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第31屆香港國際電影節

指数 第31屆香港國際電影節

三十一屆香港國際電影節於2007年3月10日至4月11日舉行,今年挑選了由鄭智薰(Rain)及林秀晶主演的《再造人之戀》及游乃海執導的《跟蹤》作為開幕電影。另選映50個國家逾300部電影於電影節期間播放,於本屆開始,在電影節期間籌辦《亞洲電影大獎》。.

41 关系: 口白人生吳清源吳清源 (電影)吕克·贝松山田洋次亚瑟和他的迷你王国亞洲電影大獎田壮壮难以忽视的真相面纱 (电影)香港城市大學香港大會堂香港太空館香港專業教育學院觀塘分校香港國際電影節香港科學館香港藝術中心香港電影資料館香港演藝學院香港會議展覽中心香港浸會大學香港文化中心鮮浪潮跟蹤跟蹤 (電影)黑眼圈黑色名冊黑澤清蜷川實花葵青劇院蔡明亮鄭智薰Rain林秀晶氣候洪尚秀游乃海朴贊郁惡女花魁愛在基吧的日子

口白人生

《奇幻人生》(Stranger than Fiction)是一部2006年的美國喜劇電影,由馬克·福斯特執導,劇本由柴克·海姆(Zach Helm)編寫,演員包括威爾·法洛、瑪姬·賈倫荷、-zh-hans:达斯汀·霍夫曼;zh-hk:德斯汀·荷夫曼;zh-tw:達斯汀·霍夫曼;-、皇后·拉蒂法、艾瑪·湯普遜和琳達·杭特。電影在美國和台灣等地區是由哥倫比亞影業發行。本片大部分的場景是在美國伊利諾州芝加哥拍攝。.

新!!: 第31屆香港國際電影節和口白人生 · 查看更多 »

吳清源

吳清源(),名泉,字清源,以字行,出生於中國福建,現代圍棋名家,日本退休職業棋士,又號「昭和棋聖」。七歲開始學棋,數年後已難逢敵手,有「天才神童」之稱。後來獲旅華日本棋手井上孝平五段賞識,引薦給日本圍棋长老瀨越憲作七段。其後遠赴日本,稱雄日本棋壇數十年,開創新佈局,獲棋壇譽為「現代圍棋第一人」。.

新!!: 第31屆香港國際電影節和吳清源 · 查看更多 »

吳清源 (電影)

,以真實人物圍棋大師吳清源的一生為藍本,片長約104分鐘,描寫吳清源在中日民族衝突和信仰底下探索圍棋之路。由於電影劇情主要在日本發生,故此除小部份情節外,電影以日語為主。 《吳清源》為中日合作拍攝的電影,由台灣演員張震飾演吳清源,張艾嘉飾演其母親,另有日本演員伊藤步、柄本明、松坂慶子等參與。由中國電影導演田壯壯拍攝,作家阿城撰寫劇本,在電影節的宣傳刊物稱其「十年磨劍,修成正果」、「率先進入大師的殿堂」。.

新!!: 第31屆香港國際電影節和吳清源 (電影) · 查看更多 »

吕克·贝松

吕克·贝松(Luc Besson;,),法國導演、編劇和監製,同時也是歐羅巴影業的創立人。.

新!!: 第31屆香港國際電影節和吕克·贝松 · 查看更多 »

山田洋次

山田洋次(),日本电影知名导演,大阪府丰中市出身,东京大学毕业。現任日本文化廳日本藝術院會員、財團法人理事長、關西大學文學研究所與立命館大學影像學院客座教授。因父亲是当时满洲国的铁路设计师,山田两岁即搬遷至中國大连,并在大连长大,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结束后才搬回日本。 山田為日本電影界重要導演之一,除了曾獲頒文化勳章、菊池寬獎,生涯亦共獲三次日本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獎、七次每日電影獎最佳導演獎、報知電影獎、電影旬報獎等多項重要電影獎。.

新!!: 第31屆香港國際電影節和山田洋次 · 查看更多 »

亚瑟和他的迷你王国

《亚瑟和他的迷你王国》(Arthur and the Invisibles)是改编自由本片导演吕克·贝松于2002年写的儿童图书。本片于2006年1月12日在法国首映,并在几周后在很多个国家上映,2006年12月19日在美国上映,英国于2007年2月2日上映。这是米高梅公司在1996年的《古惑狗天师2》后发行的第一部儿童片。 该片花费了6500万欧元,在被《高卢英雄大战凯撒王子》超过前是最昂贵的法语片。.

新!!: 第31屆香港國際電影節和亚瑟和他的迷你王国 · 查看更多 »

亞洲電影大獎

亞洲電影大獎(Asian Film Awards,縮寫--AFA--)是亞洲電影的一個獎項。 亞洲電影大獎由香港國際電影節協會主辦,創辦於2007年,每年舉行一次,為每年香港國際電影節及香港影視娛樂博覽的其中一项重大節目。主要表揚對亞洲電影業界之傑出成就,並對全亞洲不同類型的電影作品及電影精英予以肯定。香港国际电影节协会每年组织由17位國際殿堂級電影專家組成評審團,配合大會就過往一年所有亞洲區製作之電影建議得出提名名單,再經第二輪投票選出得獎者。頒獎典禮初時以英語進行,後來改以粵語進行,配合有其他語言(例如:日語、韓語)的即時傳譯。但在電視直播時只播出粵語、英語及普通話,而當嘉賓使用其他語言時會改播粵語即時傳譯。 亞洲電影大獎頒發的獎項主要包括: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男演員、最佳女演員、最佳編劇、最佳攝影、最佳美術指導、最佳原創音樂、最佳剪接、最佳視覺效果十項大獎。2007年亞洲電影大獎頒獎禮於2007年3月20日假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是第一屆亞洲電影大獎。2008年亞洲電影大獎起,增設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故取消最佳男演員、最佳女演員,分為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至十二項大獎。2009年亞洲電影大獎,更增設最佳新演員,以表揚去年出色的影圈新血。.

新!!: 第31屆香港國際電影節和亞洲電影大獎 · 查看更多 »

田壮壮

壮壮,中國導演、演員,北京人。.

新!!: 第31屆香港國際電影節和田壮壮 · 查看更多 »

有以下幾种含义:.

新!!: 第31屆香港國際電影節和界 · 查看更多 »

难以忽视的真相

是一部有關氣候變遷的紀錄片,其中特別關注全球暖化現象。電影由戴維斯·古根漢執導、前美國副總統戈爾主演。這部紀錄片是根據高爾研究多年的多媒體簡報所攝製,這份簡報是關於全球暖化教育活動的一部份。此片獲得第79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紀錄片,由Melissa Etheridge演唱的主题曲I Need To Wake Up获得最佳歌曲奖。 《不願面對的真相》也是一本由高爾編寫之書籍的名稱,這本書曾在2006年7月2日和8月13日成為《紐約時報》的銷售排行榜第一名,並在數個月後再次登上冠軍。 電影在2006年的圣丹斯电影节首映,接著於2006年5月24日在美國紐約和洛杉磯上映。此片在美國是至今以來票房成績第三高的紀錄片。高爾和發行商派拉蒙經典影片()都保證將會繼續進行關於氣候變遷的教育活動。DVD由派拉蒙家庭娛樂公司發行,已於2006年11月21日在美國推出。 2017年7月28日,在美國上映續集紀錄片《不願面對的真相2》。.

新!!: 第31屆香港國際電影節和难以忽视的真相 · 查看更多 »

面纱 (电影)

《面纱》(The Painted Veil)是2006年出品的一部美国电影。该片由约翰·卡兰导演,男女主演分别为爱德华·诺顿和娜奥米·沃茨,同时黄秋生、夏雨和模特吕燕也在片中出演角色。 影片根据英国作家威廉·索默赛特·毛姆的同名小说改编,讲述1920年代英国细菌学家沃特·费恩医生(Dr.

新!!: 第31屆香港國際電影節和面纱 (电影) · 查看更多 »

香港城市大學

香港城市大學(簡稱城大;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是一所公立應用型大學,位於香港九龍深水埗區九龍塘。前身為於1984年創立的「香港城市理工學院」,在開校時的校舍設於旺角的工業貿易署大樓之內,到1990年遷入九龍塘的永久校舍,於1994年升格為香港城市大學。 香港城市大學是八間由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教資會)資助的大學之一,注重多元化、跨文化學習與全球視野。香港城市大學學術水平近年不斷顯著提升,更連續多年獲國際評為香港四所最佳高等學府之一。城大由商學院、人文社會科學院、科學及工程學院、動物醫學及生命科學院、創意媒體學院、能源及環境學院及法律學院7個學院、25個學系、37個科研中心組成 ,提供逾100項學士學位及研究生課程。 周亦卿研究生院負責所有研究生課程的運作及發展,及提升研究生的學習環境。 城大在QS綜合排名位處前列。根據QS 2019年大學排名榜,城大位居全球第55位,及於「建校未滿50年全球最佳學府」排名中,位列第5位;而根據QS 2018年排名榜,則位列亞洲第8位、香港第3。 在2018年公佈的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在全球校齡50年以下的年輕大學當中,香港城市大學名列全球第7位。.

新!!: 第31屆香港國際電影節和香港城市大學 · 查看更多 »

香港大會堂

香港大會堂(Hong Kong City Hall)是香港第一座公共文娛中心,位於香港島中西區中環愛丁堡廣場5號,於1962年3月2日落成開幕,現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

新!!: 第31屆香港國際電影節和香港大會堂 · 查看更多 »

香港太空館

香港太空館 (英文:Hong Kong Space Museum)位於香港九龍尖沙咀梳士巴利道10號,毗鄰香港文化中心、香港藝術館和尖沙咀鐘樓,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轄下的博物館之一,佔地8,000平方米,於1977年動工興建,並於1980年10月開幕。太空館定期舉行各類型的天文展覽及講座,亦開放予學校,團體及公眾參觀。太空館擁有一個蛋形外殼建築,在啟用初期,因為該蛋型建築(天象廳),是一格格正方形組成,所以很多市民都稱它為「菠蘿包」。.

新!!: 第31屆香港國際電影節和香港太空館 · 查看更多 »

香港專業教育學院觀塘分校

香港專業教育學院(觀塘)(IVE(KT))前身為1975年創校的觀塘工業學院,位於九龍觀塘曉明街25號。為配合東九龍地區各行業的人力需求,近年分校提供的課程集中於商業、數--媒體及電子計算方面。因香港知專設計學院沒有足夠空間設立園境建築及建築設計兩學科專用的工作室,而此校園則有較多空置房間,經兩院商討後,香港知專設計學院修讀該兩學科的學生專用之工作室設置於此校園。相關學生可同時參與由香港知專設計學院及此學院所舉辦的活動,惟其不會擁有香港專業教育學院觀塘分校學生會所有選舉之投票權及被選權。.

新!!: 第31屆香港國際電影節和香港專業教育學院觀塘分校 · 查看更多 »

香港國際電影節

香港國際電影節(Hong Kong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縮寫:--HKIFF--),或稱香港電影節。香港國際電影節由1977年起開始舉辦,於2016年踏入40週年。 香港國際電影節是一項競賽性影展,每年多數在復活節期間舉行。自舉辦以來一直被譽為亞洲電影薈萃之盛會,也是回顧香港電影的舞台。香港國際電影節除了讓市民大眾能親身觀賞世界各地的優秀電影作品,其更重要的功能是作為一個亞洲的電影交流平台。電影節除了展示中國及亞洲電影的多元化製作,更舉辦座談會、著名導演講座、展覽及派對等活動。每年均有來自50多個國家、數百部電影參展,表彰亞洲電影業的精英,並讓來自世界各地的電影工作者、電影製作人及觀眾聚首一堂,推廣最新作品,欣賞出色電影;同時也有助於振興香港電影業,增進各地電影文化的交流融匯。另一方面,每年電影節亦會吸引全球大量媒體到場採訪,為大中華以至亞洲區重要的電影發表平台。.

新!!: 第31屆香港國際電影節和香港國際電影節 · 查看更多 »

香港科學館

香港科學館是香港一所以科學為主題的博物館,位於九龍尖沙咀東,毗鄰香港歷史博物館,其前身為漆咸軍營,現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2005年全年,香港科學館參觀人數達92.7萬人次,是康文署轄下十多間博物館中,每年平均參觀人次最多的博物館。 〈科學館15歲辦大型展覽慶祝 參觀人次逾千萬 擬擴建卻未獲撥款〉,《大公報》,2006年4月15日。 到2015/16財務年度則接待多達1,124,887人次。 香港科學館樓高3層,共16個展區,樓面總面積為13500平方米,擁有約500件展品,覆蓋各不同種類之科學,其中約10%展品 可供參觀者親自操作。而整個科學館大樓,是一個靈活的網絡結構。在館外,灰色的柱梁便是這個網絡中的結構性建築,粉红色的磚牆部分可以按需要而改建,使科學館在日後擴建或修改展覽場地時,毋須大幅更改結構。.

新!!: 第31屆香港國際電影節和香港科學館 · 查看更多 »

香港藝術中心

香港藝術中心(Hong Kong Arts Centre)是一所非牟利及自負盈虧的藝術團體,於1977年成立,致力推廣當代藝術。總部位於香港灣仔港灣道2號。現任名譽主席為包陪麗女士,監督團主席為楊余夏卿女士。 香港藝術中心是一所多元藝術創意中心,多年來積極將創新前瞻的當代藝術引進香港,同時亦努力將本土藝術家介紹給海外觀眾。 作為本地首個非政府、獨立自主的非牟利多元藝術機構,一直致力鼓勵、推廣創意, 竭力促進本地與國際的藝術交流;透過舉辦不同形式的藝術活動及跨界合作,把香港和世界聯繫起來。 過去四十年間,香港藝術中心致力於推動本地藝術與國際文化交流,籌辦逾兩千個以上節目包含視覺藝術、表演藝術、影像與數位藝術、公共藝術、講座論壇、藝術節等等,介紹並推廣多元藝術類型給廣大公眾。 香港藝術中心旗下的「香港藝術學院」則於2000年成立,是一所經政府認可的學術機構,由充滿熱誠並擁有卓越成就的藝術家負責當中之教學工作。學院的學歷頒授課程包括藝術、應用藝術、媒體藝術和應用劇場與戲劇教育;涵蓋高級文憑、專業文憑、學士及碩士學位課程,為香港藝壇培育新血。另外中心也透過策展展覽、委約等模式,為本地有潛質的藝術家提供機會在本地,甚至國際平台展示作品。 中心以四十周年為契機,重塑品牌,修繕大樓,強化其「藝術在中心」的核心概念,繼續推動亞洲當代藝術發展,將本地藝術推廣至全世界。.

新!!: 第31屆香港國際電影節和香港藝術中心 · 查看更多 »

香港電影資料館

香港電影資料館(Hong Kong Film Archive)位於香港島西灣河鯉景道50號,樓高4層,總樓面面積7200平方米,是保存、修復及展覽香港電影及相關資料的博物館,於2001年1月3日啟用,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

新!!: 第31屆香港國際電影節和香港電影資料館 · 查看更多 »

香港演藝學院

香港演藝學院(The Hong Kong Academy for Performing Arts)於1984年按《香港演藝學院條例》成立,是香港唯一專門培養表演藝術人才的公立院校,亦是香港藝術領域的最高學術機構。演藝學院提供學士課程與實踐為本的碩士課程,學習範疇包括中國戲曲、舞蹈、戲劇、電影與電視、音樂與舞台及製作藝術。 演藝學院的教育方針著重反映香港的多元文化,中西兼容,更提倡跨學科學習。演藝學院於1992年起獲頒授獲香港學術評審局批准頒授學士學位,於2006年起頒授碩士學位。亦在中國戲曲、舞蹈、音樂範疇開辦文憑與高級文憑課程。 校本部的教學大樓在1985年9月18日落成,座落香港島灣仔告士打道1號,由關善明建築師事務所設計(而此大樓亦為關善明的成名之作),鄰近香港藝術中心。薄扶林伯大尼古蹟校園於2007年起起立,作為電影電視學院的培訓設施的所在地。除正規課程外,香港演藝學院亦設有演藝進修學院,開設夜間兼讀課程。現任校長是華道賢(Professor Adrian Walter)教授。.

新!!: 第31屆香港國際電影節和香港演藝學院 · 查看更多 »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簡稱會展;Hong Kong 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 Centre,縮寫:HKCEC)是香港的主要大型會議及展覽場地,位於香港島灣仔北岸,是香港地標之一;由香港政府及香港貿易發展局共同擁有,由新創建集團的全資附屬機構香港會議展覽中心(管理)有限公司管理。每年舉辦7項亞洲最大規模及4項世界最大規模展覽。 2012年,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在《CEI Asia magazine》,第10度榮膺亞洲最佳會議展覽中心殊榮。同年,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在第23屆TTG旅遊業大獎中,第4度獲選為最佳會議及展覽中心殊榮。.

新!!: 第31屆香港國際電影節和香港會議展覽中心 · 查看更多 »

香港浸會大學

香港浸會大學(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縮寫HKBU),是一間有基督教浸信會背景的香港法定公立大學,浸大作為研究型博雅大學,重視教學、研究和社會服務,校內設有與中國科學院合作建設的環境與生物分析國家重點實驗室,推動科學研究發展。根據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浸大於2018年位列亞洲第55名,成為亞洲最佳前100所高等學府之一。至於在2018年QS世界大學排名,浸大位列全球第299名。在2018年QS世界大學的分科排名中,浸大地理系位列全球151-200名,宗哲系亦位列全球151-200名。而在2016年世界大學學術排名數學系位列全球151-200名,而計算機科學系更位列全球101-150名。傳理學院最負盛名,轄下新聞系在2011年經Asian Correspondent新聞網評定為「亞洲學生心中的全球十大新聞學府」,和榜內的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院齊名,乃校內招生志願的前三名。於九龍仔、畢架山、平山與石門均有校園,簡稱浸大。.

新!!: 第31屆香港國際電影節和香港浸會大學 · 查看更多 »

香港文化中心

香港文化中心(英語:Hong Kong Cultural Centre)是香港主要的藝術表演場地之一,位於九龍尖沙咀梳士巴利道,毗鄰香港太空館和香港藝術館。香港文化中心設有音樂廳、大劇院及劇場三個主要表演場地,提供各式音樂會、歌劇、戲曲、舞蹈及電影等,中心亦設有展覽館、排練室和會議室等。現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 香港文化中心與相隔維多利亞港,位于香港島灣仔的香港會議展覽中心相對。.

新!!: 第31屆香港國際電影節和香港文化中心 · 查看更多 »

鮮浪潮

鮮浪潮是一個由香港藝術發展局主辦的短片競賽及國際短片展。短片競賽部分由主辦當局挑選香港本地35歲或以下電影創作人給予金錢資助、安排培訓及指導,用以拍攝一部片長不多於30分鐘的短片,最後評審選出得獎作品並作公開放映,旨在培育電影新晉。國際短片展部分則與不同地區電影節或電影組織合作,放映各地優秀短片,邀請海外年青電影創作人出席交流及安排競賽部分的優秀作品在海外放映,旨在促進電影文化交流。.

新!!: 第31屆香港國際電影節和鮮浪潮 · 查看更多 »

跟蹤

跟蹤全稱跟隨蹤跡,即是在目標的背後暗中緊貼和監視。警察很多時都需要跟蹤疑犯,等待時機成熟時將其拘捕。現代,部份媒體則派出狗仔隊跟蹤名人,偷拍及報道名人的私生活及揭露其私隱等。.

新!!: 第31屆香港國際電影節和跟蹤 · 查看更多 »

跟蹤 (電影)

是一部香港電影,为编剧游乃海的導演处女作,於2007年6月21日上畫。此片於第10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及第三十一屆香港國際電影節中成為開幕電影。.

新!!: 第31屆香港國際電影節和跟蹤 (電影) · 查看更多 »

黑眼圈

黑眼圈又称睑黡,也有人稱熊貓眼,英譯為Periorbital dark circles或是dark circles,另外眼周因撞到的瘀青叫black eye,black eye在用法上比較少稱為黑眼圈倒是有稱為熊貓眼。 因此黑眼圈在定義上顧名思義就是眼眶的部份看起來黑黑的(暗沉或是陰影)都可以算是。 時常可以看到電視劇中在飾演睡眠嚴重不足或是重病的人就會把眼周的部份畫得黑黑的,在視覺上的效果的確可以給人精神不濟的感覺,所以他常常是代表一個人看起來精神不濟的指標。.

新!!: 第31屆香港國際電影節和黑眼圈 · 查看更多 »

黑色名冊

《黑色名冊》(Zwartboek),是一部2006年的電影,由保羅·-范-霍文執導,--氏跟葛拉·索德曼編劇。故事是由真人真事啟發,講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時一名荷蘭猶太人女子在纳粹军中當臥底的經歷。 該片2006年9月1日在威尼斯電影節首映,9月14日在荷蘭上映。本片是保罗·范霍文第二部在华公映的电影(第一部为机械战警)。 它破了荷蘭片製作費最高紀錄,並是一部成功的商業電影。它是2006年荷蘭電影節取得最多獎項的電影。.

新!!: 第31屆香港國際電影節和黑色名冊 · 查看更多 »

黑澤清

黑澤清()是一位日本電影導演、劇本作家,兵庫縣神戸市出身,畢業於六甲中学校・高等学校、立教大学社会学部。他現任東京藝術大学大学院映像研究科教授。.

新!!: 第31屆香港國際電影節和黑澤清 · 查看更多 »

蜷川實花

蜷川實花(、)日本女攝影師、導演。日本桐朋女子高等學校、多摩美術大學美術印刷設計系畢業。通常愛被稱呼為「Ninamika」。.

新!!: 第31屆香港國際電影節和蜷川實花 · 查看更多 »

葵青劇院

葵青劇院(Kwai Tsing Theatre)是香港新界葵青區的一座劇院,位於葵涌興寧路12號,葵芳港鐵站對面。劇院於1996年動工興建,耗資約4億7000萬港元,於1999年11月18日由臨時區域市政局主席劉皇發主持正式開幕,現為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轄下的新界區5個主要演藝場地之一,亦為新界南及新九龍北部最主要的表演場地。劇院建築的外表由幾個弧形組成,圓滑的曲牆和其他平直的牆壁,合成一個有機建築群,標誌著本土藝術的多元化特色。劇院的主要表演場地包括演藝廳,是專為解決香港久缺中型表演場地而設計。劇院尚有展覽場地、排演和演講室,提供多樣化的設施,以迎合藝術工作者的需要。.

新!!: 第31屆香港國際電影節和葵青劇院 · 查看更多 »

蔡明亮

蔡明亮()是一位出生於馬來西亞的臺灣電影導演,是在國際間享有高知名度的電影作者,曾在歐洲影展獲得多個重要獎項,包括以《愛情萬歲》(1994)與《郊遊》(2013)於威尼斯影展分別獲得金獅獎與評審團大獎,以及以《河流》(1997)獲得柏林影展評審團特別銀熊獎。.

新!!: 第31屆香港國際電影節和蔡明亮 · 查看更多 »

鄭智薰

#重定向 Rain.

新!!: 第31屆香港國際電影節和鄭智薰 · 查看更多 »

Rain

Rain(),本名“鄭智薰”(정지훈),出生於韓國忠清南道瑞山市,是韓國樂壇天王、演員、音樂製作人。 2002年以藝名Rain發行個人首張專輯《First Drop》。其後發行了《Rain 2》、《It's Raining》、《Rain's World》、《Rainism》等專輯,榮獲Mnet亞洲音樂大獎、首爾歌謠大賞、金唱片大賞等韓國音樂獎項 。 2005年成為首位獲得中、日、泰三國的亞洲MTV韓國最佳藝人獎的亞洲歌手。 2006年起在中、美、日、澳、泰等多個國家開啟了首個世界巡迴演唱會。2006年2月2日,Rain在紐約麥迪遜廣場花園劇場舉行了首次北美個人演唱會,並參加錄製紐約時代廣場MTV演播中心特別節目《Rain在紐約》。 同年獲選美國《時代 (雜誌)》選為全球最具影響力100人,成為時代百大人物。是韓國目前唯一入過此榜單的藝人。2007年1月,Rain繼韓國、美國世界巡演後,乘坐由大韓航空全程贊助並印有自身肖像的飛機,先後飛往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中國、澳洲、日本等多個國家舉行世界巡迴演唱會,更成為首位登上日本東京巨蛋開個人演唱會的韓國藝人。2008年擔任北京奧運會閉幕式表演嘉賓 。同年榮獲韓國形象基石獎,並以Rain之名被寫入大英百科全書網絡版。2010年擔任廣州亞運會閉幕式表演嘉賓 。 2011年再度獲選美國《時代 (雜誌)》全球最具影響力100人,並成為目前唯一一個入選過兩次時代百大人物的亞洲藝人 。 Rain的影視事業開始於2003年,當年憑藉電視劇《小爸爸上學去》獲得KBS演技大賞的男子新人賞。2004年,Rain與宋慧喬主演的電視劇《浪漫滿屋》獲得KBS演技大賞的男子優秀演技賞。與金思朗、新慜娥出演電視劇《這該死的愛情》之後,Rain出演了他的首部韓國電影《賽柏格之戀》,並獲得了柏林國際電影節的亞佛雷德鮑爾獎。Rain之後出演了美國電影《駭速快手》和《忍者刺客》,成為首位擔任好萊塢主流電影主角的韓星。 《忍者刺客》更讓他成為首位獲得美國本土電影獎獎項MTV電影大獎的韓國藝人。Rain之後出演了另一部韓國電影《R2B:獵鷹行動》,該片於2012年8月上映。 2007年,Rain離開經紀公司JYP娛樂,並創立了自己的公司J. Tune娛樂,但公司依然與朴轸永保持合作關係。2011年10月9日,作為江南區宣傳大使的Rain同時也為感謝回饋粉絲,在首爾永東大路舉辦了入伍前的大型封街告別演唱會“Last Of The Best”,免費熱唱兩小時,兩萬多名國內外粉絲到場,多位圈內好友亦到場支持。 10月11日上午正式入伍。2013年7月10日正式退伍,並已經和由前任JYP娛樂總裁擔任執行長的Cube娛樂旗下的Cube DC公司簽約。2015年,Rain創立了自己的公司R.A.I.N. Company。.

新!!: 第31屆香港國際電影節和Rain · 查看更多 »

林秀晶

林秀晶(임수정,),韓國女演員。因可愛的容貌,在韓國更有童顏者(동안쟁이)的綽號(即娃娃臉的意思)。 於1998年9月以《CeCi》雜誌的模特出道,早期演藝之路並不順遂,直到2003年因演出金知雲執導電影《薔花,紅蓮》才開始大放異彩,奪獎無數,正式開展星途。2004年以電視劇《對不起,我愛你》聚集更多人氣,在亞洲各地奠定人氣基礎。2006年與韓國名導朴贊郁、歌手鄭智薰(RAIN)合作電影《賽博格之戀》,2007年以此片邁向國際,獲邀參加數個國際影展。自2015年為身心健康而開始素食,進而成為完全素食主義者,日食兩餐,並選擇當地生產的有機農食材。.

新!!: 第31屆香港國際電影節和林秀晶 · 查看更多 »

氣候

气候包括温度、湿度、气压、风力、降水量、大气粒子数及众多其他气象要素在很长时期及特定区域内的统计数据。与气候相比,天气是指这些气象要素在近两周内的实时状态。 一个地方的气候是受该地的纬度、地形、海拔、冰雪覆盖情况、以及附近水体及其水流状况影响的。气候可根据不同气象要素的平均范围和特殊范围进行分类,最常采用温度和降水量,其中最普遍使用的分类系统是柯本气候分类法。1948年开始使用的桑斯维特费气候分类系统,在温度和降水量两个变量的基础上增加土壤水分蒸散量,该系统应用于研究动物物种多样性和气候变化的潜在影响。伯杰龙和空间天气分类系统侧重于通过气团的形成来确定某些地区的气候状况。 古气候学是对古代气候的研究和描述。由于19世纪前气候无法通过直接观察获得,因而古气候是通过代理变量推断得到的,这些代理变量包括非生物迹象如在湖床和冰核中发现的沉积物,以及生物迹象如树木年轮和珊瑚生物。气候模型是指包括古代,现代和未来的气候的数学模型。季節分配比較均勻。.

新!!: 第31屆香港國際電影節和氣候 · 查看更多 »

洪尚秀

#重定向 洪常秀.

新!!: 第31屆香港國際電影節和洪尚秀 · 查看更多 »

游乃海

游乃海(Yau Nai Hoi,),香港電影編劇、導演,其堂兄為資深網上電台製作人兼社會民主連線黨員游乃權。 1989年加入無線電視,1992年獲杜琪峰邀請加入大都會電影製作公司。自銀河映像於1996年成立以來,一直都是公司的中堅份子,也是杜琪峰及韋家輝的得力助手,與其他編劇如司徒錦源、欧健兒、葉天成等人合作無間,創作不少受歡迎的電影作品。 凭借2003年的《大隻佬》和2005年的《黑社會》两次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編劇。凭借联合编剧的《PTU》、《柔道龙虎榜》、《黑社会》和《夺命金》四度获得金馬獎最佳原著劇本獎。2007年作為導演拍出處女作《跟蹤》,获得第27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新晋导演奖,以及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和最佳编剧提名。.

新!!: 第31屆香港國際電影節和游乃海 · 查看更多 »

朴贊郁

朴贊郁(박찬욱,),韓國電影導演。「PARKing CHANce」是他與弟弟朴贊慶的合稱。.

新!!: 第31屆香港國際電影節和朴贊郁 · 查看更多 »

惡女花魁

《惡女花魁》()是安野夢洋子於2001年起連載的漫畫,現已停止連載。於2007年由蜷川實花拍攝成電影,演員一字排開土屋安娜、椎名桔平、成宮寬貴、木村佳乃、菅野美穗、小泉今日子、安藤政信、永瀨正敏各個都是頂頂有名的大人物,再加上蘋果歌姬-椎名林檎的配樂之下,成功的刻劃出江戶時期惡女花魁的傳奇。.

新!!: 第31屆香港國際電影節和惡女花魁 · 查看更多 »

愛在基吧的日子

#重定向 愛,不悔.

新!!: 第31屆香港國際電影節和愛在基吧的日子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第31届香港国际电影节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