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第13屆金馬獎

指数 第13屆金馬獎

13屆金馬獎,由中華民國官方舉辦的國產電影評選活動,為1976年台灣與華語電影業界的年度盛事之一。.

28 关系: 劉家昌古寧頭大戰台灣寒流丁懋時中山堂 (臺北市)中華民國常楓張佩成張艾嘉八百壮士 (1975年电影)八道樓子王童第12屆金馬獎第14屆金馬獎華語電影行政院新聞局香花與毒草郎雄鄧育昆臺北市金馬獎林青霞梅花 (電影)楓葉情清明上河圖成功嶺上

劉家昌

劉家昌(),出生于哈爾濱市,臺灣作曲家、填詞人、電影導演。 劉家昌演藝創作繁多,當中以華語流行樂曲成就最為顯赫,曾培育多位七八十年代華語流行樂巨星。.

新!!: 第13屆金馬獎和劉家昌 · 查看更多 »

古寧頭大戰

《古寧頭大戰》(The Battle of Ku-Ning-Tou)即依據第二次國共內戰中著名的古寧頭戰役為基礎改編的電影,中華民國國防部中國電影製片廠攝製。上映前,影片經公開招標海外發行權利時,有代理片商不滿招標規定瑕疵,雙方法院相見。最終,經台北市影片公會理事長陳文森出面協調發行權利,一切爭議才宣告落幕。.

新!!: 第13屆金馬獎和古寧頭大戰 · 查看更多 »

台灣

#重定向 臺灣.

新!!: 第13屆金馬獎和台灣 · 查看更多 »

寒流

寒流可以指:.

新!!: 第13屆金馬獎和寒流 · 查看更多 »

丁懋時

丁懋時(),中華民國政治人物,雲南賓川人,著名外交官。兄為丁中江。.

新!!: 第13屆金馬獎和丁懋時 · 查看更多 »

中山堂 (臺北市)

中山堂位於臺灣臺北市中正區延平南路,是台灣第一個會展建築。其落成於台灣日據時期的1936年11月26日,當時稱為臺北公會堂,為日本知名建築家井手薰的作品。1945年,接管台灣的盟軍將公會堂更為現名,亦通稱臺北公會堂。1992年1月,該建築被中國華民國政府以「臺北公會堂」為名公告指定為第二級古蹟(今直轄市定古蹟)。.

新!!: 第13屆金馬獎和中山堂 (臺北市)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是位於東亞的民主共和國,自1912年成立至1971年退出聯合國期間是中國的代表政權,之後則因主要國土位置與國際政治現狀而在國際上通稱「臺灣」。建政之初繼承原清朝統治的中國領土,至今未放棄主張自己為代表中國之唯一合法政府。1945年二戰結束後從日本接收臺灣。1949年因第二次國共內戰失去大部分中國領土的治權,現今實際管轄的領土(即自由地區)總面積36,197平方公里,包括臺灣本島及附屬島嶼(北方三島,蘭嶼,綠島等)、澎湖群島、福建沿海附屬島嶼(金門群島、馬祖列島、烏坵列島)與部分南海諸島(東沙群島,太平島,中洲島等),首都為臺北市.

新!!: 第13屆金馬獎和中華民國 · 查看更多 »

常楓

常楓(),台灣男演員,出生於哈爾濱。父親是漢人,母親是滿族八旗鑲黃旗人。.

新!!: 第13屆金馬獎和常楓 · 查看更多 »

張佩成

張佩成(),台灣電影導演。.

新!!: 第13屆金馬獎和張佩成 · 查看更多 »

張艾嘉

張艾嘉(Sylvia Chang Ai-chia,),臺灣演員、編劇和電影導演,曾獲臺湾金马奖與香港电影金像奖,為入圍金馬獎和香港電影金像獎次數最多的電影工作者。.

新!!: 第13屆金馬獎和張艾嘉 · 查看更多 »

八百壮士 (1975年电影)

《八百壮士》(800 Heroes),中華民國战争片,以四行倉庫保衛戰為題材,导演和编剧都是丁善玺,主演陈鸿烈、柯俊雄、林青霞、张艾嘉、秦汉、金汉、徐枫。.

新!!: 第13屆金馬獎和八百壮士 (1975年电影) · 查看更多 »

八道樓子

1976年出品的國語發音之有聲彩色電影,長弓電影公司出品,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發行。導演為動作片名導張徹,改編自1933年秋長城戰役之古北口八達嶺戰場。 國民革命军第一十七軍徐庭瑶下辖第2师、第25师、第83师;第25师(師長關麟徵)第75旅第149团上校团长王潤波命令偵察先鋒營,十七军第2师(黄杰師長)六旅(罗奇旅長)十一团副团长吴超徵兼任營長,後來全營集合,僅僅剩下7名國府兵 失聯孤軍力守古北口八達嶺的一座碉堡,竟能對抗日軍千名達一星期之精彩史實,(影片宣傳說「日軍兩萬名,坦克30輛」,日軍人數是初期古北口攻防戰役,而不是八達樓子前方之掩護戰);此片當年觀眾踴躍,票房收入頗佳,往後世界各國陸軍戰爭電影拍攝,竟依稀可見此片身影,似乎抄襲;顯見此片有它戰爭片經典地位;演員皆當年硬底子功夫明星齊聚一堂戚冠軍、傅聲、狄龍、姜大衛、陳觀泰、劉家輝、梁家仁、王龍威、郭追。.

新!!: 第13屆金馬獎和八道樓子 · 查看更多 »

王童

王童,本名王中和,黄埔军校名将王仲廉之子、宏廣董事長王中元之弟,安徽省萧县人,出生於安徽省太和縣,台灣知名電影導演,執導電影達十餘部,曾經獲得國家文藝獎。現擔任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電影創作學系教授。 著名作品有《策馬入林》、《看海的日子》、《無言的山丘》、《稻草人》等。.

新!!: 第13屆金馬獎和王童 · 查看更多 »

第12屆金馬獎

12屆金馬獎,由中華民國官方舉辦的國產電影評選活動,為1975年台灣與華語電影業界的年度盛事之一。.

新!!: 第13屆金馬獎和第12屆金馬獎 · 查看更多 »

第14屆金馬獎

14屆金馬獎,1977年台灣與華語電影界的年度盛事之一,得獎名單於1977年9月30日公布,頒獎典禮於1977年10月30日在台北市中山堂舉行。.

新!!: 第13屆金馬獎和第14屆金馬獎 · 查看更多 »

華語電影

華語電影是指用華語製作的電影,是中華文化的重要部分。現今華語電影發展由中國大陸、香港、澳门、台灣以及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漸次形成各自系統文化。 首部華語電影於1905年北京「豐泰照相館」的第一部黑白無聲電影《定軍山》。隨後在上海與香港有更多華語電影拍攝,其中香港(港产片)更成为世界第二大电影出口基地、世界第三大的电影制作中心,被称为“东方好莱坞”、“华语梦工场”、“东方之珠”。國際及兩岸三地間交流的日益密切,各地的華語電影也在不斷地融合、互補、發展之中。 而為了表揚大中華的電影工作者,兩岸三地每年都舉辦多個電影獎,其中:中国大陆金鸡獎、百花奖、香港電影金像獎、台灣金馬獎,被視為華人電影界的三大最高榮譽。.

新!!: 第13屆金馬獎和華語電影 · 查看更多 »

行政院新聞局

行政院新聞局(簡稱新聞局)為中華民國行政院曾經設置的附屬機關,具有部會級地位。成立於1947年5月2日,後隨著政府遷台而有多次的縮編與恢復。其主要負責行政院的公共關係、政策宣傳、形象推廣、政府發言等工作,因而有「政府化妝師」之別稱;除此之外,並負有協助大眾傳播產業發展的任務。為配合行政院組織調整,新聞局於2012年5月20日裁撤,改為在行政院本部內設置發言人辦公室。.

新!!: 第13屆金馬獎和行政院新聞局 · 查看更多 »

香花與毒草

#重定向 寒流 (影集).

新!!: 第13屆金馬獎和香花與毒草 · 查看更多 »

郎雄

郎雄,本名郎益三,台灣電影演員,满族,江蘇宿迁人。郎雄的演藝生涯開始於軍中的劇團,演技成熟老練,深刻而富情感,多半演出父親或硬漢角色,在正反多種角色上都有精湛表現。郎雄參加電視劇、電影等多種演出,並致力於宗教與公益活動。除電影作品外,郎雄也曾與周迅等合作演出公共電視連續劇《人間四月天》,扮演梁啟超。.

新!!: 第13屆金馬獎和郎雄 · 查看更多 »

鄧育昆

鄧育昆(),台灣編劇,曾獲得金馬獎最佳編劇。.

新!!: 第13屆金馬獎和鄧育昆 · 查看更多 »

臺北市

臺北市是中華民國首都及直轄市,位於臺灣北部的臺北盆地,四周均與新北市接壤。全市下轄12個區,總面積271.8平方公里。人口總數約267.8萬,在臺灣各都市排名第四、人口密度則位居第一。其設市之歷史,最早可追溯自1876年臺北府成立、1884年臺北城建立、以及1920年成立州轄市,並自1949年底國府遷臺後成為中華民國的中央政府所在地,是臺灣近代歷史的發展舞臺,同時為臺灣在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的發展中樞。以其為中心的臺北都會區,總人口數達704萬人,是臺灣最大的都會區。依照GaWC所公布之世界級城市名單中,臺北被列為與斯德哥爾摩、舊金山、維也納、曼谷、广州、墨爾本同屬於Alpha-(國際四級)的國際都會。按照美國諮詢公司A.T科爾尼的全球城市排名,臺北市位居世界第33位,為亞洲重要的商業金融都會之一。.

新!!: 第13屆金馬獎和臺北市 · 查看更多 »

金馬獎

金馬獎(英語譯名:Golden Horse Awards,簡寫為GHA)是臺灣的電影獎之一,為全球第一個華語電影獎,旨在獎勵華語電影創作與發展,不僅是臺灣最具代表性的電影獎,也是華人電影業界年度最受矚目的盛會之一,同時與金鐘獎和金曲獎並稱為臺灣三大娛樂獎,合稱為「三金」。1962年創始時由行政院新聞局主辦Chiang Ying-ying.

新!!: 第13屆金馬獎和金馬獎 · 查看更多 »

林青霞

林青霞(),女演員,作家。林青霞有「台灣影壇第一美女」之稱,1973年年僅19歲的她以瓊瑤的電影《窗外》正式出道,是1970年代台灣最著名的文藝片巨星之一,與秦祥林、秦漢、林鳳嬌並稱「二秦二林」。林青霞從影時間長達21年,1994年結婚後即淡出影壇,她生平拍過百部電影,有一半是文藝愛情片,她曾於1976年以《八百壯士》楊惠敏一角獲得第22屆亞洲影展最佳女主角;又於1990年以《滾滾紅塵》女作家沈紹華一角贏得第27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獎。林青霞的從影代表作不勝枚舉,她不僅是極少數能橫跨文藝、武俠兩種極端類型的代表明星,也是走紅時間最長、從未被時代潮流吞沒的傳奇。.

新!!: 第13屆金馬獎和林青霞 · 查看更多 »

梅(学名:Prunus mume),是蔷薇科杏属的落叶乔木,有时也指其果实或花。原产于中国,后来發展到韩国与日本等地。.

新!!: 第13屆金馬獎和梅 · 查看更多 »

梅花 (電影)

1976年台湾出品的一部國語發音有聲彩色電影,由中央電影公司發行。導演劉家昌,編劇鄧育昆,攝影林贊廷、林鴻鐘,錄音忻江盛,演員有柯俊雄、張艾嘉、谷名倫、恬妞、岳陽、胡茵夢等。曾榮獲金馬獎最佳影片、最佳編劇、最佳攝影、最佳錄音、最佳音樂五項大獎,並獲得哥倫比亞16屆國際影展加達利那獎。 該片為1970年代中期大型抗日電影經典名作之一,此乃因1972年中華民國與日本斷交後數年間抗日題材蔚為風潮之所致。故事背景為二次世界大戰時期身為日本殖民地的臺灣,但劇情並未完全參照史實。 同名主題曲《梅花》由劉家昌作詞作曲,傳頌一時,至今臺灣仍有不少人能朗朗上口。有議者認為梅花遲至二戰結束後的1964年始成為中華民國的國花,因而批評曲中「它是我的國花」一詞有時空倒置之疑。但亦有一說認為1928年南京國民政府即曾將梅花定為國花,當時的臺灣當然有機會得知,因此並無不妥。.

新!!: 第13屆金馬獎和梅花 (電影) · 查看更多 »

楓葉情

《楓葉情》是鳳飛飛第二十一張個人專輯;1976年3月海山唱片發行。 收錄林青霞與鄧光榮領銜主演電影《楓葉情》主題曲與插曲。.

新!!: 第13屆金馬獎和楓葉情 · 查看更多 »

清明上河圖

《清明上河圖》,目前已知最早的版本爲北宋畫家張擇端所作,原畫長528公分,高24.8公分,現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清明上河圖》描绘北宋京城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及汴河两岸的繁华和热闹的景象和优美的自然风光。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法,将繁杂的景物纳入统一而富于变化的画卷中,畫中主要分開兩部份,一部份是農村,另一部是市集。畫中約莫有814人,牲畜60多匹,船隻28艘,房屋樓宇30多棟,車20輛,轎8頂,樹木170多棵,往來衣着不同,神情各异,栩栩如生,其间还穿插各种活动,注重情节,构图疏密有致,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的变化,笔墨章法都很巧妙,颇见功底。這幅畫作對於各種形態的幾乎正確描繪性使其負有盛名。《清明上河圖》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被譽爲“中華第一神品”。.

新!!: 第13屆金馬獎和清明上河圖 · 查看更多 »

成功嶺上

成功嶺上可能是指:.

新!!: 第13屆金馬獎和成功嶺上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