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

指数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

清宣宗道光二十七年(西元1847年)丁未科 三月,會試於贡院。.

目录

  1. 345 关系: 劉崧駿劉廷鑑劉其年劉秉厚劉熙敬劉鎧劉鴻恩劉郇膏劉潤劉有銘南通市南海区叢壇吳佩陶吳鍾駿吳斑吳懷玉吳應寬吳慰曾合州均州增祿太和殿奉天奉天府姚繼勉姚體備季芝昌孫家醇孫頤臣孫觀 (道光進士)孔廣泉宜春市宗室興蒼安丘市安康市安徽省安邑縣宋肇昌宛平縣寧鄉縣尹國珍尹泗山东省山西省崔荆南左駿章丁壽昌 (進士)帥遠燡丰县... 扩展索引 (295 更多) »

劉崧駿

劉崧駿,字洛生,號聽襄,浙江仁和人。清朝官員。 崧駿於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中丁未科二甲進士,選庶吉士,未及散館即以軍功賞候選道。.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劉崧駿

劉廷鑑

劉廷鑑,清朝官員,廣東省南海縣人。進士出身。.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劉廷鑑

劉其年

劉其年(),字芝泉,直隸獻縣(今屬河北省滄州市)人。清朝翰林、政治人物。.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劉其年

劉秉厚

劉秉厚,山東省章邱縣(今章丘市)人。清朝官員。 劉秉厚於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考中丁未科二甲第六十六名進士。咸豐年間任貴州司主事,同治三年(1864年)升江南道監察御史,官至戶部掌印給事中。曾對審理兩江總督馬新貽遇刺案的張之萬進行參劾。.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劉秉厚

劉熙敬

劉熙敬,清朝官員。江西星子縣人。同進士出身。 劉熙敬於道光十七年(1837年)中式丁酉科舉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中式丁未科張之萬榜三甲進士,與名臣徐樹銘、李鴻章、沈葆楨、馬新貽等同榜。官山西高平縣知縣。.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劉熙敬

劉鎧

劉鎧,清朝官員。甘肅武威人。中式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丁未科張之萬榜三甲第一百一十五名進士,與名臣徐樹銘、李鴻章、沈葆楨等同榜,賜同進士出身。即用知縣。.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劉鎧

劉鴻恩

劉鴻恩(),字位卿,號春舫,河南尉氏縣人。清朝官員、中醫學家。.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劉鴻恩

劉郇膏

劉郇膏(),字松岩,河南太康人。清朝政治、軍事人物。道光年間進士出身,官至江蘇布政使。.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劉郇膏

劉潤

劉潤,河南祥符縣(今屬開封市)人。清朝官員,進士出身。.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劉潤

劉有銘

劉有銘(),字緘三,號鐫山,又號蔗圃,直隸南皮縣(今属河北省)人。 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進士,選庶吉士,散館授翰林院編修。歷官左都御史,遷刑部左侍郎。工詩詞、書畫。有《蔗圃詩文集》。.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劉有銘

南通市

南通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江苏省东南部,东临黄海,南临长江,与上海的崇明岛及苏州市隔江相望。南通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源地之一,经济以纺织、石化、港口、机械、电子、化工、建筑等较发达,南通是中国首批对外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之一。市区有狼山、濠河等名胜。 2004年9月26日,首届世界大城市带发展高层论坛在南通举办。2005年GDP增长15.4%,增速位居江苏第一,2016年GDP总量7734.6亿元,居全国主要城市第18位,同比2016年前进3位,GDP居全国地级市第6位,同比2017年前进2位。其下属县市均为全国百强县。.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南通市

南海区

南海,是中国广东省佛山市的一个市辖区,是著名的“广东四小虎”之一。历史上与邻近的番禺、顺德合称为南番顺,是为本土发展的岭南文化之重要组成部分。在官方参与评选的2005年中国百强县中排名第五。 原“海县”、“南海市”的覆盖范围更大,惟部分地域已被劃入其它行政区域,不再由南海区管辖。.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南海区

叢壇

叢壇,清朝官員。山東省文登縣(今文登市)人。同進士出身。.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叢壇

吳佩陶

吳佩陶,字學用,號楊湖,湖北武昌縣人。清朝官員,同進士出身。 吳佩陶原名逢吉,道光五年(1825年)乙酉科舉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張之萬榜三甲進士,與沈桂芬、李鴻章、沈葆楨等同年。曾任襄陽府教授。.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吳佩陶

吳鍾駿

吳鍾駿(),字崧甫,号晴舫。江苏吴县人。清朝状元。.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吳鍾駿

吳斑

吳斑,字文南,清朝進士,浙江歸安(今屬湖州市)人。 吳斑之父吳增嘉為嘉慶十三年(1808年)戊辰科進士。吳斑於道光十九年(1839年)己亥科順天鄉試中舉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成丁未科張之萬榜二甲第十三名進士。與李鴻章、沈葆楨等同年。分發河南即用知縣。.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吳斑

吳懷玉

吳懷玉(),字虛谷,直隸省河間縣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丁未科進士。.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吳懷玉

吳應寬

吳應寬,浙江余姚人。清朝進士。.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吳應寬

吳慰曾

吳慰曾,字子安,一字怡堂,號福田。安徽當涂縣人。清朝翰林。 吳慰曾為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丁未科二甲進士。選庶吉士,散館授翰林院編修。余事不詳。.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吳慰曾

合州

合州,中国古代的州。 西魏恭帝三年(556年)置合州,治所在石镜县(今重庆市合川区)。因涪江、嘉陵江在合州南合流得名。隋文帝开皇末年,改为涪州。隋炀帝大业初年,改为涪陵郡。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复为合州。天宝、至德时一度曾改巴川郡。辖境相当今四川省武胜县和重庆市合川区、铜梁县、大足区等区县地。宋朝改州治石镜县为石照县。属潼川府路。因受元军围攻,南宋淳祐三年(1243年)移治钓鱼山(今合川市东)。开庆元年(1259年)蒙古蒙哥汗死于此。 元朝至元十五年(1278年),南宋安抚使王立以城降。二十年(1283年),为散郡,并录事司、赤水入石照县。二十二年(1285年),改为州,隶重庆路。领三县: 铜梁县、定远县、石照县。明朝时,属重庆府。洪武时,省石照县入合州。清朝仍属重庆府,为不辖县的散州。1913年废合州改为合川县。.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合州

均州

均州,隋朝时设置的州,在今湖北省境。 开皇五年(585年),改丰州为均州,州名取自均水。大业元年(605年),均州废。义宁二年(618年),以淅阳郡的武当县和均阳县置均州。唐朝贞观元年(627年),均州废,二县改隶淅州。贞观八年(634年),以武当县、郧乡县复置均州。曾改名为武当郡。土贡:山鸡尾、麝香。户九千六百九十八,口五万八百九。下领三县:武当县、郧乡县、丰利县。 明朝时,均州属襄阳府。洪武二年(1369年)七月,州治武当县省入均州。所属郧县于成化十二年(1476年)归郧阳府。民国初年,全国废州改县,均州改为均县。均州城已淹没于丹江口水库下。.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均州

增祿

增祿(),字學亭,號鶴舲,漢軍正藍旗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丁未科進士。.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增祿

太和殿

太和殿俗稱金鑾殿,為北京故宮外朝三大殿中最南面的殿,该殿是明清兩朝北京城內最高的建築,開間最多、進深最大和屋頂最高的大殿,堪稱中華第一殿。皇帝登基、冊立皇后等大典都在此举行。太和殿是皇权的象征,因而在各種形式上都刻意追求,以示與眾不同。 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建在一座三层汉白玉台基上,合称“三大殿”。“三大殿”和东面的文华殿、西面的武英殿等建筑合称“外朝”。三大殿位于紫禁城中轴线暨北京中轴线上。.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太和殿

奉天

奉天可以指:.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奉天

奉天府

奉天府()是中國清朝府名之一,位於盛京。考语:冲,繁,疲,难,为“最要缺” 1644年清兵入關,滿清遷都北京後,原首都盛京改為留都。並設盛京五部。顺治十四年(1657年)四月,于盛京城内置府,該府設府尹轄有治中,通判等官職。光绪三十一年八月,裁府尹设知府,为奉天省治。1911年,承德县废入奉天府。1912年,清朝滅亡,該府廢除,置奉天县。.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奉天府

姚繼勉

姚繼勉,號紹泉,清朝官員。安徽廬江縣人。同進士出身。 姚繼勉於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考中癸卯科舉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中式丁未科張之萬榜三甲進士。即用山東知縣,厯署鄒縣、臨淄知縣,升兗州同知。光緒《廬江縣志》有傳。.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姚繼勉

姚體備

姚體備(),字誠叔,號萬子,山東鉅野縣人。清朝官員。.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姚體備

季芝昌

季芝昌(),字仙九,一字雲書,江蘇江陰桐岐人,晚清大臣。.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季芝昌

孫家醇

#重定向 孫家醕.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孫家醇

孫頤臣

孫頤臣,字仲嘉,湖南善化縣(今屬長沙市)人。晚清官員。.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孫頤臣

孫觀 (道光進士)

孫觀(),字國賓,號省齋,安徽舒城人,道光二十七年進士(1847年),官至大清直隸布政使。第五子,父親孫序賢嘉慶二十五年進士(1820年),刑部雲南司員外郎。.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孫觀 (道光進士)

孔廣泉

孔廣泉,浙江省蕭山縣(今杭州市蕭山區)人。祖籍山東曲阜,清朝官員。 孔廣泉為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癸卯科舉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丁未科二甲第八十名進士。咸豐五年(1855年)任山西交城知縣,任內減輕人民勞役,後當地人民為其建立生祠。官至山西太原知府,護理按察使一職。.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孔廣泉

宜春市

宜春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西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江西省西部。.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宜春市

宗室興蒼

#重定向 興蒼.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宗室興蒼

安丘市

安丘市是中国山东省下辖的一个县级市,现由潍坊市代管。.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安丘市

安康市

安康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陕西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陕西南部偏东,北依秦岭,南沿大巴山--。.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安康市

安徽省

安徽省,简称“皖”,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行政区,省会为合肥市。安徽省大致位于东经114°54′至119°37′与北纬29°41′至34°38′之间,全省东西宽约450公里,南北长约570公里,总面积13.96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45%,居华东第3位,全国第22位。安徽省在地理上属于华东地区,地跨淮河和长江,同时在地域文化上呈现出明显差异,从而孕育出了省内的四大文化圈,即淮河文化、庐州文化、皖江文化和徽文化;在经济上属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中国中部经济区,北部和南部分属中原经济区和长江经济区。其南部原徽州府的徽商与粤商、晋商、浙商、苏商一道,在历史上被合称为“五大商帮”。自21世纪以来,安徽省与上海市、浙江省、江苏省共同构成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已成为世界六大城市群之一。.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安徽省

安邑縣

安邑縣,秦代置县,治所即今山西省夏縣西北禹王城。 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年)改為北安邑縣。隋代以南安邑縣改名,治所即今山西省運城縣東北安邑。唐朝至德二年(757年)改名虞邑縣,大曆四年(769年)復為安邑縣。清代屬解州直隸州。1955年移治今運城縣。1958年併入運城縣。.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安邑縣

宋肇昌

宋肇昌,清朝官員,浙江省杭州府仁和縣(今屬杭州市)人。進士出身。.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宋肇昌

宛平縣

宛平縣是一個曾經存在於北京地區的县級行政區劃。.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宛平縣

寧鄉縣

#重定向 宁乡市.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寧鄉縣

尹國珍

尹國珍,字聘三,號殷儒。鑲紅旗漢軍人。清朝翰林。 尹國珍為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丁未科二甲進士。選庶吉士,散館授翰林院編修。官至四川候補道,同治年間署建昌道。.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尹國珍

尹泗

尹泗,雲南昆明縣人。清朝官員。 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丁未科進士,即用甘肅知縣,署碾伯縣(今屬乐都县)令,咸豐元年(1851年)因陝甘總督琦善刑訊逼供番人一事牽連,被革職充軍。.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尹泗

山东省

山东省,简称鲁,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京杭大运河的中北段,是华东地区的最北端省份,省会设于济南,副省级城市有济南市、青岛市。2017年山东省常住人口超过1亿人,位列全国第二。其中汉族占99.3%,另有回、满、蒙3个世居少数民族及朝鲜族等其他少数民族。 山东省西部连接内陆,逆时针分别与河北、河南、安徽、江苏四省接壤;中部为鲁中南山地丘陵区,泰山是全境最高点(1532.7米);东部是山东半岛。北面与辽东半岛隔渤海海峡相对,东面与朝鲜半岛隔黄海相望。 山东土地面积约15.79万平方公里,排名全国第19,境内交通发达,铁路、高速公路网络密集。山东是工农业大省,是环渤海经济圈的一部分,2017年生产总值达7万亿人民币,位列全国第三名,对中国内地经济的贡献約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位居第10位。山东在2011年1月确立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国家发展战略,以山东半岛及胶济铁路沿线城市组成了山东半岛城市群。2018年1月,同意设立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 山东历史悠久,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中原文化与东夷文化相融合,形成了独特的齐鲁文化,又分为“鲁西文化”和“胶东文化”。其中儒家的创立人孔子和孟子是鲁文化的代表人物,政治家管仲、军事家孙子、孙膑则是齐文化的代表。而鲁菜则位居中国八大菜系之首。.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山东省

山西省

山西,简称晋,中国一省,地处黄土高原东翼。山西表里山河,南临黄河,西邻吕梁山,东靠太行山。因在太行山以西,故曰山西。省会太原市。省境內春秋時為晉國之地,故簡稱晉。 山西地區的有獨特的语言、風俗以及历史,省內土地豐足、矿产資源豐富,位處汾河沿岸一帶的晋中盆地一直被稱作华北的「漁米之鄉」。省會太原也有著悠久的歷史。粤商、徽商、晋商、浙商、苏商一道,在历史上被合称为“五大商帮”。潮商与徽商、晋商,是中国历史“三大商帮”。.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山西省

崔荆南

崔荆南,字晴江,四川華陽縣(今屬成都市)人。清朝翰林,又善崑曲演奏。 崔荆南於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考中二甲第二十一名進士,改翰林院庶吉士。年少即得入詞林,顧影自喜。可惜未及散館而卒。 荆南風度優雅,通曉音律,喜好崑曲,善奏蕭管。民國《華陽縣志》有其傳。.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崔荆南

左駿章

左駿章,安徽涇縣人。清朝官員,同進士出身。 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張之萬榜三甲進士,與沈桂芬、李鴻章、沈葆楨等同年。曾任河南新蔡縣、魯山縣知縣。光緒年間纂修《涇川左氏家譜》。.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左駿章

丁壽昌 (進士)

丁壽昌(),字頤伯,號菊泉,江蘇山陽(今淮安市淮安区)人。清朝官員,同進士出身。.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丁壽昌 (進士)

帥遠燡

帥遠燡(),字仲谦,一字逸斋,湖北黄梅人。清朝官員,進士出身。.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帥遠燡

丰县

丰县是中国江苏徐州市下辖的一个县。丰县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之处,也是诸多历史名人的出生、寄宿地。.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丰县

临川区

临川区是中国江西省抚州市的市辖区,位于江西省东部。人口130万。以汉族为主。基本上为江右民系,通用抚州赣语。自古以来被称为“才子之乡”。此地自古英才辈出,大家纷呈,例如北宋政治家及文學家王安石(著有《王臨川集》),明朝戲劇作家湯顯祖(著有《臨川四夢》)。.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临川区

东安县

东安县位于湖南省西南边缘、永州市西北部,为永州市代管县。国内生产总值294,935万元(2002),总人口为587,036人(2002年),其中城镇人口69,260人,乡村人口517,776人。县治白牙市镇。东安子鸡是其最出名的特产。.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东安县

乐陵市

陵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山东省下辖的县级市,由德州市代管,地处山东省北部,毗邻河北省。总面积为1172平方千米,2001年人口为64万。目前市委书记为樊廷雷。.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乐陵市

平湖市

平湖市,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浙江省嘉兴市代管的一个县级市,位于浙江省北部。.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平湖市

广东省

廣東省,簡稱粵,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南端沿海的一個省份,省會廣州。廣東省位於南嶺以南,南海之濱,與香港、澳門、福建、廣西、湖南、江西接壤,與海南隔瓊州海峽相望。廣東省總面積約爲598,800平方公里,海洋及陸地面積分别爲419,000平方公里和179,800平方公里。 廣東是中國的人口大省,2015年該省人口約1.1億人,高居全國第一位,其人口密度爲每平方公里584人。該省自改革開放以來一直是大量外來人口的移居地,使其擁有相對多樣的族群面貌,廣東的漢族居民,主要可分爲廣府、客家、閩南三大民系,此外還有不同的少數民族,其中人數最多的爲壯族。 該地區與廣西和海南同屬於嶺南文化圈,其語言、傳統風俗等方面都有著自身的獨特性。廣東人以其經商傳統著名全国,歷史上的「粵商」就是指在廣東一帶行商的人(廣肇帮,在海外又稱廣東幫,海外所講的廣東帮不包括潮州幫和客家幫),與徽商、浙商、晉商、蘇商一同合稱爲歷史上的“五大商幫”。作爲廣東省會的廣州有「千年商都」之稱,自漢代開始番禺城(廣州市古名)便是中國的重要商業都市,以清代的廣州十三行(廣東十三行)最爲著名。 廣東省2016年估計的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爲73,290元人民幣,在全國省級行政區中位列第八,而全省地區生產總值則位列全國第一、世界第五。珠江三角洲地區是世界上大都會區和大都市之一。深圳、廣州、珠海、佛山、中山和東莞,這六個城市是廣東最富裕的地區;2015年,六個城市的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可依國際匯率兌換為19,650美元。廣東省的水資源豐富,其水產品生產以近海養殖和海洋捕撈為主。位處珠江沿岸一帶的珠江三角洲被稱作南中國的「魚米之鄉」,是中國第二大水產品出產省份和第三大海產品出產省份。.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Gvangjsih Bouxcuengh Swcigih),简称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5个自治区之一,首府为南宁市。1958年,廣西僮族自治區成立,1965年,改用现名。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中南地区,南濒北部湾,與越南接壤。廣西壮族自治区有中國最多的少数民族人口数量,通用普通话,地方語言有廣西平話、桂柳官话、壮语、粤语、客家話、闽语等各種民族語言和方言。.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

云南省

云南省,简称云或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南部边疆地区的一个省份,省会昆明。云南是直立人重要的活动地之一,生活在距今170万年前的云南元谋猿人,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中国乃至亚洲最早的直立人。战国时期,滇池周边地区是滇族部落的生息之地。 云南省总面积约39万平方千米,占全国面积4.11%,在全国各省级行政区中面积排名第8。总人口4770.5万(2016年),占全国人口3.35%,排名第12名。与云南省相邻的省区有四川、贵州、广西、西藏,云南省与三个国家相邻:缅甸、老挝和越南。北回归线从该省南部横穿而过。.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云南省

代州

代州,中国隋朝时设置的州。 北周置肆州。隋朝开皇五年(585年),改为代州。大业初年改为雁门郡。唐朝天宝初年改雁门郡,乾元初年,复为代州。土贡:蜜、青碌彩、麝香、豹尾、白雕羽。户二万一千二百八十,口十万三百五十。下辖五县:雁门县、五台县、繁畤县、崞县、唐林县。 清朝雍正二年(1724年),升为代州直隶州,属山西布政使司。民国元年(1912年),为代县。.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代州

廣濟縣

#重定向 武穴市廣濟縣,中国旧县名,为今天湖北省武穴市。.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廣濟縣

延齡

#重定向 延齡 (道光二十七年進士).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延齡

任國楨 (道光進士)

任國楨,清朝官員。甘肅武威人。中式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癸卯科舉人,二十七年(1847年)丁未科張之萬榜三甲第一百零四名進士,與名臣徐樹銘、李鴻章、沈葆楨等同榜。即用知縣。.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任國楨 (道光進士)

任瑛

任瑛,清朝官員。江蘇宜興縣人。同進士出身。 任瑛於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考中丁未科張之萬榜三甲進士,分發湖南即用知縣,官祁陽縣令,後升知府。.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任瑛

廖宗元

廖宗元(),字梓臣,清朝官員,湖南寧鄉縣人。同進士出身。.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廖宗元

仙桃市

仙桃市,位于湖北省中南部的一个省直辖县级市(副地级市),位于江汉平原腹地,汉水南岸与东荆河北岸之间,长江与汉水交汇的冲积三角洲上,旧称沔阳。东邻武汉,西联潜江,北倚汉水,南抵洪湖。境内地势低平,湖泊河流星罗密布,有“水乡泽国”之称。现为中国著名的粮、棉、麻、鱼商品基地,农业总产值居全省各县市之首。城区有“小汉口”之称,水陆交通便利,官码头曾被列作全国港口普查试点码头,仙桃港载入了《中华大辞典》。是江汉平原东部最大的物资集散中心。工业以轻工、纺织著称。矿产资源有石榴石、白钛石、煤、天然气、石油。近年来,民营经济发达,已成为仙桃经济的主体。武汉城市圈“1+8”的重要成员。仙桃还是著名的“体操之乡”,现有李小双体操学校,为全国性的儿童体操教育基地。通用语言沔阳话,属于官话语系。.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仙桃市

伍奎祥

伍奎祥(),字七橋,清朝官員。四川綦江(今屬重慶市)人。 伍奎祥為道光十七年(1837年)舉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考中丁未科進士。直接分發山西,署陽高知縣,調署垣曲知縣。咸豐二年(1852年)因丁憂南歸。後因在家鄉防堵有功加知州頭銜,再保奏加運同銜。.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伍奎祥

伍肇齡

伍肇龄(),字崧生,晚清翰林、官员、教育家。四川邛州(今邛崍)人。进士出身。.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伍肇齡

張培仁

張培仁,字少伯,清朝官員。廣西賀縣人。進士出身。 張培仁於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中式丙午科舉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聯捷丁未科張之萬榜二甲進士,以知縣即用。曾官湖南善化縣知縣,加同知銜。工詩文,著有《妙香室叢話》十四卷。.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張培仁

張增道

張增道(),清朝進士、官員。陕西邠州(今彬縣)人。 張增道為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優貢,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中式張之萬榜三十八名進士。分任戶部學習主事,後升戶部江蘇司主事。 工書法,尤善八分漢隸及楷書。.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張增道

張希仲

張希仲,贵州贵阳人,清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 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丁未科進士,二甲一百八名,后官直隸知縣。.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張希仲

張之萬

張之萬(),字子青,號鑾坡,清朝狀元,政治人物。直隸南皮縣(今屬河北省)人。為官數十年,官至太子太保、東閣大學士。卒謚文達。 晚清洋務名臣張之洞是其從弟。.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張之萬

張今第

張今第,字聯甲,山東夏津人。清朝官員。 張今第為道光十四年(1834年)甲午科舉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丁未科三甲第五十名進士。任河南襄城知縣,加同知(副知府)銜。.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張今第

張修府

張修府(),字允六,一字東墅,江蘇省嘉定縣南翔(今屬上海市)人。清朝官員,同進士出身。官至湖南永州知府。.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張修府

張國士

張國士,字紹韓,順天府東安縣(今屬廊坊市)人。清朝官員,進士出身。 張國士為道光十九年(1839年)己亥科舉人,二十七年(1847年)張之萬榜二甲進士。任河間府教授。.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張國士

張炳堃

張炳堃,原名瀛臯,字鶴甫,號鹿仙,浙江平湖縣人。清朝翰林,官至湖北督糧道。.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張炳堃

張韶南

張韶南(),字琴五,清朝官員,河南省澠池縣人。同進士出身。.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張韶南

張青筒

張青筒(),字蓮舫,江西省德安縣大坂張村人。清朝官員。進士出身。.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張青筒

張殿賓

張殿賓,字禮臣,湖北廣濟縣(今武穴市)人。清朝進士。 張殿賓自幼聰慧,十歲能文,十八歲補諸生第一。道光十七年(1837年)拔貢,同年鄉試中舉。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考中丁未科進士,授荊州教授。其考核士子,注重實學,使荊南文風為之一變。同治《廣濟縣志》有傳。.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張殿賓

張汝弼

張汝弼可能指下列人物:.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張汝弼

張清瀛

張清瀛,字海峰,號遠春,山西夏縣人。晚清官員。.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張清瀛

張晉 (道光進士)

張晉(),字捷三,雲南省呈貢縣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丁未科進士。.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張晉 (道光進士)

彥昌

彥昌,字少博,號文起,清朝官员。正黃旗滿洲人。同進士出身。 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中丁未科張之萬榜三甲進士,選庶吉士,散館授翰林院檢討。咸豐年間官至國子監祭酒。 其女为玶常在。.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彥昌

彭嘉炯

彭嘉炯,字克愆,別字霽颿。江西湖口縣人。晚清官員。.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彭嘉炯

归安县

歸安縣是歷史上湖州地區的一個舊縣名。982年始設,1912年撤廢,自置縣起至與烏程縣合併成吳興縣而退出歷史,共存在了930年。 原屬歸安縣的鄉鎮有菱湖鎮、雙林鎮、南潯鎮等。就行政區域而言,歸安縣與六朝的東遷縣(282年-589年),和2003年設立的湖州市南潯區具有較高的一致性。.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归安县

何璟

何璟(),字伯玉,号小宋。廣東香山县人。清朝政治人物。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癸卯科第十四名举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中进士,殿試居二甲第五十三名,授翰林院编修。官至闽浙总督。光绪十年七月归里。晚年在广东应元书院講學。光绪十四年(1888年)卒。著有《春秋大义录》,《事余轩诗》。.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何璟

余光倬

-- --光倬(),字省來,號幼冰,江苏武進縣(今属常州市)人。中国清朝官员,進士出身。.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余光倬

徐家杰 (進士)

徐家--,字冠英,號偉侯,清朝官員,同進士出身。江蘇宜興縣人,寄籍順天宛平(今屬北京市)。.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徐家杰 (進士)

徐申錫

徐申錫(),字叔成,號勉如,浙江平湖縣人。清朝官員。.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徐申錫

徐樹銘

徐树铭(),字寿蘅,湖南省長沙府長沙縣(今屬長沙市)人。清朝後期政治人物、翰林。.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徐樹銘

徐振墉

徐振墉,清朝官員。浙江石門縣(今屬桐鄉市)人。同進士出身。 徐振墉原名振陵,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癸卯科舉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中式丁未科張之萬榜三甲進士。分至戶部為學習主事,三年期滿成候補主事,後改任紹興府教授。.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徐振墉

侯樹銜

侯樹銜,字翰冰,清朝官員。甘肅隴西縣人。進士出身。 曾主講蘭山書院。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甲辰恩科舉人,二十七年(1847年)中式丁未科張之萬榜二甲第九十三名,與名臣徐樹銘、李鴻章、沈葆楨等同榜,賜進士出身。即用四川知縣。歷知興文、威遠、銅梁等縣,後返回故里時,隴西失陷,在天水病卒。有《可艤亭詩文集》一卷。.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侯樹銜

德恆

德恆()字健亭,那拉氏,满洲镶黄旗人,桂祥之子,清朝外戚。冯其利《那根正先世考查》 《北京档案史料》2005年第二期.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德恆

來煦

來煦,字桂堂,浙江省蕭山縣(今杭州市蕭山區)人。清朝翰林。 來煦為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癸卯科舉人《蕭山縣誌稿》卷十三·選舉表·頁八十三:“(道光二十三年癸卯)來煦,字桂堂,經魁。”,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丁未科二甲第八十七名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未散館。.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來煦

保和殿

保和殿,是北京故宫外朝的三大殿之一,位于中和殿以北。.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保和殿

修撰

修撰,中國古代官職之一。.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修撰

匡慶榆

匡慶榆,原名一青,湖北省羅田縣人。清朝官員。 匡慶榆為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癸卯科舉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丁未科三甲第三十名進士。咸豐元年(1851年)任直隸肥鄉縣(今屬河北省邯鄲市)知縣,陞同知(副知府),後以知府用。.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匡慶榆

北京贡院

北京贡院,即明、清两代的贡院, 建于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是礼部会试的考场,也是顺天府乡试的考场。位于今北京建国门内中国社会科学院一带,现今还有贡院东街、贡院西街、贡院头条、贡院二条、贡院三条等地名。.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北京贡院

北流市

北流市(邮政式拼音:Paklow),位于中国广西的东南部,隶属于地级玉林市。市人民政府驻陵城街道。人口130多万。.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北流市

嘉定区

嘉定区,简称“疁”,是上海市的市轄區,原称嘉定县,位于上海市西北郊。1992年10月11日撤县建区。区境与宝山区、普陀区、长宁区、闵行区、松江区、青浦区和苏州市下辖的昆山、太仓两县级市相接。下辖嘉定镇、新成路、真新3个街道、菊园新区1个类街道以及南翔、马陆、江桥、安亭、徐行、外冈、华亭等8个镇和市级的嘉定工业区。总面积463.55平方公里,至2015年,全区户籍总人口56.13万人。区治设新成路街道。.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嘉定区

喻懷恭

喻懷恭,清朝官員,雲南省南寧縣(今屬曲靖市)人。進士出身。.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喻懷恭

周劼

周劼,字献臣,江西彭澤人。清朝官員、詩人,進士出身。.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周劼

周坊

周坊,清朝官員。山東萊陽縣(今煙台萊陽市)人。 周坊為乾隆辛巳進士周瑊之孫,乾隆乙卯進士周虎彝之子。道光二十年(1840年)庚子恩科舉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進士,任職東昌府教授,升翰林院典薄。.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周坊

周德榮

周德榮,字少桓,號吉雲,河南商城(现属安徽金寨縣汤家汇镇)人,祖籍江西婺源,清朝翰林。 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丁未科二甲第五名進士。選庶吉士,余事不詳。 周德榮出身商城周氏,其家族自周作渊起,前後共有周钺(嘉庆辛酉)、周祖荫(嘉庆己巳)、周祖植(嘉庆己卯)、周祖培(嘉庆己卯)、周锜(嘉庆庚辰)、周祖衔(道光壬辰)、周德榮(道光丁末)、周文燾(同治戊辰)、周文浚(同治甲戌)九名進士,世称“商城望族,簪缨世家”。.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周德榮

周道治

周道治,原名立杓,字季文,號朗垣,順天府宛平縣(今屬北京市)人。清朝官員,同進士出身。 周道治為道光十七年(1837年)丁酉科舉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張之萬榜三甲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道光三十年(1850年)散館改刑部主事。.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周道治

周鳴鹿

周鳴鹿(),直隸南和縣人。清朝官員,同進士出身。官至知縣,率鄉勇與太平軍交戰身死。.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周鳴鹿

周雲翥

周雲翥,順天府涿州(今屬河北省)人。清朝官員,同進士出身。 周雲翥原名禮,道光十四年(1834年)考中甲午科舉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中式張之萬榜三甲四十五名進士,與沈桂芬、李鴻章、沈葆楨等同年。官至山西同知(副知府)。.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周雲翥

周振璘

周振璘,字彬叔,號蓮蒲。貴州都勻縣人。清朝官員,進士出身。 道光二十年(1840年)庚子科第一名舉人(解元),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考中丁未科二甲四十九名進士,即用知縣。咸豐年間任廣東連州直隸州知州。.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周振璘

周悅讓

周悅讓,字孟伯,山東萊陽人,清朝政治人物,進士。 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周悅讓中進士二甲五十六名,選翰林院庶吉士,散館改禮部主事。跟隨郝懿行學習,曾經嘗試編輯其遺稿。周悅讓著有《倦游庵文集》。清國子監祭酒、甲骨文發現者王懿荣為周悅讓學生。.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周悅讓

咸寧縣

咸寧縣,可以指:.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咸寧縣

咸陽縣

咸陽縣,中国旧县名。 秦国置县,秦朝时属内史。西汉汉太祖元年(前206年),改咸阳县为新城县,又改为渭城县。《长安志《长安志·卷十三·县三》咸阳县......隋开皇初郡废。九年改泾阳为咸阳。十一年,徒故咸阳城西三里,属雍州,即秦之杜邮也。大业二年,省入泾阳。唐武德元年,复析泾阳、始平置咸阳县,属京兆郡,寄治鲍桥。二年,徒白起堡。六年又徒便桥西北,即今县也。天授二年,武后以其母顺陵在县界,升为赤县。神龙元年,复为畿,今为次畿。》记:隋朝开皇九年(589年),以泾阳县改咸阳县。十一年(591年),县治徒秦咸阳城西三里,属雍州,即秦朝时的杜邮。大业二年(606年),省入泾阳县。唐朝武德元年(618年),再以泾阳县、始平县地析置。有望贤宫、便桥、兴宁陵、顺陵,在咸阳原。属京兆郡,寄治鲍桥。二年(619年),徒白起堡。六年(623年),又徒便桥西北,即县治所在。武周天授二年(691年),武则天以其母杨氏的顺陵在县界,升为赤县。神龙元年(705年),复为畿县,后为次畿。 北宋、金朝时,属京兆府。元朝时,属奉元路。明朝洪武初,咸阳县城在渭河北,洪武二年(1369年),徒治于渭南,即明咸阳城,今咸阳市城区。属西安府。清朝时,仍属西安府,评价:冲,繁,难。.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咸陽縣

和州

和州可以指:.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和州

傅培峰

傅培峰(),字擘三,號藕邨,甘肅省鎮番縣(今民勤縣)人。清朝官員,同進士出身,官至江西宜黃縣知縣,咸豐八年(1858年)率鄉勇抵御太平軍,城破被殺。.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傅培峰

唐壬森

唐壬森(),字叔未,号根石,浙江兰溪城南桃花坞人。清朝政治人物。 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丁未科進士。選庶吉士,散馆後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左副都御史。.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唐壬森

全州

全州可以指:.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全州

兰溪市

兰溪市是中國浙江省下辖的一个县级市,现由金华市代管。总面积为1310平方千米,占省域面积的1.3%。2010年全市常住人口为56.05万人,户籍人口为66.34万人,户籍人口比常住人口多10.29万人。 兰溪市是浙江中西部重要的工业和旅游城市,曾是浙江省国有企业最集中的县级市,形成了以棉纺织造、化工医药、水泥建材以及冶炼、机械等传统产业为主的老工业基地,人称“小上海”。 兰溪市有“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市”、“全国体育先进县市”、“全国文化先进县市”、“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市”、“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先进县市”、“中国兰花之乡”等称号;是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浙江省卫生城市和浙江省文明城市;1999年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命名为小康县市;2005年被国家旅游局正式命名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兰溪市

光州

光州,中国古代的州。 始建于南朝梁年间,治所在光城县(今河南光山县)。唐朝太极元年(712年)移治定城县(今河南潢川县)。辖境相当今河南省淮河以南、竹竿河以东地。因濒淮河上游,自古为南北兵争之地。南宋在此置榷场,与金贸易。明朝辖境扩大至今息县。清朝雍正二年(1913年)升格为直隶州。民国二年,废州设道,光州直隶州改为豫南道(民国三年改为汝阳道),州治更名潢川县,因潢河(淮河支流)穿城而过而得名。光州下辖光山县(今光山县、新县),固始县(今固始县、淮滨县南部),商城县,息县(今息县、淮滨县西部)。近年,因潢川县、光山县施行一体化同城战略, 光州小商品商业发达,素有豫南小苏州、小汉口之称。.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光州

四川省

四川省(四川话拼音:Si4cuan1sen3;国际音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南地区的一个省份,省政府中心為成都市。四川简称川或蜀,又因先秦时四川曾分属巴国、蜀国两诸侯国,故别称“巴蜀”。现今巴蜀则主要是指重庆市与四川省。四川历史悠久、风光秀丽、物产丰富,有“天府之国”的美譽。.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四川省

石門縣 (浙江省)

#重定向 崇德县.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石門縣 (浙江省)

瞿績凝

瞿績凝,浙江省蕭山縣(今屬杭州市蕭山區)人,寄籍順天府宛平縣(今北京市)。清朝官員,同進士出身。 瞿績凝爲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甲辰恩科順天鄉試舉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中式丁未科三甲進士。歷官福建汀州府歸化縣知縣。.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瞿績凝

王友端

王友端(),字汝仁,一字月川,安徽婺源(今屬江西省)人。清朝官員,官至浙江布政使,死於太平軍攻破杭州之役。.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王友端

王宏謨

王宏謨(),號定甫,江西清江縣(今樟树市)人。清朝官員,進士出身。.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王宏謨

王平格

王平格(),字仲坦,號杏鄰,山西榆次縣西長壽村人,清朝官員。光緒《榆次縣續志》卷二·人物傳·頁七:“王平格,字仲坦,西長壽人。幼穎敏,十四應童子試,邑令楊雲浦異之。未冠,補弟子員,食餼。道光丁酉,以選拔貢成均。甲辰登賢書,丁未成進士。仲坦內行純篤,讀書外無他嗜。究心語錄注疏諸書,務敦實行,不侮人,不欺人,不道人短,不炫己長,有拂意輒自返曰:‘我亦有不檢處,豈得尤人?’嘗慕陶靖節之為人,作《杏鄰閒逸子傳》以見志。生平澹於榮利,而獎掖後進,惟恐不及。登第後本以知縣即用,分發陝西,以養疴不赴,主祁縣書院講席。其後雖一赴秦,以母老改教歸里待養,主太谷講席,初銓蒲州府教授,未赴任而丁母艱。服闕,選澤州府教授,谷人虛席以待,逾年告歸。遂仍擁皋比,計前後主兩邑講幾三十年,造就甚多。時有經師人師之,目其為文雍容和粹,如其人,卒後門人立德教碑頌焉。有《杏鄰集》《古文制藝》《古近體詩》梓行。”.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王平格

王序賓

王序賓,字敬侯,號相圃,山西榆次縣東聶村人,清朝官員,同進士出身。光緒《榆次縣續志》卷二·人物傳·頁七~八:“王序賓,字敬侯,號相圃,東聶村人。幼聰穎篤實。年十七,以考古優等入泮,登道光癸卯賢書,丁未成進士,以知縣即用,簽分河南。己酉,調簾為同考官,薦一卷文甚古奧,已發刻矣。某同考得一卷與前卷雷同,默封示之曰:若欲多一門生者,則此卷批抹不薦矣。公念多一倖中即屈一真才,因呈明主考,燬板撤換。榜發,解元殿元均出本房。旋署南陽府內鄉縣事,廉潔自矢,時時存除莠安良之心。會縣考文武童,有以賄進者,且曰:‘此舊例也’。公笑卻之曰:‘爾等以饋贈為例,我以拔真材為例。使新例自我而開,永絕苞苴,不更善乎?’丁內艱卸事。啟行時,士庶送匾送繖留去,思者數里外不絕。毗連湖北之均州、光華二縣因禁止奸民攔阻運粟一案請贈匾額,以隔省辭謝而止。服闕後不復出,主講祁縣昭餘書院,優游林下者數十年。公家本中貲,自奉儉約,惟周急濟之為務。值歲洊饑,出粟數十石,賑其鄉。年七十餘卒,臨終自撰墓誌,惟恐譽過其實。自言無過人之才,惟勉平恕存心,凡事思留餘地,不敢自以為是。詩文胚胎大家,無時下叫囂習氣。著有《相圃文集》、《論語俗說》等書。”.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王序賓

王廷才

王廷才,清朝官員。奉天府開原縣人。同進士出身。 王廷才於道光十九年(1839年)中式己亥科舉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考中丁未科張之萬榜三甲進士,與名臣徐樹銘、李鴻章、沈葆楨等同榜。曾任直隸三河縣知縣。 其孫王宗承於光緒六年(1880年)庚辰科會試中式,未及殿試而卒。.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王廷才

王元治

王元治,字榆村,奉天海城人。清朝官員。 王元治於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丁未科會試中式,殿試位列三甲第一百一十名,與名臣張之萬、徐樹銘、李鴻章、沈葆楨、馬新貽等同榜,賜同進士出身。官河南陳留知縣,升山東濮州知州。 其弟王元善,為道光二十年(1840年)庚子科進士。.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王元治

王玉

王玉,浙江永嘉縣人。清朝官員,同進士出身。 道光十五年(1835年)乙未科舉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張之萬榜三甲進士,與沈桂芬、李鴻章、沈葆楨等同年。曾任山西繁峙縣知縣。.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王玉

王揆一

王揆一(),字聖田,號槐軒,清朝官員。河南新鄉人。進士出身。.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王揆一

王汝銓

王汝铨,字谨堂,山东济宁州(今济宁市)人。清朝官员。 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丁未科进士。咸丰二年(1852年),授任甘肃秦安县知县,以廉洁谨慎著称,在当地陇川书院亲身授课,视学生如骨肉。.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王汝銓

祝塏

祝塏(),又名爽亭,陕西安康人。清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 生于道光六年(1826年),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中进士。曾任大顺广道、长芦盐运使等职。以战功获二品顶戴。.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祝塏

福建

#重定向 福建省.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福建

福全

福全可以指:.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福全

禹建鈞

禹建鈞,字仲甫,山東省樂陵縣人。清朝官員,同進士出身。 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會試中式,但因覆試考列四等,被罰停殿試一科。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參加殿試,位列張之萬榜三甲,與沈桂芬、李鴻章、沈葆楨等同年。以知縣分發河南,辦理賑災事宜,禁絕污吏侵奪,捐資埋葬死者,被人民稱為“青天”。歷署永城、安陽縣事,皆有政績。宣統《樂陵縣鄉土志》有傳。.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禹建鈞

章倬標

倬標,字果堂,浙江省金華縣人。清朝官員。進士出身。.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章倬標

粟增熉

粟增熉,字照黃,一字果齋,號冬蓀,廣西臨桂人。清朝翰林。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癸卯科舉人,二十七年(1847年)丁未科二甲進士。選庶吉士,散館授翰林院編修。.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粟增熉

綦江

綦江,是中国长江流域的一条河流,汇入长江上游右岸。河长217千米,流域面积6902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126立方米每秒。自然落差1190米。水能理论蕴藏量14万千瓦。.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綦江

編修

編修,中國古代官職之一,在清朝,此官職品等為正七品。該官職主要配置於儲備人才功能的翰林院,所屬工作為典簿記載,其上有學士、侍讀等官職,另有典簿從官。 清朝滅亡後,中華民國中央政府中仍設有「編修」一職,分別在考試院、國史館、國家圖書館及各部會單位。其職等因部會而不同,約在公務人員薦任第八等到第九等間。類似的文官職稱有簡任「編纂」、「修纂」等,級別較編修稍高。.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編修

罗田县

罗田县在中国湖北省东北部、巴河上游、大别山南侧,是黄冈市所辖的一个县,邻接安徽省。 面积为2129.1平方公里,2004年人口为59万人。罗田县因盛产板栗而闻名于世,大别山脉主峰“天堂寨”(海拔1729.13米)雄踞镜内,扼吴楚,分江淮,自古为中原战略要地。三里畈附近有温泉。.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罗田县

翰林院

翰林院从唐朝开始设立,初时为供职具有艺能人士的机构,自唐玄宗后,翰林分为两种,一种是翰林学士,供职于翰林学士院,一种是翰林供奉,供职于翰林院。翰林学士担当起草诏书的职责,翰林供奉则无甚实权。晚唐以后,翰林学士院演变成了专门起草机密诏制的重要机构,有“天子私人”之称。在院任职与曾经任职者,被称为翰林官,简称翰林。宋朝后成为正式官职,并与科举接轨。明以后被内阁等代替,成为养才储望之所,负责修书撰史,起草诏书,为皇室成员侍读,担任科举考官等。地位清贵,是成为阁老重臣以至地方官员的踏脚石。 无论政治地位高低,在歷朝歷代,翰林学士始终是社会中地位最高的士人群体,集中了当时知识分子中的精英,社会地位优越。唐朝的李白、杜甫、张九龄、白居易,宋朝的苏轼、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明朝的宋濂、方孝孺、張居正,晚清的曾国藩、李鸿章等等,皆是翰林中人。入选翰林院被称为“点翰林”,是非常荣耀的事情。翰林学士不仅致力于文化学术事业的传承,更踊跃参与政治,议论朝政。翰林制度和科举制度是封建中国文官制度的基本架构。由科举至翰林,由翰林而朝臣是科举时代士大夫的人生理想,是儒家学说中“达则兼济天下”的表现。 然而,成为翰林的辉煌前景也使得大量知识分子投身科举,造成了人才浪费。社会重文士轻技工,拖缓了科学技术的发展。此外,翰林制度也使得文学界和思想界的主流处于皇帝的监管之下,对学术自由和知识分子的思想独立起了压抑作用,有利于皇帝进行专制统治。.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翰林院

献县

县在中国河北省中部偏南,是沧州市下辖的一个县。.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献县

甘肃省

肃省,简称甘或陇,是中国的一个省份,位於中国西北地区、黄河上游,省会为兰州市。“甘肃”()因甘州(今张掖)与肃州(今酒泉)而得名。.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甘肃省

熊其光

其光(),字韜之,江苏青浦縣(今上海市青浦区)人。清朝官員,同進士出身。.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熊其光

番禺 (古代)

,亦作蕃禺、蕃隅,广东省的古地名。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设置番禺县,作为南海郡的首县,並為郡治所在地。.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番禺 (古代)

盧日新

盧日新,字敬修,號小銘,廣東東莞城內寶積巷人。晚清官員。.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盧日新

直隶

隶,中国明、清兩朝的行政区划名词,原意指直屬中央之地。明代直隶地区的府州由中央直接管理,为直辖区,不设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和都指挥使司。终明一代,直隶地区共有南北两片,稱為南直隸、北直隸,簡稱南直、北直,俗稱南京、北京(南京亦可特指應天府,北京亦可特指順天府),雅稱南畿、北畿。與十三個承宣布政使司合稱為「兩直隸十三布政使司」、「兩京十三省」或「十五省」。.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直隶

白恩佑

白恩佑(),字蘭岩,一字叔啟《清朝御史題名錄》頁487,號石仙,晚號石翁,山西省介休縣人。清朝官員。.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白恩佑

白潤

白潤(生卒年不詳),字瀛賓,號星槎,清朝官員。河南新鄉縣人。同進士出身。.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白潤

莊心庠

莊心庠,晚清官員,廣東番禺縣人。進士出身。.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莊心庠

遵義縣

#重定向 播州区.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遵義縣

道光

道光(a;;1821年—1850年)是清宣宗旻宁的年号,共使用三十年。 道光三十年正月清文宗即位沿用。.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道光

道光帝

清宣宗旻寧(a)(),又稱道光帝,爱新觉罗氏;未即位時名綿寧,即位後改作旻寧;汗號「托尔格勒特汗」(Төр Гэрэлт хаан),西藏方面尊為「文殊皇帝」,年號「道光」,廟號宣宗(v),諡號成皇帝(v)。 道光帝乃嘉慶帝次子,生母為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在位於1820年至1850年,是清朝第七位皇帝,也是自清兵入关以来的第六位皇帝,以及清朝历史上僅有一位以嫡長子身分繼承皇位的皇帝。.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道光帝

菏泽市

菏泽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山东省下辖的地级市,古称曹州。以水名称县,始于1735年(清雍正十三年),曹州升州为府,设附郭县,赐名菏泽。也是水滸傳中梁山泊所在地。也是曹州教案所在地。.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菏泽市

華州

华州,可以指:.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華州

華國清

華國清,字鑒溪,四川瀘州(今瀘州市)人。 道光二十年(1840年)庚子科舉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丁未科二甲進士。以即用知縣簽分雲南,轉授大關廳同知。咸豐三年(1853年)署鎮南州知州。同治六年(1867年)擢廣南府知府。年七十余歲因病免歸,主講川南書院。 曾與田秀粟、施澤久合纂《直隸瀘州志》。.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華國清

華祝三

華祝三(),字肇猷,號堯峯,江西鉛山人。清朝官員,進士出身。 華祝三是鉛山縣簧碧村人。道光二十四年進士華日新堂侄。華祝三於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考中癸卯科舉人,二十七年(1847年)考中丁未科二甲進士,選庶吉士,散館授編修。歷任河南道御史、甘肅西寧府知府,分巡蘭州道,欽加布政使銜。曾纂修同治《鉛山縣志》。《鉛山縣誌》卷十二·選舉志·進士·頁九:“(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張之萬榜)華祝三,字肇猷,號堯峯,簧碧村人。日新堂姪。翰林院庶吉士,歷任編修,掌河南道御史,甘肅西寧府知府,分巡蘭州道,欽加布政使銜,賞戴花翎。”.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華祝三

華陽縣

華陽縣,指的可以是:.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華陽縣

萬良

萬良,字純齋,號心田,清朝翰林。江西省南昌府新建縣人。同進士出身。 萬良於道光元年(1821年)辛巳恩科鄉試中舉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方考中丁未科張之萬榜三甲進士,選庶吉士。曾主江西經訓書院講席。.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萬良

靖远县

靖远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甘肃省白银市下属的一个县。面积5809平方公里,2004年人口46万。邮政编码 730600,县政府驻乌兰镇。.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靖远县

青浦区

青浦区是上海市的市辖区,区名因青龙镇而得名,原为青浦县。位于上海市西部淀山湖畔,西侧毗连苏州市的吴江区与昆山市,南侧与松江区、金山区及浙江省嘉善县相接,北部连接嘉定区,东侧为闵行区。全区总面积668.54平方千米,至2016年常住人口121.5万人,户籍总人口47.8万人。 青浦自明嘉靖二十一年起置县,县治初在青龙镇。后一度撤县,万历元年复置后,县治改设唐行镇(今盈浦街道境内)。1958年由江苏省划归上海市。1999年撤县设区。 青浦水系丰富,农业较发达。区内白鹤镇是西气东输管道的终点。 境内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福泉山遗址和江南水乡古镇朱家角镇。亦有近年来在淀山湖边新建的大观园和东方绿舟公园等。.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青浦区

順天府

順天府,中国明清行政区划单位之一,相当于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市市区,但管辖面积不同。“順天府”也指该地区地方政府衙門,相当于现今北京市政府。.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順天府

袁希祖

袁希祖(),字荀陔,湖北汉阳人,原籍浙江上虞。清朝政治人物。.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袁希祖

袁績懋

袁绩懋(),字厚安,顺天府宛平县人,原籍江苏陽湖縣(今属常州市)。中国清朝官员、詩人、學者。.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袁績懋

袁銓

袁銓,清朝官員。廣西平南縣人。 袁銓於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丁未科殿試考中張之萬榜三甲第一百一十三名,與名臣李鴻章、沈葆楨等同榜,賜同進士出身。官至刑部主事。.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袁銓

裴季芳

裴季芳,字石麓,河南祥符縣(今屬開封市)人。清朝官員,進士出身。.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裴季芳

餘姚縣

#重定向 余姚市.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餘姚縣

襄城县

襄城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南省许昌市下属的一个县。古称氾城。面积920平方公里,2010年人口83万。县政府驻城关镇烟城东路。.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襄城县

馬先登

先登(),字伯岸,號龍坊,清朝官員。陕西大荔縣東小坡人。.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馬先登

馬綸篤

綸篤,清朝官員。甘肅安定人。同進士出身。 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中式丁未科張之萬榜三甲第三十七名進士,與名臣徐樹銘、李鴻章、沈葆楨等同榜。即用知縣。同治八年(1869年)曾任陝西涇陽知縣。任內增修戰亂毀壞的瀛洲書院。.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馬綸篤

馬益臧

臧,字魯卿,安徽涇縣人。清朝官員,同進士出身。 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張之萬榜三甲進士,與沈桂芬、李鴻章、沈葆楨等同年。官安慶府教授。太平天國運動爆發後,回籍督辦團練,在芭蕉嶺被害。朝廷追贈雲騎尉世職。.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馬益臧

馬象奎

象奎(生卒年不详),雲南昆明人。清朝官員。 馬象奎於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中丁未科張之萬榜三甲一百零八名進士。以即用知縣分發甘肅,歷官通渭、崇信、狄道等縣。後來升任鞏昌府、寧夏府知府。政績卓著,寧夏建有專祠祭祀。.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馬象奎

馬新貽

新貽(),字穀山,號燕門,又號鐵舫,室名尚卿居,山東省曹州府菏澤縣人。清朝政治人物,官至兩江總督,同治九年(1870年)在總督任內遇刺身亡。諡端愍。.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馬新貽

馮峻

冯峻,字仰嵩,陕西咸阳人。清朝官员。 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丁未科进士。咸丰元年(1851年)任云南文山县知县。任内讲学爱民,士习民风为之大变。太平军事起,冯峻训练民团,风雨不移。因捐资助饷,朝廷赏加知州衔。.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馮峻

馮霦

馮霦,浙江山陰縣(今屬紹興市)人,清朝官員,進士出身。 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考中丁未科進士。曾任直隸束鹿縣知縣。.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馮霦

香山縣

香山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县,存在于1152年至1925年,主要范围包括今广东省中山市、珠海市、广州市南沙区大部分地方與澳門等。1925年國民政府為紀念國父孫中山逝世而將其家鄉香山縣改名中山縣。.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香山縣

駱利鋒

駱利鋒,湖北省黃州府蘄州人。清朝官員,進士出身。 駱利鋒為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癸卯科舉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張之萬榜二甲進士。改名敏修。同治四年(1865年)代理江西吉安府知府,同治六年(1867年)出任江西袁州府知府,同治十年(1871年)卸任。曾修《袁州府志》。.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駱利鋒

許亦崧

許亦崧(),字鶴亭,一字高甫,順天府宛平縣(今屬北京市)人,清朝政治人物。同進士出身。.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許亦崧

許彭壽

許彭壽(),原名寿身,以字行,號仁山,又號師竹。浙江錢塘(今屬杭州市)人。出身科舉世家,其父許乃普為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榜眼。 許彭壽為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丁未科會元,殿試位列二甲第一名(傳臚)。選翰林院庶吉士。散館授編修。官至內閣學士。.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許彭壽

許利賓

許利賓(),清朝官員,進士出身。福建省侯官縣(今屬福州市)人。.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許利賓

詹錦堂

詹錦堂,字曉齋,清朝官員,直隸省寧津縣(今屬山東省)人。同進士出身。.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詹錦堂

高化鵬

化鵬,清朝官員。陕西省城固縣人。道光二十年(1840年)中舉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中式丁未科張之萬榜三甲第四十九名進士,與李鴻章、沈葆楨、馬新貽等同年。以知縣任用。.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高化鵬

謝佳玉

謝佳玉,江西清江縣(今樟树市)人。清朝官員,同進士出身。.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謝佳玉

謝煌

謝煌,號雨生,江西省宜黃縣邑北人。清朝官員,進士出身。.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謝煌

魏元烺

魏元烺(),字實夫,號麗泉,直隸永平府昌黎縣(今河北)人,清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魏元烺

鮑源深

鲍源深(),字邃川,号花潭,安徽和州(今和县)梁山镇人。清朝政治人物。.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鮑源深

貴陽府

貴陽府,明朝时设置的府。民国初年,全国废府,故废。 隆慶三年(1569年)3月,改新遷程番府為貴陽府。貴陽以位於貴山之陽得名。萬曆十四年(1586年)2月,以貴竹長官司及龍里衛所屬平伐長官司地置新貴縣,附郭,隸於貴陽府;並於程番司地置定番州,隸貴陽府。二十九年(1601年),升貴陽府為貴陽軍民府。三十六年(1608年),析新貴縣及定番州地置貴定縣,仍隸貴陽軍民府。四十年(1612年),以金竹安撫司地置廣順州,隸貴陽軍民府。崇禎四年(1631年),以貴州宣慰使司同知宋氏親領洪邊12馬頭地置開州,隸貴陽軍民府;並以安氏水外6目之地置敷勇、鎮西二衛及修文、息烽等八個千戶所。明末,貴陽軍民府轄新貴縣、貴定縣、開州、廣順州、定番州,親領中曹、白納、養龍坑、虎墜四個長官司。 清順治十六年(1659年),設貴州巡撫,駐貴陽軍民府。康熙五年(1666年),移雲貴總督駐貴陽。十年(1671年),改龍里衛為龍里縣,轄2個長官司,隸貴陽軍民府。二十六年(1687年)改貴陽軍民府為貴陽府;裁撤衛所,以貴州衛、貴州前衛地置貴筑縣,以敷勇衛及修文、濯靈、息烽、於襄4所地置修文縣,裁威清衛、鎮西衛和兩個千戶所設清鎮縣,裁新添衛入貴定縣;貴築、修文兩縣皆隸貴陽府。三十四年(1695年),省新貴縣入貴築縣。雍正四年(1726年),割廣順、定番兩州一部及歸化地置長寨廳,移貴陽府同知駐其地。八年(1730年)裁虎墜長官司。乾隆中,貴陽府領貴築縣、貴定縣、龍里縣、修文縣、開州、定番州、廣順州、長寨廳,親領8保6土司。光緒七年(1881年),以羅斛州判地置羅斛廳,移貴陽府長寨同知駐其地;又降長寨廳為長寨鎮,並入定番州。 清代的貴陽府,评价:衝,繁,難。巡撫、布政使、提學使、按察使、糧儲道同駐。光緒三十四年裁糧儲道,設巡警道、勸業道。宣統元年,改按察使為提法使。順治初,因明為軍民府,領州三,縣一。康熙十一年,增置龍里縣。二十六年,裁「軍民」字,增置貴筑縣、修文縣二縣,又改平越府之貴定縣來隸。三十四年,省新貴縣入貴筑縣。 雍正四年,置長寨廳。光緒七年,以羅斛州判地置廳,移長寨同知駐,降長寨為鎮,併入定番州。領廳一, 州三,縣四:.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貴陽府

賀際運

賀際運,字詩樵,河南汲縣人。清朝官員,同進士出身。 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丁未科張之萬榜三甲進士。次年三月代理宝山县知县,同年由李蒙泉接任。咸豐八年(1858年)任江蘇青浦縣(今上海市青浦区)知縣。.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賀際運

賀桂齡

賀桂齡,會稽人,寄籍湖南善化。晚清官員。.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賀桂齡

贵州省

贵州省,简称贵或黔,是中華人民共和国西南地区的一个省份,位于云贵高原东部。省会是贵阳市。貴州介于东经103°36′-109°35′、北纬24°37′-29°13′之间,东毗湖南、南邻广西、西连云南、北接四川和重庆。全省东西长约595千米,南北相距约509千米,面积约17.6万平方千米,占中国国土面积的1.8%,共有9个地级行政区划单位,88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贵州是一个多民族共居的省份,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人口的37.9%。素有多彩贵州之称。.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贵州省

趙廷銘

趙廷銘,字伯庸。貴州遵義人。清朝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丁未科进士,殿試位列三甲四十名。官江蘇句容知縣,署徐州知府。.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趙廷銘

趙開元

趙開元,雲南省昭通府恩安縣人。清朝官員,同進士出身。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癸卯科舉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中式丁未科張之萬榜三甲進士,與沈桂芬、李鴻章、沈葆楨等同年。山東即用知縣,咸豐五年(1855年)任魚台縣知縣。.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趙開元

車汝建

車汝建,原名励远,字敬之。貴州貴陽府(今貴陽市)人。清朝官員。 車汝震之兄。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考中丁未科二甲進士,官陕西鳳縣知縣。.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車汝建

黎平府

黎平府,明朝时设置的府。在今贵州省。黎平府境内,山川环绕,为苗族、侗族聚居地。1913年废。.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黎平府

黃彭年

黃彭年(),字子壽,號陶樓,晚號更生,貴州貴築(今貴陽市)人,祖籍湖南醴陵,清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黃彭年

黃光彬

黃光彬(),號質軒,福建連江縣青塘人。清朝官員,同進士出身。.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黃光彬

黃瑞圖

黃瑞圖(),號雲卿《安遠縣志》卷六·職官志·文職·縣令·頁九:“黃瑞圖,號雲卿,雲南昆明人。進士。同治六年任。十年鑒定縣志。”,清朝官員。雲南昆明縣人。.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黃瑞圖

黃金韶

黃金韶,字印山,廣西省容縣人。清朝進士、官員,官至蘇州府知府。.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黃金韶

黃淳熙

黃淳熙(),字子春,江西省饒州府鄱陽縣豐田村人。清朝官員,湘軍人物。同進士出身,以知縣即用,因在湖南圍剿太平軍有功,擢升道員,隨駱秉章赴四川鎮壓李永和、蓝朝鼎反清起事,咸豐十一年(1861年)在二郎场之戰中遇伏身亡。朝廷追贈布政使銜,諡忠壯。《清史稿》卷四百三十三·列傳二百二十·黃淳熙傳《鄱陽縣志·卷之十·人物志一·忠節》頁十二:“黃純熙,號子春,豐田人。性剛寡言笑,年二十七由道光丙午科連捷成進士,以知縣分發湖南,歷署會同、綏甯等縣,政聲卓著。嘗因防兵索餉,屢請不給上書,有‘縣令只應死于賊,不應死于兵’等語,上臺悚然。遇事據理直爭,不稍屈,頗不合于時,以是引疾杜門,博涉書史,研求郡國利獘,于方輿險易無不洞悉。會駱秉章來撫湖南,知其才堪大用,強起之。咸豐七年委署湘鄉縣五月,教化大行,方擬專疏薦達,以父憂解任。湘民爲立去思碑二,並繪巡城、臨鄉、徵輸、升堂四圖以頌其德。時兩江制軍曾國藩督辦浙江軍務,親顧其廬求一出,以母故辭。未幾,應秉章召,募勇千六百人衛省,屹然為長沙保障。九年春,石逆達開攻寶慶,純熙赴援,旋剿賊目何文彪于江華縣,復追擊于江藍廳,皆大破之。九月,乘夜大霧,馳百餘里,焚賊柵于楚粵交界之牛尾嶺、杉木根、黃馬寨等處,殲二千餘人,斃逆首賴裕新,江華肅清。奏保以知府留南補用,賞戴花翎。貽書令添慕推獎甚至。十年,率師防堵永州、道州、綏甯、靖州,至十一月,追剿逆首彭大順,連復宜章、桂陽兩城,新撫翟誥奏保以道員補用。先是,七月駱秉章奉旨督辦四川軍務,奏調純熙隨征,既而楚境撤防,獨統所部三千人趨蜀。十一年五月十一日,破賊于定遠城下,斬逆首偽總兵何國梁,俘馘以萬計。捷聞,奉旨以道員著交軍機處記名。遇湖南缺,即補,并賞加按察司銜。駐定遠二日,以餘孽未盡,窮追至二郎場,四山壁立,地勢險絕,忽賊伏四起,純熙慮全師,急督將士竭蹶力戰,橫衝直突,殺三四百人,賊稍卻即合,愈集愈密,乃解關防授親兵,使歸報,謂賊得我即止。揮會志友丁九祥等退,策馬赴敵,陷泥沼不得起,猶奮步大呼,手刃十數賊,血盈袍袖,傷重暈仆。羣逆擁至場所,稍甦,脅之跪,瞋目叱之曰:‘逆賊,豈有堂堂太守肯為汝屈以求苟活耶!’罵不已。賊怒,支解之,并燔其屍。自游擊以下,死者一百一十人。賊亦以大創宵遁。純熙駢脅多力與士卒同甘苦,臨機應變,英鷙無前。故所當輒破。作令數年,諸所規畫皆為久遠計,而不苟且邀譽于一時。卸事閒居則青袍布服,徒步往來,見者不識其爲長官也。既死,軍民莫不痛惜。事聞,贈布政司銜,予騎都尉世職。詔順慶府城及殉難處所建立專祠。駱秉章原奏交國史館採入列傳。諡忠壯。”.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黃淳熙

黄梅县

梅县是湖北省黄冈市管辖的一个县,黄梅戏的发源地。地处湖北省的最东端,湖北、安徽、江西三省交界处。与江西九江市一桥相连、隔江相望。面积1701平方千米,地方方言黄梅话,人口97.3万人。.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黄梅县

載鏗

載鏗,愛新覺羅氏,字仲琴,號瑟菴,屬滿洲鑲紅旗。清朝宗室,翰林。.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載鏗

龍元儼

龍元儼(),字望如,廣東順德人。清朝官員,詩人。.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龍元儼

龐公照

公照,字襄雲,浙江歸安(今屬湖州)南潯人。清朝官員,進士出身。.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龐公照

龐鍾璐

庞钟璐(),字缊山,号宝生,江苏常熟人。中国清朝政治人物。《词林辑略》卷六 道光丁未.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龐鍾璐

辛本栴

辛本栴,清朝官員。山東蓬萊縣人。同進士出身。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癸卯科舉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丁未科張之萬榜三甲進士。即用知縣,代理安徽銅陵縣事。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即因疏於防堵被交刑部議處。.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辛本栴

霍爲棻

霍爲棻,清朝官員。陝西朝邑縣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考中丁未科張之萬榜三甲進士。同治五年(1866年)任四川巴縣(今屬重慶市)知縣。任內曾修《巴縣志》。.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霍爲棻

錫榮

錫榮,晚清官員,满洲正白旗人。.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錫榮

震泽县

震泽县是清代江苏省苏州府所辖的一个县。 1724年(清雍正二年),由于苏州府吴江县人口、赋税繁多,分出其西部设立震泽县,2县共用1个县城,同属苏州府管辖。1912年(民国元年)撤废震泽县,并入吴江县。 震泽县下设有平望、震泽二巡司,分驻平望镇、震泽镇。 Category:清朝县份 Category:江苏古代县份 Category:苏州行政区划史 Category:吴江区 Category:1724年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1912年废除的行政区划.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震泽县

郝應宿

郝應宿(),山西省代州(今代縣)人。清朝官員,進士出身。.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郝應宿

胡壽椿

胡壽椿,原名定仁,字大年,號硯生同治《南昌縣志》卷十一·選舉志二·頁五十一:“(道光二十三年癸卯鄉試)胡定仁,寄居省垣,號硯生,丁未進士。”,江西南昌縣人。清朝翰林。《詞林輯略》卷六·道光丁未:“胡壽椿,字大年,號硯生,江西南昌人,散館授編修,官至河南道監察御史。”.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胡壽椿

胡長新

胡長新(),字銘三,又字子何,清朝官員、學者,貴州省黎平府(今黎平縣)人。同進士出身。《清代贵州名贤像传》第1集,第3卷 頁41~42.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胡長新

郭定柱

郭定柱,清朝官員。直隸臨榆縣(今屬河北省山海關市)人。.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郭定柱

郭嵩焘

郭嵩焘(),字筠仙,湖南湘阴人,晚清政治家,湘軍的創建者之一,也是中国首位驻外使節,曾任駐英國、法國公使。他與曾國藩、左宗棠都是兒女親家。.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郭嵩焘

郭祥瑞

郭祥瑞(生卒年不詳),字玉六,號毓麓,河南新鄉縣人。清朝官員。.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郭祥瑞

郭種德

郭種德,字邁庵,清朝官員。山東省恩縣(今屬平原縣)人。同進士出身。.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郭種德

郭椿壽

郭椿壽,字毓麓,號靜山,山西安邑人。清朝官員。 郭椿壽為道光十七年(1837年)拔貢,主講河東書院。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中癸卯科鄉試解元,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考中張之萬榜二甲第四十一名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散館後授翰林院編修。 咸豐四年(1854年),文宗命翰林繕錄《貞觀政要》,椿壽充任總校,糾正數十事上呈,獲嘉獎。後署廣東雷州府知府,因平反前任所判冤案得罪上級,調任廉州府知府。咸豐七年(1857年),天地會反清農民軍李文彩部攻打廉州屬地靈山縣,郭椿壽坐鎮縣城督剿。十一月十三日晚,城破,郭椿壽微服縋城出逃,回到府城後,閉門痛哭三日,人稱“哭府”。不久受到追究,被撤職。後來得以開復原官,因積勞病卒。光緒《安邑縣續志》有傳。.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郭椿壽

舒城县

舒城县位于中国安徽省中部,是六安市下辖的一个县。舒城县位于大别山东麓。东邻庐江县,南界桐城市、潜山县,西接岳西县、霍山县,北毗六安市、肥西县。全县总面积2092平方千米。总人口102万人(2013年)。 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距省会合肥市48千米,距合肥市经济开发区36千米。邮编:231300。代码:341523。区号:0564。.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舒城县

阮壽松

阮壽松(),字子岩、志伊,號牖雲、星垣,江西省南昌府新建縣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丁未科進士。.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阮壽松

阿克丹

阿克丹可以指:.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阿克丹

蘇仲山

蘇仲山,字又甫,號海村,又號硯西,山東省日照縣(今日照市)人。清朝翰林,官員。 蘇仲山於道光十九年(1839年)中己亥科順天鄉試舉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中式丁未科會試,殿試後位列張之萬榜二甲第十名,賜進士出身。散館授翰林院編修。官至浙江道監察御史。曾典試陕西。.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蘇仲山

開原縣

開原縣,位於遼寧省東北部,遼河中游左岸。現改置開原市。.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開原縣

開縣

#重定向 开州区.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開縣

薛湘

薛湘(),字曉帆,江蘇無錫人。清朝官員。中國近代著名外交家薛福成之父。.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薛湘

鑲紅旗

镶红旗(a),又作“厢红旗”,清代八旗之一,以镶白边的红色旗帜而得名。与正红旗、镶白旗、正蓝旗、镶蓝旗并列为“下五旗”。.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鑲紅旗

葉士煥

葉士煥,江西臨川縣人。清朝官員,進士出身。 葉士煥為道光十九年(1839年)己亥恩科舉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考中丁未科二甲第五十名進士。官至刑部主事。.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葉士煥

葉維藩

葉維藩,浙江省松陽縣人。清朝官員。 葉維藩為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丁未科三甲第十一名進士。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署湖南黔陽縣知縣,次年,復修黔陽城西、南城墻。同年離任。.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葉維藩

葉毓祥

葉毓祥,字銘臣,號莘來。江蘇江寧(今南京)人。清朝翰林。 葉毓祥為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丁未科張之萬榜二甲進士。選庶吉士,散館改主事。.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葉毓祥

钱塘县

钱塘县,也作钱唐县,是中国浙江省杭州地区历史上的一个旧县名。 前222年,秦始皇设置钱唐县,隶属于会稽郡(郡治在今苏州市)。隋朝置杭州,钱唐县成为首县。唐朝,为避国号讳,改钱唐为钱塘。 吴越国建都杭州,于922年(梁龙德二年)析钱塘县、盐官县各半,以及富春县的长寿、安吉2乡,设置钱江县(北宋改称仁和县),与钱塘县同城而治,同为杭州首县。北宋时,钱塘县设南阳、北关、安溪、西溪4镇11乡。 南宋时,再次建都杭州,钱塘县与仁和县同为临安府首县。钱塘县城内隶6厢(左一南厢、左二厢、右一厢、城北右厢、城西厢、左一北厢)、52坊(和丰、怀庆、安荣等);郭外分13乡(履泰南乡、履泰北乡、惠民乡等)、62 里(放马、胭脂、黄妃等)。 元、明、清,钱塘县仍与仁和县同为杭州路、杭州府治所。1912年,仁和县与钱塘县合并为杭县。.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钱塘县

蒙古

#重定向 蒙古国.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蒙古

邠州

邠州,中国古代行政区划名。.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邠州

邛州

邛州,中国南北朝时设置的州。 南朝梁设置邛州。唐朝初年,治所在仪政县(今四川省邛崃市东南),显庆年间治所迁至临邛县(今四川省邛崃市)。相当于今四川省邛崃市、大邑县、蒲江县。唐朝时,曾改邛州为臨邛郡。明朝初年降为邛县,成化年间为邛州直隸州。清朝相沿。1913年,废除邛州。改为邛崃县。.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邛州

铅山县

山县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西省东北部、信江中游,武夷山脉北麓,是上饶市所辖的一个县。.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铅山县

蔡應嵩

蔡應嵩,清朝官員,廣東省惠州府歸善縣三多祝(今屬惠州市惠東縣多祝鎮)人。進士出身。.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蔡應嵩

蔣兆鯤

蔣兆鯤,字瀚槎,號南溟,一號茗仙。江蘇豐縣人。清朝翰林。.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蔣兆鯤

鄧培槐

鄧培槐,清朝官員。江西新淦縣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丁未科會試中式,殿試位列三甲第一百一十二名,與名臣張之萬、徐樹銘、李鴻章、沈葆楨、馬新貽等同榜,賜同進士出身。官至內閣中書。.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鄧培槐

鄧清淦

鄧清淦(),清朝官員。陕西省長安縣(今屬西安市)人。道光十九年(1839年)己亥科舉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中丁未科張之萬榜二甲第三十三名進士,與李鴻章、沈葆楨、馬新貽等同年。以知縣任用,咸豐二年(1852年)出知四川省鹽亭縣,任職至咸豐五年(1855年)。.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鄧清淦

鄭士蕙

鄭士蕙,字柏崖,陝西華州(今渭南市華州区)人。清朝官員,同進士出身。 道光十九年(1839年)己亥科舉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張之萬榜三甲進士,與沈桂芬、李鴻章、沈葆楨等同年。咸豐元年(1851年)任直隸吳橋縣知縣,任內捐出養廉銀重建文廟、縣學,培養人才,其事被記入光绪《吳橋縣志·政績》中。同治年間曾任靜海縣知縣,主修《靜海縣志》,并為之作序。.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鄭士蕙

鄭奎齡

鄭奎齡,江西德化縣人。清朝官員,同進士出身。.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鄭奎齡

鄱阳县

阳县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西省东北部,是江西省直辖的一个县,位于鄱阳湖以东。.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鄱阳县

臨桂縣

#重定向 临桂区.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臨桂縣

臨榆縣

#重定向 山海关区.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臨榆縣

金壽萱

金壽萱,字慈華,山東歷城(今屬濟南市)人,祖籍浙江會稽。清朝進士。.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金壽萱

金匮县

金匮县是清代江苏省常州府所辖的一个县。 雍正四年(1726年),由于无锡县人口、赋税繁多,被分为无锡、金匮两县,西部为无锡县,东部为金匮县,两县同城而治。1912年(民国元年)撤废金匮县。 Category:清朝县份 Category:江苏省已撤消的县份 Category:无锡行政区划史 Category:1726年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1912年废除的行政区划.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金匮县

金華縣

金華縣是現浙江省金華市境內曾經存在的一個縣。.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金華縣

蕭山縣

蕭山县,中国旧县名,始建制于唐朝,为今天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区的主体。.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蕭山縣

蕭銘卣

蕭銘卣(卣,音yǒu),字秬薌,號偉侯,山東福山縣人。僑居玉田縣。清朝翰林,官員。 曾祖蕭榕年為乾隆年間進士,官至知州。道光十五年(1835年)順天乙未恩科鄉試中舉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蕭銘卣考中二甲第三十一名進士,改庶吉士,道光三十年(1850年)散館三等,改刑部主事,升員外郎。 蕭銘卣工書法,在曲周任職時,“城中為之紙貴”。.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蕭銘卣

镶黄旗

镶黄旗(a),又作“厢黄旗”,清代八旗之“头旗”(v)、上三旗之首。以镶红边的黄色旗帜而得名。同为上三旗的还有正黄旗和正白旗。 受汉文化“正副”观念影响,现代民众、影视剧多误认为正黄旗为八旗之首。实际上镶黄旗才是八旗头旗,皇帝的户口亦登记在镶黄旗内,称“镶黄旗第一参领第一佐领上御名”。.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镶黄旗

長安縣

長安縣,中國古縣名。 漢代初年置,其地在今陝西省西安市市區。隸屬於京兆尹。西漢、新、東漢、西晉、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唐等朝代曾定都於此。明清時期,長安縣與咸寧縣两县同城而治,為西安府府治。2002年,長安縣被撤销,设立西安市长安区。长安县之名经历两千两百年未改,西安之名是由唐宋的京兆府、元朝的安西路、奉元路而改,不是长安。.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長安縣

长沙县

长沙县为中国湖南省所辖县份,位于湖南省中部偏北,属长沙地级市管辖。县境北接汨罗、平江,东界浏阳,南邻株洲市和湘潭县,西面和开福区、芙蓉区、雨花区和天心区接壤,西北部与望城区与相连。全县总面积1997平方公里,户籍总人口83.2万人(2014年),常住人口103.78万人(2014年),2014年,GDP总量为1,101亿元(折合179亿美元,购买力平价304亿国际元),人均GDP107,562元(17,510美元)2014年长沙县数据出自;政府驻地星沙街道。长沙县为极具实力的县市之一,其综合竞争力位居湖南省各县(市)的首位,列2010年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的第25位,也是湖南省第4大、中国第24大肉类生产大县。.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长沙县

镇洋县

镇洋县是清代江苏省太仓直隶州所辖的一个县。 雍正二年(1724年),由于太仓直隶州人口、赋税繁多,因而分出其北部设立镇洋县,县治设在州城内,仍隶属于太仓直隶州管辖。1912年(民国元年)撤废镇洋县,并入太仓县。 镇洋县下设甘草巡司,位于今太仓市浮桥镇时思村。.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镇洋县

雷崶

雷崶,字蘊峰,江蘇省松江府華亭縣(今屬上海市)人。清朝官員,同進士出身。 雷崶詞賦清麗,有才名。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癸卯科鄉試舉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中式丁未科三甲進士。道光三十年十二月(1851年),署湖南龍山縣知縣。卒於任內。.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雷崶

連江縣

#重定向 连江县.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連江縣

耿灼然

耿灼然,河南省襄城縣人。清朝官員,進士出身。.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耿灼然

陰昌庚

昌庚,字乙垣,號蓮舫,山西夏縣人,清朝政治人物,同進士出身。.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陰昌庚

陳官俊

陳官俊(),字伟堂,山东濰县人。清朝官员。.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陳官俊

陳喬榮

陳喬榮,字松軒,福建閩縣(今屬福州市)人,清朝官員,同進士出身。 陳喬榮爲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考中丁未科三甲進士。同治元年(1862年)任江西南昌縣知縣。升補寧都知州事。.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陳喬榮

陳元鼎

陳元鼎,字芰裳,號實庵,浙江錢塘(今屬杭州市)人。清朝翰林。 元鼎於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考中丁未科二甲第十五名進士,改庶吉士,散館授翰林院編修。工詩詞,後浪跡江淮以終。著有《实庵存稿》、《同夢樓詞》。.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陳元鼎

陳秩五

陳秩五,字敦齋,號月航,河南信陽州(今信陽市)人。清朝官員,同進士出身。 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張之萬榜三甲進士,與沈桂芬、李鴻章、沈葆楨等同年。曾任陝西洵陽、永壽、同官等縣知縣。著有《揖月齋詩集》。 工詩,著有《揖月齋詩集》。徐世昌《晚清簃詩彙》收錄其詩四首。.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陳秩五

陳鍾芳

陳鍾芳,順天府宛平縣(今屬北京市)人。清朝官員,同進士出身。 陳鍾芳為道光十七年(1837年)丁酉科舉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張之萬榜三甲進士。後任內閣中書。.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陳鍾芳

陳鼐 (清朝進士)

陳鼐(),字作梅,號竹湄,江蘇溧陽人。晚清官員,進士出身。是曾國藩的重要幕僚之一。官至直隸清河道。.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陳鼐 (清朝進士)

陳椿年

陳椿年,清朝官員。直隸南宮縣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考中丁未科張之萬榜三甲進士。清代名臣徐樹銘、李鴻章、沈葆楨、馬新貽等人皆為其同榜。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任山東夏津縣知縣。在任不足一年。.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陳椿年

陳毓祺

陳毓祺,字衛生,號書伯,又號書紱,浙江錢塘(今屬杭州市)人。清朝翰林。 陳毓祺於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考中丁未科二甲第十七名進士,改庶吉士,散館授翰林院編修。.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陳毓祺

陳濬

陳濬,字華哲,一字心泉。清朝官員,進士出身。福建省閩縣(今屬福州市)人。《詞林輯略》卷六:“陳濬,字華槎,號心泉,福建閩縣人,散館授編修。官至安徽安盧滌和道。”.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陳濬

陳星煥

陳星煥(),字文泉,湖南省長沙縣人。清朝官員,同進士出身。 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張之萬榜三甲進士,與沈桂芬、李鴻章、沈葆楨等同年。咸豐六年(1856年)任江蘇奉賢縣(今屬上海市)知縣,政績卓著。咸豐七年(1857年)曾撰寫《重修文廟記》。因病卒於衙署。加同知銜。光緒《重修奉賢縣志》有傳。.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陳星煥

陶銞

陶銞,字士和,四川夾江縣人。清朝官員,同進士出身。 道光二十年(1840年)庚子科舉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張之萬榜三甲進士,與沈桂芬、李鴻章、沈葆楨等同年。曾任江西省廣昌、武寧等縣知縣。.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陶銞

陸秉樞

秉樞(),字辰吉,號綸齋,一號眉生,浙江桐鄉烏鎮人。清朝翰林、政治人物。《桐鄉縣志》卷十五·頁七十二~七十三:“陸公秉樞,字辰吉,號綸齋,一號眉生,烏鎮人。生十年而孤,稟承祖訓,有神童之目。十三歲游庠,見賞於學使江右陳公用光,為作蹇修,聘同鄉汪提軍道誠之女,里人至今豓稱之。道光癸卯舉於鄉,丁未成進士,入詞垣。咸豐壬子大考前列,記名遇缺題奏,旋授山東道御史,調貴州、江南兩道,升工科給事中,調禮科,掌戶科印,巡視中西兩城。充己未會試同考官,所得皆知名士。以資深截取繁缺道。任臺諫數年,章凡數十上,皆能見其大。其尤著者,《諫設京師夷館》、《諫阻巡幸木蘭》、《諫止內務府召民間優伶演戲》。有‘五不可’之疏。事雖皆不行,而公之直聲震天下。夷酋聞之,皆為嘆服。同治初元,公奉母諱,有詔起復,赴豫營襄贊軍務,勉以移孝作忠。方欲大用,而公遽卒於軍。優詔褒卹,贈光祿寺卿銜,蔭一子入監讀書。蓋異數也。公為人伉爽,有奇氣,好面規人過,而急人之難如救水火。詩文皆極精詣,尤工倚聲。書法得唐賢三昧,得者寶之。著作見藝文。”.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陸秉樞

陵川县

陵川县是中国山西省晋城市所辖的一个县。总面积为1751平方公里,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人口为23万人,同比2000年人口减少7.37%。.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陵川县

陇西县

陇西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甘肃省的一个县。与之接壤的县市有:东边通渭县,西边渭源县,南边漳县、武山县,北边定西市。面积2408平方公里,2004年人口49万。县政府驻巩昌镇。.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陇西县

陕西省

陕西,简称陕或秦,又称三秦,是中国西北地区的省份,现为西北地区工农业最发达的省份,处于黄河中游,是现今中国地理版图的中心。省会是中国著名古都西安。.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陕西省

林之望

林之望(),字伯颖,又字远村,安徽省怀远县城关屾河街人。清朝政治人物。 林之望自幼聪颖,家境贫寒,刻苦读书,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中式第一名举人(解元),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中二甲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咸丰六年(1856 年)任御史。官至湖北布政使,不久辞官归里。光绪四年(1878年)摄纂《安徽通志》。曾主讲庐阳书院、赓阳书院。光绪十年卒。 林之望工诗文,著作甚多,现存《荆居书屋诗文集》、《春明馆赋稿》、《觉世经解》、《养蒙金鉴》等。.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林之望

揚儀韶

揚儀韶(),江西清江縣人。清朝進士。 揚儀韶之父揚鴻為嘉慶年間進士,官至浙江龍遊縣知縣。揚儀韶於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考中丁未科張之萬榜三甲進士,余事不詳。.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揚儀韶

李培祜

李培祜,字汝受,號靜山,雲南昆明人。清朝官員,進士出身。.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李培祜

李士瑞

李士瑞,字鼎符,號芝田,廣西北流縣人。清朝官員,進士出身。.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李士瑞

李孟羣

李孟群(),字少樵,号鹤人,河南光州(今河南固始)人。清朝政治、军事人物,同进士出身,官至安徽布政使,短暂代行安徽巡抚职务。十年间尽力围剿太平天国军队,最后在安徽战败身死。谥武愍。.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李孟羣

李宗羲

李宗羲(),字雨亭,四川开县(今重庆市开州区)汉丰镇人。清朝政治人物。.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李宗羲

李仁元

李仁元(),字资斋,河南济源人。中国清朝官员。 李仁元为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丁未科进士,与李鸿章、沈葆桢、马新贻等同榜。初任内阁中书。咸丰元年(1851年),改授乐平(今乐平市)知县。当地民风剽悍,仁元教之以礼让。对熟习兵器者,仁元指出:“民不畏死,然后可以致死。今天下多事,正此辈效顺之时也。”于是招纳乡勇六百人,日加训练,周边土匪畏惧,气焰有所收敛。乐平与鄱阳县相邻,仁元的政绩也与鄱阳县令沈衍庆齐名。 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军攻南昌,沈衍庆率兵助剿,由李仁元统摄鄱阳事务。不久,衍庆为防御太平军来攻,返回鄱阳。衍庆念及仁元的父母妻儿都在乐平,劝其离开。仁元说:“贼旦夕且至,临敌易令,是谓我不丈夫也。”于是二人商议,协同防守。当时正值雨季,鄱阳湖水涨,城墙倾圮,无险可守。二人审度地势,衍庆屯军南门,仁元守北门,为犄角之势。部署方定,太平军乘船来攻,被守军以炮火击毁。太平军于是绕道东门登岸,入城,衍庆迎击,敌军略微退却,又向北进攻,仁元率乐平兵勇与太平军巷战,阵亡。其部力战,死者过半,最终抢得仁元遗体退出。 此前,乐平土匪恐怕仁元归来,尚不敢动。死讯传来,土匪攻城迎接太平军。仁元老母对仁元妻女顾其妇及女说:大祸将至,应早作打算!女眷皆为仁元殉死。不久城破,其父、其弟也不屈而死。朝廷下诏追赠理李仁元知府衔,并在鄱阳与衍庆合建祠祭祀,另在乐平县建专祠,其父予墀、母陈氏、妻金氏、弟诚元、妹三人、妾杨氏及仆、妇等人均附祀。.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李仁元

李德增

李德增,字小屏,清朝官員,順天府寶坻縣(今屬天津市)人。進士出身。.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李德增

李德儀

李德儀,字吉羽,号小黁,江蘇新陽(今屬昆山市)人。清朝翰林,詩人。《晚晴簃詩匯》卷149.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李德儀

李得春

*李得春 (嘉靖進士),嘉靖三十二年進士、明朝政治人物。.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李得春

李國瀛

李國瀛,清朝官員。陕西寧羌州人。 李國瀛於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丁未科會試中式,殿試位列三甲第六十一名,與名臣張之萬、徐樹銘、李鴻章、沈葆楨、馬新貽等同榜,賜同進士出身。官至山西洪洞縣知縣。.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李國瀛

李嘉端

李嘉端(),字吉臣,號鐵梅。直隸順天府大興縣(今北京東城區)人。清朝政治人物。 道光八年(1828年)戊子科舉人,道光九年(1829年)己丑科進士。選庶吉士,散館授翰林院編修。道光十四年(1834年),任雲南鄉試正考官,留任雲南學政。歷官左贊善、侍講、福建學政、內閣學士、倉場侍郎、安徽學政等職。官至安徽巡撫。.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李嘉端

李品三

李品三,字麗生,號昆田。四川江津(今屬重慶市)人。清朝翰林。 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甲辰恩科舉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考中丁未科二甲第三十五名進士。選庶吉士,散館授翰林院編修。余事不詳。.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李品三

李燦

李燦可能指:.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李燦

李鴻章

李鴻章(),字子黻、漸甫,號少荃、儀叟、省心,謚文忠,人稱李中堂、李傅相。清朝安徽合肥人,晚清重臣,建立中國第一支西式海軍北洋水師,因其盡忠輔清,才幹了得而聞名。官东宫三师、文华殿大学士、北洋通商大臣、直隶总督,爵位一等肃毅伯,追贈太傅,追晉侯爵。中国近代地方武装淮军的创建者和领导者。历经太平天国、捻军、洋务运动、中法战争、甲午战争、义和团运动。著作收於《李文忠公全集》。在经济上与英国的大财阀罗斯柴尔德家族有私人来往,李鸿章曾被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授予皇家维多利亚勋章。有研究认为李鸿章属于亲大英帝国的派别牟安世《洋务运动》 上海人民出版社。李鴻章與曾國藩、左宗棠、張之洞并稱「晚清四大名臣」。.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李鴻章

李森 (清朝)

李森(),字韡鄂,號春谷,清朝官員。江西永新縣人。.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李森 (清朝)

李榮慶

李榮慶,號松生。清朝官員,江西省宜春縣(今屬宜春市)人,進士出身。 原名友梅,幼年家貧苦讀,弱冠進學,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癸卯科舉人,二十七年(1847年)丁未科二甲進士。授刑部主事,任職勤慎,平反冤獄。京官俸祿微薄,然李榮慶生活節儉,在京任職八年,用度不致缺乏。後因急病卒於旅次。同治《宜春縣志》有傳。.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李榮慶

李湘萼

李湘萼,清朝官員,山东省安邱縣(今安丘市)人。進士出身。.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李湘萼

李明壎

李明壎(),字--和,清朝官員。江西德化縣人。.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李明壎

東莞縣

东莞县是中国廣東省珠江三角洲東岸昔日的一个县。 始于東晉咸和六年(331年)的宝安县,至唐朝至德二年(757年)更名东莞县。县治由当时的南头迁至涌,即今日的莞城。在唐朝及宋朝大部份時間內,東莞縣所轄領地含今廣州市增城區(原增城市)、東莞市、深圳市、中山市、珠海市、澳門特別行政區及香港特別行政區,至南宋紹興三十一年(1161年),將珠江口對側新出水土地劃香山縣止。 明朝萬曆元年(1573年),東莞縣的南部被分拆為新安縣,範圍包括今天的香港及深圳。及至1985年,東莞縣經國務院批准列為珠江三角洲經濟開發區,同年9月撤縣建市,即今天的東莞市。 东莞相传是东官的音轉,亦有人說因地處廣州東面及盛產水草(莞草)而得名,或曰昔日有僑東莞郡人居此,以為相似於其鄉,故名。.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東莞縣

杜受田

杜受田(),字芝农,山东滨州旧城人(今山東省濱州市濱城區),清朝重臣。咸丰帝帝师。.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杜受田

杜滋

杜滋,清朝官員。陕西省榆林縣人。.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杜滋

桐乡县 (明朝)

桐乡县,浙江省旧县份,明朝宣德五年(1430年)置县。1993年,撤消县建立桐乡市。 明朝宣德五年(1430年),析崇德县东境募化、千金、保宁、清风、永新、梧桐六乡置桐乡县,设县治于梧桐乡凤鸣市(位于今桐乡市梧桐街道)。清朝时,隶属嘉兴府。民国元年(1912年)废嘉兴府,桐乡属钱塘道。民民国16年废道制,直属浙江省政府。民国27年划属浙江省第二行政督察区。民国28年至民国36年属浙江省第十行政督察区。民国37年后属浙江省第一行政督察区。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桐乡隶属嘉兴专区。1958年11月,崇德县并入桐乡县。1970年,改嘉兴专区为嘉兴地区,桐乡县隶属嘉兴地区。1983年,撤销嘉兴地区,分设嘉兴市、湖州市,桐乡县隶属嘉兴市。1993年,撤消桐乡县建立桐乡市,隶属嘉兴市。.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桐乡县 (明朝)

楊師震

楊師震可以是下列人物:.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楊師震

楊延俊

楊延俊(),字籲尊,號菊仙,江蘇金匱縣(今屬無錫市)人。清朝官員,官至山東肥城知縣。.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楊延俊

楊錞

楊錞,江蘇省鎮洋縣(今屬太倉市)人。清朝官員,同進士出身。 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丙午科舉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聯捷張之萬榜三甲進士,與沈桂芬、李鴻章、沈葆楨等同年。官至江西省南安府知府。曾纂修《南安府志補正》十二卷。.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楊錞

楊文熙

杨文熙,字敬亭,號--菴,清朝官員,廣東省瓊山縣(今屬海南省)人。進士出身。.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楊文熙

楊書香

楊書香(),字心齋,號慧堂,一號芸坪,直隸武邑縣人。清朝官員,進士出身。.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楊書香

樊丙南

樊丙南,清朝官員。山西曲沃縣人。同進士出身。 樊丙南原名雁飛,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中式甲辰恩科舉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考中丁未科張之萬榜三甲進士,與名臣徐樹銘、李鴻章、沈葆楨等同年。厯署湖北漢川、漢陽、穀城知縣。.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樊丙南

正白旗

正白旗(a),又作「整白旗」,清代八旗之一,以旗色纯白而得名。与镶黄旗、正黄旗并称为「上三旗」。 順治前,上三旗中並無正白旗有正藍旗,因在順治初,多爾袞將自己所領之正白旗納入上三旗,而將正藍旗降入下五旗,這以後就成了定制。.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正白旗

武威市

武威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甘肃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甘肃省中部,河西走廊的东端,东临省会兰州,西通金昌,南依祁连山,北接腾格里沙漠。古称凉州,历史上曾经是著名的“丝绸之路”要冲,河西四郡之一。 武威市区位优越,东接兰州、南靠西宁、北临银川和内蒙、西通新疆,处于亚欧大陆桥的咽喉地位和西陇海兰新线经济带的中心地段,兰新、干武铁路、G30、G312国道贯穿全境。 武威市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处、国家4A级景区4处、省级自然保护区3处。 武威是“中国旅游标志之都”、“中国对外开放城市”、“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葡萄酒城” 、享有“西藏纳入中国版图的历史见证地”、“中国葡萄酒的故乡”、“世界白牦牛唯一产地”和“中国人参果之乡”等美誉。.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武威市

武安市

武安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北省的一个县级市,由邯郸市代管。武安市为较具实力的县市之一,2010年其综合竞争力位居河北省各县(市)的第二位,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的第五十一位。2009年,武安市GDP总量432.8亿元(合63.4亿美元)。总面积1806平方公里/1822.26平方公里。总人口75.6万人。.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武安市

武元鶴

武元鶴,河南省武安縣(今為河北省武安市)崔爐村人。清朝官員。 武元鶴於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鄉試中舉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丁未科會試中式,殿試位列三甲第三十一名,與後來的名臣張之萬、徐樹銘、李鴻章、沈葆楨、馬新貽等同年,賜同進士出身。歷官安徽貴池、繁昌等縣知縣,并曾任江南鄉試同考官。.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武元鶴

歸善縣

#重定向 归善县.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歸善縣

段培元

段培元,字履旋,順天府大興縣(今屬北京市)人。清朝官員,同進士出身。 段培元為道光十七年(1837年)丁酉科舉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張之萬榜三甲進士。任吏部主事。.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段培元

毛玉成

毛玉成(),字琢菴,號希銘,山東歷城(今屬濟南市)人。《續修歷城縣志》卷三十四·選舉表·頁三十:“(道光二十六年丙午)毛玉成,字琢菴,號希銘,順天第 名。見進士。”清朝官員。毛式郇之孫。咸豐年間官至雲南太和縣知縣,在杜文秀回族起事中兵敗殉職。.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毛玉成

民勤县

民勤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甘肃省武威市下属的一个县。东、西、北三面与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接壤,南边临武威市凉州区,西边临金昌市。面积16016平方公里,2004年人口29万。邮政编码733399,县政府驻三雷镇。.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民勤县

江夏縣

#重定向 江夏县.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江夏縣

江宁县

江宁县,始设于西晋太康二年(281年),其后有多次变更,位于今天的南京市。.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江宁县

江西省

江西省,简称赣,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行政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东界浙江与福建、北邻安徽和湖北,西连湖南,南毗广东。境内最大河流为長江支流赣江,自南向北纵贯全境,注入中国目前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全省总面积166946.58平方公里,2016年底人口4592.00万人江西省统计局:〈〉。省会为南昌。.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江西省

江苏省

江苏,简称苏,是現中华人民共和国华东地区的一省,省名为江宁(南京)和苏州的合称,省会为南京市。江苏省地跨长江、淮河南北。 江苏可分為苏南、苏中、苏北三個區域,也可划分为江南、江淮、淮北三个区域,這三個區域在文化、地理、经济各方面都呈现其獨特性。东吴以来,历东晋、南朝、隋、唐、南唐、北宋、南宋,江苏地区经济文化一直比较繁荣,拥有13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明朝中后期、清中期,分别达到巅峰。1927年,当时亚洲最大的城市上海和中华民国首都南京先后设立特别市而脱离江苏省,江苏的地位有所下降。改革开放以后,江苏省经济社会发展迅速。 該省人类发展指数、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收入均居中国(大陆)省级行政区第四位,地区生产总值則居全国第二位、世界第六位。江苏与上海、浙江省、安徽省共同构成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世界六大城市群之一。.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江苏省

汪先烺

汪先烺(),字嚮之,安徽桐城人。清朝官员。 汪先烺為道光十五年(1835年)甲午科舉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考中丁未科張之萬榜二甲第六十一名進士。分至戶部為學習主事,三年期滿成候補主事,充實錄館校對官。咸豐元年(1851年),因補缺無期,自愿注銷主事,重新按進士甲第分配知縣,改任貴州知縣,後以軍功升獨山知州,咸豐六年(1856年)署綏陽縣知縣,屢次捐資募集鄉勇,鎮壓匪盜。咸豐十一年四月(1861年),署仁懷廳,同年卒於官。著有《賢奕亭稿》。《桐城縣志》有傳。.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汪先烺

汪有恭

汪有恭,湖北省江夏縣人。清朝官員,同進士出身。 汪有恭為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丙午科舉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張之萬榜三甲二十八名進士,與沈桂芬、李鴻章、沈葆楨等同年。直隸即用知縣。.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汪有恭

汲縣

汲县,中国旧县名。 西汉初,置汲县。至北齐时废。东魏时侨置七郡十八县,北齐废,置伍城郡,北周又废为伍城县。隋朝开皇六年(586年)改为汲县,县治由汲城村移至今址。属卫州,后属汲郡。唐朝武德元年(618年),以汲县和新乡县置义州。四年(621年)义州废,汲县改属卫州。贞观元年(627年),州治由卫县迁移至汲县。北宋时,仍为卫州州治。元朝时属卫辉路。明清两朝属卫辉府,为卫辉府府治所在。清朝时,汲县评价:冲,繁。 民国初年,卫辉府废,汲县为河北道治所,仍属河南省。1932年,属河南省第三区。1938年2月15日,汲县沦陷。1944年12月,中共领导下成立汲淇联合县抗日民主政府,中共汲、淇县委合并。1948年11月7日, 华北野战军第十四纵队四十一旅会同冀鲁豫四分区三五六、三五七团和汲县独立营攻克汲县县城。至此,中共政权占领汲县全境。同时,中共政权划出汲县城区和城郊的部分村庄成立卫辉市,保留汲县。1949年2月,卫辉市并入汲县。1988年10月,经中国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设立卫辉市(县级市)。.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汲縣

河南省

河南省简称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行政区,省会郑州市。其大部分土地位于黄河中下游以南地区,故名河南。河南地处中国中部,承东启西,古称天地之中,被视为中国之处而天下之枢,是中国经济自东向西梯次推进发展的中间地带,以河南省为主体的中原经济区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版块,以河南省为核心的中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源头和核心组成部分。河南地势西高东低,北部、西部、南部分别分布着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山和大别山,中部和东部为大面积的冲积平原,西南部为南阳盆地。黄河穿北境而过,淮河水系和海河水系以及汉水的支流丹江也流经河南。全省面积16.7万平方公里,面积排名全国第17位。人口9480万,仅次于广东和山东位列第三位。2015年全省生产总值3.7万亿元,位居第五位。.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河南省

沈墉

沈墉,字崇儒,順天府大興縣(今屬北京市)人。清朝官員,同進士出身。 沈墉為道光十七年(1837年)丁酉科舉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張之萬榜三甲二十九名進士,與沈桂芬、李鴻章、沈葆楨等同年。河南即用知縣。.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沈墉

沈鎬

沈鎬,字愚亭,清朝官員。江蘇震澤縣(今屬蘇州市)人。 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丁未科張之萬榜三甲進士,官至兵部郎中。著有《毛诗传笺异义解》。.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沈鎬

沈鍠

沈鍠(),字駿聲,清朝官員,江蘇省通州(今南通市)人。進士出身。.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沈鍠

沈葆楨

沈葆楨(),字翰宇或幼丹,諡文肅,是一位生於福建省侯官县(今福州市区)的晚清重要大臣。他是“同治中興”時洋務運動的重要人物之一,先後曾任江西巡撫、總理船政大臣、臺灣海防欽差大臣、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對臺灣歷史發展也有重要影響。妻林普晴是清朝名臣林則徐的次女,是為林女婿。.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沈葆楨

沈桂芬

沈桂芬(),字经笙,又字小山,江蘇吳江人,顺天宛平籍。清末政治家,被梁启超称为“实为(清朝)汉人掌政权之嚆矢”。.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沈桂芬

泸州市

泸州市(四川话拼音:Lu2zou1;国际音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四川省东南部,古称江阳。市境东北临重庆市,西北界内江市、自贡市,西毗宜宾市,西南接云南省昭通市,南邻贵州省毕节市,东达贵州省遵义市。地处川滇黔渝四省市结合部,四川盆地南端,北部为川中丘陵区,南部为大娄山区。长江自西向东横贯市境北部,于城区与沱江汇合。赤水河为南部与贵州省的界河,并折向北流于合江县注入长江。总面积1.22万平方公里,人口428.52万。泸州是中国著名的“酒城”,出产闻名遐尔的名酒泸州老窖和郎酒,亦特产热带水果桂圆和荔枝。泸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泸州市

涿州市

涿州市隶属于河北省保定市,地处华北平原西北部,北京西南部,京畿南大门。东临固安,西接涞水,北通北京,南到高碑店。涿州市截止至2010年12月,涿州市全市户籍总人口约为64.55万人, 全市总面积742.5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31平方公里,全市拥有城市道路总长度159公里,人均拥有道路面积13.94m2。市政府驻范阳西路51号。 涿州市古称范陽、涿郡、涿州路、涿县。曾被乾隆皇帝命名为“天下第一州”。 涿州是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等大型国有企业机关驻地。.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涿州市

渑池县

池县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南省西北部、黄河南岸,是三门峡市下属的一个县,邻接山西省。 面积1421平方公里,2002年人口33万。县政府驻城关镇。郑西高铁通过该县。县内仰韶村,以出土新石器时代文物著名。.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渑池县

清朝

清朝(1616年2月17日、1636年5月15日或1644年6月5日-1912年2月12日),正式國号為大清(a),對外使用大清国、大清帝國、中國、中華大清國等名稱,是中国历史上由滿人建立的一個朝代、也是最后一个專制王朝,统治者为建州女真的爱新觉罗氏。 满人源自建州女真,在今中国东北地区為建州卫。建州卫是明朝在东北设立的一个卫所,一个邊防的行政单位,曾隶属于奴儿干都司管辖。1616年,女真族人努尔哈赤在今中国东北地区建国称汗,建立後金,定都赫图阿拉,又稱為兴京(今辽宁新宾)。1636年,努尔哈赤的繼承者皇太极在盛京(今瀋陽)称帝,定国号为「大清」,當時其領土僅止於滿洲地區,但已對退守長城以南的明朝造成重大威脅。1644年,大顺国李自成率军攻陷北京,明朝灭亡。同年,清军藉口協助吳三桂部等原明朝軍隊對抗李自成而進入山海关内,隨後違反約定攻佔北京盤據不走,全面展開對中原的入侵行動,同時遷都北京。从清军入关到其后的数十年时间内,清朝陆续消灭華北殘餘明朝勢力、李自成的大順军、張獻忠的大西國、南明和明鄭等势力,统一中国全境。歷經康熙、雍正及乾隆三帝,清朝的綜合國力及經濟文化逐步得到恢復和發展,统治着辽阔的領土及藩屬國,史稱康雍乾盛世,是清朝發展的高峰時期,有歷史學者認為該时期也是中國歷史上最輝煌的時期之一。有學者認為,因為清廷推行文字獄與“首崇满洲”政策故康乾盛世不屬於文化意義上的盛世,而梁啟超認為清代學術在中國學術史上價值極大,清代輯佚學的發展亦修復不少在古代已失傳的文獻著作。清代文人崇實學、重證據以及注重考辨和考據精神亦在推動漢學的發展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鴉片戰爭開啟中國近代歷史,使中國由東亞的中心變成列強環伺的國家。西方列強迫使清廷簽訂不平等條約,以武力獲得在華利益。清朝在抵抗外侮與內憂的同時,也一直處於改革派與守舊派拉鋸的局面。在列强入侵的同时西方科學與文化亦引入中國,讓清朝發起一連串的改革與革命,如自強運動,促使中國文化的成長與革新。然而甲午戰爭的失敗使改革的努力受到沉重打击,并使列強劃分勢力範圍。而維新運動隨守舊派抵制而告終。在義和團排外失敗、引來八國聯軍後,清廷也推動清末新政,虽取得一些成效,但部分內容讓许多立憲派知識分子失望,轉而支持革命。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在南京正式成立,同年宣統帝(溥儀)於2月12日宣布退位,清朝正式滅亡。清朝從後金時期算起,共經歷12位皇帝,13个年号(包含太祖的天命和太宗的天聰),國祚長296年,又有滿清十三皇朝之稱;自1644年入主中原,建立清朝以來則有10帝,歷時268年。 清朝政治制度基本上沿襲明朝,但是比明朝独裁,其最高決策單位隨皇帝的授權而變動,例如軍機處、總理衙門等,除提升行政效率外,也使皇帝能充分掌權,認為清朝在专制主义集权上达到了中国历史上的顶峰,政权上始终要袒护满人,政治上制度的意义很少,而法术的意义很多。認历代中國王朝包括明朝社會特别鼓励大眾公开发言,只有清朝才不允许民间有公开发言权,沒有“言论自由”、“结社自由”和“出版自由”。然而徐復觀批評錢穆對歷代專制下的暴行視而不見,以及把中國「歷史中成千上萬的殘酷地帝王專制的實例置之不顧」。學者孟昭信指出,康熙二十年內閣新成員當中有兩名滿人和四名漢人,清延亦重點選拔升遷較快的漢族士大夫,這些士大夫同時是內閣的候補成員。另外,學者孔定芳也指出,清政府也容許有「反清」思想的學者嚴繩孫任命擔任官職,在任職一段時間後,嚴繩孫放棄「反清」思想,後來從原本「不享無妄之福」到「九死從今總負恩」,甚至把康熙帝視為恩人。清朝中期文字獄興盛,若有疑似反清復明的運動與散播被認為不利皇帝的消息,往往會引來冤獄,牽連多人受害。軍事方面原先以旗人的八旗軍為精銳,龐大的綠營為輔,後來以綠營和地方團練如湘軍、淮軍為支柱。清朝領土极盛时可達1310万平方公里,清末時期也維持1130萬平方公里。政治穩定、廣泛種植新作物與賦稅制度的改變,使得中國人口最後突破以往的平均值,達到四億左右。國內與國外的貿易提升,帶動經濟農業與手工業的發展。.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清朝

湖南省

湖南省(湘语长益片新派长沙话:;湘语娄邵片双峰话:),中華人民共和國一级行政区,全境位于长江中游以南地区,因大部在洞庭湖以南得名“湖南”,又因湘江贯穿全境而简称“湘”,;境内广植芙蓉(木芙蓉),古诗有“秋风万里芙蓉国”之句,故有“芙蓉国”之誉。湖南的省会长沙市,省政府驻地位于长沙市天心区湘府路。湖南大部分地区的汉语方言以湘语为主,在湖南省內的其他地区则主要使用西南官话、赣语、湘南土话、瓦乡话以及客家话等其他汉语方言。此外,苗语、土家语、侗语、勉语(瑶族的主要语言之一)等少数民族语言在湖南省西部和南部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使用。.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湖南省

湖北省

湖北省,简称“鄂”(别称:“楚”、“荆楚”),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行政区,省会为武汉市。湖北省位于中国中部(华中地区)、长江中游、洞庭湖以北,介于北纬29°05′至33°20′,东经108°21′至116°07′;东连安徽省,东南和南邻江西、湖南两省,西靠重庆市,西北与陕西省,北接河南省为邻。东西长约740公里,南北宽约470公里,面积18.5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94%,居全国第14位。截止2015年底,全省常住人口5851万,户籍人口6138万。.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湖北省

溧陽縣

溧阳縣,中国溧阳市旧县名,即今江苏省溧阳市前身,历史上的溧阳县还包括今天南京市高淳区和溧水区的一部分。.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溧陽縣

满洲

满洲,通常指今天的辽宁、吉林和黑龙江、内蒙古东北部的地区(即东四盟)及旧热河省全部范围。傳統意義下的滿洲的面積(不包括朝鮮半島),約為八十三萬平方英里,比現時法國、英國及愛爾蘭、德國、意大利、西班牙等西歐國家加起來的面積還要大。 满洲这一地名虽因满洲族而得名,但在满语中仅作部族名解释,并无地名之含义。“满洲”二字作为地名使用最早出现在日本学者的著作《日本边海略图》一书中。直到19世纪末期,西方列强,尤其是俄罗斯帝国势力延伸至此,满洲作为地名的意义才开始突显。此后更因为俄国和日本对这一地区的争夺而为世界所熟知。但清政府在正式场合之中仍然使用“东三省”来称呼这片区域。例如1902年中俄《交收东三省条约》、1905年《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条约》等皆以“东三省”称之。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中共控制区(哈尔滨等地)的报纸,如《东北日报》上,延用满洲国时期“北满”、“南满”、“东满”这样的词匯和“東北”混用,用以表示东北北部、东北南部和东北东部。中共机构和军区分别设置东、南、西、北满分局及东、南、西、北满军区。 现如今,在中国一般使用“东北”、“东北三省”、“东三省”或“关东”等来称呼满洲地区的辽宁、吉林和黑龙江这三个省级行政区,但有时谈论东北也包括内蒙古东北部地区。目前东北地区满族不佔人口的多数,而且满洲已经很少被作為地名的称呼,尤其是官方;因為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建立受日軍控制的满洲国,被中国人普遍视为侵略中国的日本帝国的傀儡,满洲一词会使一些人首先联想到“伪满”这个词语,而并非满族或满洲地区。在历史遗留的專有名词方面中国官方仍使用满洲一词,比如“中共满洲省委旧址”(位于辽宁省沈阳市北市场)之类的文物古迹、满洲里市等專有地名、还有一些企业如“北满特钢”(位于齐齐哈尔市)等。在韩国、北韓、日本和俄国等接近满洲的国家和世界其他各国,满洲作为地理名称仍很常见。.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满洲

潘世恩

潘世恩(),字槐堂,號芝軒,江蘇吳縣(今蘇州)人,祖籍安徽歙縣,清朝政治人物。 潘世恩于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中状元。嘉庆年间,历任侍读、侍讲学士、户部尚书。道光年间,担任军机大臣、武英殿大学士,充上书房总师傅,进太傅。潘世恩历事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四朝,与堂兄潘世璜、孙潘祖荫合称为“苏州三杰”。.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潘世恩

潘斯濂

潘斯濂(),字兆瑞,別字蓮舫。廣東省南海縣人。清朝官員。.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潘斯濂

朝邑縣

朝邑縣,陝西省旧县名。 禹貢冀州之地。殷時為芮國,有大荔戎。周春秋時為蒲關。秦厲共公伐大荔,取王城,築高壘以臨晉國,名臨晉。戰國時魏文侯重城於此,亦名臨晉。漢為臨晉縣,屬左馮翊。新莽更名監晉縣。東漢復為臨晉,屬左馮翊。晉因之,屬馮翊郡。南北朝後魏分置南五泉縣,屬澄城郡。西魏改為朝邑縣,以據朝坂,故名。隋因之,屬馮翊郡。 唐朝武德三年(620年),析置河濱縣,貞觀二年(628年)省。乾元三年(760年),改河西縣,隸河中府。大曆三年(768年),復名朝邑縣,還隸同州。五代、宋、金、元、明俱為朝邑縣,隸西安府同州。清代屬陝西同州府。 1949年后属渭南专区,1596年起为省辖县,1958年因修建三门峡水库,朝邑县并入大荔县。.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朝邑縣

朱壽康

朱壽康,廣西臨桂人,祖籍安徽鳳陽,清朝官員,進士出身。 朱壽康原名瑄,爲明靖江王朱守谦後裔。道光十五年(1835年)進士朱琦胞弟。道光十七年(1837年)考中丁酉科舉人,二十七年(1847年)成丁未科二甲進士。任刑部主事。因在娼家飲酒被治罪。光緒三年(1877年)因桂林當地盜墓嚴重,請求官府保護靖江王陵。.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朱壽康

朱奐

朱奐,四川合州(今重慶市合川縣)人,晚清进士。.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朱奐

朱孔模

朱孔模,湖北省均州(今屬丹江口市)人。清朝官員,同進士出身。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癸卯科舉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張之萬榜三甲進士,與沈桂芬、李鴻章、沈葆楨等同年。道光三十年(1850年)五月署任直隸欒城縣知縣,六月離任。.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朱孔模

朱鬯侯

朱鬯侯,安徽涇縣人。清朝官員,同進士出身。 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張之萬榜三甲進士,與沈桂芬、李鴻章、沈葆楨等同年。在戶部學習行走。曾官湖南糧道。.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朱鬯侯

朱鳳標

朱鳳標(),字桐軒,號建霞,浙江蕭山人,清朝政治人物、榜眼。.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朱鳳標

朱麟祺

朱麟祺(),字臥雲,江蘇六合縣人。清朝官員。.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朱麟祺

朱次琦

朱次琦(),字稚圭,一字子襄,人称九江先生,广东南海县九江下西太平村人,晚清思想家、儒学家、教育家、学者、诗人。.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朱次琦

戚天保

戚天保,字少雲,湖北沔陽(今仙桃市)人。清朝官員。.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戚天保

成善

成善(),清朝政治人物,漢軍正黃旗人。同進士出身。 成善由附生中式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丙午科舉人,二十七年(1847年)聯捷丁未科進士,以主事用,籖分工部。咸豐六年(1856年)十月,補授工部營繕司主事。八年(1858年)二月,因案降調筆帖式。十年(1860年),改捐內閣中書。十一年(1861年)七月,選補實缺。同年十二月,轉補典籍。 同治元年(1862年),充補實錄館收掌官。十二月,兼充文淵閣校閱。四年(1865年)十月,隨赴奉天防勦,作為候補侍讀,賞藍翎。十二月,因實錄告成,保奏,奉旨作為候補郎中俟補缺作為俸滿。六年(1867年)二月,奏任充聖訓校勘處督催官。十二月,補授郎中。七年(1868年)二月,截取引見,奉旨以繁缺知府用,隨即前往直隸防勦,候補知府,後以本省道員儘先補用。九年(1870年)四月,《聖訓全書》告成,賞換花翎,繼續候補知府,得缺後加鹽運使銜。十一年(1872年)十月籌辦典禮有功,俟補道員,賞加布政使銜。 光緒元年(1875年)十月,補授安徽鳳陽府知府。七年(1881年)九月,調署安慶府知府。九年(1883年)三月,調署安慶府事,不久奏補安慶府知府。數年間多次保薦卓異。十二年(1886年)五月,署理徽甯池太廣道。六月,回任安慶府知府。.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成善

昆明市

昆明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云南省省会,是云南唯一的特大城市和中国西部第四大城市,是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是云南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中心和交通枢纽;是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旅游、商贸城市。是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的门户。也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优秀旅游城市。昆明素以“春城”著称,因其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气候宜人,具有典型的温带气候特点。昆明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世界自然遗产云南石林,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滇池,轿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山国家森林公园,以及众多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昆明市

浙江省

浙江省,是一个地处中国东南沿海的省份。东临东海,北连长江三角洲,与江苏省接壤,太湖位于两省之间,东北一角邻上海市,西接江蘇省和江西省,南连福建省。境内最大的河流為钱塘江,因江流曲折,称之江,又称浙江,省以江名,简称“浙”。省会为杭州市。 浙江是吴越文化、江南文化的发源地,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5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就有原始人类“建德人”活动,境内有距今7000年的河姆渡文化、距今6000年的马家浜文化和距今5000年的良渚文化,是典型的山水江南、鱼米之乡,被称为“丝绸之府”、“鱼米之乡”。 浙江是中国经济最活跃的省份之一,尤以發達的民营经济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浙江经济”,至2013年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连续21年位居中国第一。浙江与江苏、安徽、上海共同构成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已成为国际6大世界级城市群之一。地區生產總值位居中國第四位。.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浙江省

新阳县

新阳县,可以指:.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新阳县

方學蘇

方學蘇,字仲海。清朝官員,順天府寶坻縣(今屬天津市)人。同進士出身。 道光二十六年丙午科舉人,二十七年(1847年)張之萬榜三甲進士。同治十年(1871年)曾任湖南分巡衡永郴桂道。.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方學蘇

文啓

文啓,字子承,一字佑人,號翰初,正紅旗蒙古人。清朝官员。進士出身。 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中丁未科張之萬榜二甲進士,選庶吉士,道光三十年(1850年)散館以部屬用。官至四川候補知府。.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文啓

文玉

文玉(),字式如,滿洲鑲黃旗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丁未科進士。.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文玉

文登縣

#重定向 文登区.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文登縣

敖國琦

敖国琦(生卒年不詳),字慕韩,号浩然,贵州贵阳人。清朝文人。 敖国琦於清宣宗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考中丁未科三甲五十二名进士。即用江南知县。余事不詳。.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敖國琦

曹登庸

曹登庸,字薌溪,河南光山人。清朝官員,書法家。.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曹登庸

曹鴻舉

曹鴻舉,字秋皋,山西陵川縣人。清朝官員,進士出身。.

查看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貢士進士列表和曹鴻舉

临川区东安县乐陵市平湖市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代州廣濟縣延齡任國楨 (道光進士)任瑛廖宗元仙桃市伍奎祥伍肇齡張培仁張增道張希仲張之萬張今第張修府張國士張炳堃張韶南張青筒張殿賓張汝弼張清瀛張晉 (道光進士)彥昌彭嘉炯归安县何璟余光倬徐家杰 (進士)徐申錫徐樹銘徐振墉侯樹銜德恆來煦保和殿修撰匡慶榆北京贡院北流市嘉定区喻懷恭周劼周坊周德榮周道治周鳴鹿周雲翥周振璘周悅讓咸寧縣咸陽縣和州傅培峰唐壬森全州兰溪市光州四川省石門縣 (浙江省)瞿績凝王友端王宏謨王平格王序賓王廷才王元治王玉王揆一王汝銓祝塏福建福全禹建鈞章倬標粟增熉綦江編修罗田县翰林院献县甘肃省熊其光番禺 (古代)盧日新直隶白恩佑白潤莊心庠遵義縣道光道光帝菏泽市華州華國清華祝三華陽縣萬良靖远县青浦区順天府袁希祖袁績懋袁銓裴季芳餘姚縣襄城县馬先登馬綸篤馬益臧馬象奎馬新貽馮峻馮霦香山縣駱利鋒許亦崧許彭壽許利賓詹錦堂高化鵬謝佳玉謝煌魏元烺鮑源深貴陽府賀際運賀桂齡贵州省趙廷銘趙開元車汝建黎平府黃彭年黃光彬黃瑞圖黃金韶黃淳熙黄梅县載鏗龍元儼龐公照龐鍾璐辛本栴霍爲棻錫榮震泽县郝應宿胡壽椿胡長新郭定柱郭嵩焘郭祥瑞郭種德郭椿壽舒城县阮壽松阿克丹蘇仲山開原縣開縣薛湘鑲紅旗葉士煥葉維藩葉毓祥钱塘县蒙古邠州邛州铅山县蔡應嵩蔣兆鯤鄧培槐鄧清淦鄭士蕙鄭奎齡鄱阳县臨桂縣臨榆縣金壽萱金匮县金華縣蕭山縣蕭銘卣镶黄旗長安縣长沙县镇洋县雷崶連江縣耿灼然陰昌庚陳官俊陳喬榮陳元鼎陳秩五陳鍾芳陳鼐 (清朝進士)陳椿年陳毓祺陳濬陳星煥陶銞陸秉樞陵川县陇西县陕西省林之望揚儀韶李培祜李士瑞李孟羣李宗羲李仁元李德增李德儀李得春李國瀛李嘉端李品三李燦李鴻章李森 (清朝)李榮慶李湘萼李明壎東莞縣杜受田杜滋桐乡县 (明朝)楊師震楊延俊楊錞楊文熙楊書香樊丙南正白旗武威市武安市武元鶴歸善縣段培元毛玉成民勤县江夏縣江宁县江西省江苏省汪先烺汪有恭汲縣河南省沈墉沈鎬沈鍠沈葆楨沈桂芬泸州市涿州市渑池县清朝湖南省湖北省溧陽縣满洲潘世恩潘斯濂朝邑縣朱壽康朱奐朱孔模朱鬯侯朱鳳標朱麟祺朱次琦戚天保成善昆明市浙江省新阳县方學蘇文啓文玉文登縣敖國琦曹登庸曹鴻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