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淳嫔

指数 淳嫔

淳嫔(),董佳氏,是清朝皇帝嘉慶的嬪妃之一,委署库长时泰女,生辰为五月二十四日,生年不详。 嘉庆初年赐号淳贵人,嘉庆六年正月初八日,诏晋淳嫔。 嘉庆六年(1801年)四月册封为淳嫔。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十月十三日巳时薨,十一月奉安昌陵妃园寝。.

10 关系: 十月十三張保仔 (2015年電視劇)佘詩曼嘉庆嘉庆帝謝雪心贵人金枝慾孽金枝慾孽貳清朝

十月十三

十月十三,农历十月第十三天。.

新!!: 淳嫔和十月十三 · 查看更多 »

張保仔 (2015年電視劇)

《張保仔》(Captain Of Destiny),是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拍攝製作的古裝奇幻動作電視劇,以清朝年間香港海盜張保仔故事為題;由陳展鵬、洪永城及陳凱琳領銜主演,並由邵美琪、黃智雯、陳山聰、姚子羚及傅嘉莉聯合主演,監製為梁材遠,亦為第21屆上海電視節中無綫電視推介的3部劇集之一,此劇是無綫電視48週年台慶鉅獻。先濤數碼影畫製作有限公司負責本劇的視覺特效。此劇於2017年11月6日至12月19日在翡翠台重播。 劇中演員在《張保仔》的精彩演出,令他們在香港、馬來西亞以及新加坡的電視頒獎典禮均奪得耀眼的成績,陳展鵬在香港奪得最受歡迎電視男角色,在新加坡及馬來西亞成為最佳男主角(視帝);姚子羚憑出色演技,在香港首度奪得最佳女配角,;而劇中男女主角洪永城及陳凱琳亦分別奪下萬千星輝頒獎典禮飛躍進步男、女藝員獎項。同時,《張保仔》深受新馬兩地觀眾喜愛,分別在新馬奪得最佳TVB電視劇集大獎。.

新!!: 淳嫔和張保仔 (2015年電視劇) · 查看更多 »

佘詩曼

佘詩曼(Charmaine Sheh Sze Man,),香港著名影视演员,人稱「阿佘、佘佘、SS」,1997年香港小姐季軍、香港「視--級」女演員 ,亦是华人地区最具人气与实力的女演員之一及TVB千禧年代五大當家花旦之一,生於香港,祖籍廣東省中山市。她在1997年參選香港小姐贏得季軍後,同年12月正式簽約TVB而晉身娛樂圈。直至2011年,阿佘與TVB轉簽部頭合約,並且簽約「创艺制作发行有限公司」,開始進軍中國大陸市場,為期兩年。其後在2013年年底,阿佘簽約「翡翠東方傳播有限公司」(TVBC),為期兩年。直到2016年2月合約完結後阿佘恢復自由身,並且成立了名為「佘詩曼+工作室」的個人工作室單飛發展,日後其包括所有電視劇、電影、微電影、綜藝節目、商演活動、廣告代言等所有工作都由自己接洽。目前阿佘正以單飛狀態主力於中國大陸及香港兩地持續發展其演藝事業。 1999年起阿佘開始在電視界發展。个人擔任女主角的作品《酒是故鄉醇》、《鳳凰四重奏》、《绝代商骄》、《公主嫁到》、《天與地》、《使徒行者》等各类极端角色被她赋予灵魂出演,感动了大众,获得赞誉。主演電視劇《十月初五的月光》、《宫心计》、《公主嫁到》、《使徒行者》更是全年收视冠军。 2006年,凭借《凤凰四重奏》一人分饰四角,在萬千星輝頒獎典禮2006 奪得「最佳女主角」及「我最喜愛的電視女角色」,成为首位香港双料視--,凭此剧跻身TVB“四大花旦”之位。同年,阿佘與林心如、劉亦菲、趙薇並膺「年度華人四大名旦獎」。2010年,凭借《宮心計》在第五屆首爾國際電視節奪得「觀眾投票最高人氣獎」,成为TVB首位在韓國頒獎禮奪得獎項的香港女演員。2011年,凭借《公主嫁到》在第16屆亚洲电视大奖获得「最佳女主角」(戲劇 / 劇情組),成为亚洲视--,並在第六屆首爾國際電視節再次奪得「觀眾投票最高人氣獎」,成为TVB首位在韓國頒獎禮唯一一位兩度奪得獎項的香港女演員。2014年,凭借《使徒行者》的鬼马精采演出,再次在萬千星輝頒獎典禮2014 奪得「最佳女主角」及「最受歡迎電視女角色」,再次成为香港双料視--,是香港首位兩次獲得「雙料視--」的女演員。2015年再凭借《使徒行者》在第15屆華鼎獎全球演藝名人滿意度調查發布盛典中奪得「中國最佳電視劇女演員」,成为華鼎獎視--。此外,阿佘在2005年Astro華麗台電視劇大獎、2010年MY AOD我的最愛頒獎典禮及2014年TVB 馬來西亞星光薈萃頒獎典禮分别凭《金枝慾孽》、《公主嫁到》及《使徒行者》四度获封「我的至愛女主角/我的最愛電視女主角/最喜愛TVB女主角」,成为四屆馬來西亞視--,以及2010年、2011年及2014年在星和無綫電視大獎三度获封「我最愛TVB女藝人/我最愛TVB女主角」,成为三屆獅城視--。 由於阿佘在多個電視頒獎典禮中獲得視--獎和人氣獎,同時主演的劇集深受大眾歡迎,為香港視壇奠定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因此阿佘多年來获封為「TVB一姐」及擁有「港劇女王」的稱號。阿佘近年亦積極開拓中國大陸影視市場,成為雙綫發展藝人,至今成為香港及中國影視界當紅女演員。 2011年,阿佘登上福布斯中國名人榜(第67名),是首位登上此榜的TVB女藝人,並奠定其商業價值。 2017年起阿佘轉往電影界發展,並擔任多部電影的女主角。 2018年1月,佘詩曼接受訪問時表示,現在的她要努力改變自己,減慢生活節奏,準備迎接人生的下一個旅程,期待另一半的出現,原來在過去的拚搏期中,曾放棄做少奶奶的機會,不過她沒有後悔。.

新!!: 淳嫔和佘詩曼 · 查看更多 »

嘉庆

嘉庆(p;;公元1796年至1820年)为滿洲清朝第七位(入關後第五位)皇帝清仁宗颙琰的年号,公元1796年37歲(虛歲)即位,前后共二十五年。 嘉庆二十五年八月清宣宗即位沿用。.

新!!: 淳嫔和嘉庆 · 查看更多 »

嘉庆帝

清仁宗顒琰(z)(),又稱嘉慶帝,爱新觉罗氏;原名永琰,乾隆六十年立为皇太子时為避諱而改作颙琰;汗號「萨伊什雅尔图伊鲁格尔图汗」(Сайшаалт ерөөлт хаан),西藏方面尊為「文殊皇帝」,年號「嘉慶」,廟號仁宗(v),諡號睿皇帝(v)。 嘉慶帝乃乾隆帝第十五子,在位於1796年至1820年,是清朝第六位皇帝,也是清兵入关以来的第五位皇帝。.

新!!: 淳嫔和嘉庆帝 · 查看更多 »

謝雪心

謝雪心(Susan Tse,),原名孔令馥,人稱心姐。籍貫山東曲阜,是孔子第76代後人,與台灣嘻哈歌手孔令奇為同輩之孔子後人,同為「令」字輩。香港著名粵劇演員,為1990年代最搶手神功戲粵劇花旦,著名電視女演員。90年代末曾經是亞洲電視女藝員之一,2007年重返無綫電視為基本藝人合約女藝員。11歲成為任劍輝、白雪仙的門徒。配偶為陳啟亨。曾應邀香港華仁書院創辦的英語粵劇演出。.

新!!: 淳嫔和謝雪心 · 查看更多 »

贵人

贵人,中国古代皇帝嫔妃的等级之一。.

新!!: 淳嫔和贵人 · 查看更多 »

金枝慾孽

《金枝慾孽》(War And Beauty,粵語中與“金枝玉葉”同音),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清裝宮廷電視劇,由張可頤、佘詩曼、黎姿、鄧萃雯、林保怡及陳豪領銜主演,監製戚其義,續集為2013年的《金枝慾孽貳》。該劇所有男女主角都先後獲得TVB最佳男女主角獎項, 令到此劇成為TVB史上第一部擁有四位最佳女主角參與的一部劇,而且是香港视--次数最多的一部剧(张可颐和黎姿各一次,佘诗曼和邓萃雯各两次)。.

新!!: 淳嫔和金枝慾孽 · 查看更多 »

金枝慾孽貳

《金枝慾孽貳》(Beauty at War),為前作《金枝慾孽》播畢七年後才拍板開拍,時近九年後才播映。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清裝宮廷電視劇,由蔡少芬、鄧萃雯、伍詠薇、陳豪、關禮傑及黃德斌領銜主演,監製戚其義。此劇為2012無綫節目巡禮電視劇之一,亦為第十六屆香港國際影視展中無綫電視推介的6部重頭劇之一,以及第十七屆香港國際影視展中無綫電視推介的17部劇集之一。此劇以謠言與夢境的方式與上輯《金枝慾孽》呼應,角色除鈕祜祿·如玥(如妃,鄧萃雯飾)一角繼續出現外,上輯的故事與人物關係只以謠言或夢境方式隱約出現於此劇而無先後承接,故此劇既是續寫又是新作。 此劇淳太妃一角原由佘詩曼演出,但因她檔期不合而辭演,由伍詠薇頂上。.

新!!: 淳嫔和金枝慾孽貳 · 查看更多 »

清朝

清朝(1616年2月17日、1636年5月15日或1644年6月5日-1912年2月12日),正式國号為大清(a),對外使用大清国、大清帝國、中國、中華大清國等名稱,是中国历史上由滿人建立的一個朝代、也是最后一个專制王朝,统治者为建州女真的爱新觉罗氏。 满人源自建州女真,在今中国东北地区為建州卫。建州卫是明朝在东北设立的一个卫所,一个邊防的行政单位,曾隶属于奴儿干都司管辖。1616年,女真族人努尔哈赤在今中国东北地区建国称汗,建立後金,定都赫图阿拉,又稱為兴京(今辽宁新宾)。1636年,努尔哈赤的繼承者皇太极在盛京(今瀋陽)称帝,定国号为「大清」,當時其領土僅止於滿洲地區,但已對退守長城以南的明朝造成重大威脅。1644年,大顺国李自成率军攻陷北京,明朝灭亡。同年,清军藉口協助吳三桂部等原明朝軍隊對抗李自成而進入山海关内,隨後違反約定攻佔北京盤據不走,全面展開對中原的入侵行動,同時遷都北京。从清军入关到其后的数十年时间内,清朝陆续消灭華北殘餘明朝勢力、李自成的大順军、張獻忠的大西國、南明和明鄭等势力,统一中国全境。歷經康熙、雍正及乾隆三帝,清朝的綜合國力及經濟文化逐步得到恢復和發展,统治着辽阔的領土及藩屬國,史稱康雍乾盛世,是清朝發展的高峰時期,有歷史學者認為該时期也是中國歷史上最輝煌的時期之一。有學者認為,因為清廷推行文字獄與“首崇满洲”政策故康乾盛世不屬於文化意義上的盛世,而梁啟超認為清代學術在中國學術史上價值極大,清代輯佚學的發展亦修復不少在古代已失傳的文獻著作。清代文人崇實學、重證據以及注重考辨和考據精神亦在推動漢學的發展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鴉片戰爭開啟中國近代歷史,使中國由東亞的中心變成列強環伺的國家。西方列強迫使清廷簽訂不平等條約,以武力獲得在華利益。清朝在抵抗外侮與內憂的同時,也一直處於改革派與守舊派拉鋸的局面。在列强入侵的同时西方科學與文化亦引入中國,讓清朝發起一連串的改革與革命,如自強運動,促使中國文化的成長與革新。然而甲午戰爭的失敗使改革的努力受到沉重打击,并使列強劃分勢力範圍。而維新運動隨守舊派抵制而告終。在義和團排外失敗、引來八國聯軍後,清廷也推動清末新政,虽取得一些成效,但部分內容讓许多立憲派知識分子失望,轉而支持革命。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在南京正式成立,同年宣統帝(溥儀)於2月12日宣布退位,清朝正式滅亡。清朝從後金時期算起,共經歷12位皇帝,13个年号(包含太祖的天命和太宗的天聰),國祚長296年,又有滿清十三皇朝之稱;自1644年入主中原,建立清朝以來則有10帝,歷時268年。 清朝政治制度基本上沿襲明朝,但是比明朝独裁,其最高決策單位隨皇帝的授權而變動,例如軍機處、總理衙門等,除提升行政效率外,也使皇帝能充分掌權,認為清朝在专制主义集权上达到了中国历史上的顶峰,政权上始终要袒护满人,政治上制度的意义很少,而法术的意义很多。認历代中國王朝包括明朝社會特别鼓励大眾公开发言,只有清朝才不允许民间有公开发言权,沒有“言论自由”、“结社自由”和“出版自由”。然而徐復觀批評錢穆對歷代專制下的暴行視而不見,以及把中國「歷史中成千上萬的殘酷地帝王專制的實例置之不顧」。學者孟昭信指出,康熙二十年內閣新成員當中有兩名滿人和四名漢人,清延亦重點選拔升遷較快的漢族士大夫,這些士大夫同時是內閣的候補成員。另外,學者孔定芳也指出,清政府也容許有「反清」思想的學者嚴繩孫任命擔任官職,在任職一段時間後,嚴繩孫放棄「反清」思想,後來從原本「不享無妄之福」到「九死從今總負恩」,甚至把康熙帝視為恩人。清朝中期文字獄興盛,若有疑似反清復明的運動與散播被認為不利皇帝的消息,往往會引來冤獄,牽連多人受害。軍事方面原先以旗人的八旗軍為精銳,龐大的綠營為輔,後來以綠營和地方團練如湘軍、淮軍為支柱。清朝領土极盛时可達1310万平方公里,清末時期也維持1130萬平方公里。政治穩定、廣泛種植新作物與賦稅制度的改變,使得中國人口最後突破以往的平均值,達到四億左右。國內與國外的貿易提升,帶動經濟農業與手工業的發展。.

新!!: 淳嫔和清朝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爾淳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