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林口 (臺北市)

指数 林口 (臺北市)

林口,是臺北市的一個舊地名,位於今中正區的南部,包括林興里與富水里的全部、文盛里與水源里除交界處北端外的大部分,及厦安里的東北半部、龍興里與永功里的三元街以北部分、螢雪里的東北端一小部分、南福里北半部、新營里西部及東門里的南部。.

目录

  1. 28 关系: 古亭區古亭村庄台9線台北車站台北捷運台灣高鐵台鐵大加蚋堡大字大安 (臺北市)大正中正區中正區 (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公館站秀朗萬盛 (大字)頂內埔龜崙蘭溪洲臺北州臺北市臺北市 (州轄市)臺北市立螢橋國民中學臺北廳松山新店線水道町明治新店溪

古亭區

古亭區為舊台北市行政區之一,位於台灣台北市南部。.

查看 林口 (臺北市)和古亭區

古亭村庄

#重定向 古亭 (臺北市).

查看 林口 (臺北市)和古亭村庄

台9線

台9線,又稱東部幹線,是台灣東部一條南北向的省道。北起臺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忠孝東路口(行政院大門前,台灣公路原點,臺1線(與臺3線共線)、台1甲線、臺5線交界處,該路口原有「復興陸橋」,已拆除),南迄屏東縣枋山鄉楓港(臺1線交界處),全長454.566公里,是目前臺灣公路系統里程第二長的公路,由北到南縱貫所有東部縣市,著名的“羅斯福路”、“北宜公路”、“蘇花公路”、“花東縱谷公路”及“南迴公路”皆是臺9線的部分路段,為臺灣東部重要的公路之一。 沿途穿梭台灣東部縣市,為台灣第二重要的省道,與西部的台1線大致構成環島路網。.

查看 林口 (臺北市)和台9線

台北車站

#重定向 臺北車站.

查看 林口 (臺北市)和台北車站

台北捷運

#重定向 臺北捷運.

查看 林口 (臺北市)和台北捷運

台灣高鐵

台灣高鐵(全名為台灣高速鐵路),簡稱高鐵,是臺灣的高速鐵路系統,全線縱貫臺灣人口最密集的西部地區,路線全長349.5公里。於2007年1月5日通車後逐漸成為臺灣西部重要的長途運輸工具之一,亦為臺灣軌道工業指標。目前南北雙向每日共有127至159班次,平均日載客量達130,000人次,週末與連續假期更有每天150,000至160,000人次的水準,目前台灣高鐵正在拓展路線中,現正規劃把高鐵向南延伸至屏東,以及向北延伸至宜蘭,並計劃新增高鐵高雄站。,2014年營收達約380億元。.

查看 林口 (臺北市)和台灣高鐵

台鐵

#重定向 台灣鐵路.

查看 林口 (臺北市)和台鐵

大加蚋堡

大加蚋,又作大佳蚋、大佳蠟、大加臘,是台灣北部自清治時期至日治初期的一個行政區劃,其幅員遼闊,包括今臺北市市區大部分地區:萬華區北半部,大同區、士林區西南端一小塊地區、中山區中南部、中正區、大安區、松山區、信義區及南港區。.

查看 林口 (臺北市)和大加蚋堡

大字

大字(平假名:おおあざ)為日本在明治時代開始使用的區劃單位,其上層的區劃為市町村,下層的區劃為小字藤岡謙二郎・山崎謹哉・足利健亮《日本歴史地名辞典 新装版》,柏書房,pp.8-9。。台灣日治時期的行政區劃自1920年開始,也使用過大字和小字的區劃,為原街庄社鄉改制而來,直到1945年二次大戰日本投降。 日本在明治時代開始實施市町村合併時,將許多原本的村級行政區合併為新制的市町村行政區,便出現了許多村合併後,組成一個轄區更大的村,而原本的村名,就改成為大字。例如:○○村與其他村合併共同組成新的△△村時,新的地址變成為「△△村大字○○」。而原本在舊有的村級行政區下的更小的行政區單位,便成為小字。 現在已有許多地方不使用大字,甚至在最近的平成大合併中,有許多市町村合併時,同時廢除了大字的使用,地址的登記由原本的「▽▽市大字○○字□□」改成「▽▽市○○字□□」,沖繩縣則有許多地方直接將大字改為「字□□」。.

查看 林口 (臺北市)和大字

大安 (臺北市)

大安,舊名大灣,為台灣日治時期台北市之行政區,是不設町的郊區「大字」,再分為十二甲、龍安坡、坡心三個小字。大安在幸町、東門町、福住町、錦町之東,範圍約為今大安區忠孝東路三、四段、濟南路三段、仁愛路三、四段、信義路三、四段、和平東路一、二段、辛亥路二段、新生南路一~三段、建國南路、復興南路、敦化南路、安東街、永康街、青田街、溫州街、金華街、通化街等。該區域之西半部學校林立,在日治時代晚期也發展出一些新興住宅區。 戰後大安和六張犁、下內埔、福住町、錦町合併為大安區,1990年台北市由16區改為12區時富田町(原名頂內埔)劃入大安區。.

查看 林口 (臺北市)和大安 (臺北市)

大正

大正()是日本大正天皇在位期間使用的年號,使用時間從1912年7月30日至1926年12月25日止。承續年號為明治,接續年號為昭和。.

查看 林口 (臺北市)和大正

中正區

中華民國台灣地區的以下都市有中正區:.

查看 林口 (臺北市)和中正區

中正區 (臺北市)

中正區是臺灣臺北市的區之一,位於臺北市西南側,其涵蓋臺北府城大部份區域,為臺北市區較早開發的區域,也是台北都會區的核心,除了首都核心的博愛特區與中央政府機關多座落於此區外,加上本區內的臺北車站為全國最大交通樞紐,確立其政經中樞的特殊地位 2010年,臺北市政府配合舉辦花博而制定各區區花,中正區為木棉花,民政局也特別製作區花版門牌。.

查看 林口 (臺北市)和中正區 (臺北市)

國立臺灣大學

國立臺灣大學,簡稱臺大,該校是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中參與全球鏈結全校型計畫的4所學校之一,為臺灣第一所綜合大學、以及臺灣學生人數最多的高等教育機構 。大學建制始於1928年日治時代中期創校的「臺北帝國大學」,因為今日建制歷經戰後整併,故若拆開檢示,最早可追溯的部分為醫學院前身-1899年建立的「臺灣總督府醫學校」。由於帝大時期,日本人在行政、招生都佔有優勢地位(類似朝鮮日治時期的京城帝國大學),因此臺大校方在2007年以前不認同帝大的建校時間,以1945年戴運軌等人主持改制的國立臺灣大學為校史起點。,1945年中華民國接收臺灣後經改制與兩次易名始用現名。現設有11個學院、3個專業學院,下分54個學系、109個研究所;另設有30餘個各學術領域之國家級或校級研究中心,以及進修推廣部、臺大醫院等附屬機構。是全臺唯一學生人數超過三萬的高等教育學校。2018年QS世界大學排名:第76名,2018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第198名。 此外,臺大擁有臺北市境內的3大校區、以及多處散布於全臺的分支校區與校地,總面積約3萬4千公頃,佔臺灣土地總面積的百分之一。 臺大以自由主義學風著稱,並在臺灣具有重要學術地位。校友涵蓋諾貝爾獎、圖靈獎得主、4名中華民國總統(公民直選後的所有總統)與近百名的中央研究院院士;教職員則有多位各國科學或工程學院的院士。除了學術榮譽得主之外,臺大師生校友亦包括數百位行政院院長、縣市首長、部會首長、立法委員、縣市議員等政界人士,對臺灣社會具高度影響力。 2015年1月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立臺灣科技大學三校結盟合組國立臺灣大學聯盟,並於2016年3月31日正式核定成為國立臺灣大學系統。.

查看 林口 (臺北市)和國立臺灣大學

公館站

公館站位於台灣台北市中正區、大安區交界處,為台北捷運松山新店線的捷運車站。過去臺灣鐵路管理局新店線(現已廢止)亦曾設有同名車站,但位置與現在的捷運車站不同。 公館站通車時,是台北捷運第一個有括號加註站名的車站。.

查看 林口 (臺北市)和公館站

秀朗

朗,是台灣新北市的一個地名,範圍包括永和區的東南部及中和區東部的「秀安地區」。.

查看 林口 (臺北市)和秀朗

萬盛 (大字)

萬盛,是臺灣臺北市文山區的一個地名,位於該區西北部,範圍大致包括萬盛里、萬年里、萬和里、萬隆里、萬祥里、萬有里、景仁里、景興里、景美里、景行里、景華里、景東里西半部、興福里西端、興豐里西半部,另外包括新北市中和區秀景里東部的河流地帶。.

查看 林口 (臺北市)和萬盛 (大字)

頂內埔

頂內埔,是臺北市的一個舊地名,大致位於今大安區的西南部及中正區東南部,包括大安區學府里的西南半部、大學里的東南部,以及中正區文盛里與水源里除交界處北端。.

查看 林口 (臺北市)和頂內埔

龜崙蘭溪洲

崙蘭溪洲,簡稱溪洲,是台灣新北市的一個地名,範圍大致為今永和區的北半部。.

查看 林口 (臺北市)和龜崙蘭溪洲

臺北州

臺北州為大日本帝國的行政區劃之一,由原臺北廳合併宜蘭廳及桃園廳的三角湧支廳而成。其下管轄三市九郡,州治設於臺北市,轄域包括今臺北市、新北市、基隆市及宜蘭縣。.

查看 林口 (臺北市)和臺北州

臺北市

臺北市是中華民國首都及直轄市,位於臺灣北部的臺北盆地,四周均與新北市接壤。全市下轄12個區,總面積271.8平方公里。人口總數約267.8萬,在臺灣各都市排名第四、人口密度則位居第一。其設市之歷史,最早可追溯自1876年臺北府成立、1884年臺北城建立、以及1920年成立州轄市,並自1949年底國府遷臺後成為中華民國的中央政府所在地,是臺灣近代歷史的發展舞臺,同時為臺灣在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的發展中樞。以其為中心的臺北都會區,總人口數達704萬人,是臺灣最大的都會區。依照GaWC所公布之世界級城市名單中,臺北被列為與斯德哥爾摩、舊金山、維也納、曼谷、广州、墨爾本同屬於Alpha-(國際四級)的國際都會。按照美國諮詢公司A.T科爾尼的全球城市排名,臺北市位居世界第33位,為亞洲重要的商業金融都會之一。.

查看 林口 (臺北市)和臺北市

臺北市 (州轄市)

臺北市()是台灣日治中後期(1920年-1945年)存在之行政區,也是當時台灣的首府,隸屬於臺北州;為臺北州州治、以及台灣日治時期最高統治機關臺灣總督府的所在地,因而有「島都」的稱號,與被稱為「帝都」的首都東京相呼應。。此為臺北建市之始,創立時的轄屬範圍包含今臺北市的萬華區、大同區、中正區、中山區及大安區,1938年擴大至今松山區、信義區一帶。 臺北市大致上可以分為城內、大稻埕和艋舺三個市街區。城內主要居住著內地人(日本人),而大稻埕與艋舺主要居住著本島人(台灣漢人)。除了經濟上的各種設施,臺北市也有公園、圖書館和博物館等當時文明都市的文化設施。街道上紅磚或鋼筋水泥造的三層房屋,並排著20公尺寬的柏油路。市區的中央是7.6萬平方公尺大的新公園。包圍城內區的是三線道路,沿路設置行人步道,步道和安全島上種植樹木,因景觀秀麗而有「東方的小巴黎」之稱。.

查看 林口 (臺北市)和臺北市 (州轄市)

臺北市立螢橋國民中學

臺北市立螢橋國民中學,簡稱螢橋國中、螢中,位於臺北市中正區公館地區。.

查看 林口 (臺北市)和臺北市立螢橋國民中學

臺北廳

臺北廳為台灣日治時期的一個行政區劃,初設於1901年(明治34年)11月「廢縣置廳」之際。當時將台北縣廢除,並將所屬十個辦務署重新分割為基隆、台北、深坑、桃園、新竹五個廳;其中台北廳轄有原台北、滬尾兩辦務署之地。 1909年,合併台北廳、基隆廳(轄原基隆、水返腳、頂雙溪等辦務署)和深坑廳(轄原景尾辦務署)的一部分為台北廳。1920年(大正9年)9月,台北廳廢廳,並與宜蘭廳及桃園廳的三角湧合併為台北州。.

查看 林口 (臺北市)和臺北廳

松山新店線

松山新店線,路線編碼為G,路線代表色為綠色,為台北捷運營運中的一條捷運路線,起自臺北市松山區松山車站,沿著南京東路、南京西路向西延伸,在通過捷運中山站之後,繼續朝西沿著南京西路、天水路等的地下軌道,直達捷運北門站、捷運西門站,轉向臺北市南區,訖於新北市新店區。 除了正線外,本路線在新北市新店區境內,還有一條自七張站分出的支線——'''小碧潭支線'''。另外,在20世紀上半葉,台北鐵道會社與臺灣鐵路管理局曾在今日新店線的所在位置上經營過一條地面鐵路路線——新店線,該鐵路線已經在1965年廢線,但部分沿線站名仍可在今日的台北捷運新店線上看到。 2016年10月新版路線編號作業,以「路線顏色英文字首」為編碼原則,原3號線調整為編號「G」。.

查看 林口 (臺北市)和松山新店線

水道町

水道町為台灣日治時期台北市之行政區,約在台北市的南端,富田町之西,因為位於自來水水道起設處而得名。該町面對新店溪,今水源路,羅斯福路三段、四段,溫州街,龍泉街之一部均在町內。.

查看 林口 (臺北市)和水道町

明治

明治是日本明治天皇在位期間使用的年號,時間為1868年10月23日(旧历9月8日)至1912年7月30日。.

查看 林口 (臺北市)和明治

新店溪

新店溪位於台灣北部,是淡水河水系三大支流之一,河長81公里,流域面積921平方公里。主流上源為北勢溪,發源於雙溪區鶯子嶺北側標高約700公尺處,向西流至新店區龜山支流南勢溪後,始稱為新店溪。合流後往北流經屈尺、直潭、新店,在景美附近匯入另一支流景美溪後,形成新北市、台北市之天然邊界,流至江子翠與大漢溪交會後,改稱為淡水河。.

查看 林口 (臺北市)和新店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