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法西斯大委员会

指数 法西斯大委员会

法西斯大委员会(Gran Consiglio del Fascismo),一译法西斯大议会,是意大利在一党专政的法西斯政权时期的国家最高机关和咨询机关。 1922年12月15日,贝尼托·墨索里尼在罗马举行国家法西斯党干部会议时,决定设置法西斯大委员会,黑衫军的领导人都成为委员会的议员。1923年1月12日,第一次大委员会在罗马的一家大酒店内举行。10月23日的第27次大委员会上,法西斯大委员会被确立为处于全国委员会、全国指导部之上的“法西斯最高机关”,1926年法西斯党党章修正之后被明确写入党章。1928年12月9日,大委员会为“国家的最高机关”正式被写入意大利法律,从法西斯党的机关成为国家的机关。1929年,法西斯党重修党章以后不再提到大委员会。 法西斯大委员会多次参与重大事项的讨论,但没有决策权,决策权掌握在墨索里尼一人手里。 1943年7月24日22时,最后一次法西斯大委员会会议在威尼斯宫举行。这一次会议上,迪诺·格兰迪提出了对墨索里尼的不信任动议,提议解除墨索里尼的首相职务,以19票赞成、8票反对和1票弃权通过(格兰迪决议)。随后,墨索里尼遭到逮捕,标志着法西斯政权体制的崩溃。 Category:意大利王国 Category:法西斯主义 Category:国家法西斯党.

10 关系: 威尼斯宫不信任动议一党制国家法西斯党罗马贝尼托·墨索里尼迪诺·格兰迪格兰迪决议法西斯主义意大利

威尼斯宫

威尼斯宫(Palazzo Venezia)是意大利罗马市中心的一座宫殿,卡比托利欧山北侧。采用这一名称是因为它曾经充当威尼斯共和国使馆。 这座建筑始建于1455年,是罗马最早的文艺复兴建筑之一;立面右侧是中世纪塔楼。大部分石料取自附近的罗马斗兽场,直到最近几个世纪在罗马这是常见的做法。威尼斯枢机主教皮埃特羅.巴博,后来的教宗保禄二世居住于此,在此可以观看毗邻的科尔索路(Via del Corso)上的赛马场。 这座建筑成为教宗住所,庇護四世将这座建筑的大部分给予威尼斯共和国用作使馆。在19世纪,这座建筑是奥匈帝国驻梵蒂冈使馆。 1917年,意大利获得这座建筑的所有权。墨索里尼的办公室设在Sala del Mappamondo,官邸也設在宮內,墨索里尼大多使用这座宫殿的阳台向聚集在威尼斯广场的人群演说。 威尼斯宫博物馆设在这座建筑内,包括美术馆,主要是从公元初到文艺复兴早期的陶器、织锦、雕塑。.

新!!: 法西斯大委员会和威尼斯宫 · 查看更多 »

不信任动议

不信任动议(Motion of No Confidence 或 Motion of Non Confidence)、不信任投票(Vote of No Confidence)或不信任决议(Resolution of No Confidence),中文又俗稱倒閣,是一种议会议案,一般適用於議會制及半總統制國家的議會。传统上由反对派提交给议会,希望打败政府(內閣)或使政府难堪。在少数情况下,它也可能由对政府已失去信心的昔日支持者放入议会的议程,该议案由议会投票决定通过或拒绝。一般而言,假如议会表决通过不信任动议或无法通过信任动议,政府只有辭職或解散议会并进行大选這兩個選擇。此制度源於十八世紀末葉,值美國獨立,英軍屢敗時。時英國下議院通過決議稱:「本議院毋可就現任各大臣身保信任。」致時任英國首相诺斯勋爵請辭。雖未即時成為定例,亦開後制先河。.

新!!: 法西斯大委员会和不信任动议 · 查看更多 »

一党制

一党制(one-party system)、单党制(single-party system)或一黨專政是單一政黨壟斷政治與軍事權力,並透過憲法、軍警、特務等各種制度內外之手段,長期將其他勢力排除於政治權力外的国家。这类国家一般为法西斯主義、共產主義或社会主义国家,历史上第一个一党制国家为1878年-1980年的西非国家利比里亚的真辉格党,长达102年。 傳統上以「政黨的數目」爲標準來判定一個國家是一黨制、兩黨制或多黨制,但此判定標準据台灣学者葛永光指出不充分,例如一黨領導的共產黨還實施黨內民主,內部派系眾多,存在一黨多元的系統,兩黨國家卻小黨林立抵制國會,又如歐洲多黨聯合執政良久沒有競爭的情況也很常見。 法理上的一党制国家為威权体制的一種,和其他个人独裁、军事独裁、绝对君主制等比較,有助於理解民主转型之不同途徑。.

新!!: 法西斯大委员会和一党制 · 查看更多 »

国家法西斯党

国家法西斯党(Partito Nazionale Fascista;简称PNF)为一前意大利政党,由贝尼托·墨索里尼创建以通过政治形式表达法西斯主义。该政党于1922年“向罗马进军”,夺取政权,成为执政党,统治意大利直至1943年墨索里尼为法西斯大议会罢黜。 在建立国家法西斯党前,墨索里尼所创的首个政党名为“法西斯革命党”(Partito Fascista Rivoluzionario;简称PFR),据其称创立于1915年。在1919年11月选举惨败后,法西斯革命党于1921年更名为国家法西斯党。 国家法西斯党的思想基础为及收复和扩张意大利领土的欲望。法西斯主义者认为意大利必须通过这一举措以树立其国家地位,避免陷入衰败Aristotle A. Kallis.

新!!: 法西斯大委员会和国家法西斯党 · 查看更多 »

罗马

羅馬(Roma)是意大利首都及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是世界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古羅馬文明的發祥地,因建城歷史悠久並保存大量古蹟而被暱稱為「永恆之城」。其位於意大利半島中西部,台伯河下游平原地的七座小山丘上,市中心面積有1200多平方公里。羅馬同時是全世界天主教會的中樞,擁有700多座教堂與修道院、7所天主教大學,市內的梵蒂岡城是罗马主教即天主教会教宗及聖座的駐地。羅馬與佛羅倫斯同為義大利文藝復興中心,現今仍保存有相當豐富的文藝復興與巴洛克風貌;1980年,羅馬的歷史城區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新!!: 法西斯大委员会和罗马 · 查看更多 »

贝尼托·墨索里尼

贝尼托·阿米尔卡雷·安德烈亚·墨索里尼(Benito Amilcare Andrea Mussolini,,)是一位意大利记者和政治人物,曾任意大利王国第40任总理,同時也是法西斯主义的创始人。墨索里尼於1925年獲得政府首脑的身份,而且以「領袖」的称号巩固了自己的权臣地位,並自同年一直至1943年7月25日期間於義大利实施独裁统治,1938年3月30日亦獲得了意大利最高軍銜「最高帝国元帅」,墨索里尼後於1943年7月失勢下台,被意大利新政府拘捕,之後被德國派出的特種部隊救出,改任德國的傀儡國意大利社会共和国的政府总理。 墨索里尼早年信仰社会主义和无神论,1900年加入了当时激进的左翼政党意大利社会党,1911年因反对意大利在利比亚对奥斯曼帝国的军事行动在监狱中度过了5个月,1912年成为意大利社会党的领导成员和党报《》(Avanti!)的记者。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剧烈地改变了墨索里尼,从反干涉主义转向战争狂热,1914年11月5日墨索里尼在米兰创建了左翼干涉主义报纸《意大利人民》,思想的转变也导致他在1915年退出了意大利社会党。意大利于1915年4月改加入协约国进入战争后,墨索里尼报名参战。後來英國唯恐意大利會繼俄國之後退出大戰,暗中以每週100英鎊的高額報酬收買墨索里尼,讓墨索里尼在他主編的報上繼續鼓吹參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经济和人员上损失巨大的意大利虽属战胜国,但在巴黎和会上被“三巨头”所排挤,没有获得期望中的“报酬”,这给意大利带来了战争失利外的进一步的耻辱感。1921年墨索里尼建立了国家法西斯党,在战后政治和经济动荡的意大利,具有民族主义、反共产主义和反工会特点的国家法西斯党获得了中产阶级、地主及工业资本家的支持。 1922年10月28日墨索里尼发动向罗马进军的政变,10月30日被意大利国王埃马努埃莱三世任命为总理并组建内阁。出于对内战和社会主义者反君主制特点的担忧,国家法西斯党获得了国王的支持,并取得了1924年4月6日大选的壓倒性胜利,取得67%多數的議席。同年6月10日墨索里尼的主要政敵:意大利社会主义政治家吉亚科莫·马泰奥蒂遭到暗杀。继而墨索里尼在1925年1月宣布国家法西斯党为意大利唯一合法政党,从而建立了法西斯主义独裁统治。 1935年开始与德国总理阿道夫·希特勒接触,德、義於1939年5月22日签订钢铁条约。1940年6月10日意大利正式加入轴心国进入第二次世界大战,同年9月27日,意大利、德国、日本签署三国同盟条约。1943年在意大利经历了一连串的军事失败后,7月24日大法西斯议会通过了对墨索里尼的不信任动议,翌日,墨索里尼被埃马努埃莱三世国王解职并逮捕,软禁在大萨索山的一间别墅裡。同年9月12日德軍发动橡树行动,成功营救出被软禁的墨索里尼。随后墨索里尼在意大利北部建立意大利社会共和国,与南部已被盟军占领的意大利王国分庭抗礼。1945年4月意大利社会共和国开始崩溃,4月27日偽装成德国军人的墨索里尼在逃往瑞士的途中被意大利共产党游击队发现并俘虏,翌日在未经审判的情况下,墨索里尼和他的情人克拉拉·貝塔西在科莫省梅泽格拉镇的一个叫的村庄被枪决。他们的尸体随后在4月29日被运到米兰,并被倒吊在洛雷托广场的一个加油站顶上示众。墨索里尼的尸体在1946年被法西斯主义支持者盗挖,后被意大利政府扣押10年,直到1957年才交还给他的遗孀雷切尔·墨索里尼在他的故乡普雷达皮奥下葬。.

新!!: 法西斯大委员会和贝尼托·墨索里尼 · 查看更多 »

迪诺·格兰迪

迪诺·格兰迪(Dino Grandi,),意大利政治家、外交家、贵族,第一代莫尔达诺伯爵。他以二战末期发起罢免墨索里尼首相职务的决议(格兰迪决议)而知名。 生于莫尔达诺的一个农家中,1913年进入博洛尼亚大学学习法学,并活跃于新闻界。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加入意大利军队,1919年毕业,此时一战也已结束。他退伍后来到了伊莫拉并成为了律师。 格兰迪认同墨索里尼的意大利应该参加一战的观点。他曾经强烈地反对法西斯主义,但后来转为认同,并加入了国家法西斯党。1921年5月众议院选举中,他当选议员。墨索里尼上台后,格兰迪于1923年被选为副议长。1924年担任内务次官、翌年任外务次官,1929年就任外交大臣。在任期间,格兰迪努力维持着意大利的中立立场,并同英国保持着良好的外交关系。后来,格兰迪调任驻英大使,在第二次意大利埃塞俄比亚战争中以及二战爆发之前紧张的国际局势之中,努力缓和与英国的紧张关系。 1939年自英国回国,担任法务大臣,以及的议长。1943年,盟军入侵西西里,意大利节节溃败。7月24日,格兰迪在国家法西斯党的最高会议法西斯大委员会上,指责墨索里尼对战争的败北负有责任,提议解除其首相职务、还政于国王,获得通过,是为格兰迪决议。这项决议最终导致了墨索里尼的倒台和被捕。 纳粹德国在意大利北部扶植建立意大利社会共和国后,在1944年1月的维罗纳审判上,格兰迪被认定为犯有叛国罪,缺席判处死刑,然而格兰迪已经在1943年8月就流亡到西班牙去了。此后,他先后移居到葡萄牙、阿根廷以及巴西等国,并在1960年代回到意大利,经营养猪业生意。1988年病逝于博洛尼亚。 Category:義大利第二次世界大戰人物‎ Category:国家法西斯党人物 Category:義大利法西斯主義者 Category:義大利反共主義者 Category:義大利政治人物 Category:義大利外交官 Category:艾米利亞-羅馬涅大區人 Category:被缺席审判判处死刑人物.

新!!: 法西斯大委员会和迪诺·格兰迪 · 查看更多 »

格兰迪决议

格兰迪决议(ordine del giorno Grandi)指的是1943年7月25日意大利国家法西斯党的最高权力机关法西斯大委员会通过的、罢免该党领袖墨索里尼的意大利首相职务的决议。此项动议由迪诺·格兰迪发起,故而被称为“格兰迪决议”。 格兰迪决议通过后,意大利国王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随即宣布支持这项决议,解除墨索里尼的首相职务并将其逮捕。此事件被意大利人称为七月二十五日事件(25 luglio)。.

新!!: 法西斯大委员会和格兰迪决议 · 查看更多 »

法西斯主义

法西斯主义(Fascism;Faschismus;民國初年又譯作棒喝主義),字源為束棒(法西斯,一種古羅馬的象徵物),是一種極致國家民族主義的政治運動,強調民族復興、國家富強、強人主導國家政治、國家專權集中於一黨專政(或一黨獨大配合弱勢並無法取代政府的反對派),對外漸進式侵略,對內剷除或打壓反對聲音,破壞言論自由、新聞自由、司法獨立等,缺乏權力制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由法西斯意大利和德意志第三帝國(納粹德國)建立法西斯政府後,於二战期間蔓延整個欧洲乃至世界的一套關於創造新民族性及新國民的意識型態及政治宗教。.

新!!: 法西斯大委员会和法西斯主义 · 查看更多 »

意大利

意大利共和国(Repubblica Italiana),通稱意大利(Italia),是一個歐洲主权國家,主要由位於南歐的靴型亞平寧半岛及两个地中海岛嶼西西里岛和撒丁岛所组成,國際代碼為IT。意大利北方的阿尔卑斯山地区与法国、瑞士、奥地利以及斯洛文尼亚接壤,其领土包围着两个微型国家——圣马力诺和梵蒂冈,而在瑞士擁有座落於盧加諾湖湖畔的意大利坎波內這個境外領土。全国行政上划分为20个大区(其中5个為自治区)、110个省與8,100个城市。首都為罗马,意大利王国在1870年將首都設置在此,而都灵(1861年-1865年)及-zh-hans:佛罗伦萨;zh-tw:佛羅倫斯;-(1865年-1870年)也曾是意大利王國的首都。根据2014年统计,意大利人口大约为6,079.5萬,領土面積約為301,338平方公里,人口密度约每平方公里201.7人,屬於溫帶氣候。意大利是歐洲人口第5多的國家,人口在世界上排名第23位。意大利因其拥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为数众多的人类文化遗产(世界遺產數目排名全球第一)而被称为美丽的国度(Belpaese)。 現今的意大利地區是以前歐洲民族及文化的搖籃,曾孕育出羅馬文化及伊特拉斯坎文明,而意大利的首都羅馬,幾個世紀以來都是西方世界的政治中心,也曾經是羅馬帝國的首都。當羅馬帝國殞落後,意大利遭受了多次外族入侵,包括倫巴底人、東哥德人等日耳曼民族,之後還有諾曼人等。东罗马帝国曾一度重新占领意大利地区。在14世紀後,意大利轉而成為文藝復興的發源地 ,而文藝復興對歐洲影響深遠,讓歐洲思想前進了一大步。義大利過去分裂為許多王國與城邦,但是最終在1861年完成統一。其巅峰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刚开始之前,義大利變成一個殖民帝國,把勢力範圍延伸到利比亞、厄利垂亞、-zh-hans:意属索马里兰;zh-hk:意屬索馬利蘭;zh-tw:義屬索馬利蘭;-、衣索比亞、阿爾巴尼亞、羅德島與十二群島,而且擁有中國天津的租界。 意大利也在政治、文化、科學、醫療衛生、教育、體育、藝術、時尚、宗教、料理、電影、建築、經濟及音樂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影響力。米蘭是意大利的經濟及工業中心,根據2009年全球語言監察組織(Global Language Monitor)的資料,它也是世界時尚之都。在2007年造訪意大利的遊客人數位居世界第5位,總共超過4,370萬人次的國際遊客造訪,而羅馬則是歐盟國家中第3多遊客造訪的城市,也被認為世界上最美麗的十大古城之一。威尼斯則被認為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城市,《紐約時報》形容它「無疑是世界上最美麗的人造城市」。 意大利共和国是一個議會制民主共和國,是一個已開發國家,世界七大工業國之一,生活質量指數則在世界排名第8名, Economist, 2005。意大利在2014年人類發展指數列表中則名列第26位,並擁有高度人均國內生產總額。根據國內生產總額與購買力平價國內生產總值的數據,意大利分別是世界第8大與第10大經濟體。意大利的政府預算金額則是位居世界第5位。意大利是北大西洋公約和歐盟的創始會員國,也是八大工業國集團、20國集團和歐洲四大經濟體成員之一。意大利也参与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世界貿易組織、歐洲議會、西歐聯盟及歐洲創新中心(Central European Initiative)。意大利也參加申根協議,也是世界世界國防預算金額第9高的國家且分享北約的核武器。 意大利在歐洲及全球的軍事、文化和外交事務扮演重要的角色,首都羅馬則是世界上對於政治及文化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城市,世界上許多著名的機構,例如國際農業發展基金會(International Fund for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全球在地論壇(Glocal Forum)、世界糧食計劃署及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的總部都設在羅馬。意大利也擁有较高的教育指數、勞動力人口及慈善捐助金額。人均預期壽命排名世界第11位。醫療保健系統在2000年被世界衛生組織評比為世界第2。意大利也是一個全球化的國家。意大利的國家品牌價值在2009年名列世界第6位。意大利在藝術、科學和技術上擁有悠久的傳統,且至2017年共有53处世界遺產,是擁有最多世界遺產的西方國家。.

新!!: 法西斯大委员会和意大利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