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瑪勿蒂斯島

指数 瑪勿蒂斯島

勿蒂斯島(Mavudis Island),是位於巴丹群島的島嶼,處在菲律賓的呂宋島北方約300公里,面積1.1平方公里,目前由巴丹群島省管轄。島上無人居住,是無人島。.

14 关系: 夏揚島巴丹群島巴丹群島省伊巴雅特島北島 (菲律賓)呂宋珊瑚礁無人島蚂蚁菲律宾雅米島椰子蟹死火山

夏揚島

夏揚島(Siayan、伊巴丹語:Ditarem),是位於巴丹群島的島嶼之一,目前由巴丹群島省管轄,為一座無人島。 經過學者的考察,在1300年前,島上曾有人類在此生活。.

新!!: 瑪勿蒂斯島和夏揚島 · 查看更多 »

巴丹群島

巴丹群島,又译巴坦群岛,是菲律賓最北的群島。行政上屬於巴丹群島省,北隔巴士海峡与台灣臺東縣蘭嶼鄉相望,南隔巴林塘海峡與巴布延群島(屬卡加延省)相望,是菲律賓最北的领土。島上居民與蘭嶼的達悟族同源。.

新!!: 瑪勿蒂斯島和巴丹群島 · 查看更多 »

巴丹群島省

巴丹群島省(Province of Batanes)又譯巴坦群岛省,是菲律賓最北方,同時也是最小的一個省份,全境位于巴丹群島上,南距呂宋島162公里,北距台灣島190公里,属卡加延河谷大区。首府巴士古自治市位於巴丹島上。该省面积209.3平方公里,人口16,467(2000年)。.

新!!: 瑪勿蒂斯島和巴丹群島省 · 查看更多 »

伊巴雅特島

伊巴雅特島(Itbayat Island),是位於巴丹群島的島嶼之一,也是菲律賓最北的有人島,目前由巴丹群島省管轄,人口2988人(2010年5月1日)。行政單位伊巴雅特市設置於此島。 島上居民主要種植蒜、鳳梨、棕櫚,並有眾多椰子蟹棲息。.

新!!: 瑪勿蒂斯島和伊巴雅特島 · 查看更多 »

北島 (菲律賓)

北島(North Island),是位於巴丹群島中的島嶼之一,相對菲律賓最北處的雅米島南南西方約四公里,瑪勿蒂斯島(Mavudis Island)北方十餘公里處。目前由巴丹群島省管轄,為一座無人島。.

新!!: 瑪勿蒂斯島和北島 (菲律賓) · 查看更多 »

呂宋

呂宋島(塔加洛語:Luzon)是菲律賓最大的島,也是世界第15大島,面積109,965平方公里。呂宋島位於菲律賓北部,是首都馬尼拉的所在地。呂宋島在台灣南方,維薩亞斯群島北方,中國南海東方,菲律賓海西方。《劍橋百科》介紹:「多海灣和近岸島嶼。西北部中科迪勒拉山的普洛格山[為最高點]。馬德雷山在島東北。島上最大的湖稱內湖…產穀物、甘蔗、木材、大麻、鉻鐵礦。旅遊業發達。」 呂宋同時也是菲律賓三大政區之一,包括呂宋島,北部的巴坦群島(Batanes)和巴布延群島(Babuyan),南部的馬林杜克島(Marinduque)、馬斯巴特島(Masbate)、卡坦端奈斯島(Catanduanes)、民都洛島(Mindoro)和巴拉望島(Palawan)。吕宋政區面積138309平方公里。 呂宋也是中國史書對西班牙的古稱,而菲律賓的古稱则是小吕宋。.

新!!: 瑪勿蒂斯島和呂宋 · 查看更多 »

珊瑚礁

礁(Coral reef)是石珊瑚目的动物形成的一种结构。这个结构可以大到影响其周围环境的物理和生态条件。在深海和浅海中均有珊瑚礁存在。它们是成千上万的由碳酸钙组成的珊瑚虫的骨骼在数百年至数萬年的生长过程中形成的。珊瑚礁为许多动植物提供了生活环境,其中包括蠕虫、软体动物、海绵、棘皮动物和甲壳动物等,估计占海洋物种数的25%Mulhall M (Spring 2009) Duke Environmental Law and Policy Forum 19:321–351.

新!!: 瑪勿蒂斯島和珊瑚礁 · 查看更多 »

無人島

荒島(又稱無人島、无居民岛;英文:desert island)是一個無人居住或人口稀少的島。在世界上,荒島比有人島還要多。 除了地理上的概念,荒島也常用於文學、比喻和大眾想象,指一個人或一小撮人陷於孤立無援,或是被家庭、社會遺棄,而與文明隔絕的困境,例如《魯賓遜漂流記》就是以流落荒島為題。荒島也因此成為野蠻與落後的代名詞。.

新!!: 瑪勿蒂斯島和無人島 · 查看更多 »

蚂蚁

蚂蚁,古代又稱--或--是一種有社会性的生活习性的昆蟲,属于膜翅目,膜翅目的其他昆蟲有胡蜂、黃蜂等。最早在1.3亿—1.1亿年前的白垩纪中期就出现了,可能是从侏罗纪出现的原始胡蜂演变出来的,蚂蚁和胡蜂的主要区别是蚂蚁的触角是明显的膝状弯曲,腹部有一、二节呈结节状,而胡蜂的腹部是一个整体。 螞蟻是完全變態型的昆蟲,要經過卵、幼蟲、蛹階段才發展成成蟲,螞蟻的幼蟲階段沒有任何能力,它們也不需要,完全由工蟻喂養,工蟻要先把食物吃進去,然後再吐出來喂養幼蟲,成蟲之間也以這種方式交換食物,幼蟲的發育需要一定合適的溫度,因此工蟻經常將它們搬來搬去,維持合適的發育地點,螞蟻一般按照不同的任務分為工蟻、雄蟻和雌蟻,幼蟲發育成哪種螞蟻完全取決於幼蟲階段的喂養條件。 蚂蚁一般都没有翅膀,只有雄蚁和没有生育的雌蚁在交配时有翅膀,雌蚁交配后翅膀即脱落。当开花植物逐渐繁盛后,蚂蚁的种类开始多样化。 地球大部份的陸地都有原生種的蚂蚁,只有南極洲及少數一些島嶼例外。在大部份陸地的生態系中都有蚂蚁,佔生物量的15–25%。蚂蚁在許多生態系可以生存的原因是其社會化的組織,以及改變棲息地、尋找資源及自我防卫的能力。蚂蚁和其他物種的共同演化可以分為拟态、偏利共生、寄生及互利共生幾種Hölldobler & Wilson (1990), p. 471。 螞蟻一般能扛起比自己重多倍的物件,這本能吸引了機械工程師的研究。蚂蚁的群體有分工、個體之間的溝通、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蚂蚁的群體和人類社會類似之處一直是研究的主題之一。人類社會會將蚂蚁用在料理、藥用或是儀式的用途,亦有將螞蟻做為寵物飼養者。有些蚂蚁可以用在生物虫害防治中Hölldobler & Wilson (1990), pp.

新!!: 瑪勿蒂斯島和蚂蚁 · 查看更多 »

菲律宾

菲律賓共和國(Republika ng Pilipinas;Republic of the Philippines),通稱菲律賓,是位於東南亞的一個群島國家。其地理位置處於西太平洋,北隔呂宋海峽與臺灣相望,南隔西里伯斯海與印度尼西亚相望,西隔中国南海與越南相望,東邊則為菲律宾海。作為一個座落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上的熱帶國家,菲律賓常年飽受地震與颱風侵襲,然而其氣候環境也造就了豐富的自然資源與生物多樣性。菲律賓群島由7,641個島嶼組成,可分為呂宋島、-zh:米沙鄢群岛;zh-tw:維薩亞斯群島;zh-hk:維薩亞斯群島;zh-sg:米沙鄢群島;-和zh:棉兰老岛;zh-tw:民答那峨島;zh-hk:棉蘭老島;zh-sg:棉兰老岛;-三大島群。其國內人口約9,300萬,加上約1,100萬海外菲律賓人,2015年時總人口破億(世界第12名),成為東南亞第二個人口破億的國家。菲律賓群島上的種族與文化為數眾多,史前的尼格利陀人可能是該地區最早的居民,隨後南島民族的遷徙帶來了馬來文化,隨著宗教與貿易的發展,各地分別受到了印度文化、中華文化與伊斯蘭文化的影響。 1521年麥哲倫探險隊航海抵達此地,隨後西班牙人於1565年至1571年期間開始陸續佔領菲律賓群島,展開長達300多年的統治。19世紀末期,菲律賓經歷了對西班牙革命、美西战争及美菲战争之後,成為美國殖民地,於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間被日本佔領,並在戰後獨立。美國在當地留下了英文的主導地位以及對西方文化的認同。獨立至今,菲律賓經歷過數次的經濟快速成長,然而,政局動盪、貪污問題及社會不安成為了阻礙其發展的一大因素。此外,其國內還有嚴重的貧富差距。但是,近年來菲律賓的經濟有所改善,海外打工移民陸續歸國,特別是北部各島嶼、马尼拉的建設達到新興國家水平,該國並榮獲了亞洲四小虎的称号。.

新!!: 瑪勿蒂斯島和菲律宾 · 查看更多 »

鸟(通俗名:Bird)是两足、恒温、卵生、身披羽毛、前肢演化成翅膀、具有坚硬的喙、擁有色彩鮮艷的羽毛或者流線型的身軀,根據品種的不同可陸生、飛行或者潛水的一種有脊椎動物。鳥類的學名曾經作為獨立的鸟纲(Aves)、和哺乳綱等並列,但現在比較常用鳥翼類(學名:Avialae)代替ギル 『鳥類学』 (2009)、30頁。目前鳥類共有8600種,如果算入未被分類和不確定的有9000多種。用科學上最嚴謹的說法,鳥類被定義為鳥形恐龍(學名:Avian Dinosauria),是已經滅絕的恐龍總目在地球上一個僅存的分支ギル 『鳥類学』 (2009)、626頁山階鳥研 (2006)、16頁。鳥類從年前的侏羅紀、到年前白堊紀這一段時間內,所有的鳥類都由獸腳亞目虛骨龍類近鳥型恐龍進化而來。 鸟的体型大小不一,最大的鴕鳥體高可達2.5公尺,而最小的吸蜜蜂鳥體長最小僅5公分。目前全世界为人所知的現存鸟类一共有一萬多种,有鸚鵡,蜂鳥,相思,等雀鳥。僅中国就记录有1,300多种,其中特有种至少有70幾種。与其他陆生脊椎动物相比,鸟是一个拥有很多独特生理特点的种类。鸟的食物多种多样,包括花蜜、种子、昆虫、鱼、腐肉、其他的鸟甚至包括垃圾。大多数的鸟是在日间活动,也有一些鸟是夜间或者黄昏的时候活动(例如夜鷹、猫头鹰等)。许多鸟都会进行长距离迁徙以寻找最佳栖息地(例如北极燕鸥),也有一些鸟大部分时间都在海上度过(例如信天翁)。大多数鸟类都会飞行,少数平胸类鸟不会飞,特别是生活在岛上的鸟,基本上也失去了飞行的能力。不能飞的鸟包括鸵鸟、奇異鳥、以及被人類捕食而绝种的渡渡鸟等。 当人类或其他的哺乳动物侵入到他们的栖息地时,这些不能飞的鸟类将更容易遭受灭绝,例如大海雀和新西兰的恐鸟;也有一些鳥類隨著恐龍滅絕而一同滅亡例如始祖鳥、孔子鳥和黃昏鳥。.

新!!: 瑪勿蒂斯島和鸟 · 查看更多 »

雅米島

雅米島(伊巴丹語:Y'Ami、Mavudis、Mavodis、Dihami),是位於巴丹群島中最北端的島嶼,也是菲律賓的最北處,目前由巴丹群島省管轄。在當地語言,「Mavudis」象徵著低地的意思。島上覆滿了芒果樹和棕櫚樹,以及根據附近土著描述,當地還可發現大量的椰子蟹。 菲律賓政府於2004年進行的一項普查中,確定此島無任何人跡。另外,島嶼也位在呂宋火山弧上。.

新!!: 瑪勿蒂斯島和雅米島 · 查看更多 »

椰子蟹

椰子蟹(學名:Birgus latro)又稱八卦蟹,是十足目陸寄居蟹科的节肢动物及無脊椎動物。 其體重最高可達6公斤,是現存最大型的陸生甲殼动物。椰子蟹善於爬樹,能爬到樹頂覓食。有人稱椰子蟹為強盜蟹,傳言牠們會從民居和帳篷中偷竊罐和銀器之類的東西,因此椰子蟹在世界上的族群已經愈來愈少了,台灣已將椰子蟹列入臺灣保育物種列表中。.

新!!: 瑪勿蒂斯島和椰子蟹 · 查看更多 »

死火山

死火山即已經长期沒有了爆發跡象的火山。基於被列為死火山的火山几乎不會再噴发或者活动,不少死火山一帶都會公開成為綠化帶。死火山是指史前曾經发生过喷发,但是在人类历史时期几乎从来没有活动过的火山。此类火山因為长期不會喷发而已經丧失了活动能力。有的火山仍然保持着完整的火山形态,只是剩下残缺不全的火山遗迹。非洲东部的乞力马扎罗山、中国山西大同火山群、香港糧船灣超級火山及日本的大室山等均为死火山,其中山西大同火山群在方圆约5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分布着2个孤立的火山锥,其中狼窝山火山锥高将近120米。成为死火山并不是表示永远不会再喷发或者活动,只要遇上強烈地震,死火山可能就會再次活动起來。.

新!!: 瑪勿蒂斯島和死火山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