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34 关系: 嚴明 (臺灣),劉守仁,劉志斌,夏復華,季連成,少将,中將,中華民國國防部,中華民國空軍,中華民國總統府,中華民國總統府侍衛長,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中華民國歷史,中華民國海軍,中華民國海軍陸戰隊,三軍聯訓基地,何安繼,國防大學 (中華民國),國防部參謀本部,國防部總督察長室,國防部海軍司令部,總統府侍衛長,眷村,烏坵守備大隊,聯合晚報,馬英九,馮世寬,高天忠,黃曙光,臺北市,臺灣,陳子鳳,海軍陸戰隊,海軍陸戰隊陸戰七七旅。
嚴明 (臺灣)
嚴明(),生於臺灣雲林縣,籍貫江西省南康,中華民國空軍二級上將,曾任空軍官校校長、空軍司令、參謀總長與國防部部長。是繼唐飛、李天羽與陳肇敏以來,第四位空軍出身的國防部部長。就任參謀總長僅七個月後即卸任退伍,接替楊念祖轉任國防部長,亦是目前中華民國國軍自《國防部組織法》實施後(1970年)史上任期最短的參謀總長。.
查看 潘進隆和嚴明 (臺灣)
劉守仁
劉守仁(1957年-),中華民國空軍中將,臺南市人,曾任國防部總督察長、空軍副司令、空軍參謀長、空軍政戰主任、空軍教準部指揮官、前國防部長李天羽辦公室副主任、空軍清泉崗基地427聯隊長,畢業於空軍官校69年班,2017年8月1日退伍,目前在空軍軍史館當志工,也時常投書媒體支持馮世寬的國防政策。.
查看 潘進隆和劉守仁
劉志斌
劉志斌(1962年-),中華民國海軍中將,現任海軍艦隊指揮部中將指揮官,曾任蔡英文總統府中將侍衛長、海軍司令部參謀長、副參謀長、國防部參謀本部人事參謀助理次長、海軍艦隊指揮部參謀長、2013年「慈航專案」(人道救援帛琉共和國)任務區隊長、2009年「海軍98年敦睦艦隊」支隊長、海軍124艦隊艦隊長、副艦隊長、陳水扁總統府海軍武官、海軍康定軍艦艦長,畢業於海軍官校正期1984年班(73年班)。.
查看 潘進隆和劉志斌
夏復華
夏復華,中華民國海軍陸戰隊中將,畢業於陸軍官校46期,曾任退輔會欣雲天然氣公司總經理、國防部總督察長、國防部參謀本部聯七次長、國防部參謀本部聯準室主任、海軍陸戰隊指揮官、海軍陸戰隊副指揮官、海軍陸戰隊66旅旅長、國防部後備司軍動處長、海軍陸戰隊作戰處長、海軍陸戰隊66師653團團長。 Category:中華民國海軍陸戰隊指揮官 Category:中華民國海軍陸戰隊中將 Category: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校友 Category:夏姓 Category:臺灣意外身亡者.
查看 潘進隆和夏復華
季連成
季連成(1958年-),中華民國陸軍中將,祖籍河北省大興縣,曾任陸軍司令部副司令、副參謀總長、陸軍八軍團指揮官、國防部參謀本部訓練參謀次長、陸軍十軍團副指揮官、陸軍司令部副參謀長、陸軍教準部副指揮官、陸軍193旅旅長、陸軍200旅旅長等軍職,曾指揮中華民國史上規模最大的軍事演習——2016年漢光演習,同年指揮陸軍八軍團對2016年高雄美濃地震展開救災行動,並獲得臺南市市長賴清德和高雄市市長陳菊讚賞。前兩位陸軍副司令陳寶餘上將和何安繼中將都是其同期同學。.
查看 潘進隆和季連成
少将
少將是軍隊的軍階,中将以下准將或上校或大校以上的一階,在沒有准將的國家中,少將為將官最初階。在有准將的國家中,准将是将官中最低階,少将則是兩顆星。根據國家不同,少將為將官中的第三階或第四階。中文裡的少將一詞是來自於日本軍制,日本軍制中的少將來自日本古代官職。當代日本自衛隊中的少將稱作「將補」。在北約軍隊中,相當於OF-7。 在中华民国,少將是將級最初階,肩、領章為一星,由上校所升任。他们在軍中通常擔任各司令部的副司令、國防部各下屬單位的高階主官(主管)、軍團副指揮官,地區指揮官、指揮部指揮官、旅長、軍醫院院長和軍校校長等一職。.
查看 潘進隆和少将
中將
中將是許多國家軍隊中的職銜,介於少將和上將之間。這個職銜的來源可追溯至中世紀中,在戰場上接受上將的命令,再傳達下去的那個人。中文里的中将一词是来自于日本军制,日本军制中的中将来自于日本古代官职。 在美國等國,陸軍、空軍及陸戰隊的中将称为Lieutenant General,海军中将称为Vice Admiral;英国空军中将则特称为Air Marshal。 在中華民國國軍、中国人民解放军、俄羅斯聯邦軍及英国皇家海军(2001年后改为3星)等国中将的军衔标志为两颗星,在美国军队及韩国國軍、德國聯邦國防軍及日本自衛隊等受美军影响较深的軍隊中,中将級別的军衔标志通常為三颗星,而法国军队及其他前法属殖民地国家,中将军衔标志为四颗星。 中華民國國軍中将主要主要担任军长的职务,以及區域指揮官、司令官等。德國聯邦國防軍除了一般中將外,尚存在有「軍醫中將」此一特定軍銜名稱(陸、空軍軍醫中將稱Generaloberstabsarzt,海軍軍醫中將稱Admiraloberstabsarzt)。 在美國建國初期,中將為美國陸軍的最高軍銜。因為美國首任總統喬治·華盛頓生前所擔任的最高軍銜就是中將。.
查看 潘進隆和中將
中華民國國防部
國防部為中華民國軍事及國防事務之最高主管機關,負責統轄中華民國國軍各部隊。除了國防部本部之外,下轄參謀本部、陸軍司令部、海軍司令部、空軍司令部、憲兵指揮部、後備指揮部、政治作戰局、主計局、軍備局、軍醫局等軍事機關/機構,以及所屬業務與學術單位。國防部是行政院下的所有部門裡唯一一個有設置副部長跟沒有設置政務次長的部門。.
查看 潘進隆和中華民國國防部
中華民國空軍
中華民國空軍(Republic of China Air Force,缩写为 ROCAF)是中華民國國軍的空中武裝部隊,隸屬國防部空軍司令部,下轄空軍作戰指揮部、空軍防空暨飛彈指揮部、空軍教育訓練暨準則發展指揮部、空軍保修指揮部、空軍軍官學校,各作戰聯隊及基地指揮部等單位,員額約30,000人左右,是東亞地區重要航空部隊之一。 中華民國《國防報告書》之中指出中華民國空軍的任務是:「平時負責臺灣海峽偵巡、維護臺海空域安全,堅實戰備整備及部隊訓練任務,充實戰力完成戰備,主動協助災害防救;戰時全力爭取制空,並協同陸、海軍遂行各類型聯合作戰,以有效發揮空軍作戰之效能,擊滅進犯敵軍,確保國土安全。.
查看 潘進隆和中華民國空軍
中華民國總統府
總統府是中華民國總統、副總統的幕僚機關,專責處理與總統、副總統有關的行政事務;成立於1948年5月20日,其機關法人前身為國民政府。.
查看 潘進隆和中華民國總統府
中華民國總統府侍衛長
中華民國總統府侍衛長,前身為中華民國總統府參軍長。1996年《總統府組織法》修正,原本在國防軍事方面扮演總統輔佐角色的上將銜參軍長改為中將銜侍衛長。.
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
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別稱黃埔軍校,簡稱陸軍軍官學校、陸軍官校,陸官(英文:Republic of China Military Academy;縮寫:ROCMA),是中華民國的軍校,由孫文指示籌辦,成立於1924年6月16日,第一任校長為蔣中正,陸軍軍官學校創校於廣東廣州黃埔,因此世人也別稱它叫「黃埔軍校」,是第一次國共合作下的產物,因此有許多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元勳與將領都出自黃埔軍校。陸軍軍官學校同時也是中華民國國歌的發源地,因為該校第一期學生開學日由孫中山頒布之書面訓詞正是今日中華民國的國歌歌詞。陸軍軍官學校目前隸屬於中華民國國防部,而其宗旨和創校目的是為了培養中華民國陸軍軍官,陸軍官校於臺灣復校後,便改為大學與專科學制,但專科學制在2004年末屆第27期後便取消。 陸軍官校創立時,校址位於廣東廣州黃埔長洲島,創立時命名為「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陸軍官校當時是中國國民黨的黨校。1927年,陸軍官校遷往中華民國首都南京市,改為隸屬國民政府,並更名為「中央陸軍軍官學校」。1937年,中國抗日戰爭爆發,陸軍官校為避過戰爭而西遷成都市。1946年,陸軍官校因應軍隊國家化改稱「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遷往臺灣,陸軍官校校本部成建制投共。1950年,陸軍官校於臺灣高雄鳳山第四軍官訓練班位址復校迄今已年。陸軍官校黃埔時期的校址和南京時期的校址均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列為文物保護單位,而成都时期的校址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司令部及空军机关驻地。 陸軍官校在大陸時期(1924年至1949年)的畢業生,大部份都曾經參與北伐、中原大戰、第一次國共內戰、中國抗日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國共內戰等戰事。而陸軍官校於臺灣復校後,於臺灣的畢業生大部份都沒有參與過戰事,這些人大都擔負起戰備整備等要務,他們的貢獻主要在維繫臺海安全。.
中華民國歷史
中華民國的歷史始於1911年的辛亥革命。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孫中山为首任临时大總統。1912年2月12日,清朝皇帝溥儀退位.
查看 潘進隆和中華民國歷史
中華民國海軍
中華民國海軍(The Republic of China Navy,縮寫為ROCN)是中華民國國軍的海上武裝部隊,隸屬國防部海軍司令部,轄下有海軍艦隊指揮部、海軍陸戰隊指揮部、海軍教郁暨準則發展指揮部、海軍保修指揮部、海軍軍官學校等單位,共有3萬8千餘人,包含海軍陸戰隊9,000人。主要武器裝備是以主作戰艦、輔戰艦艇、潛艦、海軍陸戰隊、海軍航空隊等核心戰力為主,以建立現代化海軍,並且以「高效質精、快速部署、遠距打擊」之海軍戰力作為目標,包括反封鎖能力、保存戰力等等。 《國防報告書》指出中華民國海軍的任務是:「平時臺灣海峽偵巡,確保海域安全,主動協助地方災害防救;戰時聯合友軍遂行反制與阻敵對我之海上封鎖或武力進犯,並擊滅進犯敵軍,以維護臺海對外航運暢通,確保國家安全。」 海軍艦艇兵的新兵訓練中心位於臺灣高雄市左營區海軍左營基地,海軍陸戰隊新兵訓練中心位於臺灣省屏東縣內埔鄉的龍泉營區。.
查看 潘進隆和中華民國海軍
中華民國海軍陸戰隊
中華民國海軍陸戰隊是中華民國國軍的兩棲武裝部隊,負責兩棲作戰、登陸作戰、反登陸作戰、奪島作戰、臺灣本島、外島、離島守備、軍事設施防衛等任務,並有海軍陸戰隊學校培養陸戰隊幹部,在戰爭時也有快速反應及戰力保存的功能,目前員額約9000人。轄下編制有陸戰特勤隊專職南臺灣反劫船、反恐等任務,隊內成員多來自海軍陸戰隊志願役官、士、兵。.
三軍聯訓基地
#重定向 三軍聯合作戰訓練基地指揮部.
查看 潘進隆和三軍聯訓基地
何安繼
何安繼(1958年-),中華民國陸軍中將,曾任陸軍副司令、國防部軍備局局長、陸軍八軍團指揮官、陸軍教準部指揮官、國防部政務辦公室主任、國防部長高華柱辦公室主任、陸軍澎防部指揮官、國防部戰規司軍編處長,2017年4月起屆齡退役。.
查看 潘進隆和何安繼
國防大學 (中華民國)
國防大學(英語:National Defense University,縮寫作 NDU)是中華民國一所專門培育軍事人才的大學,位於桃園市八德區,是由三軍大學、戰爭學院、理工學院、管理學院、政治作戰學院等五所學校整合成立。.
國防部參謀本部
國防部參謀本部是中華民國國防部執行軍隊指揮之特設單位,等於世界各國的總參謀部。《國防部參謀本部組織法》明定其為國防部部長之軍令幕僚、及三軍聯合作戰指揮機構,掌理提出建軍備戰需求、建議國防軍事資源分配、督導戰備整備、部隊訓練、律定作戰序列、策定並執行作戰計畫及其他有關軍隊指揮事項,其建軍備戰最高戰略指導原則為「有效嚇阻、防衛固守」的目標任務。.
查看 潘進隆和國防部參謀本部
國防部總督察長室
國防部總督察長室,為中華民國國防部配合行政院組織再造之政策指導,以國防部督察室為主體,納編總政治作戰局軍紀監察處、主計局內部審核處、參謀本部聯合作戰訓練及準則發展室督察綜合處等單位,成立「國防部總督察長室」,整合施政研考、戰技戰術督察、財務稽核及軍紀監察等功能,建立超然、客觀之督察體系,遂行各項督察任務。.
查看 潘進隆和國防部總督察長室
國防部海軍司令部
國防部海軍司令部,為國防部依《國防部組織法》特設的軍事機關,負責辦理海軍軍事事務的規劃、督導及執行。下轄政治作戰室、督察室、人事軍務處、軍事情報處、戰備訓練處、後勤處、計劃處、戰鬥系統處、主計處等幕僚部門。.
查看 潘進隆和國防部海軍司令部
總統府侍衛長
#重定向 中華民國總統府侍衛長.
查看 潘進隆和總統府侍衛長
眷村
眷村是指台灣自1949年起至1960年代,來自中國大陸各省的中華民國國軍及其眷屬,因第二次國共內戰失利而隨中華民國政府遷徙至台灣後,政府機關為其興建或者配置的村落。不過,有部份人廣義認定眷村也包含榮民與眷屬自行興建的大範圍違建。隨著歷史的演進,眷村也成為臺灣文化與臺灣歷史裡不可或缺的重要歷史文化資產。 此外,駐台美軍軍官、士官及其家屬在台的宿舍,亦有「眷村」之稱。例如台中市美村路,街名便來自「美軍眷村」的簡稱。.
查看 潘進隆和眷村
烏坵守備大隊
烏坵守備大隊,屬於中華民國海軍陸戰隊轄下的一個直屬大隊,專責守衛烏坵,故該大隊防區精神為「同島一命」、「永保烏坵」。.
查看 潘進隆和烏坵守備大隊
聯合晚報
《聯合晚報》(簡稱聯晚、英語譯名:United Evening News)是臺灣一份綜合性中文晚報,隸屬於聯合報系,由王惕吾所創辦。 創刊於1988年2月22日,是台灣解除報禁後最先創辦的報紙,也是臺灣第一家採用橫式編排的中文報紙。 在2005年《中時晚報》停刊後,成為台灣唯一仍在發行的晚報。 至2017年5月30日止,已發行10685號,現任總編輯為范凌嘉。.
查看 潘進隆和聯合晚報
馬英九
英九(),中華民國政治人物,曾任中華民國第12、13任總統、中國國民黨主席等職。生於英屬香港九龍油麻地,籍貫湖南省衡山縣,馬鶴凌和秦厚修的兒子,1952年隨雙親定居台灣。 畢業於台灣大學法律系,其後前往美國深造,獲得哈佛大學司法學博士學位。曾經擔任蔣經國總統的英文翻譯,後入府出任第一局副局長。後又出任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主任委員及國民大會代表。1993年,受行政院院長連戰之邀,出任法務部部長,後轉任行政院政務委員。在1998年台北市長選舉中,以些微差距擊敗競選連任的陳水扁。2005年中國國民黨主席選舉中,馬英九成功當選,2007年因特別費起訴而辭職,並於同日宣布參選2008年總統選舉。 在2008年總統選舉中,馬英九以七百多萬近六成的得票率當選,是中華民國至今民選得票最高的總統,也締造了第二次政黨輪替。2012年连任中华民国总统。2015年11月7日,馬英九在新加坡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领导人習近平進行兩岸領導人會面,是兩岸隔海分治66年以來最高領袖首次會晤。.
查看 潘進隆和馬英九
馮世寬
馮世寬(),號大鵬,中華民國空軍二級上將,生於江蘇省淮陰縣,2016年5月20日,擔任國防部長,是繼唐飛、李天羽、陳肇敏、嚴明以來,第五位空軍出身的國防部部長,也是蔡英文政府的第一位國防部部長。2016年6月8日兼任國家年金改革委員會委員。 2018年2月,馮世寬卸任國防部長,出任國防安全研究院董事長。馮世寬的直率敢言與強烈的個人風格,受到爭議不斷。。 關於馮世寬的卸任,社會眾說紛紜,馮世寬表示,蔡英文總統對他另有重用,徵詢他是否願意擔任退輔會主委,或是要不要駐外。並指總統說「總統府內設一個辦公室給馮,這樣若要諮詢馮時,就可以趕快找到馮。」馮說自己沒有外放的意願,希望把機會留給年輕人,馮世寬稱自己對國家、總統充滿感恩。馮世寬向將領們話別時,提及「我們可以花一億買一顆飛彈,那能不能多花一萬,讓弟兄們吃得好一些?」因為「我們不照顧官兵,誰來照顧?」其體恤下屬的心思,令輿論對其惋惜不已。.
查看 潘進隆和馮世寬
高天忠
天忠(1957年-),中華民國海軍中將,生於高雄縣鳳山鎮陸軍眷村,籍貫山東省平度縣,現居高雄市左營區,曾任海軍副司令、海軍艦指部指揮官、國防部常務次長、海軍參謀長、海軍艦指部副指揮官、海軍戰訓處長、海軍192艦隊長、海軍124艦隊1207武昌軍艦艦長,畢業於海軍官校69年班,2017年2月1日退伍,2018年7月2日新任大南汽車公司總經理。.
查看 潘進隆和高天忠
黃曙光
黃曙光,中華民國海軍二級上將,籍貫湖南省,畢業於海軍官校1979年班(68年班),現任海軍司令,曾任海軍副司令、海軍艦隊指揮部指揮官、國防部參謀本部後勤參謀次長、海軍司令部的參謀長、海軍168艦隊長、海軍256戰隊長、國防大學海軍學院總教官等軍職,是繼李傑、王立申與李喜明以來,第四位潛艦出身的海軍司令。.
查看 潘進隆和黃曙光
臺北市
臺北市是中華民國首都及直轄市,位於臺灣北部的臺北盆地,四周均與新北市接壤。全市下轄12個區,總面積271.8平方公里。人口總數約267.8萬,在臺灣各都市排名第四、人口密度則位居第一。其設市之歷史,最早可追溯自1876年臺北府成立、1884年臺北城建立、以及1920年成立州轄市,並自1949年底國府遷臺後成為中華民國的中央政府所在地,是臺灣近代歷史的發展舞臺,同時為臺灣在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的發展中樞。以其為中心的臺北都會區,總人口數達704萬人,是臺灣最大的都會區。依照GaWC所公布之世界級城市名單中,臺北被列為與斯德哥爾摩、舊金山、維也納、曼谷、广州、墨爾本同屬於Alpha-(國際四級)的國際都會。按照美國諮詢公司A.T科爾尼的全球城市排名,臺北市位居世界第33位,為亞洲重要的商業金融都會之一。.
查看 潘進隆和臺北市
臺灣
臺灣,舊稱福爾摩沙,是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北側的島嶼,地處琉球群島與菲律賓群島之間,西隔臺灣海峽與中国大陆相望,周圍從3點鐘方向以順時鐘排序分別為太平洋(菲律賓海)、巴士海峽、南海、臺灣海峽、東海所環繞,為東亞島弧中一島。面積約3.6萬平方公里,為世界第38大島嶼,其中七成為山地與丘陵,平原則主要集中於西部沿海,地形海拔變化大。因北回歸線貫穿,氣候介於熱帶與亞熱帶地帶之間,北回歸線以北為副熱帶季風氣候、以南為熱帶季風氣候,自然景觀與生態系資源相當豐富而多元。全島現今人口約2,331萬人,超過七成集中於西部的五大都會區,其中以行政中心臺北為核心的臺北都會區最大,總人口達700萬。族群構成以漢族、原住民族為兩大民族:原住民族由多個屬於南島民族的部族組成,漢族則依民系及移民年代的不同而分為河洛(閩南)、客家與外省族群,其中河洛為臺灣最大族群。 臺灣自古為原住民族世居之地,台湾原住民在17世紀中葉來自中國大陸的漢人移民潮開始前居於主體民族地位;但隨著漢族不斷移入、持續向內陸開墾、以及與平埔族原住民通婚,漢族遂取代原住民族成為臺灣的最大民族。自有信史記錄以來,歷史上曾經歷大肚王國、荷西時期、明鄭時期、滿清時期、日本時期等多次政權遞嬗,最近一次為1945年10月後由中華民國統治。1949年兩岸分治後,中華民國的有效統治範圍限縮至臺澎金馬與部分南海島礁,臺灣自此實質上成為中華民國的主要領土,並延續至今。 歷經1860年臺灣開港以來至日治時期所打下的現代化基礎、以及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後運用美援所進行的一系列的經濟建設,臺灣自1960年代起在經濟與社會發展上突飛猛進,締造舉世聞名的「臺灣奇蹟」,名列亞洲四小龍之一;之後在1990年代躋身已開發國家之列,目前無論人均所得或人類發展指數均具世界先進國家水準。臺灣擁有蓬勃的製造業及尖端科技,在半導體、資訊科技、通訊、電子精密製造等領域執牛耳。貿易方面主要透過高科技產業賺取外匯,經濟發展上以高科技產業與服務業為中心,亦朝向文化產業及觀光業發展。 隨著解嚴以來政治上的自由化與民主化,以泛藍與泛綠為首的政黨政治、統一與獨立議題、以及公民社會的形成,臺灣逐漸捨棄過往戒嚴時代形塑的中國史觀,發展出臺灣主體性與多元文化主義,使得臺灣文化呈現多元並立、兼容並蓄的面貌。.
查看 潘進隆和臺灣
陳子鳳
陳子鳳(),中華民國海軍陸戰隊中將,生於臺灣高雄市鼓山區,籍貫山东省莱阳县,現任海軍副司令,畢業於勝利國小、後甲國中、海軍官校預備班、正70年班,軍中資歷完整,2014年由海軍司令陳永康上將主持接任海軍陸戰隊指揮官,他任內以開明的美式作風與強化海軍陸戰隊的網路宣傳(例如:臉書社團與官方粉專)與多次舉辦退役隊員「回娘家」活動而廣獲各界讚賞與聞名,也對中華民國海軍陸戰隊退役隊員的團結與塑造「無形的戰力」付出了一定程度的歷史貢獻,例如:催生全臺灣各縣市的民間海軍陸戰隊相繼積極成立。.
查看 潘進隆和陳子鳳
海軍陸戰隊
海軍陸戰隊(Marines、marine corps),簡稱海陸或陸戰隊,又稱為海兵隊,是海軍中負責地面作戰、兩棲作戰、船上作戰的軍隊,早期都是步兵隊伍,進入現代則有裝甲配備甚至飛行裝備。大部分國家的海軍陸戰隊組織是隸屬於海軍體制內,但美國與英國是將海軍陸戰隊體系獨立為單一軍種,法國則由陸軍所轄。 海軍陸戰隊出現的歷史中,早期存在的理由是為了解決船隻衍生出來的叛變問題,同時也有保護本國船隻,攻擊敵國船隻的任務;近代海軍陸戰隊在科技演化下朝向專業兩棲作戰部隊改組,成為各國海權發揚的一部分。.
查看 潘進隆和海軍陸戰隊
海軍陸戰隊陸戰七七旅
#重定向 海軍陸戰隊防空警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