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格利泽725

指数 格利泽725

斯特鲁维2398(Struve 2398),也被称作Gl 725 A和Gl 725 B,是位于天龙座的一个双星系统。两颗星都是红矮星并显示出耀星的变化特征。它们的运转周期为大约295年,平均距离大约56天文单位,轨道离心率为0.70。 斯特鲁维2398是波罗的海德国人天文学家瓦西里·雅可夫列维奇·斯特鲁维的斯特鲁维双星星表中编号2398的天体。这位天文学家的名字以及相关的星体有时用一个希腊字母Σ表示。.

14 关系: 天龙座天文單位依巴谷星表紅矮星瓦西里·雅可夫列维奇·斯特鲁维軌道離心率雙星耀星HD星表恒星距离列表格利泽近星星表波罗的海德国人波恩星表星表

天龙座

天龍座是在北天的一個星座,它的名稱源自拉丁文的dragon。對許多北半球的觀測者而言,天龍座是個永遠不會沒入地平線下的拱極星座。它是天文學家托勒密在西元二世紀就已經設置的星座,黃道的北極也位於天龍座。 天龙座所占区域很广,弯曲象一条长龙;头部四星成一四边形,其中最亮的两颗星表示龙眼。.

新!!: 格利泽725和天龙座 · 查看更多 »

天文單位

天文單位(縮寫的標準符號為AU,也寫成au、a.u.或ua)是天文學上的長度單位,曾以地球與太陽的平均距離定義。2012年8月,在中国北京举行的国际天文学大会(IAU)第28届全体会议上,天文学家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把天文单位固定为149,597,870,700米。新的天文单位以公尺来定义,而公尺的定义来源于真空中的光速,也就是说,天文单位现在不再与地球與太阳的實際距离挂钩,而且也不再受时间变化的影响(虽然天文单位最初的来源就是日地平均距离)。 國際度量衡局建議的縮寫符號是ua,但英語系的國家最常用的仍是AU,國際天文聯合會則推薦au,同時國際標準ISO 31-1也使用AU,后来的國際標準ISO 80000-3:2006又改成了ua。通常,大寫字母僅用於使用科學家的名字命名的單位符號,而au或a.u.也可以是原子單位或是任意單位;但是AU被廣泛的地區使用作為天文單位的符號。以1天文單位距離的值為單位的天文常數的值會以符號A標示。.

新!!: 格利泽725和天文單位 · 查看更多 »

依巴谷星表

依巴谷星表和第谷星表(Tycho-1)是歐洲太空總署的依巴谷衛星成果的主要產物。這顆衛星在1989年11月至1993的3月的四年任務中,傳回了許多高精度的科學數據。 依巴谷星表至少列出了118,000顆天體測量學上精確度在千分之一弧秒恆星,而第谷星表 列出的則略微超過1,050,000顆恆星。 這份星表包含很大數量的高精密度天體位置和測光數據。另外伴生的附錄是變星、雙星和聚星的特性數據,和太陽系的天文測量和測光數據。主要的部分提供了可以印製和以機器閱讀的版本。 全球性的數據分析,需要處理1,000兆比特未經加工的衛星原始數據,這是一件複雜且需要漫長時間的工作,由NDAC和先進科學和技術基金會承擔,共同製做出依巴谷目錄。第四個參與合作的科學機構是INCA,負責撰寫依巴谷衛星的觀測程式和編譯成最佳化的數據選擇,在發射前就先安置在衛星的輸出目錄中。依巴谷和第谷星表的成果使歐洲太空總署等四個團體的繁雜工作得到形式上的正式結束。.

新!!: 格利泽725和依巴谷星表 · 查看更多 »

紅矮星

紅矮星,也就是M型主序星(MV),根據赫羅圖,「紅矮星」在眾多處於主序階段的恆星當中,其大小及溫度均相對較小和低,在光譜分類方面屬於M型。它們在恆星中的數量較多,大多數紅矮星的直徑及質量均低於太陽的三分一,表面溫度也低於3,500 K。釋出的光也比太陽弱得多,有時更可低於太陽光度的萬分之一。又由於內部的氫元素核聚變的速度緩慢,因此它們也擁有較長的壽命。质量低于0.35太阳质量的红矮星会有充分的对流,氦元素会在恒星内部均匀分布,而不会在核心累积,紅矮星不會膨脹成紅巨星,而逐步收縮,直至氫氣耗盡。 它们会保持稳定的光度和光谱持续数千亿年,由于现在宇宙的年龄有限,还没有红矮星发展到之后的阶段。 此外人們又發現,不含「金屬」的紅矮星只佔很少(在天文學裡,「金屬」是指氫和氦以外的重元素),而根據「大爆炸」理論的預測,第一代恆星應只擁有氫、氦及鋰元素,如果這些早期恆星包括紅矮星,這些「純正」的紅矮星至今天定能繼續觀測得到,而事實卻不然,含有「金屬」的恆星佔了紅矮星的大多數。因此在宇宙形成時,能發光的第一代恆星定擁有超高質量,它們擁有極短壽命,在經過超新星爆發後,重元素得以產生,成為形成低質量恆星的所需物質。 宇宙眾多恆星中,紅矮星佔了大多數,大約73%左右。, 科学网, 2014-03-06 09:39:11 离太阳最近的65颗恒星中有50颗是红矮星。例如離太陽最近的恆星,半人馬座的南門二比鄰星,便是一顆紅矮星,其光譜分類為M5,視星等11.0。 至2005年,人們首度在紅矮星身上,發現有太陽系外行星圍繞旋轉,第一顆行星的質量與海王星差不多,日距約為600萬公里(0.04天文單位),其表面度約為攝氏150°C。2006年,人們又發現一顆與土星差不多的行星繞著另一顆紅矮星旋轉,這顆行星的日距為3.9億公里(2.6天文單位),表面溫度為攝氏零下220°C。.

新!!: 格利泽725和紅矮星 · 查看更多 »

瓦西里·雅可夫列维奇·斯特鲁维

西里·雅可夫列维奇·斯特鲁维(Василий Яковлевич Струве,),德語名弗里德里希·格奧爾格·威廉·馮·斯特魯維(Friedrich Georg Wilhelm von Struve),俄国天文学家,波羅的海德國人,生於阿通納(今漢堡市的一個區)。普尔科沃天文台的创建者和首任台长。他的贡献主要在天体测量学和恒星天文学方面。他的一个儿子,两个孙子、两个曾孙和一個玄孫也都是天文学家。.

新!!: 格利泽725和瓦西里·雅可夫列维奇·斯特鲁维 · 查看更多 »

軌道離心率

在天文動力學,架構在標準假說下的任何軌道都必須是圓錐切面的形狀。圓錐切面的離心率,軌道離心率是定義軌道形狀的重要參數,而且定義了絕對的形狀。離心率可以解釋為形狀從圓形偏離了多少的程度。 架構在標準假說下,離心率(偏心率,e\,\!)是嚴格的定義了圆、椭圆、抛物线和双曲线,並且有如下的數值:.

新!!: 格利泽725和軌道離心率 · 查看更多 »

雙星

雙星可以指:.

新!!: 格利泽725和雙星 · 查看更多 »

耀星

耀星是一種變星,它可以不可預知的在數分鐘內戲劇性的急遽增光,有時在幾分鐘內的改變會大於幾個星等以上,並持續幾分鐘到幾小時後又慢慢復原。它被認為與太陽閃焰類似,是由於在恆星大氣層內的磁重聯。亮度的增加跨越了整個光譜,從X射線到無線電波。第一批耀星(天鵝座V1396和顯微鏡座AT) 是在1924年發現的;然而,最著名的耀星是在1948年發現的鯨魚座UV 。如今,相似的耀星在變星目錄上,像是變星總表都被分類為鯨魚座UV型變星(使用上縮寫為UV)。耀斑可以隔幾天就發生 ,或是頻率非常低,像巴納德星。 雖然最近的研究表明質量更小的棕矮星也可能發生閃焰,但大多數的耀星都是暗淡的紅矮星。質量更大的獵犬座RS型變星(RS CVn)已知也是耀星,但據了解這些閃焰是由聯星系統中的伴星造成的磁場糾纏誘發的。此外,也觀察到9顆類似太陽的恆星曾經歷閃焰的事件。曾經有建議指出在類似RS CVn變星誘發閃焰的機制,是有看不見的,大小類似木星的行星,在一個緊密的軌道上繞著恆星運轉。目前在太陽系附近已發現近100顆耀星。.

新!!: 格利泽725和耀星 · 查看更多 »

HD星表

HD星表(The Henry Draper Catalogue,缩写为HD,亨利·德雷伯星表)是哈佛大学天文台编纂的世界上第一个收录恒星光谱的大型星表,首版在1918年至1924年间出版,它给出了225,300颗恒星的光谱分类,涵盖了全天最暗达到照相星等为9等的恒星(大部分是北天的恒星),历元为1900.0。最初的HD星表包含的星主要是亮于9等的星,随后的增版增加了在某些天区的暗星。, HyperSky documentation, Willmann-Bell, Inc., 1996.

新!!: 格利泽725和HD星表 · 查看更多 »

恒星距离列表

#重定向 鄰近恆星列表.

新!!: 格利泽725和恒星距离列表 · 查看更多 »

格利泽近星星表

格利澤近星星表是經常被引用的現代星表,它收錄了與地球的距離少於25秒差距的恆星。.

新!!: 格利泽725和格利泽近星星表 · 查看更多 »

波罗的海德国人

#重定向 波罗的海德意志人.

新!!: 格利泽725和波罗的海德国人 · 查看更多 »

波恩星表

波恩星表(Durchmusterung或Bonner Durchmusterung),又名波恩星图,是德国天文学家阿格兰德于1859年到1862年在波恩天文台出版的一套四卷本的星表,缩写为BD,包含了324,189颗恒星,采用1850.0历元,赤纬范围从+90°到-2°,极限星等为9-10等,是在照相术发明以前编纂的最完整的一份星表。1863年根据波恩星表发表了波恩巡天星图。 由于波恩天文台位于北半球,无法完整观测到南半球的天空,1892年阿根廷的科尔多瓦天文台发表了科尔多瓦巡天星表(Cordoba Durchmusterung),简称CD,使用目视方法,将波恩星表扩展至赤纬-23°,共收录了58万多颗恒星。1896年在南非好望角完成的好望角照相星表(简称CPD)扩展至南天极,共有45万多颗恒星。 波恩星表收录了恒星的光谱资料。在亨利·德雷伯星表中找不到的恒星,天文学家会优先使用波恩星表中的编号。 Category:星表.

新!!: 格利泽725和波恩星表 · 查看更多 »

星表

星表是天文學上的目錄。在天文學中,許多恆星都只有在星表中有簡單的編號;而為了許多不同的目的,有許多巨大的星表在費時多年後才編輯完成,但其中僅有少數的會經常被引用到。許多近年編輯完成的星表是使用電子格式編輯完成,可以直接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天文資料中心或其他網站上免費下載。(參見文末的連結。) 隨著人們發明強大的新型望遠鏡,看到的星星也越來越多,可見星星的數量數以億計,因此現階段根本不可能把數百億顆恆星收錄在單一星表中,而使用不同性質的星表來分類。常用的星表有:HD/HDE,SAO,,AC,,ADS,BS,BSC,HR,GJ,Gliese,Gl,GCTP,HIP。.

新!!: 格利泽725和星表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格利斯725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