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澳門社會福利

指数 澳門社會福利

澳門社會福利是描述澳門的社會福利服務和制度;澳門的社會福利多由民間機構興辦,澳門政府的社會福利機構、社會福利政策及資助則起了推動作用。 民間福利機構主要由社團和宗教團體開辦,提供廣泛的服務範圍,亦包括經濟援助和輔導服務等。經費除來自政府資助外,也來自熱心人士的捐款;而《澳門日報》讀者公益基金會每年舉行的公益金百萬行,亦吸引不少人參與活動及捐出善款,為澳門社會福利事業提供資助來源。.

16 关系: 天主教澳門教區天主教澳門教區主教列表仁慈堂大樓社會工作局社會保障基金 (中國)社會保障基金 (澳門)社會福利百萬行鏡湖醫院賈耐勞輔導醫院澳門澳門同善堂澳門回歸澳門日報

天主教澳門教區

天主教澳門教區是天主教會在澳門設立的教區,也是東亞歷史最悠久的教區,成立於1576年1月23日,現今管轄範圍為澳門特別行政區全境。奉錫耶納聖加大肋納及聖方濟各沙勿略為主保聖人,格言為「科學與道德」(Scientia et Virtus)。.

新!!: 澳門社會福利和天主教澳門教區 · 查看更多 »

天主教澳門教區主教列表

天主教澳門教區由教宗額我略十三世於1576年1月26日頒發詔書成立。在此以前賈耐勞已經以天主教尼西亞教區領銜主教身份在澳門服務,他此後服務到1581年,故成為天主教澳門教區首任正權主教;而現任天主教澳門教區正權主教為李斌生。 在教義上,世界各地的主教都是被視為宗徒繼承的傳遞者,由聖神(Holy Spirit)挑選並透過人類即教宗在適當時委任,因而天主教澳門教區的主教也不例外。被委任的天主教澳門教區正權主教是作為基督及教宗委派於天主教澳門教區的代表(vicar);他除了在教宗職權的領導下負責分擔天主教澳門教區的職責外,還需負責牧靈及慈善等工作。 天主教澳門教區的管轄範圍在成立初期包括整個中國、日本、香港、朝鮮半島及鄰近島嶼;及後由於傳教工作的發展及實際需要,教廷成立了不少於600個天主教教區。現時,天主教澳門教區的管轄範圍只局限於澳門半島、氹仔及路環,共有6個堂區及3個準堂區。 至目前為止,沒有一名天主教澳門教區主教在任內被擢升為總主教或樞機;而德維智羅斯及高若瑟則在因擢升為總主教而離任天主教澳門教區主教一職。下列為天主教澳門教區歷任主教列表。.

新!!: 澳門社會福利和天主教澳門教區主教列表 · 查看更多 »

仁慈堂大樓

仁慈堂大樓(Santa Casa da Misericórdia) 是位於澳門特別行政區議事亭前地旁邊的磚石建築物,為澳門慈善機構仁慈堂的物業。2002年獲澳門政府授予仁愛功績勳章;2005年以澳門歷史城區的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內。仁慈堂大樓的地下是澳門政府部門公證署的辦公室,二楼則為仁慈堂博物馆。.

新!!: 澳門社會福利和仁慈堂大樓 · 查看更多 »

社會工作局

#重定向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社會工作局.

新!!: 澳門社會福利和社會工作局 · 查看更多 »

社會保障基金 (中國)

會保障基金,簡稱社保基金,俗稱老百姓的「养命钱」,是基金的一種。中國大陸的社保基金開始出現於1980年代末,而在2002年已經形成數千億人民幣的規模。目前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理事長是楼继伟。.

新!!: 澳門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基金 (中國) · 查看更多 »

社會保障基金 (澳門)

會保障基金(Fundo de Segurança Social,FSS)是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部門,屬行政及財政自治實體,隸屬社會文化司(2011年前隸屬經濟財政司),負責執行社會保障範疇的各項政策措施及管理有關資源。 社會保障基金於1990年3月23日成立,當時主要是為本地僱員提供社會保障。透過實施第84/89/M號法令社會保障制度,向本地勞工提供年老、失業、疾病時的經濟補助。社會保障制度實施初期,只有為他人工作的僱員可以供款,隨著社會發展,社會保障基金不斷致力擴大社保覆蓋範圍及進行各項服務改革,包括自 1993年起,陸續增加自願供款(已停止為他人工作的人士可繼續供款)及自僱勞工供款、新增福利項目;為使社保職能及資源更集中在養老保障上,於2007 年將救濟金撥歸社會工作局負責;2008年回應社會訴求,下調養老金申領年齡等。 2008年 11月,特區政府公佈《社會保障和養老保障體系改革方案》,核心內容是構建雙層式社會保障制度,即透過第一層社會保障制度讓所有澳门居民都能夠獲得基本的社會保障,尤其是養老保障,以改善居民的生活素質;而退休後較寬裕生活保障則為由第二層非強制性中央公積金制度支持。 2011年1月1日,隨著第4/2010號法律《社會保障制度》正式生效,落實了第一層社會保障制度;而《非強制性中央公積金制度》亦於2018年1月1日生效,正式實施雙層式社會保障制度。而為有效落實新增職能,新《社會保障基金的組織及運作》行政法規亦於2017年7月18日起生效。.

新!!: 澳門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基金 (澳門) · 查看更多 »

社會福利

#重定向 社会福利.

新!!: 澳門社會福利和社會福利 · 查看更多 »

百萬行

萬行(1971年—2018年)是香港公益金的步行籌款,為其歷史最悠久的一項籌款項目,於1971年首次舉辦,至2014年3月已舉辦了超過160次,累積參加人數逾300萬人次,籌得善款超過5.5億港元。 百萬行分為「港島、九龍區百萬行」及「新界區百萬行」兩種;此外,公益金亦不時在重大基建開幕前額外舉辦的百萬行,這些百萬行因較受歡迎,通常都會有人數限制外及最低捐款限額。 在2007年4月15日舉行的深港西部通道百萬行有30000人參加。而最近一次的百萬行在2014年3月9日於昂船洲大橋舉行。.

新!!: 澳門社會福利和百萬行 · 查看更多 »

鏡湖醫院

鏡湖醫院(Kiang Wu Hospital)是澳門的三家醫院之一,也是現時澳門歷史最悠久的醫院。創於1871年,屬廟醫形式。早期其管理機構沿用「鏡湖醫院」的名稱。隨著慈善事業的發展,於1942年向澳門政府註冊時定名為「鏡湖醫院慈善會」;2002年獲澳門政府授予仁愛功績勳章。.

新!!: 澳門社會福利和鏡湖醫院 · 查看更多 »

賈耐勞

賈尼勞主教 (葡萄牙語﹕D. Belchior Carniero Leitão SJ, 1516年 - 1583年8月19日),出生於葡萄牙科英布拉,為天主教澳門教區首任主教。長年致力在澳門進行傳教、公益及慈善工作。另外,賈尼勞主教同時曾於1577年至1581年期間擔任埃塞俄比亞的宗主教.

新!!: 澳門社會福利和賈耐勞 · 查看更多 »

輔導

輔導或輔導心理學,是指應用精神健康、心理學或人類發展的理論和原則等,透過認知、情感、行為或系統性的介入方式,(對事主)提出並強調個人價值、個人成長、事業發展以及心理疾病。.

新!!: 澳門社會福利和輔導 · 查看更多 »

醫院

医院是治疗和护理病人的机构,也兼做健康检查、疾病预防等。在日语跟臺灣話等也稱為病院。是由专业分工的医院职员通过医学检查、检验、治疗等设备提供醫療及患病休養服務的一种醫療機構,其服務對象為觉察或认可自己心理上或生理上有嚴重问题的疾病患者、傷者和接受分娩的孕婦,或者是受到家人和朋友极力劝导到医院寻求帮助的来访者,或者是需要常规健康管理的一般人士。虽然也有同普通诊所类似的门诊服务,但最大的区别在于医院的留院治疗资源、规模、模式。 大部分医院通常是由政府部門资助,或由宗教團體、社會組織、公司或慈善机构的慈善捐款,不以盈利為目的。同時,也存在以盈利為目的的私立醫院。.

新!!: 澳門社會福利和醫院 · 查看更多 »

澳門

澳門(Macau;Macao),簡稱澳,古稱濠鏡澳,或稱濠江、海鏡、鏡海、媽港、梳打埠,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特别行政区之一,位於南海北岸、以及珠江口西側,北接廣東省珠海市,東面與鄰近的香港相距63公里,其餘兩面與南海鄰接。 澳門全境由澳門半島、氹仔以及路環三個區域所組成,2000年後氹仔與路環之間開發出以賭業為主的路氹城區域:澳門半島是澳門發展的核心,其東北面一小部份陸地與中国大陸連接,氹仔和路環原本分別為兩座離島,後來連陸而成為了路氹城。 澳門是歐洲國家在東亞的第一塊、也是最後一塊屬地。澳門自秦始皇三征嶺南後屬中國版圖,從明朝中葉的1557年開始被葡萄牙人租借,但明朝设置官府管理。直至1887年,葡萄牙與清朝簽訂有效期為40年的《中葡和好通商條約》(至1928年期滿失效)後,澳門成為葡萄牙殖民地。1980年代,葡萄牙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共同探討澳門前途問題,其後於1987年簽署《中葡聯合聲明》,葡萄牙根据声明於1999年12月20日將澳門主權移交中國,實行一國兩制,享有「澳人治澳、高度自治」權利。 澳門為獨立之經濟體,其中旅遊業與博彩業為重要產業,尤其主權移交後開放賭權,現在發展為「世界上第一大賭城」。澳門為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每平方公里人口超過2萬。2015年澳門的人均本地生產總值依國際匯率爲78,586美元,名列世界第三。澳門2015年人均国民总收入依购买力平价爲102,480美元,名列世界第三。.

新!!: 澳門社會福利和澳門 · 查看更多 »

澳門同善堂

澳門同善堂(葡萄牙文:Associação Beneficència Tung Sin Tong;英文:Macau Tung Sin Tong Charitable Society)是澳門其中一個民間慈善機構,致力於澳門內不同的慈善公益事務。其創立宗旨為:「同心濟世,善氣迎人」;2002年獲澳門政府授予仁愛功績勳章。.

新!!: 澳門社會福利和澳門同善堂 · 查看更多 »

澳門回歸

澳門回歸,也稱为澳門政權移交(Transferência de Poderes de Macau)、九九回歸、澳門主權移交中國,是指1999年12月2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始對澳門行使主權,同時成立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葡萄牙结束统治澳门的一系列事件。在20世紀結束前葡萄牙结束统治澳门,象徵西方國家統治亞洲480年的漫長日子和香港及澳門過渡時期完全終結,絕大部份澳門人和香港人享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身份,非华裔居民亦能继续享有澳门居民身份。 澳門是繼香港在1997年7月1日回歸後中國政府設立的第二個特別行政區,特區內實行一國兩制,中國政府稱為「澳人治澳,高度自治」,並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 葡萄牙人自明朝已開始在澳門進行貿易和修建洋房居住,澳門居留的葡萄牙人於1583年在未經明朝政府同意下成立澳門議事會為葡萄牙社區進行自治管理。雖然明、清政府有加強對澳門的管治,但葡萄牙人的勢力逐漸擴大。1623年,葡萄牙開始任命澳門總督(簡稱澳督)負責澳門防務及一切有關事務,其後澳門總督的權力不斷擴充膨脹。及至1845年,葡萄牙女王瑪麗亞二世宣佈澳門為自由港,更拒绝向清朝政府缴纳地租銀。自1846年來,亞馬留將軍就任澳督後,在澳門推行一系列統治政策以擴張勢力,並關閉關閘。1887年,清政府與葡萄牙政府先後簽訂《中葡里斯本草約》、《中葡和好通商條約》,後者為正式條約,條約中列明中國允許葡國“永居管理澳門”,亦同時規定未經中國同意葡萄牙永不得将澳门让与他国。.

新!!: 澳門社會福利和澳門回歸 · 查看更多 »

澳門日報

《澳門日報》(簡稱澳日;英語:Macao Daily News)是一份在澳門出版的日報,是澳門主要的中文傳媒。其前身乃由1950年3月8日創刊的《新園地》;於1958年8月15日創刊,總編輯為王家楨(至1978年初),經理李成俊。 《澳門日報》以「澳報澳辦」為方針,現為澳門發行量最大的報紙,佔澳門報紙發行量之7至8成。,香港文匯報,2008-08-16主要對象以澳門、香港和珠江三角洲地區為主,每日版面現已由創刊時的1大張發展至10-20大張;特別歷史時期還會出版號外。,暨南大学新闻系,方丽 彭伟步,2006年8月23日.

新!!: 澳門社會福利和澳門日報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