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碳酸铅

指数 碳酸铅

碳酸铅的化学式为PbCO3。.

9 关系: 乙醇乙酸铅二氧化碳碱式碳酸铅白铅白铅矿

乙醇

乙醇(Ethanol,結構简式:CH3CH2OH)是醇类的一种,是酒的主要成份,所以也俗稱酒精,有些地方俗稱火酒。化學結構通常縮寫為, 或 EtOH,Et代表乙基。乙醇易燃,是常用的燃料、溶剂和消毒剂,也用于有机合成。工業酒精含有少量有毒性的甲醇。医用酒精主要指体积浓度为75%左右(或质量浓度为70%)的乙醇,也包括医学上使用广泛的其他浓度酒精。 乙醇与甲醚是同分异构体。.

新!!: 碳酸铅和乙醇 · 查看更多 »

乙酸铅

乙酸铅,又稱醋酸鉛,是一种白色晶体状化合物,带甜味。将铅黄(一氧化铅)和乙酸反应可以制备乙酸铅。和其他铅化合物一样,乙酸铅也有很大毒性。乙酸铅能溶于水或甘油。和水中形成三水合物,Pb(CH3COO)2·3H2O,是一种无色或白色花状单斜晶体。 低濃度的乙酸鉛在漸進式染髮產品中的主要有效成份http://www.fda.gov/Cosmetics/ProductsIngredients/Products/ucm143075.htm。.

新!!: 碳酸铅和乙酸铅 · 查看更多 »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IUPAC名:carbon dioxide,分子式:CO2)是空氣中常見的化合物,由两个氧原子与一个碳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成。空氣中有微量的二氧化碳,約佔0.04%。二氧化碳略溶於水中,形成碳酸,碳酸是一種弱酸。 在二氧化碳分子中,碳原子的成键方式是sp杂化轨道与氧原子成键。碳原子的两个sp杂化轨道分别与两个氧原子生成两个σ键。碳原子上两个没有参加杂化(混成)的p轨道与成键的sp杂化轨道成90°的直角,并同氧原子的p轨道分别发生重叠,故缩短了碳氧键的间距。 二氧化碳平均约占大气体积的400ppm,不過每年因為人為的排放增加,比率還在逐步上升。2018年4月大氣二氧化碳月均濃度超過410ppm,為過去80萬年來最高。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随季节变化,这主要是由于植物生长的季节性变化而导致的。当春夏季来临时,植物由于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其含量随之减少;反之,当秋冬季来临时,植物不但不进行光合作用,反而制造二氧化碳,其含量随之上升。 二氧化碳常壓下為無色、無味、不助燃、不可燃的氣體。二氧化碳是一種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的濃度自1900年至2016年11月增長了約127ppm。.

新!!: 碳酸铅和二氧化碳 · 查看更多 »

在各种酸碱理论中,碱都是指与酸相对的一类物质。鹼多指鹼金屬及鹼土金屬的氢氧化物,而对碱最常见的定义是根据阿伦尼乌斯(Arrhenius)提出的酸碱离子理论作出的定义:碱是一种在水溶液中可以电离出氢氧根离子并且不产生其它阴离子的化合物。随后这个定义被扩展为提供氢氧根或者吸收氢离子的化合物。 根据不同的酸碱理论,碱有着不同的定义。.

新!!: 碳酸铅和碱 · 查看更多 »

碱式碳酸铅

碱式碳酸铅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Pb3(OH)2(CO3)2,有时写作2PbCO3·Pb(OH)2。.

新!!: 碳酸铅和碱式碳酸铅 · 查看更多 »

白铅

#重定向 铅白 (消歧义).

新!!: 碳酸铅和白铅 · 查看更多 »

白铅矿

白铅矿是一种矿物名。 晶体常呈假六方双堆状、板状及棒状,集合体为粒状或致密块状。产于铅锌硫化物矿床的氧化带,通常是有方铅矿氧化成铅矾,再由铅矾受碳酸溶液作用而成的表生矿物,量多时可作提炼铅的矿物原料。 Category:含铅矿物 Category:碳酸盐矿物.

新!!: 碳酸铅和白铅矿 · 查看更多 »

酸(有时用“HA”表示)的传统定义是当溶解在水中时,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大于纯水中氢离子浓度的化合物。换句话说,酸性溶液的pH值小于水的pH值(25℃时为水的pH值是7)。酸一般呈酸味,但是品尝酸(尤其是高浓度的酸)是非常危险的。酸可以和碱发生中和作用,生成水和盐。酸可分为无机酸和有机酸两种。.

新!!: 碳酸铅和酸 · 查看更多 »

氨(Ammonia,或称氨氣、阿摩尼亞或無水氨,分子式为NH3)是无色气体,有强烈的刺激气味,极易溶于水。常温常压下,1單位体积水可溶解700倍体积的氨。氨對地球上的生物相當重要,是所有食物和肥料的重要成分。氨也是很多藥物和商業清潔用品直接或间接的組成部分,具有腐蝕性等危險性质。 由於氨有廣泛的用途,成為世界上產量最多的無機化合物之一,約八成用於製作化肥。2006年,氨的全球產量估計為1.465億吨,主要用於製造商業清潔產品。 氨可以提供孤電子對,所以也是路易斯鹼。.

新!!: 碳酸铅和氨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PbCO3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