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直接資助計劃

指数 直接資助計劃

接資助計劃(Direct Subsidy Scheme),簡稱直資,是一個在1991年開始推行的香港教育資助計劃,也是香港政府的公共政策之一。計劃目標是以促進優質的私立學校發展,為鼓勵學生提供教育水平的非官立中學及資助學校以外的更多選擇。教學以開放式為主,以提高私立學校的教育質素。受此計劃資助的學校稱為直資學校,有相對高的自主權,可自訂課程、收費及入學要求,接近私立學校。直資學校可得到政府按合資格學生人數提供的資助。.

84 关系: 培僑中學培僑書院基督教崇真中學基督教中國佈道會聖道迦南書院基督教香港信義會宏信書院基督教香港信義會心誠中學協恩中學天水圍香島中學孔聖堂中學官立學校 (香港)審計署 (香港)將軍澳香島中學嶺南大學香港同學會小學中聖書院中華基督教青年會中學中華基督教會公理高中書院中華基金中學一條龍學校九龍塘九龍三育中學伯裘書院佛教筏可紀念中學德信中學德望學校保良局羅氏基金中學保良局顏寶鈴書院保良局陳守仁小學保良局陸慶濤小學匯基書院(東九龍)匯知中學地利亞修女紀念學校(利瑪竇)優才(楊殷有娣)書院啟思中學公共政策社會流動福建中學福建中學附屬學校羅定邦中學統一派位 (中學)直接資助計劃融合教育聖士提反書院聖保祿學校聖保羅男女中學聖保羅男女中學附屬小學聖保羅書院聖瑪加利男女英文中小學香島中學香港小學教育香港兆基創意書院...香港神託會培基書院香港管理專業協會李國寶中學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香港聖瑪加利女書院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真道書院香港青年協會李兆基書院香港補助學校議會香港英文授課中學香港浸會大學附屬學校王錦輝中小學香港教育香港教育史香港教育統籌局蘇浙公學蘋果日報 (香港)英華小學英華書院陳樹渠紀念中學林大輝中學恒生商學書院李寶椿聯合世界書院津貼學校港大同學會小學港大同學會書院港青基信書院漢華中學惠僑英文中學明愛華德中書院播道書院教育局教育局 (香港)教育市場化教育統籌委員會拔萃女書院拔萃男書院 扩展索引 (34 更多) »

培僑中學

培僑中學(Pui Kiu Middle School,簡寫PKMS,簡稱培僑),是香港東區的一所中學,於1946年由東南亞華僑出資創辦。現為一間位於香港北角寶馬山天后廟道190號, 過往培僑中學堅持愛國教育,重視培養學生的德、智、體全面發展。因而,是香港政府打入另冊的監控對象,情況直至1970年代後期。.

新!!: 直接資助計劃和培僑中學 · 查看更多 »

培僑書院

培僑書院(Pui Kiu College)是位於香港沙田區的一間中小學合辦的一條龍學校,創建於2005年。培僑書院以英語及普通話為教學語言,其辦學宗旨在於培育能為香港、中國走向世界作出貢獻的出類拔萃新生代。學校特色包括中小學一條龍(不用考呈分試)、國際視野、中國情懷及多元智能。.

新!!: 直接資助計劃和培僑書院 · 查看更多 »

基督教崇真中學

基督教崇真中學(Tsung Tsin Christian Academy),是一所座落於香港九龍荔枝角荔康街8號的直資英文中學,由香港崇真會深水埗堂主辦。該校於2004年創立,由丘頌-云-長老為首任校長,在創校年只開設中一及中四班,全校分為信、義、愛、德四社。.

新!!: 直接資助計劃和基督教崇真中學 · 查看更多 »

基督教中國佈道會聖道迦南書院

基督教中國佈道會聖道迦南書院(ECF Saint Too Canaan College)是香港觀塘的一間直資英文中學 學校有36間課室、18間特別室、1個禮堂、1個圖書館、1個籃球場、1個健身室、有蓋操場和足球場(和匯基書院(東九龍)共用),是一所千禧校舍。.

新!!: 直接資助計劃和基督教中國佈道會聖道迦南書院 · 查看更多 »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宏信書院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宏信書院,位於元朗馬田村欖口村路25號,由基督教香港信義會創立,於2010年9月開學。現任校長為封華冑。該校乃新界西北截至2010年2月唯一一所直資一條龍學校,已申請IB課程認證。。學校由小學部及中學部組成,以英語授課為主,而中文科以普通話授課。中學部現開班至中六級,小學部側開班至小六,估計學生人數會不斷增長。學校推廣一人一手提電腦計劃,課堂上鼓勵學生用電腦做資料搜集和製作簡報,學生並不需花很多在購買教科書上。學校評核學生會利用IB Learning Profile作標準,以多角度分析學生的能力水平,而不是單是以考試成績為導向。學校亦常舉辦海外交流團和遊學團,擴寬同學的國際視野。.

新!!: 直接資助計劃和基督教香港信義會宏信書院 · 查看更多 »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心誠中學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心誠中學(Fanling Lutheran Secondary School,簡稱:FLSS),是位於香港新界東北區粉嶺粉嶺圍的一間基督教直資中學。由基督教香港信義會創辦,並由教會內的學校教育部統籌管理。現任校長是麥沃華。校址位於粉嶺馬會道270號,介乎北區政府合署與北區公園之間。北區居民大多會以心誠稱呼該校。校內之基督教香港信義會榮光堂有90多年歷史,被古物古蹟辦事處列為香港三級歷史建築。.

新!!: 直接資助計劃和基督教香港信義會心誠中學 · 查看更多 »

協恩中學

協恩中學位於香港九龍農圃道1號,於1936年創立,是香港聖公會轄下直資女子中學,為香港補助學校議會22所成員學校之一。 學校截至2014-2015學年有17個運動隊伍、5個樂團、4個合唱團(其中兩個分別為跟九龍華仁書院及拔萃男書院合作之混聲合唱團)、普通話,中文和英文辯論隊、2個活躍的劇社及逾60個分別與語文、人文研究、視覺藝術、科學、社會服務和領袖訓練有關的輔助項目。這些項目旨在推動創新和創意,重點講求同儕互相支持、個人責任感和投入感,而容許學生按其不同水平的能力,分層次進行學習。 該校在2012/13學年轉為直資學校,直資學生初中學費定為每年3萬2千港元,高中每年3萬5千港元。 在2017香港最具教育競爭力50強龍虎榜,協恩中學及協恩中學其附屬小學分別排名第19位(中學)及第15位(小學)。.

新!!: 直接資助計劃和協恩中學 · 查看更多 »

天水圍香島中學

天水圍香島中學 (Heung To Middle School (Tin Shui Wai))位於香港新界元朗區天水圍天暉路8號,是一所愛國及千禧學校,由香島教育基金於2001年創校。前身為大埔香島中學(Heung To Middle School (Tai Po)),是於1993在大埔運頭街的校舍創辦。該校全校共有27班,學生人數約950人。校董會主席為葉國華,校監為楊耀忠,校長為吳容輝,之前曾擔任旺角香島專科學校夜校擔任行政主任及將軍澳香島中學校長。兩位副校長為陳錦嫦及易衛華,一位助理校長為林軍。 現任天水圍香島中學校董:沈雪明、王志華、黃頌良、鄧廣成、張炳源、伍學齡、楊孫西校董。.

新!!: 直接資助計劃和天水圍香島中學 · 查看更多 »

孔聖堂中學

孔聖堂中學(Confucius Hall Secondary School)是位於香港島銅鑼灣的一所直資中學,由香港孔聖堂主辦,成立於1953年。學校範圍內的孔聖講堂建於1935年,是香港早期少有的華人會堂。該校於2011年起轉為直資中學,成立法團校董會。而前任校監岑才生於2016年4月擔任校董期間逝世。.

新!!: 直接資助計劃和孔聖堂中學 · 查看更多 »

官立學校 (香港)

官立學校(government school),是指由香港政府開辦的學校的統稱,即辦學團體為香港政府,當中包括官立小學及官立中學。 現在的官立學校由政府直接辦理及經營,經費來自政府,教職員主要為公務員,部份則為合約教席。現在官立學校佔全港學校數目的少數,其餘則主要為資助學校及直接資助學校。資助學校及直接資助學校大多由宗教團體、商會及宗親會等主辦,它們的經費有相當部份來自政府的補助,然而學校的日常運作則由辦學團體而非政府負責。.

新!!: 直接資助計劃和官立學校 (香港) · 查看更多 »

審計署 (香港)

審計署(英語:Audit Commission,AC)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轄下的獨立部門,也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部門之一,專責為政府的帳目核數,部門享有廣泛權力,可查閱政府部門的紀錄;要求任何公職人員解釋帳目,提供任何署長認為必需的資料;審計署署長是香港公職人員,根據《香港法例》第122章《核數條例》執行職務時,亦毋須聽命於任何人士或機構,署長職位由行政長官提名,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委任(根據《核數條例》第3條 ,主權移交前由香港總督委任)。現任審計署署長為孫德基,於2012年7月1日上任,成為第23任署長。 現時審計署署長每年向立法會主席呈交三份報告書,一份根據《核數條例》第12條的規定,每年要呈交一份政府帳目;以及兩份關乎衡工量值式審計結果。審計署署長報告書會由政府帳目委員會按照《核數條例》第12條和《立法會議事規則》第2501章第72條的規定,進行審議。.

新!!: 直接資助計劃和審計署 (香港) · 查看更多 »

將軍澳香島中學

將軍澳香島中學(Heung To Secondary School (Tseung Kwan O))位於香港新界將軍澳調景嶺勤學里4號,由香島教育基金於2003年創辦。全校共有23班,學生人數約850人,校董會主席為袁武,校監為葉燕平。校長為鄧飛,兼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理事。副校長為鍾艷芬,校長助理為張春紅。現任校董為李祖澤、吳清輝、沈雪明、王志華和吳容輝,校董會主席袁武。.

新!!: 直接資助計劃和將軍澳香島中學 · 查看更多 »

嶺南大學香港同學會小學

嶺南大學香港同學會小學是香港一間小學,由嶺南大學香港同學會開辦。位於石硤尾。2004年為嶺南同學會小學創校40周年,向教育統籌局申辦直資小學,經教學及組織管理評審後,成為首間獲得批准由收生不足的津貼小學轉為直資小學,直資小學於2006年開辦兩班小學一年級。.

新!!: 直接資助計劃和嶺南大學香港同學會小學 · 查看更多 »

中聖書院

中聖書院(China Holiness College)是香港一間中學,由中華聖潔會所創立,本為小學,後來發展為香港首批直資中學之一。原址於深水埗,但因改建校舍而遷至荔景一間小學校舍。.

新!!: 直接資助計劃和中聖書院 · 查看更多 »

中華基督教青年會中學

中華基督教青年會中學(Chinese Y.M.C.A. Secondary School,簡稱「青中」)是一所由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主辦的中學。它的原址位於上環,後於2000年9月遷往天水圍,並於2008年轉為直資英文中學。.

新!!: 直接資助計劃和中華基督教青年會中學 · 查看更多 »

中華基督教會公理高中書院

中華基督教會公理高中書院(CCC Kung Lee College)是一間位於香港銅鑼灣的直資高中書院,前身為中華基督教會公理書院,是港島區第一所高中學校。該校舍於1967年正式啟用,2003年正式轉為高中學校。現任校長為阮愛馨女士。公理高中書院是屬於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校舍位於香港銅鑼灣大坑徑17號。 公理高中書院是一所直資高中,只招收中四或以上學生。全香港共四所高中書院,分別為明愛華德中書院、中華基督教會公理高中書院、香港兆基創意書院及保良局莊啟程預科書院。.

新!!: 直接資助計劃和中華基督教會公理高中書院 · 查看更多 »

中華基金中學

中華基金中學(The Chinese Foundation Secondary School,簡稱CFSS),位於香港柴灣小西灣富欣道9號。該校為一所英文直資男女中學,由中華歷史文化教育基金會於2000年興辦,強調「立根中華文化,開拓國際視野,五育並重,發揮個人潛能」。學校特色是於中一及中二課程中加入「增益課程」,訓練學生基本共通能力。.

新!!: 直接資助計劃和中華基金中學 · 查看更多 »

一條龍學校

一條龍學校是指中學和小學一起合作,讓小學畢業生能升上與其合作之中學,令學生及家長不必掛龍尾,免除小學升中學時必須轉換學校或等抽籤的疑慮。近年香港進行教育改革,並推行這個計劃。推行此制度者為教育統籌委員會前主席梁錦松。同一時期推行的制度包括小學「有兄姊就讀弟妹必收」,造成有家長為了小兒子能入讀心儀學校不惜要大兒子強行留級的事件。 Category:香港教育改革 Category:香港一條龍學校 Category:香港小學 Category:香港中學.

新!!: 直接資助計劃和一條龍學校 · 查看更多 »

九龍塘

九龍塘(Kowloon Tong)位於香港九龍半島西部,當中大部份地域都座落在十八區中的九龍城區,位置為筆架山以南,界限街以北,石硤尾及又一村以東,九龍仔及樂富以西。九龍塘是香港市區罕有的低密度發展區,以平房及別墅為主,環境清幽。而此區著名學校林立,為九龍之主要名校區。此外,此區亦以時鐘酒店和安老院而聞名。.

新!!: 直接資助計劃和九龍塘 · 查看更多 »

九龍三育中學

九龍三育中學(Kowloon Sam Yuk Secondary School),是位於香港九龍油尖旺區的一所中學,由基督復臨安息日會主辦。該校有兩個校區,校本部(初中部)位於九龍旺角界限街52號;周氏分校(高中部)位於九龍大角咀詩歌舞街14號。.

新!!: 直接資助計劃和九龍三育中學 · 查看更多 »

伯裘書院

伯裘書院(Pak Kau College),原名「伯裘英文書院」,是位於香港新界元朗天水圍的一間男女子直資中學,佔地約7000平方米。學校於1954年創辦,初為一所私立英文學校,後逐步轉型為直資中文中學。其原址位於元朗屏山南北路20號。現時伯裘書院與匯知中學和賽馬會毅智書院為聯繫學校。而已結束營辦的伯裘女子中學(舊址為九龍美孚百老匯街23A-L美孚新村)亦與該校屬於同一間辦學機構「萬鈞教育機構」。.

新!!: 直接資助計劃和伯裘書院 · 查看更多 »

佛教筏可紀念中學

佛教筏可紀念中學(Buddhist Fat Ho Memorial College)是座落於香港大嶼山大澳大澳道99號的一所直接資助男女中學。由香港佛教聯合會主辦、寶蓮禪寺贊助。學校創立於1977年,是大嶼山上的第一所津貼中學。「筏可」乃是寶蓮禪寺第二代方丈筏可大和尚(1930-1972)的法號。 佛教筏可紀念中學佔地約4,600平方米。校園前身為昔日鹽田的所在地。 2010年12月時,教學人員共38位,其中學歷為碩士或以上佔29%。榮譽校監為釋覺光法師,校監為釋智慧法師,現任校長為惲福龍。校徽中的「卍」符號,是釋迦牟尼之異相之一,表示吉祥無比。卍字的讀音為「萬」。卍字之外是一個法輪,是指佛陀說法能摧破眾生的煩惱。 自2009年9月轉型為直接資助文法中學,加上辦學團體的資助,學費大幅減免至每月300港元。因為沒有參加教育局的「中學學位分配辦法」,所以學校自訂中一收生的程序,學生須直接向學校申請。再根據申請人的校內成績、校外服務、面試、操行、與辦學團體關係、課外活動及獎項等項目作為入學評選。.

新!!: 直接資助計劃和佛教筏可紀念中學 · 查看更多 »

德信中學

德信中學(Tak Sun Secondary School)前身為德信書院,位於香港新界沙田區馬鞍山大水坑,是一所全日制直資男校,創立於2000年。.

新!!: 直接資助計劃和德信中學 · 查看更多 »

德望學校

德望學校(Good Hope School (GHS))是香港的天主教學校,由加拿大聖母無原罪傳教女修會(Missionary Sisters of the Immaculate Conception, M.I.C.)創辦,設有中學部、小學部和幼稚園部。 德望學校在2017香港最具教育競爭力中學50強龍虎榜中排名第21位,而德望小學暨幼稚園在2017香港最具教育競爭力小學50強龍虎榜中排名第17位。.

新!!: 直接資助計劃和德望學校 · 查看更多 »

保良局羅氏基金中學

保良局羅氏基金中學(Po Leung Kuk Laws Foundation College)位於香港將軍澳陶樂路8號,由保良局於2004年創辦之直資中學,屬男女校。每級有4-5班,學生人數約800人,校長為陳榮光先生。而校訓為「愛、敬、勤、誠」。其一條龍小學為保良局陸慶濤小學。.

新!!: 直接資助計劃和保良局羅氏基金中學 · 查看更多 »

保良局顏寶鈴書院

保良局顏寶鈴書院(Po Leung Kuk Ngan Po Ling College,簡稱NPL)是保良局教育機構轄下的第一所直資中學,成立於2000年。地址位於香港九龍土瓜灣崇安街,是一所全日制男女生的學校。每級5班,學生人數約906人。現時教職員共84人(包括校長及3名外籍教師)。南亞學生需修讀GCSE中文。於2014-2015學年率先在中四級開設IB預備課程,期後於2015-2016學年正式開設國際文憑大學預科課程(IBDP)。.

新!!: 直接資助計劃和保良局顏寶鈴書院 · 查看更多 »

保良局陳守仁小學

保良局陳守仁小學(Po Leung Kuk Camões Tan Siu Lin Primary School)為一所位於油麻地的小學,前身為成立於1950年代的葡僑學校。學校於1996年由保良局接管辦學,於1999年更名為現名。於2000/2001學年轉為直接資助計劃學校,為全港首批直資小學之一。學校以英語為主要教學語言,並深受家長歡迎為子女報讀。 在2017香港最具教育競爭力小學50強龍虎榜中排名第30位。.

新!!: 直接資助計劃和保良局陳守仁小學 · 查看更多 »

保良局陸慶濤小學

保良局陸慶濤小學為保良局屬下小學,位於香港將軍澳寶林邨,於1988年創校,2005年轉為直接資助計劃學校, 與保良局羅氏基金中學結龍。現任校長是陳桂琼女士。校訓是「愛、敬、勤、誠」。目前有53位老師。.

新!!: 直接資助計劃和保良局陸慶濤小學 · 查看更多 »

匯基書院(東九龍)

#重定向 滙基書院(東九龍).

新!!: 直接資助計劃和匯基書院(東九龍) · 查看更多 »

匯知中學

匯知中學(QualiEd College)是香港一間由政府直接資助的男女子中學,位於西貢區調景嶺勤學里2號,由萬鈞教育機構(前稱匯知教育機構)於2003年創立,校長是張志文,而校監是譚萬鈞教授。該校是全港首獲認證為模範學校資格。.

新!!: 直接資助計劃和匯知中學 · 查看更多 »

地利亞修女紀念學校(利瑪竇)

地利亞修女紀念學校(利瑪竇)(Delia Memorial School (Matteo Ricci))附屬於地利亞教育機構,前身為九龍利瑪竇書院,位於九龍觀塘協和街223號,是香港觀塘區一所全日制男女中學,以英文及中文授課。地利亞教育機構在1980年代該校收購了九龍利瑪竇書院,並於1984年成立現時的地利亞修女紀念學校(利瑪竇)。學校2000年9月正式加入政府直接資助計劃,並同時轉為非牟利辦學機構。中文校訓為「關懷、奮進」。.

新!!: 直接資助計劃和地利亞修女紀念學校(利瑪竇) · 查看更多 »

優才(楊殷有娣)書院

#重定向 優才(楊殷有娣)書院.

新!!: 直接資助計劃和優才(楊殷有娣)書院 · 查看更多 »

啟思中學

没有描述。

新!!: 直接資助計劃和啟思中學 · 查看更多 »

公共政策

公共政策(public policy)是政府或其他社会公共权威部门,在特定时期为解决公共事務或公共问题所采取的政策、选择,立法與司法機構所制定法規中會包含這些執政原則,通常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或后果。主要以政府的法律、法规、决策和行动表现出来。公共政策是政府施展其职能的主要手段,属于一种公共物品。.

新!!: 直接資助計劃和公共政策 · 查看更多 »

社會流動

會流動指個人在階層裡向上或向下的流動情形,通常是以經濟、聲望作為主要區隔的因素。 社會學注重社會流動在一個社會當中流動數量與頻率,這包含世代間流動頻率的不同,同時亦能檢視社會開放的程度多寡。.

新!!: 直接資助計劃和社會流動 · 查看更多 »

福建中學

福建中學(Fukien Secondary School,簡稱FSS)是位於香港九龍觀塘振華道的一所男女直資中學,鄰近樂華邨。它是福建中學附屬學校(FSSAS)的一條龍中學。1951年創辦福建中學,1991年成為政府直接資助學校。由於辦學成績斐然,1997年7月獲得香港特區政府編配在香港島小西灣創辦一所津貼文法中學,命名為福建中學(小西灣)。 2000年9月更批准北角福建中學搬到九龍觀塘振華道一間新建的的校舍辦學。.

新!!: 直接資助計劃和福建中學 · 查看更多 »

福建中學附屬學校

福建中學附屬學校(Fukien Secondary School Affiliated School - FSSAS),位於九龍觀塘區油塘油塘邨第二期,是一所男女直資英文小學。它與福建中學結成一條龍,符合升班資格的學生獲福建中學優先取錄。 辦學團體為旅港福建商會,一向堅持愛國愛港愛鄉立場,興教辦學,造福社群。 1951年創辦福建中學,1991年成為政府直接資助學校。由於辦學成績斐然,1997年7月獲得特區政府編配在香港小西灣創辦一所津貼文法中學,命名為福建中學(小西灣)。 2000年9月更批准北角福建中學搬到九龍觀塘振華道一間21世紀最新設計的校舍辦學,而原有渣華道校舍開辦面向新移民、甚具特色的啟動學校。 在2009年7月11日,福建中學宣佈接辦黃乾亨小學,並改校名為福建中學附屬學校。.

新!!: 直接資助計劃和福建中學附屬學校 · 查看更多 »

羅定邦中學

羅定邦中學(Law Ting Pong Secondary School,簡稱羅記、羅中),是一所由羅氏信託基金創立、位於新界大埔馬聰路八號的英文中學。學校於1998年被政府評定為香港114間有條件使用英文作為教學語言的其中一所第一組別(Band1)中學,屬大埔區內六所傳統英中之一,是該區的地區名校。羅定邦中學於2008-2009學年由津貼英文中學轉為直資英文中學,學費約二萬元一年。。.

新!!: 直接資助計劃和羅定邦中學 · 查看更多 »

統一派位 (中學)

統一派位(英文:Central Allocation,簡稱CA)是香港中學學位分配辦法中其中一種的學位分配方法,另外一種是為自行分配學位。本方法適用申請參與統一派位的中學所提供的學位,主要是官立中學及政府津貼中學。 參加派位的學生將於四月尾收到統一派位申請表、統一派位申請須知以及所屬學校網中學一覽表,家長須於五月頭將統一派位申請表經子女交回子女就讀小學再呈上教育局。 需要留意的是,如果子女已於自行分配學位中取得學位,將不會獲安排進入統一派位的程序,但因為統一派位和自行分配學位的派位結果是同一時間公佈 (約為每年的7月初),所以家長仍需填寫統一派位的申請表格。.

新!!: 直接資助計劃和統一派位 (中學) · 查看更多 »

直接資助計劃

接資助計劃(Direct Subsidy Scheme),簡稱直資,是一個在1991年開始推行的香港教育資助計劃,也是香港政府的公共政策之一。計劃目標是以促進優質的私立學校發展,為鼓勵學生提供教育水平的非官立中學及資助學校以外的更多選擇。教學以開放式為主,以提高私立學校的教育質素。受此計劃資助的學校稱為直資學校,有相對高的自主權,可自訂課程、收費及入學要求,接近私立學校。直資學校可得到政府按合資格學生人數提供的資助。.

新!!: 直接資助計劃和直接資助計劃 · 查看更多 »

融合教育

融合教育,亦稱統合教育(Integrated Education)。根據香港立法會文件的解釋,融合教育是指將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安排在普通學校接受教育,這些普通學校也即是所謂主流/主流化學校的主要構成部份。 而根據200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定義,融合教育/全納教育(Inclusive Education)是指增強教育體系職能,從而顧及所有學習者的需要。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教育局的官方文化中使用「融合教育」為中文用詞,而英文用詞則為“Integrated Education”。除在特殊情況下,Integrated Education及Inclusive Education皆被翻譯為「融合教育」有關融合教育的定義,詳列在該報告第一頁的註釋第一點。有關SEN的九大類別,詳見該報告第一頁的第3點。。.

新!!: 直接資助計劃和融合教育 · 查看更多 »

聖士提反書院

聖士提反書院(St.)是香港一所基督教直資男女中學,位於香港島南區赤柱東頭灣道22號,佔地面積約,為香港面積最大的一所中學,亦是香港少數寄宿學校之一,多座校舍被列為歷史建築。學校於1903年創校,當時只有6名宿生和1名走讀生就讀,曾享有東方伊頓公學的美譽。2014至2015年度,學校有914名學生就讀。現任校長為楊清女士。聖士提反書院使用英文作為主要教學語言,除中國語文科、中國歷史科、普通話科、家政科、視覺藝術科及體育科外,其餘所有科目均使用英語作為教學語言。在2014年文憑試中,一名學生奪取7科5**的佳績,成為當屆全港12位狀元之一。.

新!!: 直接資助計劃和聖士提反書院 · 查看更多 »

聖保祿學校

聖保祿學校可以指:.

新!!: 直接資助計劃和聖保祿學校 · 查看更多 »

聖保羅男女中學

聖保羅男女中學(St Paul's Co-educational College,或簡稱SPCC、St.

新!!: 直接資助計劃和聖保羅男女中學 · 查看更多 »

聖保羅男女中學附屬小學

聖保羅男女中學附屬小學(英文全名為St.

新!!: 直接資助計劃和聖保羅男女中學附屬小學 · 查看更多 »

聖保羅書院

聖保羅書院(St.)是基督教香港聖公會創辦的一間著名傳統名校,屬香港補助學校議會22所成員學校之一,設有小學部和中學部,俱只收男生。該校中學部校舍位於中西區半山般咸道69號,小學部則已遷離西區,於2013年落戶於港島南區薄扶林域多利道777號的全新校舍。 據正式記載,該校於1851年正式成立;但文獻顯示,早於1841年,創辦人史丹頓牧師已開始在英國籌集款項,並於1851年創立聖保羅書院。起始之時,該校只有一位導師及九位學生。聖保羅書院創校規模雖小,由於秉持辦學理念,不怕與殖民政府意見相左而堅持其治學風格,該校得以於1840至1880年間成為現代中國思想的搖籃,眾多著名中外知識分子曾任教、就讀及寓居於書院,包括王韜、、傅蘭雅、伍廷芳。現時,這間全日制學校大約有1,200名學生就讀,學生成績優異。現任校長是源迪恩先生。.

新!!: 直接資助計劃和聖保羅書院 · 查看更多 »

聖瑪加利男女英文中小學

聖瑪加利男女英文中小學(St Margaret's Co-educational English Secondary and Primary School),是香港一所天主教男女英文直資中小學。此校的前身-香港聖瑪加利女書院創辦於1965年,根據天主教的傳統理念辦學。現時學校於2000年獲配校址,並於2003年7月正式開辦。校址位於香港西九龍深旺道33號,鄰近港鐵南昌站。聖瑪加利為一英文學校,除了中文,中國歷史和中文通識外,所有科目均以英文教授。學校亦吸引了大量非華裔和母語非中文的學生就讀,學生和老師組成多元。.

新!!: 直接資助計劃和聖瑪加利男女英文中小學 · 查看更多 »

香島中學

香島中學(Heung To Middle School)是一所香港中學,於1946年創立,採用中文教學,兼兩文三語,於1991年轉為直接資助學校。由傳統中文中學轉變作包含中、英文班的中學。 香島中學早於1958年成立家長教師聯誼會,是家長和學校合作的先導者。香島中學現有正校和分校總共3間,分別為九龍塘又一村桃源街33號的正校、天水圍天暉路8號及將軍澳調景嶺勤學里4號的分校。現任正校校長為深水埗區議會委任議員黃頌良。.

新!!: 直接資助計劃和香島中學 · 查看更多 »

香港小學教育

香港兒童約於6歲就讀小學一年級,開始接受六年制的小學教育,同時也是接受九年義務教育及十二年免費教育的開始。家長有責任為適齡兒童的教育作出配合,根據《教育條例》,如家長拒絕子女入學又缺乏合理辯解,香港教育局可發出「入學令」及對有關家長作出檢控。 香港大部分小學已實施全日制,仍有少數學校是半日制分為上午班、下午班。官立小學和政府資助小學均提供免費小學教育。.

新!!: 直接資助計劃和香港小學教育 · 查看更多 »

香港兆基創意書院

香港兆基創意書院(HKICC Lee Shau Kee School of Creativity)是香港一間直資學校,而其簡稱為HKSC或創意書院,也是香港第一所以研習藝術、設計、文化為主的高中學校,位於九龍城區樂富以南的九龍仔,由李兆基基金會贊助及香港當代文化中心主辦,校監為香港當代文化中心創辦人黃英琦。.

新!!: 直接資助計劃和香港兆基創意書院 · 查看更多 »

香港神託會培基書院

香港神託會培基書院(Stewards Pooi Kei College,簡稱SPKC)位於香港新界沙田區小瀝源路56號,是一所由香港神託會2004年以直接資助辦學模式創辦的基督教中學,佔地5,915平方米。以英語授課。此校於2015-16學年的學生人數為1004人,有81名教師。本校伙伴教會為基督教宣道會廣恩堂,其在週末會於學校舉行崇拜及其他活動,亦會與學校合作推動校園福音事工,校内亦設有該教會的辦工室。2017年度的Banding 是1C。.

新!!: 直接資助計劃和香港神託會培基書院 · 查看更多 »

香港管理專業協會李國寶中學

香港管理專業協會李國寶中學(HKMA David Li Kwok Po College)為一所由香港管理專業協會(HKMA)於2000年9月創辦的直資英文中學。.

新!!: 直接資助計劃和香港管理專業協會李國寶中學 · 查看更多 »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The Government of the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簡稱香港特區政府或港府)是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部門的總稱。在1997年7月1日前,英屬香港的行政機關稱為香港政府(Government of Hong Kong),而香港回歸後政府全名則改為上述名稱(「香港政府」一詞變成簡稱,英治時代政府就稱「港英政府」以作識別),並根據《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沿用大部分原有制度。香港政府首長為行政長官,轄下有多名局長負責管理各政府部門。.

新!!: 直接資助計劃和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 查看更多 »

香港聖瑪加利女書院

香港聖瑪加利女書院(St.),位於香港沙田大圍美林邨近美城苑,為香港第一家轉為直資的非牟利天主教女子英文中學,以英語為主要授課語言 ,且每年都收取不同國籍的學生,包括尼泊爾及菲律賓籍之非華語學生。香港聖瑪加利女書院曾因官立及津貼中學學位出現不足情況,故此成為由香港政府透過「買位制度」資助的私立中學,至2000年方轉為直資辦學,並分拆出聖瑪加利男女英文中小學(該校則沿用「聖瑪加利教育機構有限公司」名義辦學,而此校則新成立一所公司作辦學機構)。前址為於香港中環堅道97號。 然而,2014年校方表示因校舍租金高昂,業主大幅加租下,2014新學年將停收中一學生及逐步停辦。在2013年,該校獲批暫借沙田大圍崇蘭中學之舊校舍,以讓現時讓約400多名中一至中五級別學生可在新校舍完成課程,直至於2019年8月最後一批中五學生畢業。學生由2014學年起,改到沙田校舍上學。校方在同年10月24日舉行「大圍校舍啟用典禮」;當時,校方亦指會繼續爭取位於觀塘安泰邨的新建中學校舍。而由於該擬建校舍已批予另一所中學,此校預期將會於2019年停辦。 而在遷址以後,原校舍業主張至誠置業有限公司將該物業以3億港元售予一財團,後獲證實為香港浸信會聯會。.

新!!: 直接資助計劃和香港聖瑪加利女書院 · 查看更多 »

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真道書院

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真道書院(英語:The Hong Kong Chinese Christian Churches Union Logos Academy, HKCCCU Logos Academy)是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的第一所學校,位於香港新界西貢區調景嶺設有兩所校舍,並是一間直資一條龍中小學,校訓為「求真行道,達善臻美」。真道書院是一所直資的國際文憑組織學校。.

新!!: 直接資助計劃和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真道書院 · 查看更多 »

香港青年協會李兆基書院

香港青年協會李兆基書院(The Hong Kong Federation of Youth Groups Lee Shau Kee College,簡稱HLC)是一所位於香港新界天水圍的直資男女英文中學,由香港青年協會於2006年創校,該校是為配合香港三三四新學制而設,現時開設中一至中六年級。該校重視培養學生英語能力,2名外籍英語教師除了課堂教學外,亦會於課外時間與學生進行英語活動。 該校在2017-2018年度,中一至中三級全年學費為港幣23,700元正,中四至中六為港幣35,550元正 。.

新!!: 直接資助計劃和香港青年協會李兆基書院 · 查看更多 »

香港補助學校議會

香港補助學校議會由香港22所歷史悠久的英文教會學校所組成,於1939年成立。與其他津貼學校(Subsidized Schools)不同,這些學校全早於1973年前依《補助則例》(Grant Code)接受政府指定補助,所以名為補助學校(Grant Schools)。這些學校全部由教會主辦,大部份經費來自政府的補助,但學校的日常運作由辦學的教會負責。現時補助學校的行政大致上與津貼學校相同,主要負責維護各成員學校的利益。香港補助學校議會與香港津貼中學議會等學校議會,對香港中等教育的政策制定都有影響力。.

新!!: 直接資助計劃和香港補助學校議會 · 查看更多 »

香港英文授課中學

香港的英文授課中學(簡稱英中、英文中學、EMI學校;英文稱為English as Medium of Instruction School,意思是以英語為教學語言的學校,下稱英中),廣泛意義包括所有以英語為主要教學語言的中學,狹義上專指「傳統英中」,即在1997年後獲香港政府前教育署(現稱教育局)特許,可以使用英文教授中一至中三年級課程的公營中學(公營中學包括政府主辦的官立中學和非政府辦學團體主辦,但受政府資助的資助中學,在本條目內亦包括按額津貼中學,即獲政府以購買學位數量給予津貼的非牟利私立中學),及一些原本是公營中學,獲准以英文授課後改為接受直接資助的中學。一般來說,「英文授課」的定義是除了普通話、中國語文、中國文學、中國歷史等中國文化相關科目,採用以中文編寫的課本和講義,並以粵語或普通話講課外,其它科目如數學、地理、歷史、綜合科學,甚至音樂、家政等,均採用以英文編寫的課本和講義,課堂上教師亦以全英語向學生講課。 在「微調中學教學語言」政策實施前,香港約8成中學是中文授課中學(或稱母語教學中學、簡稱中中、中文中學等,下稱中中),此類中學的中一至中三年級,除英文科外,其它各科均採用以中文編寫的課本和講義,課堂上教師以粵語向學生講課(普通話科以普通話講課,部份中中的中國語文科、中國歷史科以普通話講課),至於中四年級或以上,則依照個別學校而定。 當「微調中學教學語言」政策於2010年9月實施後,香港的中學實際上不再二元地分為英中和中中,但坊間及傳媒仍常使用有關名詞。.

新!!: 直接資助計劃和香港英文授課中學 · 查看更多 »

香港浸會大學附屬學校王錦輝中小學

香港浸會大學附屬學校王錦輝中小學(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Affiliated School Wong Kam Fai Secondary and Primary School,簡稱:HKBUAS、HKBU WKFS、HKBUAS WKFS&P)位於沙田區的直資學校,是「一條龍」中小學,為全港首間由大學開辦的附屬學校。 1990年代,香港浸會大學開始構思和籌劃成立一所提供十二年中小學連貫課程的學校。2001年8月,浸大前校長謝志偉博士代表浸大與王錦輝先生簽署協定,接受金城營造王錦輝慈善教育基金會捐出款項作購置學校傢具與設備之用,並將學校命為「王錦輝中小學」,以謝王先生的捐助。奠基典禮於2004年12月13日舉行。2006年,學校校舍正式落成,首批學生在同年九月開始上課。.

新!!: 直接資助計劃和香港浸會大學附屬學校王錦輝中小學 · 查看更多 »

香港教育

香港的教育主要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教育局管理,現行制度上大致分為以下幾部分:.

新!!: 直接資助計劃和香港教育 · 查看更多 »

香港教育史

香港的教育情況,從宋代起才有確實史料記載。英國接管香港之初,香港政府教育政策只着重培養殖民地官員。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香港人口飆升,教育需求隨之增加。在各方壓力下,殖民地政府才首次聘請國際顧問進行教育研究,促成了義務教育的推行。1997年主權移交以後,特區政府着手推行教育改革,卻引起連串爭議。.

新!!: 直接資助計劃和香港教育史 · 查看更多 »

香港教育統籌局

#重定向 教育局 (香港).

新!!: 直接資助計劃和香港教育統籌局 · 查看更多 »

蘇浙公學

蘇浙公學(Kiangsu-Chekiang College)位於香港東區寶馬山,1958年由香港蘇浙同鄉會創立,自1993年起為政府直接資助中學,並於2002年起開辦國際部。寶馬山位處港島東半山,能夠遠眺維多利亞港景色。.

新!!: 直接資助計劃和蘇浙公學 · 查看更多 »

蘋果日報 (香港)

《蘋果日報》(Apple Daily,)為香港上市公司壹傳媒旗下繁體中文報紙,由大股東黎智英所創立,香港暢銷中文報章之一。 政治立場方面,自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後,大部份香港傳媒基於自身利益而自我審查,淡化涉及中國共產黨的負面消息,而《蘋果日報》是少數仍然會大力批評中國政府、香港政府及建制派的報章,因而一直受到中國大陸封禁。2003年5月2日,壹傳媒進入台灣市場,發行了《蘋果日報》台灣版。2012年11月,壹傳媒大股東黎智英計劃將在台灣的所有業務出售予辜仲諒,然该計劃在2013年3月取消,改為深耕台灣。.

新!!: 直接資助計劃和蘋果日報 (香港) · 查看更多 »

英華小學

英華小學(Ying Wa Primary School)是香港一所男子小學,位於香港九龍深水埗區英華街三號。.

新!!: 直接資助計劃和英華小學 · 查看更多 »

英華書院

英華書院(Ying Wa College,縮寫YWC,舊稱Anglo-Chinese College)於1818年成立,是香港一所直資基督教男子中學,為香港補助學校議會22所成員學校之一,也是香港現存歷史最悠久之學校,被視為香港傳統名校之一。英華書院與漢學、華語翻譯、新教在華傳教、香港開埠及教育、華文報刊出版及印刷方面的歷史息息相關。英華書院有關其馬六甲時期及香港開埠初期的歷史文獻多以非華語寫成,因此書院在一些史料上亦有英華學院、英華學校等華文譯名。 英華書院於1818年由倫敦傳道會傳教士馬禮遜在馬六甲成立。書院業務除教學外,亦有印刷設備出版不同書刊,當中包括基督新教刊物、教材、報刊及小說。書院於1843年由時任同屬倫敦會的傳教士及漢學家理雅各,連同印刷設備遷至香港,為倫敦會在香港的傳教站。書院於1858年停止辦學,其下印刷設備亦於1871年售予王韜以成立中華印務總局及出版香港首份華人主理報章《循環日報》。1911年,多名道濟會堂牧師共同提倡英華書院作為一所學校復辦,以配合香港大學的成立及當時社會需要。在倫敦傳道會同意代為尋找人選出任校長的情況下,英華書院於1914年恢復辦學。英華書院復校後之校舍,曾設立在九龍塘牛津道,到2003年遷至西九龍填海區。 在2017香港最具教育競爭力中學50強龍虎榜中排名第45位。.

新!!: 直接資助計劃和英華書院 · 查看更多 »

陳樹渠紀念中學

陳樹渠紀念中學,(Chan Shu Kui Memorial School,簡寫CSKMS,簡稱陳樹渠、渠記)始於70年代的「深水埗香江中學」,陳氏教育機構成員。現為一間位於香港九龍塘又一村達之路10號,無宗教背景的親建制政府直接資助學校。校方設有手機應用程式「家校通」,Google商店中的評分為2.4。.

新!!: 直接資助計劃和陳樹渠紀念中學 · 查看更多 »

林大輝中學

林大輝中學(英文:Lam Tai Fai College)是一間位於香港沙田的直資男女中學,創校於2004年,校址位於沙田銀城街,鄰近愉翠苑及沙田第一城,學校以體育發展、時裝設計和資訊科技而著名。.

新!!: 直接資助計劃和林大輝中學 · 查看更多 »

恒生商學書院

恒生商學書院(Hang Seng School of Commerce,簡稱--商),曾經是一所提供大學預科課程及專上教育的學校,位於香港沙田區小瀝源。1980年由何善衡基金及多位恒生銀行董事資助注資創立,2012年隨著三三四高中教育改革,書院停止運作,原址轉--成恒生管理學院。過去。其學生在香港高級程度會考成績優異,故被香港傳媒冠以「A級學府」、「A工廠」等稱號。.

新!!: 直接資助計劃和恒生商學書院 · 查看更多 »

李寶椿聯合世界書院

#重定向 香港李寶椿聯合世界書院.

新!!: 直接資助計劃和李寶椿聯合世界書院 · 查看更多 »

津貼學校

津貼學校或稱資助學校,是指學校非由政府主辦,但接受納稅人資助的學校。.

新!!: 直接資助計劃和津貼學校 · 查看更多 »

港大同學會小學

港大同學會小學(Hong Kong University Graduates Association Primary School2)由香港大學畢業同學會於2002年9月創辦,位於香港東區柴灣怡盛街九號。它是港島第一所的直資全日制男女校小學,其校訓為「明德惟志、格物惟勤」。.

新!!: 直接資助計劃和港大同學會小學 · 查看更多 »

港大同學會書院

港大同學會書院(HKUGA College)是香港一間直資中學,由香港大學畢業同學會教育基金建立。它是港大同學會小學的一條龍中學。辦學宗旨分別為「愛心與專業的結合」、「東西方文化的結合」、「學校與家庭的結合」跟「學校與社會的結合」。 港大同學會書院強調互動教學,且大部分學科以英語教學,鼓勵學生發問。 2015年12月5日及6日,港大同學會書院慶祝十周年,除開放校園給公眾參觀外,也安排多項學生表演包括音樂劇"Extravaganza",還透過社交媒體作直播。 港大同學會書院有6個社團(house), 他們的名字由名人命名,分別是.

新!!: 直接資助計劃和港大同學會書院 · 查看更多 »

港青基信書院

港青基信書院(英文:YMCA of Hong Kong Christian College,縮寫:YHKCC),創校於2003年,是香港基督教青年會自1901年創立以來,第一所贊助開辦的中學,也是東涌以內唯一一所以英語為教學語言的中學,4成教師均為外籍。.

新!!: 直接資助計劃和港青基信書院 · 查看更多 »

漢華中學

漢華中學(Hon Wah College),是位於香港東區小西灣的一所中學,並設有小學部。為一條龍學校。1945年一群人士基於為培育人才、服務香港的宗旨而創辦於西環太白台(前稱:Hon Wah Middle School),曾創辦多所分校及夜中學,包括山道、卑路乍街、元朗、香港仔。1965年中學遷入西環青蓮台;於2000年獲分配一所位於小西灣的大型校舍,2006年正式遷入。.

新!!: 直接資助計劃和漢華中學 · 查看更多 »

惠僑英文中學

惠僑英文中學(Wai Kiu College ),是一所位於九龍深水埗石硤尾的直接資助男女子中學。學校創立於1968年。.

新!!: 直接資助計劃和惠僑英文中學 · 查看更多 »

明愛華德中書院

明愛華德中書院(Caritas Charles Vath College),為一所香港在大嶼山東涌的直資高中學校,成立於2003年。書院開辦香港中學文憑考試課程,作為同學繼續升學的階梯。現任校監為閻德龍神父,校長為王偉先生。 YMCA of Hong Kong Christian College and Caritas Charles Vath College, Tung Chung (Hong Kong).jpg|俯瞰明愛華德中書院(後方建築物),前方為港青基信書院.

新!!: 直接資助計劃和明愛華德中書院 · 查看更多 »

播道書院

播道書院(Evangel College)位於香港新界將軍澳至善街,是一間直資中學、小學一條龍學校,由中國基督教播道會總會於2005年創辦。中學和小學部各有30班,學生總人數約1600人,校長是盧偉成。校訓為「播揚真理 道育幼苗」(Proclaim the Truth, Nurture our Youth)。.

新!!: 直接資助計劃和播道書院 · 查看更多 »

教育局

教育局可以指:.

新!!: 直接資助計劃和教育局 · 查看更多 »

教育局 (香港)

教育局(Education Bureau,简称EDB)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13個決策局之一,專責香港教育的政策。 現任局長為楊潤雄,副局長蔡若蓮,政治助理施俊輝,常任秘書長楊何蓓茵。.

新!!: 直接資助計劃和教育局 (香港) · 查看更多 »

教育市場化

教育市場化指的是:政府相關教育部門與民間的教育機構達成所謂的產學合作並普及化 ,將教育這門學問充分的實踐於每一位學子的身上,猶如商業市場中的供需鏈,讓彼此產生所謂的良性競爭進而使基層的教育體系能向上回應各種市場的需求,以增强彈性、提升效率,同時引入評鑒機構作為教育消費者並提供有利信息與對教育單位的監督而達成教學相長的目的。其特點為:1、重視效率、效益與效能;2、以經營企業的手段来治理學校。該經營模式可以充分發揮資源績效優勢,提升教育資源的運用效率,實現教育的理念與精神。換而言之,教育市場化的动机是:教育機構希望投入最少的資源,來實現最大的效益。 教育市場化的倡導者米爾頓·佛利民認為,透過市場機制的“家長選擇”與“學校競爭”這兩個核心機能來促進學校改革、提升教學績效、增進教育多樣化等,能迎合學生、家長和大眾的需求與期待,亦可減少政府財政負擔,提升教育效能,同時,還能解決公營教育系統中多年來的難處。 在教育市場化的概念下,學生(孩子)與家長成為擁有自主選擇權力的消費者,而學校、教師及教職員則成為教育服務的提供者。此外,該概念還將學校視為教育服務的交易场所,而學校为学生提供的教学课程及相关服务,則視為產品。.

新!!: 直接資助計劃和教育市場化 · 查看更多 »

教育統籌委員會

教育統籌委員會,簡稱教統會,成立於1984年2月,是香港的非法定組織,負責按照香港社會的需要向香港政府提供有關整體教育事務,包括中小學,以及統籌專上教育(透過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以至職業教育(透過職業訓練局)。香港歷來之教育改革大部份由教統會倡議,因而爭議聲音極大。.

新!!: 直接資助計劃和教育統籌委員會 · 查看更多 »

拔萃女書院

拔萃女書院(Diocesan Girls' School),為香港歷史最悠久的聖公會女校之一,位於九龍佐敦道1號。拔萃女書院以補助學校模式運作,以英語為教學語言。學校為香港著名學府,在學術、音樂及體育多方面均有優越成就;學校是前G20學校()之一。拔萃女書院是拔萃女小學的一條龍中學。.

新!!: 直接資助計劃和拔萃女書院 · 查看更多 »

拔萃男書院

拔萃男書院(Diocesan Boys' School,簡稱男拔萃、男拔和DBS)是基督教香港聖公會東九龍教區所設辦的一所學校,為著名的香港傳統名校之一。學校佔地面積約5萬平方米,是全港第三大的中學,面積僅次於位於赤柱的聖士提反書院及北區的鳳溪第一中學。拔萃男書院成立於1869年,設有中學部及小學部(於2004年建成,全稱為拔萃男書院附屬小學),為香港補助學校議會轄下22所補助學校之一,位於九龍旺角加多利山,鄰近亞皆老街和嘉道理道,是一所全日制男生學校。.

新!!: 直接資助計劃和拔萃男書院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直接資助院校直接资助计划直資直資中學直資學校香港直資學校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