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31 关系: 劉蠡升,南朝梁,壬子,太昌,安定王,中大通,中兴 (北魏),中国年号索引,干支,年号,庚戌,建明 (北魏),北魏,北魏孝莊帝,北魏孝武帝,公元,元恭,元朗 (北魏),元晔,神嘉,章和 (高昌),甘露 (高昌),萧衍,高昌,麴坚,麴光,辛亥,永安 (北魏),永兴 (元修),永熙 (北魏),普泰。
劉蠡升
劉蠡升(),北魏末年稽胡(山胡)领袖。北魏孝昌元年(525年),刘蠡升反,在云阳--自称天子,改元神嘉,设置百官。因为在山区,所以坚持了十一年,北魏边境常被劉蠡升侵扰,时人称他为“胡荒”。刘蠡升神嘉十一年(东魏天平二年、535年)正月壬戌,东魏丞相高欢袭击大破劉蠡升。高欢假装与刘蠡升约和,许以自己的女儿嫁给他的太子。刘蠡升不设防备,高欢举兵来袭。三月辛酉,劉蠡升的北部王斩劉蠡升之首来投降。刘蠡升的馀众再立其子为南海王,高欢进击,擒南海王,俘其皇后、诸王、公卿以下四百馀人,华、夷五万馀户。.
查看 更兴和劉蠡升
南朝梁
#重定向 梁 (南朝).
查看 更兴和南朝梁
壬子
壬子为干支之一,顺序为第49个。前一位是辛亥,后一位是癸丑。論陰陽五行,天干之壬屬陽之水,地支之子屬陽之水,是比例和好。.
查看 更兴和壬子
太昌
太昌(532年四月—十二月)是北魏孝武帝元修的第一個年号,歷時數月。.
查看 更兴和太昌
安定王
安定王,中国古代封爵之一。.
查看 更兴和安定王
中大通
中大通(529年十月-534年十二月)是梁武帝萧衍的第四个年号,共计5年餘。.
查看 更兴和中大通
中兴 (北魏)
中兴(531年十月-532年四月)是北魏時期,北魏安定王元朗的年号,歷時數月。.
查看 更兴和中兴 (北魏)
中国年号索引
#重定向 中国年号列表.
查看 更兴和中国年号索引
干支
干支是天干与地支的合称,由两者经一定的組合方式搭配成六十对,为一个周期,循環往復,称为六十甲子或六十花甲子。中国古代用以记录年、月、日。日本、朝鲜、越南、琉球等汉字文化圈地区也曾跟随中国,使用干支来记录时间。用干支纪年法纪年时一个周期为六十年,称为一甲子,甲子也用于形容60岁的老年人。.
查看 更兴和干支
年号
年号是君主時代帝王纪年所立的名号《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2015年11月臺灣學術網路第五版試用版,中華民國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緣起于中国漢武帝時期,后来朝鮮新羅在6世紀、日本在7世纪后期、越南在10世纪都因为中国的影响,开始使用年号;近代大韩帝国时期的朝鲜以及高丽、蒙古国建国初年受到中国影响,都還使用过年号,目前仍使用年号的是仍保持君主制的日本。中國(範圍為中國大陸、香港和澳門)、朝鮮半島和越南因為已經廢除君主制已經全面廢止年號。另外中華民國所用的民國紀年和朝鲜使用的主体纪年也常被误认为是年号。.
查看 更兴和年号
庚戌
庚戌为干支之一,顺序为第47个。前一位是己酉,后一位是辛亥。論陰陽五行,天干之庚屬陽之金,地支之戌屬陽之土,是土生金相生。.
查看 更兴和庚戌
建明 (北魏)
建明(530年十月—531年二月)是北魏长广王元晔的年号,歷時數月。.
查看 更兴和建明 (北魏)
北魏
北魏(386年-534年)是北朝時期的第一個政權。由拓跋珪所建立,定都平城(遗址在今山西省大同市境)。439年,北魏统一华北與北方。 494年,魏孝文帝迁都洛阳。495年,孝文帝下诏首先在宫廷中禁止包括鲜卑语在内的诸北语,改说汉语,但对三十岁以上的人有所宽限。496年,孝文帝诏令鲜卑八大贵族全部改为汉姓,并将皇族姓氏拓跋改为元姓。534年,北魏分裂為被高歡掌控的東魏(都邺城)與被宇文泰掌控的西魏(都長安)。东魏武定八年(550年),高洋废魏孝静帝,代东魏自立,建立北齐。西魏于恭帝三年(557年)魏恭帝被权臣宇文护逼迫禅位于堂弟宇文觉,建立北周,北魏历史才正式宣告结束。 拓跋氏自称是黄帝后裔,黄帝发源地为战国时魏国所在,又“魏”有美好之意,故以此名国号。以其领土位于中国北方,又是北朝的第一个政权,故史称“北魏”。为别于此前的曹魏政权,某些史书因此别称为“后魏”,但由于史学界不称曹魏为“前魏”,故“后魏”之称很少使用。又以其王室姓拓跋,后改姓元,故又别称拓跋魏(东魏和西魏虽然姓拓跋,但是多數史学家并不如此称呼这两个政权)、元魏。.
查看 更兴和北魏
北魏孝莊帝
#重定向 魏孝庄帝.
查看 更兴和北魏孝莊帝
北魏孝武帝
#重定向 魏孝武帝.
查看 更兴和北魏孝武帝
公元
公元(Common Era,縮寫為C.E.)、公历纪元或西元是一個被當今國際社會最廣泛地使用的紀年標準。其源自於歐洲等西方基督教信仰为主國家,以當時認定的耶穌出生為紀年的開始,原稱基督纪年。现代学者及科學家基于世俗化和宗教中立原则,加上為免世俗及非宗教的學術內容範疇涉及基督教(Christ指耶穌基督,Domini指上帝)的人士,和避免涉及宗教色彩,而改称公元(C.E.)及公元前(Before common era, B.C.E.)。.
查看 更兴和公元
元恭
#重定向 魏节闵帝.
查看 更兴和元恭
元朗 (北魏)
#重定向 元朗 (安定王).
查看 更兴和元朗 (北魏)
元晔
元晔(),字华兴,小字盆子,河南郡洛阳县(今河南省洛阳市东)人,追尊魏景穆帝拓跋晃曾孙,鄯善镇将、扶风王元怡之子,北魏宗室、官员,一度被尔朱兆与尔朱世隆拥立为皇帝。.
查看 更兴和元晔
神嘉
嘉(525年十二月—535年三月)是北魏時期領導劉蠡升的年号,共计9年餘。劉蠡升是建立石平年號的劉沒鐸之祖父。.
查看 更兴和神嘉
章和 (高昌)
和(531年—548年)是高昌的君主麴坚的一個年號,共18年。.
查看 更兴和章和 (高昌)
甘露 (高昌)
露(約525年—约530年)是高昌的君主麴光的一個年號,共计6年。.
查看 更兴和甘露 (高昌)
萧衍
#重定向 梁武帝.
查看 更兴和萧衍
高昌
昌(Gaochang; 维吾尔语:قۇچۇ,Qocho),位于今日的新疆吐鲁番市,是古时西域交通枢纽。公元5世纪中叶至7世纪中叶,在这个狭窄的吐鲁番盆地中,曾先后出现四个独立王国,分别是阚氏高昌、张氏高昌、马氏高昌及--,這些都是漢人在西域建立的國家。唐贞观二年(628年),著名高僧玄奘曾途经高昌。贞观十三年(640年),设高昌县。到840年漠北回鶻國崩,一部份回鶻人佔據漢人的高昌國,後為高昌回鶻。 元代文献根据维吾尔语Qara-hoja (قاراهوجئا) 称高昌为火州、合拉火者、哈拉霍州、合拉和州、哈拉火州,。明代文献称高昌为“哈拉和卓”、霍州。 高昌历史文献有二十四史南北朝各書的高昌傳,但記述疏略,如出一轍。《新唐书·高昌傳》、《元史·地理志》有比較詳細的記載。另外羅振玉于1933年在遼東出版的《遼居雜著乙编》中有《增訂高昌--氏年表》及《高昌專錄》各一卷,以考古實物補訂史書頗詳。考古学家,西北史地学家黄文弼亦有關高昌論著《高昌陶集》(1934)、《高昌專集》(1951增订)、《羅布淖尔考古記》(1948)、《吐鲁番考古記》(1954、1958)、《塔里木盆地考古記》(1958)、《新疆考古發掘报告》(1983)、《西北史地論叢》(1981)等。.
查看 更兴和高昌
麴坚
#重定向 麴子堅.
查看 更兴和麴坚
麴光
--光,--子,為中國古高昌的君主之一,屬--之列,他於525年至530年在位。年号有甘露。.
查看 更兴和麴光
辛亥
辛亥为干支之一,顺序为第48个。前一位是庚,后一位是壬子。論陰陽五行,天干之辛屬陰之金,地支之亥屬陰之水,是金生水相生。 太平天国时,曾把“亥”改为“开”。因此1851年在太平天国记为辛开。.
查看 更兴和辛亥
永安 (北魏)
永安(528年九月—530年十月)是北魏的君主孝莊帝元子攸的第二个年号,共计2年餘。.
查看 更兴和永安 (北魏)
永兴 (元修)
永兴(532年十二月)是北魏孝武帝元修的第二個年号,歷時未及一個月。.
查看 更兴和永兴 (元修)
永熙 (北魏)
永熙(532年十二月—534年十二月)是北魏孝武帝元修的第三個年号,歷時2年。.
查看 更兴和永熙 (北魏)
普泰
普泰(531年二月—532年四月,一作普嘉)是北魏時期节闵帝元恭的年号,歷時1年零二个月。 《历代建元考》作普嘉,注为:“诸书皆作普嘉。”.
查看 更兴和普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