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楊廷椿

指数 楊廷椿

楊廷椿,字壽萱,貴州省貴陽府貴築縣人,清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 光緒十六年(1890年)清德宗親政庚寅恩科進士,二甲四十一名,同年五月,著主事,分部学习,由戶部主事改雲南知縣。.

8 关系: 县令主事光绪貴陽府贵州省贵阳市清朝户部

县令

縣令,尊稱縣太爺、縣大老爺,雅稱為百里侯、邑侯、邑宰。是中國古代縣級行政區劃的最高官員名稱,掌握所管轄區域的行政、司法、審判、稅務、兵役等大權。县令下设县丞、主簿、縣尉、典史等。.

新!!: 楊廷椿和县令 · 查看更多 »

主事

主事,中國古代官職之一,在清朝,此官職配置於六部各司、盛京五部、理藩院、太僕寺、宗人府。.

新!!: 楊廷椿和主事 · 查看更多 »

光绪

光緒(a;;公元1875年至1908年)為清朝第十一位皇帝載湉的年号,前後三十四年。同治、光緒兩朝,常被合稱為同光,如同光體、同光中興。 光绪三十四年十月溥仪即位之初沿用。.

新!!: 楊廷椿和光绪 · 查看更多 »

貴陽府

貴陽府,明朝时设置的府。民国初年,全国废府,故废。 隆慶三年(1569年)3月,改新遷程番府為貴陽府。貴陽以位於貴山之陽得名。萬曆十四年(1586年)2月,以貴竹長官司及龍里衛所屬平伐長官司地置新貴縣,附郭,隸於貴陽府;並於程番司地置定番州,隸貴陽府。二十九年(1601年),升貴陽府為貴陽軍民府。三十六年(1608年),析新貴縣及定番州地置貴定縣,仍隸貴陽軍民府。四十年(1612年),以金竹安撫司地置廣順州,隸貴陽軍民府。崇禎四年(1631年),以貴州宣慰使司同知宋氏親領洪邊12馬頭地置開州,隸貴陽軍民府;並以安氏水外6目之地置敷勇、鎮西二衛及修文、息烽等八個千戶所。明末,貴陽軍民府轄新貴縣、貴定縣、開州、廣順州、定番州,親領中曹、白納、養龍坑、虎墜四個長官司。 清順治十六年(1659年),設貴州巡撫,駐貴陽軍民府。康熙五年(1666年),移雲貴總督駐貴陽。十年(1671年),改龍里衛為龍里縣,轄2個長官司,隸貴陽軍民府。二十六年(1687年)改貴陽軍民府為貴陽府;裁撤衛所,以貴州衛、貴州前衛地置貴筑縣,以敷勇衛及修文、濯靈、息烽、於襄4所地置修文縣,裁威清衛、鎮西衛和兩個千戶所設清鎮縣,裁新添衛入貴定縣;貴築、修文兩縣皆隸貴陽府。三十四年(1695年),省新貴縣入貴築縣。雍正四年(1726年),割廣順、定番兩州一部及歸化地置長寨廳,移貴陽府同知駐其地。八年(1730年)裁虎墜長官司。乾隆中,貴陽府領貴築縣、貴定縣、龍里縣、修文縣、開州、定番州、廣順州、長寨廳,親領8保6土司。光緒七年(1881年),以羅斛州判地置羅斛廳,移貴陽府長寨同知駐其地;又降長寨廳為長寨鎮,並入定番州。 清代的貴陽府,评价:衝,繁,難。巡撫、布政使、提學使、按察使、糧儲道同駐。光緒三十四年裁糧儲道,設巡警道、勸業道。宣統元年,改按察使為提法使。順治初,因明為軍民府,領州三,縣一。康熙十一年,增置龍里縣。二十六年,裁「軍民」字,增置貴筑縣、修文縣二縣,又改平越府之貴定縣來隸。三十四年,省新貴縣入貴筑縣。 雍正四年,置長寨廳。光緒七年,以羅斛州判地置廳,移長寨同知駐,降長寨為鎮,併入定番州。領廳一, 州三,縣四:.

新!!: 楊廷椿和貴陽府 · 查看更多 »

贵州省

贵州省,简称贵或黔,是中華人民共和国西南地区的一个省份,位于云贵高原东部。省会是贵阳市。貴州介于东经103°36′-109°35′、北纬24°37′-29°13′之间,东毗湖南、南邻广西、西连云南、北接四川和重庆。全省东西长约595千米,南北相距约509千米,面积约17.6万平方千米,占中国国土面积的1.8%,共有9个地级行政区划单位,88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贵州是一个多民族共居的省份,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人口的37.9%。素有多彩贵州之称。.

新!!: 楊廷椿和贵州省 · 查看更多 »

贵阳市

贵阳市,简称--,别称林城。中国贵州省省会,全省政治、经济、文教、交通和旅游服务中心,西南地区沟通珠三角、长三角的交通通信枢纽和物流集散地,生态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城市。 贵阳市位于贵州省中部,云贵高原东部,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分水岭地带。全市海拔最高处为1762米,最低处为506米,主城区平均海拔1070米。.

新!!: 楊廷椿和贵阳市 · 查看更多 »

清朝

清朝(1616年2月17日、1636年5月15日或1644年6月5日-1912年2月12日),正式國号為大清(a),對外使用大清国、大清帝國、中國、中華大清國等名稱,是中国历史上由滿人建立的一個朝代、也是最后一个專制王朝,统治者为建州女真的爱新觉罗氏。 满人源自建州女真,在今中国东北地区為建州卫。建州卫是明朝在东北设立的一个卫所,一个邊防的行政单位,曾隶属于奴儿干都司管辖。1616年,女真族人努尔哈赤在今中国东北地区建国称汗,建立後金,定都赫图阿拉,又稱為兴京(今辽宁新宾)。1636年,努尔哈赤的繼承者皇太极在盛京(今瀋陽)称帝,定国号为「大清」,當時其領土僅止於滿洲地區,但已對退守長城以南的明朝造成重大威脅。1644年,大顺国李自成率军攻陷北京,明朝灭亡。同年,清军藉口協助吳三桂部等原明朝軍隊對抗李自成而進入山海关内,隨後違反約定攻佔北京盤據不走,全面展開對中原的入侵行動,同時遷都北京。从清军入关到其后的数十年时间内,清朝陆续消灭華北殘餘明朝勢力、李自成的大順军、張獻忠的大西國、南明和明鄭等势力,统一中国全境。歷經康熙、雍正及乾隆三帝,清朝的綜合國力及經濟文化逐步得到恢復和發展,统治着辽阔的領土及藩屬國,史稱康雍乾盛世,是清朝發展的高峰時期,有歷史學者認為該时期也是中國歷史上最輝煌的時期之一。有學者認為,因為清廷推行文字獄與“首崇满洲”政策故康乾盛世不屬於文化意義上的盛世,而梁啟超認為清代學術在中國學術史上價值極大,清代輯佚學的發展亦修復不少在古代已失傳的文獻著作。清代文人崇實學、重證據以及注重考辨和考據精神亦在推動漢學的發展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鴉片戰爭開啟中國近代歷史,使中國由東亞的中心變成列強環伺的國家。西方列強迫使清廷簽訂不平等條約,以武力獲得在華利益。清朝在抵抗外侮與內憂的同時,也一直處於改革派與守舊派拉鋸的局面。在列强入侵的同时西方科學與文化亦引入中國,讓清朝發起一連串的改革與革命,如自強運動,促使中國文化的成長與革新。然而甲午戰爭的失敗使改革的努力受到沉重打击,并使列強劃分勢力範圍。而維新運動隨守舊派抵制而告終。在義和團排外失敗、引來八國聯軍後,清廷也推動清末新政,虽取得一些成效,但部分內容讓许多立憲派知識分子失望,轉而支持革命。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在南京正式成立,同年宣統帝(溥儀)於2月12日宣布退位,清朝正式滅亡。清朝從後金時期算起,共經歷12位皇帝,13个年号(包含太祖的天命和太宗的天聰),國祚長296年,又有滿清十三皇朝之稱;自1644年入主中原,建立清朝以來則有10帝,歷時268年。 清朝政治制度基本上沿襲明朝,但是比明朝独裁,其最高決策單位隨皇帝的授權而變動,例如軍機處、總理衙門等,除提升行政效率外,也使皇帝能充分掌權,認為清朝在专制主义集权上达到了中国历史上的顶峰,政权上始终要袒护满人,政治上制度的意义很少,而法术的意义很多。認历代中國王朝包括明朝社會特别鼓励大眾公开发言,只有清朝才不允许民间有公开发言权,沒有“言论自由”、“结社自由”和“出版自由”。然而徐復觀批評錢穆對歷代專制下的暴行視而不見,以及把中國「歷史中成千上萬的殘酷地帝王專制的實例置之不顧」。學者孟昭信指出,康熙二十年內閣新成員當中有兩名滿人和四名漢人,清延亦重點選拔升遷較快的漢族士大夫,這些士大夫同時是內閣的候補成員。另外,學者孔定芳也指出,清政府也容許有「反清」思想的學者嚴繩孫任命擔任官職,在任職一段時間後,嚴繩孫放棄「反清」思想,後來從原本「不享無妄之福」到「九死從今總負恩」,甚至把康熙帝視為恩人。清朝中期文字獄興盛,若有疑似反清復明的運動與散播被認為不利皇帝的消息,往往會引來冤獄,牽連多人受害。軍事方面原先以旗人的八旗軍為精銳,龐大的綠營為輔,後來以綠營和地方團練如湘軍、淮軍為支柱。清朝領土极盛时可達1310万平方公里,清末時期也維持1130萬平方公里。政治穩定、廣泛種植新作物與賦稅制度的改變,使得中國人口最後突破以往的平均值,達到四億左右。國內與國外的貿易提升,帶動經濟農業與手工業的發展。.

新!!: 楊廷椿和清朝 · 查看更多 »

户部

户部是中国古代官署名。其長官為户部尚书。 起源於三国,时设有度支尚书,掌财政。隋代以度支尚书为民部尚书。民部即户部前身,唐代以避太宗李世民名諱改称户部辭海編輯委員會編:《辭海》(1989年版),上海辭書出版社,1989年9月,ISBN 978-7-5326-0083-0。为六部之一,长官为户部尚书。历代相沿。 明清时期户部掌全国疆土、田地 、户籍、赋税、俸饷及一切财政事宜。其内部办理政务按地区分工而设司、比如戶部江南司。各司除掌核本省钱粮外,亦兼管其他衙门的部分政务,职责多有交叉。清还设有掌管八旗事务的八旗俸饷处及现审处。隶属于户部的机构有:掌铸钱的钱法堂及宝泉局;掌库藏的戶部三库;掌仓储及漕务的仓场衙门。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清政府宣布“仿行宪政”,将户部改为度支部。户部遂废。 受中國文化影響,朝鮮半島的高麗王朝也設有戶部,其首長為戶部尚書。至朝鮮王朝時期,改稱戶曹,首長改稱戶曹判書。越南古代亦設有戶部的機構。.

新!!: 楊廷椿和户部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