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段子璋

指数 段子璋

段子璋(),唐朝梓州刺史,后举兵反唐。.

目录

  1. 18 关系: 安史之亂崔光远上元 (唐肅宗)东川节度使五月十六刺史唐玄宗唐朝剑南西川节度使剑州绵州花敬定遂州資治通鑒黃龍 (段子璋)李巨梓州成都市

安史之亂

安史之亂是唐朝於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安祿山與史思明向唐朝發動,同唐朝皇室爭奪統治權的內戰及动乱,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轉折點,也造成唐代藩鎮割據。由於反唐戰爭的發起者以安祿山與史思明二人為主,故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亦稱天寶之亂。.

查看 段子璋和安史之亂

崔光远

崔光远(),出身博陵崔氏,唐朝将领。 祖父崔敬嗣在武则天时曾任房州刺史。崔悦之子,史稱“虽无学术,颇有祖风,勇决任气”,开元末年为蜀州唐安令,与杨国忠是赌友,官职累迁至左赞善大夫。天宝十一载(752年),京兆尹鲜于仲通推举崔光远为长安令。十四载(755年),迁任京兆少尹,同年吐蕃赞普去世,出使吐蕃吊祭。十五载五月,出使回来,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逃往四川成都,下诏留光远为京兆尹、兼御史中丞,充西京留守采访使。安禄山进入长安后,任命他继续任京兆尹。八月,回纥同罗部与安禄山军发生内讧,崔光远乘机逃离长安,前往灵武拜见唐肃宗。唐肃宗大悦,擢拜他御史大夫,仍然兼任京兆尹,派他去渭北召集归顺官吏。 唐军收复长安后,崔光远以功拜为特进,行礼部尚书,封鄴国公,食实封三百户。乾元元年(758年),兼御史大夫。五月,为河南节度使。八月,代张镐为汴州刺史,兼本州防御使。十二月,代萧华为魏州刺史,充魏州节度使。受安军离间,冤杀手下善战勇将李处崟,守不住魏州城,连夜突围过河跑回京城,肃宗以他是功臣,不之罪,除太子少保。 襄州将士康楚元、张嘉延率众为乱,攻陷荆、襄、澧、朗等州,唐朝廷以光远兼御史大夫,持节荆襄招讨,仍充山南东道处置兵马都使,率军围剿。乾元三年,除凤翔尹,充本府及秦陇观察使。崔光远在任时好玩樗蒲赌酒,将军国大事放置不理,境内土贼郭愔等勾结党项人及奴剌人、突厥人,掳掠州县,杀死监军使,围攻黄戍。唐肃宗将他召还,以李鼎代替。 上元二年(761年)四月,东川节度使李奂奏请撤换剑南节度使段子璋,由此招来段子璋报复,段子璋举兵反唐,袭李奂于绵州,唐朝廷以崔光远继任剑南节度使,兼成都尹,仍兼御史大夫。同年五月,崔光远率部將花敬定協助李奂攻克绵州,擒杀段子璋。花敬定卻纵兵大肆掳掠,妇女有金银臂钏,兵士皆砍断其手腕掠夺财物,殘殺了數千人。崔光远由于不能禁止,唐肅宗以高適代崔光遠為節度使,并将崔光遠下獄,卒於獄中。子崔千齡、崔搆、成都少尹崔據。.

查看 段子璋和崔光远

上元 (唐肅宗)

上元(760年閏四月-761年九月)是唐肅宗的年號,共计2年。 上元二年九月二十一日去年号,明年只称元年,以建子之月为岁首。.

查看 段子璋和上元 (唐肅宗)

东川节度使

#重定向 武德軍節度使.

查看 段子璋和东川节度使

五月十六

五月十六,农历五月第十六天。.

查看 段子璋和五月十六

刺史

刺史,中国古代職官名,本為御史的一種,始于汉代,东汉末年三国时期又有州牧一职与之类似。其等级和职权范围随朝代不同而多有变迁,但经常是各地方重要官员。“刺”是检核问事的意思,即监察之职。「史」為「御史」之意。.

查看 段子璋和刺史

唐玄宗

唐玄宗李隆基(公元),685年出生在神都洛阳,唐朝第九代皇帝(712年-756年在位);在位44年,是唐朝在位最久的皇帝,唐睿宗第三子,母窦德妃。庙号玄宗,谥号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宋代避聖祖趙玄朗讳,清代避諱康熙帝「玄燁」,皆称为唐明皇,另有尊号“开元圣文神武皇帝”。性格英明果断,多才多艺,知晓音律,擅长书法,儀表雄伟俊丽。 唐隆元年(710年),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之变,诛韦皇后,擁立睿宗李旦,並掌握朝政與京師實際兵權。公元712年,李旦禅位于李隆基,是為玄宗,隨即發動先天之變,赐死可能爭奪大位的太平公主,取得了国家的最高统治权。玄宗在位44年間,前30年開元之治是唐朝的極盛之世,在位後期,由於怠政加上政策失誤和重用安祿山等,導致了後來長達8年的安史之亂,出奔四川,為唐朝中衰埋下伏筆。756年李亨自立為帝,即肅宗,尊玄宗为太上皇。762年病逝,葬于泰陵。.

查看 段子璋和唐玄宗

唐朝

唐朝(),中國朝代,國祚共历289年,21位皇帝。由唐高祖李淵所建立,與隋朝合稱隋唐。唐室出身自關隴世族,先祖李虎在南北朝的西魏是八柱国之一,封为唐国公。其後代李淵為隋朝晋阳(在今山西太原西南)留守,在隋末民變時出兵入關中以爭奪天下,於618年受隋恭帝楊侑禪位,在唐朝統一戰爭中統一天下。唐朝定都長安(今陕西省西安市)。并设东都洛陽、北都晋阳等陪都。 唐朝歷史可以概略分成數個時期,大致上以安史之亂為界。初唐時國力強盛,李淵建立唐朝,是為唐高祖,王子李世民以玄武門之變,殺死兄李建成、弟李元吉,逼迫高祖內禪帝位,即為唐太宗,是唐朝多次首都兵變的開端。太宗一手將唐朝帶向盛世,擊敗強敵东突厥,受尊為「天可汗」,成就貞觀之治。唐高宗時期击败西突厥、高句麗等強敵,建立永徽之治,把唐朝版圖擴到最大。高宗去世後,其皇后武后先後擁立兒子中宗和睿宗當傀儡,最後於690年廢睿宗自立為皇帝,改國號曰「周」,即武周,人稱「武則天」,而此時女主政治也達到高峰。直到705年中宗因神龍革命而復辟,唐朝國號得以恢復。但接著還有韋后專權,之後宗室李隆基與其姑姑太平公主共同發起唐隆之變,才掃蕩韋氏勢力,結束自從中宗復辟後朝政紊亂的情況。李隆基也實際掌權,成為日後的唐玄宗。玄宗即位後便發動先天之變,賜死太平公主,結束數十年來的女主政治與百年來的政變時代,進入盛唐時期,是唐朝的第二高峰與轉折,開元時期唐玄宗革除前朝弊端,政治開明,威服四周國家,史稱開元盛世。到天寶時期,政治逐漸混亂,於755年爆發安史之亂,唐朝極盛而衰。中唐時,唐朝受到河朔三鎮、吐蕃的侵擾、宦官專權與牛李黨爭等內憂外患的影響而衰退。其間雖然有唐憲宗的元和中興、唐武宗的會昌中興與唐宣宗的大中之治,但是都未能根治唐朝的內憂外患。在晚唐時因為政治腐敗,爆發唐末民變,其中黃巢之亂破壞江南經濟,使唐朝經濟完全瓦解,导致全国性的藩鎮割據,唐室最後被藩鎮朱全忠控制。他迫使唐昭宗迁都洛阳,並於907年逼唐哀帝禅位,唐亡,共289年。朱全忠建國梁,史称后梁,进入五代十国时期。 唐朝的疆域廣大,但時常變動,630年就超过隋朝极盛时的版图。唐朝也是自秦汉以来,第一个不使用前朝所筑长城及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其鼎盛时期為7世纪,當時中亚的綠洲地帶受唐朝支配。其最大範圍南至罗伏州(今越南河静)、北括玄阙州(今俄罗斯安加拉河流域)、西及安息州(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东临哥勿州(今吉林通化)的辽阔疆域,国土面积达1076万平方公里。中唐後漠北、西域的領地相繼失去,到晚唐時衰退到等同中國本部的大小,但仍然保有河套地區及河西走廊。天宝十三年(754年)户口统计为五千二百八十八万四百八十八人,不过许多学者考虑到当时统计不严,存在大量没有计入统计的瞒报户口,此外还有隐户、佃农、奴婢、士兵、僧道等人群不纳入户口统计,故大多数学者认为唐朝人口峰值在八千万左右。此时,长安辖区人口估算在200万人左右,而市区则是100万人。 唐朝全盛时在文化、科技、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达到很高的成就。在中国历史上有大量的科技发明,四大发明之中有两个即火药和印刷术都诞生于唐朝。其政治為三省六部制,前期中央權力在皇帝與宰相,到後期變成皇帝與宦官。同隋朝推行科舉制度,使得晉朝南朝的世族制度不再興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状元、三元及第,都诞生于唐朝,即622年状元孙伏伽(一说651年的颜康成)。軍事制度前期採用府兵制,軍力強盛,多次擊敗外族。後期則出現節度使(藩鎮)的軍政制度,割據一方,到唐朝後期還出現四十八個藩鎮。唐朝是当时世界的强国之首,與突厥、高句丽、吐蕃、大食爭奪四方霸權。藉由羈縻制度控制回紇、契丹等等北方各族,还调度漠北地区的突厥诸部军队攻打西突厥、高句丽,並且讓南诏、高昌、龟兹、粟特、吐蕃、新罗、渤海国和日本等國家吸收唐朝的文化與政治體制。唐朝的經濟富盛,結合華北、關中與江南的經濟,到後期更加依重江南赋税。土地、盐铁與赋税制度隨著社会改變而改革,由均田制與租庸調制轉向兩稅制,並且增加許多雜稅。其中兩稅制影響中國後半期的賦稅制度。唐朝文化兼容並蓄,接納各個民族與宗教,進行交流融合,成為開放的國際文化。其文學發展達到高峰,以詩最為興盛。當時有詩仙李白、詩聖杜甫等人,以及推行古文運動的韓愈,其史書與傳奇(小說的前身)也十分發達。由於吸收西域特徵與宗教色彩,唐朝藝術與前後朝代都迥然不同,其壁畫、雕刻、書法與音樂都很發達。唐朝声誉远及海外,其歷史地位深重,到明清時期海外多称中国人为“唐人”。.

查看 段子璋和唐朝

剑南西川节度使

剑南西川节度使,简称西川节度使,唐朝在今四川省西部设立的节度使。 至德二载(757年)分剑南节度使西部设置。治所在成都府,管辖成都府、彭州、蜀州、汉州、眉州、嘉州、邛州、简州、嶲州、戎州、维州、合州、文州、扶州、奉州、霸州、姚州、资州、茂州、黎州、雅州。763年,增加通州、巴州、蓬州、渠州,后归山南西道节度使。又增加松州、当州、悉州、柘州、翼州、恭州、真州、环州、静州。十二月,剑南西山地区被吐蕃占领,文州归山南西道节度使。764年,与东川节度使合并,下辖43州:成都府、彭州、蜀州、汉州、眉州、邛州、嘉州、嶲州、黎州、戎州、维州、茂州、雅州、合州、文州、扶州、奉州、霸州、松州、当州、悉州、柘州、翼州、恭州、真州、环州、静州、姚州、梓州、渝州、遂州、简州、资州、昌州、绵州、龙州、剑州、普州、荣州、陵州、阆州、泸州。767年,再分割,西川下辖成都府、彭州、蜀州、汉州、眉州、邛州、嘉州、嶲州、黎州、戎州、维州、茂州、雅州、合州、扶州、奉州、姚州、霸州、柘州、翼州、恭州、环州、静州、真州。768年增加静州。795年,增统押近界诸蛮及西山八国云南安抚使。805年增加古州。809年增加简州、资州。 西川节度使长期管辖成都府和彭州、汉州、眉州、嘉州、邛州、简州、资州、茂州、黎州、雅州以西各州,相当于今天成都平原及其以西以北和雅砻江以东的地区。 865年,南诏占领嶲州,868年嶲州、蜀州、雅州、眉州、邛州、嘉州、黎州设立定边节度使。870年,废除定边节度使。882年,眉州设保胜防御使,彭州、蜀州、汉州设立防御使。888年,蜀州、雅州、邛州、黎州设立永平军节度使,彭州、茂州设立威戎节度使。891年,废除永平节度使。892年,彭州归龙剑节度使。897年,合州归武信节度使。唐朝末年王建以此地为根据地建立五代十国前蜀。.

查看 段子璋和剑南西川节度使

剑州

剑州,可能指:.

查看 段子璋和剑州

绵州

绵州,隋朝时设置的州。 开皇五年(585年)改潼州置,治所在巴西县(今四川省绵阳市东)。辖境相当今四川省绵阳、江油、安县等市县地。大业初年,改为金山郡。唐朝武德元年(618年)复为绵州。天宝元年(742年)改为巴西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绵州。户六万五千六十六,口二十六万三千三百五十二。下辖八县:巴西县、昌明县、魏城县、罗江县、神泉县、盐泉县、龙安县、西昌县。 宋、元辖境略有变化。宋朝时属成都府路,元朝时属潼川府路,至元二十年(1283年)废巴西县入本州。明朝时属成都府。清朝时,绵州境相当今绵阳、安县、北川、绵竹、梓潼、德阳市县地。雍正五年(1727年),升为綿州直隸州。1913年废,改为绵阳县。盛产井盐和丝绵织物。.

查看 段子璋和绵州

花敬定

花敬定,唐朝武将。 早年為成都尹崔光远的部将。上元二年(761年),梓州剌使段子璋叛乱,兵袭东川节度使李奂于绵州,自称梁王。五月十六,崔光远的部屬花敬定攻克绵州,斬杀段子璋。但敬定居功自傲,骄恣不法,縱兵大掠,甚至断婦人手腕,以掠取金钏。段子璋残部逃至丹棱境内竹林寺铁桶山(今四川丹陵县境内),花敬定一路追剿,因兵力疲惫,未能成功。後反被叛軍斬殺。杜甫有诗《赠花卿》、《戏作花卿歌》,花卿即是花敬定。.

查看 段子璋和花敬定

遂州

遂州,中国南北朝时设置的州。 北周闵帝元年(557年)置,治所在方义县(今四川省遂宁市)。隋朝大业初年,改遂宁郡。唐朝武德元年(618年)复改遂州。天宝初年又改遂宁郡,乾元初年仍改遂州。辖境相当今四川省遂宁、蓬溪,重庆市潼南等市县。北宋政和五年(1115年)升遂宁府。 Category:北周的州 Category:隋朝的州 Category:唐朝的州 Category:五代十国的州 Category:北宋的州 Category:四川的州 Category:重庆的州 Category:遂宁行政区划史.

查看 段子璋和遂州

資治通鑒

《資治通鍳》,簡稱「通鑑/通鍳」,是北宋司馬光所主編的一本長篇編年體史書,共294--,三百萬字,耗時19年。記載的歷史由周威烈王二十三年(西元前403年)三家分晋(战国时代)寫起,一直到五代的後周世宗顯德六年(西元959年)--淮南,計跨16個朝代,包括秦、漢、晉、隋、唐統一王朝和戰國七雄、曹魏蜀漢東吳三國、五胡十六國、南北朝、五代十國等等其他政權,共1362年的逐年記載詳細歷史。它是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國史書中有重要的地位。.

查看 段子璋和資治通鑒

黃龍 (段子璋)

#重定向 中国年号列表#唐朝.

查看 段子璋和黃龍 (段子璋)

李巨

李巨(),唐朝宗室,唐高祖的玄孙,虢王李凤的曾孙,定襄郡公、曹州刺史李宏的孙子,虢王李邕的儿子。.

查看 段子璋和李巨

梓州

梓州,中国隋朝时设置的州。 开皇末年,改新州置,治所在昌城县(大业初年改郪县,今四川省三台县)。“因梓潼水为名”《元和郡县志》)。辖境相当今四川省三台、盐亭、射洪等县地。大业初改为新城郡,唐朝武德元年(618年)复为梓州。天宝元年(742年)改为梓潼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梓州。辖境扩大至今中江县。北宋时,为梓州路治。重和元年(1118年)升为潼川府。州城“左带涪水,右挟中江;居水陆冲要”(《元和郡县志》)。唐朝乾元后,分蜀为东、西川,梓州常为东川节度使治。 Category:隋朝的州 Category:唐朝的州 Category:五代十国的州 Category:北宋的州 Category:四川的州 Category:绵阳行政区划史 Category:遂宁行政区划史 Category:德阳行政区划史.

查看 段子璋和梓州

成都市

成都市(四川话国际音标:;汉语拼音:),别称“蓉城”、“锦官城”,简称“蓉”,位于四川省中部,地处四川盆地西部的成都平原腹地,为中国国家中心城市之一,四川省省会、副省级城市。成都是中国西南地区物流、商贸、金融、科技、文化、教育中心及交通、通信枢纽,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15年常住人口1465.8万,居副省级城市首位。 作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成都自古被誉为“天府之国”,是中国开发最早、持续繁荣时间最长的城市之一。据史书记载,大约在公元前5世纪中叶的古蜀国开明王朝九世(前367年)时将都城从广都樊乡(双流)迁往成都,构筑城池,截止2018年已有2385年历史;但依据现实挖掘的金沙遗址看来,成都建城史可以追溯到距今3200年前。成都自古以来就是中国西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自建城伊始到现代数千年历史中,除白莲教时期几十年外,均保持着高度繁荣和发达,是全国生活最富庶的地区之一。成都自古为西南重镇,曾是成家、蜀汉、成汉、前蜀、后蜀五个政权的都城,文化遗存丰富,秦汉以来,成都就以农业、手工业兴盛和文化发达著称,历代都是中国西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长江流域的重要城市。汉代成都与洛阳等并列为五大都会之一。唐代商贸繁荣,与扬州齐名,称为“扬一益二”。如今,成都所在的成渝经济区是中国西部经济最领先的区域。 成都市于2007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与世界旅游组织命名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2009年,世界优秀旅游目的地城市中心正式授予成都“世界优秀旅游目的地城市”称号,成都是亚洲首个获此殊荣的城市。201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成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全球创意城市网络,授予成都“美食之都”称号,成为亚洲第一个世界“美食之都”。.

查看 段子璋和成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