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曹賢順

指数 曹賢順

曹賢順,北宋时期的第八任曹氏归义军节度使。曹宗壽的儿子。曹宗壽死后,曹賢順嗣位。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以歸義軍留後曹賢順,為本軍節度使。辽国開泰八年(即宋天禧三年,1019年)正月壬戌,遼聖宗封沙州節度使曹賢順為燉煌郡王。天禧四年(1020年)和天圣元年(1023年),曹贤顺曾两次向宋廷进贡物品,自天圣元年以后曹氏归义军政权从史籍中消失。曹氏政权可能是在天圣六年至景祐四年(1037年)之间被西夏所滅。.

14 关系: 大中祥符天圣天禧宋真宗归义军北宋节度使西夏辽史辽圣宗辽朝開泰曹宗壽景祐

大中祥符

大中祥符(1008年—1016年)是宋真宗的第三个年號,北宋使用这个年号共9年。.

新!!: 曹賢順和大中祥符 · 查看更多 »

天圣

天圣(1023年-1032年十一月)是宋仁宗趙禎的年号,北宋使用该年号共计10年,指天之聖者也就是真命天子。也有一說是“天”為“二人”的組合,指年幼的仁宗皇帝與章獻太后共掌權力。。.

新!!: 曹賢順和天圣 · 查看更多 »

天禧

作为年号的天禧有下列几个.

新!!: 曹賢順和天禧 · 查看更多 »

宋真宗

宋真宗趙恒(),原名趙德昌,又曾名趙休、趙元侃,北宋的第三位皇帝。他是宋太宗的第三个儿子,登基前曾被封为韩王、襄王和寿王,曾任開封府尹(即後來的宋真宗趙恆,淳化五年(994年)九月加檢校太傅行開封尹,至道三年(997年)四月登基後離任)。997年以太子身份继位,在位25年。 宋真宗是著名諺語「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的作者。.

新!!: 曹賢順和宋真宗 · 查看更多 »

归义军

归义军(在曹议金執掌前張承奉在位时称为金山国)是中國唐朝末年、五代十國直到宋朝初年,以河西地區敦煌为中心的一個政權。 归义军由張議潮反抗吐蕃起兵后所建,一度统治了河西地区十一个州,后来收缩后则主要割据瓜州(今甘肅安西東南)、沙州两州,历经张氏、曹氏两个氏族统治时期。840年,回鹘汗国滅亡,有大批回鹘流落河西走廊。大中二年(848年)張議潮收复瓜沙二州,三年收复甘肃二州,四年收复伊州,咸通二年(861年)收复凉州,“西尽伊吾,东接灵武;得地四千余里,户口百万之家;六郡山河,宛然而归”。節度押衙是歸義軍政權的中堅支柱和核心力量。節度使通過押衙,將各個階層的官員都納入歸義軍府的系統中,擴大了歸義軍政權的統治基礎。咸通十一年(870年)九月,回鹘入侵,於西桐海(今敦煌西南阿克塞哈萨克自治县的苏干湖)为归义军节度使张淮深所败,咸通十六年(875年)正月,又為张淮深所败。唐末,归义军节度使張承奉建立西汉金山国,自称“金山白衣天子”。咸平五年(1002),歸義軍再度與甘州回鶻發生戰爭,归义军内部发生兵变,曹延禄与其弟曹延瑞被其族子曹宗壽脅迫自杀。曹宗壽掌握了归义军政权。宋朝以羁縻对待,依然以曹宗壽为归义军节度使。归义军也和辽朝开始通使。景德三年(1006年),黑汗王朝滅于闐王國,寺院僧人聞訊,十分恐懼,將文物藏在隱蔽的洞窟中,這就是日後的敦煌遺書。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曹宗壽卒,其子曹賢順即位。天禧四年(1020)和天聖元年(1023),曹賢順曾兩次向宋廷進貢物品。景祐二年(1035年),歸義軍政權為李元昊所滅,第八任曹氏归义军节度使曹賢順以千騎投降西夏。.

新!!: 曹賢順和归义军 · 查看更多 »

北宋

北宋(960年2月4日—1127年3月20日)是中国宋朝的一个時期,自趙匡胤發動陈桥兵變強迫后周末帝禅让(960年)始,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攻入开封,北宋于次年灭亡,共历9帝,167年。后以应天府為首都建南宋,与北宋合称“两宋”。北宋建都汴梁(今河南开封市),为别于南宋而史称北宋。依據五行相生的順序,後周的「木」德之後為「火」德,因此宋朝以「火」為五行德運,並取紅色為王朝正色。 北宋的最大统治区域包括东、南到海,北以今海河、河北霸州、山西雁门关为界与辽相交;西北以陕西横山、甘肃东部、青海湟水与西夏交界;西南以岷山、大渡河与青藏高原、大理国交界,以广西与越南交界。北宋是面積最少的中原统一皇朝,亦無法統治河西走廊及燕雲十六州。据《太平寰宇记》所载,北宋人口从太平兴国五年(980年)的三千二百五十万增至大观四年(1110年)的一亿一千二百七十五万。.

新!!: 曹賢順和北宋 · 查看更多 »

节度使

节度使,中國、越南、朝鮮古代軍事將領,因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故称。後來在中國和越南成為地方军政长官,簡稱節度、節使、節帥。唐代驻守於各道的武将称为都督,都督带使持節的称為节度使。一般情況下也時常稱持節的各鎮守軍官,如觀察使、招討使和安撫使等為節度使。.

新!!: 曹賢順和节度使 · 查看更多 »

西夏

西夏(1038年-1227年),国号大夏、邦泥定国(西夏文:,拉丁轉寫:phôn¹ mbın² lhi̯ə tha²)或白高大夏國(西夏文:)等,是中國歷史上由党項族建立的一個朝代。主要以党項族為主體,包括漢族、回鶻族與吐蕃族等民族在內的國家。因位於中原地區的西北方,國土佔據黃河中上游,史稱西夏。 党項族原居四川松潘高原,唐朝時遷居陕北。因平亂有功被唐帝封為夏州節度使,先後臣服於唐朝、五代諸朝與宋朝。夏州政權被北宋併吞後,由於李繼遷不願投降而再次立國,並且取得遼帝的冊封。李繼遷採取連遼抵宋的方式,陸續占領蘭州與河西走廊地區。1038年11月10日李元昊稱帝建國,即夏景宗,西夏正式立國。西夏在宋夏戰爭與遼夏戰爭中大致獲勝,形成三國鼎立的局面。夏景宗去世後,大權掌握在皇帝的太后與母黨手中,史稱母黨專政時期。西夏因為皇黨與母黨的對峙而內亂,北宋趁機多次伐夏。西夏抵禦成功並擊潰宋軍,但是橫山的喪失讓防線出現破洞。金朝崛起並滅遼、北宋後,西夏改臣服金朝,獲得不少土地。兩國建立金夏同盟而大致和平。夏仁宗期間發生天災與任得敬分國事件,但經過改革後,到天盛年間出現盛世。然而漠北的蒙古帝國崛起,六次入侵西夏後拆散金夏同盟,讓西夏與金朝自相殘殺。西夏內部也多次發生弒君、內亂之事,經濟也因戰爭而趨於崩潰。最後於1227年8月28日亡於蒙古。 西夏屬於番漢聯合政治,以党項族為主導,漢族與其他族群為輔。制度由番漢兩元政治逐漸變成一元化的漢法制度。西夏的皇權備受貴族、母黨與權臣等勢力的挑戰而動盪不安。由於處於列強環視的河西走廊與河套地區,對外採取依附強者,攻擊弱者、以戰求和的外交策略。軍事手段十分靈活,配合沙漠地形,採取有利則進,不利則退,誘敵設伏、斷敵糧道的戰術;並且有铁鹞子、步跋子與潑喜等特殊兵種輔助。經濟方面以畜牧業與商業為主力,對外貿易易受中原王朝的影響,壟斷河西走廊與北宋的歲幣為西夏經濟帶來很大的幫助。 西夏是一個佛教王國,興建大量的佛塔與佛寺,以承天寺塔最有名。然而也是崇尚儒學漢法的帝國,立國前積極漢化;雖然夏景宗為了維護本身文化而提倡党項、吐蕃與回鶻文化,並且創立西夏文、立番官、建番俗等措施;但自夏毅宗到夏仁宗後,西夏已經由番漢同行轉為普遍漢化。文學方面以詩歌和諺語為主。在藝術方面於敦煌莫高窟、安西榆林窟有豐富的佛教壁畫,具有「綠壁畫」的特色。此外在雕塑、音樂與舞蹈等方面都有獨特之處。.

新!!: 曹賢順和西夏 · 查看更多 »

辽史

《辽史》為元朝脱脱等人所撰之纪传体史书。由元至正三年(1343年)四月開始修撰,翌年(1344年)三月成書。脫脫為都總裁,鐵木兒塔識、賀惟一、張起岩、歐陽玄、揭奚斯、呂思誠為總裁官,廉惠山海牙等為修史官。元修《辽史》共116卷,包括本纪三十卷,志三十二卷,表八,列传四十五,此外还有〈國語解〉一卷。记载上自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下至天祚帝耶律延禧辽朝历史(907年-1125年),兼及耶律大石所建立之西辽历史。至正五年与《金史》同时在江浙、江西二行省刻板印行。.

新!!: 曹賢順和辽史 · 查看更多 »

辽圣宗

遼聖宗耶律隆緒(),遼朝第六位皇帝(982年10月14日-1031年6月25日在位),契丹名文殊奴。是遼在位最長的皇帝,在位49年。遼景宗長子,母皇后萧绰。.

新!!: 曹賢順和辽圣宗 · 查看更多 »

辽朝

遼朝(916年-1125年),國號大遼,又稱大契丹國(契丹國,契丹大字:),是由契丹人建立的一個朝代,國祚從西元916年至1125年,長達210年。 契丹族首領耶律阿保機吞併了契丹各個部落後,於916年稱帝建國“契丹”。918年定都臨潢府(今內蒙古巴林左旗南)。契丹屢次南下中原,946年攻滅後晉後確定國號為「大遼」,983年改為“契丹”,1066年改為“大遼”張正明(1979年):《契丹史略》,225頁。,直到1125年3月26日為金朝所滅為止。除了遼朝之外,契丹族尚建立相關國家。1122年,天祚帝北逃夾山,耶律淳於遼南京被立為帝,史稱北遼。遼朝滅亡後,耶律大石西遷到中亞楚河流域,1132年建立西遼。1211年西遼被屈出律篡位,1218年被蒙古帝國所滅。 史學界對「契丹」含義最廣為接受的說法是鑌鐵或刀劍之意。後來改國名為“遼”也是“鐵”的意思,同時“遼”也是契丹人發祥地遼水的名字,以示不忘本之意。又因與南方的中原政權長期對峙,而稱“北朝”,而稱中原王朝為“南朝”徐俊(2000年):《中國古代王朝和政權名號探源》,225頁–261頁。遼朝滅後晉,因此自居為繼承後晉正統。依據五行德運說的五行相生規律,後晉的「木」德之後為「水」德,因此遼朝以水為德運,並相應以黑色為正色。 遼朝全盛時期疆域東到日本海,西至阿爾泰山,北到額爾古納河、大興安嶺一帶,南到河北省南部的白溝河。契丹族本是遊牧民族,遼朝皇帝使農牧業共同發展繁榮,各得其所,建立獨特的、比較完整的管理體制。遼朝將重心放在民族發祥地,為了保持民族性將遊牧民族與農業民族分開統治,主張因俗而治,開創出兩院制的政治體制。並且創造契丹文字,保存自己的文化。此外,吸收渤海國、五代、北宋、西夏及西域各國的文化,成效地促進遼朝政治、經濟和文化各個方面發展。遼朝的軍事力量與影響力涵蓋西域地區,因此在唐朝滅亡後中亞、西亞與東歐等地區更將遼朝(契丹,英語作Cathay)視為中國的代表稱謂。.

新!!: 曹賢順和辽朝 · 查看更多 »

開泰

開泰可以指:.

新!!: 曹賢順和開泰 · 查看更多 »

曹宗壽

曹宗壽,北宋时期的第七任曹氏归义军节度使。曹延祿的族子。曹宗壽逼迫曹延祿自尽,曹宗壽嗣位。宋真宗咸平五年(1002年),宋朝以羁縻对待,依然以曹宗寿为金紫光祿大夫、檢校太保、使持節沙州刺史兼御史大夫,歸義軍節度使,封譙郡開國侯,食邑一千戶。曹宗壽把瓜、沙两州各佛寺收藏的经卷文书共约四五万件秘密运送到了沙州(今甘肃敦煌),封存在了莫高窟中。俄罗斯圣彼得堡圖書館藏有石室本《曹宗壽夫婦施經記》。.

新!!: 曹賢順和曹宗壽 · 查看更多 »

景祐

景祐(1034年-1038年十一月)是宋仁宗趙禎的年号,北宋使用该年号共计5年,“景”的意思是“大”,“祐”為“神仙保佑”。景祐便指神仙保佑君王基業。.

新!!: 曹賢順和景祐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