲簫、秦簫,其形象或有差異,但用法大致相同。.
查看 籥和排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