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卢布林
卢布林(波兰语:Lublin)是波蘭東部的一個大城市,及卢布林省的首府,2004年人口355,954人。.
波兰
波兰共和国(Rzeczpospolita Polska),简称波兰,是位於中欧的共和制国家,北面濒临波罗的海,西面与德国接壤,南部与捷克和斯洛伐克为邻,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在东,东北部和立陶宛及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州接壤。面積312,679平方公里,位居歐洲第十;人口約3,863萬人,位居歐洲第九。目前為欧盟、北约、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世贸组织等國際組織的成員。.
波兰第二共和国
波兰第二共和国(波兰语:II Rzeczpospolita),或称战间期波兰,是指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波兰国家。其正式国名为波兰共和国(波兰语:Rzeczpospolita Polska)。波兰第二共和国是在1918年,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尾声时建立,并且取代了德国的傀儡政权波兰王国。波兰第二共和国的周边国家有德国、捷克斯洛伐克、但泽、罗马尼亚、苏联、拉脱维亚和立陶宛。该国在波罗的海的出海口坐落于格丁尼亚,是波兰极少数的沿海城市。尽管波兰第二共和国不断地受到来自邻国及国内分裂分子的压力,但是该国一直存在至1939年(持续约20年),该年8月,波兰第二共和国同时受到纳粹德国、苏联和斯洛伐克的入侵并被瓜分,这次入侵行动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端。波兰第二共和国的疆域范围,与目前的波兰第三共和国不同,大部分第二共和国的东部领土不属于第三共和国的管辖范围。 第二共和国的边境于1921年确立,1938年10月的面积约389,720平方公里(欧洲第六)。1931年,第二共和国共有人民3136万,波兰人占68.9%,乌克兰人占13.9%,犹太人占8.7%,白俄罗斯人占3.1%,德意志人占2.3%,其餘为立陶宛人、俄罗斯人、捷克人等,估计到1939年9月1日之前有3500万人。国外方面,波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与乌克兰(西乌克兰人民共和国与乌克兰人民共和国)、捷克斯洛伐克、立陶宛和苏联(波苏战争)都发生过战争;国内方面,发生过大波兰起义(1918年-1919年)和西里西亚起义(1919-1921)。 尽管波兰第二共和国的沿海城市十分的少,但是该国仍保持发展缓慢但稳定的经济。两次世界大战后,华沙、克拉科夫、波兹南、利沃夫和维尔纽斯都是拥有高度经济和教育水平的欧洲大城市。1939年时,波兰已是“欧洲大国”之一。尽管如此,波兰第二共和国的经济水平与目前的波兰第三共和国相比要低得多(据估计,在1929年波兰的国民生产总值(GDP)为50-60亿美元,而在2007年,这个数字已经到达约422亿美元)。2007年波兰在国际贸易份值中占1.1%,而在1937年是0.8%。.
另见
1919年建立的國家或政權
- 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 克里米亞社會主義蘇維埃共和國
- 凱爾采省 (1919-1939)
- 匈牙利蘇維埃共和國
- 北英格里亞共和國
- 北高加索酋長國
- 南洋群岛
- 卡拉什-塞維林縣
- 大韩民国临时政府
- 奥地利第一共和国
- 巴什基爾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
- 巴伐利亚苏维埃共和国
- 新幾內亞領地
- 比亞韋斯托克省 (1919-1939)
- 波茲南省 (1919-1939)
- 濱海省 (1919-1939)
- 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 白俄羅斯社會主義蘇維埃共和國
- 羅茲省 (1919-1939)
- 胡楚尔共和国
- 華沙省 (1919-1939)
- 阿拉伯叙利亚王国
- 馬佐夫舍地區奧斯特魯夫縣
1939年終結的國家或政權
- 但澤自由市
- 克拉科夫省 (1919-1939)
- 凱爾采省 (1919-1939)
- 利沃夫省
- 史坦尼斯拉維夫省
- 喀尔巴阡乌克兰
- 塔爾諾波爾省
- 察南自治政府
- 捷克斯洛伐克
- 新格魯代克省
- 新格魯多克州
- 晋北自治政府
- 比亞韋斯托克省 (1919-1939)
- 沃倫省
- 波兰第二共和国
- 波茲南省 (1919-1939)
- 波萊謝省
- 海濱省 (南斯拉夫)
- 濱海省 (1919-1939)
- 維爾諾省
- 羅茲省 (1919-1939)
- 華沙省 (1919-1939)
- 蒙古联盟自治政府
- 薩瓦河省
- 西班牙第二共和国
- 西里西亞自治省
- 馬佐夫舍地區奧斯特魯夫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