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石澤良昭

指数 石澤良昭

石澤 良昭是一名日本的歷史學家,第13代上智大学校長。専門是東南亞史、柬埔寨王国的吳哥窟時代碑刻文解讀研究。目前擔任上智大学亞洲人材養成研究中心所長、上智大学吳哥窟遺跡国際調査團團長,也曾擔任文化廳文化審議會會長。.

21 关系: 吴哥窟岩波書店上智大學中央大学中央公論新社帶廣市北海道諾羅敦·西哈努克讲谈社鹿兒島大學JTBパブリッシング柬埔寨文学博士文化廳日本拉蒙·麦格塞塞奖1991年1998年2003年2012年2017年

吴哥窟

吳哥窟()位於柬埔寨西北部,在暹粒市北5.5公里。原始的名字是Vrah Vishnulok,意思為“毗湿奴(遍入天)的神殿” 。中國元代古籍《岛夷志略》稱之為“桑香佛舍”。它是吳哥古跡中,保存得最完好的的庙宇,以建築宏偉與浮雕細緻聞名於世,是世界上最大的庙宇, 。也是一座巨大的水上都市。 十二世紀的吳哥王朝國王苏利耶跋摩二世希望在平地興建一座規模宏偉的石窟庙山,作為吳哥王朝的太庙。因此舉全國之力,花了大約35年建造。吴哥窟建成于14世纪前半。吴哥窟绝非供大群信徒朝拜的西式的教堂或东方寺院,而是一座宏伟的太庙,供奉化身为印度教之神的国王George Coedḕs Angkor An Introduction p32。 吴哥窟結合了高棉历代庙宇建筑的兩個基本的元素:立体庙山的多层方坛和平地庙宇的回廊Marilia Albanese p202。吴哥窟的庙山由三層長方形有回廊环绕的平台組成,层层高叠,形如金字塔,象征印度神話中位於世界中心的须弥山。庙山頂部矗立著按五點梅花式排列的五座宝塔,象徵须弥山的五座山峰。三道回廊象征须弥山所在地的土、水、风;庙山周边环绕一道护城河,象征环绕须弥山的鹹海Maurice Glaize,Monuments of Angkor,Part II, Angkor Wat p59Marilia Albanese p202。多年從事吳哥窟維修工作的法国远东学院古跡維修专家(Maurice Glaize)認為“吳哥窟是吳哥古跡中以造型之雄偉、佈局之平衡、比例之協調、線條之优美,威風赫赫,可比美世界上任何最杰出的建筑成就,而毫不遜色。”。 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將吳哥古跡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世界各地来吴哥窟观光的游客一持续增加,从1993年不到一万人次,迄至2007年已达二百万人次,吴哥窟已成为旅游胜地。一百多年來,世界各国投入大量資金在吳哥窟的維护工程上,以保护這份世界文化遗产。吳哥窟的造型,从1863年开始就已經成為柬埔寨國家的標誌,展現在柬埔寨国旗上。.

新!!: 石澤良昭和吴哥窟 · 查看更多 »

岩波書店

株式會社岩波書店是一家日本出版社,以學術研究及佛學書籍的出版起家。書店總部位於東京都千代田區,隔鄰是一橋出版集團(一ツ橋グループ)的小學館與集英社。公司標誌取材自法國畫家讓-弗朗索瓦·米勒(Jean-François Millet)的畫作《播種者》。 該書店以往的薪資水準為日本出版業界公認最高,但現在只與中堅水準的出版社相近。.

新!!: 石澤良昭和岩波書店 · 查看更多 »

上智大學

上智大學(;英語譯名:Sophia University),簡稱上智、索非亞(Sophia,ソフィア),是日本一所私立天主教大學,1913年由耶穌會創建,1928年升格大學。校本部位於東京都千代田區,在東京都內共有4處校區,另於神奈川縣秦野市與大阪府大阪市設有分部。.

新!!: 石澤良昭和上智大學 · 查看更多 »

中央大学

#重定向 中央大学 (消歧义).

新!!: 石澤良昭和中央大学 · 查看更多 »

中央公論新社

中央公論新社(),簡稱「中公」,是日本的著名出版社。.

新!!: 石澤良昭和中央公論新社 · 查看更多 »

帶廣市

帶廣市()是位於日本北海道東南部的城市,位於中央,是十勝綜合振興局轄內的主要城市,也是十勝地區的農產集散地,並有大量食品加工相關的產業。過去曾經是北海道人口排名第五大城市,不過在自衛隊編制縮減及中央政府機構的縮編影響下,使得人口開始減少,在2004年3月之後,人口數被苫小牧市超越,現為北海道第六大城市,次於札幌市、旭川市、函館市、釧路市、苫小牧市。 轄內約六成地區為平原,約有一半區域為農地,由於位於內陸區域,溫差很大,夏季氣溫可超過攝氏30度,冬季氣溫可達攝氏零下20度,積雪量則比北海道靠日本海一側的區域少,年均降雪量約在200公分。 市區位於十勝川及之間的平原,其都市規劃在19世紀末的開拓初期即已完成,採棋盤式規劃,市區內約九成區域的地址是採用「西(東)○條、南(北)○丁目」的方式表示,同時也學習美國華盛頓特區規劃了具有城市防火功能的對角方向道路。 「帶廣」的名稱來自阿伊努語「o-pere-per-ke-p」,意思為河口處分成多股的河川,指的是從現在帶廣市區東北側分出的十勝川支流。.

新!!: 石澤良昭和帶廣市 · 查看更多 »

北海道

北海道(,)是日本最北端的一級行政區,亦是日本现时唯一以「道」取名的行政区划,道廳所在地(首府)是札幌市。全境面積78,420.79平方公里,是日本面積最大的一級行政區。北海道的人口約有544萬人,是日本人口第八多的一級行政區。北海道亦可以指北海道行政區所在的島嶼。北海道本島和本州、四国、九州並為日本四大島嶼之一,面積77,983.92平方公里,是日本面積第二大島嶼,亦是世--面積第21大島嶼。 北海道的原住民愛努人在過去曾將北海道和庫頁島、千島群島等愛努人居住的地區統稱為阿依努茅希利(阿伊努語假名:アィヌモシㇼ,转写:Aynu-mosir),意為人類居住之處。而和人古代則稱愛努人為蝦夷,稱北海道為蝦夷地。此外和人還曾使用過渡島、越渡島等名稱代指北海道。在明治政府設立開拓使之後,政府考慮修改蝦夷地這一名稱。曾多次在北海道探險的松浦武四郎向政府提出了北加伊(ほっかい)道、海北道、海東道、日高見道、東北道、千島道六個方案。最後政府決定採用「北加伊道」這一名稱,並且效仿律令制時代五畿七道中的東海道、南海道、西海道,將「加伊」改為「海」字,此為北海道名稱由來。北海道的人口密度遠較日本其他地區為低,這使得北海道擁有日本四分之一的農地,成為日本重要的食糧提供基地;亦讓北海道保留有未經人工干預的自然環境,吸引眾多遊客到訪。.

新!!: 石澤良昭和北海道 · 查看更多 »

諾羅敦·西哈努克

诺罗敦·西哈努克(;),柬埔寨王国前國王。1922年10月31日生于金边。是诺罗敦和西索瓦两大王族后裔。西哈努克其父诺罗敦一世是安东国王与一名福建后裔王妃所生之长子,有华人血统,1953年至1970年,他是柬埔寨的最高領導人。1941年4月23日继位,1955年退位,1960年任柬埔寨国家元首。 1970年后因政变长期流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直受到元首级礼遇,长期居住在东交民巷15号(晚年常在附近的卫生部北京医院治病)。1993年9月24日,柬埔寨恢复君主立宪制,西哈努克復辟。王后为诺罗敦·莫尼列·西哈努克。西哈努克于2004年10月7日正式宣布退位,被尊称为“王父”(中国官方则称其为“太皇”),2012年10月15日於中國卫生部北京医院逝世。.

新!!: 石澤良昭和諾羅敦·西哈努克 · 查看更多 »

讲谈社

讲谈社(講談社)是位于东京都文京区音羽的日本出版社,與King Records、光文社、星海社、日刊現代同為音羽集團成員。.

新!!: 石澤良昭和讲谈社 · 查看更多 »

鹿兒島大學

鹿兒島大学 鹿儿岛大学(かごしまだいがく,Kagoshima University),位于鹿儿岛县的日本国立大学。1949年,由第七高等学校、鹿儿岛师范学校、鹿儿岛县女子师范学校、鹿儿岛青年师范学校、鹿儿岛农林专门学校、鹿儿岛水产专门学校合并而设立。 Nigel Ward 日本大學排名:第30名(研究經費·論文引用率·入學難易度·聲望).

新!!: 石澤良昭和鹿兒島大學 · 查看更多 »

JTBパブリッシング

#重定向 JTB出版.

新!!: 石澤良昭和JTBパブリッシング · 查看更多 »

柬埔寨

柬埔寨王国(ព្រះរាជាណាចក្រកម្ពុជា;Preăh Réachéanachâk Kâmpŭchéa),简称柬埔寨(កម្ពុជា,Kâmpŭchéa),位于东南亚中南半岛,首都金邊,為联合国会员国及东南亚国家联盟成员国。 柬埔寨西部及西北部与泰国接壤,东北部与老挝交界,东部及东南部与越南毗邻,南部则面向暹羅灣。柬埔寨领土为碟狀盆地,三面被丘陵與山脈環繞;中部為廣阔而富庶的平原,占全國面積四分之三以上。境内有湄公河和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洞里萨湖(又稱金邊湖)。.

新!!: 石澤良昭和柬埔寨 · 查看更多 »

文学博士

文學博士(Doctor of Letters, D.Litt.)學位以及榮譽學位,在中文一般是指在大學中文學相關科系的研究所博士班畢業後可獲得,但亦有純粹因文學上的成就貢獻而獲得大學授予。.

新!!: 石澤良昭和文学博士 · 查看更多 »

文化廳

文化廳(文化庁)是日本文部科學省所屬的外局之一,負責統籌日本國內文化、宗教交流事務。成立於1968年,今日出海為首任長官。.

新!!: 石澤良昭和文化廳 · 查看更多 »

日本

日本國(),是位於東亞的島嶼國家,由日本列島、琉球群島和伊豆-小笠原群島等6,852個島嶼組成,面積約37.8万平方公里。國土全境被太平洋及其緣海環抱,西鄰朝鮮半島及俄罗斯,北面堪察加半島,西南為臺灣及中國東部。人口達1.26億,居於世界各國第11位,當中逾3,500萬以上的人口居住於東京都與周邊數縣構成的首都圈,為世界最大的都市圈。政體施行議會制君主立憲制,君主天皇為日本國家與國民的象徵,實際的政治權力則由國會(參眾兩院)、以及內閣總理大臣(首相)所領導的內閣掌理,最高法院為最高裁判所。 傳說日本於公元前660年2月11日,由天照大神之孫下凡所生之後代磐余彥尊所建,在公元4世紀出現首個統一政權,並於大化改新中確立了天皇的中央集权體制。至平安時代結束前,日本透過文字、宗教、藝術、政治制度等從漢文化引進的事物,開始衍生出今日為人所知的文化基礎。12世紀後的六百年間,日本由武家階級建立的幕府實際掌權。17世纪起江户幕府頒布锁国令,至1854年被迫開港才結束。此後,日本在西方列強進逼的時局下,首先天皇從幕府手中收回統治權,接著在19世紀中期的明治维新進行大規模政治與經濟改革,實現工業化及現代化;而自19世纪末起,日本首先兼併琉球,再拿下台灣、朝鮮、樺太等地為屬地。進入20世紀時,日本已成為當時世界的帝國主義強權之一,也是當時東方世界唯一的大國。日本後來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軸心國之一,對中國與南洋發動全面侵略,但最终於1945年戰敗投降。日本投降至1952年《旧金山和约》生效前,同盟国军事占领日本,並監督日本制定新憲法、建立今日所見的政治架構,日本轉型為以國會為中心的民主政體,天皇地位虛位化,並依照憲法第九條放棄維持武装以及宣戰權。而日本雖在法律上實施非武裝化,出於自我防衛上的需要,仍擁有功能等同於其他國家軍隊的自衛隊。 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亦為七大工業國組織成員,是世界先進國家之一,主要奠基於日本經濟在二戰後的巨幅增長。現時日本的科研能力、工業基礎和製造業技術均位居世界前茅,並是世界第四大出口國和進口國。2015年,日本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依國際匯率可兌換成為三萬二千,人均國民收入則在三萬七千美元左右,人類發展指數亦一直維持在極高水平。.

新!!: 石澤良昭和日本 · 查看更多 »

拉蒙·麦格塞塞奖

拉蒙·麦格塞塞奖(Ramon Magsaysay Award),1957年4月,由纽约洛克菲勒兄弟基金会的信託人出資創立的獎項,用以紀念1957年3月17日空難逝世的故菲律宾总统拉蒙·麦格塞塞。1957年5月設立「拉蒙·麦格塞塞奖基金會」(Ramon Magsaysay Award Foundation, RMAF)負責運行。1958年起,每年颁发给亚洲有杰出成就的人士或组织,被稱為「亞洲的諾貝爾獎」。.

新!!: 石澤良昭和拉蒙·麦格塞塞奖 · 查看更多 »

1991年

没有描述。

新!!: 石澤良昭和1991年 · 查看更多 »

1998年

没有描述。

新!!: 石澤良昭和1998年 · 查看更多 »

2003年

没有描述。

新!!: 石澤良昭和2003年 · 查看更多 »

2012年

没有描述。

新!!: 石澤良昭和2012年 · 查看更多 »

2017年

2017年經联合国大会指定为国际可持续旅游发展年,也是俄國十月革命100週年。.

新!!: 石澤良昭和2017年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