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南诏
南诏(738年-902年/937年),吐蕃人称之为姜域(),是8世紀时興起的位於中國西南部的古国,其国民主要由乌蛮和白蛮组成,由蒙舍诏首领皮罗阁在738年建立,从748年开始扩张至今雲南全境和贵州西部,到860年代极盛时的统治范围包括今中國的雲南全境、四川南部、貴州西南部和西藏东南部,以及緬甸北部、老挝北部、泰國北部地區和越南西北部地區。902年鄭買嗣自立為帝,灭亡南诏,建立大長和国。史学界有时将902年至937年大理国成立前的历史亦算作南诏。.
查看 段思平和南诏
大理
大理可能指.
查看 段思平和大理
大理君主列表
本列表詳列大理歷代君主,包括被追封的君主名號。.
查看 段思平和大理君主列表
大理国
大理(白语:Dablit;937年-1094年,1096年-1253年)是一個位於雲南及周邊地區由白蠻首领段思平建立的政權。其政治中心在洱海一帶,疆域大概是現在的中国雲南省、貴州省、四川省西南部、缅甸北部地區及印度、老撾與越南的少部分地區。 唐玄宗開元年間 (738年),西洱河地區的諸部落在唐的扶植下建國南诏。唐末時期 (902年) 鄭買嗣篡南詔建大長和。經歷了幾十年戰亂之後,大理國於五代後晉初年 (937年) 由段思平建國。大理都城羊苴咩城(今云南省大理市),國號大理,以其尊崇佛教,又稱妙香大國。羊苴咩城也就改称大理城。宋哲宗年間 (1095年),高升泰篡位,改国号为“大中”,1096年高升泰死后,归政于段正淳,史称后理。1253年,蒙古帝国的忽必烈(即后来的元世祖)奉蒙哥大汗之命“革囊渡江”征云南,灭大理国,后建云南等处行中书省,原大理国王段氏被任为世袭大理总管。.
查看 段思平和大理国
大義寧
大義寧(929年-937年),五代十國時期建立於今雲南地區的短暫政權。 928年杨干真立赵善政,改国号为大天兴,又名兴源国。 929年,东川节度使杨干贞废大天兴(兴源国)皇帝赵善政自立,建大义宁国,改元兴圣。 930年,楊干貞即被其弟杨诏(杨明)所篡,杨诏得位后,改元大明。 937年,通海节度使段思平率滇东三十七部起兵举事,杨诏兵败自杀,杨干贞弃城而逃,为段思平军所擒,段思平建大理国。.
查看 段思平和大義寧
天福
天福,可以指:.
查看 段思平和天福
庙号
廟号,是中国、朝鲜半岛、越南古代帝王去世後,後人在太廟之中奉祀時追尊的名号。.
查看 段思平和庙号
白族
白族是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列中国第15大民族。云南、贵州、湖南和湖北四省是现代白族世居地。 白族自称“白伙”(白语:Baipho,白族)、“白子”(剑川Baipzix,大理Baipzi,白族男人)、“白尼”(剑川Baipyvnx,大理Baipnivx,白族女人),或者说白语的人(剑川Baipngvpzix ho,大理Baipngvzzi ho),是中國西南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少数民族。史书上称为“白蛮”、“白人”,明代以后称为“民家”。在云南的历史舞台上有过重要影响。唐宋元时期云南历史上一度曾经出现过白族化的过程。。.
查看 段思平和白族
高方
方,是10世纪大理国点蒼山蓮花峰芒湧溪人氏,白族,中国公、大中國皇帝高升泰的祖先。.
查看 段思平和高方
谥号
諡號()為東亞地區古代君主、諸侯、大臣、-后-妃等權貴死後,依其生平功過與品德修養,另起稱號,以名寓評,是為諡號。有此風俗的地區包括中國、朝鮮、越南、日本,但也有例外:春秋戰國時的吳國、越國及秦朝君主不用諡號。 根據西周時期青銅器銘文的考古研究,此風俗約於周穆王前後普及。謚號通常用於尊稱古代帝王、大臣、學者和貴族;有些名人的諡號由於久經使用,幾乎成為他們的別名,如曾文正(曾國藩)、岳武穆(岳飛)、陶靖節(陶淵明)等。 帝王的諡號一般是由禮官議定,再經繼位的帝王認可後予以宣佈,臣下的諡號則由朝廷賜予。後期,賜諡權由皇帝包攬,取決於「聖裁」。--號、--號二詞古文通用。據臺灣著名家譜學家廖慶六認為,在繁體中文使用上,「--」為一般道士作法事時的隨口表揚,「--」則為政府機關的榮賜褒揚。.
查看 段思平和谥号
趙善政
趙善政(),大天兴国建立者,趙善政原为大长和国清平官。928年,东川节度使楊干貞和赵善政杀死郑隆亶,赵善政自立为大天兴(兴源国)皇帝,改元尊圣。次年,杨干贞废赵善政自立,建大义宁国。赵善政谥号悼康皇帝。 category:南诏君主 S.
查看 段思平和趙善政
楊干貞
楊干貞(),大义宁国建立者,谥肃恭皇帝。 楊干貞原为大长和国东川节度使。 928年,杨干贞和清平官赵善政杀死郑隆亶,赵善政自立为大天兴(兴源国)皇帝,次年,杨干贞废赵善政自立,建大义宁国,改元兴圣。 930年,楊干貞即被其弟杨诏所篡,杨诏得位后,改元大明。 937年,海通节度使段思平率滇东三十七部起兵举事,杨诏兵败自杀,杨干贞弃城而逃,为段思平军所擒,段思平建大理国。.
查看 段思平和楊干貞
楊詔
楊詔(),大义宁国末代皇帝。 929年,东川节度使杨干贞废大天兴(兴源国)皇帝赵善政自立,建大义宁国,改元兴圣。 930年,楊干貞即被其弟杨诏所篡,杨诏得位后,改元大明。 937年,海通节度使段思平率滇东三十七部起兵举事,杨诏兵败自杀,杨干贞弃城而逃,为段思平军所擒,段思平建大理国。.
查看 段思平和楊詔
段思良
大理聖慈文武帝段思良(),又名段思胄,大理国第三代皇帝,946年—951年在位。 他本是大理国第二位皇帝段思英的叔父,946年,段思良和相国董迦罗发动政变,逼段思英逊位为僧,开创了大理皇帝退位后出家为僧的先例,从此大理皇位的继承开始了段思平、段思良两条支系更替的争夺。段思良在位6年,年号为至治。951年驾崩,谥圣慈文武皇帝。 category:大理皇帝 S.
查看 段思平和段思良
段思英
大理文經帝段思英,大理国第二代皇帝。945年,段思平的儿子段思英即位,在位仅一年,就因权位之争被废为僧。 据说段思英是个极其荒淫昏庸之人,“淫戏无度”,结果在位仅一年,就被段思平之弟段思良伙同相国董迦罗废除,段思良自立为帝。《滇史》称:“思平一子思英不肖,心欲废之,左右诸臣谏阻。及将死,谓弟思良曰:吾子非承大业,尔宜善继吾绪。思良泣受命。”好像有点类似后来赵宋所谓的“金匮之盟”中“国当立长君”的味道。其实,段思英被废为僧,属于大理国统治集团内部各种势力争斗中,一次典型的夺宫之变。 据《滇史》记载,“思英性暴戾,居丧淫戏无度,多变易文德年制度”。这就是说,段思英被废,是因为三个原因:性情暴戾;淫戏无度;变易旧制。据云南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段玉明所著的《大理国史》所述,段思英的性情是否暴戾,除《滇史》外,其它各史均无记载;至于淫戏无度是否到了必欲废之的地步,也有待研究。因此,性情暴戾、淫戏无度,应该都不是段思英被废的主要原因,倒是“变易旧制”这第三个原因颇耐人寻味。段思英将其母杨桂仙封为“榆城宣惠圣国母”,不是一个单纯的尊母行为,而是一个推崇杨氏势力的信号,这显然与段思平立国时,以董姓为重要依靠的方针有悖,所谓变易旧制,应该就是指这一变化。董氏为滇中旧族,是段思平改朝换代时的主要依靠力量,董氏的代表人物董迦罗乃段思平的军师,与段思英之叔段思良关系不一般。大理国建立后,董迦罗顺理成章地成了大权在握的相国。段思平死后,段思英企图抬高杨氏势力的地位,很可能是因为受到了董氏势力的威逼,而段思英的所作所为,势必引起以董氏势力为首的各政治势力的不满,在这个过程中,董迦罗自然与和他相交甚深的段思良结成了利益联盟。 946年,在位仅有一年光景的段思英被其叔段思良与相国董迦罗废而为僧,自认开国有功的段思良即位。从此以后,大理国的王位继承上思平、思良两支系更替的争夺,埋下激烈的权力争斗的伏线。他的玄孙段思廉在1044年被拥立为大理国第十一位皇帝。段思英被废为僧后,在大理崇圣寺修行,法号宏修大师。史称文经皇帝。 Category:大理皇帝 Category:中國廢帝 Category:大理国僧人 S.
查看 段思平和段思英
文德
文德可以是:.
查看 段思平和文德
另见
893年出生
944年逝世
大理皇帝
雲南政治人物
亦称为 大理太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