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叶祖珪
葉祖珪(),字桐侯,福建閩侯人。.
查看 煙臺海軍學校和叶祖珪
中華民國海軍
中華民國海軍(The Republic of China Navy,縮寫為ROCN)是中華民國國軍的海上武裝部隊,隸屬國防部海軍司令部,轄下有海軍艦隊指揮部、海軍陸戰隊指揮部、海軍教郁暨準則發展指揮部、海軍保修指揮部、海軍軍官學校等單位,共有3萬8千餘人,包含海軍陸戰隊9,000人。主要武器裝備是以主作戰艦、輔戰艦艇、潛艦、海軍陸戰隊、海軍航空隊等核心戰力為主,以建立現代化海軍,並且以「高效質精、快速部署、遠距打擊」之海軍戰力作為目標,包括反封鎖能力、保存戰力等等。 《國防報告書》指出中華民國海軍的任務是:「平時臺灣海峽偵巡,確保海域安全,主動協助地方災害防救;戰時聯合友軍遂行反制與阻敵對我之海上封鎖或武力進犯,並擊滅進犯敵軍,以維護臺海對外航運暢通,確保國家安全。」 海軍艦艇兵的新兵訓練中心位於臺灣高雄市左營區海軍左營基地,海軍陸戰隊新兵訓練中心位於臺灣省屏東縣內埔鄉的龍泉營區。.
北洋水師
北洋水師,又称北洋海軍、北洋艦隊,是清朝建立的近代海军舰队,于1888年12月17日在山东威海卫刘公岛正式成立。北洋水師是清朝新式海軍四支艦隊中規模最大、投資最巨者,规模一度為世界第八、亚洲第一。然而軍事預算遭清宮廷擠壓,至1894—1895年的中日甲午戰争時除噸位外已經全面落後。战后,清政府重新组建北洋水师。1909年北洋水師殘部與其他三艦隊合并,重新劃分為“巡洋艦隊”和“巡江艦隊”。.
查看 煙臺海軍學校和北洋水師
八國聯軍
八國聯軍是指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為了對抗大清帝國的宣戰及鎮壓義和團運動,以军事行动攻入中国的大英帝国(英)、美利坚合众国(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法)、德意志帝国(德)、俄罗斯帝国(俄)、大日本帝国(日)、奥匈帝国(奥)、意大利王国(--)的八国联合军队。 八國聯軍軍隊的人數最早是三萬人,後來增至約五萬人。八国联军把北京分成不同的占领区,东四以北由日军占领,东四南大街以东由俄军占领,以西由意大利军队占领,皇城东北由德军占领,皇城东部由日军占领,皇城东南由英军占领,崇内大街以西东长安街以南由德军占领。西城由美军、法军、英军、意军占领,外城由英军、美军、德军占领,实行军事统治。日占区设立“安民公所”,德占区设立“华捕局”。八國聯軍直接造成義和團被消滅,以及京津一帶清軍的潰敗,迫使慈禧太后挾光緒帝逃往陝西西安;最終清廷與包含派兵八國在內的十一國簽訂《辛丑和約》,付出龐大的賠款。.
查看 煙臺海軍學校和八國聯軍
烟台市
烟台市,别称港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山东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山东省东部,胶东半岛北部,1984年国务院确定的中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是山东半岛城市群中心城市,最佳中国魅力城市,联合国人居奖获奖城市。 烟台位于37°24′N121°16′E。全市总面积13,852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2,738平方公里,海岸线曲长909千米。濒临渤海、黄海,有包括大小岛屿63个。东与威海接壤,与朝鲜、韩国、日本隔海相望,西接潍坊,西南与青岛毗邻,北与辽东半岛的大连共同形成拱卫首都北京的海上门户。.
查看 煙臺海軍學校和烟台市
马尾海军学校
尾海军学校(又称福州海军学校)是中华民国海军在福建省福州所设立的一所培养初级海军军官的学校,其前身是沈葆祯创办的福建船政学堂。 1913年,原船政后学堂改为马尾海军学校(前学堂则改为海军制造学校),隶属于海军部。1926年,海军制造学校与海军飞潜学校(1920年设立)同时并入马尾海校。1928年,烟台海军学校停办后,其末届学生归入该校。抗日战争时期先后迁往湖南湘潭、贵州桐梓、四川重庆等地。战后于1946年与上海的新制海军官校合并而停办。 1913年至1946年间,马尾海校共计有24届458名毕业生,分为航海、轮机、造舰、军用化学等专业。而担任过该校校长的则有王桐、張斌元、陳兆鏘、沈覲宸、夏孫鵬、杜錫圭、朱天森、李孟彬、高憲申等。.
谢葆璋
謝學朗(),字葆璋,號鏡如,女作家冰心父亲,长乐县人。毕业于北洋水师学堂。曾任北洋水师枪炮官,北洋舰队来远舰枪炮二副,煙臺海軍學校創校為校長,后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海军司令部二等参谋官。.
查看 煙臺海軍學校和谢葆璋
梁序昭
梁序昭(),前中華民國海軍總司令。他出身福建又畢業於煙臺海軍學校(1928年,北洋政府下令停辦,將其併入馬尾海軍學校),属于中國海軍勢力最大的閩系。.
查看 煙臺海軍學校和梁序昭
亦称为 煙臺海校,煙臺海軍水師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