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沈邈

指数 沈邈

沈邈,字子山,信州弋陽(今屬江西)人。 進士出身。仁宗時為侯官縣令,通判廣州,累遷都官員外郎。慶曆初年为侍御史。後任京東轉運按察使。歷官澶州(今河南濮阳),河北、陝西都轉運使。後知延州(今陕西延安),卒於任上。《宋史》評價其“疏爽有治才,然性少检。……然皆以酒失自累,故不能无贬焉。”.

14 关系: 宋史宋仁宗延安市延州侍御史信州进士通判陕西省江西省河南省河北省澶州濮阳市

宋史

《宋史》是二十四史中篇帙最為浩繁的史書,於元末至正三年(1343年)由丞相脱脱和阿鲁图先后主持,與《辽史》、《金史》同時修撰。1977年,中華書局出版《宋史》標點校勘本。.

新!!: 沈邈和宋史 · 查看更多 »

宋仁宗

宋仁宗趙禎(),北宋第四代皇帝(1022年3月23日-1063年4月30日在位)。初名受益,宋真宗的第六子,生母李宸妃。其生于大中祥符三年四月十四日,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受封為庆国公,八年(1015年)受封為寿春郡王;天禧元年(1017年)进中书令,二年(1018年)进封昇王,同年九月立为皇太子,赐名趙禎;乾兴元年(1022年)二月,真宗崩,仁宗即帝位,时年13岁;1023年改年號為天圣;1063年駕崩於汴梁皇宮中,享年53岁,在位41年。民間流傳“狸猫换太子”中的太子就是影射宋仁宗;自古以來,其在包青天劇中亦樹立明君之形象。.

新!!: 沈邈和宋仁宗 · 查看更多 »

延安市

延安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陕西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陕西省北部,是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终点,及中国共产党在1935年至1948年的根据地,是中共革命圣地。主要景点宝塔及窑洞等,多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旧址,附近有黄帝陵及黄河壶口瀑布等人文自然景观。.

新!!: 沈邈和延安市 · 查看更多 »

延州

延州,中国古代的州:.

新!!: 沈邈和延州 · 查看更多 »

侍御史

侍御史,為御史的一種,簡称侍御,中國古代官制。 秦朝初置,漢代沿用,隸屬於御史大夫之下,可彈劾非法。 漢宣帝時又有治書侍御史一職,掌五曹,即令曹、印曹、供曹、尉马曹、乘曹。三國時,曹魏於殿中省置殿中侍御史,掌記錄朝廷動靜,糾彈百官朝儀。 隋改殿中侍御史為殿内侍御史。 唐代侍御史歸属臺院,共四员,又改殿內侍御史為殿中侍御史,歸属殿院,用來纠察早朝禮仪。 唐宋兩朝,御史臺所屬機構有臺院、殿院和察院鼎三而立,分別由侍御史、殿中侍御史和監察御史任職。自魏晉迄於宋、元朝,均置侍御史。 明代以後此職遂廢。.

新!!: 沈邈和侍御史 · 查看更多 »

信州

信州可以指:.

新!!: 沈邈和信州 · 查看更多 »

进士

进士原是科舉的科目之一。中國古代科舉制度中,通過最後一級中央政府朝廷考試者,稱為進士。到了元朝以後,惟存進士一科,遂成為科舉功名的最高等級。民间又称考中进士为“金榜题名”。.

新!!: 沈邈和进士 · 查看更多 »

通判

通判,中國古代官職之一,五代十國顺义元年(921年)始置。 學界認為通判一職始創立於北宋,朝廷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防止知州职权过重,专擅作大,以通判负责监督知州,两者相互牵制,全称通判某州军州事,俗称通判、通州、州判、监郡、郡佐、州佐、治中、别驾、郡丞。事實上,五代十国时期,吳王楊溥於顺义元年(921年)已设立此职,表張延翰為江州觀察巡官,通判軍府事。南唐保大元年(943年)繼設有通判一職,張易“以水部員外郎,通判歙州刺史。”明朝期間為各府的副職,位於知府、同知之下。在清朝通判也稱為“分府”,管轄地為廳,此官職配置於地方建制的京府或府,功能為輔助知府政務,分掌糧鹽鐵都捕,品等為正六品。通判多半設立在邊陲地帶,以彌補知府管轄不足之處。1911年,清亡,該官職廢除。 通判也被用作古代廳長的別名,如:噶瑪蘭厅通判。.

新!!: 沈邈和通判 · 查看更多 »

陕西省

陕西,简称陕或秦,又称三秦,是中国西北地区的省份,现为西北地区工农业最发达的省份,处于黄河中游,是现今中国地理版图的中心。省会是中国著名古都西安。.

新!!: 沈邈和陕西省 · 查看更多 »

江西省

江西省,简称赣,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行政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东界浙江与福建、北邻安徽和湖北,西连湖南,南毗广东。境内最大河流为長江支流赣江,自南向北纵贯全境,注入中国目前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全省总面积166946.58平方公里,2016年底人口4592.00万人江西省统计局:〈〉。省会为南昌。.

新!!: 沈邈和江西省 · 查看更多 »

河南省

河南省简称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行政区,省会郑州市。其大部分土地位于黄河中下游以南地区,故名河南。河南地处中国中部,承东启西,古称天地之中,被视为中国之处而天下之枢,是中国经济自东向西梯次推进发展的中间地带,以河南省为主体的中原经济区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版块,以河南省为核心的中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源头和核心组成部分。河南地势西高东低,北部、西部、南部分别分布着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山和大别山,中部和东部为大面积的冲积平原,西南部为南阳盆地。黄河穿北境而过,淮河水系和海河水系以及汉水的支流丹江也流经河南。全省面积16.7万平方公里,面积排名全国第17位。人口9480万,仅次于广东和山东位列第三位。2015年全省生产总值3.7万亿元,位居第五位。.

新!!: 沈邈和河南省 · 查看更多 »

河北省

河北省,简称冀,因其地处华北平原,黄河下游北岸而名。面积为18.88万平方公里。 地处华北、东临渤海,渤海之滨,地理上包围北京和天津两个直辖市,是京城通往外地的门户,自金朝开始即是京畿要地。与北京市、天津市、辽宁、山西、河南、山东和内蒙古等省市區接壤。全省最高峰是小五台山的主峰北台(海拔2882米),全省面积43%的平原海拔不到100米。省会是石家庄市。因省境于《禹貢》为冀州之地,故简称冀。.

新!!: 沈邈和河北省 · 查看更多 »

澶州

澶州,唐朝时设置的州。 武德四年(621年)分黎州之澶水和魏州之顿丘、观城等县置。贞观元年(627年)废。大历七年(672年)以魏州之顿丘、临黄两县复置,治所在顿丘县(今河南省清丰县西南)。辖境相当今河南省清丰、范县及山东省莘县部分地区。 五代後晋天福三年(938年),州及顿丘县俱移治德胜北城(今河南省濮阳市)。四年移濮阳县于德胜南城(今濮阳市南)。两城隔河相对。此后,州或治南城,或治北城。州城临黄河,五代、北宋时造舟为梁,跨于河上,为南北交通咽喉。 后汉乾和八年(950年),郭威在此被军士拥立为帝,后建立后周,史称澶州兵变。 宋朝景德元年十二月(1005年),辽、宋会盟于此,因澶州亦名澶渊郡,史称澶渊之盟。熙宁六年(1073年)废顿丘县(北城)。十年因水患,州与濮阳县均移,治北城。崇宁五年(1106年)升为开德府。金朝初年,复名澶州。皇统四年(1144年)改为开州。 Category:唐朝的州 Category:五代十国的州 Category:北宋的州 Category:金朝的州 Category:河南的州 Category:山东的州 Category:濮阳行政区划史 Category:聊城行政区划史 Category:621年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1140年代废除的行政区划.

新!!: 沈邈和澶州 · 查看更多 »

濮阳市

阳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南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河南省东北部。市境西接安阳市,西南毗新乡市,东南隔黄河与山东省菏泽、济宁、泰安三市相望,东北与山东省聊城市相连,北与河北省邯郸市接壤。地处冀鲁豫三省结合部,黄河北岸冲积平原,地势平坦,金堤河、马颊河、卫河等流经境内。总面积4,271平方公里,人口361万。濮阳是中原地区的主要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区,位于鲁豫交界的中原油田总部驻濮阳市。.

新!!: 沈邈和濮阳市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