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石匱書

指数 石匱書

《石匱書》,是一部紀傳體明史,明清張岱撰,起自洪武,迄於天啟,凡二百二十卷。有〈本紀〉、〈志〉、〈世家〉、〈列傳〉。 《石匱書》始撰於明崇禎元年(1628年),自序道:“經十七年,明亡後,攜副本屏跡深山,又十年而成書,五易其稿,九正其訛。”,脫稿後猶時加刪改,“事必求真、語必務確,五易其稿,九正其訛,稍有未核,寧缺勿書”,前後歷五十年。〈志〉和〈列傳〉有總論和附論,有“石匱書曰”為評論。《石匱書》因崇禎朝無〈實錄〉和〈起居注〉,材料不全,止於天啟。內容分:〈本紀〉、〈志〉、〈世家〉、〈列傳〉;〈志〉有天文、地理、禮樂、科目、百官、河渠、刑名、兵革、馬政、鹽法、漕運、藝文諸目。〈列傳〉下有循吏、獨行、行人、儒林、文苑、妙藝、方技、隱逸、名宦、宦者、勝國遺臣、盜賊、兀良哈、朵顏三衛、朝貢各國。 順治年間浙江谷應泰提督浙江學政,編《明史紀事本末》,以五百金購買《石匱書》,宗子因家貧慨然予之。谷應泰的《明史紀事本末》多取材自此書。康熙初年,谷應泰編修《明史紀事本末》時,張岱參與其中,得以望見崇禎朝的大量史料,如崇禎朝《邸報》,於是開始強化《石匱書》細節的鋪陳,並著手撰寫關於崇禎朝和南明史事的《石匱書後集》,分本紀、世家、列傳,體例一如《石匱書》,共六十三卷,附錄一卷。康熙三年(1664年)《石匱書》竣工,張岱仍繼續潛心撰寫《石匱書後集》。 邵廷-采-將《石匱書》與談遷《國榷》並稱:“明季稗史雖多,而心思漏脫,體裁未備,不過偶記聞見,罕有全書。惟談遷編年,張岱列傳,兩家俱有本末。”邵廷采又說:“沉淫於有明一代紀傳,名曰《石匱書》。以擬鄭思肖之鐵函心史也。至於興廢存亡之際,孤臣貞士之操,未嘗不感慨流連隕涕,三致意也。”溫睿臨《南疆逸史》亦稱“兩家體裁較他稗史獨完具,而岱、遷于君臣朋友之間,天性篤至,其著書也征實覆核,不矜奇門,文以作者自居,故儒林尚之。”.

目录

  1. 12 关系: 南疆逸史史景迁崇祯康熙張岱 (明朝)谷應泰谈迁邸报邵廷采洪武溫睿臨明史紀事本末

南疆逸史

《南疆逸史》,原名《南疆佚史》,纪传体南明史,溫睿臨撰,專記南明弘光、隆武、永历三朝遗事。有20卷本、30卷本、44卷本和抄本56卷本。 溫睿臨匯集《綏寇紀略》、《明末忠烈記實》等「野史數十種」,最後「薈蕞諸書」成《南疆逸史》。有《 纪略》4卷、《列传 》计52卷。《南疆逸史》書序總結明代衰亡原因有三:「一曰務虛名不採實用」,「二曰別流品不求真才」,「三曰爭浮文不念切效」。他再三強調「積此三弊,敗亡不悟,則誤國之罪,豈得諉諸小人哉!余所以每不禁掩卷而三嘆也!」楊鳳苞稱《南疆逸史》:「然微嫌其失之太簡,要必為之注以補其闕遺,若裴松之注《三國志》之例,而後文獻足征焉。」 道光九年(1829年),吴郡李瑶整理《南疆绎史勘本》30卷,包括《纪略》6卷,《列传》24卷,由沈云龙收人《明清史料汇编》。1915年由上海国光书局出版40卷本。1959年上海中华书局出版的《南疆逸史》56卷本,有《纪略》4卷、《列传》52卷。 Category:南明史书 Category:纪传体.

查看 石匱書和南疆逸史

史景迁

史景遷(Jonathan Dermot Spence,),是一位出生於英國倫敦的中国历史專業研究者,於1993年起担任耶鲁大学历史学斯特林教席,其妻為歷史學者金安平。 史景遷一名為房兆楹所命,其原義為“景仰司馬遷”。.

查看 石匱書和史景迁

崇祯

崇祯(1628年—1644年)是明朝皇帝明思宗朱由檢的年號。崇祯是明朝的最后一个年号。 朱由檢於天启二年(1622年)九月被册封为信王。天启七年(1627年)即皇帝位。 内阁拟定的年号为“--圣”、“兴福”、“咸嘉”、“崇贞”,朱由检圈定“崇贞”,并改为“贞”为“祯”。一说呈上的四个年号为“永昌”、“绍庆”、“咸宁”、“崇贞”。次年(1628年)改元。 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破京师,思宗自缢。李自成建立確立大順,改年號為永昌;吳三桂則擁立朱慈烺為帝,改元義興。 明朝滅亡之後,李氏朝鲜的士族出於反清情緒及小中華思想,在國中仍然使用崇禎年號,如崇禎紀元後八十三年(1710年)、崇禎後再癸丑(1733年)、崇禎紀元後四乙丑(1865年)等等,這被稱作「崇禎紀元」。.

查看 石匱書和崇祯

康熙

康熙(a;,公元1662年至1722年)为中国清朝入關後第二位皇帝——清圣祖玄烨的年号,前后共61年。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清世宗即位沿用。.

查看 石匱書和康熙

張岱 (明朝)

張岱(),字宗子、石公,號陶庵、蝶庵,浙江紹興人,明末清初作家和史學家。張岱出身書香世家,三代進士,家境富裕,前半生生活奢華,養尊處優,精通各種玩樂之道,屢試不第。張岱48歲時明朝覆亡,他一度在南明魯王朱以海的小朝廷中供職,後來逃避戰亂遁入深山,寄居佛寺,潛心著作,生活困頓,其後返回紹興定居,一度到杭州協助谷應泰編纂史書。文學方面,張岱是小品文名家,著有《陶庵夢憶》及《西湖夢尋》等書,追憶昔日繁華生活,細述明末社會風情,文章平易近人,典雅精練,趣味盎然,膾炙人口,清初風行一時。史學方面,張岱撰有《石匱書》與《石匱書後集》,記述有明一代史事,剖析明亡原因,注重秉筆直書,推崇忠貞節義,以求垂鑑後世;但其書襲抄痕跡過於明顯,難以稱得上一家之言。.

查看 石匱書和張岱 (明朝)

谷應泰

谷應泰(),字賡虞,別號霖蒼,明末清初直隸豐潤(今河北唐山市豐潤區)人。.

查看 石匱書和谷應泰

谈迁

谈迁(),明末清初史学家,原名以训,字观若;明亡后改名迁,字孺木,明朝诸生,浙江杭州府海宁枣林(浙江海寧西南)人。《國榷》作者。.

查看 石匱書和谈迁

邸报

邸报,又稱邸抄、邸鈔、朝報、條報、雜報,是用於通報的一種公告性新聞報紙,專門用於朝廷傳知朝政的文書和政治情報的新聞文抄,最早出现於中国的漢代。邸报的作用相當於現今的駐京新聞機構,是在中央政府中枢部门统一管理下发行,其重點在傳達朝政消息,凡天子詔敕、臣僚奏議以及有關官員任免調遷等,都是邸吏們所需收集抄錄的內容。 由於邸報最初是由朝廷內部傳抄,後遂張貼於宮門,公諸傳抄,“亦互相传报,使知朝政。”,故又稱宮門抄、轅門抄,實際上即為最早的一種新聞發布方式。.

查看 石匱書和邸报

邵廷采

邵廷采(),原名行中,字念鲁,又字允斯,浙江余姚人。南明末清初学者。 邵廷采祖父名邵曾可,字子唯,号鲁公,明朝末年学者,是沈国模的学生。邵廷采父邵贞显。.

查看 石匱書和邵廷采

洪武

洪武(1368年-1398年)是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期間的年號,也是明朝的第一个年号。 洪武年间全国没有战乱,社会迅速从元末的战乱中恢复,人口迅速增加,经济快速发展,史称洪武之治。 朱元璋規定後代子孫登基後,在位時只能使用一個年號,故除明英宗因為退位後又復辟,故有兩個年號外,其餘均守祖制,參見一世一元制。 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駕崩,其嫡長孫朱允炆即位,翌年改元建文。 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通过靖难之役即皇帝位的明成祖朱棣废除建文年号,改称洪武三十五年,翌年改元永乐,夏燮《明通鑑》考異認為從朱棣在1399年北京起兵開始其征伐地区復稱洪武年號,靖難之役後下令全國復用洪武年號。.

查看 石匱書和洪武

溫睿臨

溫睿臨,字鄰翼,一字哂園,浙江烏程人。 生卒年不詳。康熙四十四年舉人,官内阁中书。個性亢直,喜當面損人。與萬斯同有交情,萬斯同赴京編修《明史》時,常與之討論。《明史》對於南明歷史“紀載寥寥,遺缺者多”,斯同鼓勵他能從南明史下手,“已奉有各种野史悉行送部,不必以忌讳为嫌之令矣,采而辑之”,温睿临遂裒聚野史《绥寇纪略》等40余种,著有《南疆逸史》,另有《吾征录》、《均役全书》、《游西山吟稿》,皆佚。.

查看 石匱書和溫睿臨

明史紀事本末

《明史紀事本末》,清代谷應泰(1620年-1690年)著。.

查看 石匱書和明史紀事本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