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田錫

指数 田錫

錫(),字表聖,嘉州洪雅(今屬四川)人。 祖籍京兆(今西安),唐末避黃巢之亂定居四川眉州洪雅(今槽渔滩镇),父田懿。生於晉高祖天福五年(940年),幼聰悟,好讀書,宋白很看重他,三十岁后游学长安,讀書於骊山白鹿书院。太宗太平興國三年(978年)胡旦榜進士第二名。通判宣州。遷著作佐郎、亦西北路轉運判官。改左拾遺、直史館,以敢言直谏、不避权贵著称。 太平興國六年(981年),爲河北轉運副使。太平興國八年(983年),移睦州。端拱二年(989年),改戶部郎中,出知陳州。真宗時,遷吏部,知泰州,咸平三年(1000年)召還,掌銀臺。累迁右谏议大夫,史馆修撰。咸平六年(1004年)十二月十一日卒,真宗对宰相李沆说:“田锡直臣也。朝廷少有缺失,方在思虑,锡之奏章已至矣。若此谏官,不可多得,天何夺之速乎!”。“其沒也,范仲淹作《墓誌銘》,司馬光作神道碑,而蘇軾序其奏議,比之賈誼。為之操筆者,皆天下偉人,則錫之平生可知也”(欽定四庫全書總目 卷一百五十二 集部五 別集類五 咸平集三十卷)。有《咸平集》五十卷(今本四庫全書文淵閣本咸平集為三十卷)。《宋史》卷二九三有傳。.

7 关系: 司马光宋白嘉州黃巢之亂范仲淹苏轼李沆

司马光

司馬光(),字君實,号迂叟。北宋文学家、史学家。生於宋真宗天禧三年十月十八日,卒于宋哲宗元祐元年九月一日,享壽66岁。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省夏縣)人,世称涑水先生,身後稱司馬溫公。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新!!: 田錫和司马光 · 查看更多 »

宋白

宋白(),字太素,一作素臣,大名(今屬河北)人,也有记载为开封人。有《宋文安公宮詞》百首傳世。 十三歲能屬文,早年在張瓊家中教書。宋太祖建隆二年(961年)進士。乾德元年(963年),授著作佐郎。乾德三年(965年),授玉津縣令。知蒲城、衛南二縣。歷任左拾遺,拜中書舍人。曾主持貢舉,收受賄賂,又怕群议沸腾,於是先向皇上報告举人名单,宋太祖罵他“吾委汝知举,取舍汝当自决,何为白我?” 太平興國五年(980年),主持貢舉。太平興國八年(983年),主持貢舉,改集賢殿直學士。後召為翰林學士。至道元年(995年),為翰林學士承旨。至道二年(996年),拜刑部尚書、集賢院學士判院事。至道四年(998年),以工部尚書致仕。咸平三年(1000年),奉詔撰《續通典》,次年編成,凡200卷。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卒,享年七十七。諡文安。.

新!!: 田錫和宋白 · 查看更多 »

嘉州

#重定向 嘉州 (北周).

新!!: 田錫和嘉州 · 查看更多 »

黃巢之亂

黃巢之亂,是唐僖宗時由私鹽商人黄巢為首的民變,近年亦有學者稱黃巢民變,是唐末民變中,歷時最久,遍及最大,影響最深遠的一次,禍延唐朝半壁江山,時間長達十年,造成的死亡人數難以估計,導致唐末國力大衰,加速唐朝滅亡。.

新!!: 田錫和黃巢之亂 · 查看更多 »

范仲淹

范仲淹(6月19日),字希文,谥文正,好彈琴,尤其《履霜》一曲,人称范履霜。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教育家。先世邠州(今陕西省邠县/彬縣),后迁居江南,为苏州吴县人(今江苏省苏州市)。.

新!!: 田錫和范仲淹 · 查看更多 »

苏轼

苏轼(),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時著名的文學家、政治家、藝術家、醫學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鐵冠道人。嘉佑二年进士,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兼翰林學士,礼部尚书。南宋理學方熾時,加賜諡號文忠,複追贈太師。有《東坡先生大全集》及《東坡樂府》詞集傳世,宋人王宗稷收其作品,編有《蘇文忠公全集》。 其散文、诗、词、赋均有成就,且善书法和繪画,是文学艺术史上的通才,也是公认韻文散文造诣皆比較傑出的大家。蘇軾的散文為唐宋四家(韓柳歐蘇)之末,與唐代的古文運動發起者韓愈並稱為“韓潮蘇海”,也與歐陽修並稱“歐蘇”;更與父親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父子三人,同列唐宋八大家。蘇軾之詩與黃庭堅並稱“蘇黃”,又与陸游并称「苏陆」;其詞“以詩入詞”,首開詞壇“豪放”一派,振作了晚唐、五代以來綺靡的西崑體餘風。後世與南宋辛棄疾並稱「蘇辛」,惟蘇軾故作豪放,其實清朗;其賦亦頗有名氣,最知名者為貶謫期間借題發揮寫的前後《赤壁賦》。宋代每逢科考常出現其文命題之考試,故當時學者曰:“蘇文熟,喫羊肉、蘇文生,嚼菜羹”。藝術方面,書法名列“苏、黃、米、蔡”北宋四大書法家(宋四家)之首;其畫則開創了湖州畫派;並在題畫文學史上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政治上,在王安石變法期間,雖贊同政治應該改革,但反對王安石任用的後任呂惠卿及一些「拗」的政策,招來新黨爪牙李定橫加陷害;後來又因反對「盡廢新法」受到司馬光為首的舊黨斥退,終生當不了宰相。在新舊黨爭中兩邊不討好導致仕途失意,被侍妾王朝雲戲稱為“一肚皮不合時宜”。元祐更化中,一度官至尚書;宋哲宗紹聖復述又加貶謫至儋州(海南島);徽宗即位,遇赦北歸時病卒於常州。墓在河南郏縣。.

新!!: 田錫和苏轼 · 查看更多 »

李沆

李沆(沆:hàng,),字太初,洺州肥乡人,北宋名臣。 太平兴国五年,举进士甲科。真宗即位后,任户部侍郎、参知政事。咸平初年,改任中书侍郎。秉性亮直,内行修谨,时称“圣相”。李沆政治理念保守,绰号“没口匏”,曾说:“吾为相无他能,唯不改朝廷法制,用此以报国。”有一書生叩馬獻上書狀,批評李公的缺點:“居大位而不能康濟天下,又不引退以讓人,久妨賢路,能無愧乎?”李沆表示自己想退休“奈上未允,不敢去也。”文学上,以继承韩愈、柳宗元自许,倡导古文运动。1004年7月23日,病逝,时年58岁。噩耗传来,真宗当即痛哭说:“沆为人忠良纯厚,始终如一,岂意不享遐寿。”有《河东先生集》。.

新!!: 田錫和李沆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