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石隆门

指数 石隆门

石隆门(Bau),是一座位于砂拉越古晋省石隆門縣的古镇,也是該縣縣治,曾以开采金矿而闻名"Preston buying into Sarawak goldmine" Sydney Morning Herald 16 July 2002;。 石隆门是华人在砂拉越最早居住地。在1857年,石隆门金矿华工曾经暴动反抗詹姆士·布魯克(James Brooke),当时的砂拉越第一位白人拉者。此暴动也称之为石隆门华工起义。.

8 关系: 华人古晋省石隆门华工起义砂拉越白人詹姆士·布魯克诺斯猪笼草拉者

华人

華人(Ethnic Chinese),是對原居於東亞中國地區族裔群體及其後代的泛稱,其概念源自於華夏、中華或中華民族。華人是一個約定俗成的名稱,並非一個有嚴格定義的學術名稱,類似於華人名称还包括唐人、中國人等稱呼,這些名稱隨著政治與歷史變遷,其內涵也隨之改變。在化約主義及種族主義的影响下,時常產生混淆不清,難以清楚定義的情況。也由於中國民族主義將中國視為是一個由中華民族構成的民族國家,主張中華民族是由多民族融合而成。因此在「中華民族」概念出現後,華人並不特定指具有漢族血统的後裔,一些中國大陸少数民族如满族、回族等在中國以外地區也被稱或自稱為華人,但「華人」的概念一般不以政治或行政區劃甚至國籍做劃分,例如香港人、澳門人以及馬來西亞、新加坡和汶萊的華裔也被稱為華人。.

新!!: 石隆门和华人 · 查看更多 »

古晋省

古晋省(Bahagian Kuching;Kuching Division )也称第一省,位于婆罗洲砂拉越最西部的省份,总面积4,565.53平方公里。古晋省是砂拉越十一个省份里拥有最多人口的省份,总人口约有70.5万,占了砂洲总人口的28.6%。.

新!!: 石隆门和古晋省 · 查看更多 »

石隆门华工起义

石隆门华工起义(1857年)是一起当地华人矿业公司因不满砂拉越布鲁克王朝的政策而发动的起义事件。.

新!!: 石隆门和石隆门华工起义 · 查看更多 »

砂拉越

拉越(Sarawak),旧译砂--朥越、砂--勞越、砂羅越或砂--捞越,簡稱砂或砂州,马来语又稱作“犀鸟之乡”(Bumi Kenyalang),是马来西亚在婆罗洲领土上两个行政区域之一(另一个为沙巴州),也是全马面積最大的州。砂拉越州在行政、移民和司法制度上与马来西亚半岛的其他行政区明显不同。地理上砂拉越州位于婆罗洲西北,东北与沙巴州相邻,并把汶莱这一独立国家隔成两部分,而其南与印尼加里曼丹接壤。砂拉越州的首府古晋市是全州的经济和政治中心,州内还有美里、诗巫和民都鲁等大大小小的城市分布。根据2015年的人口估查,砂拉越州共有2,636,000人。全州的气候类型是熱帶雨林氣候,生长着大片热带雨林,为各种各样的动植物提供了生存环境。以许多著名的洞穴系统而闻名的姆鲁山国家公园也位于砂拉越州。发源于依兰山脉的拉让江既是该州的重要河流,也是马来西亚最长的河流;其支流上的巴贡水电站是东南亚的大型水电站之一。砂拉越州的最高点为2,423米高的毛律山。 在尼亚洞发现了距今四万年前早期人类在砂拉越的居住遗迹。在公元八至十三世纪砂拉越,这一地区与古代中国维持着贸易往来。在十六世纪时这一地区开始受到汶萊帝國(渤泥国)的控制。1841年,英国探险家詹姆士·布鲁克从汶莱手中取得砂拉越(今古晋一带)的统治权,成为了独立的王国,并逐步将版图扩张至今天的范围。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的爆发,砂拉越在1941年被日本占领。战后的1946年,砂拉越又被划给英国成为了直轄殖民地,直到1963年7月22日才從英國取得自治權。同年9月16日,砂拉越與北婆羅洲(今沙巴)、新加坡(在1965年被驱逐出联邦)和马来亚联合邦(今马来西亚半岛或西马)组成今天的马来西亚。这一联邦体制的建立受到了邻国印尼的反对,并导致了两国陷入了长达三年的武装对抗。1966年8月对抗平息后的砂拉越又经历了砂共叛乱,这场叛乱直到1990年才停息。 砂拉越州呈现出富有代表性的民族特点、文化特色和多样化语言。砂拉越州的州元首称作“Yang di-Pertua Negeri”,而其政府首脑称为“首席部长”。砂拉越州的政府架构与西敏制相似,并在国内拥有最早的州議會制度。砂拉越州的官方语言为英语和马来语,并没有规定官方宗教。位于古晋的砂拉越博物馆是婆罗洲历史最悠久的博物馆。砂拉越还以它的传统乐器而闻名。为期三天的(RWMF)便是在砂拉越州举行。同时砂拉越州也是全国唯一庆祝的地方。 砂拉越州蕴藏着大量自然资源,其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属于外向出口型,特别是在石油、天然气、木材和油棕方面。砂拉越州还有制造、能源和旅游等产业。.

新!!: 石隆门和砂拉越 · 查看更多 »

白人

白人(White people),或称白色人种,指狹義的高加索人種(一般亦作西洋人、西方人或西人、洋人),是以人类肤色命名的人种名称,一般指擁有淡色皮膚的種族或群體成員;或是一類擁有淡色皮膚,尤其是源自歐洲的人類群體, from the Compact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新!!: 石隆门和白人 · 查看更多 »

詹姆士·布魯克

#重定向 詹姆斯·布魯克.

新!!: 石隆门和詹姆士·布魯克 · 查看更多 »

诺斯猪笼草

诺斯猪笼草(学名:Nepenthes northiana)是婆罗洲特有的热带食虫植物,分布于海拔0至500米的地区。诺斯猪笼草得名于它的发现者——玛丽安娜·诺斯。诺斯猪笼草是猪笼草属最为著名的物种之一,在19世纪后半叶它被当作沙捞越特有植物的一个代表。Clarke, C.M. & C.C. Lee 2004.

新!!: 石隆门和诺斯猪笼草 · 查看更多 »

拉者

拉者(梵語:Raja,राजा),或译拉惹、羅闍。南亞、東南亞以及印度等地對於國王或土邦君主、酋長的稱呼,最早源自於梵文的राज rājan一詞。在印度,伊斯蘭教傳入後,拉者專用作印度教君主、領袖的稱呼,用以區別於伊斯蘭教的“苏丹”和“那瓦卜”;拉其普特人稱拉者為“(Rānā)”,南亞部分地區使用此稱呼,可翻譯為大王、大君。拉者和拉那的正妻(王后)皆稱作“拉妮(Rani)”,女性拉者亦稱“拉妮”。 在馬來西亞至今玻璃市的統治者,仍被稱作拉惹。 一些拉者尊稱為“摩訶拉者”(梵語:Māhāraja,महाराज),譯為霸王、霸主,亦可譯作“皇帝”。摩訶拉者本指接受其他國家朝貢的大國之君,後來所有拉者都自稱為摩訶拉者,摩訶拉者與拉者便成為同義詞,可以混用。 Category:君主稱謂 Category:印度教 Category:梵语词汇 Category:印度君主 Category:马来西亚君主.

新!!: 石隆门和拉者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