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中世纪
在欧洲历史上,一般来说,「中世纪」指公元5世纪到15世纪,自西罗马帝国的崩溃到文艺复兴运动和大航海时代之间的时期。按照西方传统,欧洲历史可以分为“古典時代”、“中世纪”和“近现代”三个阶段。而中世纪历史自身也可分为前、中、後期三段。 人口减少、城市衰落、外敌入侵、大众迁移的进程,自古代晚期就开始了,并在中世纪前期得以继续。日耳曼的蛮族们入侵,并在曾是西罗马帝国的领土上建立了各个民族的国家。在7世纪,曾是东罗马帝国领地的北非和中东被伊斯兰化的阿拉伯帝国所占领。尽管此时在社会与政治结构上有着显著的变化,但中世纪与古代时期的分别尚未完全形成。广阔的拜占庭帝国此时依然存活,并且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1070年,拜占庭帝国的查士丁尼法典在北意大利被重新发现,并且后来在西方广受赞誉。西方的诸多王国还依然保留着罗马时代的习俗。同时,人们广泛建立修道院,意在使欧洲基督教化。在卡洛林王朝统治下的法兰克王国控制了西欧的大部分地区,然而到了8世纪末9世纪初,在内忧和外患(维京人、马扎尔人和撒拉森人入侵)的压力下,卡洛林帝国还是崩溃了。 到了中世纪中期,亦即公元1000年以后,由农业科技的改进带来的繁荣贸易,以及中世纪温暖时期到来所造成的增产,使得当时的欧洲人口大量增长。由农民向贵族支付地租和承担劳役的生产组织——庄园,成了中世纪中期主要的社会组织结构。1095年开始的十字军东征,旨在从穆斯林手中夺取中东的控制权。国王逐渐成为中央集权的民族国家的领袖,这一方面减少了无序带来的犯罪和暴力行为,但另一方面又使得离建造一个统一基督教世界的理想越来越远。经院哲学此时在思想界占有重要地位。托马斯·阿奎纳的神学理论、乔托·迪·邦多纳的绘画、但丁和杰弗里·乔叟的诗歌、马可波罗的游记和哥特式教堂都是这一时期各自领域的杰出作品。 后期的中世纪饱受饥荒、瘟疫和战争的威胁,因此此时欧洲的人口开始减少。在1347年和1350年间爆发的黑死病夺取了三分之一欧洲人的生命。宗教上的争论和对立也对应着国家间的冲突以及农民的反抗。这一时期文化和科技的发展使得欧洲的社会转型,也预示着欧洲近代史的开端。.
查看 浮士德Ⅱ和中世纪
帕里斯
帕里斯(古希腊语:Πάρις),原名亞歷山大(Ἀλέξανδρος),為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中的特洛伊王子。出生前因母親夢見火炬,其姐卡珊德拉預言其會為國家帶來災禍,出生後被丟棄山中,被一位牧羊人所扶養,并取名为帕里斯。中間經歷了金蘋果事件,在一次入城的機會中,被姊姊卡珊德拉認出,父母見他長相美好而欣喜,而將他接回家中。後來因为爱上墨涅拉俄斯妻子海倫并将其带回特洛伊而引发了长达十年之久的特洛伊战争。.
查看 浮士德Ⅱ和帕里斯
何蒙库鲁兹
何蒙庫魯茲(Homunculus)又稱霍爾蒙克斯,意指歐洲的鍊金術師所創造出的人工生命,也指這種創造人工生命的工作本身。 其制作方法是、在燒瓶中放入人類的精液以及各種草藥、馬糞并且密封,通过馬糞的發酵作用来進行保温。經過四十天后,燒瓶中就會出現透明且具有人類形狀的物體。但是此時它因為還沒有肉體,需要加入活人的血液,並在四十個星期--保持馬的胎内溫度進行培養。這段期間內,每天都要保證加入新鲜的血液。如果把它拿出燒瓶,或是停止新鲜血液的供應,則會立即死亡。(在有的傳說中,也有規定一定要使用水银燒瓶。)經過這些工作完成的生命,外表和人類兒童基本一樣,但是身體比人類要小很多。何蒙庫魯茲自降生起就具備了各種各樣的知識。 據說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鍊金術師帕拉塞爾蘇斯就造出了何蒙庫魯茲,但是在他死后,再也沒有第二位成功制作出何蒙库鲁兹的人了。 之後18~19世紀的德國的文學家約翰·沃夫岡·馮·歌德,在自己創造的歌劇《浮士德》第二部第二幕中也涉及到了何蒙庫魯茲相關的題材。在現在諸多的創作中(特别是在日本,如鋼之煉金術師),何蒙庫魯茲也成為了很多動漫以及遊戲的故事題材。 基督教因为认为这种创造人工生命的技术是属于作为创造主的神耶和华的领域,人类不应随意涉足其中而忌讳这种传说。.
查看 浮士德Ⅱ和何蒙库鲁兹
紙幣
紙幣,又稱為鈔票,粵語稱為銀紙,是指以柔軟的物料(通常是特殊的紙張)印制成的特殊貨幣凭证,通常由国家发行并强制使用的一种货币符号。纸币本身不具价值,虽然作为一种货币符号,但其不能直接行使价值尺度职能,而是由国家对其面值进行定义。相比起硬幣,紙幣的面值通常較高。.
查看 浮士德Ⅱ和紙幣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又譯瞿提,生时约翰·沃尔夫冈·歌德,亦作Göthe(),),出生于神聖羅馬帝國法兰克福,戏剧家、诗人、自然科学家、文艺理论家和政治人物,為魏玛的古典主义最著名的代表;而作为戏剧、诗歌和散文作品的创作者,他是一名伟大的德国作家,也是世界文学领域最出类拔萃的光辉人物之一。在2005年德國電視二台票選最偉大的德國人活動中,他排名第七,次於第六偉大的音樂家巴哈。.
梅菲斯托費勒斯
梅菲斯托費勒斯(Mephistopheles,另外還有其他寫法),簡稱梅菲斯特(Mephisto)。最初於文獻上出現是在浮士德傳說中作為邪靈的名字,此後在其他作品成為代表惡魔的定型角色。.
查看 浮士德Ⅱ和梅菲斯托費勒斯
欧福里翁
欧福里翁(Euphorion of Chalcis),(),古希腊诗人与语法学家。他的作品在希腊语文学世界与之后在公元前1世纪卡图卢斯时期的古罗马诗人中产生了很大影响。他曾在雅典学习哲学。公元前223年后又被叙利亚国王安条克大帝任命为安条克皇家图书馆馆长。他的著作包括以神话为主要内容的小型史诗、抨击诗、警句诗以及学术论文等。后人通过其传世作品残篇认为他主要通过抄袭及浮夸而知名。.
查看 浮士德Ⅱ和欧福里翁
浮士德
浮士德(Faust、Faustus)是歐洲中世纪傳說中一位著名人物。可能是巫師或占星師,學識淵博,精通魔術,為了追求知識和權力,向魔鬼作出交易,出卖了自己的靈魂。 有許多文學、音樂、歌劇、電影或动漫以這個故事為藍本加以改編,例如歌德的《浮士德》、白遼士的《浮士德的天譴》、李斯特的《》(Faust Symphony)、古諾的《浮士德》、文藝復興時期英國劇作家克里斯多福·馬洛(Christopher Marlowe)的《浮士德博士悲劇》(The Tragical History of Doctor Faustus)。.
查看 浮士德Ⅱ和浮士德
浮士德I
《浮士德》(Faust)是德国大文豪歌德于1808年发表的一部悲剧。传统上,《浮士德》被认为是德语文学中最优秀的作品,同时也是最经常被引用的作品。该剧主人公浮士德也曾出现在其他作家的作品中,但歌德给他的形象赋予了深刻的人格寓意。 本文介绍《浮士德》的第一部分,即《浮士德,悲剧第一部》(Faust.);关于《浮士德》的第二部分,请见《浮士德II》。另,本文中所有译文及专用名词均取自绿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译本。.
查看 浮士德Ⅱ和浮士德I
海伦 (神话)
海伦(Ἑλένη, Helénē,Helen of Troy)是希腊神话中宙斯与勒达之女,被称为“世上最美的女人”,她和特洛伊王子帕里斯私奔,引发了特洛伊战争。.
查看 浮士德Ⅱ和海伦 (神话)
日耳曼
日耳曼可以指:.
查看 浮士德Ⅱ和日耳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