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中共晋察冀中央局

指数 中共晋察冀中央局

中共晋察冀中央局是中国共产党在第二次国共战争初期负责晋察冀边区的领导机构。 1938年11月,中共中央北方分局成立,彭真任书记,隶属于北方局。1941年初,聂荣臻任代书记,刘澜涛任副书记。1943年8月北方分局改称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书记聂荣臻,副书记程子华、刘澜涛。聂荣臻赴延安参加中共七大时,程子华代理书记。1945年8月20日,北方局撤销,晋察冀分局升级为中共晋察冀中央局,聂荣臻任书记,刘澜涛、罗瑞卿任副书记。1948年5月9日与晋冀鲁豫中央局合并为华北局。.

14 关系: 中共中央华北局中共中央北方局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延安市彭真刘澜涛程子华罗瑞卿聂荣臻晋察冀边区晋冀鲁豫中央局

中共中央华北局

中共华北中央局是负责华北地区的党的领导机构。 1948年5月9日,晋察冀中央局和晋冀鲁豫中央局合并组建中共中央华北局。.

新!!: 中共晋察冀中央局和中共中央华北局 · 查看更多 »

中共中央北方局

中共中央北方局是中国共产党曾三度设立的一个领导北方革命运动的组织机构。.

新!!: 中共晋察冀中央局和中共中央北方局 · 查看更多 »

中国共产党

中國共產黨,簡稱中共,在中國大陸常簡稱為党,目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唯一的執政黨。该党创立于中华民国大陆时期,由陳獨秀和李大釗於1921年7月组织成立,初期接受共产国际的指导和援助,并与中国国民党合作。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後,两黨进行了長達10年的军事斗争。1940年代起,中國共產黨逐渐摆脱外國勢力的影響,改由以毛泽东为首的本土派掌权。在抗日战争期间,与国民黨进行了第二次国共合作。1945年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率領中國人民解放軍在第二次國共內戰中擊敗中華民國國軍,進而取得大陸地區及其絕大多數沿海島嶼的統治權,於1949年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自1980年代開始,中國共產黨開始排除意識形態問題和许多非共產主義的政黨建立关系。1989年东欧剧变和1991年蘇聯解體後,中國共產黨開始加强和其它社會主義國家執政黨的交流,並且繼續維持和世界各地非執政黨的共產黨聯繫。 中國共產黨的組織架構主要基於民主集中制,主張應共同維護已獲得共識的政策。中國共產黨最高機構是全國代表大會,每5年召開一次。中央委員會作為全國代表大會閉會期間的核心權力機構,通常1年召開1次會議。因此,多數職權和日常工作都由中央政治局和其常務委員會掌握。中央主要負責人自1993年開始會同時擔任負責黨內和民間事務的中央委員會總書記、負責軍事事務的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和具外交禮儀性質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而其能有效掌握三個職位時常被外界稱作最高領導人。習近平自2012年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至今担任中央委員會總書記成為中共最高領導人。截至2017年12月31日,中國共產黨共有8956.4萬名黨員、基层党组织則有457.2万个,其中女性占26.7%,少數民族占7.3%。 中國共產黨始終宣稱其理想與目標是社會主義,并將自身視為代表工人階級領導工農聯盟和統一戰線的政黨。其中《中國共產黨章程》指出中國共產黨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意识形态,並將中國共產黨表述為:「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是實現共產社會。」不過在毛澤東建立的計劃經濟體制被認為效率低下的情況下,中國官方在政治理念的執行層面仍然從務實出發的,但在思想上為了確保路線一致不變動,鄧小平等人遂提出在國家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條件下,應該先以逐步摸索的方式,來建設共產主義社會較為實際,利用此理由嘗試引入经济改革,來發展,於是中國大陸得以透過設立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爲綱的操作方式,以「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一口號而在20世紀末期順利轉型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新!!: 中共晋察冀中央局和中国共产党 · 查看更多 »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簡稱中共中央,在中共党内和中国境内也简称“黨中央”或“中央”)是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产生的中共核心权力机构。该机构自1927年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起设置,取代此前的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 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现有委員204人,中央委員主要身份有:党和国家领导人;中共中央直属机构主要负责人;国务院组成部门正部级主要负责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正大军区级主要领导;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書記及省长(自治区主席、市长);各人民团体主要负责人等。 中央委員都有權提名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的成員。另外尚有候補委員172人,他們也可参与中央委員會,但只有發言權而無表決權。當中央委員因故出缺時,候補委員可以依得票數的高低來遞補中央委員。.

新!!: 中共晋察冀中央局和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 查看更多 »

中国共产党章程

《中国共产党章程》,簡稱中共党章,是中国共产党的核心文件,只有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才能制定、修改。.

新!!: 中共晋察冀中央局和中国共产党章程 · 查看更多 »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在延安召开,出席的代表有755人,其中正式代表547人、候補代表208人,代表當時中国共产党的121万党员。.

新!!: 中共晋察冀中央局和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 查看更多 »

延安市

延安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陕西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陕西省北部,是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终点,及中国共产党在1935年至1948年的根据地,是中共革命圣地。主要景点宝塔及窑洞等,多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旧址,附近有黄帝陵及黄河壶口瀑布等人文自然景观。.

新!!: 中共晋察冀中央局和延安市 · 查看更多 »

彭真

彭真,原名傅懋恭,山西省侯马市人,中华人民共和国革命家、政治家、法学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前主要领导人之一。 早年参加革命,组建共产党的山西组织,并长期领导中共中央北方局的地下工作。中日战争时期,出任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书记、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和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等职务。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任中共中央东北局书记、东北民主联军第一政委、中央组织部部长、中共北平市委书记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首任中共北京市委第一书记,文化革命五人小组负责人。因二月提纲被免职下狱,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担任首任中央政法委员会书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等职,重建、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制体系。是邓小平主政时期的中共八大元老之一。.

新!!: 中共晋察冀中央局和彭真 · 查看更多 »

刘澜涛

刘澜涛(),又名刘华甫,陕西米脂人;生前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高级领导人,曾任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全国政协第四、第五、第六届副主席,第八届中共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中央监察委员会副书记。.

新!!: 中共晋察冀中央局和刘澜涛 · 查看更多 »

程子华

程子華(),生于山西运城,中国共产党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人物,中国工农红军、八路军和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 程子华毕业于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参与广州起义。於1929年发动大冶兵暴,后任红五军团十四师师长、二十二师师长及粤赣军区代参谋长。1934年,调任红二十五军军长,参与长征。中日战争时期,任冀中军区政委及中共晋察冀分局代书记兼晋察冀军区代政委。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任冀察热辽军区司令员及第四野战军第十三兵团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共山西省委书记、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代主任、国务院财贸办公室副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部部长、国家建委副主任及国家计委常务副主任等职。文化大革命时期受迫害,此后擔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部長及全国政协副主席。.

新!!: 中共晋察冀中央局和程子华 · 查看更多 »

罗瑞卿

罗瑞卿(),原名其荣,四川南充人。中国工农红军、中国人民解放军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人之一,曾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解放军总参谋长等党、政、军要职,授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军衔。 罗瑞卿早年考入黄埔军校,随后参加國民革命軍北伐,之后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参加红四军,担任红四军政治部宣传部长等职位,之后改为红一军团保卫局局长,随中央红军进行战略转移。抗日战争期间,担任抗日红军大学校长、十八集团军野战政治部主任等职位。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罗担任晋察冀中央局、华北军区政治部主任兼第二兵团第一政治委员,率领第二兵团参与石家庄、太原战役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其中央人民政府公安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首任部长、第2、3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等职。文化大革命期间,因罗瑞卿事件而被批判,后跳楼负重伤。文革结束后平反。1978年赴西德治疗腿疾时病逝。.

新!!: 中共晋察冀中央局和罗瑞卿 · 查看更多 »

聂荣臻

聂荣臻(),字福骈,小名双全。四川省江津县吴滩鄉石院子人(今重庆市江津区吴滩镇郎家村),中国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 聂荣臻早年在法国勤工俭学,于1923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担任黄埔军校秘书兼政治教官,参加北伐战争。第一次国共内战期间,他参与南昌起义、广州起义,后担任中央军委参谋长、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红一军团政委,参加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他担任八路军115师副师长、政委,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委,参加平型关战役,并开辟晋察冀根据地。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任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委、中共晋察冀中央局书记、中共中央华北局第三书记、华北军区司令员等职,指挥平津战役等作战,攻占华北全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聂荣臻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代总参谋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科委主任、国防科委主任,主抓“两弹一星”研制,并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牵扯进“二月逆流”案。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他继续担任中央军委副主席。1992年5月14日,聂荣臻在北京逝世。.

新!!: 中共晋察冀中央局和聂荣臻 · 查看更多 »

晋察冀边区

晋察冀边区是在中国抗日战争期间在山西(晋)、察哈尔、河北(冀)接壤的地区建立的一个以中国共产党为主导的政权。至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演变为晋察冀解放区。.

新!!: 中共晋察冀中央局和晋察冀边区 · 查看更多 »

晋冀鲁豫中央局

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是中国共产党在第二次国共战争初期负责晋冀鲁豫边区的领导机构。.

新!!: 中共晋察冀中央局和晋冀鲁豫中央局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中共中央北方分局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晋察冀中央局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