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20 关系: 大日本帝國,大政翼贊會,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中華民國,一党制,九一八事變,五族协和,关东军,石原莞尔,王道,謝介石,貴志俊彦,鄭孝胥,长春市,板垣征四郎,植田謙吉,溥仪,满洲国,滿洲國立法院,本庄繁。
- 1931年建立的政黨
- 1945年解散的政黨
- 亚细亚主义
- 君主主義政黨
- 极右派政党
- 法西斯主义政党
- 滿洲民族主義
大日本帝國
#重定向 大日本帝国.
查看 滿洲國協和會和大日本帝國
大政翼贊會
大政翼贊會()是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一個政治團體,於1940年10月12日宣告成立,1945年6月13日解散。其以推動政治權力集中的「」作為主要目標,將既有的政黨解散成一個全國性的政治組織,以一黨專政的模式統治日本。 由於當時任何形式的結社自由均被管制,大政翼贊會因而自稱是一種為了公共目的而成立的「公事結社」。雖然自身認為是一個超越黨派的組織,但戰後被廣泛被認為是與同時代之納粹黨、法西斯黨相似的獨裁政黨,較不同之處是大政翼贊會採取多數決,與上述政黨多為個人獨裁相異。除了位於首都東京的中央本部外,在全國各地設有道府縣支部、大都市支部、市區町村支部、町内會、部落會等分支機構。 大政翼贊會成立後,曾與許多功能類似的團體合併、也成立許多外圍團體,例如1942年5月26日成立的「日本文學報國會」、1942年12月23日成立的「大日本言論報國會」等。在當時太平洋戰爭爆發的情勢下,以大政翼贊會為中心、對軍部的方針給予支持的政治體制,被稱為「翼贊體制」,無論是政府運作、公共政策、產業發展、文化教育等各種國政事務,均在這種體系下被大政翼贊會及其外圍團體緊密掌握。 1945年3月30日,其旗下肩負議會政黨職責的改組為「大日本政治會」,大政翼贊會本身則在同年6月被解散併入因應本土決戰而成立的「國民義勇隊」。.
查看 滿洲國協和會和大政翼贊會
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
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军区之一,是战略区域内合成军队的最高领导指挥机关,负责黑龙江、吉林、辽宁等3个省级行政区内及内蒙古东部的陆、空军部队作战指挥和所属部队的军事、政治、后勤工作,领导辖区内的民兵、兵役、动员工作和战场建设。军区机关驻沈阳市。2016年在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中撤销。.
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是位於東亞的民主共和國,自1912年成立至1971年退出聯合國期間是中國的代表政權,之後則因主要國土位置與國際政治現狀而在國際上通稱「臺灣」。建政之初繼承原清朝統治的中國領土,至今未放棄主張自己為代表中國之唯一合法政府。1945年二戰結束後從日本接收臺灣。1949年因第二次國共內戰失去大部分中國領土的治權,現今實際管轄的領土(即自由地區)總面積36,197平方公里,包括臺灣本島及附屬島嶼(北方三島,蘭嶼,綠島等)、澎湖群島、福建沿海附屬島嶼(金門群島、馬祖列島、烏坵列島)與部分南海諸島(東沙群島,太平島,中洲島等),首都為臺北市.
查看 滿洲國協和會和中華民國
一党制
一党制(one-party system)、单党制(single-party system)或一黨專政是單一政黨壟斷政治與軍事權力,並透過憲法、軍警、特務等各種制度內外之手段,長期將其他勢力排除於政治權力外的国家。这类国家一般为法西斯主義、共產主義或社会主义国家,历史上第一个一党制国家为1878年-1980年的西非国家利比里亚的真辉格党,长达102年。 傳統上以「政黨的數目」爲標準來判定一個國家是一黨制、兩黨制或多黨制,但此判定標準据台灣学者葛永光指出不充分,例如一黨領導的共產黨還實施黨內民主,內部派系眾多,存在一黨多元的系統,兩黨國家卻小黨林立抵制國會,又如歐洲多黨聯合執政良久沒有競爭的情況也很常見。 法理上的一党制国家為威权体制的一種,和其他个人独裁、军事独裁、绝对君主制等比較,有助於理解民主转型之不同途徑。.
查看 滿洲國協和會和一党制
九一八事變
九一八事变是指1931年9月18日在滿洲爆发的一次军事冲突和政治事件,冲突双方是中国國民革命軍東北邊防軍和日本关东军。日本军隊以中国军队炸毁日本修筑的南滿铁路为藉口而侵占瀋陽。事变後三个月之內,日本关东军侵占中国东北全境,1932年3月1日满洲国成立。事變爆发后,日本國會和以總理大臣(首相)為首的日本內閣權力下降,日本军部主战派地位上升,中日矛盾激化。 由於張學良的“不抵抗政策”,因此中國軍對未能有組織的抵擋日軍的進攻,日軍快速地佔領了滿洲。此事件也成為西安事變的導火線。 9月18日则被中華民國視為「国耻日」。.
查看 滿洲國協和會和九一八事變
五族协和
五族协和是大日本帝國扶持的傀儡国家满洲国提出的一条口号。号召满洲国汉、满、蒙、朝、日五个民族和谐共处。.
查看 滿洲國協和會和五族协和
关东军
東軍是1919年至1945年大日本帝國駐紮在中华民国东北地区(1932年至1945年间为滿洲國)的部隊。.
查看 滿洲國協和會和关东军
石原莞尔
石原莞尔()是大日本帝国陆军的军人,最终军衔是陆军中将,作为军事思想家发表了“”,擁有相當的才華及遠見。在任关东军作战主任参谋时和板垣征四郎一起策动了九一八事变(满洲事变),二戰末期因为和东条英机的尖銳对立而被编入预备役,最後甚至策畫暗殺東條英机。 石原是熱心的國柱會成員,也就是佛教日蓮宗信者,常訴說「兵法即為妙法」(妙法蓮華)的道理,這組織經歷演變後成為創價學會和公明黨等組織直到今日還影響日本政治。在當年他認為日本應該滿足於滿洲國的勢力範圍、不應全面侵略中國而應該以強勢地位建立和談同盟,因為他篤信「世界最終戰論」就是東方跟西方終須一戰,而東方當然要由最先進的日本領軍,也因此日本需要和中國結成盟友、但必須拿下滿蒙讓中國屈從於日本附庸,但不可將主戰力陷入中國戰場並將其推往西方聯盟,真實的永恆敵人是西方基督/天主教勢力,也因此戰略觀點差異與東條对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沒有被當成战犯起诉。.
查看 滿洲國協和會和石原莞尔
王道
王道这个名字可能指以下:.
查看 滿洲國協和會和王道
謝介石
thumb 謝介石(台羅:Siā Kài-tsio̍h;),表字又安,一字幼安,台灣新竹市人,任滿洲國第一任外交總長,也是台灣人於滿洲國期間獲得最高官銜的一位。.
查看 滿洲國協和會和謝介石
貴志俊彦
#重定向 貴志俊彥.
查看 滿洲國協和會和貴志俊彦
鄭孝胥
鄭孝胥(),字蘇龕,號海藏,中國福建省闽县(今福州)人。他是清朝的改革派政治家,亦是滿洲國建國的參與者之一,後出任滿洲國國務總理。.
查看 滿洲國協和會和鄭孝胥
长春市
长春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吉林省的省会,副省级市,位于中国东北地区的“天然地理中心”,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科学院长春分院以及东北地区实力最强的综合大学——吉林大学設在此處,同时也是中国四大园林城市之一。1932年3月至1945年8月间为满洲国首都新京。 2010年长春常住人口7,677,089人。长春户籍居民包括汉、满、朝鲜、回、蒙古、锡伯等38个民族。长春也是一座国际化大都市,市区内居住着30多万来自世界各国的外侨,包括日本人、韩国人、欧洲人、北美人、阿拉伯人等。 长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大的汽车工业城市和最早的电影工业基地。长春市同时为中国沿边开放城市。.
查看 滿洲國協和會和长春市
板垣征四郎
板垣征四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甲级战犯。日本岩手人,大日本帝国陆军大将,历任关东军参谋长,陆军大臣、中国派遣军总参谋长、朝鲜军总司令、第七方面军总司令。九一八事变主要策划者之一,并与土肥原贤二策划建立了满洲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东京审判中,被判处死刑。.
查看 滿洲國協和會和板垣征四郎
植田謙吉
植田謙吉(平假名:うえだけんきち,),大日本帝國陸軍軍人,最終官拜陸軍大將。.
查看 滿洲國協和會和植田謙吉
溥仪
清宣統帝溥儀(a,),愛新覺羅氏,乳名午格,字耀之,號浩然,英語名「亨利」(Henry);汗號「哈瓦圖猷斯汗」(Хэвт ёс хаан),西藏方面尊為「文殊皇帝」,年號「宣統」,後世通稱「宣統皇帝」。 溥儀正式登基時年僅3歲,其實權由父親攝政王載灃掌握。辛亥革命以後,溥儀被袁世凱強逼退位,故亦有「清遜帝」或「清廢帝」之稱。 1917年,溥儀在張勳等人的支持和幫助下,曾短暫復辟但最終失敗。1934年,溥儀在日本支持和幫助下登基成為滿洲國皇帝,年號「康德」,故又得名「康德皇帝」。 溥儀是清朝第十一任君主、清兵入關以來的第十位皇帝,是清朝最後一任皇帝即清末帝和公認的「中國最後一位皇帝」即「末代皇帝」,亦是全世界唯一登基三次和退位三次的皇帝。.
查看 滿洲國協和會和溥仪
满洲国
滿洲國(1932年3月1日-1945年8月18日)是大日本帝國在發動滿洲事變(中國稱‘九一八事變’)佔領滿洲後,結合部分清朝宗室以及漢人將領和權貴建立的国家,為日本軍國主義者所扶持的傀儡政權。其首都设于新京(今長春),1945年8月後遷至通化(今吉林省白山市境内)。領土包括現今中國遼寧、吉林和黑龍江三省全境(不含關東州),以及內蒙古東部、河北省承德市(原熱河省)。 滿洲國初期為共和體制,以清朝遜帝溥儀為元首,稱號為「執政」,年號「大同」;1934年3月改政體為帝國,國號滿洲帝國(又稱大滿洲帝國),「執政」改稱「皇帝」,年號“康德”。雖然名義上為獨立國家,但日本透過簽訂《日滿議定書》、關東軍持續駐紮滿洲等方式,使滿洲國變相成為日本殖民地。1945年8月,日本本土受到美國原子彈的攻擊,蘇聯紅軍進攻關東軍和滿洲國軍,日本戰敗;同年8月17日午夜至18日凌晨,溥儀在通化臨江縣(今臨江市)舉行退位儀式,宣讀《退位詔書》。1945年8月日本投降後,溥儀被蘇聯紅軍俘獲。隨着中國抗日戰爭的結束,滿洲國正式滅亡。 中华民国政府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对满洲国均不予承认,以「偽滿洲國」稱之。.
查看 滿洲國協和會和满洲国
滿洲國立法院
滿洲國立法院為滿洲國理論上的立法機關,不過因為未實施立法院議員選舉之故,並未正式設立。.
本庄繁
本庄繁(),日本帝国时代的日军大将,男爵,二次大战甲級戰犯嫌疑者(未被起訴即自裁),九一八事变和侵占中国东北的主要策划者之一。.
查看 滿洲國協和會和本庄繁
另见
1931年建立的政黨
- 人民先锋党
- 俄罗斯法西斯党
- 加拿大社会党
- 加泰罗尼亚共和左翼
- 滿洲國協和會
- 荷兰国家社会主义运动
1945年解散的政黨
- 共和法西斯党
- 大政翼贊會
- 大日本青年黨
- 民族解放阵线 (希腊)
- 滿洲國協和會
- 箭十字黨
- 纳粹党
- 荷兰国家社会主义运动
亚细亚主义
君主主義政黨
- 人民民主黨 (不丹)
- 基督教民主黨 (瑞典)
- 宗社党
- 滿洲國協和會
- 西藏全國民主黨
极右派政党
法西斯主义政党
滿洲民族主義
亦称为 滿蒙協進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