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盧作孚舊居

指数 盧作孚舊居

盧作孚舊居位於重慶市北碚區朝陽街道文星灣42號,中國西部科學院舊址內,是盧作孚為籌辦中國西部博物館時修建的建築物之一。房舍建於1944年,是一棟依坎而建的普通樓房,小青瓦,灰磚牆,木走廊,原為磚木結構,一樓一底,上下共有房屋10間,建築面積278平方米,1986年落架大修,改為磚混結構。2000年9月7日列為第一批重慶市文物保護單位。.

5 关系: 中國西部科學院舊址地磁測點碑地質樓北碚区重庆市

中國西部科學院舊址

#重定向 重庆自然博物馆#中国西部科学院旧址.

新!!: 盧作孚舊居和中國西部科學院舊址 · 查看更多 »

地磁測點碑

地磁測點碑位於重慶市北碚區朝陽街道文星灣42號,中國西部科學院舊址內,惠宇樓東南、正門上方花壇旁。該碑為一座正方體石質碑,由底座和碑體兩部分組成。底座長、寬各120厘米,底座最高處為50厘米,碑體長、寬各40厘米,高103厘米,由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測定、中國西部科學院1945年12月立。 該地磁測點是重慶第一個地磁測點,距今65年。2000年9月7日列為第一批重慶市文物保護單位。.

新!!: 盧作孚舊居和地磁測點碑 · 查看更多 »

地質樓

地質樓位於重慶市北碚區朝陽街道文星灣42號,中國西部科學院舊址內,建成於1939年春,一樓一底,磚木結構,硬山頂,小青瓦屋面,牆 體為青磚勾縫,該建築面闊9間,進深3間,通面闊寬31.7米,進深為1l公尺,占地面積360平方公尺。原為1938年抗戰時期內遷北碚的經濟部地質調查所 (1938年1月開始使用此名,1941年夏更名為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辦公樓),現為重慶自然博物館辦公樓。2000年9月7日列為第一批重慶市文物保護單位。.

新!!: 盧作孚舊居和地質樓 · 查看更多 »

北碚区

北区,重庆主城九区之一,位于重庆主城区西北部,距市中心41千米。北碚区的现代化开启于1927年,由实业家民生轮船公司创始人卢作孚担任峡防局局长开拓,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事先规划,逐步按计划建设的经济开发区。北碚区背靠缙云山、嘉陵江环城而过。面积为755平方公里。该区环境较为优美,森林覆盖率达到27.4%,是重庆市的风景旅游区和生态工业基地。.

新!!: 盧作孚舊居和北碚区 · 查看更多 »

重庆市

重庆市,简称巴、渝,别称山城、渝都、雾都、桥都,中华人民共和国直辖市、首批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重庆是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西南地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国际航空枢纽、长江中上游航运中心,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 、内陆开放高地,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世界温泉之都,中国著名三大火炉城市之一。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达1000多年,是巴渝文化属地。因嘉陵江古称“渝水”,故重庆又简称“渝”。北宋崇宁元年(1102年),改渝州为恭州。南宋淳熙16年(1189年)正月,孝宗之子赵惇先封恭王,二月即帝位为光宗皇帝,称为“双重喜庆”,遂升恭州为重庆府,重庆由此而得名。 1891年,重庆成为中国西部地区最早对外开埠的通商口岸。1929年,重庆正式建市。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定重庆为战时首都和永久陪都,重庆同华盛顿、伦敦、莫斯科一道被列为世界反法西斯四大指挥中心,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重庆为中央直辖市,是中共中央西南局、西南军政委员会驻地和西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98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成为全国第一个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实行计划单列。1997年3月14日,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批准恢复设立重庆直辖市,6月18日正式挂牌。 重庆市地跨北纬28度10分-32度13分,东经105度11分-110度11分之间的青藏高原同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处中国内陆西南部,长江上游地区,渝东接湖北、东南接湖南,渝南接贵州,渝西接四川,渝北接陕西,辖区东西长约470公里,南北宽约450公里,辖区总面积8.2403万平方公里。重庆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直辖市,是一个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为一体的组团式城市,其中主城区建成面积为877.78平方公里。 位于重庆主城区嘉陵江和长江以北的两江新区是国家级新区(上海浦东、天津滨海后的第三个国家级新区)、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重庆拥有渝新欧铁路、西永综合保税区、两路-寸滩保税港区,西部地区第二座实行72小时免签的城市。.

新!!: 盧作孚舊居和重庆市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