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李国昌

指数 李国昌

李國昌,沙陀人,原名朱邪赤心,或曰名赤衷,唐朝將領,朱邪鐵勒的後代,朱邪執宜之子。唐朝賜名李國昌。子晉王李克用。.

35 关系: 后唐后晋吐谷浑官邸幽州节度使乾符义宁大长公主庞勋之变京城徐州市咸通唐僖宗唐朝瑶英长公主节度使鞑靼觀察使黃巢之亂都督鄭樵長寧陵李可舉李存勗李德成李國昌李克寧 (五代)李克用李克恭李国昌李皇后 (後蜀高祖)沙陀朱邪執宜昭義節度使旧五代史

后唐

后唐(923年-937年)是中國五代時期的政權之一。923年,唐朝的赐姓宗室李存勖消灭後梁,聲稱重建唐朝。後為石敬瑭勾結契丹入侵而滅亡。後唐的建立至其亡國歷時十四年。史学家為了區別由李淵所建立的唐朝,因而稱之為後唐。在魏州(河北大名县西)称帝,国号为唐,不久迁都洛阳。 另外,雖然后唐統治者的祖源是沙陀族,但當時的後唐統治的是漢族地帶,後唐也被稱為「漢國」。.

新!!: 李国昌和后唐 · 查看更多 »

后晋

后晋(936年-947年)是中国历史上五代十国时期的一个朝代,从后晋高祖石敬瑭936年灭后唐开国到契丹947年灭后晋一共经历了两个皇帝,總計12年。为与司马氏的晋朝相区别,又别称为石晋。.

新!!: 李国昌和后晋 · 查看更多 »

吐谷浑

吐谷浑(--,中古漢語擬音:),是西晋至唐朝时期位于祁连山脉和黄河上游谷地(今青海)的一个古代国家。因其统治地区位于黄河以南,统治者又被封为“河南王”,因此被南朝称为河南国或河南,后不复见。公元663年被吐蕃征服,但其世袭王室汗族仍保留,与唐朝作战中成为吐蕃军队的重要来源,一部分东迁到唐朝,原部或者一直到公元9世纪才在今青海省境内消失。.

新!!: 李国昌和吐谷浑 · 查看更多 »

官邸

官邸通常指國家元首、政府首腦以及其他高級官員的居所;視情況而定,官邸可能包括官員們的辦公室,也可能是個別分開。.

新!!: 李国昌和官邸 · 查看更多 »

幽州节度使

幽州節度使,又称幽薊節度使、燕薊節度使、范阳節度使、卢龙節度使,是唐朝在燕薊(今北京、河北地区)设置的節度使,天宝十节度之一。安史之乱的根据地,后直到五代割据河北,为河北三镇之一。.

新!!: 李国昌和幽州节度使 · 查看更多 »

乾符

乾符(874年十一月至879年十二月)是唐僖宗的年號,共计6年。.

新!!: 李国昌和乾符 · 查看更多 »

义宁大长公主

义宁大长公主,后唐公主,是中国五代十国后唐第一代皇帝庄宗李存勖的姑姑,李克用的妹妹,李国昌的第三女,嫁宋氏。同光三年十二月丙戌(926年1月14日),唐庄宗册封她为义宁大长公主。唐庄宗也有个女儿封为义宁公主,也嫁给了宋姓人家。.

新!!: 李国昌和义宁大长公主 · 查看更多 »

庞勋之变

勳之變,又稱龐勳之亂,唐懿宗咸通初年,在徐泗二州的淮水流域(今江蘇徐州、安徽泗縣地區)招募了一批戌卒,開赴邕州,八百人前往桂州(广西桂林)讨伐南诏,約定三年期滿後即調回。三年之後,戌卒日夜求歸,徐泗觀察使崔彥曾卻一再食言。咸通九年(868年)七月这批戌卒已駐守桂林六年,忿於還鄉無望,於是在桂州譁變,劫夺粮库,擁立糧料判官龐勳為都將,擅自捲旗北歸。.

新!!: 李国昌和庞勋之变 · 查看更多 »

京城

京城,又稱為京師,是漢字文化圈(中国大陆、臺灣、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家或地區)中,对于首都的称呼,多见于近古以前。陪都(具有与首都相似地位的城市)不稱京師。 京城可以指:.

新!!: 李国昌和京城 · 查看更多 »

徐州市

徐州市,简称徐,古称彭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省下辖的地级市,国务院批准享有地方立法权的较大的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江苏省重点规划建设的三大都市圈(徐州都市圈)核心城市,也是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五大中心城市之一。.

新!!: 李国昌和徐州市 · 查看更多 »

咸通

咸通(860年十一月-874年十一月)是唐懿宗的年號,共计15年。 咸通十四年七月唐僖宗李儇即位沿用。.

新!!: 李国昌和咸通 · 查看更多 »

唐僖宗

唐僖宗李儇(;),唐朝第21代皇帝(除去武则天以外)。唐懿宗第五子,初名俨。873年-888年在位,在位15年,得年27岁,死后谥号为惠圣恭定孝皇帝。唐朝皇帝中出逃时间最长的一位,在位年间有8年不在京师长安。.

新!!: 李国昌和唐僖宗 · 查看更多 »

唐朝

唐朝(),中國朝代,國祚共历289年,21位皇帝。由唐高祖李淵所建立,與隋朝合稱隋唐。唐室出身自關隴世族,先祖李虎在南北朝的西魏是八柱国之一,封为唐国公。其後代李淵為隋朝晋阳(在今山西太原西南)留守,在隋末民變時出兵入關中以爭奪天下,於618年受隋恭帝楊侑禪位,在唐朝統一戰爭中統一天下。唐朝定都長安(今陕西省西安市)。并设东都洛陽、北都晋阳等陪都。 唐朝歷史可以概略分成數個時期,大致上以安史之亂為界。初唐時國力強盛,李淵建立唐朝,是為唐高祖,王子李世民以玄武門之變,殺死兄李建成、弟李元吉,逼迫高祖內禪帝位,即為唐太宗,是唐朝多次首都兵變的開端。太宗一手將唐朝帶向盛世,擊敗強敵东突厥,受尊為「天可汗」,成就貞觀之治。唐高宗時期击败西突厥、高句麗等強敵,建立永徽之治,把唐朝版圖擴到最大。高宗去世後,其皇后武后先後擁立兒子中宗和睿宗當傀儡,最後於690年廢睿宗自立為皇帝,改國號曰「周」,即武周,人稱「武則天」,而此時女主政治也達到高峰。直到705年中宗因神龍革命而復辟,唐朝國號得以恢復。但接著還有韋后專權,之後宗室李隆基與其姑姑太平公主共同發起唐隆之變,才掃蕩韋氏勢力,結束自從中宗復辟後朝政紊亂的情況。李隆基也實際掌權,成為日後的唐玄宗。玄宗即位後便發動先天之變,賜死太平公主,結束數十年來的女主政治與百年來的政變時代,進入盛唐時期,是唐朝的第二高峰與轉折,開元時期唐玄宗革除前朝弊端,政治開明,威服四周國家,史稱開元盛世。到天寶時期,政治逐漸混亂,於755年爆發安史之亂,唐朝極盛而衰。中唐時,唐朝受到河朔三鎮、吐蕃的侵擾、宦官專權與牛李黨爭等內憂外患的影響而衰退。其間雖然有唐憲宗的元和中興、唐武宗的會昌中興與唐宣宗的大中之治,但是都未能根治唐朝的內憂外患。在晚唐時因為政治腐敗,爆發唐末民變,其中黃巢之亂破壞江南經濟,使唐朝經濟完全瓦解,导致全国性的藩鎮割據,唐室最後被藩鎮朱全忠控制。他迫使唐昭宗迁都洛阳,並於907年逼唐哀帝禅位,唐亡,共289年。朱全忠建國梁,史称后梁,进入五代十国时期。 唐朝的疆域廣大,但時常變動,630年就超过隋朝极盛时的版图。唐朝也是自秦汉以来,第一个不使用前朝所筑长城及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其鼎盛时期為7世纪,當時中亚的綠洲地帶受唐朝支配。其最大範圍南至罗伏州(今越南河静)、北括玄阙州(今俄罗斯安加拉河流域)、西及安息州(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东临哥勿州(今吉林通化)的辽阔疆域,国土面积达1076万平方公里。中唐後漠北、西域的領地相繼失去,到晚唐時衰退到等同中國本部的大小,但仍然保有河套地區及河西走廊。天宝十三年(754年)户口统计为五千二百八十八万四百八十八人,不过许多学者考虑到当时统计不严,存在大量没有计入统计的瞒报户口,此外还有隐户、佃农、奴婢、士兵、僧道等人群不纳入户口统计,故大多数学者认为唐朝人口峰值在八千万左右。此时,长安辖区人口估算在200万人左右,而市区则是100万人。 唐朝全盛时在文化、科技、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达到很高的成就。在中国历史上有大量的科技发明,四大发明之中有两个即火药和印刷术都诞生于唐朝。其政治為三省六部制,前期中央權力在皇帝與宰相,到後期變成皇帝與宦官。同隋朝推行科舉制度,使得晉朝南朝的世族制度不再興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状元、三元及第,都诞生于唐朝,即622年状元孙伏伽(一说651年的颜康成)。軍事制度前期採用府兵制,軍力強盛,多次擊敗外族。後期則出現節度使(藩鎮)的軍政制度,割據一方,到唐朝後期還出現四十八個藩鎮。唐朝是当时世界的强国之首,與突厥、高句丽、吐蕃、大食爭奪四方霸權。藉由羈縻制度控制回紇、契丹等等北方各族,还调度漠北地区的突厥诸部军队攻打西突厥、高句丽,並且讓南诏、高昌、龟兹、粟特、吐蕃、新罗、渤海国和日本等國家吸收唐朝的文化與政治體制。唐朝的經濟富盛,結合華北、關中與江南的經濟,到後期更加依重江南赋税。土地、盐铁與赋税制度隨著社会改變而改革,由均田制與租庸調制轉向兩稅制,並且增加許多雜稅。其中兩稅制影響中國後半期的賦稅制度。唐朝文化兼容並蓄,接納各個民族與宗教,進行交流融合,成為開放的國際文化。其文學發展達到高峰,以詩最為興盛。當時有詩仙李白、詩聖杜甫等人,以及推行古文運動的韓愈,其史書與傳奇(小說的前身)也十分發達。由於吸收西域特徵與宗教色彩,唐朝藝術與前後朝代都迥然不同,其壁畫、雕刻、書法與音樂都很發達。唐朝声誉远及海外,其歷史地位深重,到明清時期海外多称中国人为“唐人”。.

新!!: 李国昌和唐朝 · 查看更多 »

瑶英长公主

英长公主,后唐公主,是中国五代十国后唐第一代皇帝庄宗李存勖的妹妹,李克用的第十一女,嫁张延钊。同光三年十二月丙戌(926年1月14日),唐庄宗册封她为瑶英长公主。.

新!!: 李国昌和瑶英长公主 · 查看更多 »

节度使

节度使,中國、越南、朝鮮古代軍事將領,因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故称。後來在中國和越南成為地方军政长官,簡稱節度、節使、節帥。唐代驻守於各道的武将称为都督,都督带使持節的称為节度使。一般情況下也時常稱持節的各鎮守軍官,如觀察使、招討使和安撫使等為節度使。.

新!!: 李国昌和节度使 · 查看更多 »

鞑靼

鞑靼可能指:狭义是蒙古语族中一个部落的名称演化。即:塔塔尔部落。其强盛时期建立蒙古尼伦国,中国文献称“柔然”或“蠕蠕”国。后期移民至呼伦贝尔草原,散居于达赉湖(呼倫湖)周边。因毒杀成吉思汗的父亲也速該,成为蒙古部落的世仇。后向北迁徙,进入今西伯利亚地区。广义上因尼伦国强盛时期,声名远播,而被其他国家统称蒙古高原的蒙古语族部落。.

新!!: 李国昌和鞑靼 · 查看更多 »

觀察使

觀察使,中國古代官名,原稱採訪使,別稱觀察、廉車正使、廉車、廉使、廉查。唐玄宗設,原為一種監察官,近於御史,後變成軍事、行政的官職。後人雅稱明清的道員為觀察使。.

新!!: 李国昌和觀察使 · 查看更多 »

黃巢之亂

黃巢之亂,是唐僖宗時由私鹽商人黄巢為首的民變,近年亦有學者稱黃巢民變,是唐末民變中,歷時最久,遍及最大,影響最深遠的一次,禍延唐朝半壁江山,時間長達十年,造成的死亡人數難以估計,導致唐末國力大衰,加速唐朝滅亡。.

新!!: 李国昌和黃巢之亂 · 查看更多 »

都督

都督是中國歷史上的中國古代軍事指揮官官名。最初是軍隊中的監察官,與監軍相同。在魏晉之後演變為統領軍隊的軍事長官之職。突厥语与蒙古语中的脱脱一名来自都督。.

新!!: 李国昌和都督 · 查看更多 »

鄭樵

鄭樵(),字漁仲,南宋興化軍莆田(今福建莆田)人,宋代史學家、目錄學家,世稱夾漈先生。.

新!!: 李国昌和鄭樵 · 查看更多 »

長寧陵

长宁陵,指的可以是:.

新!!: 李国昌和長寧陵 · 查看更多 »

李可舉

李可舉(),回鶻阿布思族。范陽節度使張仲武(842年-849年在位)攻破回鶻時,可舉之父李茂勳投降。李茂勳善騎射,性情沉毅,仲武頗為器重。大中三年(849年)張仲武卒,其子張直方繼任節度,直方性情殘虐,於部隊所不容,逃歸長安。 軍中另立牙將周綝為節度使,隔年周綝病死,張允伸(850年-872年在位)繼任為節度使,咸通十三年(872年)張允伸卒,其子张简会繼位,平州刺史張公素(872年-875年在位)奔喪,乘機逐张简会,自任范陽節度使。 張公素暴戾,不久李茂勳奪其位,為范陽節度使。乾符三年(876年),李茂勳傳位於其子李可舉。 黃巢之亂時,李可舉與吐谷渾都督赫連鐸,合擊李國昌,李國昌父子大敗,只好北奔韃靼。 中和五年(885年)李可舉派遣李全忠攻擊義武(河北定州)所屬的易州(河北易縣),全忠敗還,途中恐怕受罰,乃集結殘兵敗將,反擊范陽。李可舉猝不及防,無力反抗,只得登樓自焚而死,李全忠自任范陽節度使。.

新!!: 李国昌和李可舉 · 查看更多 »

李存勗

#重定向 唐庄宗.

新!!: 李国昌和李存勗 · 查看更多 »

李德成

李德成(),汉族,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 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广东省深圳市政协原主席。2008年,当选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代表特别邀请人士,分入第五十七组。并担任经济委员会专委。.

新!!: 李国昌和李德成 · 查看更多 »

李國昌

#重定向 李国昌 GC.

新!!: 李国昌和李國昌 · 查看更多 »

李克寧 (五代)

李克寧(),沙陀人,後唐太祖李克用的幼弟。.

新!!: 李国昌和李克寧 (五代) · 查看更多 »

李克用

李克用(),字翼圣,神武川之新城(今山西雁门)人,後唐莊宗李存勗之父,本姓朱邪(又作朱耶),其父受唐朝天子賜李姓。綽號鴉兒、三郎、獨眼龍、飛虎子,沙陀族人,唐大中十年(856年)生于神武川之新城(在今山西雁門北部)。是中國唐朝末年最強大的藩鎮節度使之一,後受唐封為晉王。后唐建立後,尊稱其為後唐太祖武皇帝。.

新!!: 李国昌和李克用 · 查看更多 »

李克恭

李克恭(),沙陀人,後唐太祖李克用的弟弟。 龍紀年間,李克恭出任決勝軍使。大順元年(890年),潞州統帥李克修逝世,李克恭代為昭義節度使。李克恭性格驕橫不法,不熟軍政。潞州人民素來喜好李克修的為人簡儉,厭惡李克恭之恣縱,又哀傷李克修因受笞而突然逝世,潞州人士皆有離心。當時李克用初定邢、洺等三州,將進攻於河朔,大肆徵兵以充軍實。潞州有後院軍的雄兵,李克恭選了五百人獻於李克用,軍使安居受愛惜其兵,所以不悅。李克恭令裨校李元審、安建、下屬馮霸部隊送行去太原,行至銅鞮縣時,馮霸劫眾謀叛,殺都將劉杲、縣令戴勞謙,聚眾三千人循山路行軍,北至沁水。李克用命令李元審統兵攻擊,與馮霸戰於沁水,李元審出師不利,帶有戰傷,所以收軍入潞州。五月十五日,李克恭接見李元審於孔目吏劉崇之府第。是日,州將安居受引兵仗攻打李克恭,因風猛而縱火,李克恭、李元審二人一同遇害,州民推安居受為留後。當初,孟方立叛亂,安居受以澤、潞兩州民眾投奔李克用,直至孟遷以邢、洺等州郡納降,復任為牙將,安居受懼怕他向自己報復,因而叛亂,殺李克恭以巴結朱溫。安居受派人至沁水召還馮霸,馮霸並不受命。安居受大懼,立即投奔朝廷,行至長子,為野人所殺,傳首於馮霸軍中。馮霸乃引軍佔據潞州,自稱為留後,向朱溫求援。 李克用下令康君立討伐馮霸,朱溫部將葛從周到來援助馮霸。當年九月,李存孝急攻潞州,朱溫軍隊當夜逃遁,俘獲馮霸等繼而誅殺,李克用乃以康君立為昭義節度使守備潞州。.

新!!: 李国昌和李克恭 · 查看更多 »

李国昌

李國昌,沙陀人,原名朱邪赤心,或曰名赤衷,唐朝將領,朱邪鐵勒的後代,朱邪執宜之子。唐朝賜名李國昌。子晉王李克用。.

新!!: 李国昌和李国昌 · 查看更多 »

李皇后 (後蜀高祖)

李皇后()五代十国后蜀高祖孟知祥皇后,后唐太祖李克用和貞簡皇后曹氏女。 初封琼华长公主,后改封福庆长公主,於孟知祥称帝前逝世。後孟知祥稱帝,追封李氏為皇后,葬和陵。据墓志铭,公主所生的兒子孟贻范、孟贻邕,皆早夭。.

新!!: 李国昌和李皇后 (後蜀高祖) · 查看更多 »

沙陀

沙陀,又名处月、朱邪、朱耶,原是唐朝时西突厥的一部,游牧于今新疆准噶尔盆地东南(今巴里坤)一带,因其地有大沙丘,故而得名。.

新!!: 李国昌和沙陀 · 查看更多 »

朱邪執宜

朱邪执宜,朱邪鐵勒的後代,沙陀人。朱邪盡忠之子。.

新!!: 李国昌和朱邪執宜 · 查看更多 »

昭義節度使

昭義節度使,又名澤潞節度使,是唐朝到五代期間,一個轄區位於今日山西省東南部與河北省西南部的藩鎮,始於中唐。首府為潞州(今山西長治)。 昭義一鎮,大概是唐代的邢州(今河北邢臺)、洺州(今河北永年東南)、磁州(今河北磁縣)、澤州(今山西晉城)、潞州五州。 至德元年(西元756年)置澤潞節度使,後改昭義節度使,這個藩鎮,多是效忠於唐朝朝廷,是朝廷用來抵抗河北三鎮的一個重要行政區與軍區。但也曾出現過盧從史叛變,與劉從諫與其侄劉稹等叛變事件。 本藩節度使先后有薛嵩、李抱真、劉悟、劉從諫、盧從史、孟方立、李克修等人。.

新!!: 李国昌和昭義節度使 · 查看更多 »

旧五代史

《旧五代史》,北宋薛居正等撰。原名《梁唐晋汉周书》,概称《五代史》。原本已佚,今本乃邵晉涵等四庫館臣自《永樂大典》等文獻中輯出,是二十四史中唯一輯本。.

新!!: 李国昌和旧五代史 · 查看更多 »

晋可以有以下解释:.

新!!: 李国昌和晋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