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烏克蘭政治

指数 烏克蘭政治

烏克蘭政治為雙首長制代議民主制架構,並採用多黨制。內閣擁有行政權。烏克蘭議會(Verkhovna Rada)擁有立法權。 在1991年獨立後不久,烏克蘭任命立法委員會撰寫新憲法,採取多黨制,並立法保障少數民族的公民與政治權。1996年6月28日,新的民主憲法正式通過,明訂多元政治制度並保護基本人權與自由。 法律保障宗教自由,但宗教組織須向地方管理當局及中央政府登記。1991年的法律保障少數民族的就學與文化設施、使用母語的權利。根據烏克蘭憲法,烏克蘭語為唯一官方語言。然而在克里米亞和烏克蘭東部有著大量俄羅斯裔的地區,在公務上使用俄文的情形十分普遍。 法律保障言論自由,但管理當局有時會透過各種方式向新聞媒體施壓。其中,政府當局未能徹底、可信、透明的調查2000年獨立記者 Georgiy Gongadze 的失蹤謀殺案,為烏克蘭帶來負面的國際形象。 官方工會已歸入工會聯盟(Federation of Labor Unions)。1991年,包括烏克蘭礦工獨立聯盟(Independent Union of Miners of Ukraine)在內的數個獨立工會成立,並且組成自由工會諮詢委員會(Consultative Council of Free Labor Unions)。雖然法律保障罷工權,但基於政治要求的罷工是禁止的。 Image:Maryinsky Palace, residence of the Ukrainian President.JPG|瑪莉英斯基王宮(Mariyinsky Palace),烏克蘭總統寓所。 Image:Kiev Cabinet of Ministers.jpg|烏克蘭內閣府 Image:Ústavní soud Ukrajiny.jpg|烏克蘭憲法法院.

75 关系: 基督教聯盟基督教民主聯盟 (烏克蘭)半总统制多黨制季莫申科聯盟宗教自由尼基塔·赫魯雪夫工会不结盟运动世界卫生组织世界贸易组织世界气象组织世界海关组织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乌克兰乌克兰语人民黨 (烏克蘭)人民民主黨 (烏克蘭)代議民主制弗拉基米爾·格羅伊斯曼彼得·波罗申科俄罗斯俄语國際勞工組織國際移民組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國際標準化組織國際民航組織國際海事組織國際海道測量組織利特溫聯盟全烏克蘭「祖國」聯盟全烏克蘭「自由」聯盟公民權克里米亞前進,烏克蘭!国际原子能机构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国际刑警组织国际电信联盟獨立國家聯合體禁止化學武器組織維克多·安德烈耶維奇·尤先科維克多·費奧多羅維奇·亞努科維奇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罷工美洲国家组织烏克蘭人民運動烏克蘭人民黨...烏克蘭共產黨烏克蘭社會主義黨烏克蘭社會民主黨烏克蘭綠黨烏克蘭總統烏克蘭進步社會主義黨烏克蘭歐洲黨聯合國科索沃臨時行政當局特派團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联合国萬國郵政聯盟預算言論自由蘇聯条约核供應國集團橙色革命欧洲委员会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比例代表制波罗申科联盟我們的烏克蘭我們的烏克蘭-人民自衛聯盟改革與秩序黨2006年烏克蘭議會選舉 扩展索引 (25 更多) »

基督教聯盟

基督教聯盟(ChristenUnie,簡稱CU)是荷蘭基督教民主主義政黨。該黨在社會及道德議題上偏向保守,但在經濟、移民、社會和環保議題上則帶有中間偏左觀點。.

新!!: 烏克蘭政治和基督教聯盟 · 查看更多 »

基督教民主聯盟 (烏克蘭)

基督教民主聯盟(Християнсько-демократичний союз, Khrystiyansko Demokratichnyj Soyuz)是一烏克蘭政黨。2002年12月2日,該黨在希臘雅典加入中間派民主國際(Centrist Democrat International)。目前正在進行加入歐洲人民黨的協商。該黨也發行報紙《基督教民主主義者報》(Християнський демократ)。.

新!!: 烏克蘭政治和基督教民主聯盟 (烏克蘭) · 查看更多 »

半总统制

半總統制(Semi-presidentialism)又名雙首長制、混合制,是一種同時具有「總統制」和「議會制」特徵的共和制政體。半總統制的總統作為國家元首有一些特殊的權力,總理領導的內閣有相對較穩固的地位,但國會的權力相對較小。 半總統制政體始于德國的威瑪共和國時期,並以法國最為典型。法國第五共和汲取了第三共和和第四共和議會制失敗的教訓,因此開創並執行半總統制半議會民主制(半總統制),維持到現時法國的政體,至今並未改變。半總統制在某些國家因總統及總理所不同政黨,憲政慣例不健全容易出現政治強人,容易出現政爭及憲政危機。.

新!!: 烏克蘭政治和半总统制 · 查看更多 »

多黨制

多黨制是一種政黨體系,由多於兩個政黨控制政府,有別於一黨專政及兩黨制。 多党制又细分为温和多党制和粉碎多党制。 溫和多黨制政黨體系由三個以上總數有限的、有實力取得國會議席的政黨組成,沒有任何兩個政黨能長期掌握政府組織權,其政府必為聯合政府,由多個政黨組成穩定的執政聯盟。但由於具有規模的政黨相當固定,故聯盟模式也相對穩定。這些國家奉行比例代表制,代表性案例是以色列、德國、意大利、奧地利、瑞士、丹麥等。 在這些國家,幾個意識形態相近的大型政黨在選舉前會組成聯盟,一旦勝選將會聯合執政。 粉碎多黨制由三個以上、數量不固定且政黨存在不穩定的多個政黨組成,黨派聯盟模式較無章法可循,政治情勢常常陷入混亂。相當多實行競爭性政黨制的發展中國家出現粉碎多黨制的特徵,局勢動亂往往以軍事政權或威權體制告終。 不少奉行比例代表制的歐洲及拉丁美洲國家都是典型粉碎多黨制國家或地區。.

新!!: 烏克蘭政治和多黨制 · 查看更多 »

季莫申科聯盟

#重定向 尤莉婭·季莫申科聯盟.

新!!: 烏克蘭政治和季莫申科聯盟 · 查看更多 »

宗教自由

宗教自由是指一个人可以在一个社会中自由选择其宗教信仰和在这个社会中公开参加这个宗教信仰的仪式和传统,或者选择不信仰任何宗教,而不必担心受社会的迫害或歧视。 宗教自由也包括根据自己的判断放弃或改变自己的宗教信仰的自由。宗教自由的范围更广,还包含獨自或與他人一道、公開或私下敬拜的權利,以及參加宗教儀式、宗教活動和宗教傳道而無需擔心遭受政府或社會其他團體迫害的權利。.

新!!: 烏克蘭政治和宗教自由 · 查看更多 »

尼基塔·赫魯雪夫

#重定向 尼基塔·謝爾蓋耶維奇·赫魯曉夫.

新!!: 烏克蘭政治和尼基塔·赫魯雪夫 · 查看更多 »

工会

工会(trade unions),工会原意是指基于共同利益而自发组织的社會团体。这个共同利益团体(诸如为同一雇主工作的员工,在某一产业领域的个人。)可以与雇主集體談判工资薪水、工作时限和工作条件等等。(工会成立的主要意图)。这些组织和联合会最常见的共同目标是“保持或改善雇佣待遇”。 ch.

新!!: 烏克蘭政治和工会 · 查看更多 »

不结盟运动

不结盟运动是一个拥有120个成员国和17个观察员国的松散国际组织,它成立于冷战时期,其成员国奉行独立自主、不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中的任何一个结盟的外交政策。联合国中三分之二的会员是该组织的成员国,全球人口的55%也生活在不结盟运动国家。不结盟运动定期举行首脑会议,到目前为止已经在前南斯拉夫、埃及、赞比亚、阿尔及利亚、斯里兰卡、古巴、印度、津巴布韦、印尼、哥伦比亚、南非、马来西亚和塞尔维亚各举行了一次会议。.

新!!: 烏克蘭政治和不结盟运动 · 查看更多 »

世界卫生组织

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英文縮寫为 WHO;中文簡稱:世衛組織或世衛)是聯合國专门机构之一,國際最大的公共衛生組織,總部設於瑞士日內瓦,是国际上最大的政府间卫生机构。根據《世界卫生组织组织法》,世界衛生組織的宗旨是使世界各地的人们盡可能獲得高水平的健康。該組織給健康下的定義為“身體,精神及社會生活中的完美狀態”。世界衛生組織的主要職能包括:促進流行病和地方病的防治;提供和改進公共衛生,疾病醫療和有關事項的教學與訓練;推動確定生物製品的國際標準。截至2015年,世界衛生組織組織共有194個成員國。.

新!!: 烏克蘭政治和世界卫生组织 · 查看更多 »

世界贸易组织

世界贸易组织(簡稱世贸组织或世贸;World Trade Organization,縮寫为 WTO;Organisation Mondiale du Commerce,縮寫为 OMC;Organización Mundial del Comercio,縮寫为 OMC)是负责监督成员經濟體之间的各种贸易协议得到执行的一个国际组织,前身是1948年起實施的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秘书处。 世贸总部位于瑞士的日内瓦,現任总干事是羅伯托·阿澤維多。截至2016年7月29日,世界貿易組織共有164個成員。世界贸易组织的職能是調解紛爭,而加入WTO不算簽訂一種多边貿易協議,但其設置的入會門檻可以做為願意降低關稅、法政上配合、參與國際貿易的門票,它是贸易体制的组织基础和法律基础,是众多贸易协定的管理者,是各成员贸易立法的监督者,是就贸易提供解决争端和进行谈判的场所。該機構是当代最重要的国际经济组织之一,其成员间的贸易额占世界贸易额的绝大多数,被称为“经济联合国”。.

新!!: 烏克蘭政治和世界贸易组织 · 查看更多 »

世界气象组织

世界气象组织(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縮寫:WMO;L'Organisation météorologique mondiale,縮寫:OMM;Monda Organizaĵo pri Meteologio,縮寫:MOM)是联合国的专门机构之一。其前身为(International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縮寫:IMO)。.

新!!: 烏克蘭政治和世界气象组织 · 查看更多 »

世界海关组织

世界海关组织(World Customs Organization,縮寫:WCO),是一个帮助各成员国在海关事务方面进行沟通和协作的政府间组织。该组织成立于1952年,当时称海关合作理事会(Customs Cooperation Council,CCC)。1994年10月採世界海关组织為工作名稱,而CCC則仍保留為官方名稱,方不至於有修改CCC公約之問題。 世界海关组织总部位于比利时布鲁塞尔。它建立了一套国际标准的商品分类原则,称为“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Harmonized Commondity Nomenclature and Coding System)”。世界海关组织有176名成员,现在的總幹事是御廚邦雄。世界海关组织不负责处理关税及贸易争端,这些事务都被归入了世界贸易组织的权限里。.

新!!: 烏克蘭政治和世界海关组织 · 查看更多 »

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

#重定向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新!!: 烏克蘭政治和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 · 查看更多 »

乌克兰

乌克兰(Ukrayina;),东欧国家,南接黑海、东连俄罗斯、北与白俄罗斯毗邻、西与波兰、斯洛伐克、匈牙利、羅馬尼亞和摩尔多瓦诸国相连。乌克兰是欧洲面积第二大的国家,仅次于俄罗斯,人口约4285.41万(不包括被俄罗斯吞并的克里米亚和塞瓦斯托波爾,2015年9月8日)。乌克兰地理位置重要,是欧洲联盟与独联体,特别是与俄罗斯地缘政治的交叉点。 在9世纪时,基辅罗斯作为东斯拉夫人的国家曾一度十分强盛,直至12世纪分裂。自14世纪中叶起,乌克兰被欽察汗国、波兰王国和立陶宛大公国先后统治。在大北方战争(1700-1721年)后,乌克兰被其他势力瓜分。19世纪时,乌克兰大部归属于俄罗斯帝国,其余部分为奥匈帝国领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革命的混乱时期,乌克兰曾在1917年至1921年短暂独立。在乌克兰内战后,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在1922年成为了苏联创始加盟共和国之一。随后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原為波蘭統治的西烏克蘭併入苏维埃乌克兰。在1945年,乌克兰成为联合国创始国之一。 1991年苏联解体后乌克兰重获独立,作為独联体发起与创始国之一。但由於俄羅斯在2014年吞併克里米亞,烏克蘭于同年宣布退出独联体。乌克兰在獨立後由於實行未成熟的市场经济方向改革,使得國家进入八年的经济衰退时期,不过其间也出现过高增长。乌克兰目前是世界上重要的市场之一,在世界上是第三大粮食出口国。乌克兰继承了苏联的军事基础,並维持着仅次于俄国的欧洲第二大军事力量。 根据乌克兰的行政区划,乌克兰有24个州、一个自治共和国(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但2014年已另外建立克里米亞共和國並且实质由俄羅斯管治),和两个直辖市(首都基辅和塞瓦斯托波爾,后者實質由俄羅斯管治)。人口构成上78%为乌克兰人,其余有俄羅斯人和羅馬尼亞人等。乌克兰官方语言为乌克兰语,主要宗教为东正教。.

新!!: 烏克蘭政治和乌克兰 · 查看更多 »

乌克兰语

乌克兰语(українська мова)是斯拉夫语族东斯拉夫语支的一种语言。它是乌克兰的官方语言,同时也是乌克兰两种主要通用语言之一。乌克兰文采用西里尔字母,所用字母同俄文有一定区別。乌克兰语使用人数有4700万,在斯拉夫语族中,仅次于俄语和波兰语。 乌克兰语源于中世纪基辅罗斯所用的古东斯拉夫语。从1804年至俄国革命之前,俄罗斯帝国统治下的东乌克兰地区(重要是乌克兰中部、东部和南部),乌克兰语被所有学校禁用。但在非俄国统治的西乌克兰地区,由于未被禁止教学,乌克兰语依然保留着原有的影响力。 标准乌克兰语由隶属于乌克兰国家科学院的乌克兰语言所、乌克兰语言信息基金会和波特本尼亚语言研究所共同规范。从词汇角度来看,与乌克兰语最接近的是白俄语(有84%共同词汇),然后依亲疏关系依次为波兰语(77%),塞-克语(68%),斯洛伐克语(66%)。而与俄语的共同词汇仅为62%.

新!!: 烏克蘭政治和乌克兰语 · 查看更多 »

人民黨 (烏克蘭)

人民黨(Народна Партія; Narodnaya Partiya)是烏克蘭政黨,原名烏克蘭農業黨(Аграрна партія України)。該黨領袖為沃洛基米爾·利特溫(Volodymyr Lytvyn)。.

新!!: 烏克蘭政治和人民黨 (烏克蘭) · 查看更多 »

人民民主黨 (烏克蘭)

人民民主黨(Народно-демократична партія; Narodno-Demokratychna Partiya)是一烏克蘭政黨。.

新!!: 烏克蘭政治和人民民主黨 (烏克蘭) · 查看更多 »

代議民主制

代議民主制(representative democracy),又稱間接民主制,是由公民以選舉形式選出立法機關的成員(議員),並代表其在議會中行使權力(稱為代議),並與直接民主制相反。 除了在選舉中外,選民和被選者並無約束關係,即被選者在議會中的行為未必真正反映選民的意願,但其表現卻直接影響下次選舉中選民的投票取向。 民主政治可以有許多種分類方式,沒有任何一種分類法具有絕對性,赫爾德()曾順著歷史發展的先後,將民主政治分成九種類型,分別是古典(城邦式)民主、共和主義民主、自由主義民主、社會主義(共產主義)民主、競爭式精英民主、多元主義民主、法治民主、參與式民主及自主式(世界主義)民主等。而最常見的分類方式就是直接民主與代議民主,現代大部分國家均並非直接民主制。 代議民主制是現代國家普遍實行的制度,但是在實踐中,形式上的控制機構和實際的控制機構不符,人民形式上擁有的權力與實際有限的權力不符,議員的承諾與實際表現也常常不相一致,甚至還有民主倒退的可能,因而饱受詬病。.

新!!: 烏克蘭政治和代議民主制 · 查看更多 »

弗拉基米爾·格羅伊斯曼

弗拉基米爾·格羅伊斯曼(Володимир Борисович Гройсман)()是烏克蘭的一位政治人物。他是烏克蘭第8屆拉達的議長。在2014年11月27日,他作為彼得·波羅申科集團的一員當選國會議員。在第一次阿爾謝尼·亞采尼克政府時期,他曾經擔任烏克蘭副總理。2006年3月28日至2014年2月27日期間,他曾經擔任文尼察市長。格羅伊斯曼是一位猶太人。他已經結婚並有兩女一兒。.

新!!: 烏克蘭政治和弗拉基米爾·格羅伊斯曼 · 查看更多 »

彼得·波罗申科

彼得·阿列克谢耶维奇·波罗申科(Петро Олексійович Порошенко Petro Oleksijovič Porošenko,),乌克兰糖果商如勝糖果集團創辦人和亿万富豪,现任乌克兰总统。.

新!!: 烏克蘭政治和彼得·波罗申科 · 查看更多 »

俄罗斯

俄罗斯联邦(a,缩写为РФ),簡稱俄罗斯(a),是位於欧亚大陆北部的聯邦共和國,國土横跨欧亞两大洲,为世界上土地面积最大的国家,拥有超过1700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占地球陆地面积八分之一;它也是世界上第九大人口国家,拥有1.47亿人口,77%居住于其较为发达的欧洲部分。俄罗斯国土覆盖整个亚洲北部及东欧大部,横跨11个时区,涵盖广泛的环境和地形。拥有全世界最大的森林储备和含有约世界四分之一的淡水的湖泊。俄罗斯有十四個陸上鄰國(從西北方向起逆时针序):挪威、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蘭、白俄罗斯、乌克兰、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中国、蒙古和朝鲜(其中立陶宛和波蘭僅與俄羅斯外飛地加里寧格勒州接壤),另外與阿布哈茲和南奧塞梯兩個只有俄羅斯承認的非聯合國會員國接壤。同時,俄羅斯還與日本、美国、加拿大、格陵蘭(丹麥)、冰島、瑞典、土耳其隔海相望。俄羅斯北部和東部分別為北冰洋和太平洋包圍,西北和西南則分別可經由波羅的海和黑海通往大西洋。 俄罗斯历史始于欧洲的东斯拉夫民族,聚集区域自公元3世纪至8世纪逐渐扩大。在9世纪,源自北欧的瓦良格人武士精英建立了基辅罗斯这个中世纪国家并开始统治。公元988年,国家从拜占庭帝国采纳了东正教会,随后由此开始,千年拜占庭与斯拉夫文化的融合成为了今日的俄罗斯文化。基辅罗斯最终解散分化为众多公国,被蒙古人逐一击破,并均在13世纪成为了金帐汗国的一部份。莫斯科大公自14世纪起逐渐崛起并统一周边俄罗斯诸侯国,在15世纪成功从金帐汗国独立,且成为了基辅罗斯文化和政治的继承者。16世纪起伊凡四世自称沙皇,自詡「第三羅馬」。在18世纪,俄罗斯沙皇国通过征服、吞并和探索而擴張。彼得一世稱帝成立了俄罗斯帝国,最終成為史上領土第三大帝国,疆域最大曾自中欧的波兰连绵至北美的阿拉斯加。 1917年俄国革命后,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宪法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国家,并成为随后成立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主体和其最大的加盟共和国。二战时期,苏联为同盟国的胜利扮演了决定性的角色。在战后其崛起成为公认的超级大国,并在冷战时期与美国互相竞争。苏联时期产生了20世纪的许多最重要的科技成就,其中包括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以及首次将人类送入太空。在1990年,苏联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且拥有世界上最多的常备军人以及最多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库存。1991年苏联解体后,包括俄罗斯在内的15个共和国从原苏联独立;身為原蘇聯最大的加盟共和国,俄羅斯通过修宪改制为俄罗斯联邦,成为原苏联的唯一法理继承国家,政體採用聯邦制、民主共和制及半总统制。 截至2015年,俄罗斯根据国民生产总值为世界第13大经济体,根据购买力平价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俄罗斯拥有世界上最大储量的矿产和能源资源,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输出国.

新!!: 烏克蘭政治和俄罗斯 · 查看更多 »

俄语

俄语(russkij jazyk,发音)為聯合國官方語言之一。俄語属于斯拉夫语族的东斯拉夫语支,是斯拉夫语族中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俄羅斯、白俄羅斯、吉尔吉斯斯坦及哈萨克斯坦的官方語言,主要在俄羅斯等前苏联加盟共和国中使用,且在華沙公約組織的成员国裡曾經被学校广泛列为第一外语教学。在蘇联時代,苏联加盟共和国和自治共和国非常强调俄语的重要性。虽然这些苏联的加盟共和国现在很多开始强调使用当地语言的重要性,在部分國家俄語已不再是官方語言,但俄语仍然是这些地区最广泛使用的共通语言。俄语屬於印欧语系,是东斯拉夫语支中三個目前仍在使用的語言之一。目前發現最早的古東斯拉夫語文字是在第十世紀的內容。 俄语是歐亞大陸中分布區域最廣的語言,也是斯拉夫語中最多人使用的語言。俄语也是歐洲最多人使用的母語,是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1.44億人的母語。俄语是母語人口排名的第八名,是以人口排列的語言列表中的第七名。.

新!!: 烏克蘭政治和俄语 · 查看更多 »

國際勞工組織

国际劳工组织(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縮寫:ILO)是一个以追求社會正義為目標的聯合國專門機構。制定國際勞動公約以規範勞動關係以及勞動相關問題。該組織總部設於瑞士日内瓦。其秘書處(工作人員)稱為國際勞工局。 该组织曾在1969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国际劳工组织的训練中心位於意大利都靈。.

新!!: 烏克蘭政治和國際勞工組織 · 查看更多 »

國際移民組織

國際移民組織(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Migration;Organisation internationale pour les migrations;Organización Internacional para las Migraciones)是一政府間國際組織,其前身為美國和比利時倡議下,於1951年12月5日在布魯塞爾召開國際移民會議,並成立歐洲移民問題政府間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Committee for European Migration,ICEM),主要目的為幫助因二戰流離失所的人重建居住地。.

新!!: 烏克蘭政治和國際移民組織 · 查看更多 »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Fonds Monétaire International,缩写:FMI;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缩写:IMF)於1945年12月27日成立,与世界银行同為世界兩大金融機構,職責是監察貨幣匯率和各国貿易情況、提供技術和資金協助,確保全球金融制度運作正常;其總部設置於美国华盛顿特区。.

新!!: 烏克蘭政治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 查看更多 »

國際標準化組織

國際標準化組織(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Organisation internationale de normalisation;Международная организация по стандартизации;简称:ISO)成立於1947年2月23日,--定全世界工商業國際標準的國際標準建立機構。 ISO總部設於瑞士日內瓦,成員包括162個會員國。該組織定義為非政府組織,官方語言是英語、法語和俄語。參加者包括各會員國的國家標準機構和主要公司。 ISO與負責電子設備標準的國際電工委員會密切合作。 ISO的國際標準以數字表示,例如:「ISO 11180:1993」的「11180」是標準號碼,而「1993」是出版年份。.

新!!: 烏克蘭政治和國際標準化組織 · 查看更多 »

國際民航組織

#重定向 国际民用航空组织.

新!!: 烏克蘭政治和國際民航組織 · 查看更多 »

國際海事組織

國際海事組織(Organization Maritime Internationale,簡稱OMI; 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簡稱IMO)原为1958年3月成立之政府間海事諮詢組織,1959年成为联合国下的一个专门机构,1982年5月,该组织第九届大会决定改名为國際海事組織,总部设在英国伦敦。它是一个专门负责改善船只在海上安全和防止海洋污染的一个组织。国际海事组织更是一个促进各国政府和各国航运业界在改进海上安全,防止海洋污染与及海事技术合作的国际组织。.

新!!: 烏克蘭政治和國際海事組織 · 查看更多 »

國際海道測量組織

國際海道測量組織(International Hydrographic Organization、IHO)成立於1921年,前身是國際航道局。1967年在摩納哥召開的第九屆國際海道測量大會上制定了《國際海道測量組織公約》。 國際海道測量組織主要為協調各國海道測量部門之間的活動,統一海圖和航海文件。截至2006年,國際海道測量組織有76個會員國家和地區。.

新!!: 烏克蘭政治和國際海道測量組織 · 查看更多 »

利特溫聯盟

利特溫聯盟,原為利特溫人民聯盟(Блок Литвина,原Народний блок Литвина),是烏克蘭中間派政黨聯盟。領導人為沃洛基米爾·利特溫(Volodymyr Lytvyn)。至2009年10月為止。該黨共有400,000名黨員。.

新!!: 烏克蘭政治和利特溫聯盟 · 查看更多 »

全烏克蘭「祖國」聯盟

#重定向 全烏克蘭聯盟「祖國」.

新!!: 烏克蘭政治和全烏克蘭「祖國」聯盟 · 查看更多 »

全烏克蘭「自由」聯盟

#重定向 全烏克蘭聯盟「自由」.

新!!: 烏克蘭政治和全烏克蘭「自由」聯盟 · 查看更多 »

公民權

#重定向 公民.

新!!: 烏克蘭政治和公民權 · 查看更多 »

克里米亞

#重定向 克里米亚.

新!!: 烏克蘭政治和克里米亞 · 查看更多 »

前進,烏克蘭!

#重定向 第三乌克兰共和国 (政党).

新!!: 烏克蘭政治和前進,烏克蘭! · 查看更多 »

国际原子能机构

国际原子能机构(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IAEA)成立於1957年7月29日,是一個的國際組織,致力推廣以和平方式使用核能,並禁止將其用於任何軍事目的,包括核武器。國際原子能機構是1957年7月29日成立的一個自治組織。雖然是通過自己的國際條約《國際原子能機構規約》(the IAEA Statute),獨立於聯合國而設立的,但是國際原子能機構報告给聯合國大會和安理會。 該機構在2005年10月6日因“防止核能被用于军事目的,并确保最安全的和平利用核能”而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新!!: 烏克蘭政治和国际原子能机构 · 查看更多 »

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国际复兴开发银行(International Bank for Re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简称IBRD)是一所国际金融机构。它给与中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提供贷款。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是世界银行集团的五个成员机构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总部设在美国华盛顿特区。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于1944年成立。 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和它的优惠借贷部分与国际开发协会被统称为世界银行,这是由于它们具有同样的领导团队和员工。.

新!!: 烏克蘭政治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 查看更多 »

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

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简称国际奥委会;法语:Comité International Olympique,CIO;英语: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IOC)是一个非政府、非營利的国际体育组织,总部位于瑞士洛桑。由法国人皮埃尔·德·顾拜旦于1894年6月23日建立,首任主席是泽麦特里乌斯·维凯拉斯。目前有100个委员和32个荣誉委员。 国际奥委会组织举办奥林匹克运动会、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它组织的首届夏季奥运会于1896年于希腊雅典举行,首届冬奥会于1924年在法国霞慕尼举行,首屆青奧會於2010年在新加坡舉行。 国际奥委会依照《奥林匹克宪章》领导奥林匹克运动,为奥林匹克运动会及其五环会徽的专管机构,和领导奥林匹克运动和决定有关奥林匹克运动问题的最高权力机关;对每4年举办一次的奥运会拥有一切权力;它与其成员国或地区,以及国际单项体育组织相互承认。其第一负责人即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由国际奥委会全体会议选出,另设副主席4人,委员6名;工作語言为法语和英语,另外还使用德语、西班牙语、俄语和阿拉伯语。.

新!!: 烏克蘭政治和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 · 查看更多 »

国际刑警组织

國際刑警組織(International Criminal Police Organization,通稱:Interpol,縮寫:ICPO)於1923年成立,為聯合國以外,世界上規模第二大的國際组织,包括192个成员国,每年预算逾7,800万欧元,其運作資金由成員國撥付。其主要責任為調查恐怖活動、有組織罪案、毒品、走私軍火、偷渡、清洗黑錢、兒童色情、科技罪案及貪污等大型嚴重跨國罪案,不過並無執法權力。.

新!!: 烏克蘭政治和国际刑警组织 · 查看更多 »

国际电信联盟

国际电信联盟(Union Internationale des Télécommunications,简称 UIT; 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简称 ITU)是一个国际组织,主要负责确立国际无线电和电信的管理制度和标准。它的前身是1865年5月17日在巴黎创立的国际电报联盟,是世界上最悠久的国际组织。它的主要任务是制定标准,分配无线电资源,组织各个国家之间的国际长途互连方案。它也是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其总部设在瑞士的联合国第二大总部日内瓦。 ITU制定的国际标准一直被称作某某“建议”(Recommendations,这个词通常一般要全部大写以区分普通意义上的建议),由于ITU作为国际组织的长期性和作为联合国的特别机构的特殊地位,ITU发布的标准比大多数其他同一级别的技术规范制定组织拥有更高的国际认同度。 ITU的工作由它的“成员”管理。作为联合国的机构,所有联合国的成员国都可以是ITU成员,他们也被叫做“成员国”。公司和其他组织可以按照“部门成员”或者“联盟者”身份加入,这两种成员资格都可以直接参與标准的制定(ISO不允许这样)。ITU不同的下属部门还与其它组织保持“联络关系”。.

新!!: 烏克蘭政治和国际电信联盟 · 查看更多 »

獨立國家聯合體

立國家聯合體(Содружество Независимых Государств),简称--(СНГ),苏联解体后由部分原苏联加盟共和国协调成立的一个国家联盟,属区域性政治组织,總部设在白羅斯首都明斯克,工作语言为俄语。国家元首理事会是独联体的最高机构,通常每年召开两次会议。 1992年在西班牙巴塞罗那舉行的奥运会,独联体11个创始国联合组队首次以独联体名义参加;当年独联体各国参加的其他国际体育赛事,也是联合组队以独联体名义的形式参加的。但此后的国际体育赛事各成员国皆为各自参加。 2011年独联体的成員在聖彼得堡簽署協議,成立自由貿易區。.

新!!: 烏克蘭政治和獨立國家聯合體 · 查看更多 »

禁止化學武器組織

禁止化學武器組織(Organization for the Prohibition of Chemical Weapons,縮寫:OPCW),是一個於1997年成立的國際組織,總部設於荷蘭海牙,與聯合國密切合作,係為執行《禁止化学武器公约》而創立,以實地查察等方式,推行禁用及銷毀化學武器的工作。 2013年10月11日,挪威诺贝尔委员会公布,「因其對消除化學武器的多方努力」,頒授2013年諾貝爾和平獎給禁止化學武器組織。.

新!!: 烏克蘭政治和禁止化學武器組織 · 查看更多 »

維克多·安德烈耶維奇·尤先科

維克多·安德烈耶維奇·尤先科 (Віктор Андрійович Ющенко,),前烏克蘭總統。在2004年11月的烏克蘭總統大選中,他以「我們的烏克蘭」政黨聯盟領導人名義參選,同時也是主要的反對派候選人。在12月26日的重選點票結果當中,他以52%得票率擊敗對手亞努科維奇。而后,因为失败的经济政策导致通货膨胀,减少税收导致政府濒临破产,学校医院不能正常运作,又在选举中输给被推翻的亚努科维奇。.

新!!: 烏克蘭政治和維克多·安德烈耶維奇·尤先科 · 查看更多 »

維克多·費奧多羅維奇·亞努科維奇

維克托·費奧多羅維奇·亞努科維奇(俄语:Виктор Фёдорович Янукович,乌克兰语:Віктор Федорович Янукович,Viktor Fedorovych Yanukovych,)是烏克蘭政治人物,前任乌克兰總統,曾經三度出任總理。2014年2月,烏克蘭國會表決通過将其革職,但逃亡到俄罗斯的他仍宣称自己是被暴力非法奪權,是合法的乌克兰總統,并为俄罗斯所承认。2015年1月12日,国际刑警组织宣布将亚努科维奇列入“红色通缉令”名单,对其全球通缉。.

新!!: 烏克蘭政治和維克多·費奧多羅維奇·亞努科維奇 · 查看更多 »

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

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國際聯合會(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Red Cross and Red Crescent Societies, IFRC;阿拉伯语:)(初创时名为红十字会联盟,League of Red Cross Societies)是一个国际人道主义组织,与红十字国际委员会(ICRC)、各国家协会(红十字会或红新月会)共同组成了國際紅十字與紅新月運動。该组织成立于1919年,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它负责协调各国家协会的活动,以“通过动员人道力量改善弱势群体的生活”。在国际层面上,该联合会与国家协会密切合作,领导和组织大规模紧急救援。 一般而言,依照七项基本原则(见下文)中的「普遍」原則,幾乎所有國家都有国家协会(紅十字會或紅新月會),而在「統一」原則下,一個國家只有一個国家协会。由亨利·杜南創立的「紅十字國際委員會」依照《日內瓦公約》及相關議定書的規定,提供戰俘人道協助、監察戰俘待遇。「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國際联合会」則負責協調国家协会,跨國救援和平时期的受害者。 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國際聯合會及紅十字國際委員會現在都是聯合國的觀察員。.

新!!: 烏克蘭政治和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 · 查看更多 »

罷工

罷工行動,或被簡稱為罷工,是工人為了表示抗議,而集體拒絕工作的行為。在以集體勞動為重的工作行業,如工廠、煤礦等,罷工往往能夠迅速得到僱主、政府和公眾的迅速注意,從而工人所提出的要求就更可能獲得保證。在西方國家,罷工在19世紀末期和20世紀初、工業革命發生期間產生了關鍵的作用,成功迫使了政府修改政策、甚至倒台。 罷工並非現代人所創的概念。埃及法老王拉美西斯三世在公元前十二世紀在位期間,皇家墓園的工人就發起了罷工,這是一般歷史學家認為世界上的第一場罷工,顯示着工人階級首次獲得重視。本次事件在紙莎草紙上有詳細的歷史記載,保藏於意大利的都靈市埃及博物馆(Museo Egizio di Torino)。.

新!!: 烏克蘭政治和罷工 · 查看更多 »

美洲国家组织

美洲国家组织(西班牙语:Organización de los Estados Americanos简称OEA;英语:Organization of American States,简称OAS;法语:Organisation des États américains,简称OEA;葡萄牙语:Organização dos Estados Americanos,简称OEA),是一个以美洲国家为成员的国际组织,总部位于美国华盛顿,成员为美洲的35个独立主權国家。.

新!!: 烏克蘭政治和美洲国家组织 · 查看更多 »

烏克蘭人民運動

烏克蘭人民運動(Народний Рух України, Narodnyi Rukh Ukrajiny)是烏克蘭的一个政党。現任領導人為波利斯·塔拉修克(Borys Tarasyuk)。 該黨目前是歐洲人民黨觀察員。 在2007年9月30日舉行的議會選舉中,該黨屬於我們的烏克蘭-人民自衛聯盟,聯盟共贏得450席中的72席。.

新!!: 烏克蘭政治和烏克蘭人民運動 · 查看更多 »

烏克蘭人民黨

烏克蘭人民黨(Українська Народна Партія; Ukrains'ka Narodna Partiya)是烏克蘭政黨,領導人為尤里·科斯騰科(Yuriy Kostenko)。人民黨將在2012年併入我們的烏克蘭。, Ukrayinska Pravda (18 December 2011) 2002年議會選舉,烏克蘭民族運動(Ukrajins'kyi Narodnyj Rukh)屬於我們的烏克蘭尤先科聯盟。 2003年1月,該黨為了避免與最初所屬的烏克蘭人民運動混淆而更名為「烏克蘭人民黨」。 2006年議會選舉,該黨加入科斯騰科與普柳希烏克蘭民族聯盟(Ukrainian National Bloc of Kostenko and Plyushch)。 2007年議會選舉,該黨再度加入我們的烏克蘭聯盟,該聯盟拿下72席。.

新!!: 烏克蘭政治和烏克蘭人民黨 · 查看更多 »

烏克蘭共產黨

烏克蘭共產黨(乌克兰语:Комуністична партія України)是烏克蘭的一个非法的共产主义政黨,成立於1993年6月19日。该黨的現任第一书记是彼得·西蒙年科,他曾多次竞选乌克兰总统。.

新!!: 烏克蘭政治和烏克蘭共產黨 · 查看更多 »

烏克蘭社會主義黨

#重定向 乌克兰社会党.

新!!: 烏克蘭政治和烏克蘭社會主義黨 · 查看更多 »

烏克蘭社會民主黨

烏克蘭社會民主黨(Українська соціал-демократична партія, Ukrayins'ka Sotsial-Demokratychna Partiya, УСДП, USDP)是在1998年由烏克蘭社會民主黨(Соціал-демократичної партії України)與人權黨(Партії прав людини)合併而成的烏克蘭政黨。第一位領導人 Vasyl Onopenko 在1998年總統大選中的得票率為0,47%。2006年11月起,Yevhen Korniychuk 成為黨主席。他目前是首席副司法部長。 烏克蘭社會民主黨在2002年議會選舉、2006年議會選舉與2007年議會選舉都屬於季莫申科聯盟,2007年該聯盟拿下議會450席中的156席。.

新!!: 烏克蘭政治和烏克蘭社會民主黨 · 查看更多 »

烏克蘭綠黨

烏克蘭綠黨(Партія Зелених України, Partija Zelenykh Ukrainy, PZU)是烏克蘭成立於1990年的綠黨。 該黨前身為1987年成立的綠色世界協會(Green World Association),並在1990年烏克蘭議會選舉中參加民主選舉聯盟。Serhy Yekelchyk "Ukraine: Birth of a Modern Nation", 牛津大學出版社 (2007), ISBN 9780195305463, page 187 隨後該黨將黨名改為烏克蘭綠黨。 1998年,烏克蘭綠黨拿下5.5%的選票,取得19席國會議員席次。但2002年,得票率衰退至1.3%,2007年,得票率跌至0.40%。 烏克蘭綠黨聲稱目前共有8萬名黨員。 該黨的首要任務是改變經濟制度中的反生態看法,重建社會制度並保護人權。 該黨在1994年1月成為歐洲綠黨的成員。.

新!!: 烏克蘭政治和烏克蘭綠黨 · 查看更多 »

烏克蘭總統

烏克蘭總統(Президент України,Prezydent Ukrayiny),是欧洲国家乌克兰的国家元首,对内是最高领导人行使政治权力和责任。对外代表乌克兰。现任总统是波罗申科。.

新!!: 烏克蘭政治和烏克蘭總統 · 查看更多 »

烏克蘭進步社會主義黨

#重定向 烏克蘭進步社會黨.

新!!: 烏克蘭政治和烏克蘭進步社會主義黨 · 查看更多 »

烏克蘭歐洲黨

烏克蘭歐洲黨(Європейська партія України)是烏克蘭中間偏右/自由主義政黨。 在2007年烏克蘭議會選舉中,該黨屬於我們的烏克蘭聯盟。該聯盟拿下450席中的72席。 該黨支持尤莉婭·季莫申科參選2010年總統大選。該黨領袖 Mykola Katerynchuk 表示:「我不希望出現一個維克多·亞努科維奇的國家。我希望烏克蘭能有個歐洲民主前景。只有一位參選人能做到-就是季莫申科。這就是為什麼我呼籲各位拋棄所有情感和認知,我們只有一次機會:我們保存烏克蘭的民主前景,或是將國家交給歹徒和腐敗官員的手中。.

新!!: 烏克蘭政治和烏克蘭歐洲黨 · 查看更多 »

聯合國科索沃臨時行政當局特派團

聯合國科索沃臨時行政當局特派團(United Nations Interim Administration Mission in Kosovo, UNMIK),簡稱「科索沃特派團」,是由聯合國根據1999年6月10日聯合國安理會第1244號決議成立,並授權派駐科索沃的臨時行政機關。 科索沃是塞爾維亞(之前為南斯拉夫)政府及區內佔多數的阿爾巴尼亞裔人之間,長期政治和國土爭議的重心。雖然國際社會一直承認塞爾維亞對科索沃的主權,但當地的大部分民眾都希望獨立。聯合國安理會1244號決議尋求以政治方式決定科索沃將來的地位;而聯合國支持的談判亦於2006年展開。 特派團的首長是聯合國秘書長根據成員國建議任命的秘書長特别代表。現任特別代表為德國外交官Joachim Rücker,於2006年上任。.

新!!: 烏克蘭政治和聯合國科索沃臨時行政當局特派團 · 查看更多 »

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

#重定向 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

新!!: 烏克蘭政治和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 · 查看更多 »

联合国

联合国(Organisation des Nations unies,缩写作 ONU;United Nations,缩写作 UN 或 U.N.)是一個由主權國家組成的政府间國際組織,致力於促進各國在國際法、國際安全、經濟發展、社會進步、人權、公民自由、政治自由、民主及實現持久世界和平方面的合作。聯合國成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1945年,取代國際聯盟以阻止戰爭並為各國提供對話平臺。聯合國下設了許多附屬機構以實現其宗旨。 到2018年中為止,聯合國共193個成員國,包括除梵蒂岡城國以外所有无争议的主權國是联合国会员国。在聯合國遍及世界的辦事處中,聯合國及其專門機構通過全年舉行定期會議來決定實體和行政議題。聯合國由六大主要機構組成:聯合國大會(主要的審議機構)、安理會(以決定對和平與安全的某些決議)、經濟及社會理事會(以協助促進國際經濟和社會的合作和發展)、秘書處(為聯合國提供所需的研究、資訊和設施)、國際法院(主要的司法機構)以及聯合國託管理事會(當前不活躍)。其他重要的聯合國機構還有世界衛生組織、世界糧食計畫署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聯合國的行政首長是聯合國秘書長。聯合國的經費由會員國分攤和自願捐贈。聯合國現今有六種工作语言,分別為:阿拉伯语、汉语(聯合國中文日為每年的4月20日)、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

新!!: 烏克蘭政治和联合国 · 查看更多 »

萬國郵政聯盟

萬國郵政聯盟(Union postale universelle;Universal Postal Union;缩写都是UPU),簡稱萬國郵聯,是協調成員國之間郵務政策的聯合國,也就是世界郵政的國際組織。每個成員國均同意並接受在相同的條件下處理國際間的郵務職責。總部位於瑞士首都伯尔尼。.

新!!: 烏克蘭政治和萬國郵政聯盟 · 查看更多 »

預算

算(Budget)是指为某特定的时间段作出的财政计划。所有的预算,不管是政府的、企业的或家庭个人的,都涉及在各种可能的支出之间进行选择,本质上就是配置稀缺资源。 收入和开支是所有预算的核心内容。预算也可能包含有计划的销售额、利润、资源数量、成本、开销、现金流动等,是以可测量的指标来衡量经济体、组织、活动、事件的战略计划。.

新!!: 烏克蘭政治和預算 · 查看更多 »

言論自由

言論自由(Freedom of speech),一種基本人權,指一國公民,可以按照个人意願表達意見和想法的法定政治權利,這些意見表達不用受政府「事前」的審查及限制,也無需擔心受到政府報復。有時也被稱為意涵更廣泛的表達自由van Mill, David,,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Winter 2012 Edition), Edward N. Zalta(ed.)。它通常被理解為充分表達意見的自由,當中包括以任何方式尋找、接收及發放傳遞資訊或者思想的行為。言論自由的權利在任何國家通常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例如發表誹謗中傷、猥褻、威脅傷人、煽動仇恨或者侵犯版權等言論或者資訊的一系列涉嫌侵犯他人人权的行為都被禁止,而表達意見時也需要注意時間、地點和禮儀。 一些可能存在违法行为的国家政权对言论自由的限制程度甚至逾越了人权法案的红线。 《世界人權宣言》第19條及《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明言保障言論自由的權利,確認言論自由的基石重要性,也一方面突顯其脆弱需受保障的面向。《世界人權宣言》第19條及《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的《國際人權法》中亦確認言論自由為一項人權。《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第19條指“人人有權在不受干涉下持有意見及主張”及“每個人都有權利自由發表主張和意見,此項權利包括尋找,接收和傳遞資訊和思想的自由,而不分任何媒介和國界。”第19條亦指出,這些權利附有特別責任及義務,行使時必須尊重他人權利或名譽,確保國家安全及公共秩序不受影響。.

新!!: 烏克蘭政治和言論自由 · 查看更多 »

蘇聯

#重定向 苏联.

新!!: 烏克蘭政治和蘇聯 · 查看更多 »

条约

條約,根据1969年《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的定义,是指国际法主体之间签订的有关其权利义务的受国际法管辖的书面协定。廣義的條約包括有关政治、經濟、軍事與文化等各種協定,条约的名称则有公約、協定、議定書、換文、聯合國宣言和憲章等不同的称呼;狹義的條約指重大的政治性的協定,如同盟條約、邊界條約等。但並不是所有國際間的協定都是條約,有部份只屬於合約。在許多國家中,透過憲法或法律規定,將條約視為地位等同(或高於)國內法的法律,可為該國法院進行判決時適用。.

新!!: 烏克蘭政治和条约 · 查看更多 »

核供應國集團

核供應國集團(Nuclear Suppliers Group,NSG)為一跨國組織,成立於1974年,希望透過保護、監管、限制出口及轉運等方式,管控可能與核武相關的原物料及技術,以遏止核武在全球散佈。 该集团通过“核转让准则”及“与核有关的两用设备、材料、软件和相关技术的转让准则”实施出口控制,进口国需要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全面保障监督作为核出口条件,严格控制敏感核物项及技术的出口;每年召开一次全体会议。。.

新!!: 烏克蘭政治和核供應國集團 · 查看更多 »

橙色革命

橙色革命(Помаранчева революція,又译栗子花革命)是指2004年至2005年围绕2004年乌克兰总统大选过程中由于严重贪污、影响选民和直接进行选举舞弊所导致的在乌克兰全国所发生的一系列抗议和政治事件。 在2004年10月31日的乌克兰总统大选中由于没有任何候選人达到法律规定的50%的多数,因此在同年11月21日在得票最多的两名候選人維克托·尤先科和維克托·亞努科維奇之间举行重选。但是众多乌克兰国内外观察员报道说官方宣布的亞努科維奇获胜的结果是舞弊导致的,同时这也是公众普遍感觉到的。这个选举舞弊导致了这场抗议。 尤先科的选举活动中使用橙色作为其代表色,因此这场运动使用橙色作为抗议的颜色。这个运动的标志是橙丝带和一面书有Так! Ющенко!(“对!尤先科!”)的旗。选举结果被公布后上百万抗议者聚集在乌克兰首都基辅的市中心獨立廣場及河臘沙機大街,尤先科的支持者建立了一个24小时不断被占据的帐篷城,同时在乌克兰全国爆发了一系列由反对派组织的抗议、静坐、大罢工等事件。 迫于这些抗议运动乌克兰最高法院宣布这次重选的结果无效,并规定在同年12月26日重复重选。这次第二次重选受到严厉的观察。乌克兰国内和国际的观察员均确认这次第二次重选基本上没有任何问题。尤先科在这次重选中明显以52%的结果获胜。亞努科維奇获44%。2005年1月23日尤先科入职,标志着橙色革命的最终胜利。.

新!!: 烏克蘭政治和橙色革命 · 查看更多 »

欧洲委员会

欧洲委员会(Council of Europe,Conseil de l'Europe)是由爱尔兰、比利时、丹麦、法国、荷兰、卢森堡、挪威、瑞典、意大利和英国通过1949年5月5日在伦敦签订《欧洲委员会法规》所成立,具有國際法地位、並且為聯合國觀察員身份的國際組織,是歐洲整合進程中最早成立的機構。 歐洲委員會總部位於法國斯特拉斯堡,官方語言為英語和法語。.

新!!: 烏克蘭政治和欧洲委员会 · 查看更多 »

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

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简称欧安组织;英文:Organization for Security and Co-operation in Europe,縮寫:OSCE)是世界上主要的國際組織之一,前身是1975年於冷戰期間成立的“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是世界目前唯一包括所有欧洲国家在内的机构,負責維持歐洲的局勢穩定。 目前該組織共有57個成員國,除了歐洲國家,還包括美國、加拿大、蒙古國及中亞五國。.

新!!: 烏克蘭政治和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 · 查看更多 »

比例代表制

比例代表制(Proportional Representation,PR),是議會選舉中分配議席的主要兩種方法之一,另一則是多數制。.

新!!: 烏克蘭政治和比例代表制 · 查看更多 »

波罗申科联盟

#重定向 彼得·波罗申科集团“团结”.

新!!: 烏克蘭政治和波罗申科联盟 · 查看更多 »

我們的烏克蘭

我們的烏克蘭(Наша Україна,在2009年7月中旬前為「我們的烏克蘭」人民聯盟)是成立於2005年的烏克蘭的中間偏右政黨。該黨目前是歐洲人民黨的觀察員。 我們的烏克蘭青年聯盟是該黨的青年組織。.

新!!: 烏克蘭政治和我們的烏克蘭 · 查看更多 »

我們的烏克蘭-人民自衛聯盟

我們的烏克蘭-人民自衛聯盟(Блок Наша Україна–Народна Самооборона, Blok Nasha Ukrayina-Narodna Samooborona, OU-PSD)是以烏克蘭總統維克多·尤先科為首的選舉聯盟。 「我們的烏克蘭」聯盟與橙色革命有密切關係,並持續使用橘色作為政黨代表色。2007年7月,原「我們的烏克蘭」聯盟改組成為「我們的烏克蘭-人民自衛聯盟」。 聯盟成員計畫在2007年12月合併成單一政黨,2007年11月16日,「人民自衛聯盟」決定退出.

新!!: 烏克蘭政治和我們的烏克蘭-人民自衛聯盟 · 查看更多 »

改革與秩序黨

改革與秩序黨(Партія «Реформи і порядок» Partiya Reformy i Poriadok)是烏克蘭自由主義政黨,於1997年10月成立,由前副總理維克多·平哲尼克(Viktor Pynzenyk)擔任領導人。該黨也是烏克蘭現代政治第五十個登記的政黨。 在1998年3月29日舉行的議會選舉中,該黨拿下879,861票,在30個參選政黨中名列第十,並拿下三個席次。 2002年3月30日烏克蘭議會選舉,該黨屬於維克多·尤申科「我們的烏克蘭」聯盟。在2004年爆發橙色革命以前,該黨更改黨名為「我們的烏克蘭」(Nasha Ukrayina)。革命之後,該黨開始與我們的烏克蘭人民聯盟保持距離,在經過法院判決後,該黨再度更名為「改革與秩序黨」(Partiya Reformy i Poriadok)。 2006年3月26日議會選舉,改革與秩序黨與PORA組成的選舉聯盟拿下1.47%得票率,沒有取得席次。 2006年12月3日,該黨宣布加入季莫申科聯盟。 2007年9月30日議會選舉,該黨所屬的季莫申科聯盟拿下450席議會席次中的156席。.

新!!: 烏克蘭政治和改革與秩序黨 · 查看更多 »

2006年烏克蘭議會選舉

烏克蘭議會選舉於2006年3月26日舉行。競選活動於2005年7月7日正式展開。2005年11月26日至12月31日進行政黨候選人名單的組成排序。 烏克蘭的議會選舉採用政黨比例代表制選舉制度—也就是在全國單一選區中依照各政黨或聯盟得票率進行席次分配。前次議會選舉,半數議員以比例基礎產生,另一半由單一選區選出。 在經歷2004年總統大選其間的協商與談判後,憲法於2005年修訂,廢止單一選區,由比例代表制給取代。此項修訂於2006年1月1日正式生效,另外也將總統部分權力移轉至議會,使烏克蘭成為雙首長制國家。 根據選舉法及採用制度,政黨或選舉聯盟必須獲得百分之三以上的全國得票率才能獲得議會席次(百分之三門檻)。.

新!!: 烏克蘭政治和2006年烏克蘭議會選舉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