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工部
工部為中國古代官署名,六部之一。其長官為工部尚書。.
查看 秦樹聲和工部
固始县
固始县,别称“蓼城”,是中国河南省下辖的10个省直管县之一,地处河南省东南隅,南依大别山,北临淮河,属北方与南方、中原与华东的交融地带。总面积2942.97平方公里,2016年末户籍人口176.2万,是河南省户籍人口最多的县份。 固始古为蓼国、黄国领地,后为楚国所灭,境内寝邱为楚国名相孙叔敖封邑。秦汉时置期思、寝、蓼等县,东汉光武帝赐名“固始”,建置至今已近两千年。历史上固始人数次南迁,特别是唐朝的陈政、陈元光父子和王潮、王审知兄弟先后率部进入福建,带去中原的文化与人口,以至“闽人至今言氏族者皆曰固始”,固始移民对闽台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及至现代,固始又因其人口众多,数十万农村剩余劳动力奔赴经济发达地区务工,劳务经济成为固始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动力支撑。.
查看 秦樹聲和固始县
知府
知府是中国古代的地方职官名,是府级行政區的地方官。 原稱“知府事”,是指有其他官職者,臨時兼任此府的長官,据古代正史职官志(百官志)记载,唐朝时已有相近的权变做法,宋朝时正式设立州府级地方长官“知府事”,明朝时才最后有了以“知府”为名的地方官职,由於好古,士人經常雅稱知府為太守、郡守、明府、府公、府君、使君、府尊、太尊等。.
查看 秦樹聲和知府
迤南道
迤南道,清朝设置的道,属于云南省。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十月设立,驻普洱府,下辖镇沅府、元江府、临安府、永北府。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加兵备衔。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为分巡迤南兵备道兼管水利道,道光二十年(1840年)六月,改辖镇沅直隶厅。光绪十三年(1887年),临安府属于临安开广道,顺宁府、景东直隶厅来属。宣统三年(1911年),下辖普洱府、顺宁府、景东直隶厅、镇沅直隶厅。民国改为滇南道。.
查看 秦樹聲和迤南道
迤西道
迤西道,清朝设置的道,属于云南省。 康熙九年(1670年)设分守永昌道,驻大理府。雍正三年(1725年),改为分巡道。雍正八年(1730年)设分巡迤西道,驻大理府,下辖大理府、楚雄府、姚安府、永昌府、鹤庆府、顺宁府、永北府、丽江府、景东府、蒙化府。乾隆十三年(1748年),为布政使司参政衔。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加水利衔。乾隆三十二年(1766年),加兵备衔。乾隆三十三年(1767年),为分巡迤西兵备兼管水利道。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驻腾越厅,兼管关务。宣统三年(1911年),称分巡迤西驿堡兵备道。下辖大理府、楚雄府、永昌府、丽江府、蒙化直隶厅、永北直隶厅。民国改为滇西道。.
查看 秦樹聲和迤西道
雲南府
雲南府,俗稱昆明府,是明代、清代在云南省设立的一个府,存在於洪武十四年(1381年)至民國元年(1912年)。.
查看 秦樹聲和雲南府
河南省
河南省简称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行政区,省会郑州市。其大部分土地位于黄河中下游以南地区,故名河南。河南地处中国中部,承东启西,古称天地之中,被视为中国之处而天下之枢,是中国经济自东向西梯次推进发展的中间地带,以河南省为主体的中原经济区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版块,以河南省为核心的中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源头和核心组成部分。河南地势西高东低,北部、西部、南部分别分布着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山和大别山,中部和东部为大面积的冲积平原,西南部为南阳盆地。黄河穿北境而过,淮河水系和海河水系以及汉水的支流丹江也流经河南。全省面积16.7万平方公里,面积排名全国第17位。人口9480万,仅次于广东和山东位列第三位。2015年全省生产总值3.7万亿元,位居第五位。.
查看 秦樹聲和河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