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森可政

指数 森可政

森可政(1560年/1561年—1623年7月13日)是日本戰國時代的武將。父親是森可行。.

41 关系: 名護屋城大坂之役天正 (日本)家督安土城小田原之戰小牧長久手之戰尾張國岐阜县岡山縣丰臣秀吉京都府建仁寺德川家康元和 (後水尾天皇)石田三成笠松町美作國羽島郡關原之戰柘植正時森可隆森可行森可成森忠政森重政森長可森氏榊原康政永祿江户幕府江户时代池田輝政津山市朝鮮本能寺之变有岡城之戰战国时代 (日本)浪人文祿慶長之役慶長

名護屋城

名護屋城日本古肥前國松浦郡名護屋(今佐賀縣唐津市鎮西町名護屋)之城。豐臣秀吉於萬曆朝鮮戰爭時開築此城。日本國家指定特別史跡。 Category:佐賀縣城堡 Category:萬曆朝鮮戰爭 Category:安土桃山時代建築 Category:豐臣秀吉 Category:豐臣氏 Category:寺澤氏 Category:日本史跡 Category:唐津市 (日本).

新!!: 森可政和名護屋城 · 查看更多 »

大坂之役

大坂之役是江戶時代早期(1614年-1615年,慶長19年-慶長20年)江戶幕府消滅豐臣家的戰爭,是戰國時期的最終戰役,戰爭主要範圍是大坂城附近(今大阪府大阪市中央區),其中包括在1614年11月-12月的大坂冬之陣以及1615年5月的大坂夏之陣(6月4日,即農曆五月八日結束),最常用的說法是大坂之陣,大日本帝國陸軍參謀本部著書稱為大坂之役。 大坂即今日的大阪,在代表武士時代結束的明治維新時,忌於「坂」字可拆為「士反」,有「武士造反」之諱,所以於明治三年(1870年)更名為「大阪」。在正體漢字地區,因為「坂」字未收錄於Big5編碼中,所以許多業者(例如光榮出品的戰國遊戲系列中文版)常以「阪」字代替,以致現時仍然有不少華人誤植為「大阪之陣」。.

新!!: 森可政和大坂之役 · 查看更多 »

天正 (日本)

天正是日本的年號之一,接在元龜之後,文祿之前。從1573年到1593年為止之期間。這時代的天皇是正親町天皇、後陽成天皇。室町幕府的將軍是足利義昭(在改元前被織田信長放逐,沒有實權) 。.

新!!: 森可政和天正 (日本) · 查看更多 »

家督

家督()是指東亞在傳統父權制度下,家庭各項事項的支配者。此詞在日本較被廣泛使用,漢語則多稱為家主或族長。.

新!!: 森可政和家督 · 查看更多 »

安土城

安土城,是安土時代織田信長的居城、織田政權的中心,號稱「天下布武」之城。 興建該城乃因織田信長於往返京都和居城岐阜城的時候,需寄宿安土漁村的安養寺,因此在其長子織田信忠繼任家督後,信長便著手修築安土城,還請京都等地優秀建築師獻計。安土城位於一百多公尺的山頂上(山高105公尺、海拔198公尺),六層樓的建築高32公尺,城下有大道貫穿,沿路興建民居、寺廟和武將居所。 1576年,信長將居城由岐阜遷至安土,主因包括辭去家督後必須把主城留給家督織田信忠,以及奉將軍足利義昭之命上洛。安土城北臨琵琶湖,向西可直達京都,且靠近羽柴秀吉之長濱城和明智光秀之坂本城,聯絡兩人也較方便。此外,若要從安土城直接發兵攻打中國的毛利氏、甲斐的武田氏及越後的上杉氏也具地利之便。 1582年本能寺之變後,安土城遭織田信雄以大火燒毀,日本史上第一名城從此煙消雲散。.

新!!: 森可政和安土城 · 查看更多 »

小田原之戰

小田原之戰(日語:小田原の役、小田原攻め、小田原征伐、小田原合戦)是日本戰國時代1590年(天正18年)豐臣秀吉與北條家之間的戰爭。戰爭起因於北條家家臣猪俣邦憲違反秀吉頒發的惣無事令,攻擊真田家的名胡桃城。豐臣軍一方面去包圍小田原城,一方面則攻擊北條家的領地,最後北條氏政、北條氏直父子開城投降,後北條家滅亡。.

新!!: 森可政和小田原之戰 · 查看更多 »

小牧長久手之戰

#重定向 小牧、长久手之战.

新!!: 森可政和小牧長久手之戰 · 查看更多 »

尾張國

尾張國(),日本古代的令制國之一,屬東海道,亦稱“尾州”(びしゅう),其國領約為現在愛知縣的西部。.

新!!: 森可政和尾張國 · 查看更多 »

岐阜县

岐阜县()位于日本中部的東海地方,為八個無海岸線的內陸縣份之一,与长野县、爱知县、三重县、滋贺县、福井县、石川县、富山县比鄰。面积10,598.18km²,人口约200万人。.

新!!: 森可政和岐阜县 · 查看更多 »

岡山縣

冈山县()位於日本中国地方,首府冈山市。面向瀨戶內海。瀨戶內海有大小共計約90個島。與廣島縣東部位置備後地方和香川縣島嶼部合成古代的「吉備國」。 冈山县濑户内海岛屿总面积44.42km²,总人口1,920,654人。 1989年時由於降雨量不足1mm的日數為日本第1位而得到『晴れの国』(晴天之國)之名。.

新!!: 森可政和岡山縣 · 查看更多 »

丰臣秀吉

豐臣秀吉(;)是日本戰國時代末期至安土桃山時代的大名,原姓木下,之後將丹羽長秀和柴田勝家的名字各取一字將改姓羽柴。原為農民家庭出身,后来因事奉其主织田信长,富有才干而逐渐发迹,织田信長死后在內部鬥爭中勝出,成為織田信長實質的接班人。之後就任關白、太政大臣等官職,獲賜氏姓「豐臣」,興築大坂城,並透過不斷征伐與收編各方勢力,實現日本自15世纪中葉後首次的政治统一,是為豐臣政權。掌權期间通过太阁检地、刀狩令等政策强化武士阶层,稳固其统治基础;晚年發動朝鮮戰爭,在戰事末期逝世,被日本朝廷賜封「豐國大明神」。在日本歷史上,豐臣秀吉與其同时代的織田信長、德川家康並稱「戰國三傑」。.

新!!: 森可政和丰臣秀吉 · 查看更多 »

京都府

京都府()是日本近畿地方的都道府縣之一。自794年遷都至此(平安京),京都就成為天皇的御所所在地。以令制國來說,京都府約當山城國的全域、丹波國的大半與丹後國的全域。.

新!!: 森可政和京都府 · 查看更多 »

建仁寺

建仁寺(けんにんじ)是位在日本京都府京都市東山區的寺院,臨濟宗建仁寺派大本山。山號「東山」(とうざん)。本尊釋迦如來、開基(創立者)為源賴家、開山(初代住持)為榮西,在京都五山中位居第三位。 File:Kenninji Kyoto06n4272.jpg|法堂 File:Kenninji CyokushiMon.jpg|勅使門 File:Kenninji01s1920.jpg|望闕樓 File:Kenninji Kyoto07n3200.jpg|方丈 File:Kenninji03s1920.jpg|本坊.

新!!: 森可政和建仁寺 · 查看更多 »

德川家康

没有描述。

新!!: 森可政和德川家康 · 查看更多 »

元和 (後水尾天皇)

#重定向 元和 (日本).

新!!: 森可政和元和 (後水尾天皇) · 查看更多 »

石田三成

石田三成()是日本戰國時代和安土桃山時代的武將及大名,幼名佐吉,初名三也。父親是,正室是的女兒皎月院。近江坂田郡石田村人(今滋賀縣長濱市石田町),為豐臣政權的五奉行之一。.

新!!: 森可政和石田三成 · 查看更多 »

笠松町

松町()為岐阜縣羽島郡的町,面积为10.36 km²。该町建立于1889年7月,截至2011年7月,该町有22,829人口。笠松町位于濃尾平原,常受水害之苦。.

新!!: 森可政和笠松町 · 查看更多 »

美作國

美作國(),日本古代的令制國之一,屬山陽道,又稱作州。美作國的領域大約為現在岡山縣的東北部。.

新!!: 森可政和美作國 · 查看更多 »

羽島郡

羽島郡()為岐阜縣的郡。人口45,686人、面積18.26km²。(2006年10月1日、推計人口) 現管轄有以下2町。.

新!!: 森可政和羽島郡 · 查看更多 »

關原之戰

原之戰(関ヶ原の戦い、大日本帝國陸軍參謀部出版書籍使用關原之役)是日本廣義的戰國時代末期或安土桃山時代發生於美濃國關原地區的一場戰役,交戰雙方為德川家康領下的東軍以及石田三成等組成的西軍。最終在西軍將領小早川秀秋叛變的情況下,這場戰爭在一天內即分出了勝負,德川家康取得了統治權,三年後成立德川幕府。此戰也被譽為「決定天下的戰爭」(天下分け目の戦い),是戰國時代影響最重大的戰役。.

新!!: 森可政和關原之戰 · 查看更多 »

柘植正時

柘植正時(つげまさとき,天正13年-寬永19年,即),日本江戶幕府旗本。柘植正俊子。平右尉門。 正時出生於攝津國。慶長5年(1600)出仕德川家康。慶長14年(1609)由父親一方繼任家督。元和2年出仕德川秀忠。寬永9年出仕德川家光。隔年加增1000石共2400石。因奉命整修江戶城本丸,寬永17年(1640)就任長崎代官。因和葡萄牙等外國貿易糾紛而在幕府指示下燒毀商館。兩年後(1643)病逝,享年59歲。 Category:江戶幕府旗本 Category:勝幡織田氏 Category:攝津國出身人物 Category:長崎奉行.

新!!: 森可政和柘植正時 · 查看更多 »

森可隆

森可隆(1552年—1570年6月8日)是日本戰國時代的武將。父親是森可成。弟弟有森長可、成利(蘭丸)等。通稱傅兵衛。.

新!!: 森可政和森可隆 · 查看更多 »

森可行

森可行(1494年—1571年6月4日)是日本戰國時代的武將。父親是森可秀。.

新!!: 森可政和森可行 · 查看更多 »

森可成

森可成(、大永3年-元龜元年9月19日)是森可行的长子,森长可,森兰丸,森坊丸,森力丸等人的父亲。1523年在尾張國葉栗郡蓮台出生,又名与三、三左卫门。正室是林通利的女兒妙向尼,祖系是源義家七男義隆。 可成的兒子們除了森長可以外全部都當過織田信長的小姓且深得寵愛,但是除了--兒森忠政以外全都難逃年紀輕輕就戰死的命運。.

新!!: 森可政和森可成 · 查看更多 »

森忠政

森忠政(、元龜元年 - 寬永11年7月7日)、日本安土桃山時代的武士及大名。津山藩初代藩主。森可成六男。正室是中川清秀女兒。 幼名仙千代,年幼時曾因石山之戰的講合條件之一「森家要派一人遁入空門」而當了一段時間的小沙彌,後來改換森長可女婿前往擔任而還俗,1582年改名森長重並開始擔任信長小姓。同年發生本能寺之變,由與森家交情甚篤的甲賀忍者護送森長重回金山城。 1584年,家督森長可在小牧長久手之戰中陣亡,依照長可出陣前的交代由長重繼任家督並讓出金山城給秀吉處置,但秀吉不願忠於自己的森家失去領地,決定仍由長重續領金山7萬石。1585年改名「一重」並帶領一千五百士兵完成初陣,1586年改名「忠重」拜見成為關白的秀吉。 天正十五年(1587年)二月六日就任為從四位下侍從,並獲豐臣秀吉賜予羽柴之姓並改名忠政,世人稱為「羽柴右近大夫忠政」。之後參與小田原城之戰,文祿慶長之役時負責留守肥前的名護屋。豐臣秀吉死後親近德川家康,慶長五年(1600年)轉封至信濃川中島十三萬七千五百石並支持德川家康參與關原之戰,攻擊上田城。戰後移封到美作國津山藩18萬石,成為津山藩祖。寬永十一年1634年七月七日於京都大文字屋久德方逝世,享年65歲,埋葬在京都紫野大德寺塔頭三玄院。 由於森忠政之子森重政、森虎松丸及森忠廣均先後離世,只有找其家臣關成次之子關長繼(森忠政外孫)過繼予森氏繼承其家督一職,為津山藩第二代家督,傳至四代森長成因無後而斷嗣。德川幕府決定分拆森氏一族為三日月藩及赤穗藩,森長繼之三子則為日後播磨三日月藩之祖。.

新!!: 森可政和森忠政 · 查看更多 »

森重政

森重政可以是指:.

新!!: 森可政和森重政 · 查看更多 »

森長可

森長可(1558年-1584年5月18日),日本戰國武將,森可成的次男,母親為妙向尼。長可是可成眾子中唯一沒當過小姓的人,弟弟分別是森長定(蘭丸)、森長隆(坊丸)、森長氏(力丸)、森忠政,妻子安養院是池田恆興之女。手持名槍「人間無骨」、腳跨名馬「百段」的猛將,外號「鬼武藏」。 森長可與其弟森蘭丸同樣容貌俊秀,同時長可為森家武勇最出眾者,雖沒當過信長小姓還是很得信長喜愛。長可脾氣非常暴躁衝動,與其同僚起爭執的時候常口出穢言甚至拔刀殺人,作戰時也常違反軍令愛理不理,但信長知情後都只是口頭或書信告誡,從未處罰過長可,可見信長對其寵愛。 1570年,森可成在與淺井、朝倉合軍隊戰時戰死,年幼的長可繼承家督之位成為美濃金山城主,後來參與長島一向一揆的平定戰,與稻葉良通、關成政一同進攻一揆勢,同年的槇島城之戰、翌年天正2年(1574年)的第三次長島一向一揆攻伐均參與作戰。以後更成為信忠配下參與長篠之戰、美濃岩村城攻伐、越中國侵攻、攝津石山本願寺攻伐、三木合戰等。 天正10年(1582年)在征討武田家的甲州征伐與團忠正共同擔任先鋒部隊,2月6日從木曽口進攻信濃國的武田領地、14日降伏松尾城的小笠原信嶺,並擊潰飯田城的保科正直。15日追擊保科正直的殘餘部隊並討取數十騎。在進攻仁科盛信守備的高遠城時,與信忠率領的本隊合流,在系列戰中立下許多戰功。武田家滅亡後,因功授予信濃川中島四郡(高井・水内・更級・埴科)及海津城二十萬七千九百石,此俸祿為織田家年輕一輩武士中最高者,與譜代重臣同等級的超高待遇,再次凸顯信長對長可的厚愛。 森長可在4月5日進入海津城、稻葉貞通則進入飯山城,上杉景勝以出身信濃的家臣岩井信能策誘北信濃豪族,對織田家入主信濃感到不滿的武田家遺臣芋川親正等因此發動一揆,聚集1萬人包圍了稻葉貞通所在的飯山城,獲知此訊的織田信長隨即派遣稻葉勘右衛門、稻葉刑部、稻葉彥一、跟國枝賴母組成援軍前往救援飯山城,同時織田信忠也派遣家臣團忠正加入援軍陣營,聽聞織田軍來援後,芋川親正率領一揆轉往山中,修復大藏城作為據點,而芋川親正也通好於北邊越後國的上杉景勝。 4月7日,一揆方以8千兵力進出於長沼口一帶,獲報後的森長可主動出撃,率領3千人對一揆軍展開攻擊,森長可以1千人為先鋒突擊一揆軍,其餘2千人則在山間埋伏,將一揆軍引至伏兵處,兩路夾攻擊潰武田一揆軍,將武田一揆軍逼退7里多,並斬殺敵軍1千2百多人,一揆殘軍退往大藏城後,森長可一鼓作氣追殺到大藏城,殺死城中女子跟孩童1千多人,共殺死2450人,另外也有森長可殺死城中男女3千人之說。 遭此慘敗,包圍飯山城的武田一揆軍自然潰散,森長可安排好飯山城的防備後,稻葉貞通被招往信長所在的諏訪本陣,原本組成援軍的稻葉勘右衛門、稻葉刑部、稻葉彥一、跟國枝賴母調回安土城,森長可此戰功績也獲得織田信忠賞識,頒下感狀嘉勉。 此戰過後,森長可也持續進入山中追剿武田一揆,並對降服的國人眾要求教出人質要求,命令百姓重回到村莊。但在4月7日時,上杉景勝趁著織田軍跟武田一揆交戰之際,安排原信濃豪族島津忠直進入信濃長沼城,武田遺臣芋川親正也依附上杉家,被上杉景勝在4月19日安排至真木島城,跟岩井信能一同警備仁科方面。 由於織田家臣柴田勝家領軍攻打越中魚津城,上杉景勝決定領兵奧援(魚津城之戰),森長可在5月時伺機率領5千兵馬北上,在擊敗芋川親正後,一路攻至越後二本木一帶,擊敗僅有7百守軍的將領上條景春,在當地放火後布陣。上杉景勝在5月27日聞訊後大驚,遂決定回師越後,並在撤退時傳訊給魚津城守將,讓他們放棄魚津城或向織田軍投降,魚津城最後陷落。 信長死後織田家內部開始鬥爭,長可有感事態嚴重,拋棄因信長之死局面更加混亂的信濃領地回到森家舊領金山城,隨丹羽長秀支持羽柴秀吉並成為羽柴家臣。1584年參加小牧·長久手之戰,與岳父池田恆興一起攻擊德川軍,不料卻受到德川軍的奇襲,恆興與其長子池田元助皆戰死,長可也被井伊直政軍水野勝成家臣水野太郎作清久配下的鐵砲足輕杉山孫六的鐵砲射中眉間而死,得年二十六歲。死後被砍下頭顱,脇差被奪去鼻子也被削去作為德川家將領戰功的證明,後來首級被德川軍送回金山城。 長可出陣前曾交代如果自己戰死則家督之位由森忠政繼承,並希望忠政能成為秀吉的近側並願讓出森家的名器寶物給秀吉,金山城也充公交給秀吉發落,但是秀吉念及長可一路支持自己且為了羽柴家捐軀沙場而不欲剝奪森家領地,所以讓森忠政繼續繼承金山7萬石領地,並一路厚待森忠政。妻子安養院也按照長可出陣前的交代回到娘家,後來改嫁中村一氏。 死後法名為「鐵圍秀公大禪定門」,墓地所在包括本源寺(岡山縣津山市小田中)、可成寺(岐阜縣可兒市宮町)、真禪寺(岐阜縣可兒市西帷子)、武藏塚(愛知縣長久手市武藏塚)。 Category:戰國武將 Category:1558年出生 Category:1584年逝世 Category:織豐政權大名 Category:森氏 Category:日本战争身亡者.

新!!: 森可政和森長可 · 查看更多 »

森氏

森氏,日語訓讀音為もりし,是日本的一個氏族、苗字。占日本姓氏列表第27位。.

新!!: 森可政和森氏 · 查看更多 »

榊原康政

榊原康政(1548年-1606年6月19日)是日本戰國時代至江戶時代的武將和大名,上野國館林藩初代藩主。德川氏家臣。康政流榊原家初代當主。父親是榊原長政。幼名為於龜、龜丸。通稱小平太。正室為大須賀康高之女。德川四天王、德川十六神將之一。兒子有忠政(大須賀康高的養子)、忠長、康勝。.

新!!: 森可政和榊原康政 · 查看更多 »

永祿

永祿是日本的年號之一。在弘治之後,元龜之前。指1558年到1569年的期間。這個時代的天皇是正親町天皇。室町幕府的將軍是足利義輝、足利義榮、足利義昭。.

新!!: 森可政和永祿 · 查看更多 »

江户幕府

江戶幕府(),又称德川幕府(),是日本歷史上第三個、也是最後一个幕府政權,由德川氏開設於江戶(今东京)而得名。自創始者德川家康1603年受封征夷大將軍開始,直到1867年末任將軍德川慶喜大政奉還於明治天皇為止。.

新!!: 森可政和江户幕府 · 查看更多 »

江户时代

江戶時代(1603年—1867年),又稱德川時代,是指日本歷史中在江户幕府(德川幕府)統治下的時期,從慶長8年二月十二(1603年3月24日)德川家康被委任為征夷大將軍在江戶(現在的東京)開設幕府時開始,到慶應3年十月十四(1867年11月15日)大政奉還後結束,為期264年。.

新!!: 森可政和江户时代 · 查看更多 »

池田輝政

池田輝政(),美濃池尻城主、播磨姬路藩的初代藩主,有「姬路宰相」之稱。池田恆興次男,母親是荒尾善次之女,生於尾張國。.

新!!: 森可政和池田輝政 · 查看更多 »

津山市

津山市()是位於岡山縣北部的城市,為岡山縣第三大城,也是美作地方的中心都市。 轄區以津山盆地為主,西側、北側是中國山地,東側為美作台地,南側為吉備高原。.

新!!: 森可政和津山市 · 查看更多 »

朝鮮

#重定向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新!!: 森可政和朝鮮 · 查看更多 »

本能寺之变

本能寺之變(本能寺の変)發生在日本天正十年六月二日(1582年6月21日),織田信長的家臣明智光秀于京都附近的桂川叛變,討伐位於本能寺的織田信長(1559年起出仕幕府)及其後繼者織田信忠,逼使兩人先後自殺。本能寺在事變時發生火災,令信長葬身火海且尸骨難存。.

新!!: 森可政和本能寺之变 · 查看更多 »

有岡城之戰

有岡城之戰(ありおかじょうのたたかい)是天正6年(1578年)7月-天正7年(1579年)10月19日的籠城戰。起因於歸屬織田信長的荒木村重突然謀反。也稱「伊丹城之戰」。因為戰後織田信長大肆屠殺荒木一族的女子、幼兒而出名。.

新!!: 森可政和有岡城之戰 · 查看更多 »

战国时代 (日本)

日本的戰國時代,簡稱戰國,是日本历史上的一個重要時期,一般是指1467年足利義政時期的應仁之亂开始的长达一百五十多年的政局紛亂及群雄割據的一段時期。最終,歷經一個半世紀的混戰,德川家康在1603年建立了江戶幕府,1615年滅豐臣氏,正式統一全國。.

新!!: 森可政和战国时代 (日本) · 查看更多 »

浪人

浪人一詞,在古代是指離開登錄的戶籍地去他國流浪的人,也稱“浮浪”。浪人不分身份,任何人都有可能成為浪人。江户时代中期開始把牢人稱為浪人,但正確來說牢人和浪人並非完全同義。 牢人一詞,是指離開主家(或者失去主家)失去俸祿的人,只指在室町時代到江戶時代期間存在主從關係的武士;換言之,牢人一詞有著身份限制。江戶時代開始後,戰亂逐漸平息,因為或其他原因而向各地流浪的牢人激增,自此才把流浪他國的牢人稱為浪人。.

新!!: 森可政和浪人 · 查看更多 »

文祿慶長之役

#重定向 萬曆朝鮮之役.

新!!: 森可政和文祿慶長之役 · 查看更多 »

慶長

慶長是一個日本年號,接在文禄之後,元和之前。即公元1596年到1615年為止之間。這時代的天皇是後陽成天皇、後水尾天皇 。江戶幕府的將軍是德川家康、德川秀忠。.

新!!: 森可政和慶長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