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桂柳戰役

指数 桂柳戰役

桂柳戰役,中国称为桂柳反攻作戰。,於1945年4月至8月,中國第2、第3方面軍在廣西省龍州、南丹、全州、陽朔地區對日軍第6方面軍展開反攻作戰。當時盟軍已攻佔硫磺島及琉球群島,日本本土日形危急。4月,日軍根據其第6方面軍縮短防線的計劃,將第22、第58師團及第13師團一部撤退西江兩岸及南寧,以集中兵力,防止中國守軍反攻。 蔣介石乃下令東南戰場在陸軍總司令何應欽指揮下,發動桂柳反攻作戰。張發奎的第二方面軍以第46軍一部攻佔都安後,出都陽山脈奪取邕寧;湯恩伯的第三方面軍一部直取柳州,越城嶺山脈攻略桂林。國軍於5月27日克邕寧,日軍向龍州、柳州撤退。國軍於6月30日收復柳州。尔后,第3方面军第20、第29军兵分3路沿桂柳公路和湘桂铁路(衡阳至南宁)向桂林并进,至7月17日,克复雒容、中渡和黄冕,日军退守永福,凭险顽抗;24日,攻克桂林南方门户永福;此时,一部沿桂柳公路克荔浦、白沙、阳朔,直逼桂林近郊;另一部攻克百寿,遂三面会攻桂林。第94军向义宁,第26军向全县、兴安间攻击前进,7月10日袭取南圩,26日克义宁,向桂林近郊推进。在各路部队总攻下,28日收复桂林,续向东追击。7月27日收復桂林。。8月9日國軍往桂林東北進軍收復全縣,不過在8月12日遭埋伏在全縣周遭的日軍逆襲敗退後撤,全縣在8月13日遭日軍奪回。 在部隊重整之際,美國在8月9日對日本長崎投下原子彈,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投降,作戰結束。 隨後攻擊部隊改變任務進行日軍繳械任務。.

22 关系: 原子弹南宁市南丹县中国抗日战争廣西省 (中華民國)張發奎何應欽全州县琉球群岛硫磺岛第13師團第6方面軍 (日本陸軍)美國西江龙州县都安瑶族自治县阳朔县邕宁区蔣中正柳州市桂林市湯恩伯

原子弹

原子弹又称裂变弹(Atomic bomb),是一种利用核原理制成的核武器。由美国最先研制成功,具有极强的破坏力,在爆炸的同时会放出强烈的核辐射,危害生物和非生物组织。第一个裂变(原子弹)试爆释放出的能量为约20,000吨TNT(见三位一体核试爆)的相同的当量。第一个热核(氢弹)试爆释放相同的能量为10,000,000吨TNT的当量。.

新!!: 桂柳戰役和原子弹 · 查看更多 »

南宁市

南宁市(Namzningz),简称邕,古称邕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首府,具有1680多年历史。地处亚热带,北回归线穿域而过,介于北纬22°13′~23°32′,东经107°45′~108°51′之间。南宁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政治、经济、文化、金融、信息和科技中心,是中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桥头堡”城市,以及北部湾经济区核心城市。南宁素有“中国绿城”的美誉,曾於2007年荣获“联合国人居奖”,2013年11月荣获“中国最佳休闲城市”称号。全市总面积2.21万平方公里,市辖区面积9,836平方公里,人口698.61万,其中壮族人口比例超过五成。.

新!!: 桂柳戰役和南宁市 · 查看更多 »

南丹县

南丹县是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所辖的一个县。总面积为3902平方公里,2002年人口为28万。.

新!!: 桂柳戰役和南丹县 · 查看更多 »

中国抗日战争

中國抗日战争,即日本侵华战争,史稱八年抗戰,中国共产党在2017年改稱十四年抗戰。国际上又称第二次中日战争(日中戦争),指20世纪初期大日本帝国與中華民國之間發生的戰爭,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東亞戰事的主要部分,中日戰場主要位于中國境內,同時也包括缅甸北部等鄰接地區。戰爭时间若从1941年12月9日中华民国對日正式宣戰算起僅有四年;自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七七事變)算起则有八年,且宣戰文告中亦有「之前四年餘神聖抗戰」一句,因此有「八年抗戰」之稱;而若從1931年9月18日的九一八事變算起,至1945年8月20日日本投降則歷時十四年。 1931年9月18日,日軍發動九一八事變,在100天內佔領整個中國東北地區。1932年1月2日,中华民国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中正發表演講,指陳宣戰之弊害。同年3月1日,日本帝國參謀本部及關東軍在東建立一新政權,定名為「满洲国」。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不久华北沦陷,中日全面开战。 1941年12月8日,日本艦隊突襲太平洋美海軍基地珍珠港,太平洋其他地區日軍亦四出攻擊,美國、英國與日本互相宣戰,中國亦正式對日本宣戰並及德國、意大利。 1943年11月,中、美、英三国元首發表《开罗宣言》,要求战後日本归还自1895年占领中国的所有领土。1945年7月26日美、英與中国對日本发出波茨坦公告,重申開羅宣言,命日本無條件投降。同年8月14日,日本天皇敕令,保證實行波茨坦公告規定之條件;9月9日,日本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岡村寧次向中國陸軍總司令何应钦投降,中日战争告終。 中國戰場在於二次世界大戰中有顯著影響,使超過百萬的日軍主力被牽制在中國而無法北攻西伯利亞及調派軍隊支援太平洋及印度洋的戰事,減輕了英美兩國的作戰壓力;南進澳洲阻斷盟軍印度洋石油供應鏈的計畫也以失敗告終,間接促使了:一、蘇联在歐陸戰線的战局逆轉,並在大戰結束前夕使紅色勢力進佔東亞。二、美國南洋戰場的反攻以及英美在中東北非的戰事變得順利。.

新!!: 桂柳戰役和中国抗日战争 · 查看更多 »

廣西省 (中華民國)

廣西省為中華民國過往的省分之一,係延續清朝制度所設置的22省之一,為華南7省之一,簡稱為「桂」。.

新!!: 桂柳戰役和廣西省 (中華民國) · 查看更多 »

張發奎

張發奎(),字向華,原名发葵,又名逸斌。廣東省始興縣客家人,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上將。國民革命軍北伐時期名將,中國共產黨在南昌起义的軍隊為其部下。中國抗日戰爭時期,先指揮淞滬抗戰,後來任第四戰區司令。1949年後居於香港。.

新!!: 桂柳戰役和張發奎 · 查看更多 »

何應欽

何應欽(),字敬之,貴州興義人。中華民國陸軍一級上將。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畢業,中國國民黨軍政界首要人物;在黃埔系當中,有蔣何並稱地位。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後,歷任軍政部長、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北平軍分會委員長、大本營參謀總長、陸軍總司令、聯合國軍事參謀團中國代表團團長、國防部部長及行政院院長。於1949年前往臺灣擔任中華民國總統府戰略顧問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國民黨中央評議委員會和國民大會主席團主席。並為中華民國統帥旗、黃埔軍校校旗及中華民國國徽設計者(因青天白日圓形體第一次出現在黃埔軍校校旗中)。在高層決策謀劃中嘗有「干才」之譽。日本稱其為日本通巨頭。曾獲美國總統羅斯福、英皇喬治六世、法國政府與墨西哥政府等授予各式勳章。著有《八年抗戰》、《中國與世界前途》。何應欽還曾任上海大夏大學校董。.

新!!: 桂柳戰役和何應欽 · 查看更多 »

全州县

全州县(全州话:)位于中国广西东北部,是桂林市的一個縣,毗邻湖南省。南距桂林市125公里,北距湖南永州市79公里。湘江、湘桂铁路、泉南高速公路和322国道穿过,是中原进入广西的门户。面积4021平方千米,下辖9镇9乡,人口82万,是桂林面积最大和人口最多的一个县。邮政编码541500。县人民政府驻全州镇。 历史上曾经隶属湖南省,历属零陵郡、湘源县等。明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全州被划归广西桂林府。 全州县与临近的湖南省交往密切,属于广西的四大湘语县之一。当地语言主要为湘语永全片的全州话,部分乡镇还通行湘南土话(韶州土话)以及少数民族语言如瑶语。 县内主要景点有:建于唐代的湘山寺、妙明塔、镇湘塔、清代著名画家石涛等的字画石刻等名胜古迹和高山明镜般的天湖水库、亚洲第一高水头(1074米)的天湖电站、龙岩、炎井温泉以及神奇的“风景鱼泉”等。 特色食品有:红油米粉、黑醋血鸭和清代宫廷贡品乌鲤禾花鱼等。.

新!!: 桂柳戰役和全州县 · 查看更多 »

琉球群岛

琉球群島(,),又稱琉球列島、南西諸島,是太平洋西部的一系列島嶼群,位於台灣島與九州島之間,包括大隅群島、吐噶喇群島、奄美群島(以上合称萨南群岛)、沖繩群島、先岛群岛(包含宮古群島和八重山群島)等群島,居住人口以世居於此的琉球族為主。現今為日本領土,萨南群島屬鹿兒島縣管轄,其餘隸屬沖繩縣。 琉球群岛的特殊地理位置,使其自古以來成為东北亚和东南亚邻近国家的贸易枢杻。其歷史上曾建有琉球国等國家,與中國明朝、清朝及古代日本均有朝貢關係。17世纪末期,琉球国被位於日本九州南部的萨摩藩侵略,失去奄美群島之領土。日本明治维新之后,1871年将琉球國編為令制國,次年改設琉球藩,正式納入日本版图。1879年,日本廢除琉球藩,在奄美群島除外的琉球群島島群設置沖繩縣管轄,奄美群島则另劃歸鹿儿岛县。太平洋战争期間,琉球群岛成為唯一被盟軍攻佔的日本領土,戰後被美國接管,後來在1953年與1972年分階段交還日本治理,但美國仍保留部分地区之行政权。.

新!!: 桂柳戰役和琉球群岛 · 查看更多 »

硫磺岛

硫磺島()是位於西太平洋小笠原群島的火山島,因島上覆蓋着一層由於火山噴發造成的硫磺而得名。行政區劃隸屬於日本東京都小笠原村。該島位於東京以南1080公里(24°47'2"N, 141°18'46"E),南距關島1130公里,幾乎是東京和塞班島的中間。全島南北長約8公里,東西最寬4公里,最窄的地方只有800米,大約不到21平方公里。.

新!!: 桂柳戰役和硫磺岛 · 查看更多 »

第13師團

#重定向 第13师团 (日本陆军).

新!!: 桂柳戰役和第13師團 · 查看更多 »

第6方面軍 (日本陸軍)

6方面軍為大日本帝國陸軍中之一方面軍。太平洋戰爭末期統統括在華中方面之各軍而編成之方面軍。 昭和19年(1944年)8月25日軍部下令編入編成後中国派遣軍的作戰序列。終戰時駐在漢口。.

新!!: 桂柳戰役和第6方面軍 (日本陸軍) · 查看更多 »

美國

#重定向 美国.

新!!: 桂柳戰役和美國 · 查看更多 »

西江

西江位于中国华南地区,是珠江的主干流,发源于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县马雄山东麓,在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思贤滘与北江相汇后注入珠江三角洲,主流最后经珠海市磨刀门注入南海。从源头至思贤滘,干流全长2075千米,平均比降0.58‰,流域面积35.31万平方千米。流域涉及中国云南、贵州、广西、广东和湖南5省(区)以及越南东北部部分地区。.

新!!: 桂柳戰役和西江 · 查看更多 »

龙州县

龙州县是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辖县。位于广西西南边境,东部和南部与广西大新县、崇左市江州区、宁明县、凭祥市接壤,西部是越南高平省,边境线长184千米,面积2317.8平方千米。.

新!!: 桂柳戰役和龙州县 · 查看更多 »

都安瑶族自治县

都安瑶族自治县是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所辖的一个自治县。总面积为4095平方公里,2013年人口为62万。 9 民国四年(1915年),以都阳、安定两土司合置,治所在今都安瑶族自治县安阳镇。1955年撤消都安县,改设都安瑶族自治县。 都安县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春季阴雨连绵,日照时数少;夏季高温湿热,暴雨集中;秋季多晴朗,往往出现秋旱;冬季较寒,雨量稀少。.

新!!: 桂柳戰役和都安瑶族自治县 · 查看更多 »

阳朔县

陽朔县(邮政式拼音:Yangso)是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辖县,风景秀丽,有“阳朔堪称甲桂林”之誉。 作为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批对外开放的旅游城市,阳朔以其独特秀美的风光吸引众多游人,有“中国旅游名县”的美誉,旅游业已经成为阳朔经济的支柱产业。.

新!!: 桂柳戰役和阳朔县 · 查看更多 »

邕宁区

邕宁区是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所辖的一个市辖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首府南宁市东南部。现辖蒲庙镇、新江镇、百济镇、那楼镇、中和乡5个乡镇,9个社区、65个行政村、402个自然村,辖区总面积1255平方公里,2016年末辖区人口36.0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4.79万人,乡村人口21.25万人,壮族人口约占总人口的94%。辖区耕地面积约为4.56万公顷,其中水田约为1.38万公顷,旱地约为2.03万公顷,森林面积4.2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34.5%。.

新!!: 桂柳戰役和邕宁区 · 查看更多 »

蔣中正

蔣中正,原名瑞元,譜名周泰,學名志清,後改名中正,字介石,浙江奉化人。中国大陆多称其字介石。中國政治人物,军事家。蔣任中華民國自行憲起的第一至第五任總統,並連續當選中國國民黨總裁。此外歷任黃埔軍校校長、國民革命軍總司令、國民政府主席、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行政院院長、中華民國特級上將,及二次大戰時期盟軍中國戰區最高統帥等職。蔣中正是繼孫中山後,中華民國及中國國民黨歷史上的重要領導者之一。 蔣早年于保定全國陸軍速成學堂第一期肄業,考送日本振武學校,高田野炮兵第十三團士官候補生;1907年加入中國同盟會,1930年10月受基督新教洗禮。他参加孙中山中华革命党,参与創建黄埔军校,逐步成为中国国民党核心人物。1926年7月國民革命軍誓師北伐,蔣任總司令,推翻北洋政府,名义上统一全中国,建設黃金十年。蔣統率军民抗击日本軍國主義,最终中国抗日战争胜利,中華民国成为五大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之一;战后主持制定中华民国宪法,实行宪政,成立國民大會并当选为第一任行憲後中華民國总统。在第二次国共内战中,中共解放军佔領中国大陆,蔣和中华民国政府軍民撤退至台澎金馬。在台期间,蔣實施台灣省戒嚴令,继续连任总统並实行中國國民黨一黨執政,且一直主张反攻大陆、反共复国,直至1975年去世。 蔣是20世紀重要的世界領袖,他統領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中國戰場以及冷戰中的兩岸國共對抗,影響中國近代史和東亞史發展。.

新!!: 桂柳戰役和蔣中正 · 查看更多 »

柳州市

柳州市(邮政式拼音:Liuchow,柳州话拼音:Liou zou)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广西壮族自治区下辖的地级市,位于广西中北部,史称“龙城”,地形为“三江四合,抱城如壶”,亦称“壶城”。全市总面积1.86万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3,554平方公里,2015年末总人口392.27万(少数民族人口比例超过五成),其中市区常住人口159.63万,人口以汉族为主。各族通行普通话的同时讲桂柳话。自汉武帝时期西汉灭南越国建潭中县城以来,柳州已有超过2100年建城史,是国务院批准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国家甲级旅游城市。 柳州工业起于民国桂系统治时期,而由于大跃进时期上海等地沿海工业内迁而迅速发展起来。2009年11月9日成为继北京、上海后第三个汽车年产量超过100万辆的城市。是中国第一个市区人均年生产汽车超过一辆,城市人均生产汽车最多的城市。其他支柱产业包括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的机械业和广西柳州钢铁(集团)公司为代表的冶金业,轻工业也较发达。作为喀斯特地貌的山水之城,温家宝曾为柳州题词“山青水秀地干净”。 柳州城市人口在中华区城市名单排名55位,相当于欧盟的纽伦堡及美国的坦帕。柳州与南宁为广西经济的双核。.

新!!: 桂柳戰役和柳州市 · 查看更多 »

桂林市

桂林市(邮政式拼音:Kweilin)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广西壮族自治区下辖的地级市,位于广西东北部。市境西界柳州市,南临来宾市、梧州市、贺州市,东接湖南省永州市,北邻湖南省邵阳市、怀化市。地处南岭山脉西南部桂东北山地区,湘桂走廊南端,北部为越城岭,东部为海洋山、都庞岭,西部为天平山。主要为丘陵地貌,中部为典型的岩溶峰林区。漓江、湘江为境内两大河流,中间有灵渠相连,全市总面积2.77万平方公里,人口496.16万。桂林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享有“桂林山水甲天下”之美誉。.

新!!: 桂柳戰役和桂林市 · 查看更多 »

湯恩伯

湯恩伯(),原名湯克勤,浙江金华武義人。曾擔任中華民國陸軍二級上將。.

新!!: 桂柳戰役和湯恩伯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桂柳反攻戰役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