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埃森
埃森(Essen)是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里鲁尔区的一个非县辖城市,是杜塞尔多夫行政区的联邦州总中心之一。它是德国的一座大城市,大概有59万人口。按统计日期和数据来源来分,埃森位於第八,(杜塞尔多夫第六,多特蒙德第七。)该市还是莱茵兰风景区联盟和鲁尔区区域联盟成员。.
查看 汉斯·托罗普施和埃森
奥匈帝国
奧匈帝國(Österreich-Ungarn;Ausztria-Magyarország)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立宪制二元君主国,由奥地利帝国和匈牙利王国组成,其建立源於1867年奧匈折衷方案,1918年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败而灭亡。奥匈帝国由哈布斯堡王朝统治,奥匈双方在法定意义上是平等的,两国在立法、行政、司法、稅收、海關、鑄幣等领域分别享有自主權,外交和國防事务統一由帝國的中央政府處理。奥匈帝国是当时世界列强之一,国土地跨东欧、中欧和南欧,面积为欧洲次于俄国的第二大国,人口总数居欧洲第三,次于俄国和德国。 1908年,奥匈帝国兼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地区,为帝国存续期间少有的领土扩张,酿成波斯尼亚危机",间接为1914年萨拉热窝事件的爆发埋下祸根。事件中,皇储斐迪南大公被塞爾維亞黑手黨的激进民族主义者加夫里洛·普林西普刺殺,引發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奥匈帝国和德国同属同盟国一方,于1918年战败而解体,奥地利第一共和国和匈牙利王国成为奥匈帝国的法理继承国,而在奥匈帝国故土上建立起来的独立民族国家还包括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和斯洛文尼亚人、克罗地亚人和塞尔维亚人国等;亦有部分领土被波兰第二共和国和罗马尼亚王国继承。 奧匈帝國是多民族国家,其內政事务常需要由其国土范围内12个民族代表共同商議决定。其存续期间欧洲民族主義思潮盛行,各地民族独立思想已趨至成熟,国内民族起事和民族纠纷不断,民族问题严重,由之产生的语言分歧也使得战时军队指挥效率低下。雖然奧匈帝國在民族問題上舉步維艱,但在它所存在的约50年间整个国家的经济不断发展,实现了近代化,许多开明的改革得以施行。奥匈帝国保有世界规模第四大的机械制造业体系,次于美国、德国和英国;其家用电器、电力工业设备及发电厂发电装置的制造量和出口量位居世界第三,次于美国和德国。.
查看 汉斯·托罗普施和奥匈帝国
布拉格查理大学
布拉格查理大学(Univerzita Karlova v Praze;Universitas Carolina in Prague)成立于1348年,是捷克乃至中欧最古老的大學,也是捷克最大的大学。 布拉格大学是欧洲顶尖大学科英布拉集团、欧洲大学联盟以及Europaeum成员。布拉格大学在历史上诞生过很多著名学者和科学家。像第谷·布拉赫,约翰内斯·开普勒,伯纳德·博尔扎诺,恩斯特·马赫和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等都曾在此探索到他们的发现。布拉格大学的学生和教授在历史上诞生过四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它已发展成了一所综合性的世界闻名的高等学府,现有五万四千名学生在此就读。 布拉格查理大学属于世界顶级大学,根据上海交通大学的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布拉格查理大学名列世界300强和欧洲100强(根据科学研究,主要是获诺贝尔奖情况)。.
弗朗兹·费歇尔
弗朗兹·約瑟夫·埃米爾·费歇尔(Franz Joseph Emil Fischer;),生于弗赖堡,是德国化学家,和和的父亲。他和汉斯·托罗普施托发现了费托合成工艺过程。他还与威廉·奥斯特瓦尔德和赫尔曼·埃米尔·费歇尔做过研究工作。在1913年,他成为了在米尔海姆市的的主任。 1947年,他于慕尼黑逝世。.
化学评论
《化学评论》(Chemical Reviews,通常缩写为Chem.
查看 汉斯·托罗普施和化学评论
魏瑪共和國
威瑪共和國(Weimarer Republik)指1918年至1933年採用共和憲政政体的德国,于德意志帝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霍亨索伦王朝崩溃后成立。由於這段時間施行的宪法(一般称之为《威瑪憲法》)是在憲法召开的国民议会上通过的,因而得此名稱。其使用的國名為「德意志國」(Deutsches Reich)。「威瑪共和」这一稱呼是后世历史学家的称呼,从来不是政府的正式用名。有如現在的法蘭西共和國算是第五共和國,共和是針對政權的說明。 威瑪共和是德国历史上第一次走向共和的嘗試,于德国十一月革命后而生,因阿道夫·希特勒及纳粹党在1933年上台执政而结束。虽然1919年的威瑪共和宪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在法律上仍然有效,但納粹黨政府在1933年采取的一体化(Gleichschaltung)政策已经彻底破坏了共和国的民主制度,所以魏玛共和国在1933年已经名存实亡。.
费托合成
费托合成(Fischer–Tropsch process),又称F-T合成,是以合成气(一氧化碳和氢气的混合气体)为原料在催化剂和适当条件下合成以液态的烃或碳氢化合物(hydrocarbon)的工艺过程。在1925年,由就职于位于鲁尔河畔米尔海姆市的德国化学家弗朗兹·费歇尔和汉斯·托罗普施所开发的。 这个过程是气体液化技术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它通常是从煤,天然气或生物质产生合成润滑油与合成燃料。费托合成作为低硫柴油燃料的来源而得到间歇性的关注,用以解决基于石油的烃类的供应或成本问题。.
查看 汉斯·托罗普施和费托合成
捷克
捷克共和國(Česká republika),通稱捷克(Česko),是一個中歐地區的內陸國家,其前身為捷克斯洛伐克,於1993年與斯洛伐克和平分離。.
查看 汉斯·托罗普施和捷克
有机化学
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及有機物質的结构、性质、反應的学科,是化学中极重要的一个分支。有机化学研究的對象是以不同形式包含碳原子的物質 ,又称为碳化合物的化学。 有關有机化合物或有機物質結構的研究包括用光譜、核磁共振、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质谱或其他物理或化學方式來確認其組成的元素、組成方式、實驗式及化學式。有關性質的研究包括其物理性質及化學性質,也需評估其,目的是要了解有機物質在其純物質形式(若是可能的話),以及在溶液中或是混合物中的性質。有機反應的研究包括有機物質的製備(可能是有機合成或是其他方式),以及其化學反應,可能是在實驗室中的,或是In silico(經由電腦模擬的)。 有机化学研究的範圍包括碳氫化合物,也就是只由碳和氫組成的化合物,化合物中也有可能还会参与其他的元素,包括氢、 氮、氧和卤素,还有诸如磷、硅、硫等元素。 。有机化学和許多相關領域有重疊,包括药物化学、生物化学、有机金属化学、高分子化学以及材料科学等。 有机化合物之所以引起研究者浓厚的兴趣,是因为碳原子可以形成稳定的长碳链或碳环以及许许多多种的官能基,这种性质造就有机化合物的多样性。有機化合物是所有碳基生物的基礎。有機化合物的應用範圍很廣,包括醫學、塑膠、藥物、、食物、化妆品、护理用品、炸藥及塗料等。.
查看 汉斯·托罗普施和有机化学
另见
20世纪德国化学家
- 丹尼尔·福尔兰德尔
- 伊达·诺达克
- 克拉拉·伊梅瓦尔
- 卡尔·利伯曼
- 卡尔·瓦格纳
- 卡尔·齐格勒
- 卡爾·馮·奧沃斯
- 埃米尔·埃伦迈尔
- 奥托·哈恩
- 奥托·瓦拉赫
- 奥托·迪尔斯
- 威廉·鲁道夫·菲蒂希
- 安格拉·默克爾
- 尤利乌斯·布莱特
- 库尔特·阿尔德
- 弗朗兹·费歇尔
- 弗里德里希·卡尔·约翰尼斯·提艾利
- 弗里德里希·贝吉乌斯
- 弗里茨·哈伯
- 弗里茨·施特拉斯曼
- 恩斯特·伯利斯·柴恩
- 恩斯特·奥托·菲舍尔
- 格哈德·施拉德
- 格哈爾特·達姆科勒
- 格奥尔格·维蒂希
- 汉斯·托罗普施
- 汉斯·菲舍尔
- 海因里希·奥托·威兰
- 理查德·阿贝格
- 瓦爾特·能斯特
- 米夏埃尔·格雷策尔
- 约阿希姆·绍尔
- 胡戈·埃德曼
- 贝恩德·吉泽
- 费利克斯·霍夫曼
- 赫尔曼·埃米尔·费歇尔
- 赫尔曼·施陶丁格
- 迪特·泽巴赫
- 阿尔贝特·拉登堡
- 阿道夫·冯·拜尔
- 阿道夫·温道斯
- 雅可布·梅森海默
查理大學校友
- 伊凡娜·川普
- 伊日·丁斯特比尔
- 博杜恩·德·库尔德内
- 博胡米爾·赫拉巴爾
- 卡尔·斐迪南·科里
- 卡爾·門格爾
- 卡雷尔·恰佩克
- 卡雷尔·波罗弗斯基
- 埃米尔·哈查
- 奧治·拉錫
- 尤利烏斯·溫岑茲·馮·克羅姆布霍爾茲
- 尤理烏斯·馮·薩克斯
- 弗拉迪米尔·什皮德拉
- 弗朗茨·卡夫卡
- 彼德·甘达洛维奇
- 恩斯特·图根哈特
- 托馬斯·維內爾
- 扬·斯瓦托普卢克·普雷斯尔
- 扬·胡斯
- 斯坦尼斯拉夫·格罗斯
- 普实克
- 李铁映
- 格蒂·科里
- 桑加苏伦·奥云
- 汉斯·托罗普施
- 爱德华·切赫
- 爱德华·汉斯力克
- 爱德华·贝奈斯
- 盧波什·科胡特克
- 米兰·昆德拉
- 米哈乌 (波兰国王)
- 維蘭·傅拉瑟
- 约瑟夫·史克沃莱茨基
- 维克托·迪克
- 羅賓·托馬斯
- 臬玻穆的若望
- 茲德內克·莫拉維克
- 达妮埃拉·霍德罗娃
- 阿尔诺什特·卢斯蒂格
- 阿道夫·多伊歇尔
- 雅罗斯拉夫·海罗夫斯基
- 马科斯·韦特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