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烏克蘭正教會 (莫斯科宗主教聖統)

指数 烏克蘭正教會 (莫斯科宗主教聖統)

莫斯科宗主教聖統的烏克蘭正教會(Українська Православна Церква)是一個在烏克蘭的擁有自治權的東方正教會。也是烏克蘭三個主流正教會中唯一一個獲得普世正教會承認其共融者。 在教務上他們由基輔都主教帶領並有自治權,不過從屬於莫斯科宗主教的監督。現任都主教為霍盧底米(Володимир)。.

目录

  1. 10 关系: 基輔基輔洞窟修道院安得烈乌克兰乌克兰语弗拉基米尔·斯维亚托斯拉维奇佛羅倫斯大公會議烏克蘭自主正教會教會斯拉夫語拔都

  2. 1990年烏克蘭建立

基輔

基輔(Kyiv ;Kyjev;Kiyev )位于乌克兰中北部第聂伯河中游,是烏克蘭首都、基輔州首府及第一大城市,人口達2,907,817(2016年)。 基輔是東歐重要的工業、科學、文化及教育中心,也是許多高科技產業、高等教育機構和歷史建築的所在地,擁有廣泛的基礎設施和高度發達的公共交通系統,如基輔地鐵。 基輔的名稱來自「Kyi」,傳說中這座城市的建立者之一(Kyi, Shchek, Khoryv三兄弟和姐妹Lybid)。基輔在5世紀時是一座交易所,後逐漸成為東斯拉夫文明的中心,並在10世纪至13世紀成為基輔羅斯的首都。1240年12月的拔都入侵徹底摧毀了這座城市,使基輔失去過去數個世紀所獲得的政治影響力。後來強盛鄰國的興起,使得這裡成為這些大国的邊境重鎮(立陶宛大公國、波兰立陶宛联盟、俄羅斯帝國)。 19世紀末,基輔因俄羅斯帝國的工業革命而再度興起。基輔在經歷1917年俄國革命引發的動盪時期後,自1921年起成為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的重要城市,1934年後成為首都。苏德战争期間,基輔在1941年7月7日—9月26日的基辅战役中被纳粹德国国防军占领,1943年10月被红军解放,并迅速发展成為蘇聯第三大城市。1991年蘇聯解體,烏克蘭獨立,基輔成為烏克蘭首都。.

查看 烏克蘭正教會 (莫斯科宗主教聖統)和基輔

基輔洞窟修道院

基輔洞窟修道院(Києво-Печерська лавра)是位於烏克蘭首都基輔的一座修道院。修道院修建於1051年,當時烏克蘭處於基輔大公國時代。自中世紀至近代,修道院都對烏克蘭的宗教、教育和學術有巨大的影響。在1990年,洞窟修道院和聖索菲亞大教堂一併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Комплекс Києво-Печерської лаври DSC 4451.JPG Вид на Києво-Печерську Лавру.jpg Різдва Богородиці.Лавра.Київ2.jpg Лавра.jpg Cathedral of the Dormition - Kiev Pechersk Lavra (8601807770).jpg Успенський собор Лавра.jpg Києво-Печерська лавра (вигляд з Музею ім.О.Гончара).JPG Києво-Печерська лавра.Комплекс Києво-Печерської лаври (Національний заповідник Києво-Печерська Лавра) Київ 01.jpg.

查看 烏克蘭正教會 (莫斯科宗主教聖統)和基輔洞窟修道院

安得烈

安得烈(天主教译作安德肋,亦称作安德;正教会译作安德列),是耶稣基督第一个门徒。被普世教会称为首召者。也是耶稣的十二使徒之一,伯多祿的哥哥;相传在希腊被钉X型十字架而死。为俄罗斯、罗马尼亚和苏格兰的主保圣人。相传为第一任拜占庭主教,即后来的普世牧首。在正教会中被称为Πρωτόκλητος,意为第一个受召者,第一门徒。 在天主教和东正教以及新教圣公会其纪念庆日为每年11月30日。.

查看 烏克蘭正教會 (莫斯科宗主教聖統)和安得烈

乌克兰

乌克兰(Ukrayina;),东欧国家,南接黑海、东连俄罗斯、北与白俄罗斯毗邻、西与波兰、斯洛伐克、匈牙利、羅馬尼亞和摩尔多瓦诸国相连。乌克兰是欧洲面积第二大的国家,仅次于俄罗斯,人口约4285.41万(不包括被俄罗斯吞并的克里米亚和塞瓦斯托波爾,2015年9月8日)。乌克兰地理位置重要,是欧洲联盟与独联体,特别是与俄罗斯地缘政治的交叉点。 在9世纪时,基辅罗斯作为东斯拉夫人的国家曾一度十分强盛,直至12世纪分裂。自14世纪中叶起,乌克兰被欽察汗国、波兰王国和立陶宛大公国先后统治。在大北方战争(1700-1721年)后,乌克兰被其他势力瓜分。19世纪时,乌克兰大部归属于俄罗斯帝国,其余部分为奥匈帝国领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革命的混乱时期,乌克兰曾在1917年至1921年短暂独立。在乌克兰内战后,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在1922年成为了苏联创始加盟共和国之一。随后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原為波蘭統治的西烏克蘭併入苏维埃乌克兰。在1945年,乌克兰成为联合国创始国之一。 1991年苏联解体后乌克兰重获独立,作為独联体发起与创始国之一。但由於俄羅斯在2014年吞併克里米亞,烏克蘭于同年宣布退出独联体。乌克兰在獨立後由於實行未成熟的市场经济方向改革,使得國家进入八年的经济衰退时期,不过其间也出现过高增长。乌克兰目前是世界上重要的市场之一,在世界上是第三大粮食出口国。乌克兰继承了苏联的军事基础,並维持着仅次于俄国的欧洲第二大军事力量。 根据乌克兰的行政区划,乌克兰有24个州、一个自治共和国(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但2014年已另外建立克里米亞共和國並且实质由俄羅斯管治),和两个直辖市(首都基辅和塞瓦斯托波爾,后者實質由俄羅斯管治)。人口构成上78%为乌克兰人,其余有俄羅斯人和羅馬尼亞人等。乌克兰官方语言为乌克兰语,主要宗教为东正教。.

查看 烏克蘭正教會 (莫斯科宗主教聖統)和乌克兰

乌克兰语

乌克兰语(українська мова)是斯拉夫语族东斯拉夫语支的一种语言。它是乌克兰的官方语言,同时也是乌克兰两种主要通用语言之一。乌克兰文采用西里尔字母,所用字母同俄文有一定区別。乌克兰语使用人数有4700万,在斯拉夫语族中,仅次于俄语和波兰语。 乌克兰语源于中世纪基辅罗斯所用的古东斯拉夫语。从1804年至俄国革命之前,俄罗斯帝国统治下的东乌克兰地区(重要是乌克兰中部、东部和南部),乌克兰语被所有学校禁用。但在非俄国统治的西乌克兰地区,由于未被禁止教学,乌克兰语依然保留着原有的影响力。 标准乌克兰语由隶属于乌克兰国家科学院的乌克兰语言所、乌克兰语言信息基金会和波特本尼亚语言研究所共同规范。从词汇角度来看,与乌克兰语最接近的是白俄语(有84%共同词汇),然后依亲疏关系依次为波兰语(77%),塞-克语(68%),斯洛伐克语(66%)。而与俄语的共同词汇仅为62%.

查看 烏克蘭正教會 (莫斯科宗主教聖統)和乌克兰语

弗拉基米尔·斯维亚托斯拉维奇

弗拉基米尔·斯维亚托斯拉维奇(俄语:Владимир Святославич),可能为以下罗斯王公:.

查看 烏克蘭正教會 (莫斯科宗主教聖統)和弗拉基米尔·斯维亚托斯拉维奇

佛羅倫斯大公會議

佛羅倫斯大公會議是羅馬天主教的第十七次大公會議,也以三個舉辦地點合稱巴賽爾-費拉拉-佛羅倫斯大公會議。本次會議原是會議至上主義者與教宗首席權的爭執的一部分。此外也因為拜占廷帝國希望藉由教宗的影響力獲得援軍以抵抗奧圖曼土耳其軍隊,因此派遣使節討論解決東西教會分裂的情況,因此本會議也造就許多東方禮儀教會和天主教的共融,產生了許多東儀天主教教會。 本次會議的招開是由於上一次召開的康士坦斯大公會議(會期1414年到1418年)中決議在五年後再度召開一次大公會議。但由於當時的戰亂情況時任教宗瑪定五世雖已打算在1423年於帕維亞召開會議,但是能夠與會的人員實在太少了,才又決議再延七年。 最後終於在1431年1月召開了巴賽爾會議。在1437年以方便當時拜占庭皇帝約翰八世所派使節轉移到費拉拉,又於1439年為了躲避當時流行的瘟疫而移到佛羅倫斯,在這段時間中許多基督正教會受教廷之邀派代表與會,1445年會議宣告結束。.

查看 烏克蘭正教會 (莫斯科宗主教聖統)和佛羅倫斯大公會議

烏克蘭自主正教會

烏克蘭自主正教會(Українська автокефальна православна церква)是烏克蘭的一個獨立運作的正教會團體,但此教會並未受到普世正教會的承認。1917年俄羅斯帝國因二月革命滅亡後,烏克蘭隨之宣告獨立。受到這一變化的影響,烏克蘭的正教會就有了脫離莫斯科牧首聖統的企圖。最後終於在1921年時在未經其他牧首同意的情況下自行祝聖了基輔都主教,宣告成立自己的聖統制。之後因為烏克蘭幾次主權易手,這一教會曾經二度被當局禁止與打壓,今日的教會是在1990年重建的,並只由一位都主教管理。.

查看 烏克蘭正教會 (莫斯科宗主教聖統)和烏克蘭自主正教會

教會斯拉夫語

教會斯拉夫語(Славе́нскїй ѧ҆зы́къ,църковнославянски език,црковнословенски јазик)為保加利亞正教會、馬其頓正教會、俄羅斯正教會、塞爾維亞正教會與其它斯拉夫東正教教會的禮拜。.

查看 烏克蘭正教會 (莫斯科宗主教聖統)和教會斯拉夫語

拔都

拔都(,),是铁木真之孙,朮赤的次子,是生母兀乞旭真可敦,为弘吉剌部按陳那顏的女兒。蒙古欽察汗國的開創者。蒙古人因他对部下宽大,称他撒因汗。 1225年朮赤去世,拔都受諸兄弟推戴繼承父位。1235年,窩闊台召集庫里爾台大會,聽從二哥察合台建議,決定由各系宗王居長者統兵遠征欽察人、基辅羅斯、波蘭王国等國,是為蒙古第二次西征。而拔都又為諸王之長,遂領銜統率全軍西出,因此又稱為「長子西征」。1236-1241年,拔都率軍征戰上述諸國,大破钦察人、伏尔加保加利亚、基辅羅斯、加利西亚、摩尔达维亚、立陶宛大公国、波蘭王国(时译“孛烈儿”)、匈牙利王国、保加利亚第二帝国、波西米亚与捷克、摩拉维亚与斯洛伐克、拉什卡、威尼斯共和国等國,先後擊敗波蘭西里西亞公爵亨利二世所率領的日耳曼-波兰聯軍(神圣罗马帝国、波蘭、波西米亞)以及匈牙利國王貝拉四世所率領的匈牙利軍,席捲東歐與中歐,使基輔、布達佩斯等三十个城镇遭受摧毁與屠殺。但是在蒙古軍企圖繼續進軍威尼斯共和国的达尔马提亚的時候接到窩闊台汗死讯而引軍東撤。 1242年,拔都建都於伏爾加河下游河畔的欽察的薩萊,正式立国,史称金帳汗國。當時記載為蒙古“朮赤汗國”(Ulus of Jochi,Ulus是国家的意思),由於大量的欽察人是汗國的居民,甚至成為汗國的骨幹,因此稱“欽察汗國”。 拔都透過俄羅斯大公的輔佐管理東俄。1242年弗拉基米爾大公雅羅斯拉夫二世晉見拔都,領取封誥,這是管理東俄的方法,後來也成為定制;至於西俄,拔都命令加里西亞的大公丹尼爾把政權交結給一位蒙古將軍,將之納入蒙古轄地。 拔都故後,先傳位其子撒里答;撒里答死,蒙哥提名幼王乌剌黑赤代替他,並由拔都遗孀博剌克斤监国(她是阿勒赤塔塔儿人)。在1257年,由弟弟別兒哥繼承金帳汗國的可汗之位。;子:.

查看 烏克蘭正教會 (莫斯科宗主教聖統)和拔都

另见

1990年烏克蘭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