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山西省
山西,简称晋,中国一省,地处黄土高原东翼。山西表里山河,南临黄河,西邻吕梁山,东靠太行山。因在太行山以西,故曰山西。省会太原市。省境內春秋時為晉國之地,故簡稱晉。 山西地區的有獨特的语言、風俗以及历史,省內土地豐足、矿产資源豐富,位處汾河沿岸一帶的晋中盆地一直被稱作华北的「漁米之鄉」。省會太原也有著悠久的歷史。粤商、徽商、晋商、浙商、苏商一道,在历史上被合称为“五大商帮”。潮商与徽商、晋商,是中国历史“三大商帮”。.
查看 泰州 (古代)和山西省
風陵渡
-- 风陵渡是古代黄河上最大的渡口,位于于黄河在山西东转处,是山西、陕西、河南三省的交界点(今山西省芮城县风陵渡镇)。距離東北方的芮城县約30公里。其名字是因附近的风后陵而取的。相传黄帝六相之一的风-后-,与蚩尤作战被杀,埋葬于此,后建有风后陵。金人趙子貞《題風陵渡》有一句:「一水分南北,中原氣自全。雲山連晉壤,煙樹入秦川。」 著名武俠小說《神雕俠侶》第三十三回「風陵夜話」,就講述女角色郭襄的出場,位置就是風陵渡。.
查看 泰州 (古代)和風陵渡
永济市
永济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山西省的一个县级市,由运城市代管。位于山西西南隅,同蒲铁路穿越市境。.
查看 泰州 (古代)和永济市
河東郡 (中國)
河東郡,中國古代的郡。.
泰州 (后唐)
泰州,后唐、后晋、后汉、后周、辽朝时设置的州。 后唐天成三年(928年),升奉化军为泰州,治所清苑县(今河北保定市清苑区)。后唐灭亡後,泰州废除,地入莫州。割让给辽朝。辽朝再设泰州。后晋开运二年(945年)收复泰州,将满城县(今河北保定市满城区)划入泰州,泰州治满城县。次年,辽灭后晋,泰州再属辽。后汉乾祐元年(948年),后汉收复满城县,但是后汉的泰州治满城县,辽朝的泰州治清苑县。后周广顺二年(952年)废除泰州,满城县归易州。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后周夺得辽朝泰州,清苑县归莫州。辽圣宗统和六年(988年)辽夺得满城县,再设泰州。统和十五年(997年),北宋收复满城县,辽朝废除泰州。.
泰州 (北魏)
北魏延和元年(432年)置,治蒲坂县(今山西永济市西南蒲州镇)。辖境相当今山西省万荣、临猗、永济等县市地。太和中省。东魏天平初复置。北周明帝二年(558年)改为蒲州。 Category:北魏行政区划 Category:东魏行政区划 Category:北周行政区划.
泰州 (唐朝)
泰州,唐朝时设置的州。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改汾阴郡置泰州,治所在汾阴县(今山西万荣县西南宝井),属于绛州总管府,下辖汾阴县、龙门县。武德二年(619年)徙治龙门县(今山西河津市)。辖境相当今万荣、河津等县市地。武德三年(620年)设万泉县(今山西万荣县万泉乡),武德四年(621年),属陕东道行台。武德五年(622年),设万春县(今山西河津市僧楼镇张吴村)。武德九年(626年)属蒲州都督府。贞观元年(627年)属关内道,贞观二年(628年)属河东道,贞观十七年(643年)省泰州,废万春县,万泉县、龙门县属于绛州,汾阴县属于蒲州。.
泰州 (隋朝)
泰州,隋朝时设置的州。 《隋书》记载隋炀帝大業元年(605年)废泰州,将管辖县统合于魯州。設置年不明。杨守敬《隋书地理志考证》提到王劭著《舍利感应记》引《广弘明集》:“仁寿元年有泰州岱岳寺起塔。”記述说明仁寿元年(601年)以前设立。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施和金以隋文帝开皇十六年(596年)隋朝多新设州,推测此年设置泰州。下辖博平县、岱山县。.
泰州 (辽朝)
泰州,辽朝到元朝设置的州。 泰州是遼兴宗内迁通化州设置泰州德昌军节度使,治所在乐康县(今黑龙江省泰来縣西北56里塔子城鎮)。还下辖兴国县(今内蒙古自治区扎赉特旗西131里)。金太祖天辅元年(1117年)被金朝奪得。五年(1121年)设置泰州路都统。金海陵王天德三年(1151年)设德昌军节度使,金世宗大定二十五年(1185年),降为防御州。金章宗承安三年(1198年)迁到长春县(原长春州,今吉林省白城市东南55里德顺乡),仍为德昌军节度使。还下辖金山县(今内蒙古自治区乌兰浩特市北15里乌兰哈达镇)。泰和八年(1208年)為下等节度州。金宣宗貞祐二年(1214年)廢棄于蒙古。元仁宗延祐二年(1315年)八月,把泰州改设置泰宁府,延祐四年(1317年)二月,改为泰宁路。.
泰州 (泰州市)
泰州,中国五代十国时开始设置的一个州,治所在今江苏省泰州市。 五代南唐升元元年(937年)置泰州,治所在海陵县(今江苏泰州市)。辖境相当今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盐城市、兴化市、如皋市等地。南宋以后辖境缩小。元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年)改泰州路,二十一年(1277年)复改为州。属扬州路。元末迁治新城(今泰州市北)。明朝还旧治海陵县。洪武初以州治海陵县省入泰州。属扬州府。清朝为不辖县的散州。1912年改为泰县。1996年8月12日,组建地级泰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