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王孝慈 (渭南)

指数 王孝慈 (渭南)

王孝慈(),原名向宗仁。曾用名夏滋生、萧致中、王福财,陕西渭南人,中国近代政治人物。 早年进入西安中山军事学校。1933年,任中共山西大同特委书记。1939年,任中共晋冀豫区委委员、晋冀豫区第三地委书记。1940年,中共太南区委书记、晋冀豫区平顺地委书记、中共晋冀豫区第四地委书记。1943年,任太行军区第四军分区政委。1946年,任热中地委书记兼热河军区热中军分区政委、兼任冀热辽军区、热河军区第十九军分区政委、地委。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担任天津铁路运输管理局党委副书记。1950年,出任全国铁路总工会副主席。1953年7月,任北京铁道学院院长兼院党委书记。1959年2月,出任甘肃省副省长。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到迫害,1979年,出任甘肃省政协副主席。.

7 关系: 大同市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交通大学甘肃省陕西省渭南市文化大革命

大同市

大同市,简称同或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山西省下辖的地级市,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是山西省第二大城市,素有“魏都”“煤都”和“凤凰城”之称。位于山西省北部、大同盆地北部边缘,京包铁路、北同蒲铁路、大秦铁路的交点,北邻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东邻河北省张家口市、西南与山西省朔州市相接,总人口331.81万,市区人口174万。大同古称平城、云中。历史上,大同曾是北魏首都,辽、金陪都西京,明清重镇。.

新!!: 王孝慈 (渭南)和大同市 · 查看更多 »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称「中国」,是位於东亚的社会主义国家,首都位于北京。中国領土面積約960萬平方公里,是世界上纯陸地面積第二大、陸地面積第三大、總面積第三大或第四大的國家,當中劃分為23個省份、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和2個特別行政區。 中國地势西高东低而呈現三级阶梯分布,大部分地区属于溫帶、副熱帶季风气候,地理景致與氣候型態丰富多樣,有冰川、丹霞、黃土、沙漠、喀斯特等多种地貌杜蕙.

新!!: 王孝慈 (渭南)和中华人民共和国 · 查看更多 »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简称北京交大,原名北方交通大学),校本部座落在北京市海淀区西直门外上园村3号,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之一。它的前身是清政府邮传部创办的铁路管理传习所。校训为王阳明之“知行”。 1921年,其与上海、唐山两所工业专门学校合并,定名“交通大学”,下设京、沪、唐三校,学校被称为“交通大学北京学校”。1949年以后,经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定名为“中国交通大学”,次年改为“北方交通大学”,茅以升院士为校长。1981年北方交通大学被批准为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相继被批准可自行审定副教授、教授及博士生导师任职资格。1994年7月北方交通大学通过铁道部预审,成为首批进入“211工程”建设的高校之一。 2000年4月原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并入,学校由铁道部划归教育部管理。2003年9月,更名为“北京交通大学”。.

新!!: 王孝慈 (渭南)和北京交通大学 · 查看更多 »

甘肃省

肃省,简称甘或陇,是中国的一个省份,位於中国西北地区、黄河上游,省会为兰州市。“甘肃”()因甘州(今张掖)与肃州(今酒泉)而得名。.

新!!: 王孝慈 (渭南)和甘肃省 · 查看更多 »

陕西省

陕西,简称陕或秦,又称三秦,是中国西北地区的省份,现为西北地区工农业最发达的省份,处于黄河中游,是现今中国地理版图的中心。省会是中国著名古都西安。.

新!!: 王孝慈 (渭南)和陕西省 · 查看更多 »

渭南市

渭南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陕西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陕西省东部,因地处渭河南岸而得名。渭南市现下辖2个市辖区,2个县级市,7个县,处于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最东端,东望中原大地,西通古都长安,南依巍峨秦岭,北接古邑重泉,是关中平原最宽阔的地带,也是中原地区通往中国西北地区的门户,被誉为“陕西东大门”,渭南交通发达,历来素有“三秦要道,八省通衢”之称。.

新!!: 王孝慈 (渭南)和渭南市 · 查看更多 »

文化大革命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通称文化大革命,简称文革,是一场於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间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内所发生的政治運動。文革是由時任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席的毛澤東與中央文化革命小組,自上而下動員成千上萬紅衛兵在中國大陸進行全方位发动的階級鬥爭。在此期間以四大指導原則為藉口,普及的批鬥、抄家、告密等行为文化,使中國傳統文化與道德淪亡,整体经济受严重影响,受害人數以千萬計,亦有數不清的文物在1966年6月1日的破四旧中慘遭红卫兵的蹂躪。時任國家主席劉少奇、十大元帥的彭德懷和賀龍等領導人被迫害致死,鄧小平、陳雲等黨內高層亦在此期間被下放。 1981年,这场运动遭到《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的中共官方公開全盘否定。因其时间长达十年之久,故也随后被称为“十年动乱”或“十年浩劫”。这场运动当时也影響了阿爾巴尼亞、北韓、法國、埃塞俄比亞和智利等世界上一系列左翼勢力強大的地區。 广义上,一般認為文革正式開始於1966年5月16日「五一六通知」出台,是毛澤東在1958年前后的三面紅旗的挫敗後、以及在反蘇修、反美帝等口號的情况下,以革命名義攻擊溫和派(當時衊稱走資派)並重回黨核心的嘗試,並在日後一兩年達到高潮,右派人物的影響力則多遭到剝奪,而當權派亦有內鬥,並導致了原定接班人林彪的死亡。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文革结束及經過包括粉碎四人帮等一連串政治鬥爭后,中共中央形成了以邓小平为首的第二代领导核心人物,并推动了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和改革开放,逐渐消减毛泽东时代的极左派色彩;也由於藉毛澤東權勢推動文革的極左派多被整肅,使中國社會經濟復苏并順利地由计划经济走向市場經濟。不過為了確保共產黨治理的一致性,文革平反後中共認為改革開放是完成对社会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造,并认为改革开放後中國直接步入长期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籍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一詞來擋駕路線變動。其允許資本再度开始活躍的做法,也令中國經濟回到了發展軌道上,讓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經濟增長成為可能。1981年6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当局针对1966年至1976年文革阶段给予的立场和态度是,将其定性為「由領導者錯誤發動、被反革命集團利用,給黨、國家和人民帶來嚴重災難的內亂,造成全面而嚴重的危害」。至今,文化大革命在中国大陆地区仍然具有极大的争议性,中国官方和自由派人士认为文化大革命是错误的,自由派人士甚至认为毛泽东要对此负主要责任。但极左派仍支持文化大革命的“正当性”,认为邓小平等“走资派”成功篡夺了党和国家权力,建立起了修正主义国家。.

新!!: 王孝慈 (渭南)和文化大革命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