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海约翰

指数 海约翰

海約翰,全名直譯约翰·米尔顿·海伊(John Milton Hay,1838年10月8日 - 1905年7月1日),美国印地安那州華盛頓郡人,作家、记者、外交家、政治家,曾任林肯總統私人秘书,後於威廉·麥金萊和老羅斯福等總統時期任国务卿。 在對華事務方面,反對列強劃分勢力範圍,主張「門戶開放政策」,要求「中國開戶開放,各國利益均沾」,從而避免了瓜分中國。清光緒三十年至三十一年(1904至1905年清光緒三十年至三十一年),認為庚子賠款賠款過多,希望減免。大清驻美公使梁诚从中斡旋,促成减免。美國总统罗斯福决定返还赔款基数定为一千余万美元,逐年退还。赔款用于人才培养和赴美留学。.

23 关系: 印第安纳州威廉·麦金莱威廉·R·戴中國中国驻美国大使列表庚子赔款亚伯拉罕·林肯作家勢力範圍秘書美國美国美国国务卿美国总统羅脫瓜分中國華盛頓縣 (印地安納州)西奥多·罗斯福記者门户开放政策梁诚清朝政治家

印第安纳州

印第安纳州(State of Indiana)是美国的一个州,它的首府是印第安纳波利斯。印第安纳原意是印第安人的土地的意思。它的缩写是IN。在美国,一个来自印第安纳州的人不被称为印第安纳州人(Indianer),而被称为胡希尔人(Hoosier),在中文裡,这个词一般被译为印第安纳州人。美国海军有多艘战舰以印第安纳州命名。印第安纳州是美国50个州中按面积第38大,按人口第15大的州。印第安纳州也是美国本土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面积最小的州。印第安纳州的州府和最大城市是印第安纳波利斯,它是美国第二大州府和密西西比河以东最大的州府。 在印第安纳领地建制之前,不同文化的原住民已经在印第安纳这片土地上生活了数千年。是美国保存最好的古代土木工程之一,位于印第安纳州西南埃文斯維爾附近。印第安纳州的居民称为胡希尔人(The Hoosier)。该词来源有争议,但主流看法是该词来源于美国南方高山地区,是一不敬的俚语“土包子”的意思。该看法也为印第安纳州历史局和印第安纳州历史协会认可。 印第安纳州的州名意为印第安人的土地。此名称最早可以追溯到1760年代,当1800年印第安纳领地从西北领地中分离出来单独建制的时候,第一次在美国国会使用。自从印第安纳领地的建制,居民来源就反映出美国东部的地区文化格局。州北部的居民主要来自新英格兰和纽约州,州中部的居民主要来自中大西洋各州和毗邻的俄亥俄州,而南部居民则主要来自南部诸州,主要是肯塔基州和田纳西州。 印第安纳州有非常多元化的经济,2005年州内生产总值为2140亿美元。印第安纳州有数个人口在10万以上的都会区和许多较小的工业城镇。美国2012年人口估算显示,该州总人口数为653.7万。印第安纳州有数个体育球队和体育赛事,包括国家橄榄球联盟的印第安纳波利斯小马队,国家篮球联盟的印第安纳步行者队,国家女子篮球联盟的印第安纳热度队,和印第安納波利斯500赛车,Brickyard 400赛车。印第安纳州有数个大学入选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最好大学2011年排行榜。普渡大学、印第安纳大学和圣母大学为全美前50名的大学,而巴特勒大學、瓦爾帕萊索大學和伊凡斯維爾大學为美国中西部地区大学前10名的大学。.

新!!: 海约翰和印第安纳州 · 查看更多 »

威廉·麦金莱

威廉·麦金莱(William McKinley,),一译威廉·麦金利,第25任美国总统。他领导美国在美西战争中击败西班牙,提高关税,保护美国工业,维持金本位制度,反对推行通货膨胀政策。虽然他的总统任期因為刺杀事件的发生而缩短,但是他仍然开创了一个共和党执政三十多年的时代。 他是最后一名参与过美国内战的总统,以列兵军衔参军,以少校军衔退伍。内战后,麦金莱到俄亥俄州坎顿从事法律工作,娶艾达·萨克斯顿为妻。1876年,他入选国会,成为共和党在关税问题上的专家,他保证,提高关税会为美国带来繁荣。他在1890年的大选中遭到了惨败,因为他在同年提出的麦金莱关税法案引起了巨大的争议,而且执政民主党重新划分了选区,使得形势对他不利。1891年,他获选为俄亥俄州州长,上任后的取态中立,既不倾向于资本家,也不倾向于劳动工人。1896年,麦金莱在顾问马克·汉纳的帮助下,在经济萧条的情况下,得到了共和党总统提名。他举行了一次前廊竞选运动,主张推行硬通货政策、高关税政策,并承诺,提高关税会使得美国经济再次繁荣起来。最终,麦金莱击败了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威廉·詹宁斯·布莱恩,当选总统。 美国经济在麦金莱时期快速增长。1897年,共和党议员纳尔逊·丁利提出了丁利关税法案,法案的目的是保护制造业者与工厂工人,让他们免受外国同行的危害。这个法案得到了麦金莱的全力支持。1900年,他确保了国会顺利通过金本位法案。麦金莱希望西班牙能赋予古巴独立地位,而非镇压当地的叛乱。美西谈判失败后,他向西班牙发动了美西战争。美国很快在战争中取得了决定性胜利。西班牙在和谈后交出了波多黎各、關島与菲律宾等主要海外殖民地。美国虽然承诺会赋予古巴独立地位,但是古巴仍然由美军控制了一段时间。1898年,美国又吞并了独立的夏威夷共和国,使夏威夷从此成为美国的领土。 麦金莱在1900年大选中,通过以无政府主义、经济繁荣与自由铸银为重点的竞选运动,取得了民众支持,再次击败了布莱恩。1901年,他被一名无政府主义者刺杀身亡,副总统西奥多·罗斯福顶替了他总统的位置。历史学家认为,他参加的第一场总统选举,也就是1896年的大选,是一场重新转型的选举,标志着内战后的第三政党系统让位予进步时代的第四政党系统。麦金莱在美国总统历史排名居中。.

新!!: 海约翰和威廉·麦金莱 · 查看更多 »

威廉·R·戴

威廉·鲁弗斯·戴(William Rufus Day,1849年4月17日 - 1923年7月9日),美国律师、法官、政治家,曾任美国国务卿。 D D D D Category:俄亥俄州共和党人.

新!!: 海约翰和威廉·R·戴 · 查看更多 »

中國

中國是位於東亞的國家或地理區域,此名稱最早见于西周,用來指以洛陽盆地為中心的中原地區,與四夷相對,之後逐漸用來指稱從夏朝起延續傳承至今的各政權。其疆域隨著歷史演變而有所增減,但大多不脫以中原王朝根基所在的汉地九州為中心。民族構成上以漢族為主體,文化上透過歷代王朝政權與周邊各民族政權的交流與征戰,而融入不少周邊民族的文化。現今國際上廣泛承認代表中國的政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國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 新石器时期,中原地区开始出现聚落组织;公元前27世纪左右出现方国,以共主為首的制度;前20世纪开始,古代中国进入世袭的封建皇朝阶段;公元前2世紀,秦滅六國,完成中國第一次大一統。此後幾千年來,中國的政治制度以半傳統的夏代為基礎的世襲君主制以朝代更換政權運作。此後经多次擴大,破裂,重組,朝代更迭,經過數次统一与分裂交替进行。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後,中國废除君主制,实行共和制,清朝被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取代。1945年第二次國共內戰爆發後,中國共產黨逐漸控制中國的大部分領土,最終於1949年10月1日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形成了中华民国與中华人民共和国双方相隔台灣海峽对峙的局面;惟做為國際關係核心場域的聯合國系統內,中華民國政府仍持擁有中國代表權,直到1971年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通過後,才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完全取代。 中國經濟曾经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周期通常与王朝的兴衰与更替相對應。中國經濟史可分为几个階段:第一階段為遠古至西晉末年,其中以三國孫吳時轉變較大;第二階段為東晉至北宋末年,其中以唐安史之亂劃分為前後;第三階段為南宋建立至鴉片戰爭張家駒,《兩宋經濟重心的南移》,湖北人民出版社,1957年。工业革命後,西方國家的工業成品,無論在數量和質量上,相較於當時中国純手工業經濟出産的商品,佔有壓倒性的優勢。而且,由于明清兩代以來,中國對外政策趨於保守,並對外實行海禁,使得西方工業化的影响步伐在中国国門前站住了腳,中国在19世紀末以前,一直沒有很好地進行工業化,經濟遂落後於西方。1978年改革開放施行後,中国经济發展迅速,對世界經濟的影響也日漸顯著。 中国文化歷經上千年的歷史演變,是各區域、各民族古代文化長期相互交流、借鉴、融合的結果。其中汉文化对日本、朝鮮半島和东南亚有深远影响,形成漢字文化圈。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有国乐、相声、戏曲、书法、国画、文學、陶瓷藝術、雕刻等,传统娱乐活动有象棋、围棋、麻将、中国武术等。茶、酒、菜和筷子等为中国的特色饮食文化,春节(舊曆新年)、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冬至等为传统节日。中国传统上是一个儒学国家,以夏历为历法,以五伦为道德准则。春秋时期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开始办私塾培养人才,汉朝时采用察举推选政府官员,隋朝起实行科举在平民中选拔人才。此外,中国歷朝歷代都设有史官,因此保存有十分详尽的历史资料,如《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等。古代中國在科學領域上有豐厚的成就。.

新!!: 海约翰和中國 · 查看更多 »

中国驻美国大使列表

本列表为大清、中華民國及中華人民共和國驻美國历任大使名录。 中国与美国互派公使始于清朝光绪年间。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不再承认清朝使节的身份,另行任命驻美国外交代表。2月12日,清末代皇帝宣统帝退位,美国于4月承认中华民国。以其代表为驻美公使。1935年,两国外交关系升格为大使级。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北京宣告成立,12月7日中華民國政府遷往臺北。美国在1949年至1978年12月31日期间與台北當局建交,1979年1月1日與北京當局建交,互派大使。.

新!!: 海约翰和中国驻美国大使列表 · 查看更多 »

庚子赔款

庚子赔款,簡稱庚款,是中国清朝政府在1901年9月7日与庚子事变相关其他十一国签订的《辛丑条约》中所规定的赔款,因系针对1900年(庚子年)义和团运动引致八國聯軍出兵中國,因此被称为庚子赔款。.

新!!: 海约翰和庚子赔款 · 查看更多 »

亚伯拉罕·林肯

亚伯拉罕·林肯(Abraham Lincoln,ən,),第十六任美国总统,1861年3月就任,直至1865年4月遇刺身亡。林肯领导美国经历其历史上最为惨烈的战争和最为严重的道德、宪政和政治危机——南北战争。經由此役,他维护联邦的完整,废除奴隶制,解放所有奴隸,增强联邦政府的权力,并推动经济的现代化。也因此美国学.

新!!: 海约翰和亚伯拉罕·林肯 · 查看更多 »

作家

作家特指文學創作上有盛名或成就的人,近代已泛指以写作為職業的人。相對於「作者」一詞而言,「作家」一詞比較廣義,包括網上寫手、自由撰稿人、任何種類出書的作者都可以被稱為或自稱為作家。 傅柯在其著名的論文《作者是什麼?》(What is an author?, 1969)提到:“所有的作者都是作家,但並非所有的作家都是(某作品的)作者。”(all authors are writers,but not all writers are authors.).

新!!: 海约翰和作家 · 查看更多 »

勢力範圍

勢力範圍是用以描述某一國家對某地區有的控制及影響力的词汇,例如:美國提出門戶開放政策使各國都有機會在中國確立勢力範圍。 當一個國家或地區淪為另一強權的勢力範圍時,通常即表示該國或地區成為強國的附屬國、衛星國,或在事實上成為殖民地。而這些國家或地區也許名義上擁有主權,但其主權實質意義不大。 在冷戰時期,西歐(亦包括北歐、希臘和土耳其)、日本、南韓、台灣、菲律賓及拉丁美洲(除了古巴)通常被認為是在美國的勢力範圍之下。同時期的東歐(除了南斯拉夫和希臘)、朝鲜、古巴、越南、蒙古國、南也门及部份非洲共產主義國家則被認為是在蘇聯的勢力範圍之下。 有時單一國家的不同地區會分屬一個以上的強國勢力範圍。在帝國主義時期,強國勢力的緩衝國,例如伊朗、泰國各自均有一個以上的強國勢力範圍。前者是英國與俄國的緩衝國,後者則介於英國與法國之間,此二國即被帝國的國際聯盟分別劃定勢力範圍。相似的還有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德國被瓜分為四個佔領區,經過統整,即成為日後的西德與東德,前者是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成員,後者則參與華沙公約。.

新!!: 海约翰和勢力範圍 · 查看更多 »

秘書

祕書(secretary),祕字中國典籍從礻部首,中國大陸地區從禾部首,以秘字書寫,聯合國採用中國大陸書寫方式,香港及台灣官方職稱,逐漸使用秘書,可以指:.

新!!: 海约翰和秘書 · 查看更多 »

美國

#重定向 美国.

新!!: 海约翰和美國 · 查看更多 »

美国

美利堅合眾國(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簡稱为 United States、America、The States,縮寫为 U.S.A.、U.S.),通稱美國,是由其下轄50个州、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五个自治领土及外岛共同組成的聯邦共和国。美國本土48州和联邦特区位於北美洲中部,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北面是加拿大,南部和墨西哥及墨西哥灣接壤,本土位於溫帶、副熱帶地區。阿拉斯加州位於北美大陸西北方,東部為加拿大,西隔白令海峽和俄羅斯相望;夏威夷州則是太平洋中部的群島。美國在加勒比海和太平洋還擁有多處境外領土和島嶼地區。此外,美國还在全球14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着374個海外軍事基地。 美国拥有982萬平方公里国土面积,位居世界第三(依陆地面積定義为第四大国);同时拥有接近超过3.3億人口,為世界第三人口大国。因为有着來自世界各地的大量移民,它是世界上民族和文化最多元的國家之一Adams, J.Q.; Strother-Adams, Pearlie (2001).

新!!: 海约翰和美国 · 查看更多 »

美国国务卿

美國國務卿(United States Secretary of State),直译为国务部长,是美國國務院的首長,同時為美國內閣成员,主管美国外交事务,相当于美国外交部长,但是其地位要比其他内阁部长高,是所有內閣成員中的首席。.

新!!: 海约翰和美国国务卿 · 查看更多 »

美国总统

美利坚合众国总统(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缩写为POTUS;中文簡稱美國總統)是美利坚合众国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武裝最高總司令,根据1787年通过的美国宪法而设立,行使宪法赋予的行政权,首任总统乔治·华盛顿于1789年4月30日就职,之后至1933的历任总统均为3月4日就职,而其後則於1月20日就職。1951年开始生效的美国宪法第二十二修正案规定总统每届任期4年,连选连任不得多于2次,也不能担任总统或执行总统职责超过2年后再當选为总统多于1次。 身为当今世界上最强大国家的元首,美国总统亦号称“自由世界”的領導者及“世界上最有權力的人”。美国总统的妻子称为“第一夫人”,家庭称为“第一家庭”。美国建国以来,43位总统均为白人男性(主要为英格兰裔,爱尔兰裔6人、荷兰裔3人、德裔3人),第44任总统巴拉克·奥巴马是首位非裔男性。 美国总统官邸为位于哥伦比亚特区的白宫。总统专用客机称为“空军一号”,专用直升机称为“海军陆战队一号”,官方的进行曲是《向统帅致敬》。 根据《美国宪法》,总统须年滿35岁,在美国居住14年以上,也一定要是“自然出生的美国公民”或者是在宪法通过时為美国公民(参见:美国宪法)。美国公职只有总统、副总统必须“出生时为合众国公民”。 現任總統為共和黨籍的唐納·川普。.

新!!: 海约翰和美国总统 · 查看更多 »

羅脫

羅脫(Elihu Root,),美国律师、政府官員、外交家,1912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曾任美国国务卿和美国战争部长。他在任内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设立总参谋部和参谋长室,创立陆军军事学院,将州民兵改编为国民警卫队,缓和美国和拉丁美洲和日本的外交关系,曾於1908年與日本駐美大使館大使就兩國在東亞的利益簽訂《》。退休后任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主席,1913年获得1912年度的诺贝尔和平奖。晚年反对威尔逊的外交政策,亲赴战乱中的俄国。 R R R R R Category:纽约州律师.

新!!: 海约翰和羅脫 · 查看更多 »

瓜分中國

分中國又称瓜分清朝、瓜分風潮,是指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列強在中國劃分勢力範圍、取得特權與租界的一連串事件。1896年沙俄以迫日歸還遼東半島有功,誘迫清政府簽《中俄密約》,內有將東三省的鐵路(東清鐵路中東線)修築和經營權給俄國、戰時開放使用港口等條件,在此之後引發列強爭相迫使清朝劃出勢力範圍、租界與租借地的事件,但因美國的疑慮,引發列強之間矛盾而終止。.

新!!: 海约翰和瓜分中國 · 查看更多 »

華盛頓縣 (印地安納州)

華盛頓縣(Washington County, Indiana)是美國印地安納州南部的一個縣。面積1,338平方公里。根據美國2000年人口普查,共有人口27,223。縣治榭冷 (Salem)。 成立於1814年,縣名紀念首任總統喬治·華盛頓。 W Category:路易維爾都會區.

新!!: 海约翰和華盛頓縣 (印地安納州) · 查看更多 »

西奥多·罗斯福

小西奥多·罗斯福(Theodore Roosevelt Jr.,//,姓名縮寫為TR,),又譯--,暱稱泰迪(Teddy),人稱老羅斯福,第26任美國總統、美國陸軍退役上校,紐約市羅斯福家族出身。 西奥多·罗斯福曾任美国海军部副部长,參與美西戰爭,1900年當選副總統。1901年总统威廉·麦金莱被无政府主义者刺杀身亡,他继任成为总统,时年42岁,是美国歷史上最年轻的总统。他的独特个性和改革政策,使他成为美国歷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是美國進步時代的領導者之一。 西奥多·罗斯福在总统任期内,对国内的主要贡献是建立资源保护政策,保护了森林、礦物、石油等资源;建立公平交易法案,推动勞工與資本家和解。对外奉行门罗主义,实行扩张政策,建设强大军队,干涉美洲事务。 西奥多·罗斯福因成功调停了日俄战争,获得1906年的诺贝尔和平奖,是第一个获得此奖项的美国人。在调停过程中,他敏锐地察觉新崛起的日本对美国构成的潜在威胁,同時也认识到:巴拿马运河对美国不仅具有经济价值,而且能够使美国海军舰队在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间的调动更加快捷,具有重要的军事战略意义。因此,他在任内竭力推动巴拿马运河工程,并且视其为自己最伟大的成就。1908年他放棄爭取連任。 卸任后,1912年西奥多·罗斯福有意再参选总统,但与共和党意见有分歧,于是脱党,代表进步黨参选总统,试图东山再起;由於共和黨分裂,造就民主党候选人伍德罗·威尔逊勝出,但西奥多·罗斯福取得88張選舉人票,成為美國總統選舉中第三黨取得最多的一屆,他从此退出政坛。 西奥多·罗斯福的远房堂弟、民主党的富兰克林·罗斯福日后也当选为美国总统,故在中文环境裡常称富兰克林·罗斯福为“小罗斯福”总统,而称西奥多·罗斯福为“老罗斯福”总统。 西奥多·罗斯福是總統山上四個總統雕像之中唯一的20世纪总统,與乔治·华盛顿、托马斯·杰斐逊和亚伯拉罕·林肯並駕齊驅。学者们普遍认为,他是现代美国的塑造者。也有人批评他的干涉主义和帝国主义政策。即便如此,历史学者评论美国总统时,他总在最出色的五位之中。2006年6月26日,他再次成为《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

新!!: 海约翰和西奥多·罗斯福 · 查看更多 »

記者

記者是媒體從業人員中,從事信息採集和新聞報導工作的人。英文通常稱為「journalist」或「reporter」,但「reporter」特別是指電視台、電台等電子媒體的記者。或稱訪事員(流行於清末民初)。.

新!!: 海约翰和記者 · 查看更多 »

门户开放政策

户开放政策(Open Door Policy)是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的一種外交概念,它指出原则上所有的国家,在中国都享有平等的商业和工业贸易权。 门户开放政策最早来自英国的商务惯例,并且在鸦片战争后与清政府签订的条约中有所体现。尽管通常门户开放政策都与中国有關,但在1885年的柏林西非会议上,規定任何國家沒有在刚果河上征收关税的權利,也屬於門戶開放政策。 作为一项劃分各列強在華利益的政策,门户开放政策首先由著名美國漢學家,時任美國駐華公使的柔克義構思。公元1898年的美西战争中,美军获胜,得到了菲律宾群岛,在遠東的势力得到了加强。不過歐洲列強包括英、法、德、俄四國与日本已經準備瓜分大部分在華利益,作為一個新興、工業生產力已經逼近世界首強英國的國家,美国感到其在华商业利益受到了威胁,「門戶開放」的主張顯然對美國相當有利,而英國作為在華利益最大的國家,顯然是「門戶開放政策」的最大受害者,可以預期英國會成為「門戶開放政策」中最大的絆腳石。 然而,隨後在公元1899年,美国国务卿海約翰取得英國對門戶開放政策的「諒解」,因而向各列強发布照会,要求保持中國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并不会影响在其各自势力范围内的通商口岸。起初列強們纷纷迴避海約翰的要求,並指出除非有其他國家帶頭遵守,它們才會作出支持「門戶開放政策」的承諾。可是沒多久到了1900年七月,海約翰宣布各国原则上同意了这项决定。不過各国仍然在铁路权,采矿权,贷款,对外贸易口岸等问题上,与中国持续不断地讨价还价Sugita, Yoneyuki, "The Rise of an American Principle in China: A Reinterpretation of the First Open Door Notes toward China" in Richard J. Jensen, Jon Thares Davidann, and Yoneyuki Sugita, eds.

新!!: 海约翰和门户开放政策 · 查看更多 »

梁诚

梁诚()(Sir Chentung Liang Cheng),原名丕旭(留美幼童時期拼音:Liang Pe Yuk),字义衷,号震东,廣東番禺黄埔村(今廣州海珠區)人。在1903年至1908年间,梁诚曾担任晚清驻美利坚合众国公使,并代表清政府出访美洲多个国家。他曾为清廷争回部分庚子赔款,这笔款项支持了逾千名学生赴美留学。其當年所設的游美肄业馆,后改称清华学堂(清华大学前身),故其人被稱為清华之父。他还协助张之洞从美国手中争回了粤汉铁路的筑路权。1912年2月5日,响应陆征祥的呼吁,联合驻英公使劉玉麟奏請速頒詔旨決定共和。.

新!!: 海约翰和梁诚 · 查看更多 »

清朝

清朝(1616年2月17日、1636年5月15日或1644年6月5日-1912年2月12日),正式國号為大清(a),對外使用大清国、大清帝國、中國、中華大清國等名稱,是中国历史上由滿人建立的一個朝代、也是最后一个專制王朝,统治者为建州女真的爱新觉罗氏。 满人源自建州女真,在今中国东北地区為建州卫。建州卫是明朝在东北设立的一个卫所,一个邊防的行政单位,曾隶属于奴儿干都司管辖。1616年,女真族人努尔哈赤在今中国东北地区建国称汗,建立後金,定都赫图阿拉,又稱為兴京(今辽宁新宾)。1636年,努尔哈赤的繼承者皇太极在盛京(今瀋陽)称帝,定国号为「大清」,當時其領土僅止於滿洲地區,但已對退守長城以南的明朝造成重大威脅。1644年,大顺国李自成率军攻陷北京,明朝灭亡。同年,清军藉口協助吳三桂部等原明朝軍隊對抗李自成而進入山海关内,隨後違反約定攻佔北京盤據不走,全面展開對中原的入侵行動,同時遷都北京。从清军入关到其后的数十年时间内,清朝陆续消灭華北殘餘明朝勢力、李自成的大順军、張獻忠的大西國、南明和明鄭等势力,统一中国全境。歷經康熙、雍正及乾隆三帝,清朝的綜合國力及經濟文化逐步得到恢復和發展,统治着辽阔的領土及藩屬國,史稱康雍乾盛世,是清朝發展的高峰時期,有歷史學者認為該时期也是中國歷史上最輝煌的時期之一。有學者認為,因為清廷推行文字獄與“首崇满洲”政策故康乾盛世不屬於文化意義上的盛世,而梁啟超認為清代學術在中國學術史上價值極大,清代輯佚學的發展亦修復不少在古代已失傳的文獻著作。清代文人崇實學、重證據以及注重考辨和考據精神亦在推動漢學的發展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鴉片戰爭開啟中國近代歷史,使中國由東亞的中心變成列強環伺的國家。西方列強迫使清廷簽訂不平等條約,以武力獲得在華利益。清朝在抵抗外侮與內憂的同時,也一直處於改革派與守舊派拉鋸的局面。在列强入侵的同时西方科學與文化亦引入中國,讓清朝發起一連串的改革與革命,如自強運動,促使中國文化的成長與革新。然而甲午戰爭的失敗使改革的努力受到沉重打击,并使列強劃分勢力範圍。而維新運動隨守舊派抵制而告終。在義和團排外失敗、引來八國聯軍後,清廷也推動清末新政,虽取得一些成效,但部分內容讓许多立憲派知識分子失望,轉而支持革命。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在南京正式成立,同年宣統帝(溥儀)於2月12日宣布退位,清朝正式滅亡。清朝從後金時期算起,共經歷12位皇帝,13个年号(包含太祖的天命和太宗的天聰),國祚長296年,又有滿清十三皇朝之稱;自1644年入主中原,建立清朝以來則有10帝,歷時268年。 清朝政治制度基本上沿襲明朝,但是比明朝独裁,其最高決策單位隨皇帝的授權而變動,例如軍機處、總理衙門等,除提升行政效率外,也使皇帝能充分掌權,認為清朝在专制主义集权上达到了中国历史上的顶峰,政权上始终要袒护满人,政治上制度的意义很少,而法术的意义很多。認历代中國王朝包括明朝社會特别鼓励大眾公开发言,只有清朝才不允许民间有公开发言权,沒有“言论自由”、“结社自由”和“出版自由”。然而徐復觀批評錢穆對歷代專制下的暴行視而不見,以及把中國「歷史中成千上萬的殘酷地帝王專制的實例置之不顧」。學者孟昭信指出,康熙二十年內閣新成員當中有兩名滿人和四名漢人,清延亦重點選拔升遷較快的漢族士大夫,這些士大夫同時是內閣的候補成員。另外,學者孔定芳也指出,清政府也容許有「反清」思想的學者嚴繩孫任命擔任官職,在任職一段時間後,嚴繩孫放棄「反清」思想,後來從原本「不享無妄之福」到「九死從今總負恩」,甚至把康熙帝視為恩人。清朝中期文字獄興盛,若有疑似反清復明的運動與散播被認為不利皇帝的消息,往往會引來冤獄,牽連多人受害。軍事方面原先以旗人的八旗軍為精銳,龐大的綠營為輔,後來以綠營和地方團練如湘軍、淮軍為支柱。清朝領土极盛时可達1310万平方公里,清末時期也維持1130萬平方公里。政治穩定、廣泛種植新作物與賦稅制度的改變,使得中國人口最後突破以往的平均值,達到四億左右。國內與國外的貿易提升,帶動經濟農業與手工業的發展。.

新!!: 海约翰和清朝 · 查看更多 »

政治家

政治家(statesman),在中文裡是一個正面的名詞,用於正面肯定的用法,與具有貶意的「政客」一詞的用法不同。「政治家」一般是指從事或积极投入政治的人,且其有理想,能為國家與人民著想,其動機著眼於民眾的福祉、世界的和平與發展。許多人確實在政治上相當有建樹,堪稱國之棟樑,或為後世之楷模。他们通常對政府管理事務非常熟練,或者在促進國民福祉及全體利益上有重大的影響力。.

新!!: 海约翰和政治家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