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後藤次利
後藤次利(後藤 次利,),日本作曲家、编曲家、贝斯手,出身于东京。.
查看 沒有忘掉的面容和後藤次利
粵語流行音樂
粵語流行音乐(Cantonese popular music、簡稱Cantopop),又名香港流行音樂,主要是指產生於香港的本土音樂,同時也被用於指代音樂的創作、製作和消費的文化背景 粵語流行音樂於1970年代中期由《铁塔凌云》(许冠杰曲、许冠文词、许冠杰唱)及《啼笑因緣》一曲(顧嘉煇曲、葉紹德詞、仙杜拉唱)所帶動,因此被视为本地流行音樂的分水嶺;其後蓬勃發展(另有論者認為是1973年的《分飛燕》)。 粵語流行音樂深受多種曲風影響,包括爵士、搖滾、節奏藍調、電子、西方流行音樂等,並擁有跨國的樂迷基礎,特別是东南亚國家和地區(包括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泰国等)China Briefing Media.
索尼音樂娛樂 (香港)
#重定向 索尼音樂娛樂香港.
Debbie Gibson
#重定向 黛比·吉布森.
鮑比達
鮑比達(Chris Babida, )是活躍於香港及台灣的音樂人,擔任作曲、編曲、唱片製作人、電影配樂、音樂總監及指揮等。其前妻為1960年代香港著名女歌星及演員鍾玲玲。.
查看 沒有忘掉的面容和鮑比達
黎允文
黎允文(;Henry Lai Wan-man),香港音樂家、電影配樂家,為八十年代已解散樂隊「小島樂隊」及九十年代樂隊「天織堂」的成員之一。经常合作的導演有林超賢、張婉婷、羅啟銳、李仁港等。.
查看 沒有忘掉的面容和黎允文
錄音室專輯
錄音室專輯(studio album)是指在錄音室中錄製的專輯。通常不包含現場實況的錄音或混音歌曲,若是有收錄這些歌曲,也不會是專輯的主要歌曲。與現場專輯不同,在錄製錄音室專輯時,不需一次演奏完整首歌、可於錄音室中加入聲音效果、管弦樂團的伴奏,且聲音通常較為清晰。 於音樂業界中,錄音室專輯通常和現場專輯以及合輯的主題相反。錄音室專輯中收錄的多為未曾發表的原創歌曲,因此又常被稱呼為原創專輯(original album)。錄音室專輯亦為音樂專輯中銷售量最高的種類,例如在英國,銷售量超過250萬的24張專輯中,有18張是錄音室專輯。 於古典音樂中錄音室專輯與現場專輯之差異為錄音室專輯常為多次編輯的成果。尤其管弦樂團作品可為同作品之不同場景。該慣習建構完善,而當較早期的類比錄音作品被移轉至數位媒體時編輯常十分顯著。.
郭小霖
郭小霖(Alvin Kwok Siu Lam;),是80、90年代香港創作音樂人及粵語流行曲歌手,現任Sony/ATV董事總經理。.
查看 沒有忘掉的面容和郭小霖
陳少琪
陳少琪(Keith Chan,),香港著名音樂人及多方位創作人,兼任填詞人、作曲人、唱片製作人、演唱會策劃及監製,亦曾出版小說、散文和撰寫電影及舞台劇劇本。擔任陳式音樂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香港作曲及作詞家協會理事及中國音像著作權集體管理協會顧問。長女為香港新晉女歌手陳明憙。.
查看 沒有忘掉的面容和陳少琪
林夕
林夕(Albert Leung,),本名梁偉文,祖籍廣東東莞,生於香港,是香港著名文字工作者,尤以填詞人及多媒體創作人為人熟悉。1980年代中期成為填詞人的林夕是香港樂壇創作最多作品的填詞人之一(按下方作品列表紀錄-截至2017年已創作3470首),作品包括粵語、國語歌詞,當中有不少膾炙人口的作品,林夕曾於1995年至2003年連續九年獲得叱吒樂壇填詞人大獎,是最長連續奪得該獎項的填詞人,又於2006年至2009年再度連續四年獲叱吒樂壇填詞人大獎,他曾在1999年憑王菲的歌曲〈臉〉及2010年憑張惠妹的歌曲〈開門見山〉,兩度獲得台灣金曲獎的流行類最佳作詞人獎。於2009年獲頒《十大中文金曲頒獎音樂會》「金針獎」。2012年,獲「CASH音樂成就大獎」以及「作詞家」個人最多新作品演出獎。.
查看 沒有忘掉的面容和林夕
林振強
林振強(;Richard Lam),香港填詞人兼專欄作家、漫畫家、資深廣告撰稿員、創作總監和廣告人。1990年代末漸漸淡出填詞界,最後的詞作是林志美的《孤單先生孤單小姐》。散文及漫畫方面,則著有《洋蔥頭》、《一個人在床上》、《鬆一鬆》及《傻強扶弱》等一系列風格輕鬆幽默之作。.
查看 沒有忘掉的面容和林振強
杜自持
杜自持(),本名Andrew Tuason,菲律賓華人混血兒,香港著名唱片製作人、作曲家、鍵盤演奏家,近年來接連與歌手張學友合作,推出多首作品。.
查看 沒有忘掉的面容和杜自持
梁美薇
#重定向 小美 (香港).
查看 沒有忘掉的面容和梁美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