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2 关系: 奧托布雷達127公厘艦炮,巡防艦,C4ISR,聲納,西北風級巡防艦,蘇聯海軍,艦載機,雷达,Mk 32型水面船艦魚雷管,標槍式近迫武器系統,戰術數位資訊鏈路,海湾战争。
- 巡防艦等級
- 義大利建造船隻
奧托布雷達127公厘艦炮
奧托布雷達127mm/54倍徑緊緻型艦炮為義大利奧托梅萊拉公司於1960年代後期設計的海軍艦炮。.
巡防艦
巡防艦(frigate,在英美西方海軍中是稱比護衛艦大一倍的艦船,但苏军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繼續稱为護衛艦),是指在近岸海区与其他兵力合同或单独地执行歼灭敌方轻型舰船,或在遠洋为大型攻擊舰船担負警戒和护卫任务的水面舰艇,是綠水海軍中屬於近岸戰鬥用途的最大船艦,或藍水海軍遠洋分派守衛任務的中型艦艇,噸位上僅次於航行大洋的驅逐艦,大約在2000-4000噸左右。 在任務角色上,巡防艦最初是為船團護衛而設計,避免運輸船艦遭到潛水艇、潛艦的襲擾,因此特別強調反潛作戰能力,如今也成為一般中等國家的海軍作戰主力。雖然常見於近岸,但為對付海盜,也會航行遠洋。此外,在美國海軍以航空母艦為主的艦隊中,巡防艦也擔任艦隊最外圍的防禦工作,包括攔截來襲的威脅(多為飛行物,如飛彈、飛機、直升機、無人航空載具),以及各種救援任務。.
查看 狼级巡防舰和巡防艦
C4ISR
C4ISR是一个军事学术语,是由C2(Command指挥、Control--)演化而来,通常译为指挥自动化系统。它由英语的指挥、--、通信、--、情报、监视和侦查七个词(Command、Control、Communications、Computers、Intelligence、Surveillance、Reconnaissance)的首字母缩写而来,--指管通资情监侦。 C4ISR系统提供军事運訊息化指挥和管理系统,提高指挥效率。现今C4ISR已成为现代军队的神经中枢。 科索沃战争是美军第一次大规模实战运用C4ISR系统。 这个系统是美国1962年组建的战略指挥控制系统,当时主要目的是应付核大战,所以在没有经过总体论证和整体设计的情况下,就匆匆忙忙地把各军兵种及国防部的现有系统和设备拼凑在一起,组成了最初的战略C3I系统。由于没有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加上数据格式不统一,互连互通有困难,所以直到70年代初还是一个松散的联合体。之后,经过统一管理和规划,并改造了计算机等关键设备,统一了数据格式并实行了标准化,才使该系统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1991年海湾战争中,美国启用了这套系统,在海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暴露了兼容性差、互通性和信息共享能力差和设备老化等缺陷。战争结束后,经过大规模更新和改进,成为如今的C4ISR系统。 类似的词还有C4ISTAR,增加的两个字母指代目标定位(Target Acquisition)。C5ISR,增加的一个字母C指代作战系统(combat systems)。.
查看 狼级巡防舰和C4ISR
聲納
聲納,又译聲呐,是英文缩写SONAR的音译,其英文全称为“Sound Navigation And Ranging”(声音导航与测距),是一种利用声波在水下的传播特性,通过电声转换和信息处理,完成水下探测和通讯任务的电子设备。它有主動式和被動式兩种類型,屬於聲學定位的範疇。 聲納系統中使用的聲音頻率從非常低(次聲波)到極高(超聲波)。水下聲音的研究被稱為或。.
查看 狼级巡防舰和聲納
西北風級巡防艦
西北風級巡防艦()為義大利海軍的巡防艦。.
蘇聯海軍
蘇聯海軍(Военно-морской флот СССР)是蘇聯的海上武裝力量,其主要艦隊有「北方艦隊」、「太平洋艦隊」、「黑海艦隊」及「波羅的海艦隊」,另有海軍航空隊、海軍步兵(等同海軍陸戰隊)及海岸火箭炮兵(装备海岸导弹和岸炮)。.
查看 狼级巡防舰和蘇聯海軍
艦載機
艦載機(carrier-based aircraft)是配備在航空母艦上的主要武器,其性能決定著航空母艦的戰鬥能力,載機數量越多者實力也相對越強,航空母艦本身也是為了讓飛機起降、維修以及使其能長期作戰而存在,相較於傳統最大攻擊距離僅有40公里的戰艦艦砲武器,现代艦載機有著1,000公里以上的作戰半径,還可以空中加油的方式延長航程,並能在攻擊完後回到航艦上裝載彈藥,再度起飛攻擊,其作戰持續性和任務多樣的作戰能力也是艦載機與巡弋飛彈在海戰所扮演的角色最大的不同。.
查看 狼级巡防舰和艦載機
雷达
雷达(RADAR),是英文「Radio Detection and Ranging」(無線電偵測和定距)的縮寫及音譯。將電磁能量以定向方式發射至空間之中,藉由接收空間內存在物體所反射之電波,可以計算出該物體之方向,高度及速度,并且可以探测物体的形状。.
查看 狼级巡防舰和雷达
Mk 32型水面船艦魚雷管
Mk 32型水面船艦魚雷管(Mark 32 Surface Vessel Torpedo Tubes,簡稱:Mk 32 SVTT)是美國與其他許多國家海軍水面作戰艦艇上的標準魚雷發射裝置,一般是藉由遙控的方式發射,第15型以前還提供緊急時直接由魚雷管控制發射的能力。 雖然Mk 32是使用美國或者是類似系統的海軍艦艇的標準魚雷發射器,至少有一套第5型發射器在1989年以前交給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
標槍式近迫武器系統
標槍式近迫武器系統(DARDO,意為「标枪」,以下簡稱:標槍系統)是一台由意大利公司提供武器、奥托梅莱拉設計系統及生產的近迫武器系統(CIWS)。它由兩門布雷達特許生產並且發射高爆彈藥的波佛斯40毫米L/70高射砲、一台火控雷達(RTN-10X)和一台火控系統(RTN-20X和DARDO)所組成。 這是一系列意大利以瑞典波佛斯40毫米高射砲這款防空武器加以衍生中的最後一型(安裝在布雷達建造的砲架以上的40毫米高射砲包括64型、106型、107型、564型和520型)。.
戰術數位資訊鏈路
戰術數位資訊鏈路(TADIL)是一種美軍傳遞資料的系統(数据链路標準,以無線電波或電纜提供由美軍和北約國家使用的通信溝通),能將各種敵人位置,我方位置等等「戰場景圖」資料簡單轉換成統一格式再快速傳遞接收,提供美軍(海陸空三軍)的許多指揮管制系統使用。原為所有軍事上的C3系統(今C4ISR)運用TDL標準進行傳輸,中繼和接收戰術數據。這個系統的許多部份都需要電腦輔助。北約盟國以及日本也有使用此系統之一部分,並且使用簡單代號稱呼此系統。每一個此類鏈路都是由美軍聯合參謀首長核准的標準通訊鏈路,能夠傳送機器可判讀的數位資訊。此類鏈路又可分為以下幾種:.
海湾战争
海灣戰爭是指1990年8月2日至1991年2月28日期間,以美國為首的由34個國家組成的联军和伊拉克之間發生的一場局部戰爭。1990年8月2日,伊拉克軍隊入侵科威特,推翻科威特政府,並宣布科威特的「回歸」以及大伊拉克的“统一”。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在取得聯合國授權後,於1991年1月17日開始對科威特和伊拉克境內的伊拉克軍隊發動軍事進攻,主要戰鬥包括歷時42天的空襲、在伊拉克、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邊境地帶展開的歷時100小時的陸戰。多國部隊以輕微的代價取得決定性勝利,重創伊拉克軍隊。伊拉克最終接受聯合國安理會第660號決議,並從科威特撤軍。 这次戰爭是美軍自越南戰爭後主導參加的第一場大規模局部戰爭,也是第一場聯合國會員國之間的戰爭。在戰爭中,美軍首次將大量高科技武器投入實戰,展示了壓倒性的制空、制電磁優勢。通過海灣戰爭,美國進一步加強了與波斯灣地區國家的軍事、政治合作,儘管強化了美軍在該地區的軍事存在,卻未能同時剷除--,為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埋下了伏筆。.
查看 狼级巡防舰和海湾战争
另见
巡防艦等級
- 053H2G型导弹护卫舰
- 053H3型导弹护卫舰
- 21型巡防舰
- 22型巡防舰
- 23型巡防舰
- 26型巡防舰
- 七省级巡防舰
- 不惧级护卫舰
- 什瓦利克级巡防舰
- 仁川級巡防艦
- 伊万·休特菲尔德级巡防舰
- 别佳级护卫舰
- 勇敢级巡防舰
- 南森級巡防艦
- 可畏级巡防舰
- 哈利法克斯級巡防艦
- 地平線級驅逐艦
- 坎農級護航驅逐艦
- 埃利级巡防舰
- 塔爾瓦級巡防艦
- 夕張級護衛艦
- 大邱级巡防舰
- 奧利弗·哈澤德·派里級巡防艦
- 巴克利級護航驅逐艦
- 巴利亞里級巡防艦
- 康定級巡防艦
- 成功級巡防艦
- 拉法葉級巡防艦
- 昭披耶級巡防艦
- 欧洲多用途巡防舰
- 江喜陀级巡防舰
- 特朗普級巡防艦
- 狼级巡防舰
- 獵豹級護衛艦
- 科尼级护卫舰
- 米尔卡级护卫舰
- 艾瓦茲級護航驅逐艦
- 花月级巡防舰
- 葛雷戈里奧·德爾·皮拉爾級巡防艦
- 蔚山級巡防艦
- 西北風級巡防艦
- 西格玛级护卫舰
- 諾克斯級巡防艦
- 里加级护卫舰
- 阿武隈级护卫舰
- 阿爾瓦羅·巴贊級巡防艦
- 风暴海燕级护卫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